2023年微课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2023年微课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1

一组有关“微课程”教学设计的资料

【按语】进入2013年,随着各地学校的信息化迅速发展,学生和教师个人拥有的信息终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ipad等)逐步普及,个人携带自己的信息终端到学校课堂学习(byod)兴起,颠倒的课堂、可汗学院等新理念逐步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等,帮助学生“先学后教”,掌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成了新时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

下面汇集了近期网络上面有关“微课程”的培训资料,供关心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老师们参考:

时代变化与微课程发展pptx,http:///

2013年中小学信息化趋势探微,http:///

微课程助推教学变革(闵行区微课程设计点评整理),http:///

微课程研究策略的思考, http:/// 教研员猜想黎加厚教授提供的《时代变化与课堂结构性变革》每一张幻灯片的作用、意义,把微课程设计方法传达给一线教师,http:///

可汗学院及其带来的教育变革,http:///

注1: 国内翻译的可汗视频微课程资源,(1)网易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http:///

(3)百度视频:http:///v?engine=baidu_video&ie=utf-8&word=可汗学院

注2:教师掌握微课程设计的两天培训模块设计,北京市"微课程与未来课堂培训班"学习模块(2013年1月21日-22日,每一个模块半天时间培训活动,培训组织方式:参与式做中学小组协作微课程设计):

模块1.时代变化与课堂教学变革 模块2.微课程教学设计

模块3.基于发现的学习设计 模块4.20年后的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2

1、通过节奏训练,掌握延音线的运用,切分音节奏型

2、通过学习能够准确找到切分节奏型,并且正确视唱。

延音线的灵活运用,切分音节奏型

节奏型、示意图

1、导入:大家看这个谱子,音符上面是一条向上或向

下弯曲的弧线,这个弧线叫什么?有什作用?

2、新课

(1)这个符号叫作延音线,乐谱标记符号之一。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那么拍值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看实例:这个1上面的线就叫延音线,这个1的音要连续演唱唱四拍。

(2)下面咱们看这个谱子 5 6 6 i 请同学们为这个乐谱划上拍子,自己打拍子视唱一遍。

如果把中间相同的音6用延音线连起来,又该怎么划拍子?请同学们试一下划出拍子来。

(3)同学们划的拍子看和我一样吗?

怎么打拍子?请跟我打一下(老师示范)。

这个音在一小节内书写的时候也会变化为:

(4)总结

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

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①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②休止强拍位置;

③弱拍音改为强拍。

(5)拓展:请同学们在歌曲《凤阳花鼓》谱子中找出切分节奏,并打节奏正确演唱。

通过本节我们学习掌握了一种新的节奏类型,节奏是一个音乐的灵魂,把握好节奏就能更进一步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主备人:使用班级:1-22

使用日期: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讲练结合

一、导入

二、什么是逆向思维?

“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反弹琵琶”作文学……。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

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2、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牧师在准备讲道,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反弹琵琶”作文学……》。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没在家,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他无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杂志,一页一页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他把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收拢,我就给你两角五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费小约翰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免得再反烦他。没想不到十分钟,小约翰就来敲他的门了。牧师见儿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图,十分惊讶。他问道:“小约翰,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说:“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收拢,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侯若从反面去思考、去解决,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正是,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方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有“卡壳”的现象,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把通常的思维反过来,在对立的思维道路上打开新局面的思维叫做逆向思维。

三、逆向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3、有时,"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观点?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熟不一定生巧","弄斧应到班门","不看风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对于这一类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地探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我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表面字意理解,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反弹。

四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

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4

《三角形的面积》微课程教学设计

洛阳偃师第二实验小学 庞改霞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学习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学习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2、你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

4、激情引入: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

■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板块一】学习例4: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

思考:

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 【板块二】学习例5:

1、出示例5: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启发提问:

(1)、能否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发现呢?(3)、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学生拼摆,教师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思考: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1)由学生独立完成.(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提出问题:

(1)、你发现两个怎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板块三】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1、动手操作,推导结论: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

(4)、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强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可以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

2、思考: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2)、求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3、知识拓宽: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s = a h ÷2 【板块四】知识应用

一块三角形的纸板的底是5cm,高是4cm。求三角形纸板的面积。5×4÷2=10(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纸板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

三、反馈完善

1、判断: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三角形面积一定比平行四形的面积小。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形状一样,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选择:

(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一定相等。

a、形状

b、周长

c、面积

(2)()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

c、面积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a、10

b、20

c、40(4)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a、10

b、20

c、40

3、做一做

你能计算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吗?

一个直角三角形,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钝角三角形,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锐角三角形,底是2.5厘米,高是2.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选择适当的数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一个锐角三角形,底是8厘米,对应底边的高是7厘米,它的另一条底边对应的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想一想 画一画

下面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画阴影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画阴影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强调: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6、拓展练习

量出你的三角板(两个任选一个)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7、课外延伸

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zhòng步数相乘得积步。”“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长方形面积=长×宽。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就是说:三角形面积=底×高÷2。

四、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件

2课时

1、出示一份班级公约。

2、揭示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一起走进课文吧!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同桌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条约,细细品味儿童维护和平的那份决心吧!

(一)读第一句话,指名汇报: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播放课件,渲染战争场面

(1)理解“无家可归”什么是“无家可归”?(没有家,不能回家了。)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三)过渡:只要我们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闭眼听读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交流汇报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适时板书:珍爱)

(四)过渡:和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而舒适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和平。为了和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自由读七、八句。思考: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我们能怎样做呢?为了大家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儿童,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2、朗诵诗歌《放飞和平》。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和平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