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优秀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
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2
一、案例标题:《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课
二、案例内容: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设计指导思想: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和政府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二)、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课在本单元中非常重要,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的巨变。
教学重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2、改革开放后的辉煌成就的史实。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历史事实,身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及改革开放后成就的图片,引出为中国喝彩。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通过分析归纳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出发点: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
②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五)、教法学法
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通过分析归纳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
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力。
(六)、媒体选择
多媒体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程序
1、情景再现: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和多媒体视频、图片;设问:这首歌是为了纪念谁?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引出课题:
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2、教师:出示十七届三中全会图片介绍: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 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3、活动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出示表格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让学生合作完成:
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三农”问题措施
时间
政策或措施
人民的积极性
1950—1953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
1953—1956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
4、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
5、活动二:
(1)、教师准备习题,学生答题:(多媒体展示)
(2)、我能动动手,翻一翻:
6、出示课内练习:改革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苏联解体)。
⑴、说出材料中“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的史实各一例。(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⑵请你举出中国在清政府时期也出现过改革的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⑶解答上述问题,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科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重视发展教育,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7、活动三:七嘴八舌话改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列举出一些这样的事例?(如社会、学校、家庭、家乡等)
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社会零售商品丰富多样;等。
8、活动四:请你写一写。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难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9、课堂总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把改革开放继续下去;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我为你喝彩!中国,我为你骄傲!
初中历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4
新课标《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课标内容]
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 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 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 ”,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 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学纲要]
一、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2、概况
二、农工商 业的发展
1、宋代农业的发展
2、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3、宋代商业的繁荣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1、( )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 )流域转移到( )流域。( )时,流传“苏湖足,天下足”的谚语,( )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 ”, 还出现了( )。原产越南的( )由 福建推广到江淮 一带。南方已普遍种植( ),( )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淮河流域。
3、宋朝时,( )在南方逐渐普及,( )成为著名的瓷都。( )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 )。
4、( )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5、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 )、( )、( )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6、宋代的城市中已打破( )和( )的界限,出现了众多的( )行业,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 )身份相对自由,( ) 文化生 活也丰富起来。( )、( )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②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视频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②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③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生情况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日益表现为以逻辑思维为主,但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①导学法,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隋经济发展和大运河的资料,准备历史短剧的表演。
②探究式,通过采用图片、视频资料、学生制作的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并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③体验式,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在主动体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前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师引导改进。布置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多渠道搜集史料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整理并运用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准备历史短剧,在搜集、阅读、编、演的过程中将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教师制作课件资料,设计探究问题。
三、教学资源与资源准备
1.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2.自制多媒体课件。
3.网站资料、材料。
四、多媒体应用分析
五、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初中历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胜利。(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作适当补充)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教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至于繁荣的情况,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回忆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
书中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加强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当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
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这是学生必须认识并加以理解的。对此教师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侵影响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正如教材在导入框里所概括的那样:“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二是的诞生和发展。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和发现的主要考古资料,知道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体制特征、使用的工具、火的使用和发明以及生活组织情况。
2 、能力目标:利用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图片,培养看图、识图能力;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
2 、难点: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化,掌握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
1 、教学设备:多媒体
2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导入):《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元谋人遗址》,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获取到怎样的信息?请简单概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频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作为历史课程开篇的第一课,先声夺人地将学生牢牢地吸引进我们的历史课堂至关重要。)
(二)授课过程
1 、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教师:对于元谋人,结合刚才观看的视频和课本上第2 、3 页的内容,我们发现了哪些考古资料?
学生回答略。
教师:(展示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图片),什么是化石呢?请同学们查字典了解一下。(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观察这两颗牙齿化石,它们有什么特点?(硕大、粗壮,根据考古学家的鉴定,它们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个体,而且是门齿化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另外,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像刚才视频中提到的刮削器,而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了许多炭屑和黑色的烧骨。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现在,请同学们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说明元谋人已经开始使用石器了;而炭屑和烧骨,则说明不排除他们已经会使用火了。但是,仅仅靠这些考古资料就想揭开原始人生活神秘的面纱还很困难,我们还需要通过考古资料丰富的远古人类遗址来揭开原始人的生活。除了云南的元谋县,还有那些遗址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原始人的生活呢?
(教师呈现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一张图片,看看能归纳出哪些有用的信息?同学们读历史地图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看图片题目,弄清楚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第三,看图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
第四,找出特点。
现在,以四人小组形式共同讨论这两个问题。
同学们讨论、回答略。
教师归纳: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我国已知的远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说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确是中华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的远古文明。在这些远古人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年代距今有大约170 万年的时间了。刚才我们已经学习过元谋人的相关内容了,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另一远古人类——北京人。
2 、北京人( 距今约70 万——20 万年)
教师展示周口店的照片,为学生介绍:20 世纪20 年代后期,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猿的正面和侧面,请学生思考:认真观察图片,说说北京人的头部特点;再看猿、猿人,结合现代人的头部骨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北京人长得既像猿类而又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也因为这样,我们称他们为“猿人”。细心观察,会发现北京人头部的猿类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他们体格健壮,肌肉有力,毛发非常浓密。
北京人的四肢相对来说比头部要进步些,他们的上肢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形式,下肢虽然和现代人相似,但还有很大程度的原始性。在这里,老师就想到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北京人的上肢接近现代人,而头部和下肢却更像猿呢?同学们能推测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略。
教师归纳:正是由于劳动,手由最初只能做简单动作到逐渐会做各种复杂动作,灵巧性越来越强。因此,手是最先向现代人方向发展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下肢在四肢分化之后,只担负支撑身体和行走的任务,所以相对手的发展来说较为落后。而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这些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师展示图片,提问:根据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图和北京人砸击敲打图,描述北京人是怎样劳动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原始时代,北京人要面对种种险恶的环境,为了生存下来,他们要进行顽强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创造了和自然作斗争的武器,也就是石器和火。当时他们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器,他们通过砸击、敲打、碰撞的方法,把石块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石器。同学们可以翻到书本的第4 页,看看顶头部分的小字内容,了解一下北京人打造的石器。
教师:“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能够制造工具,人类的劳动实践便开始了。北京人同自然作斗争的另一种重要武器,就是火。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木炭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了。而从灰烬的成堆来看,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那么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呢?火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再扮演考古学家的角色,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对,他们使用的是天然火。火的使用,能够帮助他们吃熟食、御寒、照明和驱赶野兽,这也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虽然如此,当时的生活条件依然很艰险,不仅要抗击种种自然灾害,还要猛兽的攻击。
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代繁衍下来的呢?试着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他们过着互相协作的群居生活。这种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力量的源泉。北京人大约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微博的劳动成果,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采集是北京人获得食物的主要方法。在群居生活中,他们还处于原始的乱婚状态。这种群体就是原始人群,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他们就是靠这种社会组织,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斗争,顽强地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体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3 、山顶洞人(距今约1.8 万年)
到了距今约1.8 万年的时候,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又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因为他们的遗骨化石是在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山顶洞人”。同学们自学一下这一部分的内容,一边阅读,一边与北京人的外貌、劳动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回答略。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重点内容是哪些?(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课件展示知识结构。
(四)作业
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写一篇小作文,500 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距今约70 万——20 万年)
1 、形貌、体质特征
2 、制造工具:打造石器
3 、使用天然火
4 、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副板书:根据课堂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