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长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数学周长教学设计(优秀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周长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 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 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教学过程
(展示各图形)
说说是什么图形,好看吗?
老师想将这些图形制作成小相框,有同学建议将这些图形用各色彩带镶上边,让小相框更美丽。
制作中遇到问题:每个图形要多少镶边材料呢?多了浪费,少了不好看。先测知边长(周长),再剪材料。
量哪儿好呢?请指一指。(一生上台指,其他书空。)
强调: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图形边缘。
二、探究新知
1. 建立“周长”概念。
(1)今天咱们的课堂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朋友──周长。
(板书:周长)
“周长”朋友的名字里体现了他的特点。
谁认识这位朋友?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
看看书本怎么介绍的,课本p41,读一读。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通过书本和同学的介绍你了解“周长”这个朋友吗?
(2)质疑“封闭”。(学生解答:头尾相接。)
小结:所有线段、曲线首尾相接才是封闭图形。
看看这组图形,都封闭了吗?那些图形我们能计算它的周长?
[补充:一个一边余出的正方形,让学生判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每条线首位相接,围成的才识封闭图形,否则不能求出正确的周长]
2. 实物的周长。
(1)“周长”朋友就在我们身边。
a钟面的周长在哪?指一指,摸一摸。
b圆柱盒底面的周长在哪?……(不能说盒子的周长,强调“面”。)
c树叶的叶面
d红领巾的面
(2)活动“找周长”。
从身边找“周长”朋友,并摸一摸,同组伙伴说一说。
(3)活动汇报。
3. 周长测量策略探究。
(1)回到引入图形。
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儿?
所镶边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简说什么方法,工具。)
[通过活动前的思考,让学生初步形成选择的策略,如测量月亮和心形等可以借助绳子,而测量正方形等可直接用支持测量]
(2)想亲自量一量周长吗?
每个小组的信封里都有这些图形,还有绳子,待会儿除了用绳,你还可以用尺子或别的工具进行测量,咱们要比一比哪一组的测量方法多。完成后请组长表格记录结果。
[学生在选择合适的工具时,拿着正方形等也都选用绳子,但是我准备的图形卡片较小,而线较软,在测量的时候并不好操作,而且误差也大。这也不是我的初衷,分析原因:其一,对与绳子测量,学生是第一次使用,充满了好奇,当看到绳子的时候,就忘了还有直尺这个工具;其二,学生认为用绳子只用测量一次(围一圈),而直尺却需要量四次。可喜的是,学生还是能判断出图形各边间的关系再测量,如长方形只用测量2条边,正方形测量1条边,心形测量半边,五角兴只用测一条边等]
(3)汇报。
方法一:直接尺量,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周长测量?(线段)
方法二:间接绳量,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周长测量?(曲线)
方法三:量后计算:这种量法适用于什么图形周长测量?(有重复出现的部分)
……
(4)你还想测量什么物体的周长?(此环节延伸到课外)
测量,记录。
三、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我的思考:作为一节随堂课,我为这一节课准备了充分的学具材料,认为这一堂课是很适合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在匆忙的准备过程中忽略了一些细节,如准备的图形过小,线条太细太软,不便学生测量。如果能把图形都粘在胶板上,那么操作的时候难度会降低很多。在合作测量前,虽然提了诸多要求,希望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自己心情兴奋,课堂节奏快,学生缺少冷静的思考,以致在测量环节中,学生一直拿着绳子无法测量,我还要不停地徘徊在小组间指导。一节课下来,疲惫万分,课前最担忧的状态还是重复出现了。如何引导小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这是努力尝试着下一次的进步!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
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学具:
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出示:喜羊羊),你们喜欢它吗?喜羊羊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想看吗?
深秋到了,天气凉了,树叶花花往下落。多可惜呀!于是,小蚂蚁想到了把树叶画下来。看一看它是怎么画的?(课件)学生回答后伺机板书:边线,对!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画出了树叶的边线。
你们看,树叶画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蚂蚁简单吗?
(二)认识周长
1、手指描边线
你们想不想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也来画一画身边的其他事物呢?不过我想先问大家:怎么画?(沿着边线画)
好!那就请大家伸出食指,把食指当做小画笔,选择身边你想画的画一画好吗?
(学生活动。)
汇报:你画了什么?能画给大家看一看吗?(2至3名学生,要动手操作)
练习:在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把它的边线描给同桌看。
过渡:留一题长方形没画完,提问:所以在描边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到这里结束,这么这条边线叫一周的边线。
想一想,这是谁一周的边线啊?(树叶一周的边线)
2、小手找周长
你能指出课桌面一周的边线吗?你的小手指桌面,我指电脑,最后看看我们是不是指的一样,好吗?
这是大家经常玩的操场,你能指出篮球场一周的边线吗?我们和电脑一起指好吗?(课件演示)
3、小嘴说周长
你看,那个画树叶的小蚂蚁想告诉大家什么?(一周的边线,展开,拉成直线)
(出示蚂蚁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提问:小蚂蚁说了什么?
小蚂蚁是想告诉我们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什么?(板书:长度周长)
请人再说一遍。反问:什么叫树叶的周长?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认识周长。
操场一周边线的长度,就叫做——操场的周长。谁来再说一遍?(2名)
那运动员绕跑道跑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
生活中的周长还有很多,比如:这是一个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是哪条线的长度呢?还有硬币、课本等等这些物体的周长都能指出来吗?
这是一个相框,我想给它蓝色的底子贴上粉色花边?我要用多长花边呢?我得先求什么?
你能说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你还能说出谁的周长?(学生自由说)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量一量。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我们人体上也有周长,我们的头一周的长度就是头围,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可请一名学生跟老师一起示范怎样量头围)
你们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小组合作,动动你的手。(师讲明测量要求)
(1)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
(2)汇报交流。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师:我们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喜羊羊要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表示的周长。
练习: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表示图形的周长?是打√不是打×
师:恭喜小朋友们,都答对了。喜羊羊能放心把任务交给大家
了,想知道喜羊羊到底遇到什么问题吗?(生:想)其实喜羊羊这次来还带有重要任务呢!懒羊羊村长寄给他一封信,要求他及时完成信里交代的任务,不能让灰太狼抢先一步完成。我们帮帮他吧!
算:完成课本第45页第二题中的练习。
练: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都很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要同学们来个智力大闯关,有兴趣吗?(课件出示课本第45页第三题的图形),(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在比较它们周长大小时,一般会用移动边线的方法,再进行比较。)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孩子们,你们能用一句话说出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吗?(师小结:认识了周长,会描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数学周长教学设计 篇3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物体的边线。
1、出示一面无边框圆形镜片
师:这是一面镜子,老师每天早上用它的时候都是这样拿的(演示手势)很小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镜子是玻璃的,没有边框,易划手。)
那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解除这个麻烦呢?
我也想过给镜子镶一道金属边框,可我怎么知道这个边框倒底要多长? (可以用软尺量一下。)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量哪里吗?
点名指一指边线,如果学生指着边线上的某一点,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刚才所指的,其实就是这个镜面的边线。
2、(出示数学书)师: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在哪里吗?引导学生指的方法(从某一个点出发,沿边线绕一圈,回到起点)
谁再来指一下三角尺的边线?生指,师生指。 同桌互指三角尺的边线。
3、出示想想做做2
师: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大家任意挑两幅图描出它的边线。
学生独立描出第二题图形的边线,并相互交流。
师选取两位同学的作业做对比,指出画时应贴近边线画。
二、认识周长
1、(出示例题图)
师: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里?谁来指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动态画面演示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师:游泳池池口的边线的。长也叫游泳池口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游泳池口的周长?指名说,互相说。
2、刚才我们所指的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长其实就是什么?(课件出示。)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你还能指出这是什么的周长吗?谁来边指边说。
三、测量计算周长
1、(出示一片树叶)师: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课件演示)树叶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工具去测量,再追问:你们想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2、(出示试一试左边一图)师:这个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测量出周长吗?那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课件出示每条边的长度。)
追问:知道了每条边的长度后,该怎么得出周长? 指名回答计算方法。
然后独立测量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小结明确:一个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
四、拓展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61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
2、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4、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并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画,树叶等可以描述周长的物体。
学具准备:三角尺,水彩笔,细线,不同形状的树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操作,认识周长
1、激发热情,感知周长
出示画有彩色图形的纸,谈话:老师画了许多彩色的图形,我打算把它们剪下来送给表现好的同学,要把图形完整的剪下来,你认为应该怎样剪呢?
师:对,沿着图形一周的边线剪。(板书:边线)让学生指一指,老师剪下一个图形送给刚才发言的学生。
2、摸一摸(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数学课本,你能不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师:同学们都是从左边为起点开始指的,那能不能从右下边为起点指?在指边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独立指出课桌面和三角尺的边线,再在小组和班级中交流。(课件动态演示指出这三样物品的边线。)
3、认识周长
出示游泳池图,你能指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吗?学生指出后,再用动态画面演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谈话: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板书:周长)周长的周是一周的意思,长是长度的意思。
请学生举例说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如树叶、文具盒上面、作业本封面等物品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实物的边线入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充分感知事物和图形的边线,为认识周长做好准备。认识周长后再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去观察、交流,使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周长的含义,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概念源于生活实际,也为求周长作了铺垫。]
二、量量算算,理解周长
1、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那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小组同学合作动手围一围,量一量,记录在纸上。然后用课件动态演示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同时强调树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先用细线围一围,再把绳子拉直了量出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计算图形的周长(试一试)
谈话:把书打开到61页,看试一试,你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吗?你能说说什么叫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吗?你能想办法求出它们各自的周长吗?同桌讨论,指名说说自己的办法。
学生独立测量、计算,然后在全班反馈。(反馈时用课件演示。)
总结: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应先量出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把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相加。下面同学们就来比比谁算的快、算得准。
3、练一练
①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订正时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②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打开书看书独立做一做。做好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想法和做法,最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评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图形的周长求法,通过围一围、算一算等活动,巩固对周长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在交流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数学思考。]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图形的边线,让学生说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完成。最后课件演示描出边线。
2、实际测量(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拿出几片不同形状的树叶,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在小组里展开测量活动并交流。教师注意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解决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围绕腰一周的长度称为腰围,还有胸围、头围。)先请一名学生为老师测量腰围,再让同桌互相测量腰围长度,学生汇报是怎样量的,腰围是多少。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衣服时要量一量腰围和胸围,买帽子时用到头围。测量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物品采取不同的方法,师:刚才我们测量了很多物品的周长,说一说,你还想测量什么物体的周长?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测量的活动中,进一步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激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归纳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了?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物体或图形的周长,还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设计意图:小结生动具体,不仅关注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励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运动么?小明也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去公园绕花坛骑行几圈。同学们想知道小明骑行一圈有多远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圆形)对,是圆形。我们要想知道小明骑行一圈有多远,就必须知道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探究新知
看到今天的学习内容,同学们都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回答:什么是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棒,这些都是研究圆的周长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个圆,那位同学能上台指一指它的周长呢?(学生指)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定义一下圆的周长?(学生答,老师及时补充纠正,得出圆的周长的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请同学们把圆的周长的概念默记两遍吧。
请同学们拿出你手边的圆,同桌互相指一指它的周长吧。
三、合作探究
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都很棒。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那么该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利用手边的学具,想办法测一测圆的周长吧!
好,时间到。老师发现这组同学的方法很好,请你们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你的表达能力可真强呀,请回。(结合课件展示绕线法)请看大屏幕,用一根长线紧贴圆绕一周后,剪去多余部分,把线拉直,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绕线法,可以化曲为直。
老师还发现这组同学的方法也很好,请你们也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你的表达的真清楚呀,请回。(结合课件展示绕线法)请看大屏幕,先在圆上确定一点,然后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滚动法。
四、找出关联
同学们可真聪明,自己就能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圆都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学生回答:不能)请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摩天轮)对,是摩天轮,摩天轮的周长能用绕线法和滚动法测量么?对,不能,因为摩天轮太大了。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出一个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了。
我们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直径、半径)同学们猜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来半径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再看这张图,看来直径越大,圆的周长也越来越大。同学们猜得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找出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吧,同学们有信心么?
五、合作解疑
请看大屏幕,(读要求),老师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己动手测量,填一填这张表吧。
好,时间到,老师看到同学们计算的非常认真,合作的也很默契,下面老师请四位同学来帮我填一填这张表吧。(学生填)
好,四位同学填了四组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组数据中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哦,你发现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你的观察可真是敏锐呀,凡是算出周长是直径3倍多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呀,看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有规律的。由于我们在测量时存在误差,我们算出的比值也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数叫圆周率,通常用字母∏表示。也就是说周长总是直径的∏倍。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读这个字母吧。同学们能用等式表示周长、直径和∏之间的关系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六、知识渗透
说的真好,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数学家早就做了研究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课件展示)我们前人刻苦研究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看来∏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我们在计算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3.14。
七、公式推导
既然“周长÷直径=∏”,那么周长等于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用字母d表示直径,圆的周长该如何用公式表示?(学生答,板书:C=∏d)看来我们知道直径,就可以用公式C=∏d来求圆的周长。如果我们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应该用哪个公式来求?(学生答,板书:C=2∏r)回答的真好,你前面的知识学的真扎实。看来我们知道了半径也能求圆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公式吧。现在我们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求圆的周长了?(学生回答)对,老是重复。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明绕花坛一周有多远吧。
八、解决问题
1、请看第一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该如何解答。请问你用的那个公式?很好请坐。
2、请看第二问,请同学们思考后告诉老师解答方法。(学生回答)
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可真细心呀,同学们在计算时也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先看清楚单位是否统一。
3、我们再来看摩天轮,请同学们思考后在练习本上解答。这位同学算的最快了,你来说答案吧。你用的那个公式?同学们都算对了么?
数学周长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四、教具、学具准备学具
每个学生都准备6cm和3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8 cm长纸板。
五、教学过程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3、教师揭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周长》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
教学重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观看后提问:
1.谁获胜呢?
2.它们对自己跑的距离产生了怀疑,都说自己跑的远……
3.拿起一个圆用手模一摸感知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新课
(一)介绍测量方法:
1.绳测法。
2.滚动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化曲为直”的思想,知道绳测法和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让学生感知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
(二)猜想。(三)实验。
1.小组协作。
周长c (厘米)
直径d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保留两位小数)
……
……
……
2.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
提问: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发现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四)验证结论。
(五)阅读理解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三、练习
计算方法:
1.能说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c=∏d c=2∏r(板书)
2.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10cm r=10cm
3.(略)
4.现在你明白小龟和小兔谁跑的路程长吗?谁跑得快?
5.拓展练习。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请主动用你学会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周长的问题。
附:教学设想
一、选择与新知识最佳关系的生长点,巧制课件,导入新课。
“周长”是已学过的概念,但以前讲的长、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封闭折线的长度,而圆的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一“直”一“曲”既有联系亦有区别。我抓住这一新知识的连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课件演示与实验相结合,个别实验和小组实验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谈话与板书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计算与测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并且探究的题材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
小组探索通过测、剪、量、算一系列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巧用课件,概括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附:教后感:
这次“三新一整合”的活动促使我重温《新教材标准》,改进自己教学观念,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整合的新模式。本节课体现了我教学观念的一些改变。主要体现在: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偏重于“学”的研究(三新活动中的“新学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者。师生角色的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这题材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就是和学生的现有认知状态有一个适度距离(潜在距离),学生在这种状态下的探究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二、利用课件,激发探究兴趣、提高探究效率和培养探究能力。
课件动感的龟兔赛跑把全体学生引入课堂,理解了课题的含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了探索的兴趣。课件的几次龟兔赛跑的介入,并逐级演示,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思考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圆周长的含义,明确学习目的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运用课件设计自学内容,大大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效率得以提高。正方形周长和圆周长比较,大圆周长和几个内切小圆的周长和比较。通过课件的演示,对于引导学生说理,理解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探究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巧妙设计练习,照顾全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节课的练习全部是要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利用圆周长的知识举出能解决生活中哪些有关圆周长的知识这一开放性题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学生所举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了探究式课堂教学。上课后,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进一步深思。例如怎样设问、问题开放到什么程度、信息技术怎样完美地和课堂整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改变……
探究式课堂是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附:评析意见:
对于刘老师上的《圆的周长》一节课,我们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观念新,意识强,效果好”。从教学设计中和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刘老师的教学理念很先进,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有深刻的认识,也体现出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观念上,刘老师的“个性教育意识”强
刘老师的“个性教育意识”强,可以从刘老师的课堂设计、课堂结构上都可以体现出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的,学生之间通过协作、交流来共同实现学习目标。这种组织形式就能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许多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人人都能得到发展,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关系上,刘老师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强
刘老师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这一点不仅可以从教师的角色的转变中可以看出来,还可以从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得到体现。首先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有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一个人主导课堂,她把教学主阵地让位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老师是不仅一个引导者,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配合课件动画的演示,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探究问题的学习环境之中来。老师还是一个组织者,给学生分工,给学生目标和任务,其余工作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都很好地利用这些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去探究和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老师不只是注重结论的学习,更是让学生去经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探究问题的乐趣。老师更是一位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老师适时的点拨与启发“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大胆地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再如,老师艺术地把自己的测量结果与学生平等地呈现在一起,没有一点强加给学生的味道。另外,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流于形式。刘老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如探究和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用了12分钟。这就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
三、教学模式上,刘老师的“创新意识”强
在教学活动中,刘老师很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中练习的设计很有新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小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或独立解答,或讨论交流。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感觉到学生的创造力很强。如有的提钟的时针转一圈的长度、单车的车轮的周长、呼啦圈的周长等,还有地球的周长,大树干的周长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所常见的现象。学生就可以利用今天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收获真的很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生活当中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有趣的数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
四、建议
课件整合方面,为了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接触科学的真理,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可以在学生操作得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关系以后,设计一个较精确的计算圆周率的课件,让学生对圆周率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这一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3、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情境:在元旦活动中,我们班的相片需要将合影贴上花边,我们来看看怎么贴。
课件演示贴法一(花边贴在相片中间),学生发表意见,贴对了没有?应该怎么贴?根据学生的意见演示贴法二(花边贴边缘但不封闭),学生再踊跃发表意见,学生边在图上指认位置边口述:花边应该贴到起点,才是贴了一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圈演示完全,并指出围着相片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相片一周。(板书:一周)
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贴法,组织学生辨认:相片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指出不是一周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法。
2、累加长度,明晰相片的周长。
提出问题:把这张相片贴一周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呢?为此老师量了一下这相片的四边的长度,课件依次呈现数据:长20cm,宽10cm。要求学生计算花边的长度,分享计算方法。教师再问:60cm是表示相片哪里的长度?(相片一周的长度),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二、整体理解周长的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课件呈现实物:树叶、三角板、数学书、时钟。提问:这些物体表面有没有一周?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把四种事物的一周用水彩笔描出来。个别展示,课件重演描绘过程。
2、操作演示,体会“周长”的本质。
提问:要想知道这个三角板的一周有多长,怎么办?(用尺子量)课件出示三角板三边的长度:10cm、14cm、10cm。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到底是10cm还是14cm?学生辨析后计算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师生互动,辨析34cm的意义。
以钟面为例,问学生怎么测量钟面一周的长度,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法一一肯定,引导学生使用软绳和直尺进行测量,并问学生如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
3、辨析并概括概念。
师:刚才我们选研究了什么是一周,这是相片、树叶表面、三角板、数学书封面和钟面的一周。接着我们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相片一周的长度是60cm,三角板一周长度是34cm,钟面一周的长度是xxcm,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每一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板书)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五角星、角、饼形,组织学生辨析。提问: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如果没有?说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补充板书。学生齐读。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1、生活中举例说出哪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黑板、桌面等)
2、教材P84第3题;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通过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发现第1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图的周长比左图的周长要长。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3、教材P88第9题;下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通过辨析总结出周长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不是图形大周长就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 周长 》教学设计 篇9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
●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认识周长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直线图形周长
●运用周长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
●认识面积的意义
●认识面积的单位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四年级上册
●认识线与角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前测内容主要有以下这几部分组成:长度单位有哪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测量长度、计算物体的周长。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有:
1.不能正确地写出以学过的长度单位。虽然认识长度单位是二年级下学期所学的内容之一,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太多的留意和接触,因此对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已有所遗忘。
2.简单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填写;但对于稍微复杂的换算就错误率较高。
3.对于量整厘米数的线段能正确测量,但不是整厘米数的线段只有54%的学生能准确测量并标出长度。
4.虽然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周长,但要他们计算四种物体的长度时,一部分学生能正确把各种物体的每条边的长度相加就得出它的周长或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列式计算。另一部分学生则出现未能理解题目的意思进行正确列式。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周长,明确周长是一种长度。
2. 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根据周长概念,探索并掌握一般平面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测量和计算具体物体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 能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 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1游园(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1 花边有多长(长方形的周长)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 地砖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 练习六1.巩固周长概念2.能根据周长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求周长的问题。 2 交通与数学1.运用时钟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了解并能解决买票中的数学问题。3.根据多种行走路线,初步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的思想。1 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1 合 计9八、各课时教学设计第1节《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 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20×4=13×3=12×7=40×8=14×6=21×3=38×2=30×9=【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买来8箱图书,每箱300本,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一)周长概念的学习1.什么叫周长?有哪位同学说一说。2.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到的树叶,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能沿着树叶的边绕一周吗?这片树叶有周长吗?1)摸树叶的周长2)画树叶的周长:请同学们用一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小结:即把刚才摸的周长画下来。摸的和画的都是树叶的周长。3.想一想,还有哪些可以沿着边绕一周?教师引导学生从周围物体和所画图形两方面去想4.用不同长度的小棒围出一个图形并同桌说一说它的周长【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你们刚才摸的或者画的摆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二)周长的测量和计算1、你们有办法知道自己所围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1)独立思考,小组内说一说你怎么做。2)全班汇报2、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所画的那片树叶的周长?请同学们说一说测量方法和结果。(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来量线的长度。(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3、老师拿出一些比较规则和不太规则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摸一摸它们的周长。量一量并算一算其中一个图形的周长【小结】先沿着图形的边,直接量一量,然后把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加起来就算出周长了。(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摸一摸。(1)课桌面的边线。(2)数学书封面的边线。2.连一连(一笔画)(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用彩笔描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提高练习】判断:1)一个圆形的周长是18千克。 ( )2) 课室里黑板的周长大约是6厘米。( )3) 周长是一种长度,都可以用长度单位表示。( )4)三角形的周长肯定小于四边形的周长。( )5)用两根长20厘米的绳子各围成一个圆形和一个四边形,它们的周长不相同。 ( )【拓展练习】比一比: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① ②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第2节《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 继续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70+0=16×3=35×2=31×4=70-0=13×6=35+2=13×4=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用8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图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出示小公园的挂图。1.学生读题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2.想一想,求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其实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3.学生独立完成4.四人小组交流讨论5.汇报计算情况【小结】把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加起来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课本第46页算一算。小结:怎么求这些图形的周长?板书:把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加起来就求出平面图形的周长。【提高练习】小雨用5根长30厘米长的绳子拼成如下图,求这个图形的周长。【拓展练习】如图:边长是2厘米的三个正方形在中点处叠加在一起,描一描这个图形的周长并计算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4、5厘米,如果把最短的边拼起来如图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第3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简便方法。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30÷3=240÷6=45÷5=96÷3=300÷3=420÷7=88÷8=100÷2=【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她从家经过超市,来到书店买书再回到家里,一共走了多少米?每分钟走60米。170米240米 家350米超市
(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班级要开班会,小明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黑板长是38分米,宽12分米,至少需要多少花边?1.发练习纸独立思考然后在 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2.小组内全班汇报各自的算法:(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 + 12 + 34 + 12 = 92(分米)(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 × 2 + 12 × 2 = 92(分米)(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 + 12)× 2 = 92(分米)3.板书方法。4.看书质疑。5、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各种计算方法。并板书【小结】长方形周长=(长+宽)x2或长方形周长=长x2+宽x2。(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完成书中第47第48页的做一做2.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只列式不计算) 27cm 22cm 15cm 44cm 【提高练习】1.填空。(单位:厘米)正方形边长6?15周长?20 2.判断。1)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再乘2。( )2)正方形的周长可以用一条边的长乘5。( )3)小明用一条铁丝围成了三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这三个长方形的周长不相等。( )4)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比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要小。 ( )【拓展练习】1.如图:沿着的墙的一边,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是15米,宽是6米。共需要用多少篱笆? 2.如图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剪掉一个小长方形后,周长是多少?(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把这个长方形剪开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共是多少?第4节《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3.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便方法。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三、预计教学时间:2 节四、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16×8÷2=55+70÷2=148-63×2=16×8÷2=4×4+3=42×2-52=35÷5×5=100-23×3=【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李伯伯家有一个长方形果园,长是35米,宽是20米。如果给果园四周砌上围墙,这些围墙长多少米?(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小红要给课室的电脑罩的四周缝上花边,电脑罩是正方形,边长是50厘米,小红至少要买多长的花边?1.求至少买多长的花边实际就是求什么?2.独立思考并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3.小组在班内汇报算法把四条边加起来50+50+50+50=200(厘米)用一条边的长乘450×4=200(厘米)4、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简便?【小结】正方形周长=边长x4(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计算下面每个正方形的周长。16m 5dm 8cm 【提高练习】填空。1)周长是36分米的正方形花坛,它其中一条边的长是( )2)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对折后,它的周长比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少( )厘米。3)一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 )的周长大。【拓展练习】淘气将两块正方形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60cm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计算下表各个图形的周长。 长宽周长长方形7cm9cm 长方形12dm10dm 正方形边长25m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最近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圆,你对圆又有了哪些认识?
(二)创设情境:龟兔赛跑。
第一次龟兔赛跑,小白兔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这回小白兔画了两条比赛路线,小白兔跑圆形路线,乌龟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新授教学。
(一)定义。
1、小乌龟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小白兔呢?
2、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摸一摸你手中圆的周长。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1、学生讨论。
(1)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你认为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
2、猜测。
看图后讨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3倍,那到底是多少倍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实践操作。
(1)目的: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圆的周长约是直径的几倍。
(2)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量之前考虑好怎样分工更合理。
(3)填写表格。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4)汇报小结
看了几组不同的结果,虽然倍数不同,但周长大多数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比三倍多多少呢?
(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1、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表示。
2、介绍祖冲之。
(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怎样求周的长?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C=d
2、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
教师板书:C=2r
3、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课堂反馈。
你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小乌龟和小白兔谁跑的远了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
1、=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
2、d=1.5厘米3.d=4分米
(二)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
2、r=1.5厘米
3、r=3米
六、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C=dC=2r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活动要求:
1、各个组成部分面积分配合理,布局合理。
2、要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需要.大致分为:1----4岁;5---8岁;9----12岁。
3、要有娱乐活动场所、休息场所、小路。
4、算出各个部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