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为您整理了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1、认识纤维。
(1)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
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
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
(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P32页。
学生分组操作。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3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1、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 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 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 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 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 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 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 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 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 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 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 学生分组寻访。
2、 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 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4、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第二课 蜗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 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 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 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 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 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 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知道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所经历的科学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归纳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科学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的。
2.推理归纳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是难点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按课文要求准备。
2. 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1.让学生懂得要进入科学领域必须从自己开始。
2.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记录数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通过插图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图片与插图相结合;口头与教材相结合。
2.通过演示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问题,不解释为什么。
3.参考实验:挂物体吸盘、空气占据空间。
4.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5.关于电视提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
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首先让学生有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要给出时间、机会。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问题的训练。
二、体验活动
1.提现成问题“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2.让学生自己填写“我认为”。
3.两人一组体验,交换角色体验。
4.填写观察到的现象。
5.填写我的解释。
6.交流我的解释。
三、小结:
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科学上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学得更好,同学们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性。
注意:重点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