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幼儿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折、剪、拼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中以促进幼儿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习氛围,让幼儿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幼儿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像力的空间。
活动中从幼儿的感知入手,设计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以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拼一拼、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探究拼角和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板10对、三角形(任意)5个、长方形10个剪刀、直尺
学具: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长方形每人一个、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复习
认识各种图形。
下面各个都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二、拼角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平图的,把两个图拼在一起,看看会变成什么图形,有那些变化?从几个角变成几个角?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小朋友自己取图形,想一想,拼一拼。”幼儿操作。
总结操作结果:教师:“刚才你们都用这些图形平成了那些图形?”幼儿回答:(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等)三、剪角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真是聪明极了。
三、剪角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一个长方形有四个角,如果剪一刀,剪去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请同学们来听一个:有一天,兔爸爸带他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兔妈妈拿出了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动脑,如果剪一刀,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下,抢着说:“4-1=3,还有三个。”白兔姐姐拿起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说:“我觉得应该是5个。”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先折了折,说:“妈妈,我认为还是4个角。”(边讲边出示三张长方形和灰兔弟弟白兔姐姐黑兔哥哥4-1=3个5个4个)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师:同学们,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它们的答案谁是正确的。幼儿先动手折、剪、讨论,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讨论,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剪纸法。看了同学们的结论,我想兔妈妈肯定会笑着对它的三个孩子说:“孩子们,你们不必争了,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你们以后考虑问题要全面。”教师:现在我们知道,长方形剪一刀剪去一个角,可能有3个、4个、5个,那三角形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也先请同学们先折一折,再剪一剪。师生讨论、贴图、板演。
拓展活动:刚才长方形剪一刀,剪去一个角,有三种情况,那如果把长方形的角剪去两个,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呢?由于时间关系,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讨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第三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联系生活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3、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难点: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
2、工具:笔,剪刀,直尺。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讲解演示
1、出示绸带问:"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想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分?"
2、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教师小结: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一、游戏:分蛋糕师(展示课件):今天小熊生日,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想把一块蛋糕分给两位好朋友吃,怎么办?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1)每人两块圆形蛋糕,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师小结:把圆形蛋糕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4)操作验证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蛋糕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
(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请小朋友把等分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蛋糕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②师小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此环节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对折的折法来二等分圆形,得到一样大小的两份,然后通过验证来证实二等分和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实际含义)。
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
5、出示(长方形):幼儿再次操作。
6、师:课件展示(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三、游戏"看谁说的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怎样进行等分。
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将幼儿分四组,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提问:(分别出示毛线、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线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对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法、数数法、计量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超市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样的液体和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等量的方法来。
五、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学习根据图片中人物的不同特征排列8的加减法式题,理解加减涵义。
2、进一步了解雨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大图片一张(材料包②P17);人手两套数字卡1-8
过程:
一、说说下雨
1、出示图片:图片中的人们遇到了什么天气?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各用了什么雨具?
2、说说打伞和穿雨衣的优点与缺点,哪些人适合穿雨衣?哪些人适合打伞?为什么?
3、除了打伞和穿雨衣,人们还有哪些避雨的方法?
二、探索8的加减法
1、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他们还有什么不同(雨具、交通工具、性别、包)?
2、尝试根据人物的不同特征,列出8的加减式题。
3、交流所列式题,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4、讨论:5+3=8与3+5=8都是按撑伞与穿雨披的不同列式,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三、看式题编应用题,理解减法涵义。
1、出示式题8-1=7,用“共有X人,走了X人,还剩X人”的形式说说表示的图意。
2、将8-2=? 8-3=? 8-4=?算出得数,并讲讲所表示的图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活动反思:
经过之前对数学数字的练习,我班的幼儿对数字组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们对5、6的组成进行了复习,这样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对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会更容易更轻松。
本课活动完成后,幼儿对7之内数字组合还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花的不同特点如:经脉、花瓣、颜色、大小、叶子的不同给花分类,注意每次分的时候要把整个一起分。
2、老师的引导下探索组成的规律,知道6有5种分法,在写的时候按照数字排序可以减少分法的遗漏。
3、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乐于探索数字的规律。
活动准备:
花朵大图和小图、分类的大图和小图、点子图、每人两个盘子、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朵
教师直接提问:我手里有什么?有几朵花?
他们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回答出示标记图。
师:6朵花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根据这6朵花数一数每一种花有几朵,把6朵花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
二、幼儿操作
小朋友们回到座位上,每人取一份花朵根据纸上的标记记录下每种花有几朵。
三、交流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根据花的花瓣分有…朵是圆形的,有…朵是三角形的。
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的标记上。
四、花转换成点
1、出示由点表示的分合式
师:如果我用6个点表示6朵花,那么6朵花中分出来的1朵圆花瓣的花和5朵三角形花瓣的花怎么来表示呢?
2、幼儿上来继续填写
3、幼儿一起读一读:“6个点可以分成1个点和5个点……”。
五、用数字列出分合式
1、师:如果我用数字6表示6个点,那么接下去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分出来的点呢?
幼儿上黑板写一写,引导幼儿一起读一读。
2、数数6有几种分法。
六、总结分合式中的规律
师:我们观察一下黑板上写好的6的分合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是12345,54321。
两个部分数有交换的现象。
七、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
我手里有6朵花,现在我藏掉几朵花,你们猜猜我藏掉几朵花。
小朋友根据6的分合说出答案。
游戏多次进行。
师:课后,我们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玩玩这个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认识单、双数是大班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单、双数的问题。如排单队或双队;一顶帽子,一双鞋;双数的小朋友做什么,单数的小朋友做什么等等。而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使幼儿能真正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正确处理生活中有关单、双数的问题,我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发现问题)→图案配对(进一步认识问题)→数字对应(具体过渡到抽象)→实际应用(解决问题)→记录及语言表达(其他能力的发展)等活动,力图使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理解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同时,通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生发对数学的兴趣,并希望通过类似的训练和积累,使幼儿的思维方式顺利地从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并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活动目的】
1、认识10以内单、双数,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
2、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对数的辨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
1、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脸和哭脸娃娃图案各一个。
2、1~10的图案记录卡每个幼儿一份,教师用1~10图案记录图一张。
3、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及空格的图片4张。
4、标有10以内数字的小汽车卡片若干。
5、似“桥”的平衡木一个,“”“”图卡各两个,1~10的数字卡各一张。
知识经验:
1、幼儿知道如何按要求做记录。
2、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
环境布置:
1、过桥的场景。
2、停车场。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
(一):实物配对
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秘密,并认识单、双数玩具。
1、为每个幼儿准备两组玩具,让幼儿摆一摆放一放,看看能发现什么秘密。
2、把两种玩具分别配对,你会发现什么秘密?
小结:一种玩具是可以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都能配成对的,另一种玩具是两个两个配对,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都能配成对的玩具我们就叫它双数玩具,剩下一个单的不能配成对的玩具我们就叫它单数玩具。
3、请幼儿把双数玩具放到笑脸娃娃图案下,把单数玩具放到哭脸娃娃图案下,看谁放得对。
二、操作活动
(二):图案配对
1、幼儿为单、双数图案记录卡做出不同的标记,并写出各图案的数量。
2、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1~10的数字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三、找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1、在身体上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体。
2、在生活中寻找分别以单、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四、操作活动
(三):连线
以讨论单、双数的用途引出电话号码,启发幼儿找出电话号码中的单、双数。
出示画有笑脸娃娃、哭脸娃娃的图片,在空格中填上自己家或父母的电话号码,然后把双数与笑脸娃娃相连、单数与哭脸娃娃相连。
五、游戏:过桥(音乐配游戏)
提问: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而长江上的桥数量有限,怎样让车辆不拥挤顺利过桥呢?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单、双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单数时只能让单牌号的车过桥,双数时只能让双牌号的车过桥。
玩法1:每个幼儿扮小司机,任取一车牌号,老师扮警察,当警察举“”图卡或“”图卡时,单、双牌号车的司机分别过桥。玩2~3遍后单、双牌号的互换小汽车卡片,再玩1~2遍。
玩法2:每个幼儿扮小司机,任取一车牌号,老师扮警察,当警察举“1、3、5、7、9”的数字卡片时,单牌号的车过桥;当警察举“2、4、6、8、10”的数字卡片时,双牌号的车过桥。
【结束游戏】
单牌号车请到单号停车场休息,双牌号车请到双号停车场休息。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生活中寻找以单数或双数形式存在的物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知道笑与哭是人常见的情绪表现、懂得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不哭闹,不乱发脾气、活动开始环节,我出示了两个脸谱,让幼儿进行观察,说说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一个开心,一个难过、于是我让幼儿猜测他们为什么会开心地笑(伤心地哭),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有的说:妈妈给他买了新的玩具,他就很开心;爸爸带他到外面去玩;爸爸打他了他就哭了;他不想上学就哭了……、在幼儿了解了笑和哭的情绪后,我让幼儿对着小镜子,尝试做做这两个表情,幼儿的积极性较高,除了这两种表情还做了了其它表情、接着,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知道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不哭闹、幼儿听故事时十分投入,并能根据故事回答相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