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德育工作总结(合集三篇)
语文老师德育工作总结(精选3篇)
语文老师德育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定地信心,从而树立远大的抱负,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学习知识的大潮中去,将来回报祖国。学习曹文轩的。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苦,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青少年要勇敢的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如果坚持下去,最终赢得胜利,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例如学习《沁园春·雪》,人们通过欣赏那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深刻领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起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思考,总而言之,只有深挖,才能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使青少年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当然,应当注意实事求是得深挖,没有得不能牵强体会,那只能是画蛇添足。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如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既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语文老师德育工作总结 篇2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现有学生xx人,教师x人,有中心小学x所,村小x所,x个班级。学生分散居住在x个乡镇的xx个村。农民工子女x人,来自全国xx个省和自治区。学生来源复杂,6所学校全是平房,校舍老旧,是全区办学条件最艰苦的农村小学之一。
二、指导思想
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xx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以创办传统美德示范区为契机,以德育科研为支撑,以生命教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为核心,整体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存在问题
经过反思,我们认为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两点:
1.在教育层面上,存在着有教无育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学生底线道德,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2.在学生层面上,存在着有学无生的现象。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关注生命。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仅将教育看作是完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求教师将课堂视为养育学生人性的殿堂,将目标定位于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我们由此而得到启示:关注生命就是要求教师调整教学关注的视角、关注的重心,要求教师把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放在第一位,把开发学生美好人生作为自身职业的第一要义。
四、具体做法
面对教育的现状和艰苦的条件,我们没有退缩,相反,我们选择了艰难的探索。我们的思路是:利用教育科研的优良传统和浓厚氛围,以德育科研为支撑,以生命教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为核心,整体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下面,对我们的德育科研工作进行简单介绍。
1.进行过的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区级优秀课题;
《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级课题,通过鉴定验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国家级课题,学校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单位,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3篇案例被评为优秀成果。
2.正在进行的研究。
校本课题。《生命教育: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创编工作,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们处理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引导他们亲近自然,保护资源与环境。我们校科研室和德育处编写了校本教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共16课,23000多字。该书以水为线索,介绍了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节约、家乡的河流和沈北新区简介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安排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时间给学生讲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该书已入选区小学教研室主编的校本课程汇编。
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研究。目的是塑造学生文明行为,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一是制定了一系列礼仪规范来塑造学生的文明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这些礼仪规范包括:学校礼仪规范,从走路、说话及课间活动抓起,强化细节管理,人人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衣冠整洁等小事做起,开展养成教育;家庭礼仪规范,要求学生进出家门主动向父母打招呼,帮助父母做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让学生体会一饭一衣来之不易;社会礼仪规范,教育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在公共场合时要遵守社会公德等,从我做起,用自己的文明言行带动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
二是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德育月报》等各种媒体,宣传学校的典型经验,促进德育中心工作的开展。本学期,编印《德育月报》6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自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后,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了,自身修养得到了提高,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形象,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规划课题。目前研究的课题包括:《家校沟通互动的形式与方法研究》省级课题和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家庭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研究》两项。研究工作正顺利进行。
另外,为弥补学校没有网站的不足,德育处和科研室开设了教育博客,地址为/xinquchenxin,与全乡各校进行沟通和交流。现在,博客的点击率已达到12万次以上,与全国各地的学校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既宣传了我们自己,也从其它学校的网站和博客上获得了先进的经验。
五、基本成效
德育科研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几年来,我们的德育科研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一定成绩。德育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先后有区级以上德育论文几十篇获奖,其中国家级论文2篇,心理健康区优课2节,省优课一节,国家级优秀课一节。学生们的文明意识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学校的环境整洁了。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寒假工作先进单位、市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教育学会学术研究先进单位,市区优秀少先大队,东北地区教育情报工作先进集体、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丰田)生态环保日志大赛组织奖。多名学生的环保征文在市、区比赛中获奖。个人荣誉有市寒假工作先进个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少年儿童良师益友、优秀德育工作者;撰写的有关论文和经验材料获省、市奖励。
语文老师德育工作总结 篇3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4)班语文教学。由于下学期就要面临中考,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豪不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别人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细研教材、潜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查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兴趣。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初中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3、4班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xx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鲁迅《故乡》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
五、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习字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学期我继续加大训练力度。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并写五篇日记一篇周记。课外文章的阅读要适合初中生,写作训练是每周一次作文,周记主要以本周内所闻、所见、所经历的事为主,也可以写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时,两班里也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不认真,为了提高他们书写能力,我规定他们每天必须练字,每天一页,每周一交上来。所练内容主要是以字帖为主,也可以以抄课文,总之要认真书写。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进步还真不小。
六、作业设置合理、批改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我这学期主要安排了同步训练、还有“一周一记”、习字等。因为这一学期又面临着中考,所以除每单元都作单元测试,每两周一次周考以作巩固训练。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七、参与教研、取长补短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本学期,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同事的xx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就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知识点就有了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1、要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很简单,老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一个养成了惰性,二来,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
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能力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2、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
这样看来,我以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但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发复运用。
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解释加点字意义的出题范围内容基本上全是从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来的,另外翻译句子的评卷方针是意译不给分,直译时关键的一个字漏译也会被砍去一半分。这种严格到残酷的评卷方式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当严肃。总结以往的失败教训,初三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老师讲课时绝不允许只串大意而不通词素,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的翻译习惯。另外,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除专有名词外一率得会背,包括个别较难句子的整句翻译也要张口就能背出来。背诵的实惠不仅能应对课内文言文的试题,课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记忆。我学生一课一课背,教师一课一课落实,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迁移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