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汇报精选3篇
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汇报(精选3篇)
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汇报 篇1
9月1日,阳东区召开乡村振兴项目工作推进会,进一步了解阳东区乡村振兴项目进展情况,分析研究和推动解决存在问题,加快项目落地建设。阳东区委书记李坤参加会议并讲话。阳东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志方参加会议。阳东区委副书记莫锦云主持会议。
李坤指出,乡村振兴项目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民生工程。今年上半年,阳东区重点谋划了南部示范带和中部示范带,各镇也根据驻镇帮镇扶村资金额度,结合当地特色及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谋划了一批驻镇帮镇扶村项目。这些项目的有效落地必将进一步激活阳东区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动实现村美民富。
李坤强调,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全力抓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狠抓产业项目,搭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要立足长远,高位谋划,不断完善乡村振兴项目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要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并进行灵活调配,确保资金落到实处。要聚焦重点,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抓手,助力推动阳东区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上,阳东区相关部门汇报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各镇汇报了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及资金使用情况。
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汇报 篇2
按照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__】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__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__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xx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__-20__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xx省20__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__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xx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xx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__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xx社区工厂二期项目、xx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xx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xx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汇报 篇3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乡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扶贫项目:
一、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拓宽贫困户增收途径。一是在发展特色养殖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参与发展百村产业基地格X产业项目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贫困村为建设主体,通过“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全乡六个贫困村及一个非贫困村以“统筹自建”的方式,投入资金X万元。(资金来源:政府扶持资金X万元,自筹资金X万元)分别负责一栋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左右的单体建筑,目前,所有招商引资工作已结束,七栋建筑全部完成招商。百村产业基地格X产业项目的实施,我乡各村每年集体经济预计增收近X万元,人均增收X余元。
二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生产扶贫一批。重点扶持集体小牧场建设项目,目前全乡共有集体小牧场X个,项目总投资X.X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投入X万元,群众自养牦牛折价入股X.X万元,牧场筹建时共有X头牦牛,现牦牛存栏X头,牧场牦牛出栏销售收入X.X万元,获利X.X万元,人均分配利润每年X.X元。
二、全力推进易地搬迁项目,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一是落实政策、完善配套,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集中力量,积极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切实将住房困难,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三村、然洛村共计X户X人,通过“挪穷窝”的方式,于X年、X由县上统规统划,搬迁至吉绒隆沟新村点,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和方法摆脱贫困。
二是推进搬迁户创业就业,增加搬迁群众家庭经济收入。易地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是目的。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我乡对搬迁点群众在解决就业安置等方面持续跟进,通过发展特色养殖、格X产业的基础上积极鼓励、规划、推进劳务输出,按照“党建引领强推进、狠抓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牧民自愿的原则,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化零为整,拓展县内市场,提高输出质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地组织在县内各餐饮、建筑及格X产业基地提供劳务输出,重点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上下功夫,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路子。乡党委、政府把输前组织、输中服务、输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任务,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群众自发外出务工向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转变,由劳动力盲目外出务工向政府指导、安全、有序的劳务输出转变,由劳动力零散外出务工向大规模劳务输出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
三是落实“X”工作法,统领后续发展管理工作。为更好的服务搬迁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切实解决搬迁过来的各种问题,我乡落实了吉绒隆沟安置点“X”工作法:“X”即成立一个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及然洛村、三村、扎科乡村民小组。“X”即组建邻里互助队、文艺宣传队、环卫清洁队。“X”即实现村里环境美、房子文化美、屋子舒适美、院子整洁美、村民行为美。通过建立“支部+村民小组+服务队”的全方位、多渠道共管模式,有效推进吉绒隆沟安置点各项服务工作。与此同时,强力落实安置点群众“五洗一清扫”(洗头、洗脸、洗手、洗衣服、洗澡、打扫庭院),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栓心留人的生活环境,让搬迁群众安心发展生产,早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