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乡村振兴“五年”规划(优秀5篇)

发布时间: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篇1

一、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深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广泛宣传开展清洁环境、美化家园、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完善清洁乡村机制,形成长效管理

今年除了要做好清洁乡村工作之外,着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建立清洁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巩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努力向常效管理迈进。今年来,保和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多次民主讨论和修改,制定《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书》、《在外工作和经商人员捐款倡议》和《清洁乡村理事会》等管理考核机制,从制度、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督查机制,一方面是村民督查,一方面是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的督查,如有群众反映环卫工作不到位的,调查核实后要追求相关人员责任,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监督活动,督促整改,确保“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取得实效:一是两个村的保洁队伍人员充足,工作运转实现常态化,二是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三是保洁费按时缴纳。

三、努力工作,认真履职。

在驻村工作中,我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工作中充分尊重和依靠村“两委”成员,出色地完成了清洁乡村、建设生态乡村等工作。积极参与覃塘区委区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村屯了解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人口状况,家庭成员收支,耕地面积,人均收入等相关问题进行精准识别,并认真登记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并建立走访户档案材料,为今后扶贫工作做到准确、公平、公正。

四、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

1、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协助单位在保和村开展“三帮三扶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为群众办实事。

2、关爱村中的弱势群体,经常深入村屯走访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困难群众、孤儿、留守儿童等,努力争取后盾单位和企业支持,共慰问5名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和书包、文具等,价值约0.45万元。

3、跟踪落实好村“一事一议”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完成和兴屯水泥路和邓西屯三化建设。

五、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注重普法教育。经常利用进村入户的有利时机,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村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育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同时,以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同时积极协助村“两委”对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定期进行摸底排查,对所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解,解决不了的认真做好群众的疏导、说服思想工作,并引导群众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没有发生。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人所在的部门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致使有时驻村时间相对少。

七、工作思路

1、深入村屯开展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农村。

2、协助村委干部做好今冬明春农村农业工作,特别是冬季蘑菇种植的宣传发动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3、结合村情,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4、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三清洁”活动。

4、协助村委干部做好本村的社会稳定工作。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篇2

一、坪安村村基本情况

坪安村地处山地丘陵海拔在1300米左右,适合种植核桃、花椒等干果。属万里乡的一个村,全村950人,住户350户,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450人(其中建卡立档的有67户、254人),种植面积1120亩,其主要种植作物以玉米和土豆为主,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的花椒、核桃等干果以及部分养殖业。有部分年青人进厂务工。

二、帮扶计划

本着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则,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多方筹集资金,调动全体村民积极性,全面推动坪安村经济、精神文明双发展。根据坪安村的发展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一)村民致富工程

充分发挥区科技局帮扶本村的优势,利用村科技信息中心,培训村民种植和养殖知识,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递不畅,寻求多方向、多渠道的致富路。

(二)村容村居美化工程

1、修建2、3、4、7组通组公路,8.5公里、3.5米宽,悬挂线杆宣传牌,张贴墙面宣传栏,提高广大村民的健康和科技文化素质。

2、大力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高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河道、坑塘、沟渠综合整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净化农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

1、解决坪安村居民就医难,看病贵问题。

2、搞好节日送温暖活动。每年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对相应人群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3、在社区服务中心修建健康广场,添置健身器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20xx年帮扶工作

1、联系涉农部门完成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

2、完成坪安村10万株核桃高枝换头的嫁接工作

3、为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联系就业岗位

4、争取2、3、4、7组通组公路的硬化项目和资金

乡村振兴战略五年工作计划 篇3

为深入贯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20__年11月11日,党委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班子成员及各村书记欢聚在一起,为我镇今后三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各抒己见,绘制美好的蓝图。经过12个小时的务实会,结合我镇的实际,制定了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具体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促进乡镇镇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抓住好时机,明确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建好新机制,切实把社情民意摸透,把发展思路理清,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乡镇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上来。

(二)工作目标:通过制定乡镇镇三年发展规划,使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牢固,勤劳致富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民生状况显著改善,进而形成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强大合力。

二、工作规划:

根据区党委、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全体班子和各村书记为确保乡镇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际效果,明确了三年强基础、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规划。

一、 多措并举,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源,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富民之本,要牢固树立“抓基础设施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多措并举,集中攻坚,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以“党建+”为衔接,做好产业提升。加强干部能力培养与业务培训,加快干部队伍建设。二是要做好集镇规划布局。抓好集镇环境、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村级公路、区域内的县道(四条)建设,特别是通往萍乡的两条要加速修建,做好三水线的改造,促进我镇公路持续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乡镇镇新农村、农业水利设施及人饮工程、清洁工程的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村村公路、集镇下水道、桥梁、河道的维修和山盆塘的除险加固,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找准定位,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全力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鼓励投资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奖惩激励作用,真正奖优罚懒、奖出干劲、奖出士气、奖出动力。要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坚持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多措并举,利用各方资源,竭尽全力引资金上项目,争取引进一个实打实的企业进园区。同时,引导和鼓励在外乡镇籍成功人士积极返乡创业,实现资金回流、项目回归、技术回馈,为发展壮大产业、繁荣家乡经济贡献力量。

二是要打造特色小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好土地开发,大力发展高产油茶、打造乡镇10000亩有机农产品基地,助力脱贫攻坚,促使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我镇乡村旅游开发;做好土地开发与增减挂项目,缓解我镇用地矛盾;大力推进老造纸厂、法庭、交管站及周围的集体拆迁、土地整合与房产开发优化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做好中小学的整体搬迁,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积极做好久集岭石材的开发,促使矿产资源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推进农贸市场的整合,推动我镇农贸市场转型升级。

(三)统筹兼顾,响应乡镇群众生活诉求。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我镇将统筹兼顾,积极响应群众生活诉求,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一是要做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提升我镇品味、展现特色文明形象;推动清洁工程市场化,切实解决我镇人畜饮水问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二是要整合教师资源,防止师资力量流失;将乡镇中心小学整体搬迁至坑东,致力于提升办学条件。三是要盘活集镇,把部分站所及农贸市场搬至胡家头,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四是要完善中心卫生院与粮管所的整合,加强对村级卫生所的管理,提升我镇服务能力。

实干创业,方显英雄本事;负重奋进,才能开创灿烂人生。大会制定了乡镇镇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强化创造性开拓,着力改革攻坚,深化创新驱动,强基础、促发展、惠民生,争取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推动全镇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乡村镇兴五年工作计划 篇4

村里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外来的企业工商资金进入乡村。鲁家目前已引入外来工商资本近20亿。

二、从村庄策划规划上突破。

怎样让美丽乡村转发为美丽经济呢?

1、需要用活村内的旧屋、河道、果林、菜园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

2、要按照村庄原有的脉络进行梳理,策划新产业,引进新思想,让更多年轻人回到村庄,将规划与运营有机结合,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

3、要创新产业规划设计,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更多人爱上乡村。

所以当时鲁家村花了300万请设计公司对整个村子进行村庄环境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

三、从产业融合创新上突破。

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正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于是鲁家村提出了打造家庭农场聚集区的理念在全村范围内建设了十八家差异化的农场,其中包括了鲜花农场的6亿资金投入的这个大项目。同时我们着重关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打造属于鲁家自己的农业高新产业园区。孤立的农业种植不会提升土地的附加值,发展创意农业,把田园变乐园,村庄变旅游景区,就能大幅提高土地的收益!孤立的加工生产也不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要让生产劳动更具乐趣、让加工生产更具体验性,就会提升产品价值。可开发伴手礼等土特产品,扩大知名度,形成收益的互补。

四、坚持市场导向为主体。

鲁家村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市场化道路,成立经营公司专注景区的管理和营销宣传。

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让农场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各个农场内休闲项目通过有机组合而成若干条旅游线。

旅游休闲项目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度假、会议、养老、居住等多种旅游功能,打造特有的“田园综合休闲旅游”,如开设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 在具体开发中,可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让农田变农场、小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

“呜呜呜”——伴着清脆的汽笛声,“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满载着游客缓缓开动。 窄窄的铁轨伸向远方,深深浅浅的绿,在阳光下更加诗意和耀眼。小火车从中穿行而过,串起了绿意浓浓的灵芝农场、竹园农场、桃花农场、蔬菜农场、石斛农场……

6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的鲁家村还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如今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 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 201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50元,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亿元。

鲁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开创性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亩低丘缓坡,建设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通过社会招商吸引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带来乡村旅游的繁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是如何打造的?有何独特处?

1、顶层设计

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家庭农场,鲁家村不惜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 先期设置的18个家庭农场,则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个核心农场,位于中心村,其余17家农场错落有致分布在四周。 18家农场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产业为主,没有一家重复,这是鲁家村家庭农场的特色。 此外还设计了一条4.5公里的环村观光线,将分散的农场串点成线,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2、组织架构

鲁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组织运营模式,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后者利用多年经验和客源做好营销宣传。

后来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在农场的投资运营层面,鲁家村引入外部资本对农场进行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0多亿的工商资本投资这些家庭农场。

3、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

鲁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和村民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鲁家村建立了合作分红机制,由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村民再从村集体中享受分红。 案例总结: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它采取类众筹的方式,借助社会化的力量,突破了资金、人才的瓶颈,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聚合。

其次,它解决了规划的统一性和定位的差异化的问题。美丽乡村,规划先行。早在2013年鲁家村就启动了发展蓝图的设计,18家农场的雏形已经跃然纸上。再次,生态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家村注重生态圈的建设,18家农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分布着村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民宿、农副产品,为农场提供配套服务。

此外,村里还统一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风情街、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村庄铁轨等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和多样化的选择。 在营销推广层面,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进行统一宣传;在人才培养层面,成立了乡土职业培训公司。这些力量为入驻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鲁家村的模式也不是谁都可以学。

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资源禀赋较好,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土地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好,颜值较高,加上政府的特别扶持。 据统计,截至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比上年增加3万家,营收将近5500亿元,整个产业呈现“喷井式”增长趋势。近日,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13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全文如下: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扩大乡村旅游规模、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仍面临较多制约,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外部连接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欠账多,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和服务标准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意愿不强、融资难度较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提质扩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特制订如下行动方案。

一、补齐乡村旅游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短板

(一)推进全国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统筹考虑全国乡村旅游道路发展,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加快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优化通建制村硬化路路线走向,尽可能串联带通更多自然村,推进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加快提升改造低等级农村公路。(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大对乡村旅游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予以支持。贫困县可按要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支持乡村旅游停车设施改造提升。修订《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将专项债券适用范围扩大至乡村旅游停车设施。(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 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布局县城、乡镇、景区及特色保护类村庄内停车设施。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周边设置交通驿站等服务设施,综合考虑停车等方面需求。以集约复合利用为主要导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加强乡村旅游高峰期停车管理,加大车位智慧停车引导服务。(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支持。各地区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自有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对使用“四荒地”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经市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认定为仅在年度内特定旅游季节使用土地的乡村旅游停车设施,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相关设施不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生态与景观环境、不影响地质安全、不影响农业种植、不硬化地面、不建设永久设施的前提下,可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超出特定旅游季节未恢复原状的,由市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地方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力度。实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中增补一批旅游基建投资项目,专项用于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输

(五)建立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在已实行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的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承受能力、垃圾和污水处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促进乡村环境改善。(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探索乡村旅游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分类处理”模式。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推行垃圾就地减量化与分类收集,对乡村旅游建设、经营中产生的易腐垃圾、煤渣灰土、建筑垃圾等分类处理并就地消纳,重点建设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等收转运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地区存量垃圾治理力度,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坚决遏止出租、承租土地填埋垃圾牟利等行为,优先开展乡村旅游景区、水源地、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工作。(地方有关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有条件的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地方有关部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引导人口规模较大、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村庄,配套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提升规范化服务管理能力,积极实施公厕生态化改造。研究修订卫生厕所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鼓励各地区研发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改厕技术和无害化处理模式。探索建立运营管护体系,妥善解决改厕后管护维修、粪污处理等问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立健全住宿餐饮等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 输

(九)规范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推动落实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地方针对民宿、农家乐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保障安全的技术规范标准。(地方有关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服务配套标准。出台适宜乡村旅游公路和停车设施的建设规范和运营管理标准。完善标识标牌、交通旅游驿站、公厕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健全标准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加快乡村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乡村旅游主体信用档案,将相关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涉市场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动态梳理乡村旅游红黑名单,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并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建设乡村旅游相关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 输

(十二)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展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融资条件和门槛,服务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规范农户、村集体等参与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农户修缮、改造自有住房发展民宿。鼓励城镇有意愿的组织和个人通过租赁民房开办民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改造建设乡村旅游活动场所。(地方有关部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 输

(十四)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简单化复制,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加大对乡村旅游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乡村旅游企业依法合规发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的前提下,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满足乡村旅游多样化资金需求。(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探索建立乡村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社会领域相关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地方有关部门,发展改革委)

(十七)加大对乡村旅游贷款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乡村旅游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依法合规探索开展景区企业经营权和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鼓励开展林业经营主体的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地方有关部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大本地乡村旅游带头人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对口帮扶制度,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本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服务技能、市场营销等培训。重点吸引大学生村官、乡村旅游管理和专业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等群体回乡创业,以及规划建筑等设计人员下乡,在人才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有关部门,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提质扩容对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形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的合力,2018年底前各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各地有关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旅游提质扩容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主体,推进各项行动任务早落实、早见效,实现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重点突破,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着力营造乡村旅游良好发展环境。

乡村镇兴五年工作计划 篇5

近年来,我们__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立足实际,按照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等角度多次召开班子会,深入研究部署,认真督导调度。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业“新六产”、镇驻地规划提升、民生事业等多个方面加大投入,初见成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我镇将下大力气继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前列,倾力做美做精农村、持续改善民生、全力促进农民致富。  一、产业振兴方面  1、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镇__园区建设,倒排工期、压茬进行,协调各部门做好项目建设所需手续办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尽早投产。园区建成后将作为我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崭新平台和有力载体,对推动我镇木器加工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此外,继续以现有大项目作为龙头引领,以政策倾斜和完善的配套管理机制做保障,围绕实木家具、五金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符合我镇发展实际的新项目,全面助力我镇产业振兴。  2、继续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从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积极引导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逐步淘汰传统的、粗放式的农业模式。一是大力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将我镇___、___合作社、___农场为试点、亮点进行打造推广,深度开发观光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项目;以__村温室大棚为依托,进一步推广设施农业、智慧大棚,推动我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不断壮大,实现从弱到强的突破性发展。二是以土地确权完成为契机,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继续推行农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力争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整合农业资源,培育种粮大户,创建农村庄园。  二、文化振兴方面  1、以镇驻地清真美食文化为依托,从文化提升、商铺改造、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对镇驻地进行改造提升,主要对镇政府东西街基础设施和沿街商铺立面效果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并结合路域环境整治对249线镇驻地两侧进行整体改造及绿化和广场建设,形成以主要路段为切入点,以商业街及省道249线相结合的主体框架,为清真美食的文化的振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依托长官清真寺为依托,加大对清真寺的维护投入和扩建,打造__镇清真旅游文化区。  2、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是按照上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第三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二是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红白理事会制度,计划春节之前,包村干部全部下村协助村委会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婚丧嫁娶行为。同时积极探索红白理事会新运行机制,对村民自发组织的红白理事会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出台奖惩措施,尤其是对火化这一工作进行严格督查管理。此外,以“诚信宁津”建设为结合点,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扭转农村跟风攀比的风气,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3、去年,我镇以__村的新时代文明传习站为依托,厚植该村红色历史文化土壤,建起全县第一个家风家规家训教育基地。2019年,我镇以此为切入点,以家风家规家训教育为主题,进一步发掘我镇其他村庄家风民风优秀事迹,通过“讲、评、帮、乐、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百姓儒学、家风家训展示、书画展览、非遗巡展等工程,发挥新乡贤作用,组建村民新时代文明传习队伍,评选身边模范,帮扶困难群众,恢复传统民俗,传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起村民向心力和自觉参与家风建设的内生力,以家风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三、人才振兴方面  1、2019年我镇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今年将进一步加深与__种植基地在产品研发、科技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接合作,利用牡丹花期有利时机,深入开发建设油用牡丹产品深加工项目,同时举办第二届牡丹花期农特产品交流展销大会。  2、充分发掘在外老乡资源,反哺家乡。目前,我镇利用春节前外出人员返乡的时机,积极组织各村委会统计本村在外工作、经商人员,我镇将上报的人员信息统计梳理后形成台账,准备利用春节前后的时间开展一次在外老乡座谈会,详细向其介绍近年来__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争取在外老乡反哺家乡,回归农村投资建设项目,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更多的载体和平台。  四、生态振兴方面  1、2019年,我镇将严抓环保工作不放松。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对散乱污企业实行“零容忍”,快查严办,重拳出击。对出现反弹以及新建的“散乱污”企业依法实行从重处罚,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在全镇形成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住散乱污反弹的势头。目前,我镇已经组织管区干部对辖区内所有村庄内反弹的“散乱污”企业进行再次摸底排查,将在春节前对排查出来的“散乱污”企业下达限期拆除告知书,逾期不拆的我镇将依法拆除并对其进行定格处罚。同时做好家具产业园和喷漆产业园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有意向的企业入园生产。  2、进一步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完善村内水、电、路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镇村人居环境。一是保证我镇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建设稳步推进,按期完成。二是继续开展废弃坑塘治理工作。对张凤巢、西吉杨、小曹村的坑塘示范点进行综合治理开发,采用种植、养殖、观赏“三合一”的模式进行综合利用,以期达到村集体增收、改善环境等多个功效,在此基础上全面铺开废弃坑塘综合治理工作。三是配合上级水利部门对宁北河进行治理开发,目前宁北河已经清淤完成,开春后将种植红枫、樱花等观赏树木,改善水质和环境。  3、常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不松懈。为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工作标准和效果,我镇将该项工作托管给__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并严格落实包村干部责任制,加强对托管公司的监督管理以及对保洁员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巩固和完善了“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2019年,我镇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行“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机制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对托管公司和保洁员进行监管,进一步明确管区书记、包村干部、村干部、保洁员的责任分工,采取倒追机制,从发现不卫生地段查起,查保洁员到分管的村干部,再到镇包村干部,再到管区书记,层层追责,杜绝“破窗效应”,真正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五、组织振兴方面  2019年,我镇将进一步在组织振兴方面很下功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一是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落实《机关干部管理办法》、《农村党支部书记绩效考核办法》、《农村财务管理办法》,下大力气解决机关作风“庸懒散”问题,突出问责“不作为”,规范村党组织村务、财务管理,严格落实阳光村务报告会制度,引导镇村干部在群众监督下开展工作。二是切实加强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班子建设,选拔廉洁公道、有奉献精神、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两委”。严格按照纳新程序,积极吸收有担当意识的年轻人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为党的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各村党支部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干部坐班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的监督管理,保证场所工作时间全部开门,对被县委组织部可视系统抓拍的村党支部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保证制度严格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  2019年,我镇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谋划创新,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搭建新平台,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投身到__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