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师德总结(推荐5篇)
高中教师师德总结(通用5篇)
高中教师师德总结 篇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通过此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当然,在教育教学中,本人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如偶尔说脏话、对学生发火、上班纪律性不强、知识点没认真落实等,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的缺点和错误,争取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改进和改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高中教师师德总结 篇2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实践“发展教育”的尝试发展、自主发展和超越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通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贴),还是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动力,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 “契约管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标,联盟活动经费实行 “以奖代拨 ”。
二、实践“三自”育人模式,继续实施“主题教育”
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标。
首先是根据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继续完善了《中山实验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途径,并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校训情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宁静致远的校训品质。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生的“尝试发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形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判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能力,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它是学生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再走向“超越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标。
高中教师师德总结 篇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健全的人格的全面教师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怎样才能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好教师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事业,要把教育事业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面对拜金主义盛行我们教师的价值观一定不要盲从,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这种风气的错误性,以及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我们教师需要用过硬的素质来抵御这种风气。对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我怀有真诚的敬意。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
我们常说“无声教育”,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将教师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了学习。因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都会起示范与榜样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交给教师,我们就有责任、责无旁贷去珍惜爱惜学生的时间。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问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
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
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术语、概念灌输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尽量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教师自己讲不
清楚的不讲,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呢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的课文的心得体会、感悟和发现;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必须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握。”教师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
第四、教师不是学生的长辈,而是学生的朋友
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教师就是长者,是学生的长辈,一定是学生的老师的位置,既然是长辈,是老师,学生就没有什么理由不接受教师的意见,不听教师的话。为此,教师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一旦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时,我们的教师就会勃然大怒,认为学生不听教育,不听我们的哨子。对于一些素质较低,道德修养不高的教师甚至会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和举动。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教师是社会的一员,不仅要充当“教师”这一角色,而且要充当多种角色。教师不但要以“长辈”的身份出现,更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只有与学生交朋友,师生之间的沟通才可以更为方便,学生才可以对教师有一种信任,师生之间沟通起来才更有效果。
幽默是师生沟通的催化剂。 学生对教师普遍要求和赞赏的一种素质就是教师要具有幽默感。教师语言幽默诙谐,富含哲理,是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催化剂。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在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都喜欢采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幽默诙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大家的沟通更轻松。在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注意到教育语言的诙谐性,通过在幽默诙谐的气氛在交流沟通,能够冰释师生之间的各种误解。在十八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当前教育形势下的教师,不应该再用那种古板、呆滞的语言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和与学生沟通。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人师者亦为人模范。三尺讲台上的我们,意气风发,教书育人;三尺讲台下的我们,文明尔雅,
为人师表。教师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表里如一是对我们最高的要求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我们如果是那只风筝,那师德就是在我们脚下牵引着我们前进的那根线。如果线断了,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会飞的久,更不会飞得高。
高中教师师德总结 篇4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中教师师德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实践“发展教育”的尝试发展、自主发展和超越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校园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通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贴),还是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动力,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 “契约管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标,联盟活动经费实行 “以奖代拨 ”。
二、实践“三自”育人模式,继续实施“主题教育”
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标。
首先是根据国家《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继续完善了《中山实验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求和方法途径,并并确定了十二个德育主题,做到月月有教育主题,包括: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激励教育、环境教育、责任教育、成人教育、公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各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高一年级着重养成教育,激发饮水思源的校训情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高二年级着重“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三年级着重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宁静致远的校训品质。高一年级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反复的行为要求,把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生的“尝试发展阶段”;高二年级在“三观”教育中,通过“三观”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形成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道德判断力,它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阶段”;高三年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独到的道德批判能力,学生对人生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它是学生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对 “三个年级”学生的系统教育,学生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行为方式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再走向“超越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