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习计划(热门三篇)

发布时间:

博士学习计划(通用3篇)

博士学习计划 篇1

20xx年*月*日,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也懂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给博士学习生活开好头,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增强学术研究能力,特此制定本学习计划。

本计划共分为两个层次:总计划和总目标;周计划和周目标。总计划和总目标明确了本学期学习和生活的总体“轮廓”,周计划和周目标则明确了以周为单位的分目标,指出了具体的执行策略。另外,制定控制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一、 总计划和总目标

1、课程和学习目标

以经济学前沿和高等数学为学习重点,以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依托,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再次对方法论等课程进行学习,并尝试用计量方法进行学术文章的写作。(可以用计量方法完成经济学前沿课程的科研训练。)具体要求如下:

经济学前沿课程

完成大部分文献的阅读,明确大部分文献内涵主旨,了解经济学理论的脉络,通过科研训练掌握计量等研究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

完成老师课程要求的作业,并利用课余时间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经济学前沿和计量课程中涉及的数学方法结合起来。

计量经济学

依据英文教材和课件完成曾卫红老师双语教学的计量经济学学习,利用计量完成经济学前沿中的科研任务。重点学习计量方法的应用。

管理理论前沿

主要是确保每节课都能够听懂,并能够根据老师所讲内容提出两到三个学术问题,把握与不同领域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该课程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其他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学习研究方法的使用策略和技巧。

2、科研目标

科研能力重在训练,通过不断的试错和尝试来积累经验。主要的目标包括:扭转思维方式;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理顺科技管理领域的文献脉络,发现并总结可能的研究问题;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具体措施如下:

扭转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文献、参与课程学习、进行科研文献写作、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等方式不断将发散式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以问题为中心,以条件为基础的科研研究的思维方式上来。

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

重点掌握计量方法的使用,利用课程学习的机会,完成课程科研训练的学习要求;通过经济学前沿的学习,梳理关键节点文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学习在其他研究领域查找关键节点文献;通过文献阅读和课程学习,学习英文文献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掌握常用语法和句法,并尝试翻译重点文献的关键内容。

理顺科技管理领域的文献脉络

加强文献阅读和积累,通过关键文献的阅读和理解,掌握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脉络和研究现状,发现研究问题并对研究价值和可行性作简单分析,整理和总结研究问题。 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管理文献学习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学习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融合,掌握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国内优秀期刊的学术研究范式,并掌握科技管理较为前沿的研究信息。

3、生活目标

博士学习生活漫长而艰辛,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能力,也需要坚持身体锻炼、确保身体健康,并寻求适合自己的发泄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方式和途径。 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早晨起来作30个俯卧撑,每天晚上进行半个小时的跑步等运动。有时间的话参加班级每周组织的羽毛球活动,每月参加

两到三次的游泳锻炼。 缓解压力

除了利用运动来缓解压力外,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组织或者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也是有效的途径。利用多余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坚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二、周计划与周目标

要落实总的目标和计划,就需要对总计划进行细致的划分,明确每个部分完成的任务量和节点时间。

1、 各周的计划和目标

注: 1)

课程学习是每周的基本学习任务,科技论文写作贯穿在整个学期过程之中。

2) 在整体目标和规划不变的条件下,学习计划和任务会随着具体情境有所调整。

2、 每周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要求

注: 1)

课程学习以课节为准(一天共为11课节);学习计划以时间节点为准(将早晨8:00至晚上22:00的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间区段)。

(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努力及时的去完成目标和任务,是缓解压力的最佳途径。)

博士学习计划 篇2

七月的每天计划:

早上:1.晨练30分钟

2.学习新概念2(加上上课和来回的时间大概有三小时左右)

下午:1.预习新课,复习新概念的内容1小时

2.做暑假的假期作业2小时

3.进行适当的休息

4.去图书馆看书1小时

晚上:1.和家人一起外出散步或进行锻炼(也可去逛书店)

2.写作业1小时

3.休息

八月的每天计划:

早上:1.进行1小时晨练

2.复习新概念所学内容(最好每天1-2课)

3.做作业

下午:1.和同学参加社会实践

2.去图书馆或书店

3.做作业

4.复习自己在七月份时所预习的新课

晚上:1.散步

2.做作业

3.休息

博士学习计划 篇3

攻读博士学位学习计划(48个月)

1、 首先,针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情况,吸取经验、查找不足,并选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

2、 其次,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学习,为本研究寻找合适的方法和理论支撑;

3、 第三,通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在有关理论支撑的基础上,研究形成具有独创性的通过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 第四,选取有代表性研究样区,进行实证研究,明确研究样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发展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和变化预期及其模拟模型,并寻找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模式;

5、 第五,通过深入研究,总结概括大尺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相应的基本规律和模拟模型,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