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的散文诗(精选15首最新8篇
父亲很不容易,他是整个中国所有农村父亲中的一员。他是平凡的,他们是平凡的。他们坚韧,像一只无畏的小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永不屈服于生活带来的困难。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首席帮助大家找到的8篇父亲的散文诗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1
六年前,我与王家洋受故乡之邀参加“全国百名诗人百里杜鹃笔会”签到后,王家洋对我说:“蒋哥,在外工作的毕节籍诗人,就我们俩受邀请回来参加此次笔会,荣幸呀!”笔会签到册上有韩作荣(原《人民文学》主编)、叶延滨(《诗刊》主编)、李小雨(《诗刊》副主编)、王必胜(《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曾凡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王明韵(《诗歌月刊》主编)和周占林(《中国诗歌》主编)等。为他说的荣幸,是晚,在水西宾馆,我与他同一1206室。也许真的是荣幸或是多年没有回故乡的缘故,我与他摆了一夜的各自经历。他说过的一些经历被我写成散文,笔会结束时,文字也在《毕节日报》副刊刊发出来了,标题是:背后。想想徐源要的故事,我就将一些没有告诉他人的背后的背后拿出来,因为我固执地认为:一个诗人的经历才是诗里的诗。
王家洋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九六七年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寨乐乡的鼠仲河畔。这个农民的儿子,对读书有天生的兴趣。三四岁时在乡村老木屋里的煤油灯下,他的父亲就教他读诗词;还没满六岁(那时是七岁才允许读一年级),就闹着要去上学,没法,他的父亲就让寨子上大一点的把他带去学校偷偷地读,不几天便被发现送了回来。那时人们很单纯很原则,校长是他的叔伯,和他的父亲是铁哥们,就是他把王家洋送回家的,“娃娃还小,别急。把脑筋读坏了不好!”循规蹈矩的叔伯,很是认真。王家洋只能在家里,在父亲看书的煤油灯下,一笔一画地写“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写得大大的,不知疲倦。父亲偶尔举过头来,给他一百分,他自己将得一百分的字,贴在木墙上,自己鼓励自己。
上学后,尽管用心学习,但在同龄人中显山露水还是在初一上半学期才有起色,即在那次期末考试两科(语文和数学)都过了九十,得了全班第一。副校长兼班主任的老师,亲自登门向王家洋的父亲祝贺!他父亲同他的老师喝得大醉。王家洋的父亲发现儿子读书有劲头,就问自己的儿子怕吃苦不?如果吃得苦,就送他到县城城郊的拉嘎学校去读书。这所学校虽然离家远,但那里的教学质量比家门口的学校要好。当时只有十三岁的王家洋,身上背着的不仅是书包,而且要背着包谷米、豆子、洋芋之类的步行四十多公里才到离拉嘎学校较近的亲戚家。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回家向父亲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再背背粮食回学校。穷人家的孩子省事早,懂得每走一步都有父母的牵挂,出远门不就是为了学习吗?王家洋就努力学习,用好的成绩回报家人的操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总算拿到了全班第一名,这时的他已是初三学生了。多年过后,他读大学时回纳雍,在县城偶遇当年的语文老师,老师对他说:家洋,你的作文本,我还保存着好几本呢!用着范文对后来的学生讲。
在水西宾馆的那晚,我问王家洋:你是几时开始学习写诗的呢?他笑道:早了!在他在纳雍上初中一年级时,就喜欢上了诗歌。他记得,初二时,那是一个假期,他的父亲去贵阳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回来,用大k箩从县城背来了创作会期间各杂志社、出版社赠阅的许多书,他听父亲说:在贵阳装书的网兜在纳雍下车时破了一个大洞,于是不得不借亲戚家的k箩装书回家。王家洋在那堆书里,翻啊翻啊,翻到了一本诗集――《戴望舒诗选》。他随手翻开,读完一首,又读一首,如饥似渴地读着,母亲叫他去喂猪他也没听见!就是这本诗集,影响了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而这种影响,就像初恋,刻骨铭心。他的作品中,无论风格怎样变化,戴望舒诗的那种淡淡的忧伤的影响,总是或多或少、抑制不住地呈现。
一九八七年九月,王家洋到贵阳读大学。老师给学生布置的第一次作文是记叙文,主题是校园里的一件事。他写出了小说《谁的错》交上去,当晚写作老师刘智祥教授就到学生宿舍找到他,并把他叫到校园一处安静的大树下才对他说:你交的作文是你写的吗?显然认为他交的作业是抄袭的!他说:老师,我是在农村放牛长大的,与牛一样实在。老师说:你是毕节的,你认识地区文联的陈学书吗?他说:没见过面,但知道他是《高原》杂志主编,我向《高原》投过稿。后来作文本发下来,老师的评语是:“前途无量,望继续努力!”二十八年过去了,他仍然珍藏着这个本子!
都大学二年级了,他还在小说与诗歌之间徘徊。期末,贵州大学发起贵州省首届大学生诗歌大赛,他写了一组诗歌――《黔西北蛮子》,请刘智祥老师看,明说想参赛。刘老师看后望着自己的学生,认真地说:你应当写诗歌!就这样,因导师刘智祥教授一语,王家洋坚定了写诗的决心。是年,《黔西北蛮子》获得“贵州省首届大学生诗歌大赛”二等奖。
走向社会的那一年,王家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那时在县城读高中,喜欢诗歌,第一次见面就把她的笔记本给他看,他印象最深的一首是《笔》。俩人一见钟情。那一年年末,她父亲过生日,他由于酒醉和年少气盛,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导致大家反感,严重影响了本来很热闹的气氛,老人家是八十岁生日啊!
那一年除夕是王家洋最难过的日子,乡下父亲病重,他的爱情受挫,事业前途一遍渺茫……《除夕:1992》就是见证。
是什么东西,将某种物质
撕裂
阿英,我怕!我怕
我怕听鞭炮的声音
这种难以言状的心情
如今,只有我一个人受用
明明是条死胡同
我却一直坚持往里走
漂泊已久的一片云,最终
被严冬击碎。成为雪花。飘落
然后,以一种水的形式,活埋于大地的底层
这样的夜晚。阿英,我无力说出一句话
一滴泪水
无情地击中了我所有的行装
时光滔滔,我努力抓住的一棵大树
一转眼变了一株小草
阿英!这么高的门坎
你叫我如何跨过
我实在是难以置信。一夜之间
我们内容丰富的小屋
竟然野草丛生
后来,他每一夜都去老人的窗下认错,一个多星期了,最终他们终于原谅了他。
“除了诗歌,家洋有两大嗜好,一是热爱朋友,二是热爱酒。因此家洋常把朋友们召集到他家里,用不同的方式喝不同类型的酒。酒到酣处,家洋和朋友们便重新记起诗歌,在酒精的催动下谈论诗歌或朗诵诗歌。近来家洋又多了一个嗜好,那就是唱歌。家洋唱得最好的是俄罗斯民歌。在朋友们经常持续到深夜两三点的歌声里,当数家洋唱得豪迈而有激情。
家洋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在他的身上,兼具了乡村人和都市人的特点。穿西服、打领带,拿手机洒脱地走在都市大街上的家洋,是不露任何破绽的都市人;而“卷起裤脚,敞开胸膛”,到乡下去的家洋,无论是情感或外表,又都是完完全全的乡下人了。”(陈金平《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
一九九八年,海风出版社出版了王家洋的第一本诗集《到乡下去》。一九九八年后诗歌少了,一年难有一首,有些年是空白,主要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2000年,在国家提出对经济落后的西部进行大开发之际,他认为因客观原因蒙尘失色失声的地域诗歌也急需大开发,就像大山里出走的孩子在城市里沉默的太久,一旦回到故乡对久别的山水放声,想听听大山回声撞醒自己,是否是在梦里。他叫上志同道合的两个朋友,由他出资,就办诗刊,刊名就叫《大开发》。四年间,出版了十期,向全国有联系地址的诗人寄送,认认真真地为一个个优秀的诗人做嫁衣,把他们有质量的诗歌举向读者。其间,将贵州诗人陈灼荐上了部级纯文学大刊《人民文学》。
2002年1月26日,由《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福建《丑石》诗报承办的“2002・首届中国民间诗歌发展研讨会暨民间诗歌报刊年会”在闽东古城霞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诗人、诗评家和民间诗歌报刊主持人在听王家洋的发言,只是,不是他本人在读自己的“诗界需要大开发”的文字,而是组委会的人在读,他因事没能出席会议,是发过去的电传稿。这篇电传稿后来又在《诗选刊》“大会综述”中摘登。
2004年,他主编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当代教育》接下《大开发》的旗帜,辟大量版面刊发诗歌。只要是好诗歌,他便不吝惜版面,拿二三十页发一个人的诗歌(散文诗)都可以。以大篇幅先后推出了蒋德明(贵州)、杨朝东(贵州)、祝发能(贵州)、末未(贵州)、哑木(贵州)、王家鸿(贵州)、汤成伟(贵州)、喻子涵(贵州)、徐源(贵州)、姚辉(贵州)、牧之(贵州)、吴海歌(重庆)、王小忠(甘肃)、谢寿国(广东)、王妍丁(北京)、转角(黑龙江)等诗人的诗歌(散文诗)。
《当代教育》十二年来,一直以“坚守文学公益,捍卫高尚情操”为宗旨,以“培育未来作家,振兴中华文化”为目的,先后开展了十一届贵州学生作文竞赛。其中,小学生和中学生作文竞赛各四届,大学生作文竞赛三届。
“作为编辑,为他人做嫁妆天经地义;作为诗人,家洋,你是否对得起自己?”几年前在一次诗歌活动中我不经意的一语惊醒了他,他说:“诗人,是要文本立脚的呀!”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他写出了两百多首诗。这些诗,他不是坐在桌子前写的,是在床上、车上、船上、车站、机场、码头、步行中从内心自然流出的。他一直认为,诗歌要适合朗诵,要打动人的才是好诗。
有一天,妻子对他说,你害人!让我在驾校偷偷地流泪。当时他莫名其妙。我又没惹你。她说在微信上看了他的诗,她哭了。她说的是下面这首:
《元宵夜的思念》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思念”的时候
月亮升起来了
父亲,今天是元宵节
我远在贵阳,不能给你送去灯盏
只有把文字写上天空
让那些星星陪伴你
不管风有多大
他们永远不会熄灭
父亲,当年和你一起给爷爷送灯的小孩
如今马上就到半百了
已不是当年的蹦蹦跳跳了
他时刻努力让自己的腰杆晚些弯下
他还有很多未了的心愿
一大家子人还要靠他
父亲,今夜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我想你了
那些星星
是我给你送去的灯盏
那月亮
就是你的家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2
关键词:井上靖 诗歌 题材 艺术特征
作为20世纪日本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井上靖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但在许多中国读者的眼里,井上靖只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或者说一个杰出的历史小说家。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早已被译成中文,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甚至遮蔽了其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让人们往往忘却其诗人身份。实际上井上靖是从诗歌开始他的文学之路的,诗歌创作贯穿于作者的整个文学生涯之中。从1958年第一部诗集《北国》到1990年10月最后一部诗集《星阑干》的出版,井上靖一共出版了八部诗集。这八部诗集收入诗歌330余篇。井上靖的诗歌在日本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西胁顺三郎誉其为“卓绝的诗人”,竹中郁赞美他的诗是“诗之塔”。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他的诗歌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不仅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并且是其小说创作的酵母和思想内核。要全面认识井上靖这位作家,对其诗歌展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在井上靖具体诗作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诗歌的基本特点,以期对井上靖诗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诗歌内容的丰富多样
井上靖的诗歌题材多样,内容相当丰富,有思考人生、感慨世事的,有谴责战争、祈盼和平的,有追忆往事、缅怀友人的,也有纪游考古、抒写自然的等等。
井上靖的一部分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冷静观察和思考、抒发现代人的内心孤独和烦愁。如《猎枪》重点不在表现中年男子为何要全身武装地逃离人世,而在于二十多年后诗人对它的追忆和思索。思索的结果,诗人也“想学着那个猎人的行路模样”。这里面包含着对人间的不信任和对不合理社会的憎恶和反感。说得更明白些就是对战后社会的绝望,“白色的人生河床”导致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这就是井上靖散文诗冷静观察社会和人生的艺术魅力所在。《人生》则在广阔的时空中思考着人生,诗中充满强烈的悲剧意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的理性思索:“人类生活的历史只不过五千年,日本民族的历史不足三千年,人生也只有五十年。父亲我已生活四十年了,而你还不到十三年。”在永恒自然、悠久历史的对比之下,人生显得是多么的短暂易逝,浓重苍凉的感伤意识油然而生,从而使诗作具有深隽的艺术感染力。
抒写战争体验,表现战争的残酷,对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进行反思,冀望和平是井上靖诗歌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元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短暂的战争经历:“我们在快要倒坍了的城墙上,一个劲地垒沙袋。为了防御敌人几小时后可能发起的袭击,每个人都在加固自己面前的城堡,忙到日落以后。”诗作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那时我们三个人无忧无虑的谈话,现在能回忆起这一切的,只剩下了我自己。不论是左边的或是右边的朋友,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贯穿全篇的是作者后来作品中一再出现的恬淡的宿命感的心情:“命运的安排,那么,已经安排了的自己所不知道的命运,无情地强加于人的冷酷的东西,在这静夜中纵横驰骋。好似硫酸那样无声的雨,细小而看不出来地在我们的精神上倾注。”在井上靖的诗歌中,战争的残酷性更多地是通过对在战争中逝去的友人的回忆表现出来的。如年仅二十七八的T君,“你,年纪轻轻的,在西伯利亚的野战中,中了枪弹而倒毙。你,现在此时,正高高地举起了手,把你此生该生存份的寿命,向我这里投了过来。”(《八十岁有感》)“山根、川村、桥爪、林”等四高柔道部的伙伴,“把那年轻的生命,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消逝在大陆南方的新的战场上。”(《戎装》)在这些诗中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因战争失去友人的悲哀,也有着对战争意义的否定和无声控诉。除了对战争表达痛恨之情,井上靖在很多诗作中也表达了平息战火、对和平的企盼之情。诗人认为“就在这个地球上,人们在争斗、战斗”,其原因就在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而在月亮上,“国家、民族一类的词,在那里变得毫无意义”。(《站在月亮上的人》)“我希望这新的一年是这么样的一个年,一个没有争斗的和平的年!现在除此之外,我再也没有别的祈求。”(《新年之初》)
描写旅行见闻、赞美山水自然之美、记叙各地风情、凭吊历史古迹、抒发人生感慨的纪游诗在井上靖诗歌中有着相当大的比重。乔迁选编的井上靖诗集《考古纪游》,收入井上靖各个时期的纪游诗146首,几乎是井上靖所有诗作的三分之一。
井上靖在旅行途中,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写景诗,描摹了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埃特尔斯克”的石棺》《名为“比德娜”的部落》《喀达尔克必尔河》《“克林特”之遗迹》等诗作再现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风光。如《橄榄树林》:“从科尔道巴到塞维利亚的一百七十公里,全都埋在丘陵的波中,这丘陵又被橄榄树埋起来。满目都是这种橄榄树。白天,叶背翻过来发着银灰色光辉,太阳一下山,就变成愤怒沉默不高兴的浓绿色的一团。一条铺装的道路,像呈现出它的甚么意志似的一股劲儿突向橄榄地带展开。”描摹西班牙沿途的橄榄树林,树叶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色彩,反映出作者观察的细腻,品味自然风光的独特才思。《沙漠之街》《白龙堆》《幻之湖》《流沙》等则再现了大漠的广漠与荒凉。典型的如《干河道》对沙漠中干河道的描写:“连一滴水都无有的河之道。大的地方,川幅一公里,砂洲埋没着它,大小的岩石埋没着它”,尽管它面貌荒凉、却蕴含着一股“把沙漠整整划分为二的不可抑制的气概”。在诗人的笔下,也有着对中国南方景象的表现,如《珠江》:“从开着的窗子,可以看到横在眼下的珠江,黄浊的江面,闪耀着月圆明亮的银光,不拘何时,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曳着红色灯光移动。有满载几百位旅客三层楼式的客船,也有小小舢板;有大帆船,也有小帆船;有运青菜的船,也有运木材的船。”诗作描摹出了珠江口岸的繁华景象。江面、月色、船只、灯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渔舟唱晚图”。
《镞形之石》《若羌》《南路的姑娘》等诗作表现民情风俗,勾勒出一幅幅各地的风俗画。如《若羌》记述诗人途经新疆若羌时出殡的情形:“几个男人,抬着四角形棺材,棺材四周围着十几个男人,他们都异口同声,大声哭叫着,很快地跑过一段沙尘飞扬的街巷。”而新疆《南路的姑娘》描绘了姑娘们因民族不同而服饰各异:“维吾尔的姑娘们,用围巾束头发,否则,就用它绕在脖子上,穿着长裙子。汉族的姑娘们,全不用围巾,都穿着裤子。”
在井上靖的纪游诗中,有一部分是对古迹和遗址的凭吊和题咏,如《天坛》《陕西博物馆》《古都“巴尔福”》《拜尔赛普利斯》《“卑斯特”之遗迹》《交脚弥勒》《千佛洞点描》等。这些寻幽访胜,吟咏历史的作品,展现出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放射着诗人的耀眼才华和动人情思。从《古都“巴尔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巴利亚国都的过去与现在。这里“有个青色的寺塔,青到几乎吸人之灵魂。”昔日繁华的古都,现在“既不生一棵的草,也不生一株的树”,“二千多年前的亡灵的哭泣,在白昼之中若静下耳朵,也可以听到”。这种情景,让人毛骨悚然,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沧桑的真切感受。
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
在井上靖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尽管他们也进行过抗争,但结局不是如《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原芳泉那样消极遁世,就是似《拳王》中的八甲田次郎般自杀,或者与《冰壁》中的鱼津一样走向死亡。与井上靖的小说创作相似,他的诗作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凄凉孤寂的情绪。在他的笔下,不时流露出孤寂的情调和悲观的思绪,结局大多抹上一笔苍凉的色彩。深沉的孤独感和凄凉的心境,在他的诗篇中就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井上靖的诗歌,从初期的《元氏》《猎枪》等,到晚年的《我的青春》《岁月》《新年有感》等作品,常常在笔底流露出对生命的依恋与追求,抒写着有着深邃文化素养的诗人淡淡的哀愁和静穆的心境,尤其是晚期作品倾诉了历经沧桑的人间的悲与爱,传达了当晚境来临时那丝悲凉的思绪。如“好像一天终了黄昏已经来临——我的生命之黄昏已将来临!”(《残照》)诗人行走于沙漠中,在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看到“落日残照红似火的全是土屋的村落”的夕阳美景之时,一种人生“生命之黄昏”即将来临的想法“紧紧抓住”了“我”的内心。这是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独白,呈现出诗人晚年心态的特征。诗中情感的强烈、心绪的沉郁撼人心魄。
三、井上靖的诗歌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井上靖的诗歌,就诗形而言,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他的诗作每行字数基本相等,中间很少分段分节,排列得很整齐,这种散文诗诗形,可以不受诗体格律的限制而自由表达思想。井上靖散文诗诗歌形式定型于他创作的初期。诗人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有可能是受到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当时的井上靖喜欢读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等象征派诗人的作品,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关于瓦雷里诗学的研究。据日本学者宫崎健三的说法,井上靖散文诗体的形式可能是从1932年7月发表于《焰》的诗作《渴》开始的。《渴》这首诗共三节,采用散文诗的形式,通过干渴的“我”、母亲与妹妹等三人与一滴水也没有的壶的关系,表现出“我”坚强、执着的精神。诗作在散文诗形式的运用上虽然还不够纯熟,但却是之后作者创作散文诗这一形式的一个很好的开端。随后发表的《饿死》《途上》等诗作都沿用了散文诗的形式。
四、诗歌是井上靖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他小说创作的源泉,这也是井上靖诗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散文诗,他的诗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与其小说的关系极其密切。具体而言,井上靖诗歌与小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小说的主题来自于其诗歌,诗歌成为其小说的思想内核。如诗歌《猎枪》不仅成为其同名小说的卷首诗,而且诗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白色的人生河床”式的孤独与绝望也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此外,诗《漆胡樽》《比良山的石楠花》,就是其同名小说的基本主题。二是诗歌中描写的场面出现在相关的小说中,成为小说的题材来源。如诗《海边》中描述的海滨当地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冲突,是《丝柏物语》中千本松原格斗场面的部分。诗歌《孔子》《黄河》《天命》《北辰》《大落叶之日》等十余首关于孔子的诗歌,都出现在长篇小说《孔子》中。同样,在小说《通夜之家》《断云》《斗牛》中,我们可以看到诗《高原》《野分(一)》《野分(二)》的场面等等。诗《伊希库·库尔》中伊希库·库尔湖的优美传说成为小说《圣人》的题材来源。三是小说中的人物来自于诗歌。如诗《生涯》中的年迈的烟火匠人,是小说《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主人公原芳泉。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歌一方面成为小说创作的酵母,另一方面又是其小说的思想内核。诗歌贯穿于井上靖一生的创作当中,是诗人一生心路历程的反映、思想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情景事融为一体、散文诗的优美韵律等体现出井上靖的独特个性,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井上靖中国题材诗歌研究”[12YBA27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井上靖中间小说研究研究”[13B106];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招标课题。)
参考文献:
[1]筱田一士。井上靖的文学道路[J].文化译丛,1982,(1).
[2][日]井上靖。乔迁译。星阑干[M].台北:九歌文库,1999.
[3]袁盛财。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井上靖。井上靖全詩集[M].东京:新潮社,1979.
[5][日]井上靖著,乔迁译。干河道[M].台北:九歌文库,1998.
[6][日]井上靖著,薛柏谷译。天山·丝路·长河[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8.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3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诗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578-01
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散文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他创作的"美文"奠定了散文大师的地位,其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清丽隽永的诗意美是构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之一。
1.慎密精巧的构思
慎密精巧的构思是作品散发诗意的一个特征。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他的散文,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善于从叙述中将读者缓缓带入作者设计好的意境,行文慎密而严谨,精炼而流畅,活泼而巧妙。
散文《背影》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作者善于捕捉瞬息间的生活感受,以"背影"为线索,选取的材料均汇于"背影"这一焦点上。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身潦倒的印记,浓缩了父子之间难以言喻的感情,是慈父爱子的象征。
父亲的背影是儿子经常见到的,但作者选取的不是平常的背影,而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的情况下,在车站送别儿子时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留下的那个背影。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既是父亲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精神的写照,还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老境颓唐。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怜惜、怀念,全都凝聚在这个背影里了。文章四次写"背影":开头设疑--点出背影,造成悬念,使浓重的感情气愤笼罩全文;中间叙事--望父买橘,刻画背影,令人感动;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结尾思念一一读父来信,浮现背影,照应开头。这样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组织,表达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标题,使文章一气呵成。
朱自清高超的艺术构思还体现在"设眼有致"。许多散文作品都有一句确定全文基调的关键语句,通常我们称之为"文眼"。因而,透过文眼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可以确切地感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
散文《春》就有这样的特色:朱自清将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述之中,毫无斧凿之痕,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巧妙地安排花草、树木与人们的行为来显示春天的气息。首先,他以生物从睡醒之后来描写活泼可爱的情景,依次由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变成嫩嫩的、绿绿的,田野里、园子里可以看到人们在活跃的踢球、赛跑、捉迷藏的景象;接着,由各季树木的开花,看到成千成百的蜜蜂在喧闹着;又从轻风里看到小鸟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和流水、短笛之声相应和,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再接着,由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而烘托出安静和平的夜;最后,他以天上的风筝多,地上的人们渐渐活跃而领悟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文眼的实际内涵。作者用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及健壮的青年,除了给大地活泼的印象之外,还带来了振奋和希望,因为春天充满了希望。
结构的严谨和布局的精妙以及设眼,有致成为作品引人入境时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技巧,而正是有了这些手段和技巧,才使得读者于平实的语言中走进作者的心灵空间,让人深思,回味无穷。
2.画面美
朱自清的散文具有一种可堪入画的艺术特色,意境刻画情景交融。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无论是一处胜迹,还是一幅景色,都描写得逼真如画,朱自清的散文常常兼有诗情与画意,文笔细腻,但不是浓妆艳抹;构图简洁,但朴素中显出典雅。
在《春》里,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以盼春、迎春、颂春的欢快激情作为内在线索,描写春天的画面。如对花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用画家的眼睛,既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描绘盛开的野花。在《匆匆》里,为了描画时间飞逝的流,把太阳的移动拟人化。"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步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淡淡的画面。在《绿》中,他笔下的景色都在跃跃飞动,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梅雨瀑从岩石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扯"和"镶"描绘瀑布流处山涧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仿佛是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那"厚积着的绿","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托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对"绿"的刻画形象逼真,把那奇异的绿色写得可以追寻,可以拥抱,可以醉人,甚至可以馈赠,写出"绿"的生动画面。在《荷塘月色》中,写"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荷叶中"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 "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写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灯光,"是渴睡人的眼"。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地描述,画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把"荷塘"和"月光"描画得出神入化。在《南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中类似的描画比比皆是,将缤纷艳丽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形态融为一体,真称得上是妙手丹青。
3.灵活多变的技巧运用
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练,灵活多样。他既注意"形与神、虚与实、张与弛、动与静、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又注意"对照、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应用。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4
关键词:耿翔;《马坊书》;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18-01
陕西诗人耿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以《淡紫色的苜蓿花》在《诗刊》上崭露头角以来,出版有《岩画:猎人与鹰》(1989)、《望一眼家园》(1991)、《母语》(1993),九十年代远离乡土,隅居古都西安,出版了《西安的背影》(1998)、《众鸟之神》(2004)、《采铜民间》(2007)、《长安书》(2009)、《大地之灯》(2012),三十年来笔耕不辍。新作《马坊书》的出版,成为近期的重要收获,也是诗人创作生涯的一次质的超越。《马坊书》是一部随笔集,没有目录,没有标题,全文用序号将60章随笔连缀而成,以真切的生命体悟和浓郁的忧伤情怀从细节处展开乡土叙事,以敬畏之心实现对故土的精神皈依。本书中大量的细节描写,令人记忆深刻。
诗人曾说,“如果细读我的诗,视角都选取得比较讲究,特别是切入的时候,比较绞尽脑汁。诗歌中大的抒情,我是用大量的细节、画面、节奏来完成的。”诗歌如此,散文亦然,作者是一个过于关注细节的人,“我想在我的这部零散的《马坊书》里,把多年藏在心头的,那些有关这块土地的细节,尽可能的用文字再现出来,算是我在土地一样的纸张上,为自己种出的一些粮食。”可以说《马坊书》是细节言说的胜利。
其实,这是一本关于父母亲的记忆的书。“我以为这篇要专写羊,写着写着,又写到父亲了。事实上,能在我心里扎下根,又与马坊有关的哪一样事物里,没有父亲的影子?”马坊的一山一石无不浮现着父母的身影,马坊的一草一叶无不滚动着父母的泪珠,马坊的一切,无不浸染着父母的气息。而关于父母亲的记忆,全部用细节来体现。
首章中,马坊,一个在《诗经》里被叫作豳风的地方,作者始终惦记着一匹栗色的马。“我对马的欣赏,就像是对父亲的欣赏。在许多时候,目光沿着马鬃滑落,一直滑落到它毛色最光亮的脖子上。”“我捕杀过飞鸟,但我从未抽打过这匹栗色的马一鞭子。与所有爱马的人不一样,我最爱马那很有力量的脖子。在我的经验中,父亲的脖子和马的脖子一样,是最有力量的部分。父亲把那么重的担子,放在肩上走几里路,脖子依然是昂挺的。”“我摸过躺下的父亲的脖子,那时一种赛过土地的粗糙。我以为他身上惊人的力量,就藏在这些粗糙里。”至此,马的脖子与父亲的脖子,马的力量与父亲的力量之间的隐喻关系已显而易见,作者喜欢马的脖子也就找到了全部理由。
在《风为什么呼啸》(《马坊书》之6)一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风的:“它轻吹一次,要让劳动者雇劳动的快乐,它猛吹一次,要让劳动者记住劳动的庄严。我更确信,那些吹在父亲背脊上的风,才是大地上真正的风。”而作者擅长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说明:“我看得最动心的,是父亲背着一大捆高粱,逆风走路的样子。那时的父亲和风迎面挤在羊肠小道上,风想穿过父亲和他背上的高粱捆,父亲想穿过风在狭路上的凌厉。而风的凌厉,像在父亲的背上,点着了那捆本来就燃烧着的高粱。”表面上写的是风,其实父亲逆风而行的坚强早已让我们泪盈双眸。
诗人懂得牲口、土地之于生命的真正内涵,一组组画面的拼接与回放中,牵动我们的是诗人细腻而多感的情怀。诗人深深地领悟着阳光、雨水和土地的赐予,并用足够的安静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在这块以粮食养生的土地上,不管发生什么,写在农历上的季节,都会为劳动者打开一扇命门。”这一切都是从沉潜中获得的,沉到土地深处,沉到记忆深处,沉到时间深处,沉到生命深处,直至回到1958年最初的那个自己。“一生在乡村,热爱命运的母亲,收割完最后一垄麦子,也把我收割在她的衣襟里。”
耿翔是一个将身躯俯向大地,去叩问每一片草叶上的灵魂的人。马坊漫山遍野的物事,几乎全被收入书中。试看:马,羊,狼,鸟声,虫鸣,二胡声,高岭山,灰堆坡,风,水,石头,石碑,山沟,土地,草叶,苜蓿,荞麦,油菜花,槐花,葵花,棉花,豆子,土豆,小麦,米香,镰刀,蓝花土布,马灯,药锅,盐甚或土地的黄昏,霜降等等全都雀跃登场。通过作品,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日常乡土生活的高度关注,仅仅用“怀旧”或“思乡”来概括,是肤浅的。诗人深知那些凡俗的物事、家常的情景中所蕴涵的恒久的意味,在诗意追寻中,日常经验与乡土物事最终以一种朴素的生动,深切地感动着我们。
诗人用力的弥合了文字与马坊间的距离,收获了一村的土色,大把的诗情。
参考文献: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5
第八期李健演唱了《父亲写的散文诗》,并获得第二名的成绩;《父亲写的散文诗》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词,许飞作曲、演唱的歌曲;这首歌将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时间流逝、父亲已老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
2007年3月11日,湖南卫视2017原创音乐节目《歌手》第八期播出李健演唱《父亲写的散文诗》,来追寻父辈记忆。
李健,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7年,作为逆战阵容成功参加湖南卫视原创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歌手》,最终获得总决赛第四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6
我
每当一本好书飞上案头,我的心是微笑着的。我知道每一本书都有着引人入胜之处。心静的时候,读书往往是最为心动的时刻。那些从心底流淌的文字,总是如花绽放着优雅与美丽。有人说:看书是最宁静的事。可在我看来,那宁静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丰富与鲜活的感触。品散文,恍觉自己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花园,那些古意葱茏的文字带领我尽情体悟着那隐藏在平淡中的绚丽灵魂;赏小说,似乎在一次次穿越时空中,体验各时代、各身份的人物的繁华与落寞,抑或各路英雄豪杰为国家、为人民,或是为了心中那股子豪气而坚守至底的勇气……这一切都如一张张电影胶片般刻在我大脑中,那些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情感的旋律,润物无声般地渗透到我的心底。
我们
我们――我们一家人,都爱读书,哪怕是学识丰富的母亲,即使是工作辛劳的父亲。
时空交替,记忆之河绵延。永远都记得,在那些我尚年幼的日子里,每每散学,母亲用自行车载着我穿行于交错纵横的大路小路上,这时,母亲便会跟我讲丑小鸭的可怜、阿拉丁神灯的魔法、白雪公主的善良……抑或是一首首诗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梧桐树下,护城河边,这些场景,如同特写镜头永远存在于我心底的某个角落。而那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句深深牵动着我,以至于当我得到第一本课外书时便如饥似渴,迷恋着书中的世界。
母亲极爱读书,书城里,书摊旁,只要是喜欢上的,看到推荐的、经典的,母亲总会毫不犹豫买下来。一本《淘气包马小跳》,母亲也会在打开扉页的一瞬间入迷,看到精彩处,嘴角总是月牙般的上扬,不时还传来会心的一笑。看到她那脸上又多了一丝红晕,满脸扬着欢快,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一位闭月深闺,又或是一位稚童,净是单纯的欢喜。而母亲,在我看来,就是一本活书……
繁重的工作总是让父亲疲劳万分,好不容易将那些身上的担子一一卸下,便找一席“雅座”,品一杯香茗,翻一本《读者》,父亲说,只要沉浸其中,所有疲劳便会灰飞烟灭。父亲喜欢从书中寻得那些有意义的文章,摘抄下来或用剪刀贴在醒目的地方,让我和他一起阅读、交流。每每俩人的看法一致时,父亲便会欣喜起来,激动起来……
我爱读书,我们都爱读书。读书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享受,相信一本本好书一直陪伴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到天荒地老……
简评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7
散文集《水西听雨》是诗人、散文家蒋德明的第六本个人作品专集。蒋德明,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作为作家、诗人的蒋德明,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诗歌为文学界的同行所称道,荣获过一些影响大的奖项,被著名的专家、学者、评论家评论、引用。社会上、网络上的文学爱好者,也纷纷点击、阅读、转载、手抄他的作品,还出现了书商盗版其作品的现象。我也是在对他的有关评述中,才读到他的一些诗文,知道蒋德明的名字的。所谓陌生,虽然知道他是一位有一定成就的作家,但从未相见过,也没有任何文字的交往,对蒋德明知之甚少。最近,缘于好友、同乡、将军作家吴传玖的嘱托,为蒋德明的散文新著《水西听雨》写序,用了几天时间,才一一认真地拜读了这本近三百页的电子文本。同时也渐渐走进了蒋德明的人生经历、文学世界。更是被一位已有显著文学建树的作家诗人的成就所叹服,我能为其作序,既荣幸,也惶恐。从他的作品中我知道,包括阎晶明、徐成淼在内的文坛大家等都对蒋德明的文学成就有很高的评价,更不用说文学界的同仁和他的粉丝了。我一老朽又能说些什么呢?好在我这个人做事认真,为人作序写评,都要仔细先读原著,有了体会才敢动笔。这里,那就以一篇读后感权当为序吧!读蒋德明散文集《水西听雨》,我感觉到他创作的场域总是离不开故乡贵州西北的山水、人文、风情,离不开他的父母妻儿、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离不开他从事创作以来文学界的朋友、师长和通过社会媒体接交走进他情感深处的各种朋友等。他爱在雨中回忆、联想,常在雨中孕育和捕捉题材,好在雨中突发灵感,又多在雨中写作、做事。雨丝连着他的情丝,雨滴牵着他的泪滴。雨中事、雨中人、雨中情、雨中梦、雨中雨……甚至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各辑的栏目名以及不少作品的题目,都有一个雨字。真是好一个“雨”字了得!正是这样,蒋德明的《水西听雨》,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愁绪,浅浅的忧郁。这是一种婉约的文风么?这是一种幽雅的境界么?这是一种属于蒋德明散文的味道么?联系到作家写的题材和事件、人物,我却在婉约中看到了美好,在忧郁中感受到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乡愁。我甚至认为对《水西听雨》的这本散文集的总体评价,都可以用“乡愁”两个字来概括。乡土、乡愁的味道,就是这本《水西听雨》炫目的亮色。我喜欢读散文,就是因为好的散文,无论写的什么题材,总有一种属于散文特别的味道让人去品评。比如:题材内容上人物、事件真实的原生态味道,行文风格或自由、飘逸、或朴实、闲适、或奔放、洒脱、或清新、自然的味道,作品境界或深沉、隽永、或沉郁、凝重、或活泼、幽默的味道等,在品读散文的味道时,我们感受着散文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去思考社会、人生、自然生态、科学、艺术等问题,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品读《水西听雨》,从真实的品格中我们去品乡愁的味道,既有作品题材内容上特别的乡土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也有从艺术氛围飘溢出的散文味道让人享受。特别的乡愁味道,属于《水西听雨》,属于作家蒋德明。不忘乡愁,记住乡愁,说小,是对乡土和父老乡亲的爱;说大,就是要我们不忘本,不忘根。是一个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民族情、家国爱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李白是在床前的一片月光中,走进了故乡的乡愁,那么,蒋德明则在他的故乡水西的雨声里,听到了外公脚下缝纫机哒哒的声响中一条老街的沧桑和亲人们的心语;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一张小小的邮票中、矮矮的坟墓里、浅浅的海峡上,那么,蒋德明的乡愁就在初恋时田野那如雨点般晶莹的蓝花上和随父亲散步时的父爱子情的无语中;如果说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抒发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情怀,那么,蒋德明的《回家》《花椒又红了》等,则在一切景语事语皆情语的抒写中,抒发了一名赤子作家与故乡及亲人们的血肉之情。“烟雨映南窗”,雨凝赤子情。一棵老屋旁的花椒树,一碗母亲亲手制作的花椒油,在作家笔下无不让人体验到乡情的亲切,感受到乡愁的动人。家宴上机智的母亲用故事为儿解惑,“如诗的母亲”养育出了一位不忘根本的赤子作家。乡愁流淌在作家的血液中,他便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写贵州花溪雪的静美,去写瓮安草塘在宇宙生命进程中的神奇和决定红军命运的猴场会议的历史风云,去写青岩古镇悠久的历史和变迁,去写威宁草海的蓬勃生机,去写梵净山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丰富和观看金顶日出的震撼等等。一个作家,记住了乡愁,他就会自觉地扎根到生活的深处,扎根在人心之中,他就能永葆创作的活力,就会不断有创作的灵感光临,为我们奉献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美文佳诗。我读蒋德明的这些作品,和他一起在“听雨”中,也听到了他乡情的心声,乡愁的情韵。乡愁使蒋德明的散文情深意浓,乡愁又使他的散文有很特别的一种散文味道。我在读《水西听雨》时,和过去读过的散文比较,还有一种特别的散文味道让我迷醉。而这种味道就是从他散文的故事中散发出来的。用散文来讲故事,而且这本散文集的多数文章都有故事,恐怕也是蒋德明散文味道的又一大亮色。蒋德明散文中的故事丰富多彩,在乡土和乡愁的雨声书写中,外公、外婆、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的人生故事,充满酸甜苦辣的味道。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乡村、一个县城、一条老街、一座矿山、一个家庭变迁的风声雨声,人生的沧桑紧连着时代的节律的跳动声。《难忘的年夜饭》写饿饭年代大年三十外婆送来的一个骨头的故事,从骨头上剃下来的一碗肉,被少年的我“偷”了一半揣在身上……一个细节演绎的时代悲剧溢出的辛酸年味,让人读了无不动容,禁不住泪湿纸笔。德明散文中的故事,无论是他人生初恋和文学经历中与众多纷丝之间的情感纠葛,如《萨克斯倾吐的认忆》《没能握住的手》《没有玫瑰的情人节》《往事中的往事》《琵琶语声》以及长卷散文《雨吻花艳》等,还是述写人生经历中所见所历所闻的《往事》《空门斯人》《小城故事》等,大多善于用散文这种文体自然、亲切、活泼的文风特点,以“我”的目光和感受来切入写故事,把散文中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充满真情实感,既生动幽默,又情彩飞扬,耐人寻味、引人共鸣。这就使散文中的故事,更有散文的味道而和小说中的故事不同。德明故事中的散文,他在注重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个性特点的同时,又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把小说、戏剧、影视、诗歌等文体形式的一些艺术手法,融入在散文的写作中,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充满了艺术百花的绚烂色彩与活力。他散文中的故事像《琵琶语声》《萨克斯倾吐的记忆》《雨吻花艳》以及描写文学大家的《在艾青家作客》《核桃树下》等,都有像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常用的误会巧合的手法,这些故事又大多是通过一个颇有张力的生活细节来结构情节、描绘人物并推动情节的发展,这就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具有小说戏剧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同时,也通过跨文体写作的方法,扩大和丰富了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空间,这无疑是对散文文体的革新,使散文所有的艺术味道变得多味而耐品。散文和诗,本来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甚至被称为文学上的并缔莲。历代不少诗人又同时是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家,也把散文当成诗来写。在散文和诗歌文体中,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散文诗和诗散文。蒋德明是诗人,他首先是从写诗登上文坛的,因此,他的散文集《水西听雨》,不少作品都很有诗味。他散文中的诗歌味道,又是德明散文创作的一个亮点。德明的这些散文味道中的诗味,主要在于他的不少散文都有诗的构思像《琵琶语声》《贺卡上的小诗》《蓝色野花》《水西听雨》等,通过联想、想象的构思,使这些散文具有诗的艺术空间引人去想象和进行思想内容上的补充。其次,德明有的散文作品,虽用的是散文的形式,但在写作时,却又是当成诗来写,读文如读诗,让人感到诗意盎然。如《雨中雨》这样的散文,首先以散文的叙述方式使之保持着散文的形式,但在构思和语言的使用上,又尽显诗歌艺术的长处。“雨中雨”,诗的联想引读者去品这“雨中雨”两个雨字的不同意味,从而使这篇散文具有诗的内核而充满诗意,行文上连续几段“听雨”的充满诗意的排比句和古诗词中有关雨的名句的妙用,就像朗诵诗一样,使之有声有色,诗意盎然。这样的散文,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的内核,是真正的诗散文。再次,德明写散文,善于用诗歌的修辞手段和锤炼、挑选最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写叙事、记人、写景、抒情,如《花溪雪》中写雪花飘落在在水中:“雪养在溪水中,养雪的花溪水,……我……的影子也在其中养着”,一个“养”字妙不可言,充满了原生态的生命力,也更有诗味;又如《雨中雨》里的“青花如梦,梦醒花雨厚”的“厚”字,《古老的大利侗寨》中“有鸟被惊飞,叫声满含水滴”,“一朵雪……是三百年前丢失的莲”,“梵净山的落日像一滴血滴进烟青色的沧海里……”等,见证使用诗歌的各种修辞手段来写散文,从而增强了散文诗歌味道的艺术魅力。关于蒋德明的诗文,文学大家的评论和纷丝的点赞不少,我仅从在阅读他这本散集作品时,品出的味道,说点个人看法,不敢为序,读后感而已。见笑。(作者系鲁迅文学奖评委、《边疆文学》主编。)
父亲写的散文诗 篇8
关键词:耿翔;双文本现象;文体自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22-01
陕西诗人耿翔的《马坊书》以诗歌和散文双文本的形式展开叙事,诗歌片断以题记的形式放在了散文前面,而散文又围绕着诗歌进行生发,延展;诗歌高度精炼,而散文又极尽铺陈;诗歌是浓缩的结晶体,散文是经过情感与泪水浸泡后晶体的舒展、放大,诗与文之间形成诠释性的文本互动,取得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双重成功。应该说,这种诗歌与散文的双文本写作是作者的文体自觉探索,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值得关注与研究。
诗歌与散文的文本互动,基本体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每章中前后呼应。如:“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马坊书》之29)
文中,则说:“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这是我替形象很简朴的土豆,在马坊藏下的一个画面。”“在一个冬天里,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同上)
另一是当题记中的诗歌不足以支撑文中的情感时,散文会用更多的诗来补充。如“屋后的葵花/你不诉说,我也知道金色/落在一个人身上的感觉。也知道马坊书里/如果没有你的旋转,我头顶的天空/不会紧跟着一个人/涌现花朵。而我最熟悉的/一座老屋,也不会接受/金色的淹没。”(《马坊书》之47)这是题记中关于葵花的诗。
而文中写到“我每次从庄背后回来,都要隔墙喊一声母亲,直到她从屋子里走出来,一手扶着后墙,一手遮额看我。”(同上)除了对诗加以解读外,还进一步补充了这样一首诗:“屋后的葵花/没有一只握笔的手/在我之前,触摸你沉静在/村庄上空的一头金色。而一座农家小院里/有了一道天上的阳光/有了被众神,突然照亮的感觉/扶着你,探出土墙的身子/母亲的眼角,也有了/金子浑身的亮。”(同上)这样的补充对于葵花的质感刻画、对于母亲形象的进一步塑造无疑是锦上添花。像这样的写法,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
缘事而发,缘情而生;情志所托,自然如流。其实,无论哪种文体,都是行文的一种需要,都是情到真处的自然流露,为一个中心服务。从诗歌到散文,从抒情文本到叙事文本,可以说诗人运用从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将两种文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并立通融,诗歌借助散文而得以诠释,散文借助诗歌而得以升华,同时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全面更深刻的解读马坊。
在我们阅读的经验中,大凡成功的大作家,总有自己写作的根据地,这也是作家的精神家园和思想扎根的地方。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先生曾讲述过小说创作的五大关系,其中第一层关系就是“小说和地方”的关系。谢有顺说:“要想在你的小说里面真正将自己的生活写透,将人写活,如果不构建一个跟自己的记忆,经验密切相关的地方,不建构一个带有你自己风格标记的地方就很难成为一个风格化的作家。”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鲁迅先生的鲁镇、老舍的老北京胡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陕南商州、实的关中塬上、路遥的陕北等,马坊,也是耿翔的精神依托与最终归宿地。正如贾平凹先生所言:“您是优秀的诗人,不仅在陕,而在全国!”以马坊为标签的耿翔,正在走向全国发出他的乡愁。
“一个人的故乡,就是他的父母。父母在的时候,故乡就在。”(《马坊书》之56)“一个很物质的故乡,已经背离我了,只有一个精神的故乡,还被我背在身上,一刻也不敢放下。”(同上)我们相信,浸染着诗人泪水,渗透着诗人深情的《马坊书》,由于某些朴素的可以共享的经验,定会引起我们内心深处持久而深远的共鸣;我们也相信,诗人最喜欢的这本《马坊书》,当初用文字为马坊树一座不朽丰碑的意愿,已经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