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10篇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1
众所周知,普通话作为我们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必将成为现代汉语的代表,而世界上又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汉语。因此,学好普通话,将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一把金钥匙,我们的道德、修养、文化都将在普通话中得以充分展现。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倾注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个珍贵的历史财产,一个个方块字交织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汉语,这是何等的骄傲啊!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规范的民族语言,普通话作为多年来实行的民族共同语,已经以他本身的运用性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他必将成为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纽带
说好普通话,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陶冶爱国情操。可是在校园里大家对普通话()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普通话是我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是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试想:如果你与一个使用着你完全听不懂的方言的人来交谈,会怎么样呢?是面面相觑?还是怒目相视?如果我们人人都说普通话,人人都使用文明的用语,那么又会怎么样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没有标准普通话的基础,就势必又带来很多麻烦:朋友的烦恼不能分担,快乐不能分享,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而普通话便会是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灵之窗的叩门砖,然而现实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带着很浓厚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在校园里频频出现,卷舌、翘舌、平舌等掌握不正确的错误更是层出不穷,这不仅会闹出很多笑话,而且也有损全我们的形象。
纵观全球,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极受欢迎。外国掀起汉语热,汉语潮。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像央视的《汉语桥》等节目在国外有着非常高的收视率。汉语走向世界,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普通话将会成为世界流行语之一。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还有什么理由说不好普通话?
由此可见,普通话对于现如今的生活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大力的推广普通话并学习普通话!让我们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插上“普通话”这一腾飞的翅膀,放飞梦想……
心,因为有方向,所以才执着;方向,又因为有梦,所以才飞翔。21世纪是个竞争的世纪,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普通话,我们应从汉语拼音开始练习,发好平舌卷舌音等,多和普通话准的人交流,每天坚持说,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只有掌握普通话这把钥匙,才能成为精英,为筑建中国梦挥洒自己的热血!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主题征文 篇2
我出生在北方方言区的河南,从小我们都以为自己说的话和普通话非常接近,所以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一直都是用河南话。直到考上沿海某地的一所大学,我才认识到,自己必须说普通话了。
火车穿过一个黑夜,在黎明时分抵达胶东半岛,上来一群当地人,他们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我越来越焦虑,但神奇的是,下了火车,在广场上看到学校的横幅,见到接站的师兄师姐,我一开口,竟然很自然地讲起了普通话,原来普通话已经渗入了我的血液。等到第一个寒假回家,再坐火车,转汽车、三轮车,我都无法把普通话转化为家乡话,看到熟悉的乡亲,只能沉默不语。直到见到父母,才一下子转换过来。
上世纪20年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就灌录了“国语”留声机片,销量颇大。他从欧洲归来,路过香港买皮鞋,鞋店老板说他“国语”不标准,赵元任用同样的话反驳他。老板很不屑,说他的“国语”可是跟着赵元任的片子学的呢?抗战爆发后,赵元任往昆明大后方转移,在桂林向一个政府要员求助,那位官员说:赵先生,我刚才还在听你说话呢。原来,他每天都要抽空学习一会“国语”。这是《杂记赵家》讲述的两个片段,今天重读却有一种感动:上世纪20年代,香港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一个普通的鞋店老板能自发地学“国语”,说明他对祖国的感情之深。
对一个国家来说,推广普通话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培养整个国民的认同感。我们都是读现代作品长大的,所以,相爱的人才可以写长长的情书;我们可以说同一种口语,所以才可以体会一句话的言外之意并发出会心一笑。这两年流行穿越剧,但各种穿越都没有解决语言问题:如果我们穿越回唐朝,能听懂李白吟诗吗?
经过50多年的推广,普通话已经深入人心,这时我们又发现,原来方言也是很美的。记得读书时,同学们一起看四川话版的《猫和老鼠》,仿佛其中的幽默感被放大了十倍,这种乐趣是一直讲四川话的人所不能体会的。正是由于推广普通话所带来的普遍性认同,才让我们注意到差异性的美好。
现在,每个省会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方言节目,在上海,甚至有不少人呼吁加强对上海话的教育,保持语言的多样性。这也许恰恰说明,50多年来,对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应有的成效。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3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一听到着这首歌,我就马上联想到我们中国的国语——普通话。
普通话,几乎全中国人都会说,如果你不会,得赶紧学,学法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学会拼音,就可以了。如果不学,假如十五个人在一起,每人说一句,不同的方言,每人都听不懂,多么麻烦啊。
我的爸爸是一位渔民,每次打鱼回来要把鱼给卖了,有一次碰到山东商贩,连这鱼的价钱都说不清楚,听不懂,最后弄的鱼都不太新鲜了。这不就是不会讲普通话而造成的原因吗?由此可见,学习普通话多么重要啊!
还有一次,来了收电费的,别人说:“你是生吗?”我爸爸听不懂,回答说:“不是。”我赶紧补充说:“是的。”收电费的阿姨被我们搞糊涂了。我说:“爸爸,如果你不相信,您看纸上怎么写的。”老爸一看,害羞地说:“对不起,这确实是我的名字,把您给搞糊涂了。”
阿姨给我爸爸提了个建议:“最好去学一下普通话。”就为了这事,老爸整整缠了我一个暑假。还好爸爸学会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要用到普通话。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4
我奶奶是老一辈的人,所以普通话不是很好,我发誓一定要把奶奶把普通话交好。
那个晚上,爸爸妈妈都有事不在,只有奶奶在家,默字这个重担也就义无反顾地落在奶奶肩上。我一想到奶奶那柴桥牌普通话,心中那个叫担心啊!果然不出我所料,奶奶把“轻蔑”读成了“轻抿”,“情境”读成了“情心”,“听说”读成了“轻说”……大片默下来,奶奶念对的几乎不到十分之一,还好我的脑海中还有一点印象,奶奶只要念出个大概,我还能勉强猜出整个词。
这个事启发了我,我每次把几个词语写在纸上,然后我字正腔圆地用标准的普通话读给奶奶听,让奶奶重复我说的话,这样一遍一遍,奶奶总会掌握这些词语的。后来,我用宁波话说出那些词语,让奶奶用普通话说,检测奶奶是否已经掌握了这几个词语,效果还不错。
这个方法虽然好,但是不广泛,只用于词语,奶奶对普通话的方法还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令我很是烦恼。
有一天清晨,我睡眼朦胧地起床,耳边却回荡着“嗡嗡——”的声音,原来是奶奶在念经呀!奶奶念经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速度快得不得了,十几分钟就能念完一本,那“嗡嗡——”的声音是奶奶念得太快而发出的。
灵感又从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教奶奶念经时用普通话念,再念成那速度,讲普通话就不怕不流利了。于是,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教奶奶读上一两句,让她每天早晨都起来读一会儿。一次,邻居早起看到奶奶在练普通话,就问他:“好好的,练什么普通话呀,土话不是蛮好吗?”奶奶笑着说:“这是孙子给我布置的任务,我得好好完成呀!”
经过我的魔鬼式的训练,奶奶终于把普通话说好了,我很高兴。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5
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方言,不同地方的人用各自地方言对话时,就会出现隔阂,造成双方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会误了大事。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共同的语言—普通话。
听爸爸说1979年对越反击战时,一个东北兵在放哨时发现不远处有一敌兵,他立即向连长汇报:“报告连长,发现一敌兵在活动”。但东北人把人发音为“营”,连长一听吓一跳,心想:一个营至少有百号人,这可不是小事。就这样他立即向上逐级汇报,部队首长立即派兵支援,但到那一看才一个敌兵。.。.最后首长严厉批评了小战士,那个小战士也很委屈,就是因为他说的是地方土话误了大事。
其实这种事例还很多很多,有时还可能因土话让人失去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它,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即便是同一个省不同市都有不同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普通话了,否则在语言的沟通上就会“寸步难行”。
如果说土话是个门,那么普通话就是开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说土话是使两岸隔开的江河,那么普通话就是连接心灵两岸的大桥,使人与人的心灵连接在一起。.。.。.
让我们大家都来学普通话来说普通话,让普通话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说普通话,让普通话在各民族间架起友谊的桥梁,架起爱的语言,让因语言不通而产生隔阂的历史成为过去,让每个中国人都会说普通话,会说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6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语言,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要想与人更好的沟通,就要学好普通话。
有一次,我和妈妈到菜场买茄子,那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许多摊位都收摊了,只剩下几个摊位了。我和妈妈都看中一个摊位,那个摊位的茄子又大又水灵,就是不知道价格,那摊主看上去像个淳朴的老汉。妈妈问:“茄子怎么卖?”“十块”“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啊?”“不能啦,再便宜我就要亏本了!”妈妈称了一斤茄子,还价不成,看着空荡荡的菜场,只能不情愿地从钱包拿出一张十元钱递给老汉,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老汉接过钱,动作熟练地从装钱的小铁盒拿出六元硬币给妈妈。妈妈疑惑地问:“不是不能便宜的吗?找错钱了吧?”老汉一听,大声说道:“不是十块,是十块。”妈妈越发迷惑了,老汉急得开始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这时我和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老汉说的是“四”而不是“十”。我连忙说到:不过,大伯,你可要练好普通话呀!“”是咧是咧“老伯笑着对我说。
这还只是4元和10元,要是4亿和10亿呢?这要是搞错了,该给国家造成多大得损失啊!所以我们要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500字 篇7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普通话。我想这个任务实在太容易了。爸爸妈妈太忙,爷爷性子急躁。我把教学对象锁定在整天乐呵呵的奶奶身上。
放学后,放下书包我就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了。我拉来奶奶对她说:“奶奶,老师让我教人说普通话,今天您就配合一下我吧!”奶奶说:“配合可以但是学不会可不许怪我。”我高兴的点点头说:“好嘞!咱开始了。”
我拿起语文书,翻了翻觉得《古诗三首》内容少,应该比较容易教。我挑了其中一首《菊花》我说:“秋丛绕舍似陶家。”奶奶说:“秋什么似陶家啊?”我想奶奶一句也记不住,我只好一点一点的念了。我说:“秋丛奶奶跟读成秋童。”我说:“不是秋童是秋丛。”奶奶问:“是不是虫子的虫呀?”我叹了口气说:“不是虫是两个人下面一横。”奶奶终于把这个词语读正确了。
读着,读着奶奶把遍绕篱边日渐斜的篱边读成了李冰,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此花读成了刺花。我想:光读这点字是不行的。所以我又教奶奶读了词语百花篮里的词语。奶奶把犹如读成了鱿鱼;把清凉读成了新娘。把我逗得捧腹大笑,奶奶也笑了。我教奶奶读完正确读音后又复习了一遍。奶奶读的比先一遍好多了,学普通话的信心也增强了。
从那天起,我经常教奶奶说普通话,让奶奶多认一写字把音读准,向更多的人推广普通户。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8
家乡是远近有名的蔬菜、粮果种植生产基地,盛产甜椒、芋头、柑桔等,每年都吸引很多外地客商来洽谈生意。在跟外地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些农民也西装革履坐上了谈判桌,但就因为方言重、话难懂,往往造成误会甚至闹出笑话。
我家设有收购站,大量的农副产品集中收购起来,然后由购销商运往各地销售,在这期间,也有许多的老板常常打来电话或直接前来洽谈生意。记得去年“月半”前后,家里收购了大量的甜椒,由于市场上供过于求,且事先没有联系好“买家”,出售无望,妈妈急得团团转。到了傍晚,终于等到一位客商打来电话,可妈妈“喂、喂”了一阵子就挂了电话,妈说听不懂对方说什么。过后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位从外地来的、说普通话的客商,由于无法洽谈,他已经到别处购买了,好端端的一笔生意就这样泡汤了。
妈妈开始尝到了不懂普通话的苦头,好强的她有一股不服劲,下决心学说普通话。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们也来了劲,纷纷学说普通话。他们跟着广播、电视学,让子女教,碰到困惑就去请教学校的老师,学后用,用中学,他们说普通话的水平慢慢提高,如今与客商谈生意做买卖如鱼得水。
长年跑促销的吴大叔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我以前嗓门大,方言重,就没法跟客户谈生意。学会普通话后,找我谈生意的人多了,成交额也高了,这里面少不了普通话的功劳。”
人人都学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已成了村里人的新时尚。
说好普通话,铺就致富路!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9
中国是个强盛的大国,我们不仅要向外界推广我们中国的文化特产,更重要的是推广我们中国的普通话。
李睿俗话说得好:“学会普通话,走遍全国都不怕。”如果你不会普通话,在中国的语言上就会碰到许多困难,寸步难行。
我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店里有一位广州的女服务员,她普通话说得不好。有一次,一位东北老汉到此店来吃东西。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来了,尽量用普通话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老汉听不懂她的"普通话",只好一个劲地挠头。最后,老汉才知道意思是问他吃什么。于是,老汉说:“包子。”那位女服务员一听,以为老汉要报纸,急忙拿出今天的晨报,那位老汉见女服务员拿出了一张报纸,被弄得哭笑不得,又说:“你们这儿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地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普通话的笑话:
广告公司的小唐去广州出差,钱用完了,就到银行取钱,为小唐服务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小唐隔着玻璃用刚训练了两星期的普通话亲切地喊:“大姐,我取钱。”银行女工作人员立马脸色大变,身体像筛糠一般开始抖动。小唐心里一直纳闷:这大姐怎么了,我不过就是要取钱,至于那么激动么?见那大姐没反应,他便又喊:“大姐,我取钱!”忽然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小唐被银行保安一棍子打倒在地,昏了过去。在医院,警察问刚醒过来的小唐:“你为什么要抢银行?”小唐傻了:“我抢什么银行?”那个银行的女同志指着病床上的小唐说:“还狡辩,隔着玻璃就喊‘打劫,我缺钱’,不是抢劫难道是存款啊?”这个笑话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一定要说好普通话,不然有时就很麻烦了。
现在你们应当知道普通话的重要性了吧,学会普通话不难,只要你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一定会学成的。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5
普通话,之所以这么称它,因2113为它是大众语言,它5261能使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儿4102女融洽地交流。如果没有它,后果1653不堪设想。
一个南方妇女到北方旅游,由于不小心,她的鞋子掉到了河里,而她又不习水性,她大叫,“我的鞋子掉进河里了!”立即有许多善游的北方人为此跳入河中,因为南方方言中的“鞋子”在北方人听来就是“孩子”。
再如,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在一起喝酒,北方人豪爽的一句“这个酒贼烈”,南方人当场愣住,因为北方人口中的“贼”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诸如此类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足以说明普通话对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何况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语言。如果人与人的交流出现隔膜,社会怎能发展?我们扬子江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试想,如果老师上课不讲普通话,那么他们又怎能担负起对外地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使命呢?
讲普通话如此重要,写规范字不也一样吗?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行会通过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文学家有几个不能写一手好字?而时下的中学生追求“潇洒”,写的字龙飞凤舞,了草得连自己都不认识,又怎能让老师批改,又怎能与他人作书面交流呢?
所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对我们尤为重要。学好母语是每个华夏儿女应尽的责任。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 篇10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河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我没有特别出众的才华,却同样可以拥有一片灿烂的天空。因为,是普通话让我如此自信!
我,一个从贫苦的乡村来到这富丽堂皇的上海大都市的女孩,学习普通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却坚持了下来,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一年级时,出来乍到的我只会说本土话,听着耳边已不是方言,不能和同学们正常沟通,当我说出一句话时,耳边传来窃窃私语声,我感到无比自卑。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回家背古诗,我虽然回家背得滚瓜烂熟,但依然希望不要被老师抽到。第二天,老师抽背古诗正巧抽到了我。我慢吞吞的站起来,不知该说什么好,像个哑巴似的站了一分钟,脸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最后,老师以为我不会,便叫我坐下,那是我一生中最尴尬的经历了!从此,我便发誓:一定要学好普通话,重新找回自信!
现在,学习普通话已经成为一股热流,李睿俗话说得好:"学会普通话,走遍全国都不怕。"如果你不会普通话,在中国的语言上就会碰到许多困难,寸步难行。有一个笑话,不知大家听说过吗?在广州有一间北方饭店,店里有一位广州的女服务员,她普通话说得不好。有一次,一位北方老汉到此店来吃东西。他刚坐下,那位女服务员就来了,尽量用普通话说:"老大爷,你想去(吃)什么?"那老汉听不懂她的"普通话",最后,老汉才知道意思是问他吃什么。于是,老汉说:"包子。"她一听,马上说:"好马上到。"只见女服务员那出了一张报纸,老汉被弄得哭笑不得,又说::"有大肥鸡吗?"女服务员热情的说:"搭飞机,还早呢,去(吃)过饭也不迟。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笑话,但是这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普通话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征文六
最近几个月,学校要求讲普通话,这可难为了我们这些六年级的同学了,低年级的时候讲讲普通话还没有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高年级,课间再讲普通话就有点不好意思,可是老师要求我们讲普通话。老师的“圣旨”,谁又敢“违抗”呢?
我们班有两个不自觉的同学,老师要求讲普通话,可是他们两个总会在无意中“蹦出”一句武陟话。“奇葩”同桌刘鸿森就是这两个不自觉同学当中的一个。
他好像已经养成了习惯,有时连上课回答问题都会不自觉的说句武陟话,同学们和老师经常提醒他。为此,老师专门为同桌和另一个不自觉的同学赵一鸣定了一个“规矩”,如果发现不讲普通话,一次扣一分,如果讲普通话,那么就会给他们加一分。有了这条规矩,同桌和赵一鸣在课堂上都注意了起来。
由于同桌和赵一鸣发言都很积极,所以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说武陟话。今天下午有一节语文课,这节语文课可真是“好戏连连看”啊!
“老师,这道题……”同学们正在写题的时候,刘鸿森突然问老师了一句,还没有等刘鸿森说完,剩下七十八个目光全部投到了刘鸿森的座位上,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对刘鸿森说:“普通话——”老师又说:“刘鸿森没有说普通话,扣一分。”呵呵,刘鸿森不知道为什么,趴到桌子上笑了起来,我们幽默的语文老师又说:“让我听听,刘鸿森这笑是“武陟笑”还是“普通笑”!”
一节课下来,刘鸿森一共被老师因为普通话扣了五分,可是加了一分。唉,不说普通话的后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