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通用12篇)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看见》读后感(通用12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看见》读后感 篇1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开篇大事件就是非典,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稍有印象的大新闻。柴静是初当记者,热血沸腾。她闯进了很多医院,有些地方不让摄像,她就只身一个人闯进去,当时也顾不了想那么多。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都会有人去世,可能昨天还见过面,甚至刚刚还鼓励他要坚强抗争病魔,今天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柴静每天出入于医院中,有时甚至只有简单的消毒措施,随时可能感染非典病毒。她恐惧吗?不,这不是恐惧,有个更强烈的情感控制着她。她本以为极度悲伤绝望时候的表现是嚎啕大哭,看到非典病人都坦然接受事实,没有抗拒也没有哭,活着就是活着,心脏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柴静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走寻常路。她做的新闻大多报导了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也朋友劝她说不要做这些边缘题目,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经历。看到这句话就哭了,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够好的时候,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活比我们更糟糕。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就很大程度上免于受辱。没有人关注她是否在某个地方遭受,没有人关注她的…死活。我从之前没有关注过的这些人,漠视他们的死亡。看过这篇文章后,我开始同情这些底层的人物,却不知,与柴静犯了一样的错误,感情用事。
什么是正义?作为一名记者,柴静本能的想去伸张正义。但是正义又是什么?如果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岔路就永远到不了最终的胜利。事出有因,人人都为了生存想出自己的道理,所谓的正义招摇一时,但是背后却是无底的黑洞。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作为记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正义中,即便是所谓的”恶人“,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辛酸之处,他们不需要同情,事实即为正义。真相,即为正义!
最后几篇故事又从理性回归到了情感,开始还奇怪为什么这样安排书的结构,后来慢慢才懂了,这是柴静自己的蜕变历程:感性——理性——人性。民国法学家吴经熊曾经说,在每一个罪犯判死刑的时候,都会为他祈祷。何帆是一名刑事法官,年少时候认为这是”伪善“,直到真正成为了一名裁决人生死的法官时候,他把书边的评论默默划去,写上了”人性“。采访卢安克时候,柴静对自己的反思又是一次对心灵的涤荡。无能也是一种力量,不以改变为目的而努力,顺其自然,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受过的苦都将照亮未来的路。
这本书中,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和政治的雄心,柴静选择了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是帮助她一步步蜕变成长的事件。恰好的相遇,如水一般,相融在一起,浑然难分。
《看见》读后感 篇2
翻到最后一页才感叹终于看完了。
本书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时候内心极其痛苦,于是决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欢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聪明,但是题材是想要了解的类型,所以纠结着也就看下来了。看完其他的书再回来,发现后十章的感觉完全变了,不知是否也因为我的心情转换了。我觉得作者变了,或者说在记者这个职业上成长了。她会反思自己,会认识到以前自己的问题并且试图努力改正。她从一个冰冷的记者变成了现在有感知有温度的记录者。
因为赞同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而标记分享了格外多的段落。对于书的内容有些想法已经边看边写了,说说柴静吧。有天看着她的一句感慨突然就想,在人的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分配果然都是均匀的,这一生你要明白的道理要经历的情感波动,该有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已经全部明明白白的安排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柴静其实真的挺幸运的,被良师益友包围,看到她的问题没人逼着她一定要变成怎么样而是宽容,包容着她给她时间,让她一步步自己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成长这件事一定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每一个人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也不该在没有了解她的时候就直接判定她就是如此不懂感恩不懂柔和的人。但其实每个人也都是她,谁会对听来的道理听来的劝解就直接乖乖遵从呢,谁不是撞了墙才知道找找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呢。时间还很长,成长慢慢来。
但真的挺难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这件事。希望在慢慢积累的经验中,能够学会温柔地看待每个人每件事。
有些乱,想到哪里说哪里了。
《看见》读后感 篇3
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目十行,速读完成。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着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在写的,其实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何谓成功,在我看来便是平和,宠辱不惊。如何能够平和,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之上,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平和得制定目标和计划、判断得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平和很难达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过程,不知十年后能否做到?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我的第二个感触便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西采访时,一位官员带着讥笑的说: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我办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在采访两会时,有个编导说柴静看你采访,眼睛里都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正是她的热情的所在。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意味着改变别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责任感在我看来就是不愧对每一节课,不敷衍,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能让我的学生从每节课中学到一点内容,也许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但这也是我目前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存在即合理,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一个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读后感 篇4
柴静、崔永元、陈虻、卢安克央视这一代牛人都已离开,也不在有一个电视台可以像那个时代一样,有态度,有很客观的去将新闻的事实展现在眼前,当网络时代到来,却深深的感觉,离真相,越来越远。
这书读了十几个小时,留下的笔记也最多。里面有很多让人去思考的问题。让我我了解了身边人做新闻行业的工作到底是怎样一个模式。以前很讨厌记者,觉得是一个很招人烦的职业。别人不想被触碰的心理秘密,他们非要欠欠的想你寻求答案。
现在明白了,一个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任的记者,有责任向大众展示真相,只需要摆出事实,让大众去评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知晓真相的权利。同时里面每一句哲学的话,都会让人思索半天,品味良久,依然不能完全吃透它语言里的真谛。但还是有收获的,至少合上这本书后,我会去思考很多东西,不论是在失败中寻求经验,还是在经验中反复求证。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想要传递的信息,作者写出来了,你领悟到了,这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吧。看见,让我看见了很多之前没看见的东西,也让我对之前看到的东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谢谢你,我还会回来再读这本书。
《看见》读后感 篇5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谢谢,柴静《看见》。
《看见》读后感 篇6
用时18个多小时读完了《看见》这本书。只因柴静两个字!
这本书中柴静写了发生在我国一些城市不同地方的很多事件,有些我听说过,有些不知道。
通过《看见》的人和事,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这本书里,看到了我生活范围之外的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让我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上,了解和理解着现在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大家庭。并让我更清楚的明白每一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你眼前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不是他(她),就无权去猜测和臆想别人,更无权去批判和指责别人!只因你不是他(她)。
“这世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谢谢!
《看见》读后感 篇7
之所以会买柴静的《看见》来看,还是因为之前看过柴进主持的节目才来看的,不过买来之后,却没看,直到这次端午节,我才趁着假日看了。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心,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柴静的《看见》,让我看见,也让我对自己以前的观点有了很大的反思。
《看见》读后感 篇8
文笔很好,素材很棒,故事很好,讲的也很好,我相信故事里的人接近真实。喜欢作者用比较文艺的方式,讲述那些或冷峻,或灰暗,或拉扯,令人忽冷忽热的故事。记者的职责是追寻记录和展示事物最本真的样子,但单纯的记录很难呈现问题的症结,而且记者也是人,也有人性,报道只能无限接近真实,不可能完全真实,那需要洞悉人事所有,这几乎不可为。不可为的事,就是难事,做难事的人都不容易,不容易还能坚持,并且在坚持中不断发现真我和扬弃旧我,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她是一位值得倾佩的女性,她的节目并没看过很多,书中大多故事有所耳闻,许多观点启人深思,穿透力极强,这就是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强的地方,读书固然重要,但行路更难,难在知易行难,难在知行合一。
记者,记着,行者,行着。书名看见,取得很好,看比听更有行动力,也更有说服力。读书中,有很多零碎的感悟,很想记录下来,没在读后感中摘录,是不愿硬生生多出几分刻意,书中几处提到忘我,特别是卢安克在柴静采访顽童失败的话和第二次采访圆脸小孩失败后的自嘲,无法忘我,就无法超越,就刻意,就套路,就目的,就功利,紧盯着目标,难免急功近利,难免急于求成,难免基础不牢,难免南辕北辙,或许如此没有对错,但确实直指本心,忘我不是失了自我,而是找到真我。我们不是完美的人,所有我们不能代表自己批评和审判谁,我只能就事论事,把事物的本来面貌呈现出来,让基于共同法律和道德以及不同认知和价值观念的人予以评判,或许这就是记者的天职……
《看见》读后感 篇9
在新华书店挣扎了好久,到底要买那本书呢,是买泰戈尔的诗集,还是买《看见》,一个29块,一个39块。幸好,最后还是选择了买《看见》。不知道为什么买,因为封面吗,封面上是作者柴静和一群老人坐着,她微笑着,姣好的面容,清爽的短发,眉目里透露出淡淡的睿智,穿着休闲的短袖和牛仔裤,吸引我的是那满是笑意的眼,温柔亲切看着在她前面的小孩,这是怎么样一个温暖的人,我不知道,我想知道关于这个记者的事情,抱着这个念头我买下了这本书。
应该是因为自己也有采访的经历的吧,也想知道别人的,我想。
我不是学新闻的,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我觉得我和新闻是有联系的,但是并不了解新闻。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这是序言的第一段,看到这里,我居然莫名的感动了。关心新闻的什么呢,人啊,是啊,是人啊。我想起我在写新闻稿的时候,不是人而是事件,我恍然大悟。而柴静的回答让我也看了这是一个有感性的记者,有感情,是人。而人又是怎么样一个难以猜透的物体啊,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那些没有历史典籍的部族,虽有语言,能使用工具劳动,都只能算野蛮动物,其邦族称号在汉字中都从犬旁。人,是一种我们都会接触的东西。
看过《活着》,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这本书里,我又看到了关于活着的另一种解释”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理挣脱,这才是活着。“我们看到的世界也许并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探索其中的秘密只有探其究竟,也要从一步步的感受中体会感悟。
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是不是会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适应这个环境,我们理解这个前进,但是有时我们会忘记最初的梦想。一个经历了多少的智者才会说出的话呢。
《看见》读后感 篇10
看到了关于同性恋的章节,内心还是有点震撼,震撼于作为中国记者,柴静无疑是一个前卫又大胆的人,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知道但并未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被“尊称”为名记的柴静,选择了深入这个话题,当时的人们对同性恋的排斥程度也侧面反映了这个题材的难度,庆幸的是,虽然时隔几年,努力没有被雪藏,它被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听到同性恋这个词是在一步泰国的影片中,讲述的是一对女同性恋。当时的伦理道德不足以支持她们看似的举动,虽然有过侮辱,有过谩骂,有过冷眼旁观和众多人极力的的反对,整个过程很是曲折甚至离奇,好的是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还是有很多的人认可她们。虽没有一纸证书来见证她们的爱情,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多数人都会打着道德的幌子去指正别人,用道德去绑架别人,就觉得你是谁,你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很讨厌这种无知的道德绑架。没有人有资格评论别人的人生,不管对错,不管如何选择,那都是当事人自己的决定,作为旁观者,你可以不支持,但也请不要用你无上的道德去反对。毕竟,你只能过你自己的人生,过得好坏还说不准呢,为何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硬要去参与别人的人生呢?大多数人的认知是非黑即白,但别忘了还是所谓的灰色地带,同理,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用对错来判断。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不喜勿喷。当然,欢迎多多指教。
《看见》读后感 篇11
今天把一整本《看见》看完了。这本书买来以后我仅仅翻看了几页就把它扔到书架上,这一放就是一年。原因是这本书太厚了,当时的我比现在浮躁多了,根本无法沉下心来耐心看完一本这么厚的书,更何况当时买书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就是觉得人活着应该多读书,脑子笨更应该多读书。于是就在网站的畅销书榜单里看到了这本《看见》,看销量和评论都还不错于是就买了回来。直到前阵子随手翻了几页才发现这本书写的还挺好,挺真实,于是就每天睡前看一章,每一章都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事件,看书的过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书的名字看见”一样,我可以通过柴静的眼睛看见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像自己亲眼见证过一样,妙不可言。
本书由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所写,她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十年来在央视的成长历程,引用作者在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一段话来理解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最合适不过。
“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果报道自己。”
这本书一共二十个章节,每一章是一次采访记录,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中发生的人和事都真实地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本书中的采访对象有杀人犯、抑郁症少年、同性恋者、留守儿童、政府官员等等。每一个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都直指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病症,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压根儿就不会去关注这些边缘群体以及群体背后的事件和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很幸运,柴静在这本书里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她没有过多地被固有成见和个人感情所束缚,而是站在观察者和陈述者的立场客观地讲述这些事件。她把包裹在真相外部的表皮一层一层地剥开,将真相暴露在读者眼前,让我不至于疑惑和茫然。也许书中的结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结论足够客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的解读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各种感受只能因人因事而言,决不能一概而论。
《看见》读后感 篇12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梵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著。”
能吃苦只不过是在压迫下无能的表现而已,并不能称之为一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是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去改变的话,那我们的下一代又能改变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