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后感优秀6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这次为您整理了《儒林外史》读后感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1
说起<儒林外史>,可能非常多人听说过,但不知道它的内容。其实它是有清代的吴敬梓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精品,是他独特思想与艺术构思的产物。
它主要讲述了 元末明初的一段 断 考场官场趣事,用了幽默诙谐的笔触进行讽刺,鞭棘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吴敬梓不是简单的直接叙述自己对人物的好恶,进行讽刺或赞扬,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用他生动的语言直接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自己明辨是非,这样做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在全书中塑造了许多读书人的形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也是作者最想突出的无疑是那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书生。如进了几十年考场,后来侥幸考中又出尽洋相的周进;因为考中喜极而疯的范进;获得名利地位后就无恶不作的严大位 ; 虽为女流却热衷八股的鲁小姐等等。儒林中人为了地位,为了财富而废寝忘食地读书。
读完全书,虽然作者在其中列举了许多反面人物,也深刻批判了这些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的愚蠢的读书人,但除此之外也作者也列举 众多古代优秀读书人的形象 如 庄绍光、虞博士等人,以杜绍卿最为突出。杜绍卿才华超群,却蔑视八股,仗义疏财,迁居南京后,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愿征召为官。这些人构成了《外史》所写“儒林的”中坚。 所以我觉得 “文行出处”尤其“德行” 也 是全书关注的中心,这些人物形象也都被寄托了作者的人格思想 ,借这些优秀的人才来匡扶德行。在我看来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持反对意见是非常明显的 , 但他反对的也 只是“世人一见了功名富贵,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并无教人一定不科举,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的意思。 只是过分的追求这些外物会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让人奔溃。他在批判这些的同时,其实也颂扬了人的德行,它作为“人生立命”的根本,时行时止,而决不为“功名富贵”和科举、征辟等所奴化、异化,成为“没品行”的人。
读完之后才发现《儒林外史》犹如一首“凄清婉转”的长歌,其内涵深微的感伤情味 ……
儒林外史的读后感 篇2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它是清代的文人吴敬梓假托明代的故事,除了楔子时间为元末明初,正文是从明宪宗成化末年到神宗万历年间,内容是以封建科举制度为大背景,相伴社会风俗习惯、人情冷暖、官场黑暗,展示了几代儒林士人的命运浮沉。以幽默、诙谐、辛辣的语言艺术,把科举制度以及科举制度下狂热的追寻者讽刺得淋漓尽致。
作者能写出这么影响深远的作品跟他大半生的人生经历、体验、感受无不有密切关系。吴敬梓是出身于一个科举世家。曾祖父吴国对得过殿试第三名,俗称的"探花";祖父一辈有得过殿试第二名,俗称的"榜眼";其父亲也为过学官。家族的科举热,对吴敬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习得经文,但不死读书,从小就显露了很好的才气。随着其母其父的先后故去,他的生活备陷困境,饱尝了人世冷暖、世态炎凉,这一切都给了他更清醒的头脑与更冷峻的认识去审视社会,在人生的艰难、坎坷中完成了这本饱含血泪的著作《儒林外史》。
在中国的封建科举制度下影响了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观念可谓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众人不谋而合达成的共识。在《儒林外史》中,众儒林士人献尽嘴脸、花尽生命的耗费去追寻科举,他们应试不是为了国家安危、人民幸福,而是"志"在功名富贵。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讽刺这群文人的同时,在开篇第一回的楔子中首先例举了一个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文人作比引出全书,此人便是有才学有机会做官却不愿为官的王冕。王冕是有作为知识分子品格上的秉性,他的母亲也曾交待:"我看见那些作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王冕一生都忠于了自己的选择以及母亲的交待,后来隐居会稽山直到病去。
楔子中除了标举王冕这个不受科举制度牢笼的真正文士,还可以从一个配角身上看到其所散发出来的人情美,这个人便是老秦。当王冕还小时家庭困难到老秦家放牛,老秦并未以富压贫,而是给他与他母亲吃食,并且间或还有腌鱼、腊肉给他;当王冕得罪了一县之主,要远离时,老秦道:"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且取酒为其送行,送别的场景对老秦的描写也突显出浓浓的人情味儿,这样写到:"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秦老手拿灯笼,站着看着他走,走的望不着了,方才回去";等王冕归来,看见母亲康健如常,且其母又向他说了很多秦老的好处,可见在王冕离开的日子里,老秦的确帮他家照应了很多并且做得很好。在楔子,吴敬梓给我们呈现了一种与正文截然不同的人情美。无论是王冕的淡泊明智还是老秦浓浓的人情味儿,这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儒林外史》一方面赞颂了少数人物对自我原则的坚持与人性的坚守,这是作者的理想寄寓所在;但更多的是另一方面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对热衷于八股取士的儒林志士们的嘲讽。作品的主要呈现是后者,例如正文中很精彩的"周进中举"、"范进中举"、"严监生的两根灯草",作者用幽默的手法把人物的丑态讽刺得淋漓尽致,可又让人觉得可悲可怜可叹,不禁引人深思。
周进六十多岁还不曾中过学,其学生顾小舍都已中学后,他已无法再呆于顾老爷家教书,到了薛家集观音庵里的学堂当起了先生,在梅三相的一番"老友与小友"与王举人"鸡、鱼、鸭、肉,堆满春台。也不让周进,自己坐着吃了,收下碗去。落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次早,天晴,王举人洗脸,穿衣,拱手,上船去了。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在进学与未进学的对比之下,周进作为后者甘受着前者以及众乡绅的嘲讽与冷落。在他的根深蒂 固的科举观念里进学与未进学就是有人的等级之分,所以他也甘受着觉得低人一等。后来他只好沦落到在省城替人记帐,当他路过贡院想进去去看看,却因"这是相公们进的门"而不能进,当他恳求姊丈金有余用几个小钱得以进去后,周进却头撞号板又是大哭,出尽丑相,同行人得知原委每人拿出银子让他纳监进场,之后周进就顺风顺水一路高升。作者笔下的周进为了科举而悲伤得要死,中学成为了他生活唯一的也是最高的。目标与生存的依靠,从《儒林外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封建科举制度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形成成群没有生存能力的寄生虫,如果科场不如意,那么谋生就陷入困境。周进的人生在拿银子让他纳监进场之后就陡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种戏剧性的变化让我们看我们看到科场的污浊,所谓的科举选拔人才却是那么可笑,在这可笑的背后是深深地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与批判。
"范进中举"更是精彩之篇。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考,考了二十几次,已是五十多岁还未中取。碰到了跟他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中的周学道,照顾了这位老童生,把他的卷子看了三遍之后才看懂,然后判他为第一名,让他进了学。这其后比较精彩的是对胡屠户的描写,如他的语言"现世宝、穷鬼""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妆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范进对胡屠户只是唯唯诺诺地应着,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却并没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傲骨,有的只是性格上的逆来顺受、怯懦麻木,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培养了一群怎样的所谓的读书人。过后,范进向胡屠户借乡试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又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又是"尖嘴候腮",又是"瘌蛤蟆想吃天鹅肉"范进只好跟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这次范进中了举。而范进得知中举后的表现,作者刻画得可谓一绝,喜剧而又讽刺般的呈现了范进高兴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好体现,在得知中举后,他似乎把一生的欢喜都释放了。
跑着、拍着、笑着,还踹在了塘里,弄得一身黄泥,真是喜疯了,最后众人只得出主意让他平时最怕的老丈人来打他一巴掌,让其口中痰吐出。这时的胡屠户却与先前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说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当他不得以打了范进后,手早颤起来。在范进回去的途中胡屠户见女婿衣裳的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又是夸范进"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众乡绅也是先前的冷落与中举后的又是祝贺恭维又是送东西。通过中举前之后,作者对人物的对比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世风的堕落,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势利。描绘了病态社会里人情的庸俗,对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产物的盲目崇拜之情,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但作者并未直接痛斥于语言,而是采用了婉转、对比的手法,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中肯的讽刺了社会的弊病,科举制度的毒害。
《儒林外史》在诸多如对官场的自动远离与热衷于科举做官之人,中举前后的贫富差距,穷则弃之,达则观之的对比交错中,作者把封建科举制度和科举制度下的狂热追寻者与趋炎附势、虚伪的人情讽刺得淋漓尽致,在不着声色中表现了作者的爱与憎,崇高理想与污浊现实。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3
说起《儒林外史》,可能非常多人听说过,但不知道它的内容。其实它是有清代的吴敬梓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精品,是他独特思想与艺术构思的产物。
它主要讲述了 元末明初的一段 断 考场官场趣事,用了幽默诙谐的笔触进行讽刺,鞭棘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不仅如此,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吴敬梓不是简单的直接叙述自己对人物的好恶,进行讽刺或赞扬,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用他生动的语言直接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自己明辨是非,这样做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在全书中塑造了许多读书人的形象,其中给人印象最深,也是作者最想突出的无疑是那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书生。如进了几十年考场,后来侥幸考中又出尽洋相的周进;因为考中喜极而疯的范进;获得名利地位后就无恶不作的严大位 ; 虽为女流却热衷八股的鲁小姐等等。儒林中人为了地位,为了财富而废寝忘食地读书。
读完全书,虽然作者在其中列举了许多反面人物,也深刻批判了这些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的愚蠢的读书人,但除此之外也作者也列举 众多古代优秀读书人的形象 如 庄绍光、虞博士等人,以杜绍卿最为突出。杜绍卿才华超群,却蔑视八股,仗义疏财,迁居南京后,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愿征召为官。这些人构成了《外史》所写“儒林的”中坚。 所以我觉得 “文行出处”尤其“德行” 也 是全书关注的中心,这些人物形象也都被寄托了作者的人格思想 ,借这些优秀的人才来匡扶德行。在我看来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持反对意见是非常明显的 , 但他反对的也 只是“世人一见了功名富贵,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并无教人一定不科举,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的意思。 只是过分的追求这些外物会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让人奔溃。他在批判这些的同时,其实也颂扬了人的德行,它作为“人生立命”的根本,时行时止,而决不为“功名富贵”和科举、征辟等所奴化、异化,成为“没品行”的人。
读完之后才发现《儒林外史》犹如一首“凄清婉转”的长歌,其内涵深微的感伤情味 ……
儒林外史读后感心得感悟 篇4
今年寒假教师布置寒假作业时,要求读《儒林外史》,我兴趣浓浓地读了起来。这是古代有名的讽刺小说,我读了两三片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它让我爱不释手。
书中的《范进中举》一文深深的吸引了我。它主要讲述了范进在自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周进的帮忙下,相继中了相公和老爷的故事。54岁的范进在考相公时巧遇学识渊博并且富有同情心的学道周进。他一看范进的考卷十分生气;二看,觉得还有玩味之处;三看,不禁拍案赞叹“真乃千古至文也”。于是周进将范进录为第一名。之后,他又瞒着老丈人胡屠户去考试,结果又高中举人,可结果却让他喜极而疯……
《范进中举》这篇故事深刻的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对古代文人的摧残,《儒林外史》正是经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当时残酷的法律和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与虚伪。
文学是比鸟还飞的远的梦想,比花开的还美的感情,比星闪的还亮的智慧,让我们多学文学,陶冶情操!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5
张一帆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如何处?”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讽刺艺术达到顶峰的一部巨著,也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读完整部《儒林外史》,我好像看完一幅长长的画卷,上面画的是芸芸众生相。儒林,儒者之林,不过是儒士之间大大小小的事,儒林世界仿若一个大戏台,百余名人物相继出现,每一个都有血有肉,你唱罢,我登场。台下的我们看着他们,或悲或喜,或怒成叹。
这出戏看似滑稽,唱的是儒士们酸腐的生活。可细看之下,我又能从那些唱段里窥见那个时代的封建堕落、市井小民的无奈,甚至窥见自己。
这本书仿佛将我们带回那个黑暗的时代,书中的士人文人最让人唏嘘不已。一群读书人为功名富贵,不顾一切地“奋斗”,最终却逐渐在社会中被腐蚀。例如范进,他二十几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三十多年里,参加了二十次的科举。终于考上举人,结果他喜不自胜,出现癫狂状态。面对考试,我们应该做最大的努力,却要做最坏的打算,范进一心想当官,这种欲望持续了三十多年,一朝中举,却欢喜得疯了。
我为这位人物感到遗憾,他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将自己全部的青春付诸东流。他们目光短浅,好名好利,“功成名就”后只知享乐,不思进取,已然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不过,书中还有一位人物王冕,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顺,才华横溢。相较那些所谓“读书人”,这是一个兼具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风范的理想人物。
这个人物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因为他在那样一潭死水中,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尽管他没有远大的志向,但从品质来讲,他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话说回来,让“读书人”如此痴迷的科举制,从隋唐到明朝,本质已发生了变化,让应试的人仿佛陷入一个大泥潭,进去了,便再难出来。即便如今科举制早已不复存在,可像那些所谓名士一样的人却从未消失,仍然有人为了利益做一些不齿的勾当,学术造假,趋炎附势,不择手段无恶不作。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一本“儒林外史”来讽刺这种现象。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奋发学习,洁身自好。志不能短,精神世界不可湮没。
儒林外史读后感 篇6
我刚接触《儒林外史》,是因为小学的一篇节选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
语文老师把严监生和葛朗台相提并举,并告知我们《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严监生就是其中一个具有浓厚讽刺韵味的例子。
当时我只觉得吴敬梓的讽刺写法的确入木三分,为了油灯里燃着的两根灯油而不肯断气的细节鲜明而生动。
后来又学了《范进中举》,他中举后发疯的丑态更是被作者描写地细致娴熟酣畅淋漓,忍不住重读了一遍《儒林外史》。给我最深印象的不是王冕杜少卿,还是——被数人误解的严监生。
严监生怎么会是吝啬鬼!
他对妻子王氏的两个兄弟出手阔绰,他哥哥严贡生惹了官司,是他出钱打点周旋……看完第五十五回,我认为严监生非但不吝啬,反而慷慨大方得很。就因为节选片段里临死前那两个指头,我们便认为他是古今中外数一数二的“吝啬鬼”,岂不冤枉了严监生?“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这也可以看做是节约吧?
严监生并不吝啬,真正吝啬的是他的哥哥严贡生。严贡生为了赖掉船家的船钱,佯装晕病,把普通的云片糕说成是治疗晕病的灵丹妙药,故意让船家吃下去,反要船家陪他银子。他甚至还在严监生死后强占严监生的偌大家产,那嘴脸真让人不知下何结论。
临死前恐费了灯油不肯断气的严监生,和天天大鱼大肉坐吃山空的严贡生,到底谁更吝啬?我以为吝啬是指对待别人而言,若一个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哪里能说是吝啬呢?
还有范进。
范进没什么文化这点我承认,但在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范进的生活除了中举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因此明知科举是独木桥,也要舍命去挤,哪怕被汹涌的河水淹没,也作文义无反顾。因为一旦过了河,便是康庄大道,从此一生无忧。
严监生也好,范进也好,当然算不得什么雅人高士,或蝇营或苟且,过活罢了。“狂狷名士,逃婚才女,名门基友,冒牌诗人,号哭童生,中举范进,骗财侠客,独居隐士……”彼时的儒林,每个人都被这滚滚浊流裹挟着向前,大部分人就是儒林通行的性格,嫌贫爱富追名逐利。
但想想现在,我们大概就是如此。世上并无桃花源,那么在俗世里做个俗人,便是大多数人的宿命了。
毫无疑问,在儒林之中尚有一股清流存在。开篇王冕自不必说,杜少卿也是作着墨较多的。我查过吴敬梓生平,发现他本人几乎与杜少卿如出一辙。客居秦淮河畔,仗义疏财,辞官不就。吴敬梓是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吧——万贯家财散尽,功名富贵不求,可这是鲜少人能做到的。
在《儒林外史》里,九十多个人纷纷登场又纷纷离去,他的描写冷静客观,就像一个旁观者,冷眼看着这芸芸众生。
于是我想吴敬梓写《儒林外史》并非全为了讽刺,也是实录这儒林众生相。“出生科举世家,自幼博览群书,家道中落,数次科考,目睹官场斗争险恶,亲历家族争产风波”,以这样的人生经历,假以十年的光阴,来完成一部《儒林外史》。
我也曾以为当官一定贪赃,而为富一定不仁。后来读完《儒林外史》,也知道在红尘之中每个人都有不得已处,于是学会了自省,也学会了宽容。人生在世,出淤泥而不染很难,举世皆浊我独清更难。
杨绛说“人生实苦”,所以既为俗世凡人,且爱这俗世凡尘。要知道这世间,正如《缘缘堂随笔》中所说的那样:“有明之处必有暗,明多之时暗亦多,戏浓之时愁亦重。”
所以,既有王冕杜少卿,也有范进严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