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走近毛泽东有感(3篇)
可以这样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看完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又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这里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看走近毛泽东有感(3篇),欢迎阅读。
毛主席纪念堂观后感 篇1
今天,是我们来北京游玩的最后一天。前几天,我们去过毛主席纪念堂,可惜没有开放。今天我们刚好路过天安门,看见毛主席纪念堂门前排着一条长龙般的队伍。导游说毛主席纪念堂开放了,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瞻仰一下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于是我们便加入到这数以万计的人流中,排着队伍一步一步地向前蠕动着。见纪念堂的四周栽种着来自各国各地的花草树木,使纪念堂常年处于万绿丛中。整个纪念堂的'建筑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在半路上,我看见有卖鲜花的,连忙跑去买了三束来献给毛主席,表达我对毛主席的崇高的敬意。
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我们终于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北大厅,大厅中心是汉白玉雕刻的毛主席的坐像,前面摆放着许多人们献上的鲜花,我连忙把我的鲜花也献上,并向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毛主席的坐像后面是一幅大型的“祖国大地”绒绣图。我们往里走,来到瞻仰厅,大厅正面的白色大理石墙壁上有“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这几个大字。厅正中的水晶棺内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毛主席穿着灰色中山装,身上盖着一面鲜艳的党旗。虽然毛主席的遗体已经存放了三十多年,但表情看起来还是那慈祥、和蔼。水晶棺四周摆放着许多名贵的花草。
毛主席纪念堂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来宾前来瞻仰参观,这里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看走近毛泽东有感 篇2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年的毛泽东以此明鸿鹄之志,吟鲲鹏之情。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他立奇志,行奇事,交奇友。他特立独行,他锐意革新,他不甘平庸。他以一个年轻人独有的热情和信念去奋斗,去拼搏,去改变这落后的旧中国。他要的,是一个独立,富强,民主,和平的新中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壮年的毛泽东,这个慨然昂扬的男子,助中国共产党以薄弱的星星之火成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领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导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摘下,狠狠地摔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脸上。
可岁月的风刀霜刻,年代的变化沧桑已使曾经的风华正茂,意气正盛的青衫少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戎装盛年变得苍老龙钟。只是,那一身英雄气概,三分首长风范,却丝毫未减。
岁月,可以在墙头上剥落曾经的繁盛豪华,也可以在人面上刻录如今的沟壑纵横,亦可以在石板上回荡千年的期望等待。只是,有些人,有些事,任是岁月也无法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从历史的变迁中抹去。有些情结,有些气概,亦是无法轻易随风而散,不会就像风前絮般,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它会如陈年的女儿佳酿般,历久弥香。
滚滚长江的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几多英雄。多少风云惨淡湮没在历史长流中,单留下永不掉落的浪花演绎着快意恩仇,永不停息的江涛吟唱着成王败寇。只是,青山依旧在,夕阳也红了又红。白发渔樵,秋月春风,浊酒一壶,管他浪迹几何,我只要契阔谈宴,对酒当歌。
自古不乏壮志凌云几分愁,高堂明镜悲白发。烈士暮年,壮心虽不老,但已力不从心。岁月沉默,夕阳不走。昔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今日刀钝刃乏,发华鬓白。不过,纵流光容易把人抛又何如,起码,曾经,我黄沙百战穿金甲;起码,曾经,我有翠袖殷勤把酒呷。风沙侵蚀的是我行将就木的身体,却触不到我慨然铿锵的不灭豪气。浪花淘走的是我琐碎落魄的一生,却卷不掉我为苍生拔过的剑,受过的伤,流过的血。
侠骨雄心,笑看坚铠丛中逬万矢;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是非成败,且留后人去评判笑谈。(
走近毛泽东读后感 篇3
如何避免两极分化,说到底就是一个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一直努力去解决的问题。邓主席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大会也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毛泽东是中国农民的儿子。因为他生在农村,对农民的疾苦最为了解。早年他做过农村调查,了解中国的社会状况、阶级状况,对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蕴藏的革命性的认识也最为深刻;对中国革命的动力在哪里,最为清楚。正是在农村的环境里,他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同时又把农民成分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改造成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毛泽东这一辈子,对农民,对这些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是怀着深深的感情的。他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弱者,是真正需要去帮助、去解救的人。因此,他始终把自己当成是贫苦农民的代言人,当成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也可以说,毛泽东最大的原则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站在社会底层民众的立场上,努力避免两极分化,使他们不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特别担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掌权以后会脱离群众,如果脱离了群众,就要让他们去“洗洗澡”,去接受群众的改造,就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整党整风,包括三反五反,他都抓得很紧。特别是下决心枪毙张子善、刘青山,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被认为是了杀了两个人,管了。
毛泽东改变中国历史
毛泽东的一生,成败得失都有。问题是,我们要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要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认识平台,来看待毛泽东。
中国人常说两句话,“不以得失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认为,恰恰是这两句话,给了我们三个评价体系和认识标准。
第一个,就是“以得失论英雄”。这里的得失,有很多种,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评价主体个人的得失”,也就是指我们评价者从自身的得失、切身的感受、个人的好恶去进行评价。不以得失论英雄,也可以理解为不以我们本人的、自身的得失来论英雄。
说是不以得失论英雄,但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自己的得失、从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去评价别人呢?
比如说中国的老百姓,他们为什么感念毛泽东?还不就是因为毛泽东创建了新中国,让他们翻了身,当家做主人,政治上有了话语权,经济地位有了改变。这种朴素的感情使他们永远缅怀毛泽东。
从个人的得失、个人的情感来认识和评价毛泽东,这个东西错不错?我个人觉得不错。因为一个人如果完全超出自己的感情来评价,第一不真实,第二很难做到。
但是如果仅仅从个人得失、从自身的情感来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全面不全面?肯定不全面。因为这样的认识毕竟是个体的、感性的,很容易碎片化,很容易偏颇,很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所以时至今日仍会出现有的骂毛泽东、有的赞毛泽东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第二个评价标准,就是“以成败论英雄”。这里的成败,与个人得失相比,更多的是强调客体的成败,或者说我们评价对象所领导的事业的成败。成败是事实,这是一种客观的评价,一种价值的判断。这种基于事实的评价,相比起前面的“以得失论英雄”,要客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