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作文(精彩10篇)

发布时间:

《公司的力量》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集集精彩,发人深省,充分论证了公司作为社会的组织,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力量。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公司的力量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10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1

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院长伯纳德说: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片大陆、对于整个世界,公司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公司是一种组织,一个过程,他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同时他承载着多数人的梦想和目标! 它凝聚着生命个体,进而变成强大的经济体!

《公司的力量》使我对于公司的起源、发展、创新的历史,经济制度,科技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也有了清晰的思路!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与他有紧密的联系,在现代化的今天,公司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他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理解了公司存在的意义,如何把握市场?如何更好的发展公司的力量?是我们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公司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成就之一,在全球化经济共同体的今天,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观看影片后,结合工作环境,对于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文化和创新的力量、我们要承担的责任,有了些许体会。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2

关于“公司是什么”其实一直没太思考过,某次在睡前音频中听到一个耳目一新的说法,“公司不是任何具体的实物,而是我们的共同想象。”很显然,这就是尤瓦尔·赫拉利说的,我觉得他可以被封为“共同想象派”。所以,当我们谈论公司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公司的力量》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了公司组织与经济、思想、法律、文化、技术、社会等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推动。这个纪录片共分为十集,《公司!公司》主要探讨公司是什么,公司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市场无限》主要讲述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法是如何诞生,成立公司如何变成人的一种权力;《猎富时代》探讨企业家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积累财富的同时推动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进步之痛》探讨工业化进程的福祸相依,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利益矛盾与权力冲突;《危机时刻》讲述当经济危机爆发时市场与政府角色与责任,以及公司如何在危中寻找商机;《谁执权杖》探讨的就是公司管理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成了公司自身的现代化革命;《各领风骚》讲述美日抑或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化为公司文化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先锋》讲述公司用创新的产品、技术在改变世界,这本身也是公司生存的使命与宿命;《本土雄心》则回到中国本身,从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本土公司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小心翼翼的平衡与摸索,唯有时间见证;《地球无疆》讲述全球化背景下公司面临的全球性竞争与合作,机遇与挑战。

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若我们要办一个公司,应当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问问自己“我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足够激动人心和鼓舞生命。不论是作为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同样应该思考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才能完成这次“有意义的冒险”。

人类总是一次次走远,一次次回头,带着喜悦和疼痛一路狂奔,公司这个被人类创造出来的生命体未来会如何演绎,既在回头望的路中有迹可循,也在不断进化的世界中无法想象,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去不断挖掘和赋予它意义和价值,点亮生命长河。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3

看完后的第一时光最真实迫切的感受就是具有强烈的震撼感和穿越感!

公司的本质是一个为了创造价值和利益最大化的组织机构,组织的目的是要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只有充分发挥应用每个人的优势才能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

全球化进程使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迫在眉睫。在国外众多国家经济社会转型中,比如世界上最早经历经济社会转型的英国,其公司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英国经济社会的转型。

肩负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重任的我们,需要树立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和对世界全新的认识。既要勇于创新学习,又要紧跟时代步骤,随时做好走到时代前面的准备。狄更斯在一百多年前发出的声音在这天依旧回响: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期望的春天,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另外记住: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任何都会随时光落后与时代,社会需要不断向前进步。

只有具有强烈危机感的人,才能时刻持续高度警惕,以此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复杂的社会生存。作为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创业性质的公司及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更务必注意培养自我的危机意识感。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经济学家们到这天对此也依然没有定论,就最近的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众多国家,包括我们伟大的祖国,其影响之深远,至目前还在恢复期。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公司任何企业,都有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刻,我们先不思考政府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和会做什么?我们就应思考的是,公司的明天,不是等待到来,而是提前介入,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只有走在变化之前,才能更有效和准备地理解任何考验,少者还能借助成长壮大。但无论公司在应对任何危机时,市场永远是拯救并从危机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法则。

公司以服务不一样级别的消费群体,需要听到的是多元化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快更准确的的做出决定。所以作为公司员工和公司受众群体,能够用心的参与到公司发展中来,为公司发展提出有效可行的意见推荐是加快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催化剂。何为现代企业?这就应从职业经理人步入公司管理舞台开始。美国学者钱德勒认为,当一个企业中层和高层皆为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所控制的时候,便可适当的称之为现代企业。我一向都很倾慕那些,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离开自我一手建立的公司并认为这是实现公司无限壮大和公司万年长的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本也就不是一个常人能够做到的。

任何公司都把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作为灵魂和精神支柱。日本的企业文化我个人认为是比较能够抓住人心的,每个人都想获得自我理想的人格和平等。公司,不是创始人的,也不是股东及各领导人地,它是每一个员工共同的。其两个代表人物,涩泽荣一和松下幸之助是我在看过该部电视剧后对于企业文化影像比较深刻的两个人。《劝学篇》开篇第一句:天不生人下之人,也不生人上之人。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社训敬天爱人道出:人心才是最有力的。而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人类本心的东西,更就应引为重要。

社会的进步源于人类不断的创新以及对新事物的汲取。基础研究的突破才能不断提高创新的高度。要创新,就务必给思想自由的天空,这样的创新才能站在科学最前沿。无所保留没有秘密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以此到达突破性的创新。创新是公司生存的宿命,公司是人类创新的先锋。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最后,人永远都不要坐以待毙和自欺欺人,记住那句话:承认贫穷并不可耻,不努力克服才是堕落。公司的力量,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合起来的力量,改变世界,是千千万万个公司里的万万千千人一同努力及使命。

精选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作文 篇4

今天就谈谈看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各位分享。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可以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金蝶软件不仅参与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划,而且其自身也在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金蝶明珠会,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从打造中国企业无边界交流平台,到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对"公司的力量"思考后的行动。

20__年6月5日,深圳金蝶软件园,在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5

我现在的公司上海华厦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是“公司注册”业务。我推荐我们公司全体员工看电视片《公司的力量》,并购买的《公司的力量》图书,发给员工阅读。我们帮客户注册了几千家公司,现在每个月通过我们注册200多家公司。那么公司到底是什么?公司的历史?我们工作的价值? 《公司的力量》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首先,对公司这个组织做了一个高端的描述:公司是迄今为止被证明最有效的经济组织,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组织创新。在世界各地,原本互不相识的人在“公司”这样一个组织里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高效地、努力的工作,原本以为自然而然,实际上是无数前辈在经营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这样一个经济组织。字典里对“公司”的定义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改变了人们相处的方式,甚至改变了国家与国家竞争的规则。公司是一种组织,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人们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公司的人,正是由于公司概念的出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利益对抗也再不像早期那样兵戎相见,而更多采用一种经济模式、公司模式,从而建立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

《公司的力量》主要讲有限公司,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首先,有限公司将“生意”的责任从单个个人转向公司这样一个组织(实际上自然人与法人的本质区别),这给更多的人“做生意”提供了基础的组织条件,把某个生意限制在一定的责任范围内,不用再担心“生意”的亏损无限度影响到个人财产。而股份公司更将投资变得更为便利。在我看来,“法人”和“有限责任”的概念是公司这个组织的核心概念,这是公司能够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像东印度公司那样,特许公司带着国家赋予的特许状,在欲望和血色中开始了掠取财富的征程。当公司意志就是国家意志时,注定最后的结果是公司的没落。只有真正的市场自由来临时,公司才有了真正发挥的舞台。在19世纪市场的土壤中诞生了西门子、可口可乐这样伟大的公司,他们开启了一个个猎富神话。

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这是公司的原罪。要盈利,就有“剩余价值”。当股东追求投资回报到达极限,公司引发了社会矛盾。人们开始思考公司的社会责任。首先是工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有了工会,有了8小时工作制,有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另外,公司需要监管和监督,监督机制逐步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的法律制度逐步晚上,我国在2006年实施了新的《公司法》,我们的公司制度更完善,更与国际接轨。

第六集《谁执权杖》,讲了“管理”的最大作用。当公司规模超越一人当家的能力极限,当第一代创业者不可避免地老去,现代企业制度应运而生,管理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成就和每一个组织的必修课。权力该如何分配和传承?又该如何制约和平衡?永远成为企业家们面临的问题。福特、通用、杜邦、西门子这样一些伟大的公司也给了我们伟大的公司管理的实践和思想,值得我们虔心学习,并有效地、有选择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管理中去。

当“技术”层面的管理达到极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组织的精神内核。日本企业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京瓷、松下、丰田的管理者的企业文化思想留给大家丰富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财富资源。

从官督商办到自主经营,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在中国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艰难转型中,公司为何能够成为强大的改革力量?我们中国的公司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我们的巨大作用?这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自己的企业做起,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管理做起,是当下我们最实在的工作。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我公司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我个人对公司发展的理解比较深的感触是:

(1)、责任感,尤其是主要经营者的责任感是决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和没有责任感的企业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相反,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责任感的企业会发展的很好,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责任感也越来越强,形成良性循环。

(2)、制度建设,规章制度、薪酬体系、决策体系、企业文化制度等,制度完善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良好的制度,企业发展难于快速稳定前进。

(3)、企业思想和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建立积极的和符合自己企业的文化思想,使其深入到员工当中,如果能潜移默化到企业日常经营中,那将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会降低管理成本,而且企业经营效率会很高。

(4)、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市场营销,还是人员管理,都没有最好的固定模式,经营者努力探索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就是最好的。

(5)、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创业带给创业者更多的机会,成功的创业者可以享受创业的快乐。

(6)、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所有公司(尤其是服务业公司),人力资源是公司的最重要资源,除了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已经被很多企业所重视。尤其是现在80后、90后员工,他们个性鲜明,思想独立,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前提下,又融合公司的发展理念,这是当今每个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7)、创新。产品、市场、管理任何一个方面的创新,都可能给你的企业带来领先的机会,带来美好的发展。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6

最近看了两部纪录片:《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见识了不少新事物,也随之产生了不少感想。一直念着要把想了很久的博客给建起来,来写写感想什么的,不过今天,还没等看完,就已经因为感慨太多而忍不住先动手了。

《公司的力量》第八集:创新先锋,文如其题,主要讲近代历史上,因科技创新,特别由公司引导的创新,给全世界带来的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重点讲了贝尔实验室和其发明的晶体管,全球500强中历史最悠久的杜邦公司和其发明的尼龙,美国硅谷的由来及硅谷模式的世界影响力等等。

此外,还通过对比科技创新上的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介绍了日本的二次创新、赢得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胜利、个人电脑产业的失败及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介绍了美国模式的精神所在:不再留恋旧的技术,着重未来,着重下一个发明。

纪录片故事背后的脉络很清晰,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公司因发明创造而获利,世界因这些公司而进步。当然也顺便讲了创新需要自由、国家需要扶持科研等制度保障要素等等。不同人看这个记录片,关注的侧重点肯定不同,对于我来讲,好像处处是震惊,样样是新鲜事物。看着别人的发明创造,了解了诸多现代公司的发展史,太令人仰望了,而对比之下,自己和这种事物的差距实在太太太遥远了。

高中分科时选理科,原因是老师都说,理科读大学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更多。所以也就如同之前选理科的缘由,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使命的结束,果然理科没一路读下去。转读了新闻。那时经常听老师讲,新闻无学,我们都以为老师是谦虚。直到毕业后才真的知道,新闻真的无学,课堂上没学到啥,课堂外自己也没意识去学更多的东西。而整个行业在国内似乎也没有什么规范可言,工作只有入门壁垒,却没啥技术壁垒,一路这个模式培养下来的我们,更何谈核心竞争力呢,更别说发明创造了。

曾几时时,也有学者专家建议,做新闻要做杂家,要博采众家之长。如同这一句泛泛而谈的话,学的知识也是泛而不精,别说是众家之长了,连诸多常识的东西都一无所知。并非是说看了纪录片,被诸多名人激励,一下子要跟随德先生赛先生,还突生旧中国要赶超英美似的幻想。而是觉得作为21世纪的现代人,却一次次被20世纪的历史所震撼,被一个个常识所打败,觉得自己像一个原始部落穿越而来的人,空空披了件现代的外衣,而脑袋里充斥着的还是古老的文化,只记得泱泱大国历史灿烂悠久,记得四大发明四方朝拜,却一点不知道离自己最近的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历程及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不是stay foolish,而是真的foolish,这,真是多么痛的领悟。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7

“企业家誓言”:“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企业家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他应有的特质是什么?

加斯说:一个企业家要对公司未来心怀憧憬并且付诸实践,而且要能够把资源重新组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院长说:市场经济当中,面临着不确定性,这时候需要有人高瞻远瞩看清未来,具有这样一种素质的人就是企业家,更有人说企业家需要冒险精神!

而在今天,一个合格的企业家,除了上述所言要带领大家赚钱,要有整合能力和冒险精神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近年来,民营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问题也逐年攀升。地沟油和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煤矿坍塌和爆炸等安全生产问题,重新考查着我们对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认识!

人是企业的根本,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强烈的使命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发展道路的长短。只有对社会有利,为人民谋福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8

看完《公司的力量》,我对公司二字的含义有了深刻了解,但直击我胸口的是力量二字。

力量,是力气、本事、作用的合称。如果将这三个词语贯穿于公司与个人,相信我们将对《公司的力量》有更直接、更立体,更接地气儿的理解与思考。

纵观公司的成长历程,有海市蜃楼般市场无限的美景;有惊天动地般猎富时代权与利的交涉;有别丝抽茧般提高长征上劳资间的无奈之痛;有鲤鱼般危机时刻自救的机智与胸怀;有开放与守旧谁为舵主的矛盾抉择;有由各领风骚迸发出的心底的呐喊;有无限创新、自主更新造福世界的创新先锋;有地球无疆、心怀感恩与谦卑,驾创新与梦想,齿轮不断探索未知的强劲步伐。

其实,公司的发展历程更像是一个伟大巨人的成长之程。它为我们的职业之路、道德之路、探索之路做了一个敢为人先的示范。

公司需创新。我们就必需全力为其助航;公司遭遇创伤,我们应凭尽学为其“诊疗”;公司需要竞争,我们就必须要自强。为此,于己,公司的力量驱使我们必须做以下几点

学习竞争,必须竞争。同行业中,机会平等,结果不平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仅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的公司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竞争之前,我们必须学会竞争。竞争不只是在效益上的竞争,还有人文上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道德层面上的竞争,技术上的竞争。这些种种竞争就会激发出两个字自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我,不断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同事学习,向领导学习。此外,我们必须去竞争,不竞争你就不会了解自我的短处,不竞争你就不会快速成长,不竞争,你就不会了解自我与别人的差距。

公司给与了员工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才能够将在学校所学施展出来,当所有同行都在为同一产品服务时,我们必须想到创新。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毫无疑问,技术的创新往往占

主导地位,有时候,放下拥有的,是为了更好的向前。我们是一个有梦想,有梦想的组织,我们要想做不平凡的事,就必须创新。在创新历程中,我们不做“拿来主义”,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汲取先进文化,激励员工,凝聚员工。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一个好点子也是创新。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能将思维打开,将自我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改善报告形式长期累积。然后将付诸行动,相信,创新将无所不在。

学习感恩,必须感恩。当今对于有些人来说,挣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持续挣钱。我想这与感恩有不可无关的关系。两大网络引擎公司谷歌和百度。百度只是中国的,而谷歌却是世界的,谷歌将所得部分利益反馈给自我的顾客,自我的员工,鼓励他们创新。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无言的永恒回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感恩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感恩公司给与我们就业的机会。我们能做的是带着势不可挡的竞争力和无可复制的创新力更好第回报于公司,回报于社会。

总之,在我们与公司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公司的力量使得我们专业技能要强,主角定位要准,不良现象要狠,于司就是产品质量要稳。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定会把要准、要强、要狠、要稳、变为更强、更稳、更快、更准。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9

今天看完这部纪录片已经好几天了,直到今天才写观后感。

大概是难度太大了。老师说:以我的知识至少要看三到五边。那作为一名学生与老师相差甚远,这短短几遍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足为道。与片中的词语相比不过是浅薄之词。总片长500分钟,分十集。

初看总有一种熟悉却又陌生感觉。“公司”这词在生活中使用频繁、无处不在,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但看了之后却发现这潭“水”却是如此的“深”。2008年,由雷曼兄弟破产而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纪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用“蝴蝶效应”打个比喻:雷曼兄弟破产就像一只蝴蝶,它在大洋彼岸轻轻扇扇翅膀就引发了一场飓风——金融风暴。与其说雷曼兄弟破产引发金融风暴倒不如说是公司。这场经济危机所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我想这也是金蝶软件与央视重金打造造的、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的原因。公司作为至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出现被称作是“人类的成就”,尤其是股份公司惊人的崛起和当前无可争辩的统治性地位,被公认为是现代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凝聚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 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片中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说: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里,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其重要之处在于能使一个国家强大。在公司这个生命体孕育生长的背后,是全人类不断认识财富、认识市场、认识权力、认识人性的思想历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清晰脉络。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公司已不仅仅一个经济性组织,而已经成为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社会性组织:促进自由公平的竞争、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间关系、改变国与国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方式……。

但是,公司却让人爱恨交织。公司一方面将一切明码标价,是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祸首,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自利的本能和道德的底线,让公司自身矛盾纠结。作为有机体的公司,既有长大成人的冲动,也有成长的烦恼。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公司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万物皆有规律!每一种事物必有其该有的规律,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作

为一名大学生,不去管此片是否过分讴歌公司、市场经济、企业家,或是其他。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呢?这也是老师给我们观看此片的初衷。以后我们都要成为公司的一员,是公司的新生力量、创新力量,更是国家的未来。对我们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未来,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三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实践了近二十年,公司作为市场运行中的重要角色,为我们提供了寻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载体。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公司的成熟尚需时日。了解各国公司走过的历程,无疑将有助于中国公司的健康、壮大,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无论是从个人、公司、国家的方位,或是从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用一部诚实、冷静的纪录片来回顾公司的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以现实来设问未来。

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这里的“读书”有了新定义:掌握知识,让它成为中华崛起的工具。马云曾说:创造真正由中国人建立让全世界人骄傲的公司,这是我的梦想,也是这代人的梦想。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篇10

今天就谈谈看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各位分享。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应该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己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可以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金蝶软件不仅参与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划,而且其自身也在帮助中国企业寻找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金蝶明珠会,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从打造中国企业无边界交流平台,到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对“公司的力量”思考后的行动。

2010年6月5日,深圳金蝶软件园,在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