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及心得启示(优秀9篇)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及心得启示(优秀9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 篇1
吴天一院士在青藏高原工作和生活60多年,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就是坚定和坚守。吴院士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到现在60多年,一直工作在青藏高原,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世纪50年代末,吴院士和他的妻子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建设大军来到青海建设青海,吴院士发现这些建设者都不同程度的有高原不适症,特别是心慌、头疼、胸闷等高原反应而痛苦不堪,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作为一名医生的他,当时他下了一个决心,说我要攻克高原病,我要守护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个决定他矢志不渝,正如他个人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
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尚属空白,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的生涯中,吴院士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地为伴,遭遇过多次的车祸,他本人也有14处骨折,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刚才短片里他也说到,耳朵鼓膜曾经被击穿,40多岁的时候就罹患白内障,这60年来他不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洛矶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和探索,不畏艰险、严谨治学的求学精神,使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吴院士的民族是塔吉克族,所以他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新疆,又来到了青海。20世纪80年代,吴院士父母、妹妹都去了美国,而且定居在美国,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玻利维亚高原所都曾邀请他去那里工作,但他毅然放弃了美国绿卡。他说我的一生要奉献于青藏高原。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的强烈地震,年逾古稀的吴院士,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带领医疗队连夜奔赴灾区。他说,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在灾区他往返救治点,指导抢救高原病患者,辗转医疗点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深入临时居住点宣传防病科普知识,并在震后全面总结面向国际介绍高原医学救援的经验。吴院士就高原医学知识宣传、防治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是吴院士为什么要扎根在青藏高原投身高原医学研究?
我想正是因为他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报国的理想,求实进取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品格。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他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服务人民,用科学报答祖国,用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昂扬的精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赤诚的家国情怀,诠释了一名医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的职业精神。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 篇2
学习朱彦夫,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功崇惟志,业�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面对家乡的落后面貌,朱彦夫没有去“等靠要”,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勇于担当,挺身而出,拿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才换来“山上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的张家泉。为了记录、传承战友们在战场上英勇悲壮的历史,朱彦夫拖着残躯义务作了千余场报告,苦熬七年一字一句为后世留下百万字书稿。朱彦夫的故事告诉我们,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转型,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改善民生,哪一项都需要我们甩开膀子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实干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把心思放在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够干出成绩,干出实效。
伟大的梦想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朱彦夫以一生奋斗拼搏忠诚践行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永不停息地奋斗,以每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形成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力量,去赢得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这就是朱彦夫光荣事迹的时代价值所在。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3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及心得启示(优秀9篇)
颁奖盛典当晚的颁奖词由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诵读,全文为“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江苏连云港王继才夫妇守岛28年,两个普通人,用善良和纯朴,温暖了那一片海。这种爱国奉献的赤子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感动中国,感恩你我。爱传承,从没有终点,感恩前行,从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感动着。
从20__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我都坚持收看,认真地聆听着那些感人的故事,认真地品味着每一段颁奖词;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已�
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味感动、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我一发现他,就把他当做一个滋养自己心灵、软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的好节目;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在观赏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能得以实现。
至今还记得,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还在行进中,我就在感动中写下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评选之感动”,记录下对于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老师李桂林、陆建芬贤伉俪二人在天梯小学坚持十八年的感动。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我灵魂得以洗礼、升华的时刻,我自己很清楚: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崇高的伟大的灵魂,都有着一种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些崇高的灵魂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我这一辈子无法达到的;正如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做的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仔细看看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中的“好人们”,那个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几十年——陪聋哑儿子读书十六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帮助“发小”三十九年的陇海大院的哥们、默默捐款20__从不留真名的张纪清、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辉等等。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让我的心与情得以进一步软化、激发、培育和提升的好时刻;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故事,让我的心更加温婉、温润,更能被感动、感化。至今,我还能有一颗似乎与年龄不符的能够感动的心;至今,我还有一些能够让自己骄傲的激情,我要感谢诸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之类的节目、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我会很好地珍惜这些人物、这些故事带给我的精神滋养、文化陶冶,我会继续努力地让自己有一颗能够感动的心,有一份能够有一定热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 篇5
张坤
国外势力拉扯,却依然坚持住压力回到祖国;残肢断臂,却以毅力和乐观坚守;十年磨一剑,彰显亚洲速度之巅。泱泱大国,古今中华,从不缺让我们感动的人,他们或许只是平平一隅,但也足以让我们为之颤动。我的血液里流的终究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杨振宁先生苍老,但干脆的声音从电视里传出,他的平静却让我们无比震撼。面对国外优沃的条件,良好的资源,高薪的诱惑,他丝毫没有犹豫,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当时对华人的限制,曾让他陷入迷茫,汹涌的海平线,让他回国之心更加急切,当机会来临他便坦然走线归途,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在哪里生根就要在哪里开花。
一家两口一只胳膊一条腿,在村子里顽强生活,当我看到他们艰难的穿好衣服走向田地,脸上却会心的笑时,我的鼻子忍不住一酸,眼泪就滑落到嘴角,可能困境中的乐观和坚韧最能戳中我的泪点。
九秒83,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让所有人记住了这个数字,在平常运动员退役的年龄他却毅然拔剑冲上赛场,以30多岁的年龄创造了奇迹,他站在跑道的起点,他便不管什么,他肆意的追着风,百米跑道时他的战场,在这里他身披国旗而战,当兵临城下时,他却选择改变作战方式,将他已经用了十余年的左脚改换为右脚,这使得他的训练难上加难,可他却用血和汗战胜困难,美天使月亮伴他入眠,月亮迎他起床,从黎明跑到月升,最终以9秒83回应全世界,希望能在2024年的奥运会上再看到他奔跑,这是主持人对他的祝福,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祈愿,那道闪电终会身披红光再战无常。
凛冬已到,他们排除万难,盛夏到来,他们以热情温柔世界。坚韧,乐观,爱国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尚未结束,我们的感动从未停止。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6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观看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__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缅怀__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奋发作为,努力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20__年7月29日下午,离退处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收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举办的__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报告会上,__生前同事、亲人、同学和媒体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深情回忆__感人事迹。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__以“红土地上的生命之花”为报告主题,讲述了__对驻村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真情期盼。百坭村党支部书记__以“永远的第一书记”为主题,讲述了__走村入户、斗志昂扬,为百坭村群众谋幸福的故事。__的研究生同学__说:“文秀总是把微笑给了别人,把坚强给了自己。”在姐姐__的心目中,妹妹爱家人、有担当,对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热情。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__在采访中一步步走进__的真实世界,祈愿这份感动永远陪伴我们温暖前行。
观看视频结束后,离退处全体党员干部结合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工作建议。
一致认为,__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致决心,要认真学习黄同志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老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发挥老党员、老同志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发展改革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致表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初心融� 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心怀感恩,用心用情服务老干部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努力做到让老干部满意、让委党组放心,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8
2月17日晚上,我与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的直播,让我认识到了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了解到了许多感动人心的故事。我想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句:“感谢有你!"
这次的感动中国人物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有防疫期间带病坚守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有改变山区女童命运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张桂梅校长,有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等等,他们每个人既平凡又伟大,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创造出影响深远的社会价值,他们是多么伟大!
在这群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他们都已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早餐店。从2003年初,夫妇俩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建立起一间共享“抗癌厨房”。他们的初心是让来自各地的患者家属可以在这儿为自己的家人做饭,让患病的人能吃到家里的味道,心中多些安慰。从每次0.5元到每次1元,夫妇只勉强维持着日常开支,初心却从未改变。他们这里像个家,夫妇俩常开导帮助病人,给予他们鼓励与安慰。
“微弱的灯火,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在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看惯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对呀,看似只是个提供炉火的简单举动,却不知温暖了多少人,而万佐成和熊庚香也是最平凡的人,却能给予这么多人力量。这让我明白了虽然每个人都很平凡,但爱心不分贫穷富贵,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足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每个人都能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社会价值。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多给予他人安慰与鼓励,始终牢记善行天下。
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才更了解什么叫做奉献,什么才算付出,这样的人让我们感激不已,所以让我们在心中铭记他们,在生活中以他们为榜样,大声地为他们说一句“感谢有你!”
最新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9
前不久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中国队可以说是战果累累,我们记得每一个运动员取得胜利的时候的样子,我想大家对于苏炳添应该不陌生吧!这 苏炳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逆袭的人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苏炳添是一个80后,看似成熟稳重的他,其实在初中的特别调皮,他不喜欢上课,更不喜欢做作业,就因为此事,还受了老师的惩罚,为了逃过惩罚,他报了学校的田径队,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逃避,让他在跑步方面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成为国人所称赞的年轻人。
经常好动的他在一次比赛中,跑出了11.72的好成绩,这对于一个小孩子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正因为这一跑,他被中山市体校的老师发现了,从此他进入了一个正规的训练课程。进入正规训练的苏炳添成绩不断的提高,跑进了10秒之内,成为亚洲第一个人,黄种人在体质上与黑种人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我们大家心里,黑种人的耐力强体质好,田径赛场上黑种人的天下,但是29岁的苏炳添告诉我们,田径成绩的好坏与体质无关,但是与努力成正比,事实上正是他说的,努力是克服所有困难和障碍的最好方法。
本次亚运会的第一名,正好填补了他在各项大赛中的空白,为他的事业又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更增强了国人对田径这个项目上的信心,也是为许多后辈做了榜样。母校暨南大学与苏炳添达成协议,让他回到学校做副教授,我们想想,从一个爱逃课,不写作业,各种调皮的事都做,到如今的副教授,说实话,不羡慕是假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努力才会成就自己,越努力越幸运,所谓幸运都是通过自己换取而来的,从未有天上掉馅饼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空虚有的,人的一生要有许多目标,我们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来提升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夏天我们要感谢这个大男孩,因为他让我们这个夏天格外清凉,因为他的努力让我们震惊,他的逆袭让全世界人肃然起敬,希望他在以后的路途上继续强大!继续勇往直前,续写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