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5篇

发布时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中国航天员?你最想听航天员讲解什么知识?快来留下你的问题吧!有机会在天宫空间站为你现场解答!

天宫课堂第二课小学生观后感300字 1

郭凯文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康斯坦丁曾经如此说过。

宇宙的奥秘人类知之甚少。但我们可以慢慢地去探索它们。比如在“天宫”中的老师们做的一些实验:液桥、水油分离、冰球实验。

在太空中,我们摆脱了重力的束缚,能做陆地上所不能做到的实验。在地球上所完不成的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在太空中就可以轻松做到。

在太空中的时间也与地球上不同。在地球上一天只能看到一次日出日落,但在“天宫”中每90分钟就可以看到一次日出日落!在“天宫”中除北京时间外,还有世界时间、相对时间、绝对时间与飞行时间。

宇宙十分之大,其中奥妙也是深奥奇特。我相信在将来,人类定能走出摇篮……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2

杨木易

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的一天,因为我观看了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

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我知道了,为什么三位航天员的`脸看上去胖胖的,因为失重环境会导致他(她)们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所以他(她)们的脸看起来胖胖的。王亚平老师做了好几个小实验,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一项实验就是“液桥演示实验”,王亚平老师将两个液体球分别放在两块不同的塑料板上,然后慢慢靠近,当两个液体球相连时,再缓慢地拉开,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形成一座“桥”。哇!真是太神奇了。这个实验让我看得目瞪口呆,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不禁在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也特别想去天宫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教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3

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多么豪情壮志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激情!的确,少年是最有想象的,是最朝气蓬勃的,是最有激情的。朝气蓬勃、想象、激情,铸就了梦想。我想,少年有梦想则国有梦想是一点儿没错的。我,也是中国这个大家庭里的份子,我的梦,也是为了祖国而奔向太空。我的梦想是想做名宇航员,乘着宇宙飞船飞入太空。这,是我的梦,一个的少年的航天梦。

观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4

凌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运载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升空,搭载着3名航天员如利箭般刺破苍穹,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战”,青岛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护航技术支撑。

早在此次任务发射前期,中国电科22所的信息保障团队就已全面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这支团队全力为此次任务提供了空间电波环境态势和异常事件预报预警信息,为发射窗口的确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团队还为任务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电波环境效应数据,保障航天测控、卫星通信和空间目标监视雷达等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中国电科22所研发的便携式定向仪、陆用型信标机、海用型信标机、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设备齐“上阵”,组成了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救生网络。这套多次为我国航天任务发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装备”再次为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出征提供了坚强护航。

“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再次接受了实战任务考验。”团队博士郭阳告诉记者,飞船在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该技术可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秒内进行“实时翻译”,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这项技术就像飞船的‘眼睛’,让它保持更好的姿态运行。”郭阳表示,航天可视化团队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轨道修正、姿态调整以及飞行控制与指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飞行保驾护航。

“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助力中国航天事业10余年,已成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常态化任务执行系统。”据郭阳介绍,该团队早在2011年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就已经作为任务全过程的推演平台,曾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等工程实战任务,主要包括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嫦娥四号以及嫦娥五号任务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与遥操作操控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时三维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5

在今天的直播课堂里,有许多有趣而又神奇的小实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太空航中由于脱离了地心引力,让可爱的冰墩墩随着扔出去的方向飞了起来。在之后中国还将造出“问天”飞船,并发射到大空,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6

今天我们迎来的天宫课堂的第二课,这一堂课,我又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航天的知识。通过这堂课,我也知道了“失重”并不代表重力消失,王亚平也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神奇的小实验,期待下一次的天宫课堂有更多精彩的小实验!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 7

与学校同学一起在线观看了“天宫第二课”的直播,在王亚平几个老师的操作下,给我们演示了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地面上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受益匪浅。看到航天员们的为人类打开了我们对宇宙认知的大门,无比敬佩。

你们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抬多高!张开梦想翅膀,向宇宙出发,天宫课堂不是梦,是精神!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8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课上,宇航员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太空里转身。

转身?大家一定觉得这很简单吧,想怎么转就怎么转。在太空里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一转,你有可能飞;再转,可你使出了吃奶的劲,却发现自己的身体纹丝不动。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转身呢?那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是怎么挑战这个艰巨的任务的。

第一种方法是用游泳的方法挑战转身。只见男宇航员叶老师一离开位置就飞了起来,在太空舱里飞来飞去,完全没有了方向感,更别说什么可以挑战成功,能找到方向感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是我,怕早就吓得哇哇大叫来吧,你想,身体不受大脑控制的飞来飞去,下不来,又站不稳。

第二种方法是用嘴巴吹一口气。嘴巴吹气身体就会转弯?这不是说梦话吧!不过,现实就是这样神奇,只见叶老师一吹气,身体真的转了起来。可是,这个动作可坚持不了多久。如果吹的时间太长,身体就有可能会缺氧,所以男宇航员吹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连连叫道:“不行了!不行了!”第二次挑战又失败了。我不可思议地看着视频,心想:“转身都那么难,太空生活真不容易啊!”

第三个方法开始了。这一次女宇航员让男老师把双手侧平举,然后举起一只手,用力甩动。身体就转动起来了。但是,如果把双手放胸前的时候,身体就会转得更快,像一个拼命旋转的小陀螺。可转的时间长了就会头晕,所以也没有转很长时间给我们表演。我觉的那一定很刺激,不亚于玩过山车的感觉,还可以看周边场景那才叫一个好玩。

第四个是和地面上一样的动作一样的方法,在太空展示的时候身体想要向左但手却向右,反之相反,转了好几次可还是不行,刚要下来却还飞了起来,不知是没站稳还是一下子转不下来了。这一个场面差一点把我给笑死了。

第五个方法也是女宇航员想出来的。她一只手在那转转了过去,女宇航员要他换一只手再来试试,也转了过去,终于挑战成功了。

这一次“天宫课堂”真的让我大开眼见。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 9

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

当“天宫”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

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

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10

远望起航,神舟飞天。十年心血,筑就辉煌。凝望浩瀚的太空,中国空间站定是那颗最亮的星。那银白色的身影,在太空里翱翔。而身处中华大地的我们,正聆听着远自天际的声音,感受课堂的美好。天宫号上,信息在网络的传递下,走入千家万户,也深入了我们的心。又是一次天宫课堂。

透过屏幕,我看到了空间站。它的那样白,是那样纯净,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三位航天员在舱中傲然挺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更充斥着一份热爱——对祖国的爱。十年积蓄,只为一朝绽放。看着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回想当年的岁月。一股热血在我心中奔涌。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航天史上留下了中国的印记。在课堂里,精彩的水试验,神奇的超饱和溶液,先进的高失重箱都展现在我眼前。从基础科学到尖端科技,从民生日常到精密试验。一幕幕画面都深刻在我脑海里。它们是中国富强的缩影,成功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看着绝美的空间站,谁能不感慨吗?谁又不为之感动呢?从零出发,奋力追赶。曾经落后者的我们,已迈向了世界前列。无数汗水与心血筑就了空间站,而一切的努力凝结成今日的中国。爱国之情在我心中涌动,我深爱这祖国。天宫课堂里航天员的谈笑风生、直播时前所未有的高清画质、低时延的5G网络。中国制造,中国科技,中国速度举世瞩目,它们是成功的代言词,更是人民心之所向。

课堂虽然短暂,但征途格外漫长。中国,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拼搏,奋斗,一起向未来!在新时代的路上,我们定会怀着满腔热血,用汗水筑就美丽中国!我们的梦想,与天宫一同,在长空翱翔。

天宫课堂第二课小学生观后感200字 11

富婧瑶

“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这是中国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所说的话。

这次的天宫课堂让我感受到科学家与航天员们为中国航天取得进步做出的巨大努力与坚持。天宫课堂以直播连线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与现在在太空中的三位航天员直接交流,四个在太空中的实验更得以激发起了同学们对太空科学的强烈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了解到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感悟航天技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感谢宇航员们通过天宫课堂的方式,让我们青少年感悟宇宙奥秘,探索宇宙知识!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12

“天宫课堂”第二课3月23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众所周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航天人不畏艰辛,勇于攀登、奋发图强,他们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队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要想把航天精神传承下去,必须靠广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天宫课堂”正是青少年航天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展现航天精神的好平台。

“天宫课堂”通过三位航天员惟妙惟肖的讲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离深入了解航天知识,直观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奥妙之处。观看完“天宫课堂”第二课,我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对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更加强烈了。“天宫课堂”使我从小树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我无尽的探索欲望!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13

昨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天宫课堂”,在我眼前,掀开了空间站的神秘面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做了很多实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沸腾水球”,在失重的情况下,水滴慢慢积累成一个透明水球,水球漂浮在空中,往里滴入蓝色颜料,透明水球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再往里加入泡腾片,顿时,“水晶球”里就绽开一朵朵绚丽的“烟花”,看的我目瞪口呆。通过这次实验,我感受到太空无穷的奥秘。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 14

点点星光闪烁,汇聚成深邃广阔的天空。在宇宙至上,有一个空间站,那里充满着璀璨的光芒。一场宇宙课堂将在那小小的空间站里展开……

“请大家看现在我手里的水球……”伴随着王亚平老师的讲解,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球里瞬间就充满了雪花,变成了泛着白光的小“冰球”。这就是课程表里的第一项活动——太空“冰雪”实验。

接下来就是水油分离的实验,在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装上了水和油,在陆地上的中国科技馆也同时的进行,我们发现水和油慢慢的分开了,但在空间站里,水和油却还是混合的状态,只有在离心作用下才会分离。我不禁感叹:实在是太神奇了!宇宙有如此多的奥秘,都将让我们一一的探索。

最后展示的是现在家喻户晓的冰墩墩,它在被抛出的路程下没有像陆地上那样,垂直的掉下来,而是在原有的方向下匀速前进,慢慢悠悠的到叶老师身边。

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们把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奇特的事情分享给我们,太空的探索,这证明一个国家的强大,而我已经看到了我们祖国科学的强大,我将来也要为我们的祖国作出一份贡献,因为这是我的中国梦,这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太空科学梦。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

抬头望向夜空,满天星斗闪烁着光芒,镶嵌在深蓝色的夜幕中。银河像一条淡淡发光的白带,横跨繁星密布的天空,其中有那么一颗星星格外闪耀,我知道,我距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15

乘组的三位伟大而杰出的航天员老师,今天不仅为我们上了生动精彩的航天科普课,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航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少年强则国强,作 感知宇宙奥秘,拥抱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