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观后感(优秀9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1
我一直关注的“经典咏流传”又有新的一期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期待,早早地打开电视,准备看这个节目。
听过《芒种》吗?了解“音阙诗听”组合吗?这期第一位“经典传唱人”就是我的最爱,古风诗词歌曲创作组合---音阙诗听!知道“音阙诗听”的含义吗?就是英文“INTERESTING”(有趣的)的意思。他们演唱了由歌曲《芒种》旋律改编而成的《四季》。古筝与小提琴两种乐器配合演绎,两种旋律交织交流,悦耳动听。优美的诗词与美妙的音乐互相点缀,可谓锦上添花,相得益彰!我个人则特别喜爱用这种方式来熟悉背诵古诗,同学们你们也可以试试呦。
这期“经典永流传”的舞台上,传唱了“诗仙”李白的作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直帅狂放;“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壮怀豪情。康震老师引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林庚老先生的话:“李白具有少年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少年的精神,而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状态,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从李白的少年、中年、老年创作的诗词中能一直感受到的乐观、豁达、自由、奔放的精神力量!听后,我深表认同。虽然我的诗词素养还很浅薄,但我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日益浓厚,因为我能从古诗词里面感悟到这种文化力量�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2
在我每一次观看经典咏流传的过程中,总会被它柔美又动人的声音所打动,仿佛被它那洪泛般的自由、激情和无畏特别的惊艳,深深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魅力。
首先,看经典咏流传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它散发的自由的气息,是永恒的、不屈服的,使它们能够在任何环境都能持续传播。它们有着独特的活力,他们可以使我们回到童年,令人感受到一种怀旧之情,也让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
此外,在观看经典咏流传的时候,我也能够感受到它所散发出来的另一种空灵气息,它把我带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使我可以更容易地静下心来,让我们放松身心,更容易地融入一种精神的愉悦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古典的优雅的气质。
最后,在观看经典咏流传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它们蕴含的无畏的气息,它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一种勇敢面对环境的精神,使我们有勇气去经历艰难困苦,令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精彩和无穷的可能性。
总之,在观看经典咏流传的过程中,我能够深深体会到它们洋溢着的自由、激情、无畏,以及古典美学和无畏精神,使我在内心深处不断感受到一种精神和力量,深深感受到真正的传统文化精髓。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3
凤凰传奇演绎李白的《将进酒》,把李白的大气、豪放、洒脱演绎得淋漓精致。如主持人小撒说和,能把唱歌底蕴深厚的凤凰传奇唱沙哑的,也只有李白了。如果李白在天有灵,是否可含笑几泉了。尤其让人敬佩的是,那位半导体博士生导师,在我们的印象里,学理科的都是很沉闷的,尤其笃信西方科学,西方的文化,这位半导体博导完全突破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相信无论在什么领域,经典都会让我们受益无穷,经典无处不在。
汪明荃、罗家英一对现在版的爱情经典,一起经历了生死,经历了二十一年的恋爱期,六十多岁才结婚,他们才是真正的体会什么是真正爱情,也是“两情若是长相久,又岂在朝朝暮暮。”最真实的写照,让我又相信娱乐圈也是有爱情的。
孙杨一位游泳健将,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由他来演绎刘桢的《赠从弟》,以《亭亭山上松》的歌典呈现,加入了《男儿当自强》的部分内容,把松树的傲气、自强演绎非常到位。少强则国强,青年强则国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每个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文化基因。
经典是中国人的基因,人人需要。无论是在唱歌,体育,演员……在各行各业,都需要经典精神,而且有很多人已经在践行经典的路上,并且把自己活成经典。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4
《经典咏流传》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部综艺节目,它由央视推出,以“和诗以歌”为主题,最大的主题就是将经典唱出来,赋予古老的诗词新的生命。
初看《经典咏流传》便被它新奇的节目形式所吸引,古风古韵的诗词与当代的流行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极其神奇的化学反应。以前对于古诗的体会在音乐的酝酿下越发深刻,对于其中感情在铺成歌后更容易领会。
节目往往会邀请几位歌手来演唱,这些歌手为一首这样的作品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元素,记忆深刻的便是著名京剧表演者王珮瑜和洛天依的合作,一个是国粹的传播者,一位是当下在年轻人非常流行的电子合成虚拟歌姬。两者同台演唱苏轼的《水调歌头》,这一场面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一个是我喜欢的京剧大师,一个是我爱的虚拟歌姬,它象征着文化,艺术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它预示了这个节目对于创新的`追求和经典的传承。一曲水调歌头告诉了我们,创新和传承并不是矛盾的,他们之间相辅相成,流行和古典是可以结合起来,并带来更神奇的产物。
令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个点是任嘉伦的《琵琶行》,我曾听过它的原唱,如泣如诉,婉转悠长,但这首的改编更为丰富,京剧念白,已经方锦龙大师的琵琶演奏,� 但对我来说,琵琶演奏是最打动我的一个点。在古代,诗歌本就是用来吟唱的, 用古人的乐器演奏,是最简单直接的一个方法去穿越时空,体会数千数百年前的情感。《上下求索》的编钟的运用也同样令人记忆深刻,隐约间好似回到了荆楚大地,感受到了巫乐的玄幻气氛。其他作品也有对古琴,中国鼓等传统乐器的运用,使歌曲的历史感更厚重,文化底蕴更深远。
《经典咏流传》贴近生活,符合当下不同的人们对艺术的要求,赋予原先对学生来说枯燥的诗词新的活力,魅力。中国的文化深厚不逊于任何一个文明,在现在这个匆忙浮躁的社会,它确被忽视,对任何一个炎黄子孙,这都是羞耻。这档节目启示我们去拥抱传承中国的古典文化,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正如节目所说:不忘本来,才有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政治,而是文化等各个方面。我们应该把中华传统文化深入生活,积极弘扬。传承中华文化“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5
每一首直击心灵,并在心灵深处久久回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音乐创作人的别具匠心,让经典重拾火爆,《经典咏流传》,一场精神的盛宴。
本来一直关注中央电视台,热切地盼望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开播,结果却等来了意外收获《经典咏流传》。"我把星星唱给你听。"这是每一位歌手的出场白。实话说,我不懂音乐,也不会唱歌,但是我很会享受听音乐的那种感觉。几首下来,真正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这几年看春晚上的歌曲,看得实在是虐心。为什么这些经典不上春晚,随便一首,足以使灵魂得到震撼。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浮躁,难得有人静下心来去品读这些经典。《经典咏流传》让经典回归,值得赞赏。我想在这儿,以文字的形式再重温经典。
江南
汉 ·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汉乐府中一首描述江南采莲美妙的场景,在《经典咏流传》中又搭上这么一联:
云畔遮远山,山野路弯弯,歌飘山野间。歌飘山野东,歌飘山野西,歌飘山野南,歌飘山野北。
再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是高考监完考后有些疲惫又略带如释重负地坐在大巴车上。那稚嫩的童声在耳边萦绕不绝,自己也感觉随着歌声飘到江南水乡。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湖面上,一群采莲的男男女女,尽情地嬉闹,尽情地歌唱。那情,那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鱼翔浅底,芙蓉撩水;美女少年,才子佳人。此时此刻,我才深刻地理解:"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词了。江南这个地方似乎已经被诗情画意成了一位大众"恋人"。
人人爱江南;恋江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黄绮珊演唱苏轼的《定风波》前面"加了这么一段歌词:
何时起飞 何处落定
每一步都云淡风轻
一直寻找 一双眼睛
能看清岁月的身影
都说生命 是一次旅行
总在穿越 自己的心灵
梦有多远 爱有多深
原来只是一道风景
之前就在《百家讲坛》栏目里面听康震老师讲苏轼,后来又在图书馆借阅了有关书籍。然后就听到了这首歌,感觉苏轼在我面前真实再真实,然后镶嵌到我的灵魂深处。第一次接触苏轼当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把酒问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感觉到了李白式的浪漫,落笔潇洒,舒卷自如。而事实上,这其中也暗含了苏轼的无奈,他想与弟弟苏辙团聚而不能,只能千里共婵娟了。尽管如此,他能潇洒自然,积极向上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他这种心态让他很是可爱,可爱得有点奇葩。奇葩苏轼如《定风波》的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那么大雨,他就无所谓,还一边吟唱,一边享受。谁怕?我就这样,任性由我,淋湿了大不了还有太阳晒吗。看看这心态。怪不得他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搁一般人,提都不想提,心塞。苏轼的一生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何时起飞,何处落定,每一步都云淡风轻。无所谓官大官小,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无所谓贫穷富有,幸福快乐一定要有。生命是一次旅行,总在穿越自己的心灵。黄绮珊这首歌,把苏轼的处世哲学诠释的入木三分。好歌,经典,永流传。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珍贵的相遇,他乡遇故知;才子遇佳人;美酒加咖啡。而我也遇到了你,一见钟情,永久珍藏。《经典咏流传》的每首歌,都出现在了我的缓存。随时随地,有网没网,我都可以尽情地享受经典之美,音乐之美。爱上了,就是这么任性。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6
青春花季,如清晨朝阳,明朗;如雨后彩虹,斑斓;如无边海洋,激昂。青春,我们满含着对世界的梦想,梦想着豪迈热烈,梦想着血气方刚,也梦想着自己青春的模样。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那是一匹银蹄马,通体黑色,只有蹄子是银白色的。它骄傲、美丽、优雅,在演员华丽的声线下,我们也联想到了“昭陵六骏”中的白俊乌,听鼓声点点,我们进入了辽阔的草原,匹匹骏马从远处奔驰而来,活灵活现,在草原撒野。“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在诗鬼李商隐的笔下,还有着这样一匹瘦骨伶仃的马。它虽瘦,但气度不凡。有着坚韧和傲骨。在铿锵的歌声中,我似乎看到了那位属相为马的李商隐,他有着赤诚之心,尽管困难重重,也依旧自强不息。
白云映着蓝天草原,苍茫辽阔。在马头琴声中,我们又走进了李白的另一首诗歌《观放白鹰》,“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一只振翅高飞的白鹰,卓尔不群,充满斗志。而那在乌兰的牧骑也同时昂扬向上,坚定不移,如同草原上的雄鹰,渴望飞向广阔天地,大展拳脚。演员们朝气蓬勃,他们穿着牧民的衣服,唱响草原的歌谣。悠扬的琴声中,我们看到了绿色的'大草原。蓝色天空下,一群载歌载舞的牧民聚在一起。演绎着青春芳华。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在那恍若仙境般的意境中,我看到了苍穹浩茫,万劫太极的壮阔景象。浪漫的诗仙李白以北斗为樽,将驾驶时光之车的龙灌醉,让时光不再流逝,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令人心潮澎湃。在李白看来,人生虽多,但没有苦,他不哀叹时光易逝,而是留下美好愿望,希望留住时光。古老的箜篌声音独特,它的每一根弦都在指引着我们走入那时光隧道,去看看李白的坚持和追求,去珍惜美好青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耳熟能详的诗句,用音乐演绎出来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我听到了婉转的小提琴声,那是源源不断的水在涌入池塘吧。朱熹的《观书有感》全文并没有提到书,却在最后引出了“源头活水”之说。这也印证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深刻哲理,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回看演员的成长历程,在热爱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寻求机会,直到现在终于实现了梦想。这也许就是青春吧,我们也都在这”源头”丰富的时代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清泉”。
令人神往的青春,有许多磕绊,也有着少年意气;有着伤感离别,也有悠悠情思;有着懵懂无知,也有着诚挚和纯真。
青春者,应珍惜,在每一个未知的旋律中,踏出属于自己的音符。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7
《经典咏流传》将音乐和诗词相结合,用歌曲展现诗词之美;将故事、人与诗词相结合,寻找中华之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领悟美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梦;“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让我们知道美是一曲乘风而来的歌;“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让我们明白美是一种明丽风致的洒脱;“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让我们感悟到美是对生命的无尽探索。诗词经典传唱至今,是因为其中的共情。将诗词和音乐相结合,通过“唱”的'形式,将诗词故事和传唱人的故事相融合,让今人和古人穿梭时空,产生共情,进行对话,让诗词与时俱进,使其更有活力与生命力。在喧嚣浮躁的今天,回归诗词,以这样一种“怀旧”的方式,在诗词里找到自己,感悟生活,抒情表意,寻找力量。这是一种文化自信,更是一种文化力量。
在诗词美、音乐美的背后,是中华之美,“马兰花”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无私奉献之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不仅是莲花的特性,更是中华儿女的特性,是一种廉洁美、高洁美。李白于六朝古都南京写下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在这背后是一种古典之美、历史之美。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不仅仅是因为代代相传,更是因为它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诗意中国,源远流长,走进经典,传唱经典,乘着歌声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欢,中华文化展现魅力,诗词唱响时代殿堂。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8
新年伊始,各大卫视不约而同的上了许多与文化相关的节目,《家风中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等,但是中央卫视的《经典咏流传》就像一股清流一般涌入我的心中。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中竟藏着如此美的古诗词。
古老的诗词和现代的音乐旋律相结合,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音乐旋律欢快明朗。每一首诗词和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又都与历史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连接。
我最关注的一期节目是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们唱的一首《苔》,从小女孩儿开口唱的第一句,我就被深深的感染了。而梁俊和孩子们的故事也一并深深地感动了无数人。看完节目后,这首《苔》被我反反复复听了无数次,心中不禁感叹:中国的诗词竟然可以这么美!
梁俊到的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他觉得他能为学生们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教孩子们读诗,唱诗,从古老的诗词中汲取力量来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让他们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胜地。
生活真的已经像咖啡一般苦涩了,那就让古诗词这一味奶糖来给他们换个天地颜色吧!
朋友圈里有一个特别火的视频,视频中是关于一位老教授的讲座,老教授在讲座中掷地有声的说道:我希望,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不应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绝了。你能相信这是一位93岁的数学老教授说的话吗?这个讲座一直进行了将近2个小时,而老教授中场没有休息,也没有喝过一次水。老教授最后说的是:唐诗万岁,宋词万岁!
然而这样深情有力的告白,有没有让你满怀感动,热泪盈眶,答案一定是:有的!
当后来老教授来参加《经典咏流传》时,节目组是准备了一把座椅的。,但是老先生是这样说的:“我们当教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
刹那间,为之肃然起敬。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老先生的话语和行为真的太有震撼力和鼓舞力了。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呢?我们读诗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几乎每天都处于忙碌,焦躁,巨大的压力之中,我们累的都快只剩下一具虚无的空壳了,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呢?
电影《死亡诗社》中有一段经典的对白,回答了心中所问。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我们一生会经历许多磨难和不幸,但是希望我们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心,而心中,若有古诗词这样的美好,必定会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 9
昨晚我观看了央视全新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不禁热血沸腾,为之点赞。
这档节目是央视2018年推出的创新节目之一,以“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为宗旨,邀请众多知名的明星和素人前来传唱,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中华文化就用它丰富的底蕴和深厚的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衍生出辉煌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而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则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流传至今。
可如何才能让经典与时尚融合?如何才能让新时代的人们继续传承那些带有文化烙印的诗词?这是一个难题,却也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命题。
节目制作方、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表示他找到了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时代性”。
过彤认为如果想让大家接受那些晦涩难懂或默默无闻的诗词,节目组就需要选择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具有普适性的代表作。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从中体会到诗词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一般人们不愿意学习看似与自己无关或无用的知识。但一旦有人告诉你,现在有些知识被赋予了具体的指向和意义,变得与自己息息相关,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去学习和关注它。
那为什么节目组最终会选择公众人物担当传唱人呢?原因就是过彤说的第二把钥匙——“时尚性”。
因为明星本身就是时尚的载体和符号,他们用流行的元素去包装经典,让朴素的诗词得以创新,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在耳边萦绕,可以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听觉享受,那么传播的效果肯定不错。
正如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的那样:“我们用最流行和最易于传播的方式,让那些传世经典再度叩响当代人们的心灵。节目的立意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 立足当下,再造流行。”
昨晚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孙杨传唱的经典诗词《亭亭山上松》。
“亭亭山上松,
瑟瑟古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作为中国泳坛的领军人物,孙杨,一个90后大男孩,在水中劈波斩浪,为国争光,由他来传唱这首诗再合适不过。
孙杨自从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被国人熟知后,一直都没有停歇,接二连三地在各项重要赛事中斩获金牌,赢得荣誉。哪怕身上一直都有伤痛折磨,但他依旧咬牙训练,不敢怠慢,尽职尽责地履行他对祖国的承诺。
意志如磐石,品德似青松,孙杨堪称90后的完美表率。男儿当自强,为自己强,为家人强,更为国家强!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在这些有血有肉的年轻人的带领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在世间传颂和流传,经久不息。
回顾央视近两年推出的综艺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等,制作精良,文化氛围深厚,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而且我也能感受到优质的节目对人们的影响。自从我的家人关注这些节目后,他们在空闲时间也开始研读唐诗宋词,重新回味其中的精髓和乐趣。
诗词的传承,是一件漫长而伟大的工程,我们的身上,肩负着祖辈的寄托和神圣的使命。时代在历史的潮流中迂回前行,经典在文化的推动下历久弥新。
最后,让我们向经典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