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优秀3篇】
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授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优秀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家长和孩子如何沟通 篇1
尊敬的: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的孩子大的已经念初二,小的念四年级。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在孩子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我会用微笑的状态去慢慢开导她、教育她,这样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得到一定安慰。对孩子不会做的作业,我会心平气和的教她,直到她学会为止。孩子每天回家我会让孩子先把作业做完,然后让孩子去跟邻居的小朋友或同学去玩一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认为做的比较好。在家里晚饭后,我会询问孩子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如果进步了我会教育孩子不要骄傲,再接再厉;如果落后了,我会以平等的身份对孩子进行鼓励,争取以后有好的成绩。
周末,我会陪孩子下棋、唱卡拉ok。在五一长假期间,我经常带两个孩子去滨州或者是淄博,去公园看看动物、坐坐天车,陪孩子逛逛商厦,让孩子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同时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到大城市发展,为国家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沟通,让孩子在轻松中生活,在快乐中成长。而对于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我认为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可以了,因为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怎样做人的表率。我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我会用毕生的精力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这是我永远的梦想,也是终生的寄托!
家长和孩子如何沟通 篇2
问小不问大
很多父母爱问一个很大的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其实,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非常大,孩子不会跟大人似的给出一个总体评价,他们有的是具体的感受,比如被老师批评时很难受,跟小朋友玩得好又觉得很开心。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里,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心情。这种宏观的问题让孩子很难回答。还有的父母会问今天学了什么,这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孩子在园里有好多活动,不同的课有不同的内容,孩子该从何说起呢,这无疑给孩子一个难题。所以父母要从小处着手,比如问孩子,“今天有画画课吗”,“画了什么”,这就是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孩子容易回答。
不否定,只同理
在跟孩子沟通时,家长习惯于对孩子的行为直接作道理上、规范上的评价和纠正,总觉得这是教育,这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其实,这也会让孩子不愿跟父母说话。杨谨老师说,要先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同理的姿态跟孩子说话,沟通就不会变得费劲。比如孩子回来说今天中午有个小朋友老做鬼脸,扰得自己没睡好觉。如果父母一开始就否定孩子说,那是别人的事情,你不用管人家的事,做好你自己就行了。孩子可能再也不往下说了,父母也失去了了解孩子的机会。如果换一种方式,问一问孩子那个小朋友为什么会那样呢,你当时在想什么呢……那么孩子可能就会一直往下说。只有孩子愿意说,沟通才能延续下去。
从别人的故事开始
父母想了解孩子在外面的表现,可以先问孩子有关小朋友的情况,比如今天甜甜来幼儿园了吗,你跟她做什么游戏了。孩子听到这样的问话,会自然地说起别人的故事,甚至还会滔滔不绝。因为孩子在说自己的故事时,会时刻注意父母对自己行为的态度,是认可还是反对,这事关他在这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而说人家的故事总是更安全一些,不会招来任何说教和指责。趁孩子说得起劲,父母再慢慢地引向自己孩子的故事,问问他做了什么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父母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大概事情了,也有助于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是杨谨老师非常强调的沟通方式。她认为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也意味着家长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孩子做朋友,用爱与尊重作为引导。蹲下来不仅仅是从身体上蹲下来,而是从心理上蹲下来,了解、尊重孩子的需要和独特性,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思想。
父母为什么蹲不下来呢?
“这跟父母对孩子的爱的份量和自身的同理心有关,有些善于沟通的父母,善于捕捉沟通过程中的一些细微信号,就容易做到真正地蹲下来。”有些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凶巴巴地跟孩子说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父母往往是自己内心有一个很大的痛楚,自己也不愿意去碰触,看着孩子的某些情绪,自己就伪装一个坚硬的外壳去对待他们,因为他不知道怎么用柔软的方式去面对孩子的柔软,他们内心也怕被击倒。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自己小时候也未曾被父母蹲下来对待过。他会沿袭父母对待他的这种方式。有些孩子从小是被父母打大的,到了他为人父母的时候,就自然启用父母曾经的做法。”
那么父母又怎样才能真正蹲下来呢?
父母想真正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该从何着手呢?杨谨老师建议父母开启自己个人的心灵成长之旅,梳理自己。现在社会上心灵成长类的书籍和工作坊都很多,如果父母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妨尝试走进心灵成长工作坊,或走进心理咨询室,让专业人士帮助梳理整合自己的一生,明白自己这一生是怎么走到今天的,自己小时候有什么遗憾,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内心深处有什么渴望,思考怎么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怎么更好地面对孩子。
但现在很少父母会在自己的心灵成长方面去下工夫,而是花很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比如报兴趣班,参加各种才艺考试。但其实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内心是一条干涸的河流,怎么可能匀出水来供给别人。给孩子的爱也一样,自己内心都没感受到爱,因为工作、家庭时常被烦燥困扰,怎么能给孩子高质量的爱呢,自然地蹲下来、温柔地对待孩子就变成了一件难事。
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篇3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 他们相信,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