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优秀4篇)

发布时间: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1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托尔斯泰完成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标志性的不甘于命运的女人。她洋溢着过剩的青春,纯朴自然,毫不做作。文章开头写了哥哥和嫂子的家庭矛盾来升华了安娜的出场。用了卧轨自杀的方式引出了安娜善良的特质,以及她对丈夫卡列宁的些许不满。遇到伏伦斯基,并背叛了丈夫之后,她内心的挣扎,在梦中的祈语,令人心疼。她顽强不屈、她不甘于命、她是非曲直,让人肃然起敬。

有的爱,明知不可行,却像毒品,欲罢不能。在赛马场上,她被伏伦斯基牵动着心,当伏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时,他的的反应引起封建保守的卡列宁的不满。就是从这个赛马场开始,安娜,从开朗活泼,到最后的精神折磨,让她饱尽人情冷暖,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拥有不平凡的命运,塑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反观列文,一个作者自传式角色,出场自带喜感,一个面对爱情不知所措的小地主,鼓起勇气,勇于面对,愈挫愈勇,终于与心爱的人——吉娣,步入幸福的殿堂。白头偕老,厮守终生。此时此刻,另一边的安娜,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她痛不欲生,精神恍惚之下,她在火车站用卧轨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忍耐的,爆发了,彷徨的,结束了,这朵美丽的生命之花,闭合了,安静了。这个美丽又孤独的灵魂,还在留恋人间,在遗憾中交织、弥散……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2

擅长描写心理的作家总是使我很敬佩,要么是聪明,洞悉人的心思,要么是自己本身心思细腻,内心戏很多。

关于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尔卡季奇不后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没能很好的瞒过妻子。人在做错事以后,被揭发的那一瞬间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吧,毕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后果,在乎的程度不够而已

一个极力想要装出眼里坚决,却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个想要装出温顺可怜,却依然容光焕发。

“装”就已经把两人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活动很显然的描绘了出来,这场景,其实不少见,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虽然阿尔卡季奇努力想要做个关怀备至的父亲和丈夫,但他怎么也记不住他是有妻室儿女的人,他有独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这种方式过活。

阿尔卡季奇为什么这么讨人们的喜欢呢,因为颜值高呀,书上说了,即使没有愉快的谈话内容,看见他人们就觉着高兴

基蒂是个太过显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岁月沁涤而充满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却在表面的浮华下又多了追逐危险的心思。安娜历经世事的美丽与哀愁对弗隆斯基有种近乎离经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会里的场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动,几场戏,如果此处拍成电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诚的,怀着满腔赤诚,愿意放下一切与安娜奔走红尘

关于赞美作家

托尔斯泰对列文亲自参与割草的描写实在是厉害,那一段看完,让我油然而生起一种归隐田间的愉悦感。按时节劳作,任汗水挥发,在他的的笔下,一切都实在是惬意!

没有认真去了解过这个人,但看书到现在,也许列文是最大限度对自己的投射吧,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感情,和对农民的赞颂。这种赞美又和谢尔盖因为新鲜感和对城市的厌倦而产生的赞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和农民,和土地是天然一体的。

作家大概都是逻辑很强的人吧,书中多次出现颇具冲突性的辩论,设计政治,哲学,伦理等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写出对立双方的缜密推理,不得不让人倾叹。

关于阿列克谢,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谢说过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由他去打;有人夺你的上衣,连衬衣也给他”。

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阿列克谢的内心世界,我不予置评,只能说成体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谢虚伪么?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并严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则,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说过“阿列克谢真是个好人啊,他自己还不知道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呢”。

披上追寻自由的外衣就会高尚一些吗?我不认为安娜优于阿列克谢。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孔儒思想被视为正统,且经久不衰,被社会普遍默认为是对的?大概是有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吧。但又是谁给社会进步定下的笼统定义呢?思想原本是不趋同的,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诡辩论的坑里。

阿列克谢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为以后,他对多莉说过:“我倒宁愿还有怀疑的余地。我怀疑的时候,固然很苦,但却比现在好。我怀疑的时候,我还有希望;但是现在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可还是怀疑一切。我是这样怀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儿子,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儿子。”这是他第一次把内心的煎熬告知于人。纵然他是自私的,却也实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耻看到后来也说得通了,阿列克谢明朗的,平静的态度感动了他,使他自己愈发渺小了,他感觉到一种更高的,像是有他这种人生观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耻,屈辱,有罪,而且被剥夺了涤净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坚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为伟大的自由爱情,而当他的这份感情由于阿列克谢的原因,使他明白太过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时候,就像一直以来信念的崩塌,这份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后选择卧轨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见面时有人被火车轧死相呼应。她带着对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惩罚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车轮轨道上。最后一瞬间,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惊讶于自己的行为,想要站起来,却来不及了。

所有的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全都熄灭了。

这一处,使我想起魂断蓝桥里费雯丽在滑铁卢大桥上绝义无反顾的脸,车水马龙中带着同样绝望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影视形象

作为一本经典小说,自然是有很多个版本的影视剧,苏菲玛索和费雯丽都演过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说了,她不太符合我对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实费雯丽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里眉目如画肤如凝脂的的美人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3

安娜,一个善良、美丽、极富反抗精神的女性,可现实生活给她的却是一场残酷的悲剧。造成她生活悲剧的原因,除了历来评论界认为的:

①她独特的个性。

安娜从不屈从于她认为的不合理的社会环境,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幸福生活,即使那是一条毁灭路,她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②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除此以外,我自己还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安娜有勇气追求自己的幸福,感冒上流社会之大不韫,公开自己的“婚外恋”——实质上正真的爱情。却没有能力承担爱情破裂所造成的精神地震。她之所以临死前还恨恨的说:“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是因为她没有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坚实的支撑。除了爱情,她一无所有。她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都毫不保留的压在渥伦斯基身上,却忘了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无论谁和谁,无论彼此相爱多深,我们终究不会是同一个人,我们依旧是要一个人来,一个人离开,谁也不能承担谁的所有。抛开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当时那些人都局限,谈谈它对现代女性的启发:女人,一定要像舒婷《致橡树》中写到的那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杆……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彼此平等站立,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万不可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附庸。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也没有什么真的可以永垂不朽,所以一定要多爱自己一些,更何况人生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追求和向往的东西。生活的空间绝不能太狭小,那样你会呼吸困难的。只有如此,即使有一天,你用心付出的爱不在了,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而彻底塌陷,你还有微笑着修复伤痛的能力,还有可以支撑自己继续快乐和幸福的坚实依靠。

2、上流社会借助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安娜,这是渥伦斯基的本意吗?难道他对安娜的爱只是虚伪与谎言?他不爱她吗?……不是,一定不是。他爱她,真心爱她,只是当爱情步入婚姻时,那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那是一个家族与另一个家族,一个社会关系网和另一个社会关系网的“谈判”。渥伦斯基爱安娜,可当将爱于上流社会同时放在天平两端时,爱就显得太轻。渥伦斯基没有安娜那样的勇气,他做不到与上流社会的决裂。就如刘若英那首《为爱痴狂》中唱到的“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向你说过的那样爱我,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渥伦斯基只能无奈的说:“对不起,我真的不敢!”

不敢,没关系!爱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曾经心甘情愿付出的,他(她)接不接受,能不能接受,敢不敢接受,可以接收到什么程度,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曾经用心爱过。过了,就让它结束,放手寻找那个愿意爱可以爱敢爱我们的人,不再徘徊不再犹豫。放手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下一站幸福”在等待我们!

安娜,原谅沃伦吧!那个社会就是那样,你爱的人就是这样如此软弱。记得来生做一个强者,自己承担自己,不从属于任何人,不怕任何人的抛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篇4

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弥补了一个大遗憾。说是重读,实际上是新读。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上中学期间,是初中还是高中已经想不起来了。那个年龄、那个年代读这本书,至多了解个故事梗概,留下的唯一印象是安娜非常可怜,卡列宁非常令人讨厌,其余的统统忘光了(也可能当时就没有理解)。

有朋友对我说,很期待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写出的读后感。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面对伟大的托尔斯泰,我写不出读后感。但是读完厚厚的、80多万字的(上下两部)《安娜》后,还是想写点什么。

读《安娜》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人物命运吸引住了。托尔斯泰写人物写到了人的灵魂深处。他似乎完全没有用什么写作技巧,就是忠实地记录了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忠实地表达了这些人物的内心独白。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人物就是这样生活的,内心里就是这样想的,甚至这些人物的下一步会有做什么样的事、会说什么样的话,都可以估摸个大概。然而,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生活都不同的,因此,下一刻、下一步、明天、后天……,在这些人物身上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又是难以预料的。越是难以预料,你就越想知道,于是,一页又一页地读下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许多个夜晚就是在读《安娜》中度过的。

读《安娜》的时候,托尔斯泰是不存在的;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托尔斯泰就出现了。这有点像看时装模特表演:模特在T台上不停地走动、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展示结束后,模特不见了,服装设计师出来了,同大家见面。“原来这些漂亮的时装都是他设计的啊!”,对,就是这样的感觉。

《安娜》给我的感受是什么?说不清楚。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娣、奥勃朗斯基、陶丽、柯兹尼雪夫……,这些人物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关系,我为什么会被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伟大作家写出的伟大作品,深刻地写出了人性。就《安娜》来说,我感觉,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就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光明的追求上,体现在对俄罗斯民族的忧患上,体现在对复杂的人性的探究上,而且这些探究是那样地真实、生动、准确,那样地符合逻辑。

安娜的美丽、高贵、高雅、生动、生机勃勃,与卡列宁的刻板、冷静、理智、毫无情趣、没有感情温度、一心只想着向上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面上看起来安娜生活优裕、风光无限,实际上安娜是生活在令她窒息的家庭氛围中。窒息的人总想透透气,于是,当她遇到端正俊美、英姿勃发、体格强壮、雅致洒脱并且是单身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时,顿生好感。伏伦斯基在见到安娜的那一瞬间,即刻就被安娜的风度、气质、魅力迷住了——绝不仅仅是美貌。托尔斯泰是这样描写的:

伏伦斯基跟着列车员登上车厢,在入口处站住了,给一位下车的太太让路。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他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转向走近来的人群,仿佛在找寻什么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种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伏伦斯基就爱上了安娜,美貌、风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伏伦斯基在那“一眼”中读懂了安娜。伏伦斯基反悔了和单纯可爱的吉娣订婚的约定,开始疯狂追求安娜。“窒息”中的安娜抗拒不了这来势凶猛的爱情,她接受了伏伦斯基的爱情。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安娜再也不肯回到令她窒息的环境里。于是,她不惜抛弃家庭和儿子,同伏伦斯基出走。这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无异于是个“壮举”,这个壮举令有的人肃然起敬,令有的人异常愤怒,但公开表现出来的却都是敬而远之。这一切,对安娜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她是因爱情而离家出走的,聪慧过人的安娜当然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面对“窒息”和“新鲜空气”,安娜选择了后者。出走后的安娜,爱情就成为她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支柱。在我看来,伏伦斯基也是深爱安娜的,原本从没想过要成家的他(包括和吉娣谈情说爱时也没想过),原本年轻有为、升迁在即的他、原本无比享受单身生活的他,为了安娜,放弃了这一切。走到这一步,度过了最初的幸福“蜜月”(两人不是夫妻关系)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特性、不同天性就出现了矛盾。女人放弃一切就是为了爱情,得到了爱情,女人就心满意足了;为了爱情放弃一切,这一点男人也可以做到,但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伏伦斯基拥有了安娜,感到幸福无比。但享受爱情甜蜜的同时,他却丢不下社交圈、丢不下朋友圈。这对于伏伦斯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但对于安娜来说,就等于生命的支柱晃动了,不稳固了。安娜为自己的痛苦犹豫过、自责过、斗争过,但犹豫、自责、斗争之后,还是不能容许这根支柱有丝毫的晃动。当两个人的矛盾发展到公开,继而是冷淡、冷漠的时候,对安娜来说,也就是这根支柱被抽走的时候。没有了支柱,安娜的精神大厦岂有不坍塌之理?

我也曾设想过,安娜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是如何?但想来想去,低三下四地留住伏伦斯基,那就不是安娜了,另找新欢,那也不是安娜了,回到卡列宁身边,那更不是安娜了。

对我的这个设想或者说疑问,翻译家草婴在导读里说了一段话,足可以验证我的分析是正确的: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对这个问题作者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说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事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托尔斯泰说这话首先是表明他的创作信条: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译者导读》,草婴)

读《安娜》,我有一个发现:在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中,凡是痛苦、焦虑、不安的人都是向善的、有着美好心灵、对生活、对人抱着真诚的态度的。安娜、列文、吉娣,甚至包括陶丽莫不如此。(本来伏伦斯基也应该算在内,他真心爱安娜,从未动摇过,但就是他的疏忽和大意导致了安娜的卧轨而死,我不能原谅他)

列文是我最喜欢的男主人公。他善良的心地,诚实的品格,他敏感、内向的心理特点,他勤奋勤劳的生活态度,我都非常喜欢。他为找不到“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答案而痛苦万分,甚至想到过自杀。他是地主,但农民都不怕他;他愿意把土地收益与农民分成,以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产量,农民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这是列文的理想,他甚至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国、全世界;他憧憬过用这样的模式会使俄罗斯农业迅速壮大起来,并为此著书立说。但在现实中却屡屡受挫,贵族们笑话他,农民们不相信他,书稿得不到重视。于是,他深陷痛苦之中。吉娣的爱情和儿子的降生都给列文的生活增添了幸福,但这些幸福依然不能解决他的痛苦。直到小说的结尾,列文似乎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信仰,才逐渐让自己平静下来。

据说在列文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不管有没有,这个人物我都喜欢。

列文与上流社会的人格格不入,喜欢呆在自己农村的家中。他喜欢田野,热爱劳动。托尔斯泰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列文的家乡,实际上也是描绘了俄罗斯广袤的农村。几十年前读到这些内容都是一带而过的,现在就不同了。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我甚至闻到了干草的味道,听到了牲口的叫声。

作家阿来(《尘埃落定》作者)说:“如果没有把托尔斯泰(还有福克纳)看完会遗憾。”看来还要重读当年读不下去的《战争与和平》,重温《复活》的故事,然后再读读托翁的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