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最新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最新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父母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篇1
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一个孩子从小所看到和所学到的最初形象就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喜怒哀乐。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象,父母是家中的一个标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也是一个家庭的天平,把握着这个家庭的命脉。所以,父母就是孩子心中的偶像、心中的神,父母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父母所创造的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这种无声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在支持,一个孩子的成功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家庭在支持。”父母正是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默默地为孩子支撑一片灿烂的晴天,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为孩子树立做人的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在这个温馨的港湾里快乐地成长。
二、父母对孩子应该持有的态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为孩子创造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用更多的关心和思想教育引导子女的思想品德养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良好形象和品质来影响子女。特别是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有许多的变化,家长要以负责的态度关心孩子,做出正确合理的指导。孩子错了,家长要给予批评指正,甚至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千万不能姑息,对于有些问题可以包容,但先批评指正,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严是爱,松是害,在严格要求中体现出父母博大的爱,不能是溺爱,更不能是抱怨,因为抱怨只能增加孩子的负担。
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可做、什么事做错了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给他们讲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有些孩子不听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最终走向犯罪,就会把自己一辈子耽误了。家长不能总是唠叨,也不能总是打骂,可想一些办法、换一些方式让孩子通过活动受到启发和感悟,如:利用假期出去旅游,让孩子感受外面新鲜的世界,感受外面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让他们明白没有知识将不能立足社会,将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可以让孩子利用假期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帮助家里做一些农活,让他们感受劳动的辛苦,感受收获的不易;也可以组织孩子与一些学习优秀孩子进行座谈,通过孩子之间的交流使孩子产生正确的世界观;也可让孩子利用假期阅读一些成功名人的传记文章,让孩子通过阅读明白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求自己每天认真、努力。总之,对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家长努力去做,想办法去做。只要家长认真做了,想信孩子一定会有所感悟。
四、父母更要重视孩子一生的发展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孩子也会与家长经常沟通。家长一方面要与孩子经常沟通,谈谈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谈谈孩子近期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所取得的成绩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做好心理辅导。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相信父母,依靠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拿不准的事与父母交流。父母相信孩子,孩子相信父母,父母了解孩子很多的事情,了解孩子的志向,孩子也会把父母当成自己发展的强大后盾,孩子才更有动力、信心百倍,孩子的成长才会一帆风顺。同时,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始终看到父母的笑脸,让孩子始终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空间中。
五、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一生的牵挂和希望,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善于向孩子学习;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负好自己的责任,尽好自己的义务;在家庭教育要体现一颗感恩的心,关心老人,尊重父母,与人和善相处,夫妻和谐互敬,有社会责任感和上进心,在点滴中为孩子做好榜样;诚信是成功的基本保证,在家庭教育中要为孩子做好诚信的表率,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引导孩子多替别人想想,有一个宽大的胸怀,不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关心同学,关心班集体,用一份热爱生活的健康心态努力学习,走出一条阳光之路。
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 篇2
一、心理现象和健全人格心理现象,我们可以列表来说明:
心理现象
1、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对现实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情操。
3、意志过程-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时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通过他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来实施。这两大类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其特点看,心理过程具有机能性,是不稳定的信息加工过程,个性心理则是心理现象中的那些稳定成分,它们制约和调节心理过程,标志着个人的特点。尽管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对人格尚无统一的定义,但一般地讲,人格就是指那些个人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格的习惯用法还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常常用来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说某人的人格高尚,某人的人格卑劣,也常说某人缺乏人格等等。其含义包括了一个人的品格、品质、格调、境界、道德水平以及尊严等等。因此,家庭教育中的健全人格培养就应该是在科学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遵循心理发育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培养心理健康,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符合现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初中生心理发育特点
初中生心理一般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闭锁性,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一举一动来判断他的内心情况。
下面,我们从智力、情感和个性三个角度来看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
第一,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他们在认识事物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他们观察事物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比较全面,能区分主次;记忆时多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同时讲究记忆方法,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地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增强;他们想象的再造成分减少,想象创造性成分增多;注意力更自觉,更有目的,注意的品质也获得较好发展。
此外,由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提高。但他们看问题往往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第二,初中生容易动感情,情绪和情感来得快,平息得也快。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形式十分丰富多彩而复杂。同时,他们重感情,重友谊。
第三,我们重点来看看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首先,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的愿望开始变得十分迫切。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别人的尊重和重视。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还未脱稚气,这在长辈们看来,总觉得他们“还是小孩”。由此就构成了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中依附关系与自主要求的矛盾,他们往往会出现混乱的、动荡不安的心理,有人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亲子两代人常常会出现一条心理上的鸿沟,心理学上称之为“代沟”。另一方面,初中生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也在提高。他们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还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体验,并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能力以及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等,能懂得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但他们对自己的内心状态很少能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成熟,对别人的评价也不全面,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 篇3
一、集体解答法
家庭教育集体解答指导活动,共性问题集体咨询。是根据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由教师、专家(或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下)组织的以活动为载体,家长参加的一种集体解答指导形式。集体性解答指导活动一般包括“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会”、学校开放日活动”、“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各种“亲子活动”等形式。
集体性指导活动的指导对象比较普遍,效率也比较高。
(一)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是针对某一家庭教育中带有较为普遍问题而展开的讲座。是集体性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讲座的内容可以是:什么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质、特点、规律是什么;家长怎样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新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怎样纠正家庭教育误区;家长素质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庭德育、家庭智育以及家长的人才观问题;亲子间代沟问题;创建学习型家庭;孩子的学习方法问题、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孩子的健康保健问题、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等方面。
以专题形式一个一个地讲,比较系统、比较全面、比较正规也比较深刻,有利于提高家长的素质。讲座课题的选择可以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家长的需要、接受能力和实际,
现在学校办的家长学校,有的是全校性的家长学校,有的在全校性的家长学校基础上又设有年级的、班级的家长学校。全校性的可以讲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较为宏观;
年级的家长学校适合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特点讲课。比如小学低年级、高年级,比如小学初中衔接时期,初二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临近毕业时期,根据不同年龄段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讲课;
班级的家长学校是学校家长学校的一部分,班级的家长学校也可以叫做学校家长学校的教学班。在教学的指导授课中更有针对性,更为灵活。其授课指导的内容可以更具体。因对学生和家长更了解、更熟悉,所以结合班级的实际,可以考虑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家长分别指导。人数越少就越好互相交流,讲课的形式也越灵活多样。不要局限于一人讲大家听,如果大家都讲,形成互动,教师成为主持人也是非常好的形式,而且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由此可见,同时举办几个层次的家长学校,因各有长处,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效果更佳。
主讲人可以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可以请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和医学卫生等方面的专家。不管请谁讲,要注意选择熟悉学生生活和家庭教育实际的专家,既有丰富指导经验又要有一定理论水准。也可以选择家庭教育实效突出、同时有一定理论水平、而且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子有方好家长家长担任主讲人,其给家长的感觉是乎距离更近,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是以家长介绍自己如何教育孩子为主要内容的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是集体性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让广大家长感到更加亲切、直接、可操作、行之有效,更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是推广家庭教育方面典型的好经验和好方法。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是大量的具体问题,他们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问题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及一般的处理方法。有时他们直接接受教师、专家传授的理论知识会感到一定的难度。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接受家庭教育方法是从大量贴近他们教育孩子实际的、生动活泼的、具体的实例中去体验、领会。从这个角度讲,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实效经验和心得体会,最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要,最能引导家长从中去体验规律和获得理性认识。
应该说有许多教子有方好家长都是家庭教育专家,在其家庭教育经历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有的家长还能上升到理论上来认识。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好丰富内容的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提高指导家长家庭教育效果的理想方法,是一种最受家长欢迎的指导家庭教育形式。
(三)专题座谈会
专题座谈会是互相咨询的极好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部分家长的共性家教疑难问题。参加座谈会的家长中要有“此类问题”处理得比较好的“教子有方好家长”,他们的经验和说辞往往比主持座谈会教师的“力量”和影响更大。所以有他们参与座谈会的主持效果会更好。
教师(或教子有方好家长或家长委员会代表)在主持和总结的时候要给予关键的点拨,要达到专题座谈会的初衷和目的。
(四)家长会
家长会是传统的沟通形式。而且至今仍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一般家长会每学期在开学后和放假前各召开一次。
在传统的家长会上,让家长坐在他的孩子的座位上,教师把孩子的各种卷子、学生手册等资料放在桌子上,请家长翻阅。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通知家长孩子考了多少分。这时老师开始介绍班里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接着是向家长提出具体要求。散会后,留下几个“问题学生”的家长,个别交换意见,老师向家长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让家长回家去“严格要求”孩子。一些想多知道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家长也会留下来和教师多聊一会。家长会的中心议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涉及到家庭教育的并不多。这类家长会,家庭教育的研究气氛不浓,双向交流的亲切气氛欠缺。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中小学的家长会都是如此,有的家长会也讲一些家庭教育问题,有不少家长会开得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很有收获。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的家长会,从指导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研究家庭教育的气氛还是不浓的。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学习掌握家庭教育学知识和家长教育学知识。在家长会上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家教状况讲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向家长介绍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介绍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介绍学生所处年龄段容易发生的问题和处理办法。比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问题,溺爱问题,亲子沟通问题,唠叨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开发智力潜能问题,安全问题等等。力求简捷明确,能见实效。开一次家长会讲一个问题,时间长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家长们对家长会往往比对家长学校还重视,这是我们指导家庭教育的好机会。
开一次家长会,也应该让家长谈谈他们的难处,提提他们的要求,发发他们的感慨,这才有交心的气氛。可能有人说家长会时间少那能做那么多事,其实只要把一些老生常谈和照例要讲的套话去掉或大大压缩,时间是不少的。
应该把家长会开成情况交流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教师与家长的谈心会和家庭教育研究会。
(五)亲子活动
开展亲子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现在有许多学校在组织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指中小学校请学生家长带其孩子来指定活动场所,通过亲子共同参与、默契配合的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集体性活动。
集体活动可由学校开展,也可以由班级开展。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要细心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家长的需要,同时也要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出家教疑难症结所在。
目前亲子活动在中小学中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的“亲子联欢”活动,每年春秋两季的“运动会”,请家长参加的“亲子运动会”,“亲子才艺展示”活动,“双休日亲子一日游”活动,“亲子夏令营”等。参加的人有父子、母子、爷(姥爷)孙、奶(姥姥)孙等或全家齐上阵。
例如才艺展示活动。在“亲子活动”中的亲子关系与家庭生活中的亲子关系是不同的。“亲子活动”中的父母亲与子女有着共同的行动目标,需要父母亲与孩子双方的密切配合、需要提前一段时间排练、磨合。孩子和家长之间逐渐相互默契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竟争力。这种合作既需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又需要双方相互间的默契,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或不默契配合都将是失败。
孩子和家长排练过程是非常好的沟通与交流过程。这种活动对目前容易出现的孩子任性、依赖父母和父母包办代替等不正常现象,也是非常好的矫正。
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围绕“家庭教育指导”、“树立家教新观念”、“解决家教疑难”、“掌握家教技能”、“提高家教水准”上动脑筋。要针对需要解决的家教疑难问题,有计划,有目的设定活动主题。
请家长参与方案制定,是个好办法,这既是体现了“家长参与”,又会使《亲子活动方案》更加切合家长实际。切切不可只图场面上的热烈,要将重心放在指导家庭教育上来。
例如“你听我说”沟通活动。这是在教师(或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下)的主持下(有时是全校性的,有时是班级性的),家长与孩子互相沟通的一种活动。是集体性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通过沟通两代人的思想和感情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形式可以由几位家长先诉说自己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如何克服了家庭中的种种困难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等。孩子听了家长的诉说会产生连想,对家长的良苦用心就会有了理解;孩子的诉说同样会使家长认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童心天真无邪。当家长开始读懂孩子这本书时,就会知道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家长与孩子每日生活在一起,但很难说能有互相说心里话的习惯和机会、氛围,缺乏相互间的沟通,以致互相不理解,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亲子矛盾,影响家教效果。教师创建了一个能够沟通的平台,就造成了一个亲子能够了解对方的机会。
“你听我说”沟通活动前要有准备工作,确定好谈话范围和内容,要做好方案,以免教师主持活动时难以驾驭。要做好家长工作,孩子童言无忌说真话,避免家长回家训孩子。要做好孩子工作,孩子要尊重长辈,发言时不可以过分。教师要注意活动中的引导。
如果学生能在家中经常与家长互相谈谈心里话,那家庭的民主化氛围,家庭教育就好办多了
例如“聊天式”活动。近年来,一些地区家长学校模仿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的模式,开展了“聊天式”集体活动,有主持人、嘉宾、家长等参加,有的还让孩子参加。这种“聊天式”集体活动因设计的话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贴近家庭生活实际,因此活动中的气氛热烈,家长互动参与程度高,在相互的交流中,进一步激发家长对参与指导活动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教育孩子的共识。
教师(或家长委员会代表)在主持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在总结的时候要给予关键的点拨。要达到筹划活动时的初衷和目的。
指导的内容在组织指导活动的前几天就要发给家长,让有所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与部分家长一起备课,可以事先作些安排。
二、单独解答法
家庭教育单独解答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围绕着学生成长的问题进行的和家长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做法。个性问题要单独解决或小范围内解决(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早恋问题、心理问题、怪僻问题、亲子关系紧张问题、好逸恶劳问题、道德问题、不轨行为问题等等。)
单独解答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
(一)、家访形式
家访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以往的家访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家长见见面,沟通沟通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身上出现了问题,到家庭去和家长沟通,商议学生的有关教育问题。
现在的家访应该再加上一个内容,即家庭教育指导。家访是非常好的“单独解答式”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是与家长交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情况、交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设想和建议的一种个别指导。由于教师主动上门、在家庭的和谐气氛中进行,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个别交流,它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家庭访问”是在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形式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方式。许多学校还建立了家庭访问制度,规定了“几必访”,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做好家访工作,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又密切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家访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活与学习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相关资料,通过家访将最新、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新观念、科学方法有针对性地传递给不同的家长,挖掘家长的家庭教育潜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新经验,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效率。
作为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的普遍性家庭访问。特别是在教师新接一个班级的时候。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环境极为重要,普遍性家庭访问是必要的一道程序。掌握了学生的表现,又了解了其家庭生活环境,教育就会有针对性。
针对某种问题有目的的家庭访问。为了寻求了解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家访。比如:学生上课瞌睡、好动、作业马虎、上学经常迟到、课堂上精神恍惚……,课上传纸条、无原因缺课、和校外人员接触频繁、书包中发现有管制刀具……,经常有病、视力下降以及突现反常现象等等。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并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进行家访,帮助家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并参与帮助家长实施。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家访的形式进行变革,但不应该放弃传统的家访,两种方式互为配合的效果更好
家访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家访的宗旨不应是大谈孩子如何。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的环境情况和表现、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师与家长的谈话应通过对孩子表现的分析,引导家长认识到自己家教观念是否正确,检查总结自己家庭教育方法是否适当得体及成功与失败之处,从而提高科学家庭教育水平。如果家访之后,家长只是按教师的要求去作了,加强了对孩子的“管理”,虽然也能有一些收效,但并没搞清自己在家教观念上的误区,虽然按教师的要求去作了,但不知道因为什么那样去作,那这样的家访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
(二)《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手册》是学校提供给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在家表现,交换对孩子的评价,进行教育的文字小册子。一般由教师填写学生在校的表现,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特点的观察、各学习情况和向家长提出的教育建议、要求;家长对教师填写对上述内容的反馈意见和向教师提供的子女在家表现,对学校教育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家长也可以将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反映,互相沟通,互相配合。
《家校联系手册》的内容设计既要反映学校教育对家长的要求,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又应体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关心。《家校联系手册》应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交换,真正体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家校联系册》记录了家校联系和互动的过程,反映了教育发展、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轨迹,积累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大量素材,是进行总结、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要切实发挥《家校联系册》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必须长期坚持使用。
(三)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是指教师与家长运用电话这一通讯工具,交流情况、沟通思想的指导形式。对于工作繁忙的家长,在相互见面不很方便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电话或短信和家长联系。电话缩短了指导者与家长的距离。手机的发展使指导工作更为便捷。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通话时间受电话费用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只有当遇到比较紧急的情况才会打电话找家长联系,或做简单的信息交流。
个别方式还有许多,例如有位家长工作很忙,便通过录音带传送信息和老师交流。
家庭教育热线电话的设立,为家长提供了解决疑难问题新的有效途径(如辽宁关爱一线通家教咨询热线电话)。随着电话的普及和手机的迅猛发展,热线电话的服务指导形式将成为更加简捷、通用的手段。
(四)设立"家教咨询信箱"、"咨询室"
定期或不定期接待家长咨询、回信答疑。订阅家教刊物,推荐优秀文章,推荐相关音像资料等指导家长更新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着重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周报》(全国发行)等家庭教育刊物,教师率先阅读,发现好文章,就推荐给家长阅读。可以专题推荐,也可以由家长订阅。由于重视读书,家庭教育的层次也会更加提高。此刊栏目比较多,家长可以向栏目提出家教疑难问题、介绍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目前我省中小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可以用作“家庭教育咨询”来接待家长。即为学生服务又为家长服务。
(五)案例介绍
可以从报刊杂志中精选一些家教的典型案例,或在本班、本校中选一些教子有方好家长的典型经验由教师介绍给家长。典型案例要选择贴近大众、可操作性强的,让家长们看了知道怎样去做。介绍的方式是老师生动地讲述、分析,或推荐给家长自己去看。
对家长的个别咨询是一种面对面的家教指导方式,对家长在教育子女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解答应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要侧重从家教观念、思想态度及科学方法上给予指导。解答问题要根据家长的接受水平,一般应深入浅出。遇到没有把握解答的问题不要勉强应付。应以查阅资料后或去请教同事或专家再作解答。对家长咨询的问题和解答要点应作专门的资料积累,载入档案,以便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三、个案跟踪法
家庭教育跟踪指导。有群体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和个案家庭教育跟踪指导。
群体家庭教育跟踪指导一般指学校组织一个家庭教育研究组,对某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或某一类疑难问题,(如青春期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和方法、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内容与方法、不同类型孩子家庭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指导方式与方法等)开展的在一定时间内的连续跟踪研究和指导。
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个案跟踪法和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群体跟踪法不同。教师家庭教育跟踪指导也叫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教师个体针对某一个家庭中出现的家教疑难问题(如学习方法、道德修养、亲子关系、情商、早恋、心理健康等)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连续跟踪研究和指导。
家庭教育个案性很强,家庭和家庭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差异,也会呈现十分复杂的状况。家长的职业、价值观、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教育能力等都会影响家庭的环境、经济状况,都会直接地在家庭教育中反映出来。
家庭教育有普遍性的规律,教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规律决定的,因为家庭教育疑难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所有教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规律,在家庭教育规律的指导下,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经过一个操作过程而产生有实效的教育效果。然而,能够掌握这些规律和方法的家长并不多。因而教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重要且必要。
教师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能使教师对家教疑难问题进行连续指导,能够明显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并不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家庭教育指导、不断提升自己家庭教育指导水准。
这里我们只对教师的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法进行介绍。
(一)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家长方面: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观念、家教技巧、家教误区等;学生方面:道德行为习惯、情商培养、学习方法、开发智力潜能、青春期教育、家庭安全、升学择业等中出现的家教疑难等等问题。
家长应以素质教育观念为指导,关注孩子全面的素质发展。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应是对孩子进行优良人格的培养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挖掘和发展孩子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对家长的指导要从对单一指导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转向提高家长自身家庭教育素质上来,要从单一围绕子女教育的指导转向从根本上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上来。要从更高的角度、从教育整体上把握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形式、方法。这是我们的工作的主打方向。
(二)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教师通过家庭教育跟踪指导,要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转变;对科学家教知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对新课改认识的提高;家校配合程度的提高;学生基础素质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自身对家庭教育知识、家长教育的知识及指导家庭教育规律的掌握和指导家庭教育水准的提高。
推广家长的家庭教育先进经验。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成果明显,也可以清他们做专题讲话,家长是很爱听的。有些家长具体事情处理得很不错。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是最贴近广大家长、最使家长信服、最能使家长明了的真言。尽管这些是某些家长的经历和做法,是经验型的,有局限性的、缺乏理论深度的,比较零散的、不系统的,确是广大家长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家长的家庭教育先进经验和专家的家庭教育理论辅导结合起来,在我们教师的指导下,广大家长的科学家教水准将大幅提高。
(三)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基本原则是指个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个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规律的反映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它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个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原则包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原则、家长自我教育原则、连续性原则、双向互动原则、指导与研究相结合原则、教师和家长共同提高原则等。
1、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原则。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家长。现代家长的学历层次、教育观念、与过去相比较有较大的变化。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家长视为指导对象或服务对象,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家长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了解家长的情况,理解家长的行为,尊重家长的人格,避免 “责备”、“训斥”家长等现象的出现。教师要耐心听取家长的诉说,了解家长的需要,虚心征求家长对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家长的特点和需要以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指导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家庭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有效的服务。“教师主体”带来的后果只能是指导工作的萧条和家长的被动。
2、家长自我教育原则。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是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教师参与家庭教育的形式,教师指导家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在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家长对教师的指导可以接受,也可以提出异议,甚至不接受。家长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通过教师的指导、《家长读本》及其它家庭教育书刊的学习、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准,确定家庭教育的实效。
3、连续性原则。即“跟踪”就不能间断,要趁热打铁,要保持和家长的联系,强化沟通和信息交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既要保持家庭教育指导的连续性,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又要及时做好预防教育,抓好渗透教育。教师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默契配合是坚持连续性的保证。要按跟踪指导方案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落实,“见好就收”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4、双向互动原则。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是教师与家长双向互动过程。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观念决定着教师的指导态度,影响着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和影响着家长接受指导的行为。教师要读懂家长这本书,同时要向家长学习。教师要根据家长对指导工作的看法、态度、接受指导的特点和对指导工作的需求,确定指导工作的方法,提高指导的针对性,达到指导的预定的效果。
5、指导与研究相结合原则。家庭教育指导是在家庭教育指导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研究要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服务。
指导的是实践,研究的是理论。教师自身应重视学习、充实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知识。重视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理沦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使通过研究获得的成果能够解决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转变为工作常规,推动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水平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6、教师和家长共同提高原则。共同提高是指在家庭教育指导的整个过程中,随着指导工作的推进,使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家长都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指导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技巧,增强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掌握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实效不断增强。教师和家长应该指导和接受指导的过程中一起成长。否则该“家庭教育指导”就是不成功的。
7、父母双方都要指导原则。孩子的父亲是家长,孩子的母亲也是家长。孩子父母双方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很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如果夫妻在这方面不能达成一致,孩子的教育就要出现危机。所以在指导家长时,应该尽量以不同形式让父母双方都参加,或轮流参加。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有父亲的作用,母亲有母亲的作用,如果配合得好,就是合力。如果配合不好,就是一个拆另一个的台。父亲拆母亲的台,或母亲拆父亲的台。破坏母亲的威信也在破坏父亲的威信。实际上都是在拆自己的台。拆孩子的台。拆这个家庭的台。如果一方放弃对孩子教育的权利,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压在另一方,这实际也是一种家庭教育危机,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这个家庭的一大损失。
(四)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与方法建议
调查分析家教疑难问题。通过现状调查把握家长的特点、问题与家长的需要;分别与家长和孩子谈话,考察家庭环境,确定家教疑难问题症结;形成初步指导设想,收集相关资料;指导的方式、方法综合配套使用。指导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指教师在对家长实施指导时选择、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由于每一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家庭内成员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外界对家庭的影响也比较复杂,所以产生的家教疑难表象可能相同,但形成的原因会使解决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异。有时用一种方法,更多的时候是用多的方式方法才能解决。能不能恰当地选择、组合适合指导家长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够加以科学、创造性地运用,决定着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多理解和掌握一些指导家长的科学方法,以便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准确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
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有千万种,却无定法。综合选择、配合使用最为妙法。个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步骤是:调查,摸清情况;制定个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准备实施过程中所需外援;实施方案(认真做好纪实;形成个案跟踪指导家庭教育档案;在此期间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修改)。
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是连续性指导,是边指导边总结,边研究,边改进的指导。要求教师在实施方案中要灵活机动,要有客观分析问题、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前的调查
对要进行指导的对象要做详细周密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并注意把调查研究资料保存进“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档案”)。要分别找孩子和其父母(或监护人)谈话,必要时也要找邻居和孩子的同学,在指导前把情况摸清。有时在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仍需要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查。
(六)制定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把经过调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写进方案、把指导方式方法写进方案、把指导步骤写进方案、把预想到的问题及处理的办法写进方案、把与家长默契配合的约定和要求写进方案、把在指导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活动写进方案,等等。方案是根据需要而制定,因而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方案也应该根据指导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而改进和完善。
(七)个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档案
建立较为详细的指导方案,有被指导家庭的资料(包括家庭环境、经济收入、成员状况、成员关系、疑难问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过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教育观念;孩子的自然状况、接受该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反应、在“家教疑难”中的表现状况以及学习、身体、交际、习惯、性格等情况);指导纪实与措施;与家长配合的方式方法;向家长提供的文字音像资料;外援(教师跟踪家庭教育指导也可以借力而行,比如社区、家庭教育专家、五老、心理咨询师。关心下一代协会、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等)配合情况等。资料要及时整理与总结。
(八)重要提示
教育要有提前量。特别是家庭教育指导尤其要注重“提前”的重要性。问题出现了再去指导,就比不上水来前先叠坝,在家教疑难问题尚未出现时,家庭教育指导就已经到来,许多家教疑难问题就不会出现,岂不乐哉。目前,许多准父母都在胎教上下了功夫,孩子没生下来就已经开始了“家庭教育”,而我们却在出现了家庭教育疑难后才把“指导”送上去,做的是“亡羊补牢”,虽说是进行了挽救,但也会有损失。
应提示家长,特别是一个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要提前不能滞后。比如孩子有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当家长发现时习惯已经形成。纠正不正确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习惯纠正了,可能又出现了其它方面的问题……以此往返,尽管每次都能顺利解决,但总是在家庭教育滞后下的被动。
四、家教指导的其他形式
(一)学校开放日活动(也有的地方叫教育开放日活动,往往和校长接待日一起组织进行)。一般是指中小学通过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家长来学校观看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家长在开发日活动中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班级听课,参加班队会,了解教师的教育水准和学生在校表现,支持学校教育,促进家校配合的一种活动。是集体性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有的学校与所在的社区开展互动互进活动。即学校请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代表(社区中的社区干部、知名人士、家长等)来到学校,听取学校领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汇报和学校建设的发展及前景。主动请社区和居民(家长)对学校进行社会平价,使社会了解学校教育,引发社会支持学校教育。学校校长带领教师走进社区,看社区的发展,看社区建设对教育的需求。并与社区联手共建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居民)素质,提高家长科学家教水准,携手社区建设。
请家长、社区领导或社会知名人士进校园看学校建设、看教育教学、看学校的发展,就是要了解学校、关心学校。通过看、听的感受,通过与校长交谈、与教师交谈,留下的是对学校的信赖、支持,产生着配合学校教育的设想,带回去的是家庭教育的新观念、调整家庭教育的新设想。这是家庭与学校互动互进的一种方式,是促进学校工作发展、开展好家庭教育的需要。
组织家长“来校听课”有助于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方法,从中得到对家庭教育有益的启发;有助于家长在众多孩子的背景下观察自己的孩子,通过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
学校开放日活动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孩子所在班级的同学和教育教学的情况,学生在班里与教师、同学的关系,学生在班组中身心发展的相对水平,有了直观的了解,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十分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在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就可以选择有效的方法,就可以有的放矢。
(二)家长委员会
学校家长委员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中能够尽量代表社会各方面、家庭教育经验丰富、关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家长配合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经常性组织。目前学校家长委员会一般是全校性的和班级的。有的学校年级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传统的家长委员会主要起桥梁作用,一方面是代表家长参加学校工作会议,反映家长的意见和要求,用这种方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方式只起到“反映”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向家长传达学校方面的一些决定和要求,促使家长配合学校工作(这种方式也只起到“传达”的作用,主观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作用不大明显。
近年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增添了许多新内容,重点反映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比如在听取学校的工作报告、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和改革、参加学校的大型活动,并提出相关意见,协助组织家长学校,参与组织家长交流家教经验、评选优秀家长、举办家长征文、家长作品展、组织家长与子女的交心活动等等。家庭教育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家长委员会参与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表也是家长,共同的地位有共同语言。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关系拉近了家与校的距离,是家校配合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家长委员会参与家庭教育,不但会使家庭教育更易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利于家长的自我教育,有时比学校出面效果更好;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家庭社会评教育,可以代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领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行综合治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社会化。往往能做许多单凭学校力量难以做到的事,家长委员会却能做到,而且做得非常好。
在推选家长委员会委员时,应该提醒家长们注意,家长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是热心教育的,能够代表和反映广大家长意愿,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在家长中有一定威望的,而且是愿意并且能够抽出时间来做家长委员会工作的热心人。学校和教师要关心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协助家长委员会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活动内容,并为家长委员会及其委员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这样,家长委员会就不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毛病,才能更好的起到参与学校教育和在指导家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网络形式。
网络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三种情况。
一是指指导形成网络。如由教师、学校心理咨询室、家庭教育专家、有家教经验的家长、为指导家长家庭教育而开展各项活动等组成的指导网络。网络形式指导是指导教师在指导家长时组合了各种可用作家教咨询的资源,按工作情况分别或联合进行。如:教师或家庭教育专家一个人咨询答疑;请家庭教育专家参加为指导家长家庭教育而开展各项活动,并由专家点评;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加座谈,并请专家或由教师点评等等。网络形式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根据需要而整合了需要的指导形式,其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应有的发挥。
二是指利用互联网。这体现了现代化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空前的普及,老师们都能上网操作,很多家长也有家用电脑,很多家长都会使用,而且许多家庭电脑也安上了宽带。可以在网上以对话、留言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信箱和网页。如:那位家长有了家教疑难问题,可以往教师的电子信箱发信件,教师予以解答并发回家长电子信箱;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网页上公开解答,家长看后还可以发帖子谈看法,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在网页上介绍比较典型的家庭教育经验,并加以点评等等。
三是指利用“辽宁关爱一线通”。“辽宁关爱一线通”是由省教育厅关工委委托辽宁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的,它是由互联网、手机、小灵通、座机等搭建起来的,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联系服务的互动式信息平台。
教师利用“一线通”联系家长更方便快捷。向家长的手机和家庭座机传送信息,手机可以短信方式接收,家庭座机可以留言。可以指导家长到“一线通”网上咨询家庭教育疑难问题。这是家校结合互动的现代化手段,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共育新人。充分运用这个平台,将拓宽家长学校办学途径、丰富家长学习内容、更新家庭学习方式、推动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同时也将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改革,共同走进新课改,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互联网、电脑、手机和家庭座机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四)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
这是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极好形式,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指导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中要坚持家长是创建的主体性原则。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习型家庭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不能错误理解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就是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学习型家庭的目标是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使每个家庭成员能够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家庭生活质量等等;不同家庭的差异性原则。硬件和软件是学习型家庭的两大要素,在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差异,教师的指导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同的家庭,可以形成不同的学习模式;亲子互动性原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某种角度讲,父母与孩子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父母如果不继续学习,无法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应放下父母的架子,老老实实向自己教育对象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创建学习型家庭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互动互补的过程,只有实现家庭内的互动互补才能不断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发展。
父母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篇4
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我的家庭教育里,很轻松,我从来不对孩子大声叱喝,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得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有一年,爱人想换车,不知道是买黑色的还是红色。后来让孩子参加到了这个问题的决策中,孩子给了建议是红色时尚,黑色经典,不会随着流行而被淘汰。就这样我们选择黑色。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女儿今25岁了,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女儿成长的很快乐,我也很开心。
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来影响孩子
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他们总是赞美他。我的女儿非常喜欢看书,是因为我们从小对女儿的影响,晚饭后,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拿着书本在学习,看书,这是我们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养成了女儿的好习惯。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
严格要求孩子与关爱孩子一起进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他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对孩子严格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学习中,我们对他严格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他关爱有加,这就说明了,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双向的,要严格也要慈爱。
配合老师,做好家庭工作也要做好学校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更多的品德,做人道理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知识,让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找方向。家长只有配合老师,了解孩子想要什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然后配合老师的需要进行的家庭教育更加适合孩子,更能让孩子接受。
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 篇5
一、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家长和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两个关键人物,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从这个角度说,家长和教师是教育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种是家长挨训。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教师把家庭教育的问题推在家长身上,动不动就请家长,家长到校,一方面接受教师的训导、责备,一方面家长又把受训的怨气转嫁到学生身上,家长又训学生。孩子受到伤害后,又会把怨恨投向告状的老师,师生关系又受到影响。一种是家长埋怨教师。家长认为学生到校后,教育的责任就是教师,出了问题就埋怨遭甚至责骂教师,导致教师内心郁闷,这类样的情绪又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这样,教师和家长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对立,造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
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信任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一是尊重家长,调动家长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建立家长联系制度,保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三是建立家校共育平台,通过家校共育平台实现互动交流、即时交流。
二、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并理解孩子
了解孩子们的共性。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教育内容,孩子教育的关键期等等问题。帮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共性,家长们才能正确对待孩子们在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从而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对待。
了解孩子的个性。 一花一世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之间个性、智能、行为、意志、品质、潜能、环境等存在差异,要指导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个性特征,一把钥匙开把锁,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进行家庭教育与引导。
了解孩子的心态。现实中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也不去了解孩子想些什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因此,教师要给家长传授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用实用而简便易行的心理规律助来进行家庭教育。
三、指导家长学会尊重孩子
一些家长还在遵循传统家长制的家庭教育模式。动不动就是“我说了算”。不仅口头上不尊重孩子,行动上更是无视孩子的相对独立的家庭地位和人格,事事替孩子做主,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只强调孩子听话,很少倾听孩子的心声。现实教育中一些家长对孩子非打即骂,很少和孩子平等对话,导致孩子和家长严重对立,造成孩子更严重的逆反心理。要让家长孩子懂得是独立的人、成长中的人,尊重孩子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据调查显示,平等的家庭关系,在家庭中受尊重的孩子更易于沟通,更有责任心强,做事更主动积极,有独立的见解和主张。
四、指导家长学会家庭教育的“脑筋急转弯”
学会给孩子放手。包办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多创造自理发展机会,不随意支配孩子,不随意限制自由,不过度保护,让孩子自己在吃苦、受累、委屈、挫折、逆境中锻炼和磨练自己。教育没有回头路,我们越是想给孩子铺平成长道路,效果越适得其反。参天大树不是在呵护中屹立的,而是在自然的风雨烈日抽打与煎熬中成长起来的。
学会培养孩子人格。良好的人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爱孩子,往往重视物质上的、身体上的关心,忽视孩子内心的、心灵的关注,忽视情感的交流,致使孩子形成自私、冷漠、依赖、懒惰、软弱等不良人格。家庭教育必须是伴随情感而有理性的行为,要让孩子从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行为、品质上均衡发展,关心孩子的人格养成,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失败和挫折,提升人生价值,完善人格内涵,学会做一个大写的人。
学会让孩子承担责任。很多家长一味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孩子理想、责任、适应力等的教育培养,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理想信念,缺少责任担当,适应能力差,接受不了挫折和失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出现不少学生因为一点挫折和打击就跳楼自杀的原因之一。家长要在注重孩子智能、潜能的开发的同时,要关注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包括对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意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培养多种兴趣,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与困境,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让孩子学会发现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交流家教知识助力教育成功
家教知识的缺少是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要和家长通过各种形式交流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懂得基本的家庭教育理论,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从而让家校共育走向成功。
家庭教育知识丰富,各种理论可能让家长无可适从。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搜集、整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家长交流。 譬如,家庭教育建议:尽可能不让孩子请假;孩子有自信心,才会努力学习;父母要善于看到孩子的成功,不放过微小的进步,并大力表扬,切忌贬低和嘲笑;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与进步,比关心孩子的成绩更重要;在孩子面前不随便议论教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碟,整理自己的床铺等;经常给孩子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比给孩子定大目标更有效果;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不放过任何教给孩子知识的机会;父母的实际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孩子看到父母投身于有意义的工作的姿态,也会效仿着努力学习;教给孩子善于提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又比如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