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赏析 (3篇)

发布时间: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赏析 (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篇1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夯实基础;活学活用;完善

所谓文言文翻译,就是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地、通达地、尽可能完善地表述原文的内容和意思。是文言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对文言词汇、语法、文言句式等文言基本知识的掌握、运用的综合性训练,它不仅能够检查、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考察的应试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古文学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从初中文言文学习抓起,及早做好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训练工作。

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一、在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识记好所学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掌握通假、古今词义的变化,循序渐进、积硅步成千里而后触类旁通,就能较准确地用现代汉语表述原文的内容,否则,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二、学习文言文翻译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通读全文、领会大意,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境遇等诸多因素,力争从全局出发,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在具体翻译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即文言文句中的每个字词都要有相应的现代汉语词汇对号入座,不能有所遗漏。

例如:

原文: 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

译文:(因为)(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

口 体 之 奉 不 若 人 也。

(吃的)(穿的)(这些)(生活享受)(不)(如)(别人)(了)

(《送东阳马生序》)

2.直译为主,就是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做到准确,通顺、合乎原文的语气。

例如:

原文: 吾 视 其 辙 乱, 望

译文:(我)(察看)(齐军)(战车的轮迹)(乱了)(远远地看见)

其 旗 靡, 故 逐 之。

(他们) (旗子) (倒下了)(所以)(追击)(他们)(《曹刿论战》)

3.意译为辅,因文言文有省略、倒装等特殊句式,有词类活用、数量搭配等特殊现象,若硬是死板的去抠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句意不明确,因此,还需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译文句子更通畅,表意更明确。

例如: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伤仲永》)

译文: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

(二)直译时,要区别情况、灵活应对,运用好“留、补、换、调、删”五字口诀。

1.留,就是保留原词,文言文中的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均可按原文保留。

例如(保留不译者用曲线勾画):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2.补,就是补充词语。

(1)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翻译时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中为补充的内容):

项燕为楚【国】【大】将,数有【战】功,爱【护】士卒,楚【国】人怜【爱】之。

(2)为使译文通顺,语意明确,翻译时要把文言文句中省略的成份或内容补充出来。

例如(“【】”中为补充的内容):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辙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3)换,就是替换词语。从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其中有大量的词,古今字型相同,语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和用法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能用现在的意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而是要按它原来的意义去理解。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加以替换。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牺牲”,这里指祭神用的猪牛羊等,而今用来比喻为正义事业舍去自己生命或某种利益。应用“祭神用的猪牛羊”去替换“牺牲”一词。

(4)调,就是调整语序。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有些句型古今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特别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与动词搭配的介宾短语等,翻译时需调整语序。

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古汉语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中间用结构助词“之”作为提前标志,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常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需调整到动词前面,作状语。“起于鲁”应调整为于鲁起。

(5)删,就是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为了保持译文的紧凑、简练,对一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翻译时要删去。

例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要删去。

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加点的“之”用在时间副词或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表达语气和补充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可删去。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赏析 篇2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赏析

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登峰造极。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当今文章第一,**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强调“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作之一。

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示“嗜学,家贫”的主客观情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愿望,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克服。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污损,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习条件优裕而懈怠,回应上文,又明揭意图。作者仍然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习,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条件的优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对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乡人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长信为进见礼,言和色夷,是个流辈称其贤的“善学者”,因而才诚恳地以“为学之难以告之”。由于文中是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为例证的,因而要申说一下无“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骄矜之意,写向人请教,说“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称自己“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预”、“缀”、“谬称”等谦让之辞,纯然是**之风,学者之范。

作者勖勉后生马君则,****,寓理于事,其事一为己事,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述人事,头头是道。以己事与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为太学生事,马生系太学生中之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太学生,是个“用心於学甚劳”的“善学者”,因而具有劝勉的基础,否则也不必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篇,因为作者现身说法和严密对比,事繁而不芜。语简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仅学识丰赡,文才彪炳,而且**经验富足,马生原是个用心于学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作者又为何还要如此教诲?作者不说太学使人养尊处优,不求上进,而讲条件优越,要充分运用。这是因为他深知朱**登上宝座后一直妒贤嫉能、杀戮功臣,以巩固其**。他的**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死于朱**的阴谋,开国元勋徐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徽、开国公常升等都被朱**以各种借口而杀害。宋濂可谓知时识世,在朱*****之前就告老还乡,退居林泉。他这次“朝京师”,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对他加以赞颂,他为了避免朱**的疑忌,在赠序中不讲为国为民之类的涉嫌的话,而讲万年百处可说的读书问题。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太学,对**主办的学校条件说了一番好话。从这里可见宋濂不仅饱有学识,而且老于世故。宋濂虽然如此小心谨慎,可是后来他的孙子与一案有牵,最后也诛及了他。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篇3

一、直译的方法

翻译跟断句一样,先要细读原文,综合运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处理词义,弄懂句意,理清层次,领会段意,了解写法,掌握原文的全貌,还要了解原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路线。直译时可采用“对”“换”“留”“删”“补”“调”等方法。

(1)“对”,对照。即翻译句子时,对照文言句子,逐字逐句,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

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后汉书•李膺传》)

对照原文,可译为:社会就要大乱了,天下英雄没有超过曹操的。

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送温处士序》)

可译为:伯乐一经过冀州的原野,那里的马群就空了。

(2)“换”,替换。是指那些古今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翻译时,要把古代汉语替换成现代汉语。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促织》)

例句中的“而”“翁”“汝”应分别替换成“你”“爹”“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例句中的“目”应替换成“眼”。

(3)“留”,保留。指文言文中,有些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基本词,如山、水、飞、游、小、长等,以及古代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年号、度量衡单位、数量词等,翻译时可以保留,不用翻译。如: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七、六”是数词,“年、月”是基本词,“齐安、临汝、德兴”是地名,“迈”是人名,“饶”是州名,“尉”是官职名。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华山”均为山名,译时可保留。

(4)“删”,删去。主要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如果勉强翻译,反而会使句子显得别扭或累赘,这就应当删去。如发语助词“夫”,凑足音节或起提宾作用的“之”“是”等等。如:

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识马,安能空其群耶?(《送温处士序》)

“夫”为发语助词,翻译时应删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之”只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应删去。

(5)“补”,补充。文言文中,存在很多省略部分,在翻译时补充上省略的成分,会把意思理解得更完整。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译时在第二、三、四分句前应分别补出省略的主语“异蛇” “异蛇”“草木”。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时在“再”、“三”后应补出谓语动词“鼓”。

(6)“调”,调整。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在句式上有许多特点,比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词组后置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依照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它们调整过来。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可调整成“古之人不欺余也”的形式。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

可调整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的形式。

以上介绍的文言文直译的方法,可用一句话来巧记:

一 对 耳 环,一 溜 一 闪,不 掉。

这句形象、生动的语句,运用谐音,巧妙地将文言文直译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包含其中。句中的“对”对应“对”字,即对照;“环”对应“换”字,即替换;“溜”对应“留”字,即保留;“闪”对应“删”字,即删去;“不”对应“补”字,即补充;“掉”对应“调”字,又“调”字常用有“diào 、tiáo”两个读音,故可理解为“调整”之“调”。具体如下图所示:

一 对 耳 环,一 溜 一 闪, 不 掉。

对 换留 删 补调

对照替换 保留删去补充 调整

二、意译的方法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需要用意译而不宜用直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有修辞的地方

1.比喻

例如:(1)“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句中“秋毫”若直译为“秋天里野兽的毫毛”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最细小的东西”,才能明确。(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司马迁《屈原列传》),句中的“瑾”和“瑜”就不能直译为“美玉”,而应取其比喻义“高尚的节操”。

2.借代

例如:(1)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司马光《赤壁之战》)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除残去秽,即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此处的残秽指代曹操。(2)沛公不胜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杓”是盛酒器,这里代酒。

3.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

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顾忌,或由于谦恭,或为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达的意思,委婉地说出来,即所谓婉曲的修辞。

例如:(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句中的“日薄西山”是喻指祖母刘氏寿命将尽,用的是委婉说法。在翻译时可意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河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句中“山陵崩”是诸侯帝王死亡的委婉语。整句可意译为: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3)“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触龙说赵太后》),“填沟壑”即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

4.用典故的地方

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例如:(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一句中就运用了两个典故: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能,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王勃此处是借这两个典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中有个典故,说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它,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同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此处作者是借廉颇的遭遇说自己空有满腔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比痛苦心情。

5.“互文”现象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实际应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即“木兰到各处的集市备办各种战具”。

(二)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庙号、年号等专有名词虽可不译,但是各个领域中有一系列的习惯用语,翻译时也应该引起注意

例如:(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一些专用术语。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降级使用,贬官。(2)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谓。如《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三)有些句子,为了增强语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直译显得太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