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最新7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征文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最新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 篇1

我的书屋,不像别人装饰得那么精致和美观;我的书屋,不像别人有那么多精彩的书。少少的二十多册书,对我来说,却显得多么珍贵,多么富足。因为,是它们提高了我的知识,丰富了我的阅读,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早上,我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我的脑海中便出现了书屋中那些助人为乐的高尚人士;于是,我便伸出双手,给予老奶奶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同学不小心踢了我一脚,我正要生气时,脑海中便出现书中那些心胸宽广的人物,便坦然地向他们微笑;当我遇到“拦路虎”正想知难而退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书本中诸如“居里夫人”、“达尔文”、“爱迪生”等伟大的人物,是他们那种持之以恒、不断求索的精神使我重新鼓起勇气面对困难,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一本《水浒传》拿在手,使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虽然我还小,但我却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恨。武松这个人物刚正不阿、英勇无比,全身上下充满正气感,他又是那么嫉恶如仇,毫不犹豫地打死西门庆,对坏人决不放过的正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及时雨”宋江爱帮助朋友,教给我多给别人一些帮助,快乐自己?《西游记》那“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九九八十一难,教导我要勇于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阅读经典童话故事,品味我的童年生活,我更加的热爱我的祖国。那《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被冻死街头,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贫穷的百姓被社会抛弃,被富人欺凌,当时的小女孩真是可怜至极,要是我有穿越时空的'本领,我一定会把我的面包与她分享,这样她就不会死掉了;我还会把玩具送给她,让她过得开心。阅读《一百个为什么》,使我明白了很多科学道理,也增长了见识,使我的头脑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聪明。我们是祖的未来接班人,应该时刻铭记,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在我的心中》这本书中,真实地记录着党的好儿女焦裕禄、刘胡兰、雷锋?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长大后,我一定像这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为社会的和谐献出自己的弱小力量。

热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营养餐。不爱读书的人,知识是不会提高的,阅历是不会丰富的,灵魂永远也得不到升华。品读书籍,品味人生,做美好的梦,实际的梦,用书中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现在做起,爱护环境,孝敬父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热爱祖,为将来回报社会而做好准备。

我的书屋,我的梦。我要为我的梦想装上理想的翅膀,希望我的梦能飞得更高、更远!

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500字 篇2

在我的房间,有一个简约的书柜,我喜欢将我的卧室称为“书房”。它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的梦想从此启航。

茶余饭后或闲适无人之际,我都会进入书屋,关上门,捧一本书。每当这时,我就像是与世隔绝了一样。书中的世界是充满惊喜和想象的,读《白鹿原》,我领悟到了西部人们的'仁义礼仪;读《水浒传》,我感受到了梁山义军的英雄气概与反抗精神;读《寂静的春天》,我感受到的是自然兴衰;读杨绛的《干校六记》,我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荒诞……看着这些优美的词句,我仿佛沉浸在一个奇妙的意境中。梦想当作家的种子悄然在我的心中种下。

现在,我时常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写一些小故事或者几句诗,大声朗读自己写的文章,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可以说,书房陪着我为梦想而奋斗,它见证了我的成长。

当追梦的路上遭遇挫折时,我也会扎进书屋,从阅读中汲取力量。袁枚说过:“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而苏轼也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通过阅读,我可以走出痛苦和黑暗,重新获得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持续的、不间断地阅读,让我内心充实而坚定,为我向梦想而奋斗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书籍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而我的书屋,就是孕育梦想、助我启航的港湾!

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800字 篇3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见,书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我爷爷就对我说过:“食物只是物质上的粮食,而书却是我们精神上的粮食。所以,食物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当时,我还小,并不懂其中的道理。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可能是爷爷的话彻底地把我激励了,从而养成了每天读半小时书的习惯。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一本叫《水浒传》的书。妈妈好叫我去帮她买瓶酱油,我便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好”可我还是陶醉于绿林好汉中,并没有行动,反而越看看带劲,深深地陷进了书里,还笑出声来。这可把妈妈给惹毛了,她火冒三丈地冲了过来,生气地说:“我叫你去买瓶酱油,你没听见吗?”我仍津津乐道地看着,时不时发发出笑声。妈妈这可更加生气了,用手指着我,大声地嚷嚷道:“喂,你这个臭丫头,你连你老妈的话都不听了!”我这才发现大事不妙,连忙合上书,拿走钱,像离弦的箭一般跑出家门,去超市里,急忙的挑了一瓶就拿走了。我急匆匆地赶回了家,把酱油一放,又钻进我的小书屋。谁知厨房里传来一阵以一阵的笑声,那是妈妈发出来的,我跑了进去,这才知道,我把酱油买成了醋了,我和妈妈都笑了起来。妈妈指了指我的脑瓜,笑嘻嘻地说:“你呀你,为了看书竟惹出这样的笑话来!”

在我的那些书中,《鲁滨逊漂流记》对我启发是最大的,我为鲁滨逊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又对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所产生敬佩之情。从书中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要努力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经常在数学难题时,在解不出来想退缩时,总想起鲁滨逊他那顽强的毅力,我的心中就会燃起熊熊之火,一定要把这“拦路虎”打掉,才肯善罢干休。就这样,一道道数学难题成了我的手下几将,我的数学成绩也因此而蒸蒸日上。

现在,我的`书屋里有着许许多多的书,每一本书代表着每一个梦,有我的侠客梦、绿林梦、明星梦、少女梦。我的书屋,我的梦,我喜欢书,因为是书让我充满了梦想。

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 篇4

朱熹曾经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在我心中,书是作为智慧的载体,为我们增长知识,了解基本礼仪、外国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为人们提供许多方便。没有书,我们怎么能体会到《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险陡峭呢?没有书,我们怎么领略到文字的生动灵巧呢?没有书,我们怎么发扬中华的昌盛富强呢?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书,已经融入人的平常生活,忍不得任何事的拆分,它早就作为古老平和的中国的一段情,一个永不磨灭的灵魂。

说到此处,我不禁有些黯然神伤,多希望有一个我自己的书屋,这是我很久的梦想!虽然我读过的书有些杂,并不是所谓的全是大文豪的时代著作,清素淡雅或忧伤婉转的古典诗词,但扪心自问这些书都是我最喜欢读的,留下过无比震撼的印象。我所期望的书屋不求别的,只求装着孙悟空的傲视群雄、嫉恶如仇;装着宋江的重情重义、大公无私;装着李白上探星河,下追蛟龙的震天豪气!

可是希望总归希望,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书屋才真正适合我,也不知到该用什么去装潢这珍贵的文学宝库,索性先把此事放下,倘若有缘,便自能获得心目中的。最佳书屋的印象,无缘的话,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偶然,在一次乡下的旅途中,我不知不觉在一栋楼房前停住了,“农家书屋?”我有些疑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词,“这难道是间书屋,进去瞧瞧。”我记起了我的期盼,还有对于这有着奇怪名字的'现代大楼。不料,刚一进来便被里面的景象惊住了:坐着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人,看穿着大多是农民,他们有的倚靠在书柜上,有的坐在沙发上,有的干脆直接坐在地上,但他们无不全神贯注地看着书,仿佛天塌下来也无法打断他们。

“这是怎么回事?”我更加疑惑了,走到一位叔叔旁边,低声的问道:“叔叔,这不是个书屋吗?”那位叔叔听后笑了起来,耐心地说:“这个不是你理解的书屋,农家书屋是国家为了这些辛勤的劳动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所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其性质就是个慈善机构,它表达的……”之后的话我再也没有心思听了,静静地看着这些为了汲取知识而专注学习的人感慨良多。

书不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情绪的调节剂。

有一次,数学考到好成绩了,回到家,还被妈妈奖励雪糕吃,我的心情如喝蜜食冰般爽快,我走进我的书屋,拿起我的书包,喜滋滋地把作业拿出来,突然,我看见了我昨天看的《爱的教育》,我读到里面的内容,里面人物的悲惨而又震动人心的情操使我嘘嘘不已,我想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解决困难,我又想从他们身上学会爱,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甚至愛敌人,让爱让人间更美好。书屋陶冶心灵,让我对爱的理解更加升华了。

那一次,我写完作业,可电视爸爸不让我看,心情正苦恼。我便走进我的书屋,看见书柜上有一本《淘气包马小跳》我便捧起来,靠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最爱看这本书,所以慢慢地看,看到搞笑的一页时便多读几遍,看到马小跳说话那么搞笑,我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回头想想,原来不能看电视的苦恼一扫而光,原来书屋竟有清除不良情绪的作用。

书屋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让我获益良多,促使我不断成长,今后我会一如既往沉浸书屋,与书为伴,汲取书里的知识,丰富我的人生,实现我人生的美好梦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将拾级而上,走好我的人生道路!谢谢你,我的书屋。

是啊,我为什么要纠结于建造什么样的书屋,它的用处不就是供别人获得知识,让人快乐吗?所以,应该在意的是我的书屋到底能成为什么样的书屋,而我现在追求的是为人民奉献、无怨无悔、助人成长的书屋,这不便是我多年的梦想吗?我的书屋应该像农家书屋一样,只求承载了他人的梦想,也承载了自己的梦想。

书屋,是紧扎进土壤的根茎;而梦想,是含苞突绽的璀璨。

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 篇5

我有一个梦想,源自于我的书屋;我有一份希望,源自于屋中书籍;我有一种渴望,源自于书中知识。

小时候,我时常去那个地方。那里放满了书,晴天会有一缕阳光射进,雨后能看到一道彩虹。小小的我不懂理想,却在那里寻找到梦的种子——当一名作家

记忆中,爸爸时常去那里看书,也总是会带上我。他告诉我,那个小书屋叫“梦”。

那时的我懵懵懂懂,不懂梦是什么,只知道爸爸那时的神情极其严肃。从那一刻起,那个叫“梦”的书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爸爸的影响下,我总是会去那个小书屋。起初,我只是随意翻翻,直到后来被书中的故事吸引,才深入阅读。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骆驼祥子》。还记得那时,我问爸爸为什么祥子会堕落,爸爸没有回答,只是告诉我书中有梦。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那时,我便认为梦就是书。

渐渐长大,我明白,书不只是梦,还是希望。在那个书屋里,我找到了梦的种子,并埋在心里,日益成长。

初一那年,学业渐渐繁重,成绩一日不如一日。去书屋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我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它,惦记着里面的`书籍。因为我始终对屋中的书籍,怀着一份希望,相信书中有梦。

一次考试失利,爸爸让郁闷的我去书屋坐坐。走进那个熟悉的书屋,鼻子不禁一酸,在那个书屋里,没有成绩的好坏,没有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只有一片宁静,和那令我思念多日的书籍。

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书,静静的翻动着。午后的阳光射进书屋,屋中一片宁静,只有我轻轻的翻书声。

爸爸推开门,轻步走来。拿起一本《鲁滨孙漂流记》静静地看了起来。我看了看他,又继续看着手中的书。“孩子,你知道鲁滨孙为什么能够在荒岛上活下来并回到家乡吗?”爸爸抬起头,关上书对我说。

“因为坚持与不放弃。”我也抬起头。

爸爸点点头,将书放到我面前,走出了书屋。

我拿起那本书,认真的阅读起来。虽然这本书我已经翻阅过无数次。

再次阅读,我似乎有了以前没有的感悟:

是啊!鲁滨孙可以克服大困难,为什么我不可以解决小问题呢?如果,我连小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成为大作家呢?一个连自己的小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怎么能写出开导人生的书籍呢?

关上书,走出书屋,先前的郁闷一扫而光,取代而之的是希望与自信。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斯说的不错,爱好读书的人永远不会满足,而是渴望拥有新的知识。而在那个书屋里,更唤起了我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

感谢你,书屋,你给予我慰藉,带给我希望,见证我成长。感谢你,我的书屋,我梦的种子。

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征文 篇6

梦想,是人生的羽翼。尽管教书是我的职业,读书是我的嗜好,但回首曾经,能拥有一间清静的墨香四溢的书房,晴窗万卷,笑看流年,却是我最大最真的梦想!

正像梁实秋先生所说的,书屋,尽管是一个非常典雅的名词,但在旧时,唯“士大夫人家才有书屋”吧!愚生也晚,虽是红旗下的新社会,但恰值20世纪七十年代,乡下的故土田园并不容我有丝毫的关于书房的`念想。那些年,自家的两间土坯草房里,光线昏暗,墙体斑驳,除了两张木床,便是破烂的农具,还有一些杂乱无章的生活用品。我和弟妹们看书写作业,总是依赖一条狭长的板凳,在门前的大树下你推我挤地完成。若逢着阴雨天气,便只能弓腰撅腚地趴在屋内床上“鬼画符”一番了。其时,家中也根本没什么书看,床头枕下,偶尔倒能翻出一本半旧的《毛主席语录》来,那是爹娘的时代记忆了,像现在的孩子爱看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翻译作品。既无书,又谈不上爱读书,又奢望什么书屋呢?

我到省城读中专时,仿若毫无缘由,忽然就对书着了迷,读而上瘾,整日里手不释卷。之所以有书可读,有闲得读,盖因学校有一座四层高的图书楼,楼内藏书无数,而其时我们的课程也并不紧张,吃住皆在校舍。我那时对随园主人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观点委实是“顶礼膜拜”——一来囊中羞涩,无钱买书;二来亦无须购阅,图书馆便是我这书虫的超级“书房”。所以,中专四年,书梦未曾休,书房梦却难得做一回。亦可说,那样的青春岁月里,书于我,重在“读”,而非“藏”,或曰“拥有”。我甚至自视颇高,觉着唯有图书馆才是一本本著作典籍的最好归宿,而不是被私人所独占独赏。

毕业那年,我被分至小城某企业工作。先是栖身于集体宿舍,人多物杂,生活繁乱,偶尔躺在单人床上翻翻书,疲了,倦了,便随手撂在一边,并无珍藏之心。书,大多还是借来的,有单位的,也有小城图书馆的。借而读,读而还,来有影,去无痕。当然,偶逢手头宽裕了,或于书店看中了一本心仪已久,偏偏图书馆又难寻的书,我亦会毫不犹豫地乐购而返。天长日久,竟也积了不少,因居室大家共用,无处摆放,所以东一本,西一本,床角,枕畔,餐桌上,鞋盒里……书影散乱,举目可见。其时,我有意无意地亦开始了写作的练习。但室内仅有的一张桌子亦是“多功用”的,上面常常粘了饭米粒,泛着啤酒沫,有时甚至还躺着两双臭袜子。加上同室兄弟们兴趣不一,工余闲暇还要用它打牌、下棋来调剂生活,故尔,即使我灵感突至,欲捉管为文,常常亦是草草收场。慢慢地,我在心底也就萌生了独居一室,可以自由读书、恣意写作的渴望。或者说,书房即卧房,卧房亦是厨房,三合一倒无所谓,总之得“离群索居”。然而,当时单位的境况是江河日下,弟兄们撑不住,相继摇首跳出,我也交了一纸辞呈,转身下了江南。走时,宿舍里已是狼藉满目,那些年购的书,我也只是随身带了痴爱难舍的几本,其余的,只能忍痛换作远行的盘缠了。书房梦于我,依然遥不可及。

在小城漂泊时,一个女孩竟相中了喜欢读书写字的我,给了我一个家。房子虽是租来的,且仅有两间,但,这似已足够。情郁于心的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恣肆倾泄的决口,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潜心凝虑地研读了大量的文史哲典籍,还顺利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郑板桥曾笑吟:“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窗外虽非帘幕几重,阑干几曲,屋内却也报刊遍地,奇书满床。改作业,批试卷,乐而读,读而作……小小书屋“锁不住五夜书声”,承载了、容纳了我太多的荣辱悲欢,催我奋进,教我自省,甚至,使我从根本上忘记了它是租赁而来的。

我们终于挥别了租房岁月,搬进了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置办的新家。新家三室一厅,明净敞亮,我的书屋梦,也终于变成了现实——无事此静坐,有情且赋诗。那些跟随我辗转多年、不离不弃的书卷文集,亦终于有了一隅歇脚地。想想,我本是普通的乡村中学教师,读书与写作,既是工作需要,亦是业余嗜好;既算闲情逸致,亦为精神追求。我所憧憬并享受的,是陆放翁“读书有味身忘老,病经书卷作良医”的从容之至与淡泊之趣,尔今,梦已成真,我的书屋我的梦——祖国在发展,城乡在进步,我有理由相信,一切都将不再是梦,夙愿终偿在今朝!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 篇7

杜甫曾写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论语》中也写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周恩来爷爷也曾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书是冬日里午后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书是春天里碧绿的嫩草,代表着活力与希望;书是知识的海洋,我可以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书是我的伙伴,可以陪伴我度过宁静的夜晚;书是一粒种子,在我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的卧室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架,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中外名著、卡通漫画、还有我们小学生喜欢看的各种少儿读物,作文书等等,应有尽有。晚饭后,我便会从书架上选出一本书,背靠在床边,仔细地品味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时,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小小的船,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说起我最喜欢的书那应该是《夜空下的笛声》了,作者是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我喜欢书里的主人公皮卡,喜欢他大方、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每当我见到有人需要帮助,就连忙伸出援助之手。同样,在学校里,我也一样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帮助同学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我站在“阅读”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宅在家里读书。通过读书和在新闻中看到的点滴,我对这次疫情的防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那些“最美逆行者”身上看到的光芒,看到他们对社会做出的的贡献,更加让我意识到,一个人只有多读书,在时代的天地里,才有可能让进步的齿轮不断运转,才能在这个波翻浪卷的时代里唱出自己最美丽的声音,才可能用自己的才能点染人生美丽的画卷。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勤奋读书,不断进步。我喜欢读书,是它伴我成长;我热爱读书,是它开阔我的视野,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会永远热爱这份读书的坚持,期待每一次和无名化草的别样馨香的遇见,和翼可蔽空的大鹏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