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风险防控措施优秀12篇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思想道德风险点 1
本文所说的人事风险不同于保险学范畴的风险,它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上的不善和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的对企业(组织)利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风险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种类,风险发生的原因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这些原因可以是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风险都是人的风险,或思想道德方面的,或工作能力方面的,或故意的、或非故意的,或作为的、或不作为的。所以,搞好风险防范,抓住人的因素,就是抓住了根本。
二、人事管理几个重要环节的风险防范
人事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组织机构及职能设计、人员甄选与录用、晋升与调配、考核与任免、工资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有机联系的环节。对于人事风险,应该不放过每一个环节,要系统地加以防范,同时要抓住用人、选人、进人等重要环节,有重点地推进人事风险的防范工作。
(一)关于用人风险
这里所说的用人,主要是指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握有权力,而级别越高,岗位越重要,责任就越大,其行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用好了,影响力是正面的;没用好,影响力就是负面的。所以,对领导干部使用问题的风险防范应当是人事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来自领导干部的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风险,二是本职能力风险。
1思想道德
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即由于思想道德境界和水准与领导岗位的要求相比的不足和偏差而形成的风险。
2本职能力风险
本职能力风险即由于能力的不足而形成的风险。能力的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常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二是技术、技能和技巧;三是工作经验;四是体能和智能。这些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的不足都可能影响领导者的决策、判断、执行、协调、沟通和公关等能力。其中,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不足是需要重点防范的。
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是决策,诸如,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经营思想和方针的确立、机构的设置与分布、公司名称的确定和变更、产品的研究和推出等等,决策正确,则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进一步走向繁荣或使企业走出困境;决策错误,则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将企业带向困境直至衰败。象保险公司这样的企业,一个决策的错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人保公司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其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当然,决策的正确与否,不仅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有关,而且与决策者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动机有关。
领导干部的执行行为中往往包含着决策,单就执行行为而言,如果决策正确而执行不力或发生偏差,决策目标也不能实现,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用人的风险防范,首先是要防止思想道德素质有问题、品质不过硬的人走上领导岗位,进入决策层;其次是不要让那些能力平平、不善决策的人担任领导工作。防范措施,一是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和干部四化”的标准选拔领导干部,为此要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免制度,杜绝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制度上保证将那些符合条件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依靠制度而不仅仅是依靠道德信任来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三是要建立和健全严格的人事考核制度,同时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使用人不当和监督不力所形成的潜在风险不致成为现实,并使那些与领导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人能够及时得到调整。
(二)关于选人风险
这里所说的选人,指的是根据岗位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是人与事相适应的问题。其实,任何一个岗位,如果选人不当,都有风险问题。我们知道,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的职责、环境、繁重程度、复杂程度等所要求的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知识、经验、技能等也是特定的。一些岗位对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更高,而另一些岗位对专业工作能力的要求更高,特定的岗位有特定的要求。如果所选用的人与特定的事相适应,这个岗位所要求的工作目标就能实现,工作就能进步,反之,就停止不前,无所作为,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保险公司的很多岗位诸如承保、定损、理赔等,虽然不是领导岗位,但却是重要的、关键的岗位,这些岗位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就会发生大的损失。
人事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使人与事相适应。选人是人事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防范选人方面的风险,就是要把人选好,一是要把好进人关,把我们所需要的人选进来。二是要在了解事的基础上了解人。了解事,就需要进行岗位分析,进行定岗定责,并制定职务标准”(每个岗位的每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和“职能标准”(每个岗位的工作对人的素质要求,包括德行、知识、经验、技能等),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我们一直没有做,而要搞集约化经营,要讲科学管理、防范风险,就有必要将这项工作摆上议程。了解人就是要了解每个干部职工的德、能、勤、绩状况,特别是德和能的情况,为此要建立健全人事考核制度,重视和加强人事考核工作,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掌握人与事的适应状况、人的潜能和不足,并予以及时、合理的调配。三是要强化教育培训工作,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解决企业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和个体素质与工作和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版权所有
(三)关于进人风险
思想品德形成基础 2
1.个人特质
2.家庭
3.教育
4.惩罚与奖励
5.校风
6.大众传媒与舆论
7.法律道德
思想道德风险点 3
关键词: 基层员工;风险防范
近年来银行业案件呈高发态势,其中多数为内部人员违法违规案件,这些案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剖析其发案原因和过程,无不表明银行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疏于防范,是导致案件频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发生,加强员工道德风险防范已是银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道德风险的定义及危害性
(一)道德风险的定义
银行道德风险是指从业人员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影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故意导致本企业资产处于风险状态或形成损失的可能性。它是金融从业人员违反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和金融行业内部管理制度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无法预期的损失。
(二)道德风险的危害性
银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存在于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尽管它在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不同岗位的表现形式和风险率不同,但总起来说,它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危害:一是导致金融机构和它的客户的资金损失。近二十年来,国内外金融机构因道德风险而导致重大资金损失的案例很多。1986年到1996年间,由于未授权的铜的交易导致日本住友银行损失26亿美元;1984年至1985年,未授权的国债交易导致日本大和银行损失14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法国里昂银行损失290亿美元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不健全的信贷控制。中国原郑州城市合作银行金融风险爆发、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关闭等,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道德风险引起的。二是导致金融机构名誉损失。名誉是金融机构的生命,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就是金融机构购入原材料,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就是金融机构销售商品。这些过程都是建立在金融机构和客户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一个金融机构名誉好、服务质量高,就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而名誉是通过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道德行为来体现的。一旦某个从业人员违反道德规范,给客户带来不便或资金损失,就会失去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就会出现存款挤提,导致金融监管当局的严厉查处,严重的还会威胁金融机构的生存。
二、基层行道德风险的特点
(一)所造成的危害无法预测
金融道德风险所发生的时间、业务操作环节、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等是事先无法预测的,可能会对整个单位、系统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二)意志不坚定的员工是道德风险的主体
发生道德风险的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价值理念歪曲,思想品质差,存在道德风险的主观故意;另一类人是意志不坚定者,当个人或家庭遇到意外变故时,容易铤而走险,比如因为炒股炒期、购买、投资经商等原因,导致经济压力;家庭出现变故,导致思想压力;对工作、收入不满意,同事关系紧张,造成思想上波动,这些原因都有可能成为酿成道德风险的催化剂。
(三)不易被及时发现
道德风险源于个别员工的败德行为,一般不易被人觉察,所造成的风险也有一个逐步暴露的过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一旦暴露,突发性强,令人防不胜防。
(四)容易被其他员工效仿
如果个别员工的败德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应有处罚和行政法律的制裁,就会迅速被人效仿和传播,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三、基层行道德风险的成因分析
道德风险的形成比较复杂,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影响:
(一)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是导致道德风险发生的根本
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功利性,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各种私欲的膨胀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有的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面对外部各种诱惑时,难免会产生“一夜暴富”思想,侥幸心理,诱使他们发生道德风险。
(二)员工思想教育滞后缺乏应有的效果
开展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陈旧、内容不够创新,不能真正触及到员工的内心深处,不能入脑入心,致使员工法制观念淡薄,对于道德风险的行为后果认识不足。
(三)基层行内部控制不力让道德风险的发生成为可能
基层机构普遍偏重于对经营指标的追求,对内控管理的考核只看结果,忽视内控管理的内容和全过程。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的缺陷,容易让那些有作案动机的人员,利用管理漏洞图谋不轨。另外,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严重不公平,也容易让个别员工滋生道德风险。
(四)传统的伦理价值观成为诱发道德风险的一个特色因素
中国社会延续着以血缘意识为主体的礼俗习惯。“情”已� 中国人长期形成的这种重“情”的心理,在现实社会中使人们往往忽视法律,更重视亲情与血缘,“信任代替制度”的现象才屡禁不止。从已发生的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来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风险诱发因素。
四、防范基层员工道德风险的对策探讨
基层行因员工道德风险引发的金融案件不断发生,对于道德风险的防范日益重要和迫切。在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总行更是把防范道德风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面对防范道德风险的严峻形势,必须认真对待,严加防范。
(一)领导重视,从营造合规环境上防范道德风险
一是注重理念引导,积极营造合规经营的健康氛围和环境。从近年来由道德风险引发的案件分析,员工发生道德风险与一个单位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一名员工身处于一个“人人讲合规、事事讲合规”的大环境里,那么他的一言一行也会自然受到环境的约束;反之,不合规的环境就容易造成员工的违规行为,从而容易引发员工的道德风险。因此,各级领导要着力于本行合规环境的营造,通过各类会议、不同场合传导合规理念,在经营理念、管理导向、日常操作上从严要求,在全行营造“按章操作、合规经营”的氛围和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廉洁勤政,积极倡导和践行合规理念,
二是注重归属感引导,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员工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对工作尤为重要,对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也很关键。为此,要切实关心关爱员工,关心员工的健康、收入、和家庭等问题,充分重视和尊重员工的感情需要,沟通思想,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及时发现和充分重视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扎实深入地开展好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和帮扶救助工作,真心诚意地为员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同时,要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强化员工对建设银行的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意识。
三是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从调研情况看,基层行员工晋升的渠道相对有限,提拔升职的预期难以实现。这种需求一旦失去实现的可能,会造成部分员工丧失进取目标。为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从干部职数配备、专业技术系列配备方面向基层倾斜,制定和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实施计划, 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培训, 突出对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履岗能力,为员工搭建成长的宽广平台。
(二)抓好教育,从解决员工思想意识上防范道德风险
一是把健全教育机制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必须高度重视员工思想工作,把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业务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和系统治理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我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办事机构、有工作人员、有支持保障。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化解矛盾,理顺员工情绪。同时,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在继续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工作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适应新形势和新需要。
二是把提升员工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教育的根本。只有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品德优秀的员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填补风险漏洞,化解风险;反之,道德素养不够的员工则会把风险隐患等客观不利条件转换为真正的风险,使建行蒙受损失。因此,无论在人员的聘用,还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首先要注重人员的道德品质,在考核中也应当将道德品质作为人员任用的重要基础指标,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是把抓好四项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员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抓好合规教育,把《员工职业操守》、《员工从业禁止若干规定》、合规管理规定、廉洁自律要求等纳入日常教育体系,不断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抓好警示教育,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警示教育, 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筑起坚实的思想防线。抓好忠诚度教育,通过提升建行的吸引力、关心关爱员工、举办文体活动等措施,靠良好的工作环境、绩效收入、事业发展吸引员工,提升员工对建设银行的忠诚度。
四是把培养员工良好心态作为思想教育的目标。目前,基层行员工面临的压力很大,具体表现在:业务发展的压力、接受上级业务检查压力、有可能被负向积分的压力等等。为此,要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员工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员工在公平、公正、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快乐的工作。引导员工进行自我调控,提高自我调节、自我释压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克服因工作压力和暂时困难等因素带来的消极情绪和过度焦虑,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满怀激情地投身于各项工作。
(三)完善机制,从制度设计上防范道德风险
一是严格落实员� 针对人员道德风险、业务操作风险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加强员工队伍从业行为管理,深入开展员工思想和业务风险“双排查”。坚持集中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把职业操守、群防群治、八小时以外监督结合起来,严格排查员工有无不良行为,切实掌握员工工作表现、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及时消除不良苗头。
二是加大责任追究和违规惩戒,提高道德风险成本。对于可能存在道德风险、蓄意违规的员工,坚决依规严肃处理,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工作人员违规失职行为处理办法》和《轻微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对违规行为和违规现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让违规者付出昂贵的代价,警示和教育全行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发挥制度约束的警示作用。
三是不断完善干部考核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着眼于建设银行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建设,要深化用人机制,真正建立动态的干部管理考核体� 要严格落实岗位轮换、交流,强制休假制度,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既要突出业绩导向,又要兼顾公平,减少部分员工心理的“不平衡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突出防范重点,从建立差别化控制措施上防范道德风险
一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关注。客户经理与客户接触较多,容易发生利益往来,是典型的高风险岗位。也是道德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重点防范客户经理收受客户财物、现金、有价证券,干股参与分成,与客户勾结套取银行贷款等风险。在具体防范措施上,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排查和监督,密切关注其行为变化,是否存在与收入不相匹配的支出,是否经常出入高档场所等等;要定期对客户经理是否存在代客户保管重要物品,如有效单证、印章等情况进行突击检查;要不定期地走访客户,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了解客户经理有无违规行为;要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尽量实现对公客户经理的AB角模式,每一个客户有其主办客户经理,也有协办客户经理,避免客户经理对同一个对公客户的高度固化;要借助后台系统,密切关注客户经理的账户变动情况,对其在我行的账务往来实施有效监控。
思想道德风险点 4
一、保险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笔者从2012年起一直负责保险学原理课程的相关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通常着重讲述枯燥的基础知识,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使笔者充分意识到:知识的大厦只有建立在道德伦理的基础之上,才能坚如磐石。因此,笔者开始以保险学原理课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将思政元素和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新的梳理和设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合力育人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2019年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教育界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不断涌现。保险学原理课程必须要顺应时代,砥砺前行,秉持“全面思政、立体思政、创新思政”的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勇敢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脚踏实地,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二、保险学原理课程思政探讨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指出:“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因此,在编制保险学原理课程目标时,应该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对应提炼出相关德育元素,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所有教学环节中,从课程顶层设计出发,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应明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具备的四大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保险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明确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康个性相统一的,富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教育技能,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自身德育思想、德育能力和教育技能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学习并领会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明确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保险学原理课程知识体系“盐浸式”的有机融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开展培训、专题学习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等方式,正师德师风,弘扬“红白黄”三源色精神(即红色革命精神、白求恩精神与黄大年精神),培养“四有”好老师,通过示范教学、诊断教学、教学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及品味的“大先生”。
(三)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找准切入点,深入浅出地渗透思政教育,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根据保险学原理课程的特点,时刻把握好所要挖掘课程德育元素的重点,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探索创新精神,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科学观念,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
1.介绍我国古代的保险思想,现代保险的起源、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保险业取得的成就,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据《逸周书》记载,在夏朝后期,我国就有了“储粮备荒,赈济灾民”的仓储制度,这是古代原始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3000多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的一些粮食商人在运输中采用了“分舟运米”的办法,表明中国是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这些古老的思想和实践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保险历史发展的宝贵财富。
1875年12月,唐廷枢在上海设立保险招商局,这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是近代民族保险业产生的标志。此外,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唐廷枢还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民用企业,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煤矿、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钻探出中国第一个油井、铺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他用实际行动验证了“道不能坐论,德不能空谈”的真理。我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自己人生的精彩。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保险业逐渐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市场功能不断完善。今天,中国已� 大国梦已圆,强国自可期。我们要牢记的勉励:“新时代青年要 ”
2.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德育元素,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插入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课程思政重在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贯穿于高校各门课程当中。因此,如何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机统一,建好第一课堂主阵地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在保险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开发,对课程涉及的众多概念和原理,结合历史或时政要点深入挖掘其德育内容,使课程充分发挥出思政育人的功能。保险学的许多教学内容不仅是知识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比如:“风险”是保险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指损失的不确定性。从个体层面上讲,风险具有偶然性,构成了保险存在的前提条件;从总体层面上看,风险又具有必然性,为人们应用大数法则研究其精算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以及两者的转变过程,蕴含着唯物主义的观点。正如教导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只有先养小德才能成就大德。”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四大原则之一,该原则要求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作出是否缔约及缔约条件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诚信原则是世界各国立法对民事、商事活动的基本要求,是订立各种经济合同的基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教育学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正如所说:“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国家无信不强。”诚信应当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诚以养德信以立身”。
(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互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保险学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授课时恰当地引入实际案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案例背后蕴含的独特内涵,乘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起到育才与育人一举两得的效果。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善于启发、设问、增强互动。比如在讲解保险合同受益人变更的相关内容前,可以引入如下案例:数年前,居民董某某通过保险公司为自己投保了一份终身寿险,指定其儿子董先生为受益人。董某某因病身故后,董先生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不料,就在保险公司经过审核确认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时,被保险人的女儿董女士却要求保险公司将这笔保险金支付给她,理由是父亲生前立下遗嘱称“本人身故后全部保险金归女儿董飞燕所有”,且遗嘱为有效遗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受益人是否可以变更?谁可以变更受益人?变更受益人是否需要通知保险人?变更受益人是否需要经过保险人同意?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不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熟练掌握保险学基本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切实经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乐趣,明白“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的道理,从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构建过程性评价,强化发展性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标准,用多元考核方式体现课程效果
目前,多数的课程考核采取的还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简单组合考核模式,侧重结果性评价,其标准单一。保险学原理课程思政改革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学和教育的完整性及全面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强调“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进行及时地、动态地跟踪与反馈,来揭示、判断和生成教学价值的活动;发展性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名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时,也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考核的人文性和多元性,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的情况,充分衡量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达到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思想道德风险点 5
一、道德风险产生的背景
1、银行业的不断迅速发展。伴随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难免出现一些暂时未能及时预见的体制漏洞,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的工作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利用相关的便利条件,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使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蒙受巨大损失。道德风险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道德败坏,道德风险不仅危害个人,更危害到企业与社会公众。早在八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道德风险”这一概念,并在经济哲学范畴内对其进行了解释,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也称之为道德危机。
2、从业人员的结构更加复杂。伴随着现代银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其所需要人才更加多样化,因此从业人员类型越来越复杂。例如,现代金融企业中,不仅需要金融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人才。多种类型的人才不仅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风险隐患,对风险防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从业人员可能会给金融企业从不同方面带来风险。
二、道德风险的成因
1、从业人员的主观原因。银行业的从业人员由于其从事行业的特殊性,面临着更多的利益诱惑,一些从业人员往往由于一念之差犯下滔天大错,例如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但不难看出工作人员存在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并且利用了巴林银行内部管理的漏洞和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内部信息,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巴林银行倒闭。从业人员的主观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追求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往往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2、市场寻租行 由于银行业的一些从业人员所掌握权力往往能够给企业和相关个人带来某种巨大的利益,因此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常常成为一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和个人的寻租目标。一些企业也把这种寻租方式作为一种常用的“攻关手段”,一些职业操守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往往抵御不住来自企业的利益诱惑,利用职务之便为企业违规发放贷款等,导致出现大量的呆坏账,使国家资产和公众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3、监管机制错位。以往监控制度的建立,多数是凭借工作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是付出惨痛代价后的总结。对于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新事物很难做到有效的防范风险,通常是亡羊补牢,在问题发生后才能对相关的制度进行补充,以便预防以后的问题,很少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因此,用“以前”的规章制度管理现在的新生事物,必然存在着监管制度未能涉及到的“空白区域”,留下风险隐患,使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了可能性。
4、惩罚力度较弱。出现道德风险的员工大多数为一些老员工,通常是工作表现较好,领导和同事对其十分信任的员工。出现道德风险后现行的惩罚措施力度相对较弱,譬如实行解雇这种惩罚措施,看似十分严厉,但由于各家银行竞争激烈,缺少人员,在人员录用上往往只看重工作能力,而没有了解新员工的道德素质情况,一些出现过道德风险员工,能够很快再次找到工作。因此,由于惩罚力度不到位致使一些员工对于规章制度有恃无恐,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增加了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5、考核制度。由于员工道德素质的考核无法量化,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无法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做出针对道德风险的预防措施,并且多数考核制度中,道德素质未纳入考核内容,一些领导一味地追求业务发展而忽视了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道德风险发展趋势
1、多样化。道德风险随着从业人员的利益诉求点的不断多样化,其存在形态也不断多样化,其技术水平也不断增高。例如,许多不法分子利用对银行工作的熟知,利用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内外勾结进行作案,其手段也突破以往的方式,如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使防范工作更加困难。
2、复杂化。目前,银行业中的道德风险由于其潜伏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使道德风险的存在更加复杂化。许多问题发生后,由于操作人员的极力掩盖致使其无法被及时发现,一旦发现其损失巨大。因此,许多道德风险是传统规章制度所难以防范的,其存在形式和查处更加复杂化。
3、新兴化。现代的道德风险已经随着时代的变革有了新的内涵,出现了许多传统概念未能涉及的内容,内容更加宽广,一些高技术含量的道德风险不断涌现,例如一些黑客通过采取不法手段和其所熟知的计算机技术,来追求经济利益和自我满足,但却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四、道德风险的防范
1、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虽然风险防范始终是银行业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但在当今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加之在考核中发展目标所占的较大权重,使众多银行把业务发展作为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所限,风险防范工作则只能敷衍了事,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在业务发展的同时留下了巨大的问题隐患。风险防范工作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从根本上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只有在人员道德品质得以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地防范风险,品德优秀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填补风险漏洞,化解风险;反之,品质恶劣的员工则会把风险隐患等客观不利条件转换为真正的风险,使银行蒙受损失。因此,无论人员的聘用还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要注重人员的道德品质,在考核中也应当将道德品质作为人员任用的重要基础指标,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完善相互制衡的监督体制。许多银行把产品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监督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一些风险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在业务操作和产品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与此相适应的监督机制始终未能得到更新,从而留有可乘之机,促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员工发生道德风险,成为道德风险发生的诱因。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责任明确、相互制衡与业务发展同步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3、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在绩效管理中体现;二是要在监督机制中体现。在绩效管理方面,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按照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其权利大小和所承担的责任,制定对应的薪酬等级,同时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给予员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员工出现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减少心理的“不平衡感”。在监督机制中,建立一套从领导到员工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并形成与之相一致的奖励机制,对于发现风险者给予重奖,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积极性,为道德风险的防范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
4、严厉的惩治手段。由于道德风险的发生人员自身的问题是主要原因,并且危害性极大,不仅使银行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更使银行的信誉蒙受损失,因此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对于出现问题的人员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达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例如,建立金融企业员工联网核查系统,金融企业在录用新员工时通过联网核查了解员工的以往工作经历,以判读员工的道德素质,对于出现过道德风险的员工,实行同业禁止等惩罚措施。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有风险倾向的人员能够给予其极大的威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5、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对于现代银行的风险防范不仅要依靠传统的风险防范手段,更要应用丰富的外部监管手段。虽然商业银行内部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来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但由于同事之间碍于“面子”和“感情”以及相互的“信任”等问题,往往是很难及早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因此,必须通过外部监督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使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地对道德风险防范发挥作用。例如,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对各项商业银行的突击检查以及各项专项检查都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还必须在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的同时,丰富监管手段,引入公众监督等措施,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外部监管体系,形成内外结合的防控体系,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
思想道德风险点 6
一、道德风险的内涵
道德风险是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或风险,可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例如,当某人购买保险后,由于其个人行为的成本、代价完全或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那么,保险公司就面临着个人的道德风险。也就是说,如果由于此人的违约造成了财产的重大损失,那么他自己并不完全承担相应损失的责任,但是保险公司却需要承担大部分后果。这种违约缺少相应的激励或制约机制,所以只能靠他的道德进行自律。
(一)道德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例如,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在决定从银行贷款时,根本没有打算下一步的偿还。
2、风险的长期性。人们观念的转变或转换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培养人们相互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需要人们长期的付出和努力。
3、风险的破坏性。如果社会的道德败坏了,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很糟糕。例如:一旦银行形成了不良资产,银行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置,但是许多企业往往不配合,相反,选择逃避、不作为的方式,这将给银行带来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造成巨大的破坏,。
4、控制的艰巨性。目前,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明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然,这与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很大关系。同时还与银行机制有关,比如:信贷风险的预测、转移和控制机制并未得到完全的统一。而在不良资产产生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
二、交通事故处理中道德风险原因分析
1、缺乏交通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往往表现为:面对目不忍睹的惨状和伤者的哭喊以及大量周围群众的围观,束手无策、惊慌失措,贻误抢救伤员的时机,加剧了不应该有的后果;不知道保护原始现场,使现场很快遭到破坏,给事故现场的勘察以及正确的处理造成困难,有些本来有理的情况也由于现场被破坏而无法说清楚。
2、自身私心严重。由于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风气,诱发了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驾驶员会尽可能选择各种手段换取更多的利益或者以各种方式减少自己在交通事故中本应承担的责任。例如,明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驾驶员为了逃避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以及经济上的赔偿义务,往往采取驾车、弃车逃逸事故现场,或者驾驶员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伤者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2]。
3、素质不高,缺乏法制观念,放松思想教育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驾驶员的人员结构普遍倾向于低龄化,大部分驾驶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意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少数驾驶员素质不高而又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产生偏离,思想防线崩溃而产生道德风险。一些单位对驾驶员教育不力,造成驾驶员思想出现“错位”,也是产生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有些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不惜铤而走险,为道德风险打开了“方便之门”。
4、社会法律制度不完善是道德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现行的交通法规以及制度并不够完善,例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过程中虽然讲究直接证据,但对于直接证据不是特别充分的交通事故,其责任认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警察的主观判断,这可能带来对驾驶员责任的过分追究。因此,驾驶员为了减少承担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责任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直接导致驾驶员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驾驶员个人信用登记系统并不完善,如果个人信用登记系统很完备,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道德风险,因为如果有人做了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他的个人信用系统中就会有登记或记录,从而对他以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影响。
5、社会环境是道德风险产生的诱发原因。表现为外部不公正行为和消极因素的侵蚀,如一些交通事故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这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行为,诱发道德风险的产生。
三、防范交通事故处理中驾驶员道德风险对策
1、防范道德风险重在对驾驶员教育
防范驾驶员道德风险的核心是教育。要针对驾驶员群体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和探索符合其行业特点的教育新手段、新方法,加强对驾驶员职业、道德、法制、思想的全面教育。切实消除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道德风险的因素。
一是教育方式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驾驶员这一群体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的特殊性,在具体方式上要把握一个核心,就是抓好驾驶员素质教育。使驾驶员掌握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基本知识,增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完善驾驶员对相关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认识。要抓住一个关键,就是抓好思想教育。驾驶员的思想对于其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行为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只有抓好理想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驾驶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预防交通事故处理中驾驶员的道德风险。
二是教育形式要有多样性。为提高教育效果,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广大驾驶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按照以“德”治国要求,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诚实守信的精神,正确引导驾驶人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认识。坚持典型引路教育,发挥先进示范带头作用,用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影响带动其他驾驶员。同时,充分利用反面教材,以案说法,开展震撼人心、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使驾驶员认识到道德风险的存在。
2、防范道德风险严在监管
防范道德风险,教育是基础,监管是关键。当前监管不严、制度不完善是突出的问题。针对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较多道德风险的特点,加强监管要突出一个“严”字,真正做到对驾驶员道德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存在道德风险的驾驶员严格惩处、严肃处理。把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将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严格管理之中,使内在约束与外界约束有机结合,从根本上遏制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道德风险的发生[5-6]。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驾驶员个人信用登记系统,严格登记或记录驾驶员的个人信用情况,并加大在社会生活中驾驶员个人信用的权重,使驾驶员的个人信用记录真正起到对其道德风险的约束力作用。
3、防范道德风险贵在坚持
确立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处理中良好的道德观,消除驾驶员在道德风险上存在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教育活动就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开展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要经常化、持久化。对于驾驶员来说,松是害,严是爱;自律固然是内因,但他律的外因作用不可忽视,要教育在平时,管理在日常,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千万不能让道德风险产生并形成气候。
参考文献: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7
(一)把握重点,坚决贯彻控风险工作。
根据银监会、浙江银监局统一部署,分局高度重视监管责任落实和风险全面把控,强统筹、重落地。一方面,建立控风险工作机制。成立由统计信息科牵头,监管一科、监管二科、监管三科分别负责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控风险工作机制,各科室各司其职且配合协作,共同发挥监管职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借力现场检查,出重拳维秩序。有序对农行丽水分行、龙泉民泰村行、莲都农商行、遂昌农商行等机构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治乱象、维秩序”专项治理检查及重点业务全面检查,其中莲都农商银行重点业务常规检查,创新运用“集成+双主查”、“east+监审联动”、“党建+现场检查”机制,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效率,有力震慑银行违规行为。
(二)高压管控操作性风险,“维秩序”成效明显。
以“操作性风险管控年”活动为抓手,通过“强化责任意识、深化专项治理、优化机制建设”,有效提升辖内银行业操作风险防控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有力维护丽水银行业金融秩序。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部署。成立“操作性风险管控年”活动领导小组,聚焦“人员管理”这一关键核心,梳理印发丽水银行业“四十条禁令”,进一步规范银行从业人员行为,严防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编制《丽水银行业操作风险防控案例汇编》树立标杆典型,组织全市银行业90%以上员工参与“学指南、防风险”知识竞赛,推动风险防控意识有效下沉至基层。二是创新委托审计方式。对检查项目无法覆盖的机构,一律委托其上级行进行审计,提升银行机构操作风险自我防范能力,力争实现“内部+外部”全方位排查,通过查前“委托审计单”、查中“督导单”、查终“评估单”、查后“整改清单”,实现动态质量跟踪。三是探索建立违规人员登记机制。按季统计各机构违规人员问责统计表,探索建立银行从业人员违规登记查询系统,逐步实现违规问责线上报送、线上登记、线上查询,目前已有263人次登记在册,累计查询30人次。
(三)“四项机制”综合治理信用风险。
一是完善监测通报机制。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工作,建立“五张表一通报”机制,每月向上级领导和各县(市、区)政府发送不良贷款情况。二是创新“四张清单”机制。启动法人重点机构“清单式”监管方式,搭建“风险+监管+计划+传压”四张清单筑牢法人机构信用风险防线,法人机构真实不良从年初的3.72%降至今年末的2.52%。三是推进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和债委会机制。出台授信总额联合管理办法和试点工作方案,选择缙云、松阳两县对单户授信2000万元企业先行试点;根据浙江银监局“1+1+1”总体工作思路,加强监管引导,强化组织推进,实现债委会增量扩面。目前已确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企业99家,涉及授信总额58亿元;组建债权人委员会21个,用信总余额25.2亿元。四是探索多方协同机制。推动丽水市中级法院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金融不良资产专项大会战——秋风行动,成功传唤被执行人1910人,执结金融案件756件,执行到位标的6.92亿元。推动缙云县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执行悬赏app,推行“执行悬赏保险”制度有力打击恶意逃废债。
(四)盯紧法人机构流动性风险。一是健全管理体系。
督促农金机构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指定牵头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控,建立健全流动性管理制度,按日监测头寸情况,明确青田农商行为流动性风险管理重点机构,重点督导,按季上报风险评估报告,并利用监管评级对农金机构流动性管理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建立应急演练机制。督促机构按季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完成压力测试报告,建立应急预案,并按年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三是创新监测方式。按月对流动性指标进行监测,通盘掌握全辖机构流动性风险总体状况,并对指标异常机构及时提示,采取措施;派员赴浙江银监局参加east法人机构流动性管理专项集中分析,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水平;挑取7个流动性指标进行持续月度监测,且能实现当月20日提前预警、提前修复,有效预防流动性风险。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8
在廉政风险点建设工作开展的第二阶段,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领导帮查,确定了个人思想道德和工作职责风险点共10条,分别为思想道德风险点和岗位职责风险点各5条。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思想道德风险点
1.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一级)。
措施: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2.不认真学习,政治素质低的风险(一级)。
措施: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3.不服从工作安排,我行我素的风险(二级)。
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从、服务于部门工作安排。
4.责任心不强,有畏难情绪,履职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够的风险(二级)。
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兢兢业业开展好各项工作。
5.不注意调整心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风险(三级)。
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进取,认真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
二、岗位职责风险点
1.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违反财经纪律的风险(一级)。
措施:加强学习各类财经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2.对各种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掌握不够全面,财务工作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一级)。
措施:加强学习各类财经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责任心不强,监督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二级)。
措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兢兢业业开展好各项工作。
4.不坚持原则,不按规定办事的风险(二级)。
措施:进一步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坚持原则,按规定办事。
5.能力素质与岗位职责不适应的风险(三级)。
措施: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9
岗位工作职责:
(1)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2) 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公司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4) 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存在的廉政风险点:
1、可能发生利用职务之便人情征收、编制人情预算、拨人情款等风险。
2、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产生违反法纪规定的不廉洁行为;对亲属及身边的工作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3、对财务收支等重大资金使用等没有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风险。
4、结对资金的调控不合理,资金的拨付审批不严,不按程序审批拨付资金,可能导致财政资金的误用、挪用。
5、对分管的科室在制度建设上要求不高,管理不到位的风险。 防控措施:
1、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的财政法规知识,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2、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做到廉洁奉公,清正廉洁。
3、强化责任意识,时刻警醒自己,防范作风上的风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规章制度和规定程序办事;自觉遵守《廉政从政准则》等有关廉政制度,清正廉洁。
4、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的建设,严格程序和依法依规,落实好和执行好各项管理制度。
5、认真执行好《廉政从政准则》等有关廉政制度,做到廉洁从政。
思想道德风险点 10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根据XXXX《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XXXX实际,现就XXXX2019年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广泛营造廉政风险防控氛围
(一)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以党建联席会、中心理论组学习、三会一课,干部职工“二五学习会”等为载体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和规定,学习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通报文件,领会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上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组织领导到位。我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中心站所长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乡镇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确保责任和压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年初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本镇党风廉政工作,镇党委书记与11名班子成员、5个村党总支、11个中心(站、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各级责任清单。
(三)宣传教育到位
召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动员会议,认真学习传达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及各级通报文件精神,透过讲案例摆事实,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参与到工作中来,共同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周密部署、用心排查,准确查找廉政风险点
(一)制定方案、稳步推进。
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意见》、《XXXX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方案》、《XXXX作风效能提升“四抓两看”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等分步骤、分阶段周密部署开展工作。
(二)清权确责、查找风险、评定等级。
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方案的规定,全面清理和明确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制定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成立镇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机制制度等三个方面排查廉政风险点,结合镇机关各办公室职责职能和工作实际,对6中心1所各项权力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逐一登记,填写《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权力清单登记表》,确认权力清单。确立了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人口计生服务中心、兽医站、脱贫攻坚指挥部、财政所、民政站、林业服务中心、农经站等9个站所为廉政风险点重要部门,其中高级风险点5个站所、中级风险点4个站所,涉及风险点13个,整改措施29条。班子成员10人,高级风险7个,中级风险3个风险点19个,整改措施20条。站所长13人,高级风险5个,中级风险8个,25个风险点,整改措施32条。通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基本上形成了“岗位职责有标准、防控管理有措施、问责追究有依据”的风险防控体系框架。
在查找廉政风险的基础上,依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廉政风险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
针对廉政风险和风险等级,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三、制订措施、强化监控,严密防范廉政风险
(一)制订防控措施
围绕排查确定的廉政风险点,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手段,按照岗位、内设部门、单位3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对照法规、政策,按照权力行使、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和外部环境等4个方面,分类制定防范措施和制度,对已有的相关工作制度和规程,按照廉政风险防范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切实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职责落到人。经整理汇总,对确定的25个廉政风险点制订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进行实时监控
一是建立廉政风险监督渠道。今年以来,我镇制定和完善了《XXXX干部职工管理制度》对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办文办会等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把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纳入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和党风廉政职责制考核范畴,做到关口前移,确保党员干部零违纪,实现对廉政风险有效地防控。
四、用心防控、注重效果,努力提升部门新形象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我镇全体干部职工找准了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发展思路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把风险点变为安全点,使机关干部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强化,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一)增强了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经过学习动员、相互讨论、岗位查找、措施制定,每一位党员干部和普通职工都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进一步澄清了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上的误区和模糊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各自工作岗位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树立“廉洁型政府”形象、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需要。
(二)规范了内部防控措施
廉政风险排查是对各岗位人员职责履行的督查,根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资料、任务和职责,结合有关规定,以量化的形式,制定考核办法,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加大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特别是涉农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资金等的公开力度,加强社会监督。严格实行目标管理,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
五、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监管和廉政风险的防范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是短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规范的,而是长期的反腐倡廉活动,为此,我们在制订完善防控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识别新的廉政风险资料及防控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纠错整改和职责追究机制,达到有效预防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加强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好处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的干部职�
2、惩防体系中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抓好学习和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完善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法律教育、纪律教育,不断改善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廉政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党性觉悟和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构筑反腐防线。进一步完善XXXX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填补空白、堵塞漏洞,努力构成用制度管权、按政策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立足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思想道德风险点 11
[关键词] 消化内科;风险管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07-2
护理是一个技术精良、知识密集、充满爱心的服务性、专业技术性的职业。其特殊性对其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既要有真诚服务的社会伦理和公共责任,又需要护理人员有关怀照顾病人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和住院病人对服务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和变化多样,其不可预计的后果也越来越多,这就对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担负了更多的责任,这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学会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预测和有效的管理,才能及时有效的达到提高对病人护理质量和态度,减少因人为处理不当使护理风险得不到妥善的处理。
一、风险管理定义和重要性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常被定义为“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预见、发现、评价,并寻找其对策的管理科学”,医疗风险的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计划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带来危害和经济损失,它是通过对医疗风险的预见和分析,寻求最优化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尽最大限度减少医疗风险事故的发生。国内、外对医疗风险事故没有统一定义,美国杜克大学的学者对医疗风险定义为:即“存在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既是对病人造成的伤害,也是医院为此遭受索赔的代价的过程,严重的甚至使医院丢失社会信誉和市场份额。由此,我们可以把护理风险理解为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有可能会导致病人伤残事件和损失的可能发生和不确定性的一切不安全事故。如护理服务投诉、护理差错、事故、纠纷以及造成的额外并发症等。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是尽可能减少护理病人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让医疗和护理风险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为了医院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利用护理风险管理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对医院造成的信誉和经济损失,减少医院经因营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成本。同时利用护理风险管理还应该充分预见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对医院造成的损失,护理人员要通过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护理质量,加强风险预见和管理,减少不必要是纠纷事件发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医疗和护理事故有利于维持医院的经营稳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二、消化内科的特点和护理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消化内科的特点
消化内科所接收的病人大多是消化管道大量出血,病人出血特点是出血时间不固定,出血时间短暂且出血量大,由于出血病情的特殊性在送往医院前得不到很好的前期治疗处理,到达医院时情况一般较严重,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就要求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要立即进入紧急抢救状态,而且抢救方法要得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预测严重后果。在紧急抢救的过程中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心理上高度紧张,不能一丝走神,还要求护理人员护理专业技术要过硬且扎实。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致使消化内科的病人数量越来越多,且发病时情况都比较严重,使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工作时间增长,长久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心理和生理健康双重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可能从护理工作的内部给医院带来许多麻烦和不必要的风险。
(二)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1.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操作方面的风险主要有三点:(1) 主要表现为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而导致习惯性的常用操作程序出错,原因可能是疲乏、紧张、过度劳累等过度工作带来的因素;(2) 与护理工作人员不遵守治疗原则有关的错误,通常是发生在解初级决纠纷医疗和护理问题时发生,因误解问题而使用了错误的判断原则,或错误地用了一个看似合里的原则,致使结果与处理的初衷不同;(3) 与护理工作人员掌握基础知识不足和不扎实的错误,面对一个非常困难而又复杂的医疗和护理问题时,因对事件缺乏必要的相关扎实知识而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护理人员在护理总结书写方面质量问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病人享有知情权,享有复制自己病历资料的权利,如护理人员在书写时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明确、举证时有效依据不足等,都
2.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问题
护理人员和患者沟涌技巧不够娴熟,与病人及家属不能清楚明确说明病人的情况,对病人的病情严重性和诊治风险程度解释不足,不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医学词语,让病人及家属不能及时理解和领悟实际情况。特别是消化内科的病人突发性特点致使病人家属在哀痛伤心失意之余,对护理人员的沟通缺乏耐心和理解,加上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会导致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问题产生误解。致使病人和家属、护理人员双方都没有耐心去处理一些简单问题,致使矛盾升级,处理成本也不断变大,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严重时甚至为医院的名誉带来损失。
3.护士的思想道德
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一个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救死扶伤的慎独精神和职业道德,在抢救和治疗病人时要有明确的责任心和全身心的工作状态,执行治疗时要有明确的、及时的、无误的,言行举止要端庄,不能因为病人的身份不同给予不同的关怀,对待所有病人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采取个别对待和随心对待的工作态度,树立以服务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家属当成自己的亲人,还要把病人和家属的需要放在首位的服务观念。对病人以及家属的合理要求是有求必应,不合理要求也要尽量解释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
4.护理管理
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务实进取,特别是作为消化内科这个特殊部门的管理层,在消化内科如缺乏敏锐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观念,而整日忙碌于琐碎繁忙的工作中,忽略了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隐患问题,不能有效的认清和未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发生的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下降。消化内科的管理者要充分分析和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防,把医疗风险和护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三)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避免对策
1.业务水平的培训提高
要定期组织护理工作人员学习专业护理知识,不断巩固学习专业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形成工作资历老的护理工作人员带领年轻的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和考察等形式来检验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大家在考试和比赛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能力,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道德思想的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为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群体服务的。因此,消化内科的特殊工作性质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护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对工作的影响很大,所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愈益重要。受教育体制、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影响,新时代的道德思想教育的内容有了很多变化,对反映一般认知规律、教育规律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博采众长,为我国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思想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3.沟通能力的培养
沟通能力是人适应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多,不合理的沟通也是许多矛盾和误会的根源,所以合理正确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提高的。特别是消化内科的特殊工作环境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比一般人要高,可以通过组织沟通能力学习,沟通能力研讨会,还可以请专业的沟通能力培训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其工作水平,让护理工作人员在消化内科特殊的工作环境中能得心应手,减少因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过错。
4.管理能力的培养
管理能力在二十一世界被誉为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只要在人聚集的地方就会管理的存在,但是许多错误的管理和不合理的管理通常会来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正确的管理也会带来许多额外的收获。管理在各个行业的地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同样在消化内科这样特殊的医疗环境中,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每一个不合理的管理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是生命危险,所以提高消化内科管理人员和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就更加重要。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台学习得到,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能力学习,管理能力学习讲座,还可以请专业的管理能力培训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消化内科管理人员和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在眉睫,通过提升消化内科管理人员和护理工作人员风险管理能力来提高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消化内科工作的特点分析,深入分析消化内科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消化内科自身的特点决定要采用与其他护理不同的方法与对策。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沟通能力、思想道德、护理管理能力等方面升入的分析了其原因和提出相关对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风险管理进行管理,多角度多方位的提升服务能力,应用现行的护理服务管理制度及措施,尽可能发挥护理服务风险管理的作用,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彭美慈,王春生,汪国成。护理是什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5.
[2]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9):569-572.
[3]卢祖洵。程峰。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事业管。1996,98(8):395-396.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12
为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实效性,按照市局印发《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结合回民区公安分局工作实际,决定在分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思想道德风险防控措施优秀12篇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把教育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分局各单位经常受到廉政教育。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单位领导,要利用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等开展廉政教育,并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所面临的廉政风险,要分层分岗开展行之有效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风险教育。要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知识纳入分局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干部竞争上岗聘任的考核中,实现廉政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加强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局关于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部署,结合分局开展的各项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推进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建设。要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惩治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逐步建成科学合理、有效管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制度体系。对分局各单位工作中具有执法权、管理权和审批权的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岗位及人员,坚持“一项权力建立一项制度”的原则,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管到哪里。要把抓制度的执行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始终,提高制度执行力,发挥制度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三)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强化管理措施,改进管理办法,丰富管理手段,健全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堵塞权力运行的漏洞,有效地防控廉政风险。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着重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紧密结合分局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岗位和风险人群,认真查找干部在思想意识、岗位职责、业务环节、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违反廉政行为的风险点,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通过制定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循环管理。
三、组织机构
为保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回民区公安分局党委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动员部署
分局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分局党委部署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对全体民警(含辅警)进行思想发动,讲清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教育引导全体民警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到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来,主动查找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局各单位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使任务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操作性。
(二)贯彻部署。分局各单位要召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专题会议并进行动员部署,阐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就防控廉政风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每个阶段完成的任务等提出严格要求,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第二阶段 排查廉政风险
分局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全体民警(含辅警)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等办法,把各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查清找准,为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打好基础。
(一)查找风险。一是查找岗位风险。分局各单位组织全体民警(含辅警)结合岗位职责查找在思想意识、业务环节、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风险点及主要表现形式。二是查找全局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三重一大” (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议事决策以及行政管理中容易产生腐�
(二)认真审核,确定风险等级。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廉政风险查清找准。经过确认的廉政风险,要按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制定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等级标准,作为评定风险岗位和风险人员的依据。在廉政风险确认和风险等级评定中,各单位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分析。确认的廉政风险和评定的风险等级情况要上报分局纪委进行审核。
第三阶段 制定防控措施
分局各单位要针对查找的廉政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论证,按照“岗位定措施、单位定制度”的基本要求,从加强教育、明晰职责、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一)明晰岗位职责。以解决岗位职责不清、岗位权限界定不准、履行岗位职责缺乏监督制约、对失责行为追究不严等问题为重点,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行清权确权,制定整改措施,深入抓好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促进依法履职,规范行政,正确行使职权。
(二)优化工作流程。以解决权力运行缺乏制约、公开透明度不强、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为重点,对现有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进行认真梳理,重点对正确行使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审批权等改进工作流程,制作工作流程图,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高效、公开运行。
(三)推进体制创新。属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廉政风险,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从根本上防控廉政风险。
(四)进行廉政风险教育。通过学习违法违纪案例、收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帮助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到廉政风险随时在身边存在,引导大家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自觉做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第四阶段 落实提高
分局各单位要把制度落实贯彻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全过程,坚持边查找边落实。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意见,不断提高制度建设水平。特别要重点抓好已经建立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的执行,通过制度的执行形成防控廉政风险的机制。
(一)明确责任。分局主要领导要对落实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措施总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单位负责,主要领导要做到亲自部署、亲自督促检查。同时要落实分局各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建立奖惩机制,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建立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自查、分局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考核。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分局纪律作风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专题报告。分局各单位要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一并落实。要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报告,与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及对应的防控措施于12月5日前一并报送分局纪委办公室。
五、工作方法
(一)个人岗位风险排查方法
主要从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1、理清职责权限。按照工作分工,逐项列出个人岗位的主要职责权限及工作流程。
2、查找廉政风险。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的办法,找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环节及表现形式。
3、自评风险等级。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提出风险等级(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意见。
4、提出防控措施。根据风险排查情况,提出具体防控措施。
5、填报自查表格。根据个人自查情况,填写《个人岗位廉政风险自查表》,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
(二)各单位风险排查方法
主要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1、梳理职责权限。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梳理本单位重点岗位的主要职责权限及工作流程。
2、分析排查风险。根据梳理情况,分析查找履行职责过程中容易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风险环节及表现形式,提出风险等级(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意见。
3、研究防控措施。针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研究提出防控措施。
4、研制有关图表。各单位填写《单位廉政风险排查表》。
在形成上述材料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审定。
(三)分局风险排查方法
重点围绕“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以及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关键环节,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队伍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
1、汇总职责权限。汇总分析内设机构梳理职权的情况,列出分局重点部门的主要职权及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
2、查找界定风险。结合内设机构风险排查情况,分析查找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风险环节及风险表现形式,确定风险等级(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制定防控措施。根据风险排查情况,仔细查找在规章制度、办事程序、队伍管理和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研究制定防控措施。
4、整理排查材料。经过充分论证撰写廉政风险点排查报告。
在形成上述材料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研究讨论,具体排查方式参照《排查廉政风险主要内容》,在充分排查的基础上要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党委会研究确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局将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分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由纪委牵头,各单位具体落实,纪委负责汇总。分局各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确保预防腐败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局各单位要确定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突出抓好拥有执法权、处罚权、审批权等关键岗位,着力解决本单位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努力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各单位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做到扎实有效推进。
(三)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分局纪委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监督检查,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为抓手,督促各单位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