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00岁感言【精选11篇】

发布时间:

杨绛的文章一百岁感言你读过了吗,以下的杨绛的文章一百岁感言,可以作为借鉴哦。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杨绛100岁感言【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杨绛百岁感言 篇1

在江苏省西部,洪泽湖南岸的盱眙县铁佛乡有一位百岁的老寿星,他叫王问贤,生于1901年农历三月三日。王老寿星在年轻的时候当过私塾先生。1948年,家乡解放后,在家乡从教几十年,当了20多年小学校长,培养了3000多学生。王老五世同堂,全家65口人,他和儿孙在一起生活,和睦相处,幸福美满。现在,王老除了有点耳朵发背外,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言谈稳健,精神愉快,生活完全自理。王老寿星长寿的养生之道,一是胸怀宽阔,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理想;二是坚持劳动,读书看报,手脑并用。

王老寿星是一位胸怀宽阔、勇于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报党恩,他一生最大的理想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年轻时,是个进步青年。他在担任乡公所联保主任时,千方百计地打击土匪恶霸。1938年,他认识了中共地下党员江上青同志,在江上青同志的帮助教育下,他成为一个革命者,对党的性质有了明确的认识。1939年,当地土匪买通官员把他逮捕入狱,并决定枪毙他。危急时刻,江上青同志通过组织把他营救出狱。他深知这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决定报党恩,并立下伟大理想――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幸的是江上青同志牺牲了,党没入上。因为他和江上青同志是单线联系,江上青同志走了,他也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但是,他对党的认识没有变,他追随党的理想没有变,而把力量献给教育事业。这理想、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寄托,成为力量的源泉。他在百岁之年,终于被吸收入党,实现了多年的宿愿。

王老寿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教育事业,1989年,淮阴市政府向他颁发了“教育世家”光荣匾。他为帮助家乡的道路建设,还带头并动员全家人捐献了一万多元。

王老寿星自离休后,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的变化。他除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兴趣养花种草、参加轻微的劳动、教育儿孙外,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读书看报,学习党建理论,收看电视广播,了解国家大事。他还善于写诗,常常把自己的感怀化成动人的诗句。(连汝安)

心静如水每一天

在百岁前夕,杨绛曾表示,“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她的同事,也是工作中的后辈薛鸿时介绍,杨绛先生每天自己下楼已经有点困难了,就在房间里面锻炼身体,往往凌晨一点才睡觉,六点多起来,吃完午饭后再睡个午觉,每天都写字。

即使忽略“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这一称谓,杨绛先生自己的著作亦可在中国文坛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堂吉诃德》的经典翻译让她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小说《洗澡》、《我们仨》、《走在人生的边上》体现了她的灵性文字。

回顾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钱钟书去世之后,她说自己是“他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

杨绛百岁感言范文 篇2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先生非常喜欢的名言。杨绛的低调透露着她近乎执拗的文化品性,更是包含了她对钱钟书的深情。无论在钱钟书生前还是身后,当被问及和他相关的事,杨绛最常用的词就是“我们”。关于婚姻,老人与后辈们分享:“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她与钱钟书因志趣相投而彼此相濡以沫,在波折风雨中隐忍坚守,为世间创造一段文坛的爱情佳话。

诗人辛笛说钱钟书有“誉妻癖”,钟书先生欣赏杨绛先生。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他对杨绛的鼓励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杨绛对钱钟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写《围城》时,杨绛包下了所有家务,让钱钟书专心创作,每天写完的部分,都是她先看过。杨钱二人很好地把自己围在了城中,围得太好,以致城外人起闲言碎语。1989年,黄蜀芹要把钱钟书的经典名作《围城》搬上银幕,杨绛就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精辟表达了所有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而与电影《母女情深》所讲诉的那类激烈矛盾中的母女感情不同,杨绛先生与爱女钱瑷之间的感情是平淡中相互支持,充满了岁月的深厚。1997年,杨绛先生的爱女钱瑷癌症晚期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对于杨绛乃致命打击。然而,杨绛先生却对生、老、病、死透彻豁达,她从深切的痛苦中走出,替女儿完成讲诉一家三口曾经回忆的著作《我们仨》。在杨绛先生儒雅超脱的文字之中,我们看到这个特殊家庭他们所经历一切风波斗争后的平淡快乐。“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正如美国电影《姐姐的守护使》之中所讲一般,经历丧女之痛的母亲总归需要走向全新生活,带着对女儿的思念和回忆。学会放手,也是一种深爱。

低调、深情、智性……所有这些,无不彰显出杨绛作为“老派”自由思想者的独特人格魅力。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老人晚年出版人生感悟《走在人生边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她,对待生活愈加通透。她认为,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书籍推荐

《我们仨》

《走到人生边上》

影视推荐

《姐姐的守护者》(2009年)

导演:尼克•卡索维茨

主演:卡梅隆•迪亚茨 阿比盖尔•布蕾斯琳 苏菲亚•威希涅瓦

如果挚爱之人得了不治之症,你会选择让他顺其自然离开,还是拼了命都要让她多活一天?

《母女情深》(1983年)

导演:詹姆斯•L•布鲁克斯

主演:雪莉•麦克雷恩 德博拉•温格 杰克•尼科尔森

女儿花了三十年去摆脱母亲的“专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对母亲始终不忘的依依亲情。

《围城》(1990年)

导演:黄蜀芹

杨绛百岁感言 篇3

关键词:杨绛 人生观 价值观 哲学

最近读了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以前读过钱钟书先生的不少文章,但是很少有机会了解他的夫人杨绛女士,通过杨绛的这本自问自答,我大概了解了这位慈祥、智慧的老人平凡而又动人的一面。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102岁寿辰,这位安静博学、从容优雅、刚柔并济的女性,叩动着从知识界到普通百姓的心。

她的文字透露出她豁达的人生观。我静静地思考,现如今的社会、现如今的学校、现如今的学生们到底需要从杨绛老师身上学习些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关闭手机,找一段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许从她从容面对生命的坎坷与不屈不挠的历程中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人一些启示。102岁的杨绛,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和文字质朴厚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只需要敞开心,完全地敞开心胸去接受和吸收。

给青年学生的启示之一:要淬炼淡泊豁达的人生态度。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充满智慧的思想和洞彻世态的豁达正是这个时代青年人所忽略的。早年为支持钱钟书写作《围城》,她甘为灶下婢,换钱给家人买肉吃。丈夫和女儿去世后,年近九旬的杨绛强忍悲痛,独自打扫战场,她殚精竭虑地整理钱钟书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外文笔记,出版了厚重的《容安堂馆札记》、《钱钟书手稿集》(40卷)等,并完成回忆录《我们仨》,自豪而悲悯地追忆“我们仨”的神奇组合和离散,呕心沥血只为“逝者如生,生者无悔”。

给青年学生的启示之二:要有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

早年杨绛只发表了几篇意象浓烈、语言优美的散文。1940年代以来,她译了名著《小癞子》、《唐吉诃德》、《吉尔・布拉斯》等,并获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新时期以来,她迎来了散文创作的春天,结集出版了《干校六记》、《回忆两篇》、《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等集子。2003年出版了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她怀人忆旧,把笔触伸进历史与人心的深处,简洁而饱含深意,平实不乏奇崛,被誉为继鲁迅之后最集中写作记叙性散文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当代作家。96岁高龄,她还完成了人生哲思录《走到人生边上》,这是她生命最真实的写照和情感的表达。

给青年学生的启示之三: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朝闻道,夕死可矣”。

杨绛曾译19世纪英国诗人蓝德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钱钟书和钱瑗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地淡泊宁静、深居简出,专心于学问。杨绛一生都在探索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淬炼着自己的灵魂。2001年她代表《我们仨》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全部的稿费和版税数百万,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奖掖贫寒优秀的学子。她以庄重自持和与世无争的风范,鼓励殷殷学子践行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杨绛80岁寿诞时,夏衍曾为其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可谓名副其实、适如其身。

给青年学生的启示之四:要有“大我”的崇高境界,这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2011年,杨绛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杨绛对“回家”安之若素,既无所求,亦无所惧,只感到内心的充盈和富足,她的内心世界早已没有了小我,她始终都是站在人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她用自己平凡的一生来诠释着“大我”的境界,用文字来涤荡着这个染污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当代青年人应该好好反省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除了谈论房子、车子、金钱、待遇、吃喝、享受之外,再也没有别的话题,这时,他们的心灵已经麻木了,失去了灵性的知觉。没有爱,没有向往,没有理想,没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没有一种使命感,除了吃的、喝的、住的和各种物质享受之外,他的心里再也没有别的东西。渐渐地,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们在非常无聊的消遣中挥霍着高贵的生命,已经忘记了人的精神追求。杨绛的人格魅力,带给我们许多对生命根本问题的思考,这正是当代青年学生所缺乏的精神追求。

面对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青年学生迷失了自我的正确价值观,我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回馈这个世界呢?我们到底要有怎样的社会担当呢?这位100多岁的老人给了我们最真切的指引,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

参考文献

杨绛百岁感言范文 篇4

舒 菲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容易滋生遗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如何回首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不敢直面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才要学会咀嚼那些昨日隽永的风景。并非只为怀旧,而是为了更好地憧憬明天。

《听杨降谈往事》吴学昭 著

作者吴学昭能够让98岁心静如水的杨绛先生娓娓道来自己的往事,多亏了她的父亲吴宓当年与钱锺书深厚的交情。钱锺书呼吴学昭为“世妹”,杨绛称其为“师妹”――否则,我们还真听不到杨绛先生这么细腻而感性地讲述自己的往事。

书中大部分文字,其实是杨绛先生的自述,从出生到98岁的人生精彩历程,跃然纸上,其中也有加入作者独家的所见所闻。当然,书中还有一些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更是令读者大饱眼福。所以,“谈往事”也罢,“自传”也罢,都是具备“史料翔实”,“高度准确”的特质。难怪书的最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更是在“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

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值细细品读。杨绛的叙述,清晰而有感染力,一如她的文字风格,令我们看到一个名为阿季的北京女孩,是如何从东吴高材生到留学牛津,再成为能上厅堂能下厨房的贤惠妻子……此书无疑让人阅读起来有窥私之感(似乎书中最引人注目的“爆料”,就是杨绛先生申明自己不是费孝通的女朋友,也从没有过这个念头,而费的行为大概是一厢情愿罢了)。文字里更多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只是对于台下的我们来讲,最应该从杨绛先生那里学到的是,如何在浮躁的当下,学会淡泊名利,宁静地生活与爱。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李新 著

有些往事,纵然没有机会经历过,但一定要知道尽可能地知道它的真相。很可惜,历史学家们给出的,不总是那么正确,所以,我们的目光便朝向那些个人对于历史的回忆,即使有时候偏颇,但未必没有真言存在。生前曾为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的李新的这本《回忆录》便不容错过。“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些历史事实,却被一些大名鼎鼎的‘史学家’为了政治目的而把它歪曲了,我的良心使我感到有责任把它纠正过来,因此我必须写回忆录”――写在书封面上的这句话,已经让我们知道了这本书非读不可。

《青灯》北岛 著

不管是谁的往事,怎样的往事,随着时间的发酵,蓦然回首时,大多会有如诗的感觉。而当往事由脑海转移到纸面上,也许只有诗人的叙述最为细腻与精准,也格外洒脱。所以,对于北岛的这本“往事”,一定不要错过。11个篇章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怀念熊秉明,魏斐德、冯亦代等故人,青灯素帐,烛影煌煌;后一部分则是游历世界的感触,漂泊中怀揣着家园,唏嘘抑或慨叹。

杨绛百岁感言 篇5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我们仨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我们仨读书笔记1“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的结尾。合上书,一丝丝疼痛不经掠过心头。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们都老了。”一个古稀老人夫逝女亡时,回忆起远去的天伦之乐,悲欢离合。有说不完的悲凉,道不尽的追忆。一趟末班车,一连串的死胡同,一个长达万里的梦。长梦乍醒,辗转反侧,原来他们仨已经失散。

杨绛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娓娓道来,一个很朴素的家庭,三个很单纯的学者,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六十年间缘起缘灭,悲欢离合,成就了一段段美丽而凄凉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又而潸然泪下。

一九三五年,七月。故事发生在英国牛津。钱锺书自叹“绌手笨脚”,初到牛津,磕掉大半个门牙。一个入牛津的埃克塞特(Exeter)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一个经常和修女一起坐在课堂侧面的旁听学生。钱锺书和爱妻杨绛在异国他乡相濡以沫,从英国牛津到法国巴黎,求学生涯虽然艰辛,但苦中有乐,精神充实。

《我们仨》从阿圆呱呱落地开始,又因阿圆悄然离去结束。钱媛,祖父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则说她“过目不忘”。和父亲钱锺书最“哥门”,是母亲杨绛“平生唯一杰作”。他们仨的家庭温馨而简朴,相聚甜蜜,吃馆子连着看戏,三个人在一起,总是无穷的趣味。当然,离散也伤怀,钱锺书蓝田师院任教,钱媛赴留学英伦,一家人分居各地。他们仨一生坎坷,钱锺书和杨绛早年异国他乡求学,回国后无固定住处,不断奔波,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钱媛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进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

“世间好事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五年,父亲钱锺书和女儿阿媛分别住进两个医院,杨绛先生住三里河寓所,三人分居三处。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钱锺书去世。现在,只剩杨绛先生一人。

“你叫她回自己家里去,她回到了她自己家里去了。”钱媛离去,母亲杨绛变成了梦也找不到她,有阿媛牵心挂肚肠,没有了阿媛呢?

杨绛先生曾做过一个小梦,怪钱锺书一声不响地突然走了。于是钱锺书故意慢慢地走,让爱妻一程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的长梦。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相失,杨绛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一块“望夫石”,屹立在山头,守望离去的丈夫。

一家人的合影,钱媛写给父母信件的笔迹,还有为父亲画的画像,温馨及至,饱含亲情。看后不经心生温暖,含泪伤感。“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杨绛先生“心上绽出几个血泡,像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一个思念我们仨。”一个古稀老人的伤痛谁能懂,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又有谁能体会其中的痛楚呢?

我们仨读书笔记2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三部一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真是绝句啊,这父女间的对话!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

我们仨读书笔记3一切沉重都未露出端倪的时候,她与爱人在异国享受他乡的乐观;大半辈子坎坷飘摇的时候,她珍惜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点滴生活。一家人自相遇到失散,平平淡淡享受亲情温暖、家庭幸福的日子。杨先生坚持在法国留学的那一年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日子,我却从阿圆来到家中之后深切体会到了一种温馨的、踏实的情感,她每每写到女儿,必是怜惜、喜爱的自豪语气。

一对可爱的父女从她的笔下跳脱纸卷,学识渊博却生活不能自理的“拙手笨脚”钱钟书,聪颖懂事却“随父造反”的杨绛“平生之杰作”钱瑗。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他们心态平凡,只愿相聚不生离便一切满足。有爱人陪伴,有女儿承欢,这就是家,亲人离世,家人已去,家便成了客栈,老人的心在思念中空荡着,在孤寂中充盈着。从质朴简洁的语风中走过三人的一生,历尽曲折却仅存温情。

杨先生在书中写道: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单是书中的章节名称就能够字字印证此话: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人思念我们仨。尽管句句引人心酸,我读完却没有伤痛难抑、同情怜悯之心,反而愈是心如止水、羡慕不已。悲欢离合,动荡不安在她的笔下都如此顺其自然地随时光而过,甚至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更没有怨恨,没有自怜,没有委屈不公。在她眼中,世间只爱侣、女儿二人,重心皆在家人身上,一同做学问,一同“探险”,一同把玩“石子”,其乐也融融。

二人的离世,令人悲恸,却不招人绝望,这般年纪的先生,一路走来总归会看淡。曾经的肝肠寸断、心如死灰,如今却是一番无阴无晴的平静述之,平淡而不贫乏的文字怀念的是从前快乐的生活,相伴的幸福。先生是在忆自家的气息,用一颗百岁老人沉淀的心寻找至亲相会的通途,无旁人无关,不为告白与揭露,更非写与他人博取同情与围观。

语气淡而情感挚,文字平而意不乏。你能够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父母天下一般普通,精彩的日子只因阖家团圆。先生毫不矫正揉造作地缓缓道来,叫人牵肠挂肚。读一读这本书,在还来得及之时,感相聚之幸,惜陪伴之福。

我们仨读书笔记4我们仨手挽着手踏过那万里长梦,我们仨肩并肩越过那凛冽寒风,而如今我一个人在暖阳里,迎着清风雨露,思念过往的天空。

《我们仨》这本书饱含的是沉甸甸的暖意,书写的是平淡生活中如涓涓细流般的爱。它是暖,是爱,它深深打动着我,似水流年飞逝而去,但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真诚力量,却如黄钟大吕般震撼我的心灵,久久不消。

合上书本,钱老夫妇和女儿平凡的日常生活跃然眼前,——出国期间,和妻子一起“逃会”,细心照顾生产后的妻子,和女儿圆圆“没大没小”的“打闹”……整本书里没有动人心魄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从每天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淡琐屑的林林总总,在我们看来不值得一提,却是三人平淡中的真情,寻常中的幸福。从两个人的甜蜜到三个人的温馨,一路扶持、一路相守,苦也酿成了乐,悲也酿成了喜。这应该就是生活的真谛吧!

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每天早起父亲为我准备早餐那忙碌的身影,深夜苦读母亲那一杯温热香甜的牛奶,长久以来都被我遗忘、忽略,也许,看多了长江黄河那样的壮观美景,听多了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我的内心深处总潜藏着一股英雄情结,幻想着有不一样的人生,不曾想这平静中的纯真美丽竟如小石子一样在我的心田泛起了阵阵涟漪,听风看雨可以是幸福,喝茶赏花可以是温馨。

在岁月的长河里彼此凝望,互相守护,倚在时间的角落里一同慢慢地老去,也是一件悦事,只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空悲切,女儿,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徒留自己在世间独饮相思的毒酒。我能听到作者杨绛在深夜里的隐隐啜泣,我能看到作者杨绛文字背后的凄婉,我能摸出她温热心脏背后的悲怆。

一如作者所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我们仨,已不再是我们仨,但还是我们仨,我们仨已融成了一生,融入了时光中,即便是散落在宇宙无垠的广袤中,我们也能第一眼望见对方,这便是我们仨。

我们仨读书笔记5《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杨绛百岁感言 篇6

杨绛先生钟爱蝴蝶兰,她本人也如同兰花一般清淡、高雅。她出生于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虽出身名门,但她却淡泊名利,对祝寿等事尤其看淡,在2013年生日来临之时,杨绛仅自撰小文为念,并对每位来祝贺的友人回应“替我吃碗面就行了”,还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无须前往探望。在今年生日之际,她依然如此,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无须前往家中探望,甚至会在生日这天去招待所“躲清静”。

杨绛先生曾在百岁之际表示:“我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先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她自小受父亲杨荫杭之读书启蒙,在父亲的引导下,她迷恋书里的世界。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因此,在青年时期,她以读书为挚爱兴趣,读翟孟生的《欧洲文学史》、梁宗岱的《法国文学》、吴宓的《中西诗比较》、吴可读的《英国文学》等;与钱锺书共同读书结为连理、终生不弃,艰苦岁月时有书籍相伴而内心强大、苦中取乐,直至百岁也始终钟爱读书。

杨绛曾将读书比作“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峙。所以,钱锺书曾评价杨绛先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如今,她是这个喧嚣躁动时代的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杨绛先生淡泊名利,却对慈善出手大方。她曾说:“有钱人家的子女上学很容易,贫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好读书而且有能力,但是他们上中学都困难,就更不用说上大学了。”为此,她将钱锺书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清华学生:“希望奖学金能帮助贫寒人家的子弟如其所愿。”据统计,“好读书”奖金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一共积累了逾千万元的助学奖金。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用巨资形容并不夸张。这些钱,杨绛没有用来享乐,而是全都拿出来捐赠,令人钦佩。有人评价:“钱这东西对穷人来说是恩物,对先生来说是俗物。俗物是可养人,但对神仙来说全是赘物。”在杨绛先生看来,钱财也许就是赘物,但是,把稿费和版税捐出来,既让人读懂了她的高洁,更让人感受到她的纯真。

杨绛曾告诫年轻人,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那些家境贫寒的清华穷学生,有了“好读书”奖学金的资助,也许更有动力求学,也许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厚望。为此,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一些寄予希望的话:一是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二是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三是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四是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等。

杨绛百岁感言范文 篇7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英国诗人沃尔特・兰德晚年写下的诗句,题目是《生与死》。杨绛喜欢这个关于火焰的譬喻,把它译成中文,置于晚年散文集《杨绛散文》的卷首题词。

105岁,不可谓不长寿。但火萎了,她利利落落起身,便也走了。

作为一个文化世纪老人,杨绛的身体状态一直牵着很多人的心。这段时间,先是“病危”的传言让许多颗心被提到嗓子眼,又是各方辟谣让它们放回肚子里。正当人们以为不过是一场寻常小恙时,猝不及防地,却等来了最终被官方证实的消息: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京逝世。

杨绛有遗愿,希望去世不作为新闻,火化后再发讣告。但在这样一个新媒体、自媒体迭出的时代里,可以想来,这个遗愿实现起来太难。一时间,缅怀和悼词呼啸而来,无处不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乃至假托她“百岁感言”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种山呼海啸,大概不是杨绛自己愿意看到的吧――2012年,社科院院长陈奎元看望她时,她曾提出了三个要求:一、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二、不受奠仪;三、至多七八至亲送送。

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人,她低调得有些不可思议,像个古代的隐士。这些年来,她闭门谢客,拒绝采访,甚至不参加自己文集的会。九十大寿,一百大寿,这些对旁人来说格外重要的节点,她也都谢绝了上门祝寿。她爱用“隐身衣”的比喻,许多年里,她都披着一件“隐身衣”,“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因了这“潜心一志”,四十年代,她有成名剧本《弄真成假》《称心如意》,被称为“喜剧双璧”,被夏衍和李健吾垂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成了一个重要的现代知识分子创作现象;新世o以来,93岁时写了她和钱钟书、女儿阿瑗的《我们仨》,96岁时出了《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时出了《洗澡》的续集《洗澡之后》。还有翻译,包括最为重要的《堂吉诃德》;还有为丈夫编的作品,包括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72卷本的钱钟书手稿集。很难想象,若不是披着“隐身衣”,这琐碎杂乱的工作,如何能够延续许多年,并安安心心地完成。

“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这是她在2011年100岁诞辰时,于《文汇报・笔会》上所做的一次笔谈专访。她早已做好火焰枯萎的准备。“边上”,是她对于年岁的自我意识,是她以一种并不清晰唯一的模样游走于文学史上的姿态,也是她为人生划定的位置。

(选自《北京晚报》2016年5月27日,有删节)

杨绛先生走了,人间再无“我们仨”。

杨绛百岁感言范文 篇8

淡泊名利 与世无争。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既是杨绛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我和谁都不争》中的几句话,也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杨绛先生内心安静、高贵、富有,她超然的生命之境,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杨绛的一生活出了大多数人都难以企及的“至高境界”。出生书香门第的她,从小文笔出众,外语天赋极高。本是旧时代千金小姐,可为了支持丈夫钱钟书写作《围城》,节约开支,她“甘为灶下婢”,辞掉了女仆,亲自动手给家人做饭。在经历了荒诞年代的苦难之后,和先生钱钟书、女儿钱瑗过着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的生活,淡泊名利。“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杨绛的描述中,阖家团圆的日子安之若素,云淡风轻,金钱的诱惑、名利的光环都被摒除在外,这是一个甘愿长期身居陋室、吃苦耐劳、只知埋头做学问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

如今,浮华与名利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人们纷纷热衷于“出名”、“出人头地”,相比之下,在生活中几近“隐身”的杨绛却一直很“另类”。在媒体记者千方百计想要登门采访的无数请求中,杨绛老人始终闭门婉拒。每年生日的这一天,杨绛也选择以“躲避”的方式安静度过。九十岁寿辰时,她曾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在百岁大寿时,杨绛曾对比较亲密的几位朋友说,天太热,别来祝寿了,“你们在家替我吃一碗寿面,别麻烦大家了。”

就是这样一个清清爽爽的文化老人,在临别前留下遗言,希望在自己火化后再发讣告。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身居陋室,助学寒门

杨绛老人虽与世无争,闭门谢客,但绝非与世隔绝。杨绛与丈夫钱钟书一生节俭。她在社科院的助手曾透露,她家里从未装修过,纸要反正面用,还把玻璃罐头瓶带给同事腌制咸菜。

就是这位清贫了一辈子的老人,在90岁那年,拿出了自己与先生共同积攒的7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以“好读书”为名设立奖学金,并宣布,将日后所出版的所有钱、杨二人作品稿酬、版税都投入该基金中。如今,“好读书”奖学金已惠及千名清华学子,累积奖金超过2000万。

在出席奖学金的颁布典礼时,杨绛衣着朴素,面带微笑地说,“今天,我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一个是去世的钱钟书,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女儿钱瑗。那时候,我跟钱瑗在钱钟书的病床边,就一起商量好这件事,将来我们要是有钱了,就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让真正爱读书的孩子有书读”,杨绛老人的心愿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杨绛的所做所言,履行着一名知识分子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锻炼身体,锻炼品德

杨绛老人在96岁高龄时,出版了她的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本书也是杨绛在病中完成的一部人生“感悟录”。

书中,杨绛谈到了修身之道。她多年来一直坚持运动,至少每天要做一段“八段锦”。她说,“人的身体需要锻炼,人的品德同样需要修炼。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可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杨先生认为,要想成为堂堂君子,必须经过磨炼,同时要有很大的自制力。

杨绛在这部书中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充满智慧的思想和洞彻世态的豁达令人敬重,这也正是被这个时代很多人所忽略的。

2011年,杨绛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杨绛对“回家”安之若素,既无所求,亦无所惧,只感到内心的充盈和富足,她的内心世界早已没有了小我,她始终都是站在人类的高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她用自己平凡的一生来诠释着“大我”的境界,用文字来涤荡着这个染污的世界。

杨绛之所以能够长命百岁,不能不说与她淡泊宁静、热爱大自然的心境有关。杨绛老人对微风情有独钟。她曾在散文《风》中写道:“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窗里任它进出,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清淡的情感。”字里行间,淡泊宁静的心态跃然纸上。

杨绛百岁感言 篇9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们仨读后感550字,供大家参考。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1不知道多久没有读过“正经书”了,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纸质图书成为了我的一种奢侈品。手里的纸质书只是各种考试教材真题或是写论文需要参阅的专业书籍,再也没有小学初中时以泡书店看小说为享受的兴致了。当看累了各种影像突然想看看小说的时候,也只是去网上搜一部两部电子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网游修真一类的脑残文,不费脑子不费感情迅速打发着时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看过就忘,《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是最为“高级”的文体了。

拿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杨绛”两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再看到书中“钟书”两字恍然大悟,原来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记起来我可是看过《围城》的人。求助度娘普及了一下杨绛先生的资料,为其传奇的一生所折服。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希望的乐观女青年,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最擅长的是定期为周围人散步悲观消极情绪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只有一页,我却看得想哭。作为一个尚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却经常会想象人老后死后的事情,人总会归于一抔黄土,再多的追求再多的欲望再多的争斗又有何意义,悲观情绪自然产生。也或许是最近刚刚经历家里老人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自己一段感情的结束,时不时的竟会想到家里尚且年轻的父母身上,悲伤不请自来。

两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同陪伴经历过一切。人越老,越怕失去。如钟书先生所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老人的梦中,会害怕另一半突然丢下自己,再也寻不到对方。想到钟书先生的逝世时间,看到杨绛先生所写梦境,竟感觉这是一种预感。害怕失去,害怕突然被丢下,害怕再也寻不到。“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这样一种感情,同样让我落泪。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2古往今来,离愁也好,欢聚也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上书,摩挲着它略带粗糙的纸质,心中的思绪涌上,看着杨绛与爱女,丈夫的生离死别,不禁想起我们初三毕业时那六月的阳光。或许我们经历的别离的程度不一样,但当我们回想起以前与别离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仨》是杨绛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往事。杨绛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写这本书时,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伤。就像我们现在翻开在书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以往的笔迹,看着哪张照片将你带入回忆的漩涡,既甜又苦。

在书中杨绛主要记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其实与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在性质上的差别。杨绛会收拾钱锺书的残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妇,为钱锺书烧红烧肉,做出血牛肉给阿瑗吃。在当时这些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罢了,但在阿瑗和锺书的相继离开后,这一切都变得奢侈。不,确切地说,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们从前,和同桌争论着题目的对错,即使上一秒面红耳赤,下一秒脸上便是晴空万里。可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我们只有回忆,回忆着回忆,笑着笑着,哭了。

我们总希望我们当下的某个时间会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眼前的时光都是可贵的,无论是与谁度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所以为的永恒,会是后人的历史。

《我们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之家的生活,更让我们明白,何人都畏惧别离,伟人也好,平民也罢。我们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将我们以后会怀念的现在的寻常日子,在以后怀念。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3是因为自己老了吧,总觉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这本书很好,很深,必须要仔细研读才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这时她大概在1981写的,文中的我们仨指钱钟书,钱媛,写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的文章时已经有一些年迈,自然,年长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梦见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们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难过,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才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朴素,文学味儿特浓,想在读小诗,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相依相随,但又突然分离,这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在梦中的恐惧和无助……

这本书举例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欢喜更多,女儿成了大学教授,笑谈父女相,俩夫妻互相理发等等。但也就是这样,作者才会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忧自己与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已经老了,作者与丈夫都已经老了。

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虽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梦和钟书的解释更让我害怕。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晚上半夜总会惊醒几次,有机会总会和我们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爸爸妈妈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实我也都知道。

也许,也就是这种恐惧分散,害怕离别的心吧。

不愿分散,不愿离开。

现在的我们还多陪陪老人们吧,别让他们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4梅花按语:日本的大地震无疑是今年世界最震撼的新闻,它使人类开始认真地审慎自己的所作所为,面对未来重新认识地球。如果说这场地震属于自然现象的话,那么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局一次次的颠覆性的干部变动,用“地震”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从局长“双轨”引发的地震,以及随后波及的一次次余震,全局乃至全系统20多个直属单位,上上下下没有一天消停过。说句实话,我很心痛,现在谁还在专心工作?明年是奥运会,后年就是全运会了,这么折腾下去还有什么事业可言?我是不是太忧国忧民了?

央视10套开播了《读书》栏目,我太喜欢了。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准时收看这个节目,同时还边做笔记,主要记录每期介绍的书目,对其中感兴趣的书打算买回家来。

许是眼花的缘故,已经极少看纸质的书了,另外,似乎也没有耐心再去读大部头的书,虽然内心觉得如果读书还是要读纸质的,但的确很少读了。突然央视有了这么个频道,眼前为之一亮,边做我的手工编织,边听《读书》,与我真是一种享受,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今早,《读书》栏目介绍的是杨绛的《我们仨》,我很感动。尤其当介绍杨绛先生将自己所有的稿费全部捐出,而自己却过着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的时候,眼睛为之湿润,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呀。老公一边发话:看看人家,你就不要再想不开了。

事情是这样的,自认为对什么事都看的很开,对于此次的干部调整,我本身也没抱希望,因为我现在所在的单位虽然效益不是很好,但很稳定,工作氛围我很满意,所以自己也没当回事,还以为自己是局外人,不曾想却还是被人纳入到了调整的范围,因为个别单位岗位的特殊性,因此有人就分析我应该是不二人选,于是早早地就有人放风说我有可能去哪个单位,为此事,我还受到同事责问,问我为什么调走了没有告诉她,我一头的雾水,这都是怎么被人编排出来的?然而最终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我觉得自己挺冤的,无端的被人这么编排了一把,觉得脸上好没面子,我这是招谁惹谁了?真是好气又好笑。

《我们仨》一下子让我轻松了许多,敬佩杨绛先生所拥有的高尚境界,与老人家相比,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身外的东西生带不走,死带不去,又何必为此自寻烦恼呢?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是我一直向往的,所以自己还要继续修炼,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此,衷心祝愿杨绛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5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杨绛百岁感言 篇10

如果说杨绛先前的作品关照的是世事,是社会,那她晚年的作品则是在关照自己。那些文字是对至亲的、但不可再见之人的耳语,是她千千情结之心的独白,因而更显生命的沉重,也更显思想的精邃和绮丽。

童年趣事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曾是最早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之一,之后又成为上海著名的律师,秉公执法、不畏权势,深受人们敬佩。母亲唐须I则是一个大方贤惠、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同时也是一个有知识的传统女性。而杨氏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如杨荫榆、杨荫浏等人,要么从事于教育事业,要么献身于艺术届,也算得上一时之俊彦。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杨荫杭膝下有八个子女,杨绛排行老四,她上边有三个姐姐,下边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这就是她最早的地位。八个孩子,排头的有排头的优势,属于领导阶层,殿尾的有殿尾的好处,属于“最小偏怜”,动不动就撒娇耍赖,唯有排中间的,像杨绛,不上不下,两头的好处都不沾边。杨绛天资聪慧、善解人意,她上不和姐姐争权,下不和弟妹争宠,与父母相处,伶俐乖巧,温顺体贴。比方说,父亲饭后吃橘子,她主动帮助剥皮,父亲吃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她主动帮助脱壳去衣,果品不论干鲜,一经她手,管保收拾得干干净净。

父亲午饭后要休息,一帮小孩懂事,自动散去。父亲有一次叫住杨绛,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杨绛乖觉,她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父亲一觉醒来,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心头一个咯噔,瞬间的温暖,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从此午休,都要杨绛陪。冬天到了,父亲屋里生着通红通红的炉火,火苗要不时加煤,不然就会熄掉。杨绛即使干这种粗活,笨活,也是屏息敛气,出手无声。杨绛早慧,她小小年纪,就懂得把自己的脚放进父亲的鞋子里,进而从父亲的角度来考虑一切问题,这可是大大的能耐。童年是成年、老年的雏形,我们在日后将会不断看到,这正是杨绛之为杨绛的“独门武功”。

世纪佳缘

1928年,杨绛十七岁,她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1932年初,杨绛大学毕业,她放弃出国留学机会,考入清华研究院做外国语研究生。杨绛之所以宁愿不出国而来清华,用她母亲的话说,就是“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初到清华,杨绛发现这里的女学生都很洋气,相形之下,自己不免显得朴素。可她毕竟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大律师杨荫杭的女儿,名门闺秀,又从美国教会大学毕业,比起国内一般国立私立大学来,东吴大学的毕业生气质更佳。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自然深受男生的爱慕。据称:“杨绛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才貌冠群芳,男生求为偶者70余人,谑者戏称杨为七十二煞。”

初次见面,杨绛眼中的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世纪佳缘由此展开。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杨绛觉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坠入爱河)了。”

钱钟书是清华著名的才子,书生意气,而杨绛也是名门闺秀。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其间,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结晶――女儿钱瑗降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绛与丈夫选择了回国,辗转任教北大、清华等高校,同时从事文学研究。

“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是钱钟书曾写给杨绛的“赠语”。

1935年,钱钟书与杨绛在无锡七尺场钱府举行正式婚礼。结婚不久,他们便结伴到英国牛津大学去了。由于杨绛不愿意增加老父亲的经济负担,也不愿意和丈夫分开来求学,所以她在牛津只是一个旁听生,1937年女儿出世,杨绛的主要任务是带孩子、照顾钱钟书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每当钱钟书被灯泡坏了等生活琐事困扰时,杨绛总是说“不要紧,有我呢”。就连钱钟书因为枯燥不喜欢而考不及格时,也是杨绛帮助他复习过关。

家在杨绛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从嫁给钱钟书后,杨绛一直甘愿做“灶下婢”,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以至于心疼女儿的父亲不免有不平地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1938年,钱钟书杨绛携女儿提前回国。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这以后,钱钟书杨绛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在上海沦陷期间,他们曾一度生活艰难,钱钟书为维持这个家,不得不多地代课,有时一别妻女就是很长时间,有一次,钱钟书久别刚回到妻女身边时,陌生的女儿看着这个男人把行李放在自己妈妈床边就提醒道:“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说着小手指着奶奶床的方向。钱钟书尴尬地道:“怎么?到底是你认识你妈妈早还是我认识早?”女儿毫不迟疑地道:“当然是我早,我一生出来就认识我妈妈,你是后来才认识的。”钱钟书回家的任务是带女儿玩,而杨绛则包揽了一切杂活。

杨绛这个“灶下婢”不光要对付一切家庭琐事,还要有惊人的胆识保护丈夫的手稿。1945年在上海,杨绛在日军传唤她时,拼命地把钱钟书《谈艺录》手稿藏好。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能保存出版是因为“此稿本曾由杨绛女士在兵火仓皇中录副,分藏两处”,书出版后钱钟书用英文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如果说专家们总是把人生的主要时间花在专业上,那么杨绛的专业应该是守望家园的园丁,而且无怨无悔。

译作成为邓小平的外事“礼物”

“”期间,杨绛受到不公正对待,被安排去扫厕所。她爱干净,把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连水箱的拉链都细致地擦干净,而且注意通风,所有厕所里都没有异味。这也成了她的“休息室”和“避难所”。红卫兵来了,她就躲入女厕。

即便在动荡的年月,杨绛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近60岁时,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翻译了《堂吉诃德》。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后来,西班牙国王授予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以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数最多的。

从1994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钱钟书这才溘然长逝,杨绛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在丧夫丧女之痛缓过来之后,以92岁高龄重新开始创作,她在打扫他们一家人生的“战场”。首先,她得帮助女儿完成心愿,女儿钱瑗生前一直想写一部反映他们一家生活的书,并且已经拟好了目录,可惜因为英年早逝,心愿未及完成,2003年,杨绛的《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杨绛说:“我们仨失散了,留下我独自打扫现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次,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以及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和洞察,这本书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第三,她要整理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这些书稿由于年代久远和颠沛流离,很多纸张已经发黄发脆,且多达7万余页,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四,钱钟书去世后,杨绛还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杨绛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她曾对上海一家媒体说:“自己很好,很乖,虽然年老,不想懒懒散散,愿意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她每天都用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由此“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杨绛百岁感言 篇11

2016年5月25日凌晨,文学家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在不少人看来,杨绛的晚景可谓凄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在晚年活出了别样的精彩。杨绛的高寿,除了得益于她良好的生活习惯外,更得益于她平和的心态、豁达的人生境界和低调的人生哲学。

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平衡坚持锻炼

杨绛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她说,健康是人生基石,事业好比在基石上筑起来的大厦。人的一生,健康会像影子一样处处跟随着你。你重视它,它会给你带来快乐与幸福;你忽视它,它会给你带来疾病与痛苦。杨绛平时注意饮食平衡,粗细结合,荤素搭配但以素为主,烹调力求清淡,每餐不过饱。她的血脂曾经偏低,她就请人买来大棒骨敲碎煮汤,再用汤煮黑木耳,每天吃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的硬朗。

到了晚年,杨绛一直保留着锻炼的良好习惯。她曾说,运动量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以“适合”为宜。她习惯早上散步,高龄后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她还坚持做保健气功操,如:八段锦、大雁功。有时还会徘徊在树下,低吟浅咏,吸取清爽怡人的新鲜空气。90岁以后杨绛还能弯腰两手着地,这在许多高龄老人中是难以做到的。

平和的处事态度:面对灾难不卑不亢

杨绛长寿的秘诀更多地来自内心的安宁与淡泊。杨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中医理论有‘抑郁成疾,不悦伤身’之说,人要自控好,排除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侵袭与干扰。”

“”时期,钱钟书和杨绛受到冲击和批斗,杨绛被造反派剃了阴阳头。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她泰然处之,回家后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戴在头上,照样和钱钟书手挽手地去买菜。她还自嘲地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回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光头。果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只是变了样。”

除了每天挂着牌子挨批斗、戴高帽游街外,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还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有空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

1969年,钱钟书和杨绛被下放至河南的干校,杨绛被安排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岁。有时候,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段时间,坐在小马扎上,把膝盖当成写字台,看书或写作。其实十年“”,钱杨夫妇备受折磨,亲人离散: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但是沉重的伤悲未把两人压垮,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评论著作《管锥篇》,而杨绛也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也很喜欢,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丝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

豁达的生命境界:人活在世要往前看

1994年,钱钟书因病住院,杨绛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住院了,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当时杨绛已是86岁的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内心的凄苦可想而知。由于当时钱钟书的身体状况不佳,杨绛就一直将女儿的死讯瞒着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就附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呢!”其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爱女和丈夫先后离世后,杨绛一度很悲伤,做梦也遇见他们。但她在感情上很克制,注意节哀,并常以体育锻炼和写文作画来转移自己的情绪,恢复平和的心态。她说:人死不能复生,该放的还得要放下。活着的人要向前看,过好每一天,不能老往回看,被悲伤牵着鼻子走。杨绛有过这样的表述,“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兑现了诺言。在爱女、丈夫相继辞世之后,已近九十岁高龄的她开始以惊人的毅力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并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她还要帮助女儿完成心愿――写一部反映他们一家人生活的书。女儿生前已经拟好了目录,可惜因为英年早逝,心愿未及完成。2003年,杨绛的《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记录一家三口的生活点滴,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深深打动了广大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时隔四年后,96岁的杨绛又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以及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和洞察,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102岁时,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出版;一年后,《洗澡之后》出版……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

低调的人生哲学: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擅长也不喜爱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人们赞誉她是著名作家,她说自己“没有这份野心”;人们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杨绛文集》出版后,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