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优秀8篇】
《新闻两则》 篇1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 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 媒体平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本课目标
1、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 )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 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 二 课 时
● 教学设计: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第 三 课 时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
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 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 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教学后记:学生读书开不了腔,须加强指导;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新闻两则 篇2
一、设计思路:
看电视是孩子们平时在家少不了的一件事,特别是寒假结束,许多孩子都在议论电视节目。其实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孩子看电视,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因为电视是儿童开阔眼界、激发智力、塑造人格必不可少的社会传媒,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看电视”。“新闻追追追”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新闻的作用,知道新闻必须是真实的。通过看新闻、说新闻,了解新闻的来源。从而激发孩子关心周围生活。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和幼儿共同收看新闻、读新闻。
2、收集、制作有关新闻类节目的开头。
三、活动过程:
(一)、 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新闻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事。
1、讲讲议议:昨天东视新闻讲了些什么?
2、观看录象。
预设提问:电视里有哪些新闻类节目?
(二)、了解新闻来源。
预设提问:1、新闻是怎么来的?
2、记者是怎样搜集新闻的?
(三)、自己设计新闻。
新闻两则 篇3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今日开馆 李靖 摄
长90米的水下扶梯 李靖 摄
水下参观舷窗 李靖 摄
无压容器内的聚光灯 李靖 摄
长江涪陵岸边的水上展厅 李靖 摄
无压容器模型 李靖 摄
三峡工程蓄水前的白鹤梁原貌 资料图片
三峡工程蓄水前的白鹤梁原貌 资料图片
记者帮你解开参观白鹤梁的三大谜团?
华龙网讯(数字记者何青枚18日10:15分涪陵报道)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如同一个水族馆,为保护历史文物、便于游客参观,该项目工程屡有“奇招”。 现在,记者就帮你解开,参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三大谜团。
如何深入水下参观?
2001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用“无压容器”方式对题刻密集区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即在白鹤梁题刻东区50米段的题刻密集区构筑水下保护体,灌注经过过滤处理的江水,通过循环水系统使保护体内水压与外面长江水压达到动态平衡。游人可步入垂直高度40米、约90余米的亚洲最长的隧道式自动扶梯,深入到40 米下的江底,通过参观廊道中的特制观察玻璃窗欣赏白鹤梁题刻原貌。
如何防范轮船撞击?
三峡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为减少船只航行对白鹤梁水下保护体的威胁,水下保护体、通行廊道连接形成的近10000平方米水域将禁止船只航行和停泊。此外,两块鱼嘴状防撞墩担当“保安”,确保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的寿命达百年。
如何清晰观赏题刻?
罩住白鹤梁题刻的巨大的钢筋水泥罐内进行清淤,并启动水处理系统。经过物理过滤和净化的水从底层注入,可达到直接饮用标准,保证游客清晰观赏题刻。同时,水下题刻周围安装了10800盏灯,共有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据称,这些灯耗电量仅是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寿命却是其20倍,能使用10万小时。工作人员多次试验后发现将灯装在题刻之上2米至2.7米的高度,能使题刻最清晰。
华龙网讯(数字记者何青枚18日10:20分涪陵报道) “闭关”六年,“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终于现身!今日上午10:20分,200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启动暨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国务院三峡办党组成员张宝欣、重庆市人民政府原顾问甘宇平、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谭栖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等领导和专家亲临现场。白鹤梁,这个只有在枯水季节才浮出水面的文物遗址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水下博物馆,从今天开始,人们可以直接深入水下40米观赏它的真容。
水下瑰宝白鹤梁
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江心的一处小岛奇观。其为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冬春交替、长江水枯时,才偶尔露出真身。一说因石梁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又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得名白鹤梁。
1200多年前,唐朝广德元年,有人在白鹤梁刻下两条石鱼,记录了当时的枯水水位。此后,效仿者不断,形成石鱼雕刻18尾,生动记载了一千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古人刻鱼为标,已近似现代水文观测原理,且记录之早,令白鹤梁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美名。
江水每年枯盈不同,但石鱼现身被当地人视为“吉兆”,预示来年丰收,故有“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流传。白鹤梁出水逐年成为川江上游的一大盛事,于是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到此题刻。据统计,白鹤梁题刻多达165段,文字内容约三万余字,或诗或文、有记事,有抒情,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层面。其中还不乏历代名家、文人骚客的真迹。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名家的诗文题刻赫然在列,艺术价值极高,因而又有“水下碑林”的美誉。
1988年,白鹤梁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八年“沉浮”白鹤梁
三峡工程修建后,库区水位上涨,白鹤梁将永沉江中,不见天日,而对白鹤梁的保护,一路磕磕撞撞,悬而又悬。
从2003年2月13日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正式开工至今,国宝白鹤梁“闭关”6余载。而此前,白鹤梁保护方案的讨论几经波折历时10年。若从最后敲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算起,白鹤梁保护工程遥历8年。
1994年起,国家开始组织专家为保护国宝白鹤梁出谋划策。切割搬迁、复制搬迁的设想先后被否决,直至2001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院士提出“无压容器”方案,为白鹤梁量身打造“水下宫殿”。即在白鹤梁外修建一个椭圆形罩体,对题刻密集的石梁东区50米段进行保护。通过专门的循环系统,过滤后的长江清水流入罩体,使其内外基本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也可减少风化、泥沙侵蚀对题刻的损坏。同时,罩子内设参观廊道,由耐压金属和玻璃窗构成,游客可近距离观看“水下碑林”。这一沉箱式的理想保护方案最终被敲定。
2003年2月13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动工。然而6年间,工程建设却几度搁浅,悬而又悬。
据了解,整个工程由“水下保护体”、“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2005年1月,施工方和投资方因经费闹矛盾,最主体的水下工程曾遭拖延,整个工程险些没顶。
由于三峡工程156米的蓄水目标整整提前了一年,若不赶在2006年6月前完成水下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只能瘫痪。而修建水下建筑,又只能在枯水期进行,经协商化解矛盾后,白鹤梁与三峡工程拼命赛跑,总算逃过一劫。
2006年下半年,工程再度停工,这次整整耽误了2年。重庆市政府垫付1.5亿元后,2008年5月工程才恢复建设,电动扶梯安装、“岸上陈列馆”建设等相继开工,而面对三峡工程不断向更高水位目标提前蓄水的信号,工程进度一直令人忧心。所幸8年沉浮,白鹤梁总算“有惊无险”。
独具特色白鹤梁
耗费1.89亿元的白鹤梁保护工程,不仅为世界独具特色的水下博物馆,更为千秋后世最大限度地留存了先祖文物。
据介绍,保护白鹤梁的“壳”实际是一个用钢筋水泥浇注而成的椭圆形水泥罐,周长234.5米,厚3.5米,顶盖高程141.8米,设计耐用 100年。罐体内的水经过物理过滤和净化,有如供人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江水浑浊时,也可使游客清晰观赏白鹤梁题刻,同时物理净化对文物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该项工程技术精深,施工要求高、难度大,亦堪称一绝。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于今日正式对外开放。游人在进入3000平米的陈列大厅观看白鹤梁原始的文字、图片,可亲手操纵水下28个摄像头,放大、拉伸,点击观看题刻景观实况。还可以由岸边的通道入口,步入约90余米的亚洲最长的隧道式自动扶梯,下到40米的江底,穿过140 米水平交通廊道,来到保护体内的参观廊道中。据了解,该参观廊道长约77米,游客可透过23面直径为60厘米的特制观察玻璃窗尽情欣赏白鹤梁题刻原貌。参观窗旁还设有液晶触摸屏,供游客点击听取、观看白鹤梁题刻介绍。此外,少部分身体等各方面合乎条件的游客,可潜水参观。不过,根据水下环境和条件,每批参观人数限制在20人。
新闻两则 篇4
高考进入倒计时,去年一年都发生了哪些新闻大事件,高考作文素材能够用到哪些新闻事件?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新闻大事件高考作文素材,供参考!
高考作文新闻大事件30条
1、不论英雄还是普通人,不论崇高还是平凡,不论浅吟低唱还是动情燃烧,都是书写“中国故事”的一分子。
《战狼Ⅱ》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不论最终定格在什么数字,阳刚硬派的《战狼Ⅱ》已经刷新了产业高点,也将电影对“中国故事”的书写,放在了新的语境。
2、春晚有个小品叫《放心吧》,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人与人互信,大家交托的事儿能放心,让这部小品充满了正能量。如果小品最后情节是:你把钱给我,我帮你交医药费,然后拿着钱不见踪影,喜剧就成了悲剧,浪漫主义就成了批判现实主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缺少的,正是“放心吧”这三个字!
我们呼唤诚信,但诚信建设不能只靠空洞的道德说教。首先是要建立和完善法治建设,让不诚信者付出代价,特别是对坑蒙拐骗者加大处罚力度。其次是官方要重塑公信力,要按法律和政策办事,而不是看重眼前利益而有所取舍。第三是大家逐步积累正能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宽容。
3、酒文化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然而,事物总有两面,不那么美好的“酒桌文化”也大肆流行了起来。在酒桌文化的语境里,酒不是用来品鉴、享受的,而成了一种让人们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证明“诚意与胆量”的工具。你越是能喝、越是敢喝,就越能受到“酒桌文化”的褒奖与赞美。不顾健康与理智的狂饮,成了“勇气和面子”的象征。王耀栋身亡的酒吧之所以会推出这种“饮酒免单”的活动,王耀栋之所以会“自认英勇”地站出来,周围的人之所以会加油喝彩,背后都有这种酒桌文化作祟。
20xx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大全
一、努力打好手中的牌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儿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了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儿,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儿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存在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逝世后,约翰逊在给他的悼词中称赞他“勇敢和正直”。他的这种勇敢和无所畏惧的性情正是承袭了母亲当年的教诲: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以外,你没有任何选择!
二、不要在感伤和空想中失去现在
一位哲学家途经荒漠,看到一座很久以前的城池的废墟里,有一座“双面神”石雕。他没有见过“双面神”,所以就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呢?”双面神回答说:“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地记取曾经的教训;另一面又可以瞻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美好的蓝图啊。”哲学家说:“过去的只能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而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是你现在无法得到的。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能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具体的实在的意义呢?”双面神听了哲学家的话,不由得痛哭起来,他说:“先生啊,听了你的话,我至今才明白,我今天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哲学家问:“为什么?双面神说:“很久以前,我驻守这座城时,自诩能够一面察看过去,一面又能瞻望未来,却惟独没有好好地把握住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了,美丽的辉煌却都成为了过眼云烟,我也被人们唾弃而弃于废墟中了。”
三、抓住机遇就是把握了现在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儿的。再说对Bit系统,墨尔斯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20xx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高考作文预测: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20xx年高考作文预测: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鼠年到了,猴子想要变成人。当它穿上人的衣服后,发现还拖着一根尾巴,他想要成人一定得砍掉自己的尾巴,因为人没有尾巴。于是猴子拿起了砍刀,但动手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扰住了:一是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二是尾巴砍了以后身体还能不能保持平衡?能不能保持灵活性?能不能活的长久?三是尾巴一生下来就和自己在一起,跟了自己很多年了,不忍心抛弃它。自己能适应没有尾巴的生活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xx年高考作文预测: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在破茧而出的前一刻,蝴蝶将经历毕生最大的痛苦和孤寂,只有那些能克服困扰和顾虑者,才能最终领略朝阳和甘露的美好,才能享受翩翩而飞的美妙。猴子,也只有克服困扰和顾虑砍掉尾巴,才能成人。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20xx年高考作文预测: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邓亚萍从身高不够到世界冠军,再由写不全26个字母到剑桥博士的成长历程很好地诠释了猴子断尾成人的寓意。当教练说邓亚萍身高不够不适合打乒乓球时,她痛苦过挣扎过,但她消除了困扰和顾虑刻苦训练,结果她在同伴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了世界冠军,完成了从猴子到人的精彩蜕变。
功成名就的她又开始学习英语,完成人生的另一次蜕变。虽然连26个字母也写不全,她却没有顾虑,拿出打球的拼命三郎精神,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那一段时间,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视力从1.5降到0.6......经过断尾的历练,她顺利从清华毕业,还获得了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是呀,如果当初邓亚萍在抉择自己的人生路上总是被困扰而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基础是否太差,是否能顺利毕业,前怕狼后怕虎,她就永远不可能有华丽转身,更不可能文武双全。
▲20xx高考语文作文押题: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马云为创立阿里巴巴,遇到资金等很多问题,他背着行囊四处拉赞助找合伙人,四处碰壁,有人还讥笑他异想天开。他没有困扰和顾虑,果敢地走自己的路,终于创立了阿里巴巴商务网站,取得极大成功。
他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死在了前一天晚上。而“死”的原因,多半是困扰和顾虑。如果马云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商界就少了一个精英,虽然他的痛苦挣扎不被很多人知晓。
我的一个朋友想南下打拼创业,就是因为顾虑自己的行政编制,害怕砍断尾巴后的工资待遇。如今看到发迹的昔日朋友只是悲切和感慨。
要当水手,就不要被风浪的颠簸所困扰;要展翅高空,就不要有试飞摔打的顾虑;要突破自我,就得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毅然决然地砍掉自己的“尾巴”!否则就永远只是一只胆小犹豫不决的猴子。
▲20xx高考语文作文押题: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炫丽的痕迹是点滴的美好记忆组成的。
成长路上,欢声笑语如流水般一只在流淌。
成长路上,困难、挫折像影子般紧紧追随。
成长路上,炫美的痕迹是我自己留下亦是朋友踩的。
▲20xx高考语文作文押题: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才能成人
成长,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船,行驶在波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也会遇到汹涌澎湃的海浪。但我的成长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经历着各种风波。对我而言,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新闻两则 篇5
[教学目标 ]
1、了解申奥成功的重要意义。
2、了解近两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教学重点难点]
文中的一些欢腾场面,理解人们的感情。
[主要板书安排]
4 、新闻报道一则
标题:首都各界欢庆申奥成功
导语 :北京申奥成功,人民欢呼
主体:世纪坛狂欢
结尾:中国民族史册上光辉的一页
[作业 设计、安排]
收集了解近两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
1.新闻报道就是对国内外社会中最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它要求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
2.读标题。2001年7月31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举办权,当是,作为中国人之一的你有何想法?
二、自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书,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自由读课文,读懂什么说什么?
自由汇报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人们的兴奋、激动找出来读一读
师:什么意义,你说说看?
师:请大家齐读这篇报道,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注意请把我们大家的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也融合进去)
3、指导朗读全文
三、再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稿的结构。
1.师在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2.生根据师的归纳再读课文,再次了解新闻报道。
四、总结
五、作业
希望经常读报,向小星宇电视台投稿。
教后感:
本课的重点在感悟,感受亿万中国人民无比喜悦,无比自豪的心情,从心底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但在学生交流时,还体会的少够,交流面窄了些,我想如果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再回忆一下、了解一下那段难忘的经历,会说的更好。
《新闻两则》 篇6
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仅供考生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新闻背景作用
引导步骤:
(1)学生自由阅读,在文本中找出背景材料,并对每一个背景材料的内容进行概括。
(2)引导学生在概括背景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它们在此篇文章中的作用。
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解题指津:
解答这类题,我们需要:
(1)找出相关的背景材料,概括内容。
(2)总结作用。
总结: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 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 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战国策写作特点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
1.人物刻画生动
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划勒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是,“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
-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一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勒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
2.善于讽喻
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
3.语言风格独特
-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
-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总结: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守望南开之窗
独创佳句妙语,追求语言风趣美。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内容的开放,形式的自由。这样自然有利发挥你的创新意识。
乐观是自信的催化剂,是智慧和能力的远航帆,是一种取得成功的心态,更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纯”的人生境界。只要拥有乐观的心态,自信的笑容, 不断奋斗,就能驱散眼前的迷雾。有了乐观,我们的人生航船才会越行越快,最终淋浴成功的光环。老子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便是一种淡化了得失的阔达心 境;苏轼在壬戌之秋的那个月夜下发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吟哦,以豁达的胸襟抒发了永恒的宇宙意识;梁启超在中国危亡关头,以豪迈的心胸发出了 “吾心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感叹-------正是他们的乐观,为今后的社会增添了更多的美好。我喜欢这种乐观的心境,唯有乐观,才能真正感触到生活中的幸福。
总结:文章在行文时灵光一闪,写出如此与众不同的新颖的话语,既会为文章增辉添色,让读者叹服你的独到之处,自然也更会让阅卷者叹服你的设计师的才华。
新闻两则 篇7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活动内容
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举行一次追访历史新闻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表达能力,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分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合作意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加深或拓展对哥伦布航海活动的了解与认识。
活动重点
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并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
活动难点
对开辟新航路做出恰当的评价。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
活动程序
1.全班同学分为三个专题研究小组:航海可行性论证组、航海探险组、重大影响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专题确定本组搜集的相关资料。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追访历史新闻的设计,要在符合新航路开辟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大胆、合理地想象如何生动的展开追访历史新闻的过程。找出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以备提问。
3.各小组分工开展专题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选择典型资料,编制成追访历史新闻的活动方案或汇报稿,并可选择多种展示方式,准备vcd、多媒体课件等。
4. 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汇报会,于活动前做好会场布置。全班同学推举一人扮演新闻发布官、一人扮演哥伦布,每个专题组各推举一人扮演哥伦布的同伴。其余同学作为记者团记者均可自由提问。
教师导言
今年是xx年,五百年前的5月20日,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在西班牙巴利阿多利德永远地合上了眼睛,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航海家画上了人生的句号。但是,哥伦布开启的航程却才刚刚开始:两个大陆,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因他改变;而五百年后,后人关于哥伦布的功过是非,仍然没有定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他,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跨越时空的追访历史新闻活动:回到15世纪末,与哥伦布及其同伴对话,去走探测那位英雄人物,回顾那段伟大的历史。
(通过教师语言的烘托来创设历史情景。)
在课前,同学们已分好了小组,确定了主题,下面就让老师把舞台交给你们。 首先让我们有请这次活动的新闻发布官。
新闻发布官: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大家好,哥伦布一行在经历了240天的远航探险,终于凯旋归来,这不仅轰动了西班牙,也震撼了整个欧洲。西班牙女王在巴塞罗那宫廷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哥伦布等人经过的地方也是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想争睹哥伦布的风采。那么我们受西班牙王室的委托举办了这次新闻发布会来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哥伦布此次航海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这些勇敢的探险者──哥伦布及其同伴。
(哥伦布及其同伴上场)
新闻发布官:首先,我们请哥伦布先生对此次航海活动作一下简要的介绍。
(幻灯片,配以地图)
哥伦布:首先感谢女王陛下对我们这次航行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在1492年8月3日,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驶出大西洋,直向正西驶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它就是东方的印度。 我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新闻发布官:下面我们就把时间留给此次前来的中外记者们,如果有比较关心的问题可直接向哥伦布先生提问。
记者a:哥伦布先生,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支撑您最终走向胜利呢?
哥伦布:对地圆学说的坚信,对黄金的渴望,但是我并不认为我这样说就证明我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因为黄金是所有商品中最贵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拥有黄金的人不仅能满足现世的需要,还能找到在炼狱中拯救灵魂的方法,走上通往天堂的路。
记者a:谢谢。我非常佩服您这种勇敢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
记者b:请问哥伦布先生,是什么让您如此确定这次航海肯定会成功呢?
哥伦布: 因为现在航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下面请我的助手给大家介绍一下。
(幻灯片:罗盘针,地圆学说,多桅帆船。)
哥伦布同伴:(1)我们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能造新式、轻便、安全、多桅、多帆、吃水深、储货空间大、能逆风行驶的大船(2)航海技术改进较大。中国的罗盘针传入欧洲以后,给欧洲的航海事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以前欧洲人不敢到大海深处去航行,只能沿着海岸线弯弯曲曲地前进。有了罗盘针以后,船只就可以离开海岸线大胆地航行到适当的航线上,也不怕阴天和大雾弥漫了。(3)地圆学说的流行。我们都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有了一定了解,而且现在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经很高,现在欧洲已出现标明海岸线和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记者c:您能否和我们谈一谈在航海途中的经历?
哥伦布同伴:我们于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我们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由哥伦布指挥船队一直向西航行,我们对途中见到的每一群海鸟和每一片水草都进行仔细的观察,不放过一点线索。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您知道我们带去的水手大都是犯人和死囚,在路上自然争斗不断,那一天就在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原来他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块陆地。这样我们就到达了印度。
记者d:能为我们描述一下您所登陆的岛屿的情形吗?
哥伦布同伴:“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12月份了,但是还能听到夜莺在鸣唱,还有其他上千种鸟类出现在这个季节。这里可以看到七到八种棕榈树,这些美丽树木的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其他的植物、果实也都一样。在岛上,有不可思议的菠萝丛、广大的可耕田地,还有新品种的蜜蜂,好几个品种的水果,还有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内陆,更有许多金矿,蕴藏量之大,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真是个惊奇之岛。”
(播放幻灯片──美洲印第安风景)
记者e:当地的印第安人是否欢迎你们,你认为我们真的可以在那寻找到我们想要的一切吗?
哥伦布:他们非常欢迎,甚至把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当成神仙派来的贵客,热情的招待。 因为这些岛屿上印第安人的生产方式还是极其原始的,所以我们带去的所有制品,甚至废物、玻璃碎片和每张用过的扑克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贝。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换取了他们大量的贵重物品。所以我敢说只要有50人的军队,我们就能控制所有印第安人,让他们做任何事。
(播放幻灯片──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遇到友好的印第安人的情形。)
记者f:哥伦布先生,您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您是否打算再次到达那里并征服他们呢?
哥伦布:是的。我们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如果我们一起努力的话那里将是我们新的家园。可以给我们带来黄金,更多的贸易、奴仆以及无穷的宝藏。
新闻发布官:非常感谢哥伦布先生及其同伴,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互动探究:
老师:通过此次活动你又进一步了解了哪些内容?
学生:我觉得哥伦布的成功离不开他广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同伴的支持,离不开他的勇气、决心、毅力和开创的精神。我们在学习上和做人、做事上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老师:哥伦布的确是一位英雄人物,在我们当今社会里,这种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
学生:我知道了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去寻找黄金。
老师:确实,这把“无形之手”推动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去冒险。
学生:虽然说哥伦布此次航行动机主要是去寻找黄金,但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因为毕竟发现了新大陆,而且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学生:但是哥伦布的一个野心就是想征服当地的印第安人。所以哥伦布的航海也是带有很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
(引出学生对哥伦布航海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个别偏激的思想,培养公平、公正地对待事件的价值观)。
老师:哥伦布既是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又是殖民者、侵略者。他发现了“新大陆”,带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美洲许多地方遭受了残酷的掠夺和屠杀,日益贫困落后,尤其是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不过美洲也由此走出了原始社会,进步了文明时代。如果我们用“进步”和“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我们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应该予以肯定。而且不管我们怎样评价新航路开辟这件事,我们都不能否认哥伦布是一位英雄人物。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哥伦布广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以及他的勇气、决心、毅力和开创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师总结:
这节课上,很多同学表现都很出色。收集资料时,老师看到每位同学都在积极参与,而且大家认真分析、讨论,看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伟大及其实质。老师在你们的活动中,体会到了你们对历史独特的感悟,也让我深悟到同学们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希望同学们把这节活动课延伸下去,创办一期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主题的手抄报。
我也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
<
新闻两则 篇8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新闻阅读
一、考点点击
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同学们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1,消息
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好的通讯会涉及到主题、选料、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两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新闻性和浓郁文学性的文学体裁,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大体分以下几种:从篇幅上看,有长篇、中篇、短篇、微型之分;从作品表现的重点来看,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4,人物访谈
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是人物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③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5,特写
特写就是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的新闻体裁。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段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其中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充沛,爱憎分明。
二、方法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适当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根据新闻的特点复习时可采取以下六步骤: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准确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特别关注。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 目的是针对考纲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考虑。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宜结合新闻对象,抓住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特征来分析。
三、链接高考
例1,(XX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下题。
(1)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象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中国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的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
(有删改)
1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案:(1)对乡愁的理解;(2)诗人的创作动因;(3)诗歌的现状和发展;(4)中文的纯洁度。
点评:此题考查概括能力,难度适中。
2,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
答案: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
(2)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答案: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点评:此题考查文中句子的含义。
3,怎样理解第二部分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1)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点评:此句仍考查文中句子的含义。
4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开放度,需有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