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通用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本文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通用9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1

3天时间,张春贤一行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行程1500多公里,先后来到库尔勒市、若羌县、轮台县和二师。

兵团要保持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

二师三十一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交汇处,两大沙漠之间的最窄处不足5公里,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暴发源地之一。从2000年开始,三十一团在沙漠边缘实施防风固沙生态保护工程。经过十几年不间断的努力,在两大沙漠之间建起了生态林、防风林、道路林、田间林和营区林5道生态林屏障。张春贤一行来到位于三十一团团部北边的生态防护林,这里是抵挡库木塔格沙漠的第一道屏障,长11公里、宽200米,运用高新节水滴灌技术,种植了胡杨、沙棘、沙枣、红柳等190多万株生态林木。正是因为有了这片防护林,逼退了两大沙漠向前合并120米。

“你们是生态卫士、有功之臣,谢谢大家,向你们致敬!”张春贤看望慰问了常年坚守在这里的护林员们,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守护着沙漠边的这片宝贵的绿色。

二师三十六团同样也是地处沙漠边缘。从2006年起,三十六团在荒漠戈壁上建起了3.5万亩生态经济林,其中有3.15万亩红枣园和0.35万亩标准化防风林。团场职工陈其明在生态经济林里承包了103亩地种植枣树,他说,这片生态经济林不仅让团场抵御了风沙的侵袭,变得干净美丽,更让大家拓宽了增收渠道,仅这一项陈其明每年就能增收20万元左右,真正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三十六团全面推进团场城镇化建设,许多职工从连队搬到了团部城镇居住。在康馨社区,张春贤与社区居民们一起围坐在凉亭里攀谈起来,详细询问大家从连队搬到城镇后的居住情况和生活情况。

今年74岁的军垦老干部王明真邀请张春贤来到自己家中。王明真回忆说,1966年随部队来到新疆时,住的是地窝子,后来住进了土坯房,再后来是红砖房,而现在大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团场职工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一转眼,王明真和他的老战友们来新疆已经快50年了,大家正在策划着要聚一聚。

张春贤说,老一辈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谱写了屯垦戍边、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我们要带着感情照顾好军垦老干部,把他们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张春贤说,兵团有着兵的基因、红色血脉,要保持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新疆精神、兵团精神,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当好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不断开创兵团事业新局面。

不断完善内涵用好“五把钥匙”

维护社会稳定和“去极端化”工作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

25日上午,张春贤一行来到了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去年9月21 日,这里曾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案件发生后,当地党委痛定思痛,把“主动进攻”作为稳定工作主基调,开展了全面摸排工作,做到“一人一册、一户一档”。同时,坚持依法打击和教育疏导两手抓、两手硬,将法规政策宣讲、案例警示教育送到田间地头,入户一对一进行宣讲。

在与铁热克巴扎乡干部群众座谈时,67岁的村民肉孜汗・努尔声泪俱下,她的儿子和儿媳参与了去年“9・21”活动。肉孜汗・努尔说,如果早些发现孩子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制止他们,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是宗教极端思想害了他们!

座谈中,张春贤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深入探讨宗教极端思想的根源、危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大家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

在“去极端化”的过程中,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把钥匙”既是思想武器,又是工作方法。轮台县将“五把钥匙”细化为5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十大主题活动”、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婚庆服务、设立“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县级领导住村蹲点排查等办法,将“五把钥匙”逐个细化,真正落到实处。

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库尔勒市英下乡其兰巴格社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比重大,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治安状况也引起很多住户不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社区、警务室、“访惠聚”工作组“三位一体”开展工作。如今小区不但进行了环境绿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修建了停车场、自行车棚,还安装了内部门禁系统,打造“防、查、控”一体化智能小区,做到流动人口“及时登记、动态掌握”,社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高。

张春贤说,巴州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主动进攻,根据当地实际细化举措,延伸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有创新意识、有干劲,已经见到了成效。希望巴州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围绕总目标、查找薄弱点、案件汲教训、工作抓落实,确保巴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结束了白天的考察后,张春贤把每天晚上的时间也都利用起来召开座谈会,一直工作到凌晨。

23日晚,张春贤在若羌县与当地县乡村社区干部、“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教师和医生代表一起座谈。24日晚,张春贤在库尔勒市,又与当地干部、宗教人士、教师代表等进行座谈。通过两个座谈会,详细了解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育青少年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建议,如何发挥宗教人士作用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大家在发言中,都谈到了“五把钥匙”在“去极端化”中的重要作用。张春贤说,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这“五把钥匙”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新疆实际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要继续理解好、落实好“五把钥匙”,不断探索、充实、完善其内涵,真正用“五把钥匙”的方法把“去极端化”工作落到实处。

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此行,张春贤还考察了若羌县物流园规划情况和米兰古城遗址保护情况。

考察中,张春贤说,巴州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通衢,是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交汇、多元文化融合之地,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以古鉴今,巴州各族人民要有历史责任感,发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巴州各族人民要争做现代新疆人。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2

一 例题展示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当地盛行东北风,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20世纪50年代,一场罕见的暴雨侵袭了贺兰山脉,暴雨引发的山洪顺着山势呼啸而下,倾泄入贺兰山脚下的一处低洼地,雨过天晴,一汪湖泊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1)分析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2)分析说明宁夏沙湖的成因。今年来,宁夏沙湖周围的一些湖泊均已干涸,而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且面积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1)该地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充足;黄河流经,灌溉便利。(2)成因:地势低洼,山洪冲蚀积水而成。

原因:(1)地面沉降,利于地下水汇集。(2)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3)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蔓延。(4)当地盛行东北风,使沙湖南边的沙漠不断南移,沙湖面积逐渐扩大。

学生答案:

第一位:(1)自然条件:该地位于宁夏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靠近黄河,有利于灌溉且水源充足;位于贺兰山东侧,位于迎风坡一侧,降水较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2)成因:山洪发生,大量的雨水倾泻进湿地,形成湖泊;位于断层带上,地下水丰富,两边张开,形成断层湖。

原因:(1)位于黄河沿岸,可引进黄河水。(2)位于山前迎风坡,降水较丰富。(3)贺兰山上冰雪融水的补给。(4)位于断层带上地下水的补给。

第二位:(1)自然条件:位于宁夏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临近黄河,便于引水灌溉,位于贺兰山迎风坡,降雨丰富,水源充足;冬季北方冷空气受山脉阻挡,温度较高。(2)成因:暴雨引发山洪,流过了宁夏平原的地势低洼的沉降中心,从而形成沙湖。

原因:(1)纬度较高,温度低,蒸发弱。(2)宁夏平原引水灌溉耕地,地下水位较高,补给沙湖。(3)位于贺兰山迎风坡山麓,有丰富的降雨补给。

二 解题思路分析

从取学生答案可看出学生认为银川附近耕作区和宁夏沙湖都位于贺兰山迎风坡一侧,有丰富的降雨补给而正确答案却没有这一点。这引发了笔者对贺兰山地理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贺兰山和宁夏平原都位于西北内陆,距海遥远,夏季处于东南夏季风的末端,带来的水汽也较少;冬季距西北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寒冷干燥。故属于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二,由于贺兰山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且山体较高,根据垂直地带性规律,贺兰山东侧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本来较少的水汽会在贺兰山东坡形成降水,导致贺兰山西部更加干旱,形成沙漠景观,即图中贺兰山西部的滕格里沙漠。贺兰山起到了阻止夏季风的北进,加剧贺兰山西部干旱的作用。因此,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mm年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但对于宁夏平原来说降水整体还是较少,不会因处于贺兰山的东坡而降水增多。图中沙湖南部的沙漠就是例证。同时,即使处于贺兰山东坡,迎风坡降水多少也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不同的,一般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所以出现贺兰山上的年平均降水可达400mm,而贺兰山东侧银川平原的降水仅达202mm。因此,题中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和沙湖面积扩大不能说是受处于贺兰山迎风坡降水多的影响。

第三,贺兰山对于冬季风的影响。就宁夏平原来说,贺兰山在它的西面,对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起到屏障作用,阻挡了滕格里沙漠的东进和侵袭,减少了风沙危害,有利于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题中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和沙湖面积扩大是受惠于贺兰山阻挡了西北季风。

第四,学生出错原因。对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的垂直地带性理解不到位,迎风坡降水多是指坡上降水多,而不是山麓和迎风坡方向都降水多,以至于和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大规律经度地带性相混淆,从而出错。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 篇3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誓词(Student Pugwash USA)

为何CEO

怎么面对全球化的大浪来袭而不被淘汰,显然已经是很多人的焦虑来源了。针对这种焦虑,各形各色的因应全球化“指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显学,题目叫“迈向卓越”或“菁英必读”的书籍和杂志永远被摆在机场书店进门最显目的展示台上,告诉你如何往上爬,变成跨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人CEO。

我讶异的是,为什么全球化的挑战是以这种面貌出现呢?这里有两个明显问题:第一,何以你只看见强者却看不见弱者?跨国企业的发展固然促进全球经济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但是它同时蕴含着阴暗面――譬如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譬如强势经济带给弱势经济的文化倾斜,譬如儿童劳工的人权和大企业对落后地区的剥削等等。为何“指南”只教你如何加入全球化的“强者”队伍,却不教你如何关注全球化的弱者,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行动;为何不教你如何加入先觉者的行列,检验全球化的竞争规则,批判全球化的恶质发展?

问题之二是,何以你只看见“竞争”却不看见“合作”?我们都知道,在一条逐渐下沉的豪华轮船上去抢它电影院里最好的位子没有意义,那么在全球暖化、海面上升的地球村里,缺乏宏观与深忱思维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全球化真正的议题是人类如何透过合作来保障地球环境的永续可能,透过协商来解决超越国界的贫穷、疾病、战争、人权等等问题,怎么到了我们的书店里,全球化的教战“指南”却只剩下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游戏规则里竞争得利,抢先挣钱?

全球公民意识

培养“全球公民意识”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很多先进国已经注意到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一个典型的澳洲全球公民教育网页,探讨的议题包括儿童权益、沙漠化、教育、和平促进、环境永续、脱离贫穷、艾滋病、水资源、人权等等。

点进“沙漠化”一栏,首先学的是关于“沙漠化”的常识:

1. 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不可耕的沙漠地。每年有六百万公顷可耕地因为沙漠化和土质恶化而成为不可耕的荒地。

2. 全球一百一十个国家受到沙漠化影响。两亿五千万人直接或间接受害于沙漠化,其中大部分是贫穷地区的人民。

3. 百分之二十七的中国国土已经沙漠化,并且每年有两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约四亿人口居住在这些不可耕地上,沙漠化带给中国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十五亿美元。全球每年的经济损失大约四百二十亿美元。(联合国资料)

如果学生挑选内蒙古作为研究课题,教学手册建议老师将学生分组,以六个不同角色和立场来进行研究和辩论:蒙古牧民,中国官员,国际环保组织,志愿者,旅游业者,观光客。牧民对沙漠的历史情感、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以及他的经济需求,与政府官员从国家治理出发的认知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国际环保组织所注重的环境层面,很可能和当地推动沙漠观光旅游的业者利益有直接冲突。观光客在享受越野车横扫沙漠的同时,又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常识和价值观,才不会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无知“共犯”?要解决内蒙古沙漠化的急速扩大问题,这六个认知不同、立场矛盾的团体需要如何处理彼此的矛盾,才可能找到真正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认识问题之后,是行动。网页接着告诉学生,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澳洲政府已经有了什么具体作为,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又做了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

加拿大一个典型的教学网,议题之一是艾滋病的问题。第一步,是知识的建立。

知识,可以是数字和地名的背诵,也可以是复杂思辨的挑战。关于艾滋病的解说,内容竟是这样的:

自从一种抗艾滋的新药(ARV)问世之后,北美洲的艾滋病患者就得到某个程度的重生──他们虽得病,还可以正常生活。但是药价昂贵,一个人一年至少一万美金,是病人更多的南方国家所负担不起的。巴西政府因此研究ARV的成分而发展出制药方法,在一九九七年开始生产,药价只需三百美元。巴西打算将这低价的药外销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使穷人也能得到治疗。但是这个做法却违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原生产药厂也强调,如果研发新药的知识产权不被维护,将来就不会有人愿意投资于新药的研发,对医药学的发展将是严重的打击。

学生们必须研究和辩论的是:穷人的治疗权和研发的知识产权都是极其重要的原则,但是两者相冲时,怎么办?WTO如何解决这样的两难?专家们对WTO这样的组织又有些什么样的批评?

国际乐施会的公民教育网页非常注重个人行为对于全球环境影响,学生认识到的数字是这样的:

假定你一天喝两杯咖啡,那么你一年就喝掉三十四加仑的咖啡粉,它来自十八磅的咖啡豆。假定这些咖啡豆产自哥伦比亚,就意味着你一个人一年要用掉十二株咖啡树。要栽培这十二株咖啡树,农人需要用十一磅的化肥。你的一天两杯咖啡等于一年有四十三磅的咖啡残渣流入并且污染哥伦比亚的河川。

原来全球化一点儿也不抽象,它就和每一个人在每日生活里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有关。全球的未来,就是每一个个人的责任。学生认识到,自己买来穿在脚上的名牌跑鞋可能是富国的厂商剥削贫国横夺暴利的成品;超市架子上某个进口米特别便宜,可能是以本国农民的生计为代价;美化自己房间所用的原木建材可能直接促成原始森林的大片砍伐和水土的流失;在餐厅里点选特殊的美食可能使世界的物种减少。

这样的课程,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而非大学生,显然公民教育得从小学着手。先进国家的公民教育,早已不再是传统的“爱国教育”,“爱国”已不足以保存自己;从前所标榜的道德标准──不外乎忠诚礼义勇敢负责等等,也早已转换为对于地球和全球社区的关怀和行动。

大学生的基本配备

美国学生组织Student Pugwash USA所拟的大学生誓词是这样的:

我承诺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其科技的应用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念。我拒绝将我的所学用在对人类或其环境有害的任何方面。我的事业追求务必以道德为优先考虑。此后个人生涯将压力备至,然而我签此誓言以表达我的认知:每一个个人承担起他的责任是迈向世界和平的第一步。

这样宣誓的大学生显然已经认识到,努力打拼变成一个公司总经理不是惟一的人生目标,如何让地球永续,让世界公平,是一个更值得追求的志业。

所以,对于“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基本配备”这样的大哉问,我的不怎么“时髦”的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思辨的能力。孔子的“慎思明辨”永远不过时。马丁路德金加以诠释:“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社会愈开放,价值就愈多元,黑与白之间就愈多层次复杂的灰色,如何判定是非真假成为全民课题。如果人民没有思辨的能力,徒有民主制度是没有用的。

第二,知识的建立。当我看见澳洲的小学生在学习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德国的初中生在探讨南亚海啸所引发的贫富不均问题,加拿大的高中生在辩论欧盟和美国农业补助政策对加勒比海贫国的伤害,英国的社区学校在讨论全球暖化的因应对策,心中不免惊骇:中国的学生在学什么?

萧伯纳曾经极其讽刺地说,大学生在毕业的那一天起,就要努力去忘掉学校教过他的东西,才能真正面对社会。我也想说,在一个讯息封闭、心态内视的社会里,大学生必须自力救济,怀疑所有领导人和教育官员的论述和话语,建立自己的知识库,越过目光短浅的政府,越过低智能的媒体,自立与全球的知识网接轨,才能真正地面对二十一世纪。

第三,行动的能力。在整个华人世界里,素质最高、行动力最强的公民群体其实就在台湾。街头的动员示威、行政手段的抗议、压力团体的运作、国会程序的翻案、媒体的调查揭弊、司法途径的争取、社运团体的串连等等,台湾人远远走在先锋,但是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民社会正在兴起。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可以以极大的格局走在社会大众的前面,带头关心全球议题,开创社会风气。

第四,品格的培养。不知道是什么促使马丁路德金在一九四八年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一个人深刻的思考,并且善于思辨。但是如果教育停止在这里,那么教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擅思辨但是毫无品格的那个人……我们必须深深记住:头脑聪明是不够的,头脑聪明加上品格,才是真正教育的目的。

他是在说希特勒吗?他是在说我们所目睹的那些强权者吗?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得到一流的专业训练,却不知同情心、正义感、廉耻为何物,如果他善于思辨却无法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分际,如果“道德”在他的价值观里没有一个基础地位,我们只不过在培养将来很有能力危害社会的人罢了。

核心价值的永恒

四零年代的大学生教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思想的锻炼、道德的勇气、知识的责任、社会的承担。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教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思辨的能力,知识的建立,行动的参与,品格的培养。两相对照,我所说的,有哪一件,不是罗家伦和萨特说过的呢?

也就是说,六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变化何其之大,而核心价值的变化又何其之小。罗家伦和萨特所处的都是尸横遍野的血腥时代,他们思虑的是,要怎样才能避免文明的腐蚀或毁灭。今天的世界,表面上科技猛进,物质发达,但是当年最关键的问题──怎样才能避免文明的腐蚀或毁灭,今天却因为科技发达和全球化而更为致命,更为迫切。

今天海峡两岸掌权的都是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掌权者愈是在乎权力,胸襟和眼界就愈是偏狭。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 篇4

“关注农业”是百事集团在中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也是具有鲜明的“责任竞争力”理念的案例。结合中国国情――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考虑,这一案例极具社会意义与示范效应。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分子,百事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农场之一。农业项目的本地化得到良好发展,不仅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沙漠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百事集团自身也在“关注农业”中获得了质优价廉的生产原料,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一块筹码。

简介

1981年,百事公司与中国政府签约在深圳兴建百事可乐灌瓶厂,宣告了投资中国历程的开始,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1995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时至今日,百事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数十家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和项目。截止2006年底,在百事公司投资中国25周年之际,百事中国已成为百事国际集团(饮料)第一大市场,也是百事公司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问题

1993年,百事公司计划将休闲食品乐事薯片引入中国。这就需要大量优质土豆作为原料。在中国的土地上可能种植出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土豆吗?

解决方案

一、沙漠中种土豆,保质又保量

薯片的加工包括清洗、除皮、切片、脱水、油炸和灌装几个主要工序,对土豆的原料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土豆的形状要比较规则,芽眼要浅,这样较容易清洗和除皮;二是土豆的糖分含量要低,这样高温烹炸的时候不会变黑;三是加工特性的要求,固性物含量要高,这样加工以后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四是便于储藏。

当百事公司打算在中国做薯片的时候,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的本土土豆品种都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中国政府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又不允许从美国进口土豆原料或直接引种。于是从1993年开始,百事公司通过试管苗的技术,将美国的优良土豆品种“大西洋”引进到中国。为了确认试管苗引进的土豆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以及投入产出情况,百事公司在内蒙达拉特旗沙漠边缘的大沙丘上办了第一个示范农场。

沙地对土豆生长的形状规则有好处,而如果是泥地,土豆的生长膨胀,就会往松的地方去,造成土豆的形状不规则。另外沙漠的日照时间长,也有利于土豆固性物的积累。同时因为沙漠没有种过农作物,因此十分干净,没有农作物病虫害的残留,有利于新品种的试种成功。并且,沙漠面积广大,试验成功的话发展空间大。

百事食品公司对土豆原料的需求巨大,这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在中国,想要找到上千亩的大块土地种植土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找到成本也会。较高。在沙漠上种植可以解决这些难题。首先,沙漠足够广阔;其次,相比租用其他土地成本较低。问题是在沙漠生产土豆,要想达到高产,还必须进行改造。

二、专业技术变沙漠为良田

百事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投资和专业技术开始对沙漠进行改良。

1、投资专业的喷灌设备。这样改造沙地的树草和农作物就有了基本的生长条件。然后按照喷灌设备的性能,根据其灌溉面积的大小,将沙丘分成一个个大小约400亩左右的喷灌圈。

2、百事公司在农场周围植树、修路,帮助减少当地沙尘暴的影响。百事种植的沙柳生长能力很强,不到一年就可长到0.5-1米,固土能力较好。在沙柳的再种上杨树,两者结合起来对于防止沙流以及风沙对圈内土地的侵蚀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改善土质。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百事公司在土豆收获后种植其它的农作物,如土豆收获后,种冬小麦或玉米以保持水土,这样周年的保持植被覆盖,防止扬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土地盐碱度。由于沙地的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土豆生长,百事公司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测算,买来酸性的石膏粉进行改造。经过开始三年的努力,原来的沙漠变成了种植土豆的高产良田。

三、捐赠图书献爱心

与此同时,百事员工在公司的倡议和带动下,踊跃捐款,为马铃薯农场周边的学校修建“百事图书阅览室”,向孩子们捐赠图书馆硬件设施和数以千计的图书,为农村儿童的教育事业和健康成长献出爱心。成效

1、百事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后,目前已在华设立4家工厂,并投资2300万美元在中国各地区开发了土豆种植项目。百事公司在内蒙古投资建立了种植基地,使先前近2万亩的沙漠由此变成了良田。

2、2003年起,百事公司在山东、内蒙古等地种植的土豆还出口到东南亚,累积至2007年出口土豆达5000多吨。

3、百事在内蒙古包头的模范农场成为主要的培训中心,向农民们传授如何脱离传统低价值、低商品率的农作物的技术与经验,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农场为当地经济创造了每年300多万美元的薯片原料销售额,受益的家庭每年超过1100户。

4、百事在沙漠种植土豆对于治理荒漠化和改造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减少了政府治理沙漠化问题的资金投入,节约了政府开支。2006年6月3日总理考察百事土豆农场,对于百事公司改造沙漠、种植土豆、扶助农民的事业给予了高度赞扬,更使百事的员工获得了极大的鼓舞。

5、经过改造,沙漠变成了土豆高产田,土豆的产量由当初的亩产不到1吨,提高到最高产量达到3.4吨。优良品种加科学种植不仅为百事的原料供应提供了保障,还获得了比市场收购还低的原料成本,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展望

1、目前,百事正在加大设备与资金的投入,继续扩大“沙漠变良田”的壮举。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5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热点材料 补充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要保证“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学案的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如何做高质量的学案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案,就应该是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的补充,所以不应该重复设置内容,而应该把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进行补充,这一方面能将课本深奥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展示,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实际,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把握,不至于在高三时才恶补时事,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也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所在。下面是我做的一个高三复习课的补充学案:

认识论补充学案:

第一部分:知识点简述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主要知识: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重点)。

第二部分:材料补充

沙漠里的低碳实践者李京陆(2010,1)

2003年,经过考察,李京陆就发现治沙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沙漠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沙漠有水,可以生长植物。第二是沙漠地区人均土地很多,农区的人均土地不到1亩,而在这里竟然高达1500亩。第三是这个项目与我国的林业政策相得益彰。

“研究来研究去”后,李京陆决定种杨树。说干就干。推土机、打井机、测量仪一起上。杨树苗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忙活了一个月。在承包的3万亩沙地上种下了3万棵杨树,投资400多万。不到1个月,绿油油的树叶长出来了,李京陆心里那个美。

只可惜高兴得太早。一年后,八成的树都死了。这让李京陆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几百万打了水漂。是放弃还是继续?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李京陆听说了一个绿化了几万亩沙漠的治沙英雄的故事。他马上丢下工地的残局,钻进沙漠深处找到了那个叫乌日根达赖的小伙子。乌日告诉他,要想治沙,杨树肯定不行,最好是种沙柳。

“沙漠里头物竞天择的是什么?最顺溜的是什么?沙生灌木。灌木种类有很多,沙柳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治沙的先锋植物,固沙的,先种它,沙子不动了,有一定的雨水量,才能长出草来。”李京陆说。

他开始研究沙生灌木的投入产出性。结果发现,沙柳在这个地方长得很好,也很多,而且种植成本特别低,一亩只要一两百块钱。当地这么多年也有些利用沙生灌木造纸造板的小企业,只是这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造纸直接污染了沙漠的地下水,造板虽然对沙漠本身污染不大,但由于沙生灌木的木质层次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甲醛,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污染。

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给李京陆讲了一个英国小区用树叶和树枝发电的故事,他恍然大悟,原来灌木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

回到内蒙古,李京陆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和西安热工院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花棒等近10种沙生灌木或植物进行热化学全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每公斤沙柳的低位热值4200大卡,高位4500大卡――比很多次煤热值还要高。拿到数据后。李京陆眼中的沙漠已经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煤田”。

历经千辛万苦,生物发电项目终于立起来了,沙柳产业形成了,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积极种植,既能治理沙漠,又能提高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已经有7000多农牧民因此受惠。

生物质热电厂投入运行后,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按照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它应该能供应4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400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李京陆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使得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成为全球首家开发绿电、富民治沙示范项目。

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

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已经投资、建设、运营沙生灌木能源林自由基地60万亩,热电厂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沙柳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上已经形成了生物质种植、管护、平茬、储运、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仅收购原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牧民增收7000多万元。

结合材料进行基本的复习,请结合材料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

1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1 什么是实践?

1.1.1 实践的含义:

1.1.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1.3 实践的前两个特征分别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哪些哲学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

1.1.4 实践的三个特征的统一体现了什么?

1.1.5 实践的基本形式:

1.2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1.2.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2 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2 真理及其发展规律

2.1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1.1 真理的绝对性:①真理的客观性;②真理的唯一性

2.1.2 真理的相对性: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是具体的。

2.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2.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2.2 认识具有无限性:

2.2.3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3 请总结

3.1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3.2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3.3 真理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4 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第三部分:高考题实战

1.(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10江苏卷)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0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0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6.(2010广东卷)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7.(2010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8.(自助餐)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8.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6

【关键词】提问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提问是课堂常见的方法,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的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使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去设计更为有效的提问呢?

一、 大智若愚式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全知全能的“百科全书”。你若偶尔“愚笨”一回,学生定会暗暗惊喜,即使有学生会觉得老师是在装傻,但若能为老师指点一二,在同学们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又何乐而不为呢?此举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回答问题的欲望。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我是小骆驼,你们来做骆驼妈妈吧。妈妈妈妈,我的驼峰就是两个肉疙瘩,太难看了,我想去做个外科手术,让医生把它给切掉,你看行吗?

生1:不行!沙漠是无边无际的,很久也走不到头的,而且沙漠里几乎没有水。没有驼峰,你在沙漠里根本无法生存。

生2:驼峰里装的是养料,在沙漠里可以让你很多天不感到饥渴,孩子,你为了好看切掉驼峰会丢掉你的性命的。

师:噢!那我们的脚掌又大又厚,我要医生给我切得小一些,像小红马的脚多可爱,我想他在沙漠中也一定跑得很快。

生4:不能切,大脚在沙漠里行走才不会陷进沙子里去。

生5:小红马在沙漠里一定不能走路的,因为沙漠里全是松散的沙子,他一陷进去,拔都拔不出来呢。

师:噢,原来这双又大又厚的脚掌在沙漠中生存也是少不了的呀!

小骆驼三件宝贝的作用一目了然,若只是读一读,多么乏味,所以,教者设计了这个大智若愚的提问方式:扮演问路者的角色,引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兴趣盎然的议论,形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思维敏捷,争着发言。

二、 投石问路式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的答案或不是唯一的答案,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那就可以顺势发出提问,引导他们依文探究,展开唇枪舌剑式的辩论。

在《三袋麦子》一文中教师抛出问题:请大家读读全文内容,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小猴,因为它不贪吃,又聪明又能干,得到了那么多麦子。

生:可是它把一袋的麦子种下地,自己一年都没吃到。我喜欢小牛,你看它省吃俭用,还很勤劳。留下的麦子他也可以种下地收更多的麦子。

生:我觉得小牛太老实了,它想不出这样的好办法的,想到了怎么不去做呢?我还是喜欢小猴,因为它一下子就想到了,种的麦子吃都吃不完,多聪明啊!

生:我最喜欢小猪,因为它太可爱了。虽然它有点贪吃,但我还是喜欢它。

众生大笑。

生:不同意,小猪只图一时的快乐,以后怎么办?将来更长的日子里他吃什么?

生: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办法找其他的东西吃的。

老师津津有味地看着同学们你来我往,争得面红耳赤,不停地点头。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节课教者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从表象上看,争辩并未得出什么结论,但是,我们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三种动物各自身上的优秀品质,就达到教学目的了。从长远看,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在不同理解的辩论中,学生的心灵得到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主体性得到了凸现。

三、 主持报幕式

有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老师若用一句句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主动体验,那将是大煞风景。阅读理解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要放开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去体验,让孩子们尽情展示。在《动物园的夜晚》一文中:

师:小明和爸爸去动物园走了一遭,发现动物睡觉的学问还真多呢!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然后根据老师的句式选择一种动物来介绍一下吧!(动物)可有趣了,你瞧!

师:看到大家都读得差不多了,谁最有勇气先来表演一个?

生1上台:我认为大猩猩睡觉可有趣了,你瞧,它侧着身子一头枕在胳膊上(说着还做了个头枕在胳膊上的动作)睡得可香了!

生2上台:我认为蝙蝠睡觉可有趣了,你瞧(学生将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蝙蝠睡觉图贴在黑板上,边指图边强调蝙蝠睡觉的特殊姿势是:倒挂着的,钩住,挂得可牢啦)。

生3上台:我认为大象睡觉可有趣了,你瞧(出示了非洲象和亚洲象的睡觉姿势),还煞有其事地考考大家:你们看,它们睡觉有啥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非洲象是站着睡觉的,亚洲象爱躺着睡的。

生4上台:我认为鲸鱼睡觉最有趣了,你瞧!它们一大群围在一起,头朝里,尾巴朝外,围成一圈,如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立即四处逃散!这种睡觉的方式你们一定没见过吧!

生5上台:我认为白鹭睡觉也很有趣,它们常常单腿站立,将头绕过去搁在背上,闭上眼睛,一动也不动。站着睡觉,没见过吧?

看到孩子们的表演了吧,那不是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一个个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虽然语句不是特别的连贯,动作还有些稚嫩,但对文本的理解对动物的喜爱却已尽在其中。那教师呢就在旁边偷着乐吧。

四、 刨根问底式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7

实际上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就已开发出一种3色的“美国沙漠迷彩”,又被称为“咖啡污渍”,但限于生产数量不多,因而当时没有配发给部署的部队。这种迷彩非常适合于尘土飞扬的中东沙漠环境。美军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其大多数陆军部队所穿的都是这种3色沙漠迷彩。

各国数字迷彩

在20世纪末,迷彩图案转向了电脑设计的采用像素图案的数字迷彩,加拿大率先设计出林地型数字迷彩,接着又设计出沙漠型数字迷彩,通称“加拿大分裂型迷彩”。美国海军陆战队随即采纳这一设计模式,并在色彩设计和图案细节上略加变化,推出了“海军陆战队数字林地迷彩”和“海军陆战队数字沙漠迷彩”,后者配发给参加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海军陆战队员。

美国陆军也随之开发适合陆军部队的数字迷彩,在2002~2004年间设计并试验了一种数字“通用迷彩”,2005年初对部署的部队配发这种迷彩的“陆军作战服”。这是一种以砂地上灰绿色和浅灰色为基本色调的迷彩,基本上是海军陆战队数字迷彩的一种变型。之所以称其为“通用迷彩”,是要为部署的各种地貌环境战场提供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一种迷彩包打天下:多地形迷彩的研发

各国积极发展具有优良伪装性能的迷彩,推出适合不同地理环境的迷彩伪装,但同时又追求一种适合多地形环境的“通用迷彩”――这是一次迷彩发展的革命――

美国方案

2008年,美国陆军的纳蒂克士兵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对“通用迷彩”和CP公司生产的商用“多地形迷彩”进行了数字化的融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后者的性能明显优于部队所配发的“通用迷彩”。

评估报告还指出,在现代战场上,士兵执行一次任务可能从沙漠山地到沙漠绿洲再到城市地形,而PC公司的商用“多地形迷彩”提供了一个跨越所有这3种环境、具有良好综合性能而又易于获得的可选方案。

由于测试表明“多地形迷彩”效果要好得多,因而美国迅速做出决定给所有部署在“持久自由行动”中的陆军采用这种迷彩的作战服和携行具。

目前,美国国防部仅批准为阿富汗作战部队配发“多地形迷彩”,而美国本土及其他地方的部队仍然穿着“通用迷彩”作战服。另外,大多数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人员仍穿着各自的数字迷彩服。

英国方案

就在美国测试新型迷彩的同时,英国国防部关于“分裂型沙漠迷彩”在阿富汗海曼德河谷“绿区”作战适用性问题得出了类似结论,并开始试验新型迷彩。虽然“分裂型沙漠迷彩”已被证明完全适合远离青翠河谷的赫尔曼德省干旱和多尘地区,但人们注意到在低地作战的部队开始混合使用“分裂型沙漠迷彩”和“分裂型温带迷彩”的被服与装备来为自己提供更有效的伪装。

在超过6个月的时间里,英国国防部国防科技试验室与国防部防务服装项目组合作开发和试验新型多地形迷彩,试图提高跨越多种不同背景的伪装效果。考虑到驻阿富汗海曼德省部队的作战区域是由沙漠、林地、山区和城市多种环境组成的混合地貌,设计团队除对部队当时采用的两种迷彩样式进行测试外,还对一种准军用的商用多地形迷彩进行了测试。

英国同样对林地、沙漠和过渡背景的代表性环境进行计算机建模,测试不同迷彩样式在保持不被敌方发现的各种环境下的性能。总体来说,商用多地形迷彩表现最佳。

研究团队将驻海曼德省士兵所在作战地域的各种背景和地貌进行专门的科研摄像,然后测出每幅图像的颜色性质,再从中确定7个主要背景类型,用于迷彩优选和试验。研究人员利用阿富汗的这些背景颜色生成新的多地形迷彩,在5次测试中,对10套迷彩服进行了试用,以评估它们的综合性能。

2009年12月底正式宣布产生一种新的军服迷彩――“多地形迷彩”,配发2010年3月部署到阿富汗的4个机械化旅,并自2011年起配发所有三军各部队。

国防部防务服装项目负责人马太特里西德中校说:“新迷彩已进行广泛的试验,以确保我们拥有恰当的迷彩,让部队能够融入在前线巡逻时遇到的各种环境。这种迷彩一旦三军采用,无论是对正在作战中的部队,还是整个英国的武装力量,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这种新型迷彩融合了美国商用7色“多地形迷彩”和英国自己的原“分裂型迷彩”,采用了与前者匹配的颜色,同时也吸收了后者特殊的飞溅边缘装饰线轮廓。这种新型迷彩已经获得在前线穿着者的好评。

英国国防部除了给部署到阿富汗的部队配发“多地形迷彩”作战服之外,还推出了许多由这种新型迷彩织物制成的携行装具和辅助装备。英国计划在适当时候大量生产这种新型迷彩,装备整个陆军和皇家海军陆战队。

由于“多地形迷彩”知识产权由政府收购,而且这种迷彩真品织物的生产受许可受到严格控制,因此使用这种迷彩的商业服装和装备受到了严重影响。尽管如此,军用“多地形迷彩”与民用“多地形迷彩”颜色很相似,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在几米之外分辨出来。

多地形迷彩在其他国家的装备应用

2011年11月,丹麦国防采办与后勤部宣布,吸取在阿富汗获得的经验教训,决定从2013年起为其在阿富汗执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任务的所有部队配发多地形迷彩服。其他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如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和新西兰,也开始穿着多地形迷彩服,与美军部队一起行动的像黑山这类小国现在也已采用这种多地形迷彩。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8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园林;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新疆地理特征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新疆地势被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2维吾尔族民族发展简介

新疆维吾尔族941.3796万人,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

3维吾尔族风俗文化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食品包括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留番木卡姆等等多种。

维吾尔族喜欢花卉,女孩多以花的名字取名,常见的有

4区域植物类群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其中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樱桃、核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旗盘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苹果等,均享有美誉。

5维吾尔园林风格的影响因素

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交接处,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当代各种文明的交融都深深影响着维吾尔族的园林风格。主要受中国园林和西亚园林两大体系的渗透和影响,同时新特的地理环境和植物类型也造就了本土特有的园林景观特色。

新疆大都处于沙漠和高山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气候环境决定了维吾尔族的生存生活方式,也深刻的影响到其民族性格及审美习惯。南疆居住地多接近沙漠地区,人烟稀少,蓝天自云就成了景观中一个永恒强调的主题。视觉适应大自然所提供的简化了的形式,简单、质朴之美成为最常见最喜爱的形式。简单、质朴是他们生活的基本特征,也是他们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而人居环境由于从整体的地球缩小到了封闭的花园和庭院,自然景观也就部分地转化为文化景观,成了人们心中具有整体意义的场所。因此对于久居沙漠边缘的维吾尔族,适应沙漠及边缘地带的生活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文明。此外人在空旷的环境中,在无尽的寂寞中产生神秘的精神体验,容易对无限延伸的天和地加以遐想和崇拜。沙漠里充满了单调和令人不愉快、无情的声响,都给人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忧愁和烦恼。在沙漠的生存环境中,水是生命,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而纯净的水就是美味的象征,就是美的象征,水是神化的。《古兰经》里有大量赞美天国之水的纯净和美的篇章。此外,沙漠中的黑夜美丽的明月发出的光芒不仅洁白纯净,而且给入照明,并使在沙漠中行进的人们可以辨别方向。因此生活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也把月亮赞许为美的、神圣的对象。“纯净、

清洁、宁静”的审美观念影响了伊斯兰人生活中的全部审美观,体现在了其园林艺术上。

6维吾尔族园林植物配置

6.1受农耕文化影响,在植物配置中多以生产实际为主,农田村落多以速生、抗旱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沙枣、沙棘、梭梭、红柳等防护性树种为主。

6.2地理气候,维吾尔族园林通常在沙漠中的绿洲中,因而具有多花的低矮植株;且以独特的地理气候不同,区域也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吐鲁番以葡萄为主,无论院落农田葡萄成为生产以及观赏的主要植物。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喀什的杏树、核桃、巴旦木等等。

6.3文化风俗,维吾尔族是受宗教影响很大的民族,维吾尔族继承发展了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较为严整的园林风貌,特点是:

6.3.1整体布局是规则式。

6.3.2四庭园大道。庭园有葡萄园、桑树园等。庭园布局各有不同,但都为规则的花坛组成,中轴线突出。对称布局,没有人和动物形体

的雕像与装饰

维吾尔族园中所种的植物。首推芳香迷人的玫瑰,其次,是作为树林和林荫树的杨树、柳树、红柳等。此外,还有一些果树和香花(如紫罗兰、月季、樱桃、蔷薇等)。

《古兰经》中还提到了清凉的树荫。葡萄架自古以来就被喜欢将

它种在自己的住房庭院中。烈日之下,葡萄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园中也常用黄杨,月桂,桃金娘等修剪成绿篱。用以分隔园林形成几个局部。人们还认为将水池置于阴影之下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因此,有时水池边形成浓荫蔽日的景象。园中常用的植物有杏树,桃树、月季、巴旦木、熏衣草、紫罗兰、鸢尾、黄杨等,还比较喜欢用芳香植物。

有的花卉表现的不是花卉本身的自然美,而是与黄杨等一起作为植坛里编排图案的材料,展现一种图案美。在并列的小庭园中,每个庭园的树木尽可能用相同的树种,以便获得稳定的构图。

维吾尔族庭院内的装饰物很少,仅限小水盆和几条坐凳,体量与所在空间的体量相适宜,花园空间丰富,景物多变。

7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维吾尔族园林中植物被赋予了性格、品德,人们对它们或敬或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花木的象征意义大多与一些神话和宗教有关。维吾尔族传统园林的树本和花卉都是规则式或行列式的分成几何状的种植,把花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花园中的植物。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吕文明。 论伊斯兰庭园艺术[J].华中建筑。2008(8)

[2]. 浅谈伊斯兰教对伊斯兰建筑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11)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9

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规划面积为32.3km2,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堪称西北景观的微缩版。

旅游区自200年开工建设以来,投资1760万元,生态治理达3000多亩,种植各种树木40余万棵,修建封育禁牧围栏7km,修筑203省道通往黄沙古渡景区道路3.5km,修通景区内各种交通道路22公里,开凿供景区生活、绿化用水井2眼;建设高压输电线路1.1km,埋设低压输电线路2km;修建景区接待用房2000㎡,建黄河防洪码头3座。挖掘了景区历史文化项目和娱乐设施建设,恢复黄沙古渡遗址,月牙湖遗址,望娘亭,望娘树、昭君手植树,建成了黄河奇石馆、观日台、游客接待中心等各项游乐接待设施18处。购进了供游客玩乐的沙漠冲浪车3辆、沙漠越野自驾车12辆、沙漠卡丁车2辆、沙漠悍马自驾车1辆、快艇3艘、黄河漂流羊皮筏子4付、黄河水上漂流艇2付、骆驼10峰、马4匹以及滑沙、滑草、滑道、射箭、斗牛等娱乐项目。还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开设了餐饮、住宿、购物为一体的农家乐,兴建了户外拓展运动中心、儿童游乐园。

自200年5月1日开业以来,接待游人3.9万,成功举办了“五一”大漠黄河健身周、首届宁夏“七夕情人花棒节”、国际汽车摩托车沙漠场地征战达喀尔拉力选拔赛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扩大了宣传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记者、各位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