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勤劳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5篇)。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
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讨论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句式骄散交错运用,读起来控骼悦耳,顿挫有致。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不同的老师对猫的描述也各不相同,你觉得科学老师会怎么描述猫?数学老师呢?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那他是怎样来描述三只小猫的呢?在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和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
抢答:
我家养了几只猫?
三只猫的毛色分别是怎样的?
三只猫是怎么来的?
他们的性情有什么不同吗?
他们的结局如何?
三、认识小猫
1.我们给文中的小猫取个名字怎样?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2.那郑振铎又把这三只小猫叫做什么呢?你从称呼里感受到了什么吗?
四、品味小猫
1.对于三只猫的结局,我们一家人有怎样的反应?
酸辛、难过----怅然、愤恨-----更难过
2.作者不喜欢第三只猫,对于它的亡失又为什么会更难过呢?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3.我下了什么断语?那我的依据是什么?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肯定语气、愤怒心情)
4.事情澄清后,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重点品读30自然段
5.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追问:
第三只猫让我感到非常痛苦,所以作者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为什么我家会永不养猫?
五、感悟小猫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シ彩虏荒艿テ居∠螅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ソ淌σ导: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ピ诓缓侠淼纳缁嶂校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六、师生总结,教师送名言。
1、学生谈课堂收获;教师课堂结语。
2、教师送名言:不要轻视弱势群体,每一个精灵都可能成为-§ 你生命中的贵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愚公是如何反驳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分析愚公之“愚”、智叟之“智”
1、齐读课题《愚公移山》,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主要信息?
明确:人物和事件
2、围绕“愚”可以组词。愚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愚蠢的老人。(板书:愚)
3、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他愚蠢的内容,并适时回顾重点字词的含义。
明确:
(1)山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讲解“方”)
(2)年迈:年且九十(讲解“且”)
(3)器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讲解荷、箕畚)
(4)援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追问几个人帮助他?四个人)
(5)路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追问哪个字最能体现?讲解“易”、“始”)
PPT出示:山高、年迈、器陋、援寡、路遥
4、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老人,文中还有一个老人,他叫智叟。文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智叟的“智”呢?
PPT出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明确:概括能认清“自身的年迈和山高”(板书:智)
5、智叟说这番话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嘲笑
6、句子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智叟这种嘲笑的态度?
明确:“笑”神态描写直接表现态度;“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你太不聪明了,智叟开口就在嘲笑愚公;“其”用反问增强嘲笑的语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嘲笑的态度。
7、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读出嘲笑的态度,老师朗读指导,互评。
8、智叟为什么会嘲笑愚公?明确:因为愚公自不量力
9、小结:由此可见,愚公愚在自不量力,智叟智在着眼眼前,认清现实(板书:认清自我着眼眼前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围绕愚公“愚”、智叟“智”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抓住要点分析人物。老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字词和写作方法上咀嚼文字,并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指导。)
三、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1、作者称呼两位老人一位“愚公”、一位“智叟”,“公”:对上了年纪男子的尊称。叟:年老的男人。从称呼上明显感到作者对愚公的态度更加的尊敬。为什么作者对愚公更加尊敬呢?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内容,勾画出体现愚公形象特点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不畏困难)。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敢于实践)
(3)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发展的眼光)
(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坚持不懈敢于实践)
5)年且九十(造福大众)
2、这样的愚公还愚蠢吗?出示“智”的中西方理解。
【PPT出示】
智:《说文解字》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矢,即是箭。口即是口。“知”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
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结合“智”的含义,你觉得愚公还愚蠢吗?学生明确:他是一位智者
4、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仿照例句写下你认为愚公是智者的理由。全班交流。
例如:
愚公是一位智者,因为他召集家人共同谋划,既发现移山的困难,又敢于面对困难。
5、这时与智叟“着眼自我认清现实”的智相比,愚公的智则是?
明确:放眼未来敢于实践(板书)
6、小结:与愚公的大智相比智叟的“智”只能是?学生说出:小聪明(板书)
【PPT出示】小聪明产生于头脑,大智慧来源于心灵;小聪明体现于表面,大智慧深藏于内心;小聪明多急功近利,大智慧则淡泊宁静;小聪明多有才无德,大智慧则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是本课的难度所在。通过对“智”中西内涵的讲解,让学生发现愚公其实是一位智者。让学生仿写例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在与智叟“智”的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大智慧”和“小聪明”的不同,从而加深对愚公人物的理解。)
四、课外拓展、老师小结
1、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你还想到了哪些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明确:
商鞅是法家代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超前理念;
刘彻变古创新,外儒内法的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文明历第一个封建集权王朝——秦朝;
孔子是儒家代表和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2、小结:他们用智慧成就了中华文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放眼未来”,希望同学们向愚公一样既要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又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大智慧”,让学生对“大智慧”的理解从概念化到形象化。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
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
教学步骤:
一、预习情况反馈
1.正确书写词语
逼狭崎岖阻抑丛山叠岭绝壁断崖亦复如此
2.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介绍,互相交流,共同认识: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李大钊逝世后陈毅写诗悼念他。这篇小品散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当时,有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李大钊站在时代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二、朗读课文。先找位男生范读,以慷慨激昂的情绪感染大家,然后齐读共同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三、为什么说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它是如何歌颂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的?
通过已学过的《黄河颂》和本文比较阅读,得出雄健的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所以李正西称之为:振奋民族精神的雄文
四、思考文章行文思路的特点:
层层深入地表达思想感情: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五、问题研究
1.文中多次提及“趣味”,该如何理解?
可联系高尔基《海燕》一文中“战斗的欢乐”一句来理解,种种趣味就指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的幸福与快乐的感受。
2.关心比喻说理,文章通篇运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丰富。
让学生划出所有比喻,联系上下文分析含义与作用。完成练习二。
六、联系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社会和个人谈一谈读本文后的感想
七、作业
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并学习“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铭文体的初步认识,作者介绍,找寻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后一句教师承包)。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师:陋室陋吗?
生:不陋。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
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
实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③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
学生互相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
六、总结(略)
七、赠言和练习
知识点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重点字词解释】:在:在于。名:出名,著名。灵:灵验、神奇。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惟:只、只要。吾:我的。馨:香气,比喻品德高尚。
【赏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篇大气,为全文奠定不陋基调,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2)文章开头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德馨”两字点明文章主旨。
(3)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衬托“馨”,暗示陋室因为主人“德馨”而生辉。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以类比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统领全篇。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重点字词解释】:苔痕:苔藓留下的痕迹。帘:草帘、竹帘。上:长到、爬到。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即大学问家,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赏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拟人、对偶,以动写静,使景物人格化,描写自然环境的宁静、清幽,不俗。流露出对景色的喜爱之情,暗示陋室不陋。
(2)“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主人交往之雅致,不俗。暗示陋室不陋。当然也从侧面交代了作者看不起劳动人民,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译文】:苔藓长到阶石上,痕迹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里,满目青葱。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平民。
【原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词解释】: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金经:指佛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金刚经》。丝竹:指琴、瑟、箫、笛管等乐器的总称,指嘈杂的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之(乱耳):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乱耳:扰乱双耳。乱:使……乱,使……扰乱。案牍(dú):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赏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不俗,暗示陋室不陋,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紧扣“惟吾德馨”,既为“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目。
【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重点字词解释】: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诸葛庐、子云亭与陋室作类比,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
(2)“何陋之有?”引用、反问,说明陋室不陋,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表示对最高道德规范着意追求的坚定信念。“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引为证据,作全文的总结,暗含着以“君子”自居,进一步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何陋之有”回应上文“惟吾德馨”。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屋,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结】: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写法上,本文语言优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类比、对偶、引用,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充满音乐美,艺术魅力极强。
【填空题】
(1)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铭文一般都压韵,并常用排比、对偶句。本文为骈体文,就用了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字韵脚,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10)文章从三方面写陋室不陋:写陋室环境,突出环境之雅;写陋室之人,突出交往之雅;写陋室之事,突出情趣之雅。
【问答题】
1、作者开头说自己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后又说何陋之有?这不是矛盾吗?
答: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开头前三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
2、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什么愿望?表现了作者怎样生活情趣?
答:表达了他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之道,你如何让看?
答:(1)可取。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不可取。因为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4、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答:表现作者对官宦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反衬作者生活情趣高雅,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情趣。
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
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于是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
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
4、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
二、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人—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交流探讨深入进去,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这一环节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冷场,虽然这次冷场被我巧妙的解决了,但仍然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