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最新2篇
以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最新2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 篇1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上)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上)
二。 教学重、难点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
(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复习文言虚词时,首先要区别几个概念:
用法:是语法概念,多用来指词性,是功能上的问题。
意义:是语意概念,包括语言意义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前者指可以翻译成某个现代汉语词汇,后者指这个词对句子结构所起的作用。
词性: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副词(疑问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等)、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
(一)而
1.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附: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多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 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 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三)乎
1.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
生乎吾前……(《师说》)
3. 此外,可作形容词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前赤壁赋》)
(四)乃
1.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用在判断句中,作判断词,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其
1.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物主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这一点是要通过领会语境来判断的。]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用作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婉商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3. 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六)且
1. 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如: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 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若
1. 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4. [附]动词,表比况。今译为:像、如同。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所
1. 用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用作介词,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 [附]名词。今译为:处所、位置、地方如: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5. [附]数词。表约数,今译为:许。如:
从弟子女十人所。(《滑稽列传》)
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后汉书》)
(九)为
1. 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3. [附]动词,作谓语。常见义项有:
(1)做、作
例: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
(2)治、治理
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担任、充当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4)变为、变作
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5)当作、作为
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
(6)算作、算是
例: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公孙丑下》
(7)叫做、称为
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8)是
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老子》
(9)有
例: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小人焉。《孟子》
(10)参与
例: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1)认为
例: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十)焉
1. 用作代词。作宾语相当“之”今译为“它”。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 兼词。兼“于之”。今译为:于是、于此。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特]表疑问。今译为:哪里、怎么。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3. 助词
(1)表语气。常用在句末。结合语境可今译为:了、呢、啊,有时也可不译出。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形容词词尾。今译为:……地、……的样子。如:
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
(十一)也
1. 结构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如: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特]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2)表示疑问语气的,相当于“耶”。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3)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未完待续)
补充学习材料:
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犹、哉
19安
(1)副词 作状语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
例释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
(2)代词 作宾语表疑问 今译为:<1> 哪里、哪儿 例释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②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
<2> 什么、什么人 例释:泰山其颓(如果崩塌),则吾将安仰?《礼记》
(3)连词 不作成分
今译为:于是
例释:因(因为)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战国策•魏策一》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
<1> 安抚
例释: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2> 安置、存
例释: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芙蕖》
(5)附形容词
今译为:
<1> 安定
例释:①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 安全
例释: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
<3> 安稳
例释: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徐缓、慢慢
例释: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但(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但是”,无转折义。)
副词 作状语表范围
今译为:
<1> 只、仅
例释: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
<2> 只是、只管
例释:①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② 此系私室,但坐无妨。《红楼梦》
耳
(1)语气词
<1> 表限定 今译为:而已、罢了
例释:白起,小竖子耳。《毛遂自荐》
<2> 表肯定 今译为:了(或不译)
例释: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3> 表感叹 今译为:啊
例释: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连词 相当“而”
例释: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夫
(1)语气词
<1>句首提示下文 不译
例释: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庄子•秋水》
<2> 句中缓冲语气 不译
例释: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3> 句尾表示感叹 不译
例释: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2)指示代词<1>近指
今译为:这、这个 例释: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2> 远指
今译为:那、哪个、那些
例释: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3)附名词
<1>成年男子
今译为:男人
例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今译为:丈夫
例释: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札记》
<2> 复音词“夫子”
今译为:老师
例释:夫子何命焉为?(老师有什么指教呢?)《墨子》
盖
(1)语气词 句首发议论 不译
例释: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2)副词 作状语表揣测
今译为:<1> 大概因为 例释: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2> 大概一般 例释: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喜欢开头的人确实多,坚持…)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
<1> 覆盖、遮盖、掩盖 例释:万变其情,岂可盖兮。《楚辞•九章》
<2> 压倒、胜过 例释:威盖海内,功彰万里之外。《战国策》
<3> 崇尚、重视 例释: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纵逸王志。《国语•吴语》
(4)附名词 指车盖、伞具、器物盖
例释:① 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院记》 ② 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商君列传》
故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1> 仍然、依旧
例释: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附乡党,……累官故不失洲郡也。《赤壁之战》
<2> 故意
例释: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3> 特意
例释: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4> 通“固”本来
例释: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5> 必定
例释:吴不亡越,越故亡吴。《战国策》
<6> 从前
例释: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
(2)连词
今译为:因此、所以
例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伐颛臾》
(3)附名词
今译为:<1> 缘故、原因
例释:凡物之然也,必有故。《吕氏春秋》
<2> 事故、变故
例释:王室多变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孟子》
<3> 老朋友、旧交情
例释:①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② 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附形容词
今译为:旧的、衰老
例释:①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
②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或
(1)无指定代词 代人代物
今译为:有人、
例释: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有的人
例释: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时
例释: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史记•封禅书》
(2)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或许、也许
例释: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3)连词
<1> 与“既”并用
今译为:既……又……
例释: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诗经》
<2> 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或僧有所记录,当作数句留院中。《苏轼•答谢民师》
即
(1)副词
<1> 表时间 今译为:立即,立刻
例释:①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②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幕碑记》
<2> 表强调
今译为:就、就是
例释:① 欲勿予,即怕秦兵之来《廉蔺列传》
② 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汉书》
(2)连词
<1> 表让步 今译为:即使
例释: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2> 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君即不能,愿君坚塞两耳,无听其谈也。《战国策》
(3)介词
<1> 表时间 今译为:当
例释:① 项伯许诺,即夜复去。《汉书》 ②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 表某时某地 译为:就在
例释: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斩义头。《汉书》
(4)附动词 作谓语 译为:
<1> 接近,靠近 例释: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诚意伯集》
<2> 登上,舍,离 例释:① 安釐王即位,公子为信陵君。② 文公即世。《左传》
既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已经
例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屈原列传》
<2> 表范围
今译为:尽、完全
例释: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
(2)连词
<1> 顺承
今译为:既然
例释:既来之,则安之。《季氏伐颛臾》
<2> 与“且”并用
既…且…
例释:三军既感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完了
例释: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然
(1)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那样
例释:① 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② 鞣使之然也。《劝学》
(2)副词 今译为:竟、便 例释: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庄子•天地》
(3)连词 表转折 今译为:可是、但、却 例释: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汉高祖本记》
(4)助词
① 用于句尾表示比拟 今译为:
<1> ……一般
例释: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
今译为:
<2> ……似的
例释:其视杀人如艾,草菅然《汉书•贾谊传》
② 形副词之后表状态
译为:……的样子
例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见梁惠王下》
③ 拟声词词尾 今译为:地 例释: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附动词 作谓语表肯定
今译为:对的 是的 是
例释:① 成然之。《促织》② 虎以为然《战国策》③ 太后曰:“然”《触龙…》
虽
(1)连词
<1> 表假设让步
今译为:即使
例释:①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② 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
<2> 表转折
今译为:虽然
例释: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无词相答。《与妻书》
(2)副词 通“唯”
今译为:只 仅
例释: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有能塞之。《管子》
遂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
<1> 终于 竟
例释:① 遂定从于殿上《毛遂自荐》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三国志》
<2> 于是 就
例释: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3> 索性
例释: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璧之战》
(2)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
<1> 实现 成功 例释:① 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 ② 四者无一遂。《报任安书》③ 吾闻先生事魏,不遂。
<2> 成长 养育 例释;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老,以遂群生。《论衡》
惟
(维 唯 [在“思”的意义上,“惟”“维”通用;在“只”的意义上“惟”“维”通用];语气词三字通用)
(1)副词
今译为:
<1> 只要 只有
例释:贵可以问贱,贤可以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问说》
<2> 只
例释:① 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② 惟德是依。《左传》③ 惟利是图(成语)
(2)语助 句首表祈使 译为:希望
例释:① 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廉蔺列传》② 陛下未有续嗣,子无贵贱,唯留意。《汉书》表肯定
今译为:是
例释:楚王曰:“唯,唯!诚诺先生之言……”《毛遂自荐》
已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不久
例释:①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项脊轩志》② 韩王成无军功…废以为侯,已又杀之。《项羽本纪》
今译为:已经
例释:① 天下既已治也《逍遥游》②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今译为:
<1> 之后
例释: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
<2> 表程度 今译为:甚,太
例释: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2)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停止,废止
例释: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② 死而后已(成语)
今译为:完成
例释:千品万官,已事而逡(退)《东京赋》
(3)语气词 用在句尾,译为:了
例释:祸如天发,不可追已《汉书》
矣
语气词
<1> 表陈述、感叹
今译为:了
例释:① 余病矣。《左传》 ②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
<2> 表命令、请求
今译为:吧
例释:①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犹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
<1> 尚 还 仍
例释:①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②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 尚且
例释: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 ② 臣少时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也已矣。
(2)连词
<1> 表让步
今译为:虽、虽然
例释:① 诈犹可以偷利,而后无报。《说苑》
②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杜甫)
<2> 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犹有鬼神,此必败也。《左传》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如同 好像
例释:①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 ② 记忆犹新(成语)
哉
语气词
<1> 表感叹
今译为:啊,呀
例释:①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②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2> 表疑问
今译为:呢,了
例释:①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3> 表反诘
今译为:吗
例释:① 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 篇2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下)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下)
二。 教学重、难点
以
1.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舟摇摇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特:(4)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附)动词,作谓语。常用义项如下:
(1)认为
例释: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
例释: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
(3)率领、带
例释:(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因
1.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趁机)、“凭借”,“经过”“通过”。
例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如:
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附:动词。今译为:沿袭、顺着。
如: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
“于”通常用作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1)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
1.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如: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2. 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过秦论》)
3. 语气助词,通“欤”。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弈秋》)
4. 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亲附、跟随
例释: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给予
例释:与斗卮酒。(《鸿门宴》)
(3)交往
例释: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
例释: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
例释:吾与点也。(《论语》)
(6)帮助
例释: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
(7)参加、参与
例释: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8)称誉
例释: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则
1. 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 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者
1. 助词,主要有以下用法。
(1)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者”字结构),通常翻译为“…的n.(人、事、物等)”或“…的”。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仲尼之徒无能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2)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逍遥游》)
(3)“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4)“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5)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6)“者”字在句中停顿,引出判断,不译。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
1.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 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即“有何厌”)
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3.(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到、往。如:
吾欲之南海《为学》
理解虚词的原则:
1. 一定要将每个虚词的最基本的用法和意义(上述的)牢牢记住。
2. 上述18个重要的虚词都有很多用法和意义,如何准确进行翻译是难点。因此,一定要结合对所在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来理解。词在句子中。
3. 在阅读古文时,很有可能遇到不常用的、甚至没见过的词义。(既包括虚词,也包括实词。)因此,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是很重要的,当然,灵活来源于对语境的把握。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词在篇章中。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眼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皿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 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 跻:超级升官。③ 扈从:随从护驾。④ 粘罕:全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 皿血:含血喷出。
1. 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 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 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 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2.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 俅以幸臣 跻显位 ② 得全首领以没
③ 扈从以行 ④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4. ① 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 帝殊有难色
a. ①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 ①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 ①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 ①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 ① 汝归勿遽言 ② 奈并累若属何( )
a. ①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 ①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 ①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 ①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 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 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 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7.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 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 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 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试题答案】
第1题:(答案b)
解题思路: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阅读文言文,应当有整体意识。读完全文可知,这段文言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李若永:一是他的籍贯、官职;一是高俅死后他不顾列代朝制,劝阻皇帝按“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的罪责论名分;一是在强敌金人面前不顾生死,大义凛然的胆识。这样,为解答以下几题就打下了基础。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意,能力层级是b级。除了a中的“靖”字作“平息”义解释课本没学过,其他三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都学习过。但只要将“非所以靖公议也”的前后文字认真读一遍,“靖”作“平息”讲是能够确定的。c和d项中的“觐”字和“职”字在《谭嗣同》和《出师表》中分别出现过,作“拜见”和“职分”解释在文中是正确的。“金人曳出”中的“曳”字,中学课文也学过,作“拉”或“拽”解释,这是容易判断的。即可断定正确选项是b。
第2题:(答案c)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也是b级。
① 句“俅以幸臣躐跻显位”中的“以”字是介词,有“凭借”的意思。② 句“得全首领以没”中的“以”字是连词,相当“而”的用法。③ 句“扈从以行”中的“以”作连词用,也相当“而”字的用法,连接状语“扈从”和中心词“行”。④ 句“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中的“以”字是介词,是“用”的意思。由于选项的设置是将①和④作比较,②和③作比较,可断定②和③是相同的,据此排除b、d两项。①④两句中的“以”字虽然用法相同,都是介词,但意义不一样,即可排除a项。
第3题:(答案b)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和16题一样,也是实词在文中的意思。但区别是:16题是单音词,18题是复音词。考查的能力层级为b级。
a项中的“故事”是古今义实词,高中课文《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意思与它的意思一样,都当“先例”的含意。c、d两项容易,不难排除。只有b项“全首领”有一定的干扰,如果不加分析,讲成“保持高位”似乎还可以。但只要细读全文,可以发现李若水是在向皇上劝谏,说高俅“其罪当与童贯等”,意思是对他的判罪应当和童贯一样。稍有知识的考生知道,童贯是北宋的宦官,徽宗时与蔡京互相勾结,钦宗时被处死。由此可见,“全首领”是说他保全头没有被杀。其实“全首领”的用法与《五人墓碑记》中的“保其首领”的意思一样。
第4题:(答案d)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能力层级是b级。
了解句意往往离不开词义,① 句中的关键词是“等”字,只要懂得“等”字是等同的“等”,就可以排除a、b两项。② 句的关键词是“殊”字,它既有“特殊”的意思,又有“很、十分”的意思。这个字中学课本中经常用,但考生只学过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的意思,况且,在此作程度副词修饰中心词“有”字是准确的。因此判断d项为正确选项也不是很难的。
第5题:(答案c)
解题思路:
这道题和19题一样,考查的也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能力层级也是b级。同样也要了解词义。① 句中的关键词是“遽”字,它既有“恐慌”的意思,又有“急速,匆忙”的意思,但依据语境,这里只能讲成“匆忙”。因此a、b两项可以排除。再看②句则侧重于句意的判定。d项强调“牵累你们的原因”,c项强调“牵累你们”之后的担心。可见。c项符合语境。
第6题:(答案d)
解题思路: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复句中各分句间的词意关系的理解,考查的能力层级是b级。
① 句的前后两个分句是承接关系;② 句前后的关系是转折关系,意思是“你昨日虽然大骂金人是狗辈,但粘罕元帅并没有发怒”:③ 句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比较容易判断;④ 句是并列关系也容易理解。由此可知,四个句子的各分句之间的语意关系都不同,正确的选项当然是d项。
第7题:(答案a)
解题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c。但由于这段文言文比较浅显,容易理解,不会造成干扰。
a项的叙述有的地方不符合原文意思,从前一句看,解说没有错误,但后一句说“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与原文不符。原文有“章再上,乃止”一语,意思是李若水“连上了两次奏折,皇帝才制止了此事(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可见皇帝并非“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