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案【优秀14篇】
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
宋明理学优秀教案 1
一、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本课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可能会感到十分陌生,一方面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对于“宋明理学”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另外一方面,思想史内容本身就不易理解,突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所谓“气”、“理”、“心”等抽象名词和大段的理学人物及其观点论述,对于毫无思想演进和突破的高二学生来讲,基本上是“对牛弹琴”和“雾里看花”。
但是也不是说本课的所有内容对该阶段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这里仅举一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名文,即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其实就和本课的关系甚大。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讲述的其实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内外相较而言,刘禹锡更看重的恐怕是“心”的感悟和修为,因此才会感叹“何陋之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明显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思想的冲击,更确切的说这正是本课隋唐时期“三教合流”内容的真实反映,如果我们从前至后读一下“曹操——陶渊明——王维”这一线的诗文,我们对这一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就会更有体悟。而《爱莲说》其实是作者周敦颐借用“莲花”这个载体来阐述自己的理学观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天地之理、万物之理和人伦之理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充分地利用学生十分熟悉的旧有认知来展开教学,建构起学生旧有图式和抽象的宋明理学的图式之间的律动关系,恐怕是本课教学成败的一大关键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内容按照逻辑发展的顺序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讲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即魏晋南北朝以至于隋唐以来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岳麓版和人教版称之为“三教合流”仅仅说了一个层面,学者陈来将之称之为“唐宋的社会历史特质”恐怕更具有说服力。从政治环境来看,是从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的转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一个低潮走向了另外一个新的高度,对于这一点,北宋的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就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见人民版教材“资料卡片”)。如果再具体点说,那就是随着科举制的采用和推广,旧有的“门阀体制”面临崩溃,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时代”已经结束,最高统治者充分利用儒学工具,从上至下对国家和士大夫进行了无声般的严密控制,这是北宋统治者历经汉末至隋初的3xx和唐末军阀割据和农民大起义做出的重大历史“决策”。从社会环境来看,是知识分子从热烈的匡扶社稷走向冷静的自我人性剖析。汉代至唐宋之前的这段历史绝是中国历史 胡族的入侵、家园的沦丧、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使知识分子们对汉代旧有的儒家正统地位产生了动摇,相对于出仕做官,知识分子们更偏好于隐逸和自修。从文化思想上来看,是从儒家一尊到“三教合流”。汉魏之际正是佛教东来、道教大兴的时期,这种文化思潮的演变正好顺应了知识分子追求上的改变。这种全方位的改变到了中唐时期使一部分有良心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儒学本身,因此产生了所谓的文化上的三大动向,即新禅宗运动、古文运动和新儒家运动。这三大运动其实直接导致了宋明理学的产生。
第二模块是理学本身,或者是指狭义上的理学,有人称之为程朱理学或新儒学。透过名称本身我们就可以明确,本模块的学习重点是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至于北宋其他三子的内容,我们稍作分析即可。
第三模块是心学。心学其实也是属于理学的范畴,只不过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反叛和深化,我们只需阅读一下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经历就可以明了理学和心学的关系。在这一模块内容的讲授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心学和理学观点的对立性和对比性。
其实从宋明理学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陈来的《宋明理学》一书不仅是在总结以往的学术研究的成果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单就其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上来讲,本书都不可不参考。
三、本课教学内容主要为解决什么问题
本课的中心内容其实是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宋明理学在整个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换一句话说就是从整个时代发展的脉络和儒学大背景下来透视宋明理学的发展。其实在这个大题目的内部缠绕着几个小的子问题,即儒学(宋明理学)与佛道学的关系问题,理学和心学的关系问题以及理学内部的内在理路问题。这几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理学家们和他们的观点就会被孤立地被理解,显然会人为地加大知识点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主要理学家的主要观点需要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教师的作用则是负责引导学生分析宋明理学的背景和内部及外部的发展线索,以及解释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名词现象。
第二个问题是宋明理学的思想价值或者说是它的影响问题。受马克思辩证法的影响,我们历来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时候都习惯使用两分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单纯用好、恶的两极来概括一个事件的复杂影响显然不是很“够”——宋明理学既是如此。除了从外部理论层面不好概括,其实还有宋明理学的内在问题,即通过七八百年的官方扶植和民间信仰,宋明理学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位中国人的血液里,即使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还是或多或少打着宋明理学的烙印。让我们来用简单的句子来评价距离我们时代较远却又依然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四、设计意图
(一)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1、定义: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2、理学的世界观: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现。
3、理学的内涵:内圣外王;政统和道统。
4、理学的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其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而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二)理学诞生的前夜
1、时代的变化:政治环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从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动荡使士大夫从关注社会到关注自己。
思想环境——佛道的大盛和“三教合流”
2、中唐的三大运动:新禅宗运动、古文运动和新儒家运动
(三)程朱理学
1、北宋五子:理学的开创者们
(1)周敦颐:
①理学的鼻祖
②人与天地万物的本源——理
③ 孔颜之乐(爱莲说)
(2)二程(程颐、程颢):
①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仁”——天理的核心,修养的最高境界
(3)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张载:
①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②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虚——气——万物)
2、朱熹:理学体系的建立者和集大成者
(1)理气关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2
[摘 要]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一直是教与学的双重难点,但本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课标和教师用书的指导,在参考若干教学资料之后,笔者对本课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是新教材必修三中的教学难点之一,其难度笔者感觉可以归纳为“难讲,难懂,难体会”三个方面。“难讲”表现在教师本身对于宋明理学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的话,只靠教材难免有“现学现卖”之嫌;“难懂”表现在本课所包含的一些哲学思想内涵较为深刻,而学生又没有储备足够多的材料足以支撑对这些哲学观点的理解,学起来容易“找不着北”;“难体会”表现在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哲学观点距离学生太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与教材和教师产生知识共鸣,学起来兴趣不高。
但《宋明理学》一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又是本专题的核心,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一粗浅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专题整体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2]P2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这一板块的内容,学生通过初中教材的学习,只能形成对儒学很简单的认识,甚至形成“儒学等于孔子、等于论语”等错误的认识,根本无法将儒家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联系起来,更不要谈分析其演变过程了!而在本专题学习完毕之后,还要与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三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专题进行比较学习,更是难度的提升。
二、本课教学思路及其重要性
《宋明理学》一课中讲授的宋代、明代理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离学生的距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都很遥远,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和概念。由于教材衔接的缺陷,无论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之前学过的课程中只有极个别知识点能够给本课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直接造成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资料太少甚至不掌握任何资料,使本课的学习� 既然本课的课标要求为“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P14高考考纲对于本课的要求为“宋明理学” [5]P138,所以笔者认为,本课在讲授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两大问题:首先,如何将之前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本课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其次,如何灵活运用学生现有的、十分有限的哲学理解和思辨能力,结合教师通俗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朱熹、王阳明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体会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本教材的教授时间普遍是高二上半学期,而同时期政治课教授的内容是所谓的“文化领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刚接触本课的学生好比一张白纸。白纸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从头开始为学生这幅画卷做一个好的开端,而无需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但白纸的劣势也在于此:这个开端只能凭借教师一人之力完成,由于学生没有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本课内容学生容易学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作为本专题核心就会出现偏离,前后的知识的连续性会遭到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到本专题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标题:专题一 三 宋明理学
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专门史这种编撰体例做到了基本适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关于本课的资料太少,而且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尚需锻炼,由于本课内容本身的原因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本课的哲学思想,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同学们,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先秦和汉代儒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呢?(生甲:春秋时期是孔子,儒学的开创者,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要求德治;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乙:战国时期有孟子和荀子,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还有性善论、仁义礼智等;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还认为人应当不断学习进而把握礼)(生丙:汉代有董仲舒,主要思想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独尊儒术)
(二)新课导入:本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节:《宋明理学》。所谓理学,本质上还是儒学,但他是儒学发展之后的究极形态,汉代董仲舒将儒学变成了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宋明理学将儒学维护专制统治的功能推向顶峰。
来看这幅《三教图》,图中三人分别是谁? (生: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说的没错!此三人坐而论道,有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生:不存在,因为这三人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此图为明代丁云鹏所做,这是一幅想象作品,你们懂的。
那么这幅作品反映出的,正式本课要讲的“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
既然说《三教图》能反映出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我们能从图中看到哪些信息呢? (生:三个人分别代表三种思想,孔子代表儒家、老子代表道家、释迦牟尼代表佛教) 为何作者要让不可能坐在一起的三个坐在一起呢?(生:作者认为三种思想有共同点)
大家认为这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三个人代表三种思想,说得没错,但我要纠正的是,图中的“老子”所代表的的并非道家思想,而是道教思想;作者让这老哥仨坐一起,想说的是当时三教并存并逐渐融合的情况。
这三种思想中,儒家思想为孔子所创,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这个无需多说。道教思想产生于东汉,相传为张陵所创,后来张陵在道教中被奉为张天师,道教思想脱胎于道家思想,主要讲究修身养性、炼丹服药、追求长生不老,奉老子为最高教主,称作太上老君。佛教产生于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时传入我国,主要讲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追求来世幸福。三种思想在中国并存并互相影响。
(三)新课讲授:那么三教并存和理学的产生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先从魏晋时期儒学的困境说起。
一、儒学的困境与复兴
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再看《三教图》中谁的位置最显眼啊?(生:孔子)为什么呢?(生:因为儒家思想是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不仅是当时,从汉代“独尊儒术”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儒学基本上一直是正统思想。
那么既然是正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为何又会陷入困境呢?(生:道教和佛教的冲击)说得好!那么这次困境是儒学发展中首次遭遇困境吗?(生:不是,这已经是历史上儒学第二次陷入困境,上一次是秦代的“焚书坑儒”)没错,然后汉代学神董仲舒让儒学原地满血复活,并且与当时的土豪汉武帝做了朋友,让儒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但是问题在于,三教并存的局面在东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但是儒学受到严重冲击却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原因是什么?(生:佛教和道教在那个时候才流行)这里没有说到根本。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佛教和道教在魏晋时期的流行一定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依赖的是皇权的支持。东汉末年分三国,皇权被严重削弱,依赖皇权支持的儒学的权威性必然削弱。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分裂必然带来战乱,百姓在物质追求方面得不到满足必然就会追求精神满足。当时的儒家、佛教和道教,哪个能给百姓带来精神满足?显然是佛、道。有此可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虽然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但是却没有深入到百姓心中,没有成为社会信仰。佛、道两教在百姓中的快速传播使儒学失去了群众基础,所以受到严重的冲击。
唐代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此多的数量可见当时佛教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我们可以将“儒学的困境”总结为: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儒学权威性被削弱,遭受了佛、道两教的严重冲击,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儒学依旧是正统思想,众多从小读《论语》、《孟子》长大的儒生们面对这种情况,简直不能忍!所以他们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大家想一想当时的学者复兴儒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生:因为儒学的困境主要是佛、道两教造成的,所以儒学应该在理论上和佛、道两教展开辩论,扩大影响!)说得好,采用论战的方式!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生:我认为佛、道两教之所以能冲击儒学,主要是因为信徒众多,而儒学受众面太小。所以儒学要想复兴就要增加受众面,深入到百姓心中,成为社会信仰!)补充的很到位!大家别忘了那个年代读书不容易,可是当和尚、当道士与读书与否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儒学的门槛太高导致受众面太小。其实简单说就是儒、佛、道这三家在争夺用户群的问题。儒学要想复兴,就必须争取到更多的用户!
这次复兴运动从唐中期持续到北宋,咱们先说唐代。
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生:韩愈和李翱)韩愈有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生:激烈的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大家有没有觉得哪里别扭?(生: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这里别扭,儒家是仁,道家是道,二者为何混为一谈?)的确别扭!但是韩愈是故意的!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生:韩愈意在用儒家的仁来压制道家的道)正解!咱们刚才说了要想复兴儒学就要争夺用户群,怎么能让用户不信道教而信儒家呢?就要让用户觉得儒家比道教好!所谓“道统”就是道的统一点,最高的道,可以理解为“桶”,儒家的“桶”可以把道教的“道”装进来!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快到桶里来!(生:你才到桶里去!)(笑……)
李翱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同样道理,孔子有“道”吗?没有,但是这里这样说是为了压制道教。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儒家在逐渐吸收道教的思想。
到了宋代,复兴运动走向高潮! 北宋的士大夫们主要提出哪些思想?(生: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尊王攘夷”是指维护王权防范少数民族侵略,当年齐桓公就靠着这个口号当上了春秋第一任霸主!这里再提“尊王攘夷”矛头应该指向的是佛教和道教了。宋代批评唐代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有没有道理?(生:有,武则天、杨国忠、李林甫等)尤其唐玄宗强行把自己的儿媳妇改成自己的媳妇,这种乱伦行为在宋代士大夫们眼中这简直就是畜生!而唐代最后也亡于藩镇割据,藩镇是唐代设立的用来守卫边塞的特殊行政区划,大多出现在边境,藩镇的长官称“节度使”,掌握有藩镇内的军政财等大权,相当于“土皇帝”,掀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曾经是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引发叛乱。在宋代士大夫眼中这是不遵守君臣伦理导致的。
唐代灭亡的教训历历在目,宋代统治者当然不想重蹈覆辙,而士大夫们提出要避免分裂就要加强中央集权,就要复兴儒学,也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安定的潮流。
儒学复兴运动取得那些成果?(生: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分为逐渐形成。)忠孝、廉耻这些不正是儒家所强调的吗?所以儒学复兴运动至此取得辉煌的成果,理学也应运而生。
儒学复兴的实质是儒学也要像佛、道两家一样,不仅有官方正统地位,还要成为社会信仰,成为人们心中唯一正确的、包含宇宙万物及人间社会的信仰体系。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与唐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二者有什么共同点?(生:吸收了其他思想)很好!董仲舒改造儒学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唐代韩愈改造儒学吸收道教思想。另外一个共同点是都争取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体下,无论哪种思想,必须要获得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才能快速发展,董仲舒和宋代士大夫们都从维护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争取了当时的统治者。
儒学复兴所需的必备的条件可以总结为:吸收其他思想使儒学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争取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儒学复兴的成果是从先秦的民间思想上升为汉代的官方正统思想再上升为宋明的社会信仰。
二、北宋五子
方才说到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是儒学的究极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维护专制统治。理学的开创者是北宋五子,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思想呢?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生: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周敦颐大家熟悉,《爱莲说》都学过吧!周敦颐也是一代大儒,历史上尊称为周子。周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和韩愈说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是一个道理,使儒学融合道教思想同时打击道教思想。
(生: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邵雍历史上尊称为邵子,周子和邵子都在试图用“理”来解释宇宙规律,把“理”上升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
(生: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天、道、性、心这些概念大家知道就好,这里请大家注意张载开创了“气学”,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材料,主要有金木水火土五中存在形态,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气”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而“理”就是意识。张载认为有“气”才有“理”,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书上说张载属于唯物主义的代表。
(生: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我们在遇到一些不符合常理的事时常会说“天理何在”!“天理”即是万事万物必须遵守的规律,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将天理与儒家思想划了等号。
课 宋明理学教案 3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
由来。
2.阅读课文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
作用。
二、教学重点: 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 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
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
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
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
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
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 “独尊”地位的动摇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
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
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探究: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佛教的兴盛)
这样,伴随着接受佛教、道教的人们越来越多,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在扩大社会影响和争夺各类信徒的过程中
,儒学、佛教和道教互相吸纳对方的优点,三家互相渗透。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
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
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分裂、思
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儒学志士也注意
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学者们也极力强调自孔子以来儒家
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真理传统。“理学”即
将诞生。)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
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
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
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
二、宋明理学
1、什么是理学?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1)程朱理学:
① 代表人物:
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
②主要思想:
1)“理”。
含义: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
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2)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认识论)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
探究:从材料中看出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
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
统称。
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
通。
探究: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3)标准: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妇女贞节观。
材料一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
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二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
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探究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
分析程朱理学与材料二所反映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
③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④地位和影响:
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成祖亲自主持编纂了以程朱理学为规范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作为
官定读本和朝廷科举考试的准绳,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南宋理学大师)
背景: 在理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他们不满意程朱理
学对于“理”的探究方式的烦琐,相对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
响,提出了“心即理也”等观点。
内容: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
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简单明了,不许要旁求他索
,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烦琐而无用的求证方法,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
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
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
③反对“格物致知”(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
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
2)阳明心学。
背景: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其本身 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
的敲门砖。而明中期以来,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起义也频繁发生,程朱理学不能
够回应这些变化。一些儒家学者认为,人心混乱是由于思想界的混乱导致。在官学话的程朱理学
之外,他们通过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心学”来挽救理学和更新儒学,“阳明心学”由此产生。
内容:①思想核心:“致良知”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
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
发立志。
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贼易,破心中贼
难”
材料三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探究: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
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
原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
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
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
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
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三)巩固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
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
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履之中。
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
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反思:本课内容较难理解,儒学思想在宋明时期逐渐发展到一种极致,并于日后为统治者借鉴,
成为统治人民、禁锢百姓的思想武器。我们常说的“三纲”、“五常”,《四书》、《五经》都
是在这个时候为人们熟知。通过本课的讲述,学生心里仅仅知道了理学当中一些最基本、最简单
的观点,但这还远远不够。纵览必修三思想文化历程,其中每一个时期的思想内容都丰富多彩,
博大精深,即便是在思想专制时期。仅仅学习一些皮毛,不但不容易分析出该思产生的社会影响
,而且容易使思想家形象标签化,无法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一个人。如晚明思想家李贽的故居就
在我们学校旁边,古今中外多少学者专门从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民主义解决的问
题: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三者共同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作用:①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②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重要作用。
课 宋明理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
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二、程朱理学
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
学生: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内涵: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理而后物。
2、“人伦者,天理也”。
3、天理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4、“存天理,灭人欲“
5、“格物致知”
评价: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
教师:就理学的评价结合知识延伸趁热打铁进行分析:
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利轻义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三、陆王心学:
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心学:
代表:陆九渊、王阳明
主要内涵: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心无外物,心外无理”。
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探究: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
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宋明理学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兴起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理解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分析宋明理学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以及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注重合作学习与交流。
学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以及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2.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和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1. 宋明理学的兴起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奠定基础。
2.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他们各自的思想观点以及对理学的贡献。
南宋朱熹:介绍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他的宇宙观、心性论、格物致知论等。
明朝王阳明:介绍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包括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等观点。
3. 宋明理学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宋明理学如何影响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
4.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探讨宋明理学如何影响后世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以及它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影响。
3. 探究法: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自主探究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它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学教案 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2 新知介绍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出现儒、佛、道三教相互吸纳渗透局面。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
明初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用纲常礼教更加束缚了人的思想。
(4)传播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2)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课后小结
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2.宋明儒学新发展
3.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朱、陆素来观点对立,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彼此不和”,在学说上各执一端,早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思想体�
吕� 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4.北宋的程颢、程颐(合称“二程”)
程颢被习称为“大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程颢青少年时代就学于周敦颐,他的思想发展和其他理学家一样,受到佛、道学说的一定影响,再加到儒学。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5.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八正道”、“六道轮回”等等。
“四谛”的第一谛即苦谛—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第二谛是集(集是因的意思)谛—一切苦难的原因在于人有欲望,就会有行动,就是造业(造孽),就要轮回(转世)。
第三谛即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
第四谛为道谛—只有按“八正道”修道,才能消灭一切欲望。
“八正道”即正见解,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生活(正命),正精进(毫不懈怠),正念,正定。
6.道教的教义
7.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
课堂练习
1、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2、王阳明在镇压农民起义时感叹地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此王阳明主张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经世致用 D.内省自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7
第4课 宋明理学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呢?
生: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
师: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心理的需求,还从哪些方面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生:在魏晋这样的混乱时期当统治者没有一个省心的,也得需要心理安慰吧?(大家都笑了,这倒是平常没有想到的。)
生:当人们沉醉在宗教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犯上作乱了,有利于维护他们的统治。
师:看来,佛、道两位新老师,既能抚慰心灵,还能让人变乖。真是老百姓喜欢,皇帝也喜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沉缅于宗教的社会气氛,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会什么影响?
生:过去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现在却受到了儒、道的冲击。
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师:如同梁武帝就是一个集儒、道、佛三者一身的皇帝,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乃至后代,“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很多同学都去过泰山,不知是否留意过红门宫,它的东院是佛教弥勒院,西院是道教元君庙,而正中则儒家盛景孔子登临处。佛、儒、道三教就这样汇聚在这方寸之地。
下面的例子会使大家对三教合一有更深的印象。在我 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
3、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师:“三教合一”的局面使儒家思想即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同时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儒学更新,深受儒道影响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以及朱熹。我们先来了解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生: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它除了对世界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要求,即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它还包括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
师:这样理学就将世界、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它既回答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把这些思考与儒家传统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
如何才能认识到和把握住“理”呢,理学提出了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概念:“格物致之”。格物就是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弄个明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
理学思想虽看起来深奥,实则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妨就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训看理学。请大家回顾我们入校教育校本课程中的有关校训的内容,从中搜寻一下理学的踪影。
生:我们的校训是“博学日新,德行天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广泛学习,具有渊博而精深的知识;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进步,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实验学生、教师以“德”作为为人、处事、做学问的第一准则,把具有高尚的品格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这就体现了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德行天下,让我们能感受到理学思想所要求的社会责任。而“日新”一词就来自于《二程集》:“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博学日新体现了理学在格物知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事理、不断地深化认识的要求。
师:理学的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了儒家讲求“浩然之气”的传统,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宇宙、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为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操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天理与人的欲望之间产生了矛盾又该如何选择呢?理学的回答是“存天理,灭人欲”。下面的一组图片是长期流传于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请大家对这些故事中的道德标准做一下评判。
生: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太感人了,生活中的孝行就在这些细节之中,对照起来我们平时对父母太缺少这些细节的关爱了。
生:小时候妈妈为给我赶蚊子经常一宿不睡,亏那当爸爸的睡得着,似乎孩子受这样的罪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对照一下,我的妈妈比吴猛的爸爸好太多了,我比起吴猛差太远了。
生:恶心死了,简直为了作秀不择手段啊。就我了解,那时候选拔官员孝行是一个重要指标,当时通讯传媒都不发达,大家又都争着当孝子,不来点儿“绝的”很难引起别人注意。二十四孝的用意是在给大家树立榜样吧?这种榜样能效仿吗?效仿起来有意义吗?
生: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当时科技不发达,我倒有别的想法。那时候没有B超,没有化验,要救父亲的命可能这种做法是这个儿子的唯一选择。现代科技发达了,感动中国的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付出了比这更大的代价。时代不同,科学水平不同,两位儿子却都表现出为了救父母义无反顾的勇气。有一点我跟刚才的同学意见相同,就是必须发自感情。
生:我看到画上那个可爱的小宝宝,都要让这个白痴气疯了。母亲是一条生命,孩子也是一条生命。所有的道德最起码应该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吧?这种道德简直就是活生生地杀人啊。
生:还有什么一坛黄金也纯粹是编人的,就是为了愚弄人去实践这种鬼话。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有感动、有怀疑、有厌恶有愤怒。理学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类似二十四孝图这样的通俗教材传播到民间。它把对道德的追求渗透到百姓心中,也以超出人性的道德枷索束缚、毒害着国人的精神。
父父子子之孝为社会秩序的起点,有了它就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君君臣臣之忠。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承袭这一作法,这就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而就在程朱理学高高在上的时候,有人向它发起了挑战。
2、陆王心学
南宋某年,鹅湖山下执手走来中国哲学史上两位大师,一位是朱熹,另一位就是他的挑战者──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他们之间的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其辩论的内容、胜负的结局一直被后人所谈论。
朱、陆的分歧在哪里?我们随手翻开他们的诗作,就会发现里面回响着不同的声音。
生:朱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我们常引用。现在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还真有新发现:朱熹“格物”格出习惯来了,看到渠水清沏,也要“致知”源头。
生:陆九渊的诗不太好懂,但是能看出来墟墓、涓流、拳石都是变的,不变的是“心”。
师:别看两人都作诗,但著作数量却天壤之别。
(同学们惊叹:这也太夸张了吧!他们还比个什么劲啊?)
师:著作数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水平的不同,而是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同。朱熹主张“道问学”,读书穷理,即多看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陆九渊主张尊德性,认为只要内心附合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所以说,书不重要,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中学生弄懂朱、陆之间的差别,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比较到这儿,朱熹求理的途径更加明晰,这就是──
生:格物致知。
师:陆九渊与他的严重分歧已非常明显,他一直在强调一个字──
生:“心”。
师:与格物致知相对,陆九渊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也就是注重内心的体验和反省。陆九渊不仅诗中颂“心”,治学依“心”,求理问“心”,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心”字:“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至于把朱熹和陆九渊的这场争论上升到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我们更适合在学过哲学以后再进行,现在能不能谈谈你更愿意接受哪一方的观点呢?
生:当然是朱熹了,不观察、不实践,不学习,光在那里问“心”,能问出什么道道?就像那个例子里说的,飞机来了光问心静坐管用吗?
生:仅凭“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我就欣赏陆九渊,多大的气魄!观察、实践、学习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身的进步吗?“吾日三省吾身”问不出道道吗?同样是那个例子,“不为机声所摄”,这种内心修养到达了什么境界?这样的人起码不会当汉奸,不管用吗?
师:大家观察朱、陆之辩不能仅从胜负上去考量,还应该看到儒学在这种辩论中又有了新的补充和发展。
到了明朝中期,另一位心学代表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对于深奥的阳明心学,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视角来观察它。
生:只要有良知良能就可 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 他的这种说法会增强每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
师:王守仁还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在这期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生:王守仁当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镇压农民起义容易,但要控制人民的思想难,应该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生: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应该就是“破心中贼”吧?
生:如果不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是不是说排除外界的干扰容易,但排除内心的不良思想、杂念是最难的,那就应该时时警惕这些不好的思想。
师:王守仁不断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但到头来明朝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提醒学生从心学的特点、明末的形势、道德修养的途径等多方面来思考。)
生:心学一味强调对内心良知的发现,就会忽略对外部问题的解决。不赶快赈灾,李自成就起义了,不加强边防,清军就入关了,这些光靠着讲心学是无法解决的。
生:这也说明加强道德修养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道德修养是和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就概括成一句话吧,算是我的名言:仅靠道德,无法形成真正的道德。(同学们都为他的高度概括而鼓掌。)
师:由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组成的宋明理学使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使儒家思想更加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的社会功能更加明显,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随着宋明理学逐渐发展为儒学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引导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体会宋明理学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体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师:今天,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相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再一次站在我们面前。不,其实它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审视它那历尽数百年沧桑的躯体,我们看到了无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挺拔高大的灵魂;它充当过羁绊中国历史前进的枷索,它也曾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这也是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孟德斯鸠说:“在专制政体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跪着。”
思辨化的儒学?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融合佛老的儒学?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背景:三教合一
1、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和赤裸裸的恐吓已无法控制人心。
2、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3、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4、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
二、程朱理学
1、概念:既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宋明理学教案 8
一、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主要思想,掌握理学和心学的内涵,体会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春秋战国西汉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第四节课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铺垫,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2.能力目标:
(1)通过宋明理学学习,学会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了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基本掌握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但是本课思辨性较强,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讲述理学和心学的内涵,应让学生看出对前代儒家思想的的继承和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五、教学方法
1.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预习宋明理学,初步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希沃电子白板及导学案设计。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情况,了解了学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导入新课
由明清时期人们对理学不同的评价,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对待宋明理学?
材料一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
—— 明末清初学者颜元
材料二传世之盛,汉以文,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
——明代学者叶子奇《草木子》
(三)学习新课
PPT展示:《三教图》(清丁云鹏)和南北朝时期佛寺、僧尼人数表
教师:请大家欣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教图》(清丁云鹏),同时介绍,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一《江南春》——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合作探究】材料一体现我国魏晋隋唐时期思想界发展的什么趋势?这种现象对中国当时的文化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史料中理解理学兴起的背景和进行改造的必然性。
材料二“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于我儒存心养气之旨不悖,且其教旨皆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统治和教化)。” ——《龙虎山志》卷一
北魏君主下诏:“今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不制会限。”许多百姓籍寺院以避役,是为“白徒”、“养女”,于是出现“天下户口几亡其半”的现象。
对汉族而言,言佛教是外来。对于五胡,因其没有自身的文化,故以自由的立场来接受佛教。如后赵石虎曾下书曰:“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族,佛是我神,正所应奉。”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佛教、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迅速传播,从而对儒学形成挑战呢?
教师总结:在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后,为了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结合�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说出宋明理学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从课本提取信息,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一定的文化体现着一定的政治经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批判继承。?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难点:理解理学与心学的异同;正确评价理学和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认识历史的能力,但由于本课理论水平较高,较多概念理解难度较大,加上学生对宋明理学了解较少,因而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引导学生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上网搜索资料、查阅相关思想哲学书籍、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教学问题去预习,这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策略
采用讲授法、引导讨论法、问题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也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讲述内容】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P12第一段)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chéng,hào)、程颐(chéng,yí)、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合作探究】3: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明道德之善,
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宋明理学优秀教案 10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呢?
生: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
师: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心理的需求,还从哪些方面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生:在魏晋这样的混乱时期当统治者没有一个省心的,也得需要心理安慰吧?(大家都笑了,这倒是平常没有想到的。)
生:当人们沉醉在宗教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犯上作乱了,有利于维护他们的统治。
师:看来,佛、道两位新老师,既能抚慰心灵,还能让人变乖。真是老百姓喜欢,皇帝也喜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沉缅于宗教的社会气氛,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会什么影响?
生:过去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现在却受到了儒、道的冲击。
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师:如同梁武帝就是一个集儒、道、佛三者一身的皇帝,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乃至后代,“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很多同学都去过泰山,不知是否留意过红门宫,它的东院是佛教弥勒院,西院是道教元君庙,而正中则儒家盛景孔子登临处。佛、儒、道三教就这样汇聚在这方寸之地。
下面的例子会使大家对三教合一有更深的印象。在我 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
3、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师:“三教合一”的局面使儒家思想即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同时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儒学更新,深受儒道影响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以及朱熹。我们先来了解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生: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它除了对世界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要求,即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它还包括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
师:这样理学就将世界、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它既回答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把这些思考与儒家传统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
如何才能认识到和把握住“理”呢,理学提出了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概念:“格物致之”。格物就是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弄个明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
理学思想虽看起来深奥,实则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妨就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训看理学。请大家回顾我们入校教育校本课程中的有关校训的内容,从中搜寻一下理学的踪影。
生:我们的校训是“博学日新,德行天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广泛学习,具有渊博而精深的知识;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进步,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实验学生、教师以“德”作为为人、处事、做学问的第一准则,把具有高尚的品格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这就体现了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德行天下,让我们能感受到理学思想所要求的社会责任。而“日新”一词就来自于《二程集》:“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博学日新体现了理学在格物知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事理、不断地深化认识的要求。
师:理学的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了儒家讲求“浩然之气”的传统,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宇宙、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为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操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天理与人的欲望之间产生了矛盾又该如何选择呢?理学的回答是“存天理,灭人欲”。下面的一组图片是长期流传于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请大家对这些故事中的道德标准做一下评判。
生: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太感人了,生活中的孝行就在这些细节之中,对照起来我们平时对父母太缺少这些细节的关爱了。
生:小时候妈妈为给我赶蚊子经常一宿不睡,亏那当爸爸的睡得着,似乎孩子受这样的罪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对照一下,我的妈妈比吴猛的爸爸好太多了,我比起吴猛差太远了。
生:恶心死了,简直为了作秀不择手段啊。就我了解,那时候选拔官员孝行是一个重要指标,当时通讯传媒都不发达,大家又都争着当孝子,不来点儿“绝的”很难引起别人注意。二十四孝的用意是在给大家树立榜样吧?这种榜样能效仿吗?效仿起来有意义吗?
生: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当时科技不发达,我倒有别的想法。那时候没有B超,没有化验,要救父亲的命可能这种做法是这个儿子的唯一选择。现代科技发达了,感动中国的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付出了比这更大的代价。时代不同,科学水平不同,两位儿子却都表现出为了救父母义无反顾的勇气。有一点我跟刚才的同学意见相同,就是必须发自感情。
生:我看到画上那个可爱的小宝宝,都要让这个白痴气疯了。母亲是一条生命,孩子也是一条生命。所有的道德最起码应该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吧?这种道德简直就是活生生地杀人啊。
生:还有什么一坛黄金也纯粹是编人的,就是为了愚弄人去实践这种鬼话。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有感动、有怀疑、有厌恶有愤怒。理学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类似二十四孝图这样的通俗教材传播到民间。它把对道德的追求渗透到百姓心中,也以超出人性的道德枷索束缚、毒害着国人的精神。
父父子子之孝为社会秩序的起点,有了它就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君君臣臣之忠。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承袭这一作法,这就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而就在程朱理学高高在上的时候,有人向它发起了挑战。
2、陆王心学
南宋某年,鹅湖山下执手走来中国哲学史上两位大师,一位是朱熹,另一位就是他的挑战者──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他们之间的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其辩论的内容、胜负的结局一直被后人所谈论。
朱、陆的分歧在哪里?我们随手翻开他们的诗作,就会发现里面回响着不同的声音。
生:朱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我们常引用。现在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还真有新发现:朱熹“格物”格出习惯来了,看到渠水清沏,也要“致知”源头。
生:陆九渊的诗不太好懂,但是能看出来墟墓、涓流、拳石都是变的,不变的是“心”。
师:别看两人都作诗,但著作数量却天壤之别。
(同学们惊叹:这也太夸张了吧!他们还比个什么劲啊?)
师:著作数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水平的不同,而是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同。朱熹主张“道问学”,读书穷理,即多看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陆九渊主张尊德性,认为只要内心附合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所以说,书不重要,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中学生弄懂朱、陆之间的差别,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比较到这儿,朱熹求理的途径更加明晰,这就是──
生:格物致知。
师:陆九渊与他的严重分歧已非常明显,他一直在强调一个字──
生:“心”。
师:与格物致知相对,陆九渊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也就是注重内心的体验和反省。陆九渊不仅诗中颂“心”,治学依“心”,求理问“心”,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心”字:“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至于把朱熹和陆九渊的这场争论上升到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我们更适合在学过哲学以后再进行,现在能不能谈谈你更愿意接受哪一方的观点呢?
生:当然是朱熹了,不观察、不实践,不学习,光在那里问“心”,能问出什么道道?就像那个例子里说的,飞机来了光问心静坐管用吗?
生:仅凭“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我就欣赏陆九渊,多大的气魄!观察、实践、学习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身的进步吗?“吾日三省吾身”问不出道道吗?同样是那个例子,“不为机声所摄”,这种内心修养到达了什么境界?这样的人起码不会当汉奸,不管用吗?
师:大家观察朱、陆之辩不能仅从胜负上去考量,还应该看到儒学在这种辩论中又有了新的补充和发展。
到了明朝中期,另一位心学代表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对于深奥的阳明心学,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视角来观察它。
生:只要有良知良能就可 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 他的这种说法会增强每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
师:王守仁还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在这期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生:王守仁当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镇压农民起义容易,但要控制人民的'思想难,应该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生: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应该就是“破心中贼”吧?
生:如果不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是不是说排除外界的干扰容易,但排除内心的不良思想、杂念是最难的,那就应该时时警惕这些不好的思想。
师:王守仁不断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但到头来明朝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提醒学生从心学的特点、明末的形势、道德修养的途径等多方面来思考。)
生:心学一味强调对内心良知的发现,就会忽略对外部问题的解决。不赶快赈灾,李自成就起义了,不加强边防,清军就入关了,这些光靠着讲心学是无法解决的。
生:这也说明加强道德修养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道德修养是和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就概括成一句话吧,算是我的名言:仅靠道德,无法形成真正的道德。(同学们都为他的高度概括而鼓掌。)
师:由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组成的宋明理学使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使儒家思想更加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的社会功能更加明显,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随着宋明理学逐渐发展为儒学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引导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体会宋明理学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体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师:今天,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相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再一次站在我们面前。不,其实它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审视它那历尽数百年沧桑的躯体,我们看到了无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挺拔高大的灵魂;它充当过羁绊中国历史前进的枷索,它也曾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这也是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孟德斯鸠说:“在专制政体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跪着。”
思辨化的儒学?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融合佛老的儒学?
第4课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 1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_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_,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展示一:《三教图》(清·丁云鹏)
教师:请大家欣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教图》(清·丁云鹏)(稍停)。现在是抢答时间
1.�
教师:我们大家回答的都很正确,两组各加10分。那么在当时三教合一的情况下,理学在儒道佛三教之间在相互吸纳滲透和儒家学者的探索思考中就应运而生了。那么什么是儒学呢?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又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学生抢答并根据教材内容复述。
教师:回答正确,ⅹ组加10分。我们大致都了解了理学体系,现在我们深入了解理学大家的主要思想。首先我们结合课本了解程朱理学,并归纳二程和朱熹主要观点。
学生自读,并在课本上画出观点。
展示二:多媒体展示三位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①“理”
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认识论)
③“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教师: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是“理”呢?
学生寻找资料,积极讨论,并积极回答:一组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二组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_;
四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
教师:大家说的都正确而都不全面。理学就是三位同学观点的综合,即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_;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那么理学相对于以前的儒家思想来说哪些是继承前人,哪些又是新时期的发展呢?
各组举手示意,寻找第一个举手的组回答:五组理学继承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论述了理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的准则。
教师:完全正确,加十分。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我们先看一段材料
展示三:材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探究:什么叫格物致知?从学习程朱的思想,� 焦点主要集中在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上。
教师:同学们前面问题回答较好,对于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上,同学们回答有点问题,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所谓格物,指接触外在事物;致知,指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由此可见他们的学说还是在理学的指导下,对事物进行探究,而他们的思想也是服务于理学的内核—三纲五常的,以来规范人们的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其中,有段资料说,有人曾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否再嫁?”程颐断然回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由此看出他对人性的压抑可见一斑。所以,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正因为如此,南宋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_统治。
探究:请大家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_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课 宋明理学教案 12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学术代表
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教学内容
导入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 这一时期的儒者们研究儒家经典专重发挥词章考据和文字训诂,死守着所谓“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的教条;同时,又继承和发扬董仲舒学说中的“谶纬”思想,专注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内容,将现实世界里一切政治的、道德的、人生的现象都归结为天意的安排。
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腐败,王朝更替,军阀割据,战争不断,面对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如国家分裂、人心败坏等,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从现实需要出发,当时有不少学者开始从事对先秦诸子学说的研究,试图通过综合各家以另创新说,如“玄学”。
两汉之交进入中国并通过本土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的印度佛教,适应了社会环境的需要:它提出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对国家的思考和关怀的概念,如宣扬“因果轮回”,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世寻求幸福。这自然而然受到统治者日益重视,也容易为久经战乱的人们所接受。而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也为许多厌倦世俗权利角逐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祸的普通民众所信奉。
2.三教合一
儒道佛三教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滲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也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二、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二程”在哲学义理的阐发和个人性格方面有所异:大程德性宽宏、谦和,在随处可即的日常生活中启发感悟(如沐春风);小程气质刚方、严毅,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程门立雪)
(2)主要思想
①“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同时这种“理”又是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的,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是宋明理学的共同特点,即通过恒古不变的“理”,能够将个人与世界、儒家伦理道德与人性都统一起来。基于理的最高指导性,理学家们强调个人个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所谓对妇女贞节的强调即是由此而发。
②“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③“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个强调不断进取从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程朱”就这样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问题探究: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3)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问题探究: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主要主张
①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a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在理学的自身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歧异。南宋时期,一些儒学家如陆九渊等在认同理学主流观点的同时,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探究方式的繁琐。相对而言,这批学者更受到佛、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理”就是内在的“心”,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被称为“心学”。
b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陆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简单明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不需要旁求他索,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繁琐无用的求证方法。因此提出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
②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a背景:
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定,其本身 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便是“阳明心学”。
b核心:“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论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知识链接:王守仁年少时,非常喜欢下棋,常常为此耽误功课。其父屡次责备他,但总是不能改正,一气之下将象棋扔于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诗一首表明自己的志向。“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日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山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做一番事业,从此发愤苦读,学业大进。明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
(3)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
①王守仁创立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兼之他身居高位,事功显赫,又勤于讲学,因此明中期以后他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②王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③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注意: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三、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课后探究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①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场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认为本心就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宋明理学优秀教案 13
宋明理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
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二、程朱理学
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
学生: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内涵: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理而后物。
2、“人伦者,天理也”。
3、天理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4、“存天理,灭人欲“
5、“格物致知”
评价: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
教师:就理学的评价结合知识延伸趁热打铁进行分析:
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利轻义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三、陆王心学:
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心学:
代表:陆九渊、王阳明
主要内涵: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心无外物,心外无理”。
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探究: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
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 1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 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北宋时期,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聚众讲学,从此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理学大师曾在这里讲学吗?而理学与儒学又有何关系呢?
【推进新课】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P12第一段)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chéng,hào)、程颐(chéng,yí)、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o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生平介绍: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24岁起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终 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他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他死后不久,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归纳总结】
4、程朱理学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4:宋明理学的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
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合作探究】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课后小结
课后习题
高考真题:第3课 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1.(o新课标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3.(2014o大纲文综)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4.(o新课标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5.(2013o广东文综)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6.(2013o福建文综)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