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三峡》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巴东三峡》教案 篇1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然后分析作者对三峡不同景物所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品味语言。并通过开展“小导游”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1、制作三峡地名卡片;
2、地理教学挂图“祖国地形图”
3、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介绍三峡
1、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 ① 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②他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行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③白帝城是处于长江中的哪个地段吗?
3、挂出立体地理教学挂图,请地理科代表指出“三峡”的位置。
4、以前我们学过一篇文言文——郦道元写的《三峡》,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
5、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巴东三峡”的现代游记,让作者刘大杰带着大家逆流而上,游览三峡。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将课文快速读一遍,找出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2、出示地名卡片,分组讨论,谈谈这些卡片该怎样排列?
3、由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三、细读课文,口语训练
1、老师示范担任“总导游”,对三峡作简单介绍。
2、假如你是安排在“西陵峡”中的一位小导游,请你选择其中一段准备向游客解说介绍。布置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说。
3、由学生进行解说。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②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
③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3、在第七段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巫峡特点的句子。
(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4、齐读这两段。
五、积累知识,拓展迁移
1、读第十自然段。、找出游完山峡后,游客们的心情怎样?抓出文中关键词语。
(愉快、轻松)
2、联系全文,说说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
3、本文还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来并展开讨论,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今天的三峡。
(可参看《地理》书48面,“长江三峡工程”介绍。)
5、布置作文——《畅想三峡》,写好后先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三峡》教案设计 篇2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师:早在15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如: 郦 巘 阙 溯 属
2、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3、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师范读课文(或再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在此,教师应指出注意听的事项,如:字音的校正、音节的停顿和节奏等。)
5、朗读比赛: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6、讨论:疏通文意。(分成六个人一组,每组讨论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7、把各小组的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8、在初步理解文中的基础上,在读课文讨论: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9、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出示挂图,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课文。)
写作训练
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胜的美好景色描述下来。
课后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课后练习
①用正楷抄写课文,并背诵。
②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笔来描绘眼前的景色。
教后反思
课堂上,把舞台让个学生,自己退居幕后。让在想法的学生到讲台上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使课程资源扩大到更大的限度。
教学重点 篇3
1、 掌握游记的特点。
2、 学习游记的不同写作方法及不同风格的语言。
3、 体味领悟游记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巴东三峡》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2、 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 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七年级我们学了郦道元的《三峡》,已初步了解了三峡的壮美。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领略山水之美。
2、学生速读课文,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3、把握作者游踪,并体会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老师要求:各峡的特点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
景物
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老师总结:
景物
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西陵峡
黄猫峡
山高不险,水急不狭
紧张
灯影峡
浓厚的江南风味
作者即景诗:
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柳也有花
很轻松
很悠闲
崆岭峡
山形水势,突然险峻
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极为可怕
米仓峡
水没以前急,山更高峻
典故:王昭君浣妆
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巫峡
山水最奇险最美丽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妙:不单调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有情趣
瞿塘峡
山势稍低平,水仍险急
典故:刘皇叔托孤
凄凉
三、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思考课后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二、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2、学生品读⑦⑧段,品味生动地描写了江水的险、峡山之高、云雨之奇妙多变的语句。
学生发言后老师整合:
①“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②“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出一两丈高的浪堆。”“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③“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④“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快刀切成似的”形象地写出山的峻峭。
⑤“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像牛马,像虎豹”,形象地描摹出云的变幻多姿。
三、讨论:本文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参见教参)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三峡》教案设计 篇5
1、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疑释难,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教学媒体:录音机、多媒体
《巴东三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2、三峡不同景物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文章,学会欣赏。
4、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游记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2、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汪洋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3、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一(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二(3—10自然段):按游踪的前后,分别具体描写游三峡的见闻。
4、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归纳:船从宜昌上驶,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三、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三峡离我们现在所在地并不远,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中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归纳总结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诗、谚、典故结下了不解之缘,呈现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其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三峡给历代文人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三、品味语言
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江水的险,四个排比短促有力,读起来给人以窒息的感觉。“窄、急、曲折、多滩”令人不寒而栗。排比句式整齐又稍有变化,读起来和谐有趣。
2、抓住峰的多与高的特点,语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以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感觉。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山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情态,另外还使用顶真的手法“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受,很有情趣。
3、运用比喻“像牛马,像虎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巫山云雾的变幻多姿。另外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巫山的云比庐山的更有趣。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五、巩固
朗读课文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七。板书设计:
总说三峡:险恶、最为险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惊异
具体描述三峡:西陵峡: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峡紧张
灯影峡;江北山险峻而无味,即景诗轻松、崆岭峡牛肝马肺峡:青滩叶滩不算滩极为可怕
米仓峡:水没以前急,山更险峻王昭君浣装(典故)巫峡:水险、山妙、云奇有情趣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刘皇叔托孤凄凉
总结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轻松
三峡教案设计优秀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
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巴东三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三峡的具体方位,在头脑中形成总的印象。
B、让学生掌握游踪顺序。
C、作者对三峡三处景点的介绍方法并不相同,比较三个景点描写方法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培养更加热爱祖国的感情。
B、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事业。
C、通过自然景物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
了解旅游景点方位并掌握游踪顺序,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比较不同景物的不同写法以及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感情,品味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
教法:
本课以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以学生介绍三个峡为重点。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了解游踪以及景点方位。
教学课件:
运用了Authorware技术,并将在网络上下载的图片以及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应用于课件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认了解生字、解词进行基础认知自由认知,了解生字、解词
1、生字注音
鲤鱼(lǐ)怒吼(hǒu)恐怖(bù)渺小(miǎo)
玲珑(líng)潇洒(xiāo)袅袅(niǎo)情绪(xù)
短促(cù)崆岭峡(kōng)谚语(yàn)浣妆(huàn)
秭归(zǐ)壑(hè)耸立(sǒng)蔚蓝(wèi)
峰巅(diān)瞿塘峡(qú)夔门(kuí)滟滪堆(yànyù)
2、词语解释
怒吼:怒,气势盛。形容发出巨大的声响。
恐怖:害怕,畏惧。
渺小:微小。
惊异:奇怪。
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险恶:(地势、情势等)危险可怕。
险峻:山高而陡。
青葱:深绿色或浅绿色。
袅袅不断:形容烟雾缠绕上腾,不间断的样子。
即景:当时或当地的景色。
短促:时间很短。
谚语: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晴爽:天空中云少或无云,很清亮。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迷蒙:昏暗看不清。
二、导入:
导入课题切入课件
三、探究学习(多媒体显示)
1、作者简介
刘大杰(1904~1977),湖南岳阳人。曾在上海大东书局做编辑,在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执教。1949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参加过《辞海》、《中国文论选》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德国文学简史》和《东西文学评论》(全三册)《魏晋文人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另有《古典文学巨著》《与讽刺文学》等论文多篇。
2、结构探究
全文共十段,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船尚未行时的所感、所想。
整篇课文,作者都是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虽然写本文时作者一定是去过三峡的,但他还是在第1段安排了尚未去时的所感、所想,这样写的作用:一是使文章读起来层次井然,先后有序;二是设置悬念,“猴子现在虽说看不见了,三峡中山水的险恶形势,我想同往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读到这些,我们不禁产生几个疑问:“现在的三峡同往日一样吗?”“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怎么样?”如此,牵引着大家继续往下读,寻找答案。当然,作者也不忘发表自己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向往:“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接下来,作者开始根据行程向大家展示大自然的奇伟了。
第二部分(第2~9段),根据船的路线分景描写三峡的山山水水。
第2段,游程开始,简括路线,引出三峡,宜昌→重庆→三峡→巫峡,从宜昌到重庆,以三峡为最险,三峡以巫峡为最奇。
第3段,第一站——西陵峡,西陵峡分四段,第一段黄猫峡,无险奇之处,“山虽高,然不甚险;江水虽急,然不甚狭。”作者笔墨轻轻一点,移至他处。
第4段,西陵峡第二段——灯影峡,因为作者“最爱黄陵庙”,故笔墨停留较多,还有他即景的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可见爱之甚深。既然喜爱,必有理由:一是因为此为古庙,环境甚好,一面枕江,三方绕树;二是竹子潇洒,花儿艳丽多姿;三是与山水相调和,带着浓厚的江南风味。
第5段,西陵峡第三段——崆岭峡,这里有两处风景,牛肝马肺峡和崆岭滩,这里的山水很有特色,因此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牛肝马肺峡“两旁的山,像刀削成似的,横在江中,成一个极曲折极窄的门,船身慢慢地从那门中转折过去”,崆岭滩也极险,“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形势极可怕。上水船在这里都得特别小心。”为了让读者对其险可想而知,作者接下来引用了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这是对内容的极好证明和点缀。
第6段,西陵峡第四段——米仓峡,又名兵书宝剑峡,这里的距离不长,水势没有以前那么急,因此作者紧紧抓住富有特色的东西——山崖来写,后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这个特点做铺垫。引用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方面极赞“赴”字所用之妙,一方面又从侧面烘托了此处山峰多而富于变化,这种间接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很精妙。
第7、8段,过了西陵峡,到了巫峡,文章开头就交待过巫峡,这里是三峡最奇险最美丽的地方,因此作者着墨最多。对于巫峡,作者是围绕三种景物来写的:山、水、云。“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云呢,作者没看到,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云进行描写,而是转述老先生的话让读者对云也有大概的了解,“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对山水的描写中,作者的语言很精彩,“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一个“咬”字,将静的事物写活了,不由地在读者面前浮现出一幅山山环抱,山山紧连的情景。“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子非鸟,焉知鸟“拼命”?但作者知道了,而且也努力想让读者知道,因为山那么险峻,他“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第9段,过巫峡即入瞿塘峡。这里的山水倒没有什么可写的了,但借着历史的沉淀,作者重点着笔白帝城,“古刹”、“苍冷”、“隐约”、“钟声”、“断断续续”、“凄凉”等一系列冷色调词语的使用则使人们不禁抚今追昔,默默伤感起来。
第10段,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段,三峡游完了,课文也该结束了,但作者仍未忘记再次点明主旨,“满船的人,一到这地方,都感到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心灵中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阵轻松,好像一个人从险峻的山顶上走到了平地,从一个黑暗的山洞里走出了洞口似的,大家都放下心来,舒舒服服地喘了一口气”,游客们此时才真正放下一颗心来,可见经过三峡时,那种山险、水急的情景多么让他们紧张了。
附:文章结构提纲
四、作业布置
课件展示《基础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主旨探究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
二、线索探究
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另外,全篇文章详略得当,对每一景点景物的描写并不面面俱到,而是择其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描述。
三、写作特色
(1)本篇游记是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描写景物,次序井然。
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另外,三峡景物很多,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详述,全篇文章详略得当,次序井然。
(2)抓住景物特色,有详有略。
长江三峡,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景物之特色各不相同,作者介绍时言简意赅,抓住了要领。西陵峡四段,着重写山、水的特点;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
(3)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
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连用四个“险”字,写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人手法:“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两旁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写巫山云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四、课堂训练
课件展示《阅读拓展》
《巴东三峡》教案 篇9
力与美的“山水画廊”
——《巴东三峡》赏析
江苏海安丁所中学 丁海意 陈盛华
读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郦道元的《三峡》,已经让我们领悟到三峡的壮美。可只有在读了刘大杰先生的《巴东三峡》后,才让我真正领略到三峡的雄壮与秀丽,感受到它的雄、险、奇、幽。可以说,三峡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体——一座浓缩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
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劲健美
余秋雨先生说过:“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点冲撞。”我没到过三峡,是刘大杰先生带我品位了三峡,他的《巴东三峡》卷起了我心中的旋涡,使我无端涌起一腔沸腾的豪情。
《巴东三峡》一开头就让我们感到一种力量。“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刘先生还没有具体介绍三峡,已经让我们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一种雄壮之美扑面而来。
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三峡,领悟三峡,他依次给我们介绍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正是由西陵峡的险,巫峡的秀,瞿塘峡的雄,构成了一副巨大的山水画廊,风云际合,气象万千,有两岸连山,隐天蔽日,一川激流,水急浪高之劲健气势,又不失江流湍急,回清倒影,风光雄伟秀丽之壮美。
这不,刚到崆岭滩,刘先生如此描绘道“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形势极可怕。上水船在这里都得特别小心。”的确,俯视江流,浪涛翻滚沧漩不断,水声隆隆,给人以“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正因如此,行船的人才有这么一句谚语:“青滩叶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充分表现了巴东三峡的狂涛怒吼、礁险涡凶的劲健美。
二、山水清音,怡情畅性的和谐美
西陵峡是险峻的,刘大杰先生分四段给我们作了描绘。写了黄猫峡的“山高不险,水急不狭”;灯影峡具有“浓厚的江南风味”;崆岭峡的“山形水势,突然险峻”;米仓峡的“水流太急,山更高峻”。试想一下,在群峰高不见顶,崖壁直立如墙的三峡,居然建有黄陵庙,并配有浓绿的树木,潇洒的竹子,红紫色的花朵,再加上袅袅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让我们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难怪刘先生来两句即景的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力与美”完美结合,怡情畅性和谐统一,这也许才是三峡的最可爱之处吧!
刘先生称巫峡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并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到“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船行其间,宛如进入一条曲折迂回的画廊,忽而大山挡前,似无去路,忽而峰回路转,一水相通。为了把游记写得更有味,刘先生还写了巫峡那变化多姿的云。“有的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的确,巫峡秀色,尽在群峦叠翠,云雾迷朦之中,再加上“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你说,三峡是威武雄壮的男子,还是柔情似水的女子?
三、巫山云雨,白帝晨昏的古今叠映美
刘大杰先生最后给我们介绍了最短的瞿塘峡,所用字数不多,却让人感受到一副神奇的图画,简直就是一座浓缩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正因为有“巫山神女”、“刘备托孤”的故事,白帝城才会成了历代文人喜欢游历的地方,才有李白在此斗酒高峡,杜甫在此以诗会友,放翁在此忧患天下……才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绝唱,才能更到位地品味三峡的古今叠映美!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巴东三峡的力与美涵养着文化,收伏着心灵,永远值得我们一次次地探寻和一遍遍地重温。
作者通联:邮编226632 联系电话:0513—8332699,0513—8016386 e-mail:
《三峡》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作者游览三峡经历的游记。
全文以游览的时空为序,从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闻名世界,写到船进三峡,亲眼看到三峡神奇的自然美,再写巫山十二峰美丽的传说,转而对葛洲坝工程发出由衷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三峡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迷人山川的无比热爱。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真切的情感。文章用词准确,文句形象、生动、贴切。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色吸引着游客。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了作者乘游船游览三峡的情景。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作者感叹三峡自然美,更赞叹人间奇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会5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4.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形象,感受三峡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词。
2. 整体感知。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可你知道长江上壮丽而神奇的'三峡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2、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三峡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三峡游》在读中感受作者优美的文字,开展丰富的想象,一同随作者游览三峡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1. 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2. 互动交流,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3. 作者游览三峡时,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
4. 作者同你们的感受相同,浏览全文,找到能概括作者游览三峡感受的句子,带着你们的体会读一读。
5. 初步指导感情朗读句子: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过渡:为什么说“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下节课,我们再次读文,细细去品,深入去感受。
三、布置课堂练习。
1. 写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2.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子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质疑,承上启下。
1.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随作者一起游览了三峡,沿途我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何感受?
2. 为什么说“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读文,细细去品,深入去感受。
二、精读品味,感受三峡之美。
1. 默读,看看哪些景物让你有美的享受?抓关键词句品一品,说一说,再美美地读一读。
2. 全班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
(一)动态的山水画:
1. 抓住课后习题三的句子去品:第一句生动形象地将对对峙大江两岸的陡峭的石壁比喻成人们所熟悉的大门,可见石壁陡而险,而且这石门还是被江水推开的,可见江水之急之猛;第二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流急船快,神速至极,眨眼之间山峰就落在身后很远。
2. 感情朗读,读出此处的喜爱与敬畏之情。
(二)内外兼美的神女峰:
1. 形美,传说美。
2. 读出陶醉、赞美之情。
(三)高大雄伟的大坝:
1.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大坝的作用:
(1)谢洪防涝;
(2)水力发电等体会大坝真是人间创造的奇迹。
2. 读出赞美、自豪之情。
(四)小结,感情朗读写景部分。
三、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通过读文、学文,我们不仅随同作者游览了三峡,看到了——(生:动态的山水画、内外兼美的神女峰、高大雄伟的大坝);也同作者经历了他的情感历程——(生:从企盼的“兴奋”到欣赏的“赞叹”,最后到“美的享受”)。
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学习这篇课文也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啊!说说自己学完本课后其它的感受与收获吧!
四、布置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