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案(13篇)

发布时间: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敬业的小编Waner帮家人们找到的13篇春望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望》教案 篇1

一、猜猜他是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作家作品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三、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变,次年六月攻破潼关,长安沦陷。七月,肃宗继位。

八月,诗人从家中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

《春望》这首诗写于757年,诗人触景伤怀。

四、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古诗的方法初读:整体感知;再读:把握情感;三读:品味赏析;四读:背诵全诗。

五、诗意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六、问题

1.首联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丛生。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后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这首诗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表现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的心情。

3.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伤时政,久别思家,反而使诗人见花流泪,闻鸟而惊心,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恨别思家的深沉感情。

4.赏析“溅”“惊”二字。

“溅”“惊”二字,在句中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因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看到落花反而使我的泪水飞溅,听到鸟鸣反而使我心惊。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

我比较赞成第二种。第一个以诗人为主,注重描写个人情感和感受,但是不够表明此时的“悲凉和无奈”。第二个以花鸟的不常态表现,说明此时的悲怆和惊心。这是经典的拟人手法的应用,连花鸟这无意识之物都晓得此时的离别惆怅,诗人如何不动容。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写出战祸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难得。这两句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以平常语写出苦境真情,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的情感?

反映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现状的忧愁,既思念亲人又叹息自己衰老的思想感情。

8.《春望》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的?

通过描写破败的春城,杂草丛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借景抒发作者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9.本文最突出的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景中有情,后四句重在抒情,借事抒情,但情中也有景。

春望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涵,熟读背诵。

2、深入理解名句,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领略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有感情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学习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学习方法:诵读

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二、出示目标

三、知人论诗四、初读感知

五、复读解意六、品读悟情

七、拓读识人八、课外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知人论诗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大师李白和现实主义的大师杜甫。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去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屏幕上展示课题,板书课题)

一起来看一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齐读目标)

过渡语:学习诗歌首先要了解作者,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诗,这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条件。

1、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创作背景

过渡语: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757年,诗人在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二、初读感知,读好节奏

学习诗歌,方法之一便是多读。我们先自己把诗歌读一读,初步体会一下诗的节奏和感情。

1、自读

2.多媒体播放诗歌范读(听康桥老师读,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3.小声学读(了解了朗读技巧,我们再来感受一遍古诗,这一次,我们小声读,注意体会节奏、重音、语气)

4.学生放声自由朗读。(红学家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

5、个别读(哪位小组先展示一下?谁自己展示一下?)

6.学生齐读。(来,捧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7.解读标题。

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杜甫在国都长安春天的时候看到的景象。)

二、复读诗歌,理解诗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学生活动)有小组内理解不了的诗句吗?哪个小组来解决?

译文: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头发早就百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二、品读诗歌,感悟情感

过渡语:了解了诗歌的大意,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诗歌的语言。诗歌是抒情性的,诗歌语言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组活动来感悟诗歌的语言魅力。

1、小组活动

(1)请赏析首联中的“破”和“深”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抒发怎样的情感?

2、师生共析:

(1)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山河、草木、花、鸟。

“国破”是什么意思?(国家破亡,国都被攻破)破还可以说成破败,破败不堪。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

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你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生自由练习朗读。师:无比的悲痛、忧伤,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

鸟语花香,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为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鸣而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就仿佛是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触景生情,见花落泪,听鸟鸣惊心。

(2)“抵万金”的意思是?杜甫是756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鄜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间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家人报平安的书信,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连那个簪都插不上了。

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只有45岁,人正是壮年。但他为国家的时局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亦然是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

3、总结板书

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的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写望到的春天长安城的败象(板书:望春城败象),抒发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忧伤之情,是忧国(板书:忧国);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板书:念亲人境况)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是思家,(板书:思家),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诗中先忧国,再思亲,最后写到自己的衰老,全诗沉郁顿挫,真挚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五、拓展阅读,再识诗人

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展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齐读)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剑南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1.本诗写了哪些形象?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表达的感情是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

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

补充资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4岁)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6岁)(36岁的诗人杜甫写下了他一生执着追求的理想:辅佐皇上,使他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民风淳朴的生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4岁)(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9岁)

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不仅仅是文学的丰碑,更是人格的丰碑!

让我们大声诵读,用朗朗的书声,向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致敬!

七、你心中的杜甫

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那么,你从以上形象中,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写出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

结束语:从一首诗,我们读到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立体的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他的厚重与伟大,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杜甫是一首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杜甫是一曲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

八、板书设计

望春城败象、忧国伤时

春望

念亲人境况、思亲悲己

《春望》原文和译文 篇3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春望》教案 篇4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春望教案 篇5

教学要点:①朗读②赏析③探究④拓展

教学难点:①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春望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作文吧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做到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教学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

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课件出示插图)他是谁呢?(杜甫)

2、简要介绍杜甫的资料。

3、简介《春望》一诗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听录音朗读《春望》。)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注意搔、簪是平舌音。

3、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

1、齐读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春望”是诗人杜甫在国都长安春天来临的时候看到的景象。

2.小组内交流诗句大意。讨论:

(1)那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2)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3.全班交流: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理解“国破”和“草木深”的意思。

明确: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引导:a.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

b.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c.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点名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2)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a.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齐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质疑、解疑: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作者为何却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试说诗句大意: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

c.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泪了,诗人留下的是什么泪呢?(伤感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叹息之泪……)“别”仅仅是一般的离别吗?(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永别……)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由练习朗读——点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背。)

(3)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a.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请男同学把后面两句读一读。

b.质疑: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谈感受,结合“烽火连三月”的背景,从而感受到在当时“家书”上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金”还要宝贵。)

c.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d.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齐声朗读七、八两句)

e.再读一读,体会诗人忧国思家的忧愁之情。

4.小结。

师: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春天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盼、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也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行不行?(配上音乐,自由大声地练读全诗。)

四、拓展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幕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思考: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喜)

2、边读边理解诗意,小组合作探讨:

(1)“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作者听到的什么消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此时作者流的是什么泪?听到这个喜讯作者和他的家人都是什么神态呢?

(2)诗人“喜”什么呢?他还想干什么?美好的春光,可以伴随我更好地回家。回家要经过哪些地方?

3.总结: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

五、背诵《春望》,创新作业。

1、背诵《春望》。

2、拓展作业:

(1)假如你在客栈遇到了老朋友——杜甫,你会对他说什么?

(2)用学到的赏析诗歌方法再积累背诵杜甫的其他的诗篇。

杜甫《春望》教案 篇7

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收获良多。

。我的设想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量多读,并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在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思,以读带学,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

在教学中,老师多提问,少讲解,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所以我设计了很多思考题目,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布置的扩写题目,老师可以示范性的先写开头,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效果。

春望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另外简单介绍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诗歌体裁的认识。

三范读

让学生在听朗读感受诗文的同时解决一些字词的读音问题。

四字词正音

抵(dǐ)搔(sāo)浑(hún)簪(zān)胜(shēng)

五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同时感受诗歌声韵美。

六重点字词

国:国都

破:沦陷

城:长安城

感时:感伤时局

恨:遗憾、不满意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相当于。

浑:简直。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七感知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说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小组讨论)

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八问题设置

课文题目是“春望”,作者“望”的是什么事物呢?

引导学生说出每联描写的事物。

答案:国破、城春、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九理解课文内容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说为主,在说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和感情)

十朗读课文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全诗感情,并让学生发现本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十一名句赏析

(一)引导学生找出本诗中的名句

(二)向学生介绍名句赏析小方法

(三)让学生赏析名句

十二概括全诗思想感情

向学生介绍“通过__表达__”这个概括中心思想的句式,并让学生用此句式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

十三朗读并背诵课文

十四默写本诗

春望教案 篇9

春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二、关于杜甫和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如何学习诗歌?

第一招:多读--读出诗韵

1、读准字音

2读出重音和节奏

3读出疑问

第二招:多思--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四、合作探究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五、中考链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春望教案 篇10

学情分析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喜欢诗歌,但惧怕对诗歌的学习。诗歌高度集中的语言,给积累不多的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可以说,学生对诗歌是又爱又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背景,了解杜甫及其在诗歌上的贡献。在教学中感悟诗歌的情感。学习诗歌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品读,在探讨交流中把握诗歌感情,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理解历史盛衰有其必然性道理,体会作者的忧国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诗歌的写作背景,表达的情感及写法特点。如何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内容——《春望》

导入: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令人遐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给人以希望。然而,谁又曾想过,那战火纷飞的春天的景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诗,看看身在囹圄中的他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独特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参考教参)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其诗诗艺精湛,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到衰的尴尬年代,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空有才华而不得志。他的诗又多反映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困难生活的同情,其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的都城长安。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二)、朗读感知

1、感知诗歌,读准字音。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2、音频朗读,体会朗读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尝试把握节奏

4、再听朗读,体会朗读情感

5、学生再度,读出情感并能背诵

(三)内容感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破败衰亡,城中草木依旧,物是人非,更加凸显哀伤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情至深,哀伤之情深入骨髓,善喻善感,词格生动,感悟时局花儿落泪,离愁别恨,触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不断,家书难求,思家念亲之情浓烈)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小事件展现大手笔,将忧国之情推向极致)

1、诗歌有极强的画面感,本诗也不例外。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抓住诗歌的意象,尽量利用想象的方法去体会诗歌呈现出的画面感,体会诗人那种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A、山河破碎、草木深沉,国家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春景撩人,于亡国的心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时宜。(都城春景,国都败象)

B、感时伤怀,触目花泪流,恨别惊鸟心。(独伤天地伤)

C、烽火三月,尸殍遍野。家人音信杳无,家书是何等的弥足珍贵。(战火连连,尸骨如山)

D、忧愁的白发早已散落凋零,发簪早已羞于对白发的装饰,“不胜簪”的白发正好衬托出诗人的亡国之忧。(搔手弄白头,垂暮晚景忧)

2、诗歌赏析:

国破家亡,时局动荡,都城呈现一片衰败之景。感悟时事,人的心境极度悲伤,似乎连花也掉泪,鸟也伤心。连绵的战火阻断了亲情往来,家书难求,忧愁的白发日渐稀少,连发簪也插不上了。

三、教学探讨及互动交流

抓住重点字词,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问题: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破,深,感时、溅泪,恨别、惊心。白头短,不胜簪。

2、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思家念亲之情?

烽火三月(连),家书万金(抵)。

3、互动环节(突破教参,引导学生对诗句作开放性的理解,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探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中,对“草木深”一词的理解。

抓住“草木深”一词作探讨。对此句的理解,可根据学生的层次、倾向性等作分析。

“草木深”作两种理解:

、繁茂迷人的草木,与亡国的惨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作者的亡国之情。

、繁茂的树木丛中杂早丛生,无人打理,凸显京城荒凉衰落之象。

A、国家衰亡,山河依旧,昔日繁华的长安烟花之城,如今在战火中早已破败不堪。都城春天依旧,景致迷人,亡国之人怎能醉心于如烟的美景?

B、草木依旧,物是人非;草木虽繁茂迷人,但无人打理,所以杂草丛生,国都早已荒寂一片。渲染出一种国之将亡的凄伤。

4、学习诗歌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写景中蕴含抒情,为下文的抒情叙事作总体铺设。“国破”是叙事抒情的前提,“破国之忧”是整首诗的情感主调。

诗歌写景中抒情,抒情中含叙事。写都城春景,抒亡国之情,写生活小事,抒亡国之忧,诗人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不着痕迹,技法高超,值得借鉴。

四、教学拓展

1、学完这是诗,你认为诗中有无对战争残酷的描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2、国破家亡,无国哪有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康,国家衰亡,外族凌人。中日钓鱼的争端就是国家衰败的遗瘤!

3、世界为何硝烟不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五、教学小结

《春望》可作“望春”解,是杜甫的一首忧国伤时之作。读此诗,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出诗人那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情怀。

诗歌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描写生活场景细腻感人,“白发”更是衬托了诗人对国之忧虑,越搔越短的白发,更是将诗人的愁苦推向了极致。家人因战事而溃散,烽火中的家书又何止万金之重呢?

七、课堂巩固练习:

1、杜甫诗三首选自_______,杜甫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其诗被称为_______。与李白合称_______。

2、默写《春望》诗。

春望的教案 篇11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春望教案 篇12

春望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

2、理解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满富诗意的季节。在春天有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丽;有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喧闹,也有着“泥融飞燕子,沙暖卧鸳鸯”的温暖与舒适。然而,几千年前的一个春天,诗人杜甫在长安究竟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

2、理解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情感的写法。

三、诗人及背景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756年六月叛军攻下唐朝都成长安。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四、朗读诗歌

1、学生自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把握好感情基调。

2、学生起来展示朗读。

3、齐读诗歌。

五、诗歌赏析

1、诗人在本应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国”是指都城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忆昔开元全盛时,”“冲天香阵”“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但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只剩山水。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这里的“草木深”写出了长安城内杂草丛生。因此,这一句是用“山河在”、“草木深”反衬了长安城的残破和凄凉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2、看到残破的城池,疯长的草木,作者内心的伤痛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看到盛开的繁花和婉转的鸟鸣,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如何理解呢?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怀时局,看到花开不禁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不由得心惊。一说这是反衬的手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者虽然有别,但是精神却能想通,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

3、这一联在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战争不仅带来了破坏,还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给诗人带来离别。你怎么理解颈联的内容?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连三月”写出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

5、在忧虑国家,感怀时局中,诗人的心绪是烦躁不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忧虑国家、烦躁不安、伤心悲痛、白发苍苍等形象。

7、再次朗读诗歌。

六、小结

相信学完这首诗歌我们都会被作者那忧国忧民的精神上所感动,也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学习杜甫心系天下的博大情怀。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将《春望》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春望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在描写景物之中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处于沦陷后的长安,一片忠心,无限悲愤,对以往岁月的回忆,对眼前山河残破的悲怆。作者的这种感情并没有一一写出,只写了山河依旧而都城已经陷落,春色又降但却满目荒芜,多少感情只寄寓在景物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问)

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一句中,应抓住"破""深"字来体会:由"破"字想到了什么?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废墟的场面,残垣缺瓦,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地。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明为写景,实为写感。简单的一个"破""深"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歌之精妙。(读诗可抓住关键词来体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通过写鸟和花的感时恨别,更加烘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时恨别之情,这是看到景物触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属于哪种写法呢?(问)

答:触景生情

这两句可浓缩为"感时恨别",一个"感"字,"恨"字把作者的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的内心痛苦表露无遗。因此我们从这可看出"感时"的"时"即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句;"恨别"的"别"即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也可见颔联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首联进一步深化,又顺理成章地引出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颈联是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同时,我们也可认为诗人珍视的"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混乱的急切愿望。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烽":古代边境上遇有敌情,就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战争。古代的烽是用狼粪烧的。

"连":说明战争时间长,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尾联总写了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簪不住了。"白头"两字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位满头白发,因焦虑忧思而频频搔头的形象跃然纸上。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见诗人忧思之深。"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忧,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一生活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白头搔更短",可见愁乱苦思家已到极致的地位。"浑欲不胜簪",则是前一句的结果。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七)总结全诗:(课件显示)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忧乱伤春之作。诗的前四句即前半部分是诗人感时忧国的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抒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象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思家念亲。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也是诗人所擅长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