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奏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音乐节奏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有表情唱这首歌,唱准八分音和附点音符。
2、感受歌曲的'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铃、木鱼、响板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当中进教室
2、练声:1=C--F,练习曲《小星星》
3、师随《我的皮鞋踏踏响》的录音表演引题。
4、幼儿说说:
1)小朋友听到歌里唱什么?老师在表演时哪个动作最多?
5、教唱歌曲:
1)师弹旋律,幼儿学词。
2)师和幼儿完整唱这首歌,引导幼儿唱准八分、附点音符
3)引导幼儿边唱边用手、脚打节奏。
4)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器的伴奏。
6、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听音乐自由动作出活动室
音乐节奏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童话故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小红帽》的故事是孩子非常熟悉的。因此,在欣赏故事之于,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尝试着做表演者。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教师通过选择《小红帽》这一题材作为打击乐进行教学,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也使得幼儿活跃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用身体和手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型。
2、认识乐器木鱼,能根据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分声部演奏。
3、在集体演奏的过程中,体验集体合作的愉快。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小红帽》这一故事内容。
(2)幼儿已玩过“小红帽”的游戏。
物质材料准备:
(1)乐器节奏图。
(2)打击乐若干:铃鼓、圆舞板、木鱼。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动作表现。
1、音乐导入,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今天,我们和小红帽一起去外婆家吧。”
2、用手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型
“那我们再听着《小红帽》的。音乐坐到位置上来表演一下。”
二、提炼节奏,感受乐曲。
1、分声部练习。
刚刚我们是一起拍手、拍头、拍肩的,现在我们来分一分,哪一组愿意拍手?
2、交换声部练习。
三、乐器演奏。
1、认识乐器木鱼,引导幼儿根据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分声部演奏。
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种乐器,我们看看有哪些。
我们听一听木鱼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你觉得音乐的哪里可以用木鱼来演奏?
2、看指挥演奏乐器。
3、交换乐器演奏。
4、总结提升,结束活动。
“天黑了,我们和小红帽一起回家吧。”
音乐节奏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活是节奏的源泉。各式各样的节奏,隐藏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等着幼儿去发现、模仿、表现。而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的用品、工具甚至废弃物,随手拈来都是可以发出有趣声响的乐器。
厨房正是这样一个集中了节奏和乐器的场所。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把目光投向厨房的时候,他们既好奇于形状各异的厨具,又被厨师们摆弄厨具所发出的声响吸引住了,本能地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也能动动手。
而孩子们的摆弄,只是满足于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或是模仿厨师做菜的模样,偶尔无意地敲出简单的节奏型,却并无深入探索的意识。用怎样的线索将幼儿的节奏表现,与厨具乐器的使用结合起来呢?我选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食品——蛋炒饭。制作蛋炒饭的过程中蕴含着节奏的变化、厨具声响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创造空间,适合大班幼儿感受与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运用厨具的。不同音色,选择适宜的节奏,表现蛋炒饭的制作过程。
2、体验运用厨具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节奏短句卡,厨具图片,节奏谱。
2、音乐磁带、课件。
3、布置成厨房情景,散放各种型号的锅、锅盖、盆、碗筷、勺子、砧板、擀面杖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节奏乐片断
(1)师:我有一段音乐请你听听,猜猜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欣赏,幼儿自由猜测。)
(2)师:一看吧。(视频欣赏)音乐是从哪里制造出来的?厨师用到了哪些厨具?你听到了哪些节奏?请你学一学。
2、讨论音乐情节
师:厨师们在做什么好吃的?蛋炒饭是怎样做的?(引入课件,出示步骤图。)完成蛋炒饭有磕鸡蛋、打鸡蛋、切胡萝卜、炒饭……这么多步骤啊!这些动作中节奏都一样吗?(再次欣赏视频)有哪些不同的节奏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快慢不同的节奏卡,引导幼儿逐个语音节奏练习。跟随课件完整语音练习。)
3、探索厨具音色
(1)师:用厨具能表演制作蛋炒饭的声音吗?(演示用筷子和碗敲击模仿打蛋的声音。)哪两样东西碰一碰能发出磕鸡蛋、打鸡蛋、切胡萝卜、炒饭的声音?(个别幼儿演示,启发幼儿思考:你想表演哪个步骤?还有哪些厨具可以表演这个声音?)
(2)师:请你也来试一试,怎样表演做蛋炒饭的各种声音。
幼儿自由尝试,并交流:哪两种厨具碰起来的声音像打鸡蛋(切胡萝卜、炒饭)?(将幼儿选择的配器贴入节奏谱,集体敲敲节奏。)
4、厨具演奏
师:用厨具来表演吧。请你选择一种合适的厨具。(按准备鸡蛋、准备配料、制作炒饭分成三个声部)轮到一项工作的时候,其他厨具不发出声音。(引导幼儿随着课件完整演奏,可交换乐器。)
5、激发小组合作
师:我们分成小组来试一试吧!请你们三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完成一份蛋炒饭,一个人准备鸡蛋,一个人准备配料,一个人炒饭。(引导幼儿分组练习。)你们能用和老师不一样的节奏来表演蛋炒饭的过程吗?(鼓励幼儿进行新的尝试,发现幼儿的新节奏,演示幼儿创编的个别节奏,集体模仿,再次演奏。)
师:我们的蛋炒饭完成了!用这种方法还能做更多好吃的呢,我们再去试试吧!,
活动评析: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生活中到处有教育,关键看是否善于发现。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发现了厨房用具发出的节奏美,并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首先让幼儿来欣赏音乐,观看厨师制作来引起幼儿的兴趣,随后根据蛋炒饭的过程给音乐加入了情节,再根据各种制作需要利用各种橱具的音色来配节奏,到最后的表演与小组合作,一些都是自然天成。
在表演中教师能利用橱具的自然声音让幼儿来进行探索,并根据制作蛋炒饭的需要来配器,给了幼儿发挥创造的空间,给了幼儿自然美的享受。
音乐节奏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造型和设计知识的基础上,以进一步的运用线条、色彩、肌理、形状等造型表现方法和学习设计的造型、媒材、形式原理、制作方法等为目的的课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能力目标: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法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和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利用不同的媒材和表现形式设计图形,表现出美术的节奏。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跳棋。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白纸、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找节奏
1、感受节奏 播放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倾听,感受音乐中的。节奏。 然后展示两幅绘画作品,一幅图上建筑物的窗户、柱子都有规律的排列着,庭院里的花草树木也有间隔的栽培。另一幅图上都是同样的纹样,但是大小、方向、颜色、粗细都不一样。 请同学们简单的说一说,这段音乐和这两幅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板书课题:《美术的节奏》
二、赏图片聊节奏
1、欣赏:展示事先准备的图片(有节奏的作品和没有节奏的作品),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种图片看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2、观察:着重欣赏有节奏的示范作品(排列方式不同的和排列方式相同的),试着思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表现方式?为什么喜欢?在排列方法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同的材质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同的感觉呢?
师:这就是美术中的节奏。
3、讲解:介绍节奏的概念、特点和规律。
师:这时候就有小朋友会问,老师,节奏不是音乐中才有的吗?其实啊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节奏一开始确实是音乐中的术语,指音响的轻重缓急和节拍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规律,但是这种规律不仅仅只有音乐才具有,美术、体育、文字、甚至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特有的节奏。 师:而美术的节奏,就体现在形式的排列组合和表现的方式上,比如说,一条粗的线条和一条细的线条一起,反复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这样就会让人感觉有起有落,最后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节奏感。
4、寻找:让学生观看教材上的示范图,根据美术节奏的特点,来找一找身边具有节奏感的物品。
三、当画家绘节奏
1、示范:教师通过投影仪,在跳棋的棋盘上随意的摆放几个颜色相同和不同颜色的棋子,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摆放方式,产生的节奏都有所不同。
2、讨论: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节奏的表现,分成小组,讨论表现的方法及合作方案 你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美术的节奏呢?
3、汇报:各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和合作方法后将本组的合作方法和制作方案向全班同学介绍。
4、制作:播放节奏感轻快强烈的背景音乐,鼓励学生以单独完成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动脑,展开想象,以绘画或剪纸的方式设计一幅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教师下到小组适当地参与,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展作品评优缺
1、展示:办一个交流会,让学生们在背景音乐活力十足的节奏中展示作品,并且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评价:让所有的同学作为观众,从构思、创意、制作技法等方面以欣赏宽容的态度对作品进行评述,教师对每一个作品的亮点和优点进行肯定和夸奖,对不足之处给予委婉的提醒。
五、谈收获试创新
1、小结: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的感受,有没有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的吗?你觉得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
2、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尝试用纸浮雕的方式制作一幅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音乐节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3、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大鼓一只,小鼓若干。
2、彩色节奏卡若干,音符娃娃若干,小节线若干。
3、幼儿已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节奏鼓《鼓旦旦》。
师:找只小鼓做朋友吧,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幼儿根据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演奏。
2、送小鼓休息二、节奏练习。
1、看一组幼儿在海滩上玩耍的录像。
2、幼儿互相交流在海滩玩耍的情景。
3、节奏练习。
师:“我的大鼓想知道你们在海滩上都玩了些什么。”
老师有节奏地边敲大鼓边问幼儿:你在|做什么|幼儿用同样的节奏来回答:我在|踩文蛤|
(1)部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2)变换节奏,幼儿逐个练习。
师:你在做|什么|幼:我在洗|脚丫|
1、幼儿用脚踩出节奏。
师:你们的`小脚丫在海滩上踩出的节奏就像一首快乐的歌。把你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出示节奏型x x x | x x x |,幼儿踩。
(2)个别幼儿随意踩,大家学。
三、自编节奏型
1、出示音符娃娃,引导幼儿说出每个音符是几拍的。
2、和音符娃娃做游戏:用音符娃娃编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两个小节。
3、幼儿分组摆节奏型,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用小节线隔开。鼓励编好的,先打出自己的节奏,再用脚踩出来。
4、将各组编的节奏型排成一队,幼儿集体练习踩节奏。
5、大鼓加入,幼儿再次练习踩节奏。
四、复习律动《快乐的啰唆》
师:玩了这么久,你们快乐吗?还有很多快乐你们没发现呢。走,我们一起找快乐去!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