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语文教案【优秀22篇】

发布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

《登泰山记》 1

姚鼐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 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1]

《登泰山记》 2

河南 丁亚宏

------------------------------------------------------------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案 3

《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领会泰山的地理特点和时令特点,学习本文行文描景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体会形象优美简练的语言特色,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教学重难点:领会景物特征,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重点内容:了解文章内容,领会冬季泰山特征

一、导语激趣————导语:名山大川向来备受文人骚客旅行家冒险家挑战者的欢迎,有“五岳独尊”之誉的泰山也不例外。泰山素以“雄”著称,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代帝王尊崇它,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历代文人礼赞它——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悟,这些无不激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清代文人姚鼐就曾经冒着风雪不远万里赶来登山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小结: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登山和观景,作者通过所感所见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风雪中的泰山特点。

2.再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思考:①本文从登山到观景一共有几天的游程?

明确:两天。依据一:运用天干地支和书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两天的具体日期。

依据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顶后所观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写“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由此可推出他们在山顶宿了一晚,而且极有兴致。②登山路线如何?(展示登山线路)

明确:有两条。一条是作者与友人从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45里);一条是古人登山路径既从泰安——东谷——天门(山巅)

四、具体研读㈠分析第二段1.请一生读,师生评价。2.此段泰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确: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险峻的。依据是:第一,作者不畏风雪不远万里不放弃机会,可见倾慕泰山已久,足见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级,有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沿途有名胜就知其古老闻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更是令人胆颤心惊;其次,泰山是雄奇高远的。石级“七千有余”已显其高,全程45里,其远不言而喻;山顶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收眼底,好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怎不神奇?

㈡赏读第三段

1.大家放开声音读,老师巡视。2.泰山日出景象,提问: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学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经过)

待日出——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主观心情:满怀逸兴,心情急切盼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自亭东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为日出作铺垫)

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聚焦云色变幻)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兼绘日色云状)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而皆若偻”(掉转镜头扫描承照阳光的山色山形)

小结过渡:此段景物描绘极有层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生动有趣,给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写到此,泰山的详景应该已经见到了,那么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㈢分析最后两个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从图中进一步体会泰山冬景特点)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自然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补写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显罗嗦。

第五段写自然景观更见作者功力。这一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罅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总结过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积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积雪中的泰山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从第二段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确: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的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总结:本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笔巧妙,貌似闲笔却无一处闲笔;详写处浓墨重彩生动形象,略写处一笔带过却又紧扣事物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艺术之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登泰山记》 4

唐检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览泰山的经过及登山的路线。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今一般用于名词,云层。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句意是: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当、挡住,动词。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等到登上山顶。)今所经中岭 及山巅。(及:和,连词。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句意: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烛:名词动用,照。)

三、翻译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地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了泰安。这月的二十八日,与朋友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从南面的山脚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头砌的石阶,那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间的那一条山谷绕着泰安城边流过,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们一开始就沿着这条谷进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过中岭 ,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顶峰。古时登山,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山,天门就在道中。东面的山谷,古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称为“天门山”。一路上云雾弥漫冰滑难走,台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城郭,在夕阳的照耀下,汶水、徂徕好像一幅图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好像一条腰带似的。

四、抽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登山的过程怎样?

明确:由南麓登,始循(中谷)进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评:仅用十九个字便写出登山的全过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顶以后见到了什么景色?

明确: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腰带似的。

归纳:这一部分可分三层: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五;作业 设计: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

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                                                      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

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作者邮箱:

教学过程 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登泰山记》教案 6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群峰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 7

【目标要求】

1、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的写法,进行艺术审美,从而能够知识迁移。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太阳是光明、温暖、激情的象征。我们也司空见惯,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笔下,太阳却是那样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虽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壮丽。诗人金哲在《通往太阳的路》中写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条彩绸路”。奇特的想象、缤纷的色彩,为我们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浑壮丽景象。泰山观日出是泰山顶上一道特别的风景,那么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二、学生朗读全文。

三、教师总体分析本文构思。

作者以�

【教师板书】

时间景物特征描写角度艺术手法及效果

五鼓寒风呼啸

积雪击面

云雾弥漫近/动景侧面烘托

为日出蓄势

稍见山白若樗蒱

云一线异色远/静景烘托蓄势

须臾云雾幻成五采远/动景烘托蓄势

日上日正赤刀丹

红光下承之远/动景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

回视绛皓驳色

山皆若偻远/静景

色彩/情态

侧面烘托

拓展意境

《登泰山记》教案 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

《登泰山记》练习

1.红色字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自京师乘(chéng趁,冒着)风雪

②僻不当(dāng挡)道者

③(梅)以欹(qī倾斜)为美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买)梅者

⑤绛皓驳色,而皆若偻(lǚ脊背弯曲)

⑥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hòu辱骂)厉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下列对各句中红色字解说正确的一项(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至于誓天断发

A.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不同

B.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相同

C.两个“足下”意义不同,两个“至于”也不相同

D.两个“足下”意义相同,两个“至于”也相同

3.与例句中红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明烛天南

A.乳二世        B.多可喜,亦多可悲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抶而仆之

4.与“汶水西流”中红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B.亭西有岱祠

C.前辟四窗

D.人皆得以隶使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语者

D.顾视无可置者

6.红色字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①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以旌其所为

( )

②A.江宁之龙蟠      B.梅之欹之疏之曲

C.视五人之死      D.儿之成,则可待乎

( )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①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散文风格以________著称。其创始人是__________,刘大

和______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结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②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与《病梅馆记》反映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____,________。”

③“是月丁未”其中“丁未”是天干地支记时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____、____、____、____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____、____、____、____、申、酉、戌、亥。

④“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记年的______,农历称初一为“____”,称十五为“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其分南北者,古长城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⑤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①A ②A

7.

①雅洁 方苞 姚鼐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戊 己 庚 辛 辰 巳 午 未

④三十 朔 望

8.

①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

②文人画士的祸害酷烈到这种地步啊!

③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为职业来赚钱。

④为它们(病残的梅)流了三天泪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⑤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

一朵小花

高一(4) 郑佩丽

一朵小花在黎明破晓时悄悄地绽放。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揉开了她的眼睛,微风温柔地拂去她脸上的尘埃,鸟儿的低语悄悄没过她的耳际。她探头望着湖水中自己玉石般透亮、光滑的面庞,脸上绿嫩嫩的,没有一丝绯红,但却泛着光,闪着生命的色彩。

绿叶陪她玩耍,青草给她讲动听的童话,她尽情地享受着世界的美丽、纯净与动听,周围充盈的满是幸福的空气。这世界太美了!

但是有一天,树上垂下了一串紫藤萝,她们那高贵的紫色深深地迷住了小绿花。那紫色轻飘飘地仿佛要蒸发成一片朦胧的雾,又沉甸甸地想要沉淀出无比浓郁的紫。小绿花看看自己,伤心地低下了头。不久,一丝月季又在小绿花身边开放了,她们红的像胭脂,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小绿花痴痴地望着身边绚丽的色彩,忧郁和苦恼在她透明碧绿的心里沉积。

灿烂的夏天里,所有的鲜花都盛开了,斑斓的色彩让小绿花眩目了,她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特珠,她拥有的是花所不该有的绿色。她试图让太阳的光芒将自己染成金色,但那绿却从骨子里缓缓渗出,凝成更浓的绿。她伤心透了,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和别的花不一样。伤心的她已听不进任何人的劝慰,于是渐渐收拢了花瓣……

风变得萧瑟了,空气也令人窒息,她感到暴风雨临近了,她知道花儿的死期很快就要到了,但她一点也不畏惧……

雨坠了下来,打在她的身上,很疼。

慢慢地,她失去了知觉……

又一个清晨来临了,湖边弥漫着浅浅的雾。小绿花抖落满头的雾水,睁开了双眼,阳光又洒在了她的身上。她发现自己还活着,但紫藤萝消失了,月季不见了,满眼的,都是绿色……

绿色,你诱人,你神秘,你充满活力;

绿色,牵动风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涌动着生命的旋律;

绿色,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夏的背影,你是万物的灵魂,你是生灵的眼睛!

小绿花陶醉在绿色的波涛里;不再伤心,不再失意;� 她不在乎绿色的无处不在,不在乎绿色的默默无闻。因为绿色不似那些娇艳的色彩转瞬即逝,他是不变的永恒……

小绿花又幸福地在湖边绽开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轻声低唱,你可听见了小绿花的声音:坚强、自信……

评语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抒写了一朵小花的自信的获得。这朵小花有特殊颜色——绿色,绿色是春天生命的色彩,也是百花争妍时的陪衬色,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小花早开时的幸福,百花盛开时的失落,只有单调的绿色的懊恼,于是她不畏惧暴风雨,不畏惧在疼痛中失去知觉,可醒来后,满眼的百花凋残中,只有自己还活着,仍涌动着生命的活力,于是,知道了自己是永恒的颜色,幸福的低唱着:坚强、自信。生动活泼的笔调,形象清晰的展示了自信的获得。

《登泰山记》教学反思

一篇序言中说:“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依凭语言领悟语者的思想感情,依凭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一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忽视精神搞语言训练,丢开语言抓精神培养,都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这个教学案例,就是努力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实践和尝试,自己觉得还是颇有收获的。

一、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高大雄伟的泰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不足: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好组织者、点拨者的工作,没有采用太多鼓励性评价语言。特别是在学生出错时,引导、鼓励还不够。

《登泰山记》教案 9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

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

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

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

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

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

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

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

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

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

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

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

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

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

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11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

二、作者介绍(投影)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 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姚鼐手书墨迹

《登泰山记》 12

唐检民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 义法”,主张以“ 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 、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 论,强调“ 义理、书卷、 经济 ”,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 的\" 神气\" \" 音节 \" \"字句 \"。姚 鼐是 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 以\"考据 \" \"辞章 \"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 \"义理\"。 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 并不都桐 城人 )。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 设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         登泰山记     ——       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 13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案 14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习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习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习、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习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习,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习,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登泰山记》 15

唐检民

教学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 设计: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补充: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某年的天干就是这个年份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就是这个年份除以12所余数的对应的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 辰、 巳、 午、未、 申 酉、 戍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 16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安排两课时教学。

2.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3.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4.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5.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

(二)作者介绍(投影)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附:有关资料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 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姚鼐手书墨迹

《登泰山记》 17

登泰山记 教学目标 :⒈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⒉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二、解题介绍作者和“桐城派”三、整体感知⒈听课文录音,跟读课文⒉质疑解难,并归纳文言知识点四、具体分析㈠导语 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㈡广告激兴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

㈢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好登山线路。

明确: ⒈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⒉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㈣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

明确: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 宿   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 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㈤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

明确:⒈ 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①课文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②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示例: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⒉ 泰山日出图

①课文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②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示例: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㈥返程谈感受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你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回忆呢?谈谈个人的感受。明确:   泰山地理图――雄俊         泰山路线图――险俊         泰山日出图――壮丽㈥质量回馈   旅游回来后,旅游公司搞了个旅游质量回访调查,请你对该公司的导游提出看法和建议,并写上理由。提示:对导游景观的介绍进行评价。五、总结全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了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登泰山记》教案 18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游记顺序,赏析景物描写片断。

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进行艺术审美,借鉴本文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二、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桐城派散文特点:提出“义法”主张。“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三、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纂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题目解说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五、文体解说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有三种形式: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读字音

(1)汶水(wèn)(2)济水(jǐ)

(3)磴(dènɡ)(4)徂徕(cú)(lái)

(5)皓(hào)(6)绛(jiànɡ)

(7)鼐(nài)(8)罅(xià)

(9)樗蒱(chū)(pú)(10)岱祠(dài)

2、理清结构

二、精读课文

(二)、诵读第1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其阴,济水东流(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阴谷皆入济(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4)当其南北分者(当:介词,在)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本段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这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二、诵读第2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介词,在)

(2)自京师乘风雪。(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3)历齐河、长清。(历:经过)

(4)越长城之限。(限:界限)

(5)至于泰安。(至于:到、到达)

(6)是月丁末。(是:这、此)

(7)郦道路元所谓环水也。(所谓:所说的)

(8)余始循以入。(以:表修饰)

(9)道少半。(少:不到)

(10)复循西谷。(循:沿着)

(11)崖限当道。(当:动词,挡住)

(12)世皆谓之天门云。(云:助词,无意义)

(1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负;烛:名词作动词,照。)

2、作者详写写登山的过程,说出作者的登山线路以及文章的写景特点。

登山路线: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写景特点: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好处费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丽。

3、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顶所见之景的?

作者用“苍山负雪,明烛夕照”写出从曲折的山径并在冰雪与迷雾之中初至山头时刹那的感受。然后远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水如画”,俯视“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视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既层次分明,又照应前文。写山、水、雪、雾、日光、城郭,这么多的内容,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来了。正是这些山、水、雪、雾、日光、城郭交织着,才构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表现出冬季泰山静穆、森严的美。

作者用词及其生动形象。“负”“烛”两个动词,把山与雾拟人化,写出了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静态。“烛”名词作动词,使雪白耀眼的景象更形象。把半山凝聚的云雾比作飘带,形象有趣。这部分通过对雪、日、雾三种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的描写,鲜明地勾勒出冬季泰山的雄浑景象。

三、诵读第3段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

(2)大风扬积雪击面。(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4)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见:逐渐看见。)

(5)须臾所五采。(采:同“彩”)

(6)正赤如丹。(正:纯正)

(7)回视日观以西峰。(以:助词,表示方位)

(8)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绛:大红;皓:白;驳: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9)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尽。)

2、文章通过写景物变化描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四、诵读第4、5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失:模糊或缺失)

(2)僻不当道者。(僻:偏僻;当:在)

(3)多平方,少圜。(平方:古义:平整,方形的。今义:①指数是2的乘方。②平方米;圜:同“圆”)

(5)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

2、本段写了观日出后的游览,主要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好处?

人文景观: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古迹:道中石刻。

好处:先以日观亭为参照物写周围的建筑,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这样写,不仅展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凸显了泰山的人文内涵,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的自然景观的?

自然景观——写土质: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写树: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至日观数里无树;写雪:冰雪,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水;写鸟兽:无鸟兽音迹。

作者这样写给人留下了泰山总体印象:一是泰山苍劲峻峭;二是泰山之冬的静美;

【问题探究】

1、本文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1)抓住景物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于山顶俯视的“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侧面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之外,又以“明烛南天”“绛皓驳色”等进行侧面烘托,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生动有趣。

(2)语言简洁、生动。本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1段中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也能体现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寥寥几句,就把泰山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了出来。

(3)比喻、拟人的运用。本文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的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②“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作者山巅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水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且停留在山腰间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特别是“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雾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美的享受。

③“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可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形态却是相同的:“皆若偻”。这一比拟不仅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俊,并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文中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的高昂情绪也很感动人。在作者笔下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作者顶风冒雪,豪情满怀,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的情怀。文章的基调是积极的、乐观的、豪迈的,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也能领悟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记漩散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很可贵的。

【课堂练习】

1.下列划横线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汶(wèn)水济(jǐ)水徂(cú)徕

B.绛(jiàng)皓石罅(xià)膝(qī)齐

C.若偻(lǚ)少圜(yuán)摴蒱(chūpú)

D.须臾(yú)山巅(diān)姚鼐(nài)

【答案】B(膝xī)

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几:几乎

【答案】C(漫:磨灭)

3.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答案】A(B项“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C项“下”指脚下,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D项“平方”并且呈方形,今常用为数学名词)

4.选出与“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阴,济水东流

【答案】.A(名词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答案】D

6.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答案】D“山”改为“树”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一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

【答案】D(“桐城”指籍贯)

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

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

【答案】C

9.情景式句式默写

(1)作者开章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

(2)“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

10、翻译下面句子。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逐渐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

(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登泰山记》 19

梁万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音

汶wèn水 石蹬dèng 姚鼐nài

若偻lǚ 膝xī盖 岱dài宗 徂cú来

石罅xià 山麓lù 樗chū蒲 降皓hào 瀑pù水

填空

姚鼐,清代著名-----家。因室名-----轩,故号-----,安徽-----人。是清代-----派的奠基人。在文学理论上,主张-----、-----、-----三者结合。

课文结构

1、简介泰山的位置、形势——按方位(面)、分界(线)、日观峰(点)的位置描写,为下文做铺垫。

2、登泰山的经过

交代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时令是冬季,为下文登山张本。

描写登山过程。先总写登山日期、同伴和出发地点,然后写七千余石级,显示泰山高峻;接着写登山路线,介绍三谷,中间插入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介绍沿途名胜,显示泰山是古老名山。

描写山顶夕照俯视所见。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受眼底,是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

3、描写观日出的情景。

等待日出:客观环境——大风扬积雪击面

主观心情——足下皆云漫。高耸于云端之上,内心充满自豪感。

日出的三个阶段: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转眼成五彩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

4、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岱祠、碧霞祠、行宫

刻石

5、综述泰山冬季特点:三多、三少、三无、雪与人膝齐。

课外阅读

西湖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盛,为朝烟早晨烟雾迷蒙,为夕岚向晚的山光。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抑制,与杏桃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尤为奇观。

石篑数屡次为余言:“傅金吾圆中梅,张功甫家故物原有的东西也,急往观之应该赶紧去看。”余时为桃花所恋迷住,竟不忍去离开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绿柳红桃,颜色浓艳,弥漫二十余里,歌吹唱歌奏乐为风,粉汗年轻妇女的汗为雨,罗纨指贵妇人家的装束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艳丽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之工巧妙,山岚设色用颜色描画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享受,安可为俗士为利禄奔走的人道哉。

作者邮箱: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 20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方法:

阅读品赏

教学时数:

一节

步骤和内容:

课前:分发学案,布置预习。

一、导入:(由学生齐读杜甫《望岳》引入课题。)

屏幕:展示图片——泰山远景,显示文字——杜甫《望岳》。

师: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们谈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发出敬仰之情。巍巍

泰山,以其苍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蕴,牵动着我们多少情怀!屏幕上是我们初中时就熟悉的一首咏泰山名作,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泰山是设想时能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胸激荡,放飞思维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一节课里,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踪,领略泰山的独特之美。

二、展示教学目标

(屏幕:教学目标。师读出,强调)

三、简单介绍清代桐城派。

师:对于桐城派,结合课后小短文及课下注释,有四点我们要重点关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学者型散文流派。

主张散文写作讲究义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材料真实准确)、辞章(结构巧语言精)三者兼长。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记》

师:尤其是第三点,课后短文中涉及的“义理”是指文章表达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实准确,“辞章”之文章的结构、语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学生理解“义理、考据、辞章”的含义)

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识记。

四、文章阅读品赏

1、引导学生分组朗读,梳理文言词句。

师:学习文言文,讲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本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提问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前两段和后四段,纠正读音停顿的问题。易错音:汶wèn水、济jǐ水;与知府朱效纯/子颖/从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与人膝xī齐)

2、检查关键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明烛天南(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少圜

(通“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而)

或得日,或否(有的)

石苍黑色,多平方(平的方的`)

师:依次提问多个学生,并明确关键词意或补充活用类型。

(2)翻译句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

(屏幕)展示问题: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生解答,师总结:处于那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注意提醒“当”字的理解)(屏幕)展示问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生解答,师总结: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注意提醒“崖限当道者”为定语后置)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1)老师引导复习游记的基本知识:游记及其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屏幕展示)游记的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师引领回忆:

从题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记,这种问题初中和高一时已学习过。

游记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感悟的记叙文。我们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览时间、路线成为“游踪”,把作者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称为“观感”。那么作者如何记述他这次游览呢?

(屏幕)出示问题:

明游踪

1、游览的季节:,天气:。

2、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2)明确游踪

师:下面我们简单分组讨论,请快速从文中找出作者行踪变化涉及的有哪些地点。

生简单分组(同桌或前后)讨论,在文中画出,筛选本文中游览的季节、天气和游览的路线或景点。

师根据学生表情,引领细心、详细的找出来。(注意提问不常问答的学生,加强表扬。)明确:游览的季节,冬季;天气,雪后的晴天。

提问明确:

作者笔下登泰山有三个阶段:来泰山、登泰山、赏泰山。

(屏幕展示)

来泰山:京师、齐河、长青、泰安

登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颠

赏泰山:日观亭、三个宫祠、道旁石刻

(注意引导:对于登山来说,路线常可以是多条的,作者走的是那条?具体而清晰的交待游踪,有助于描写所见所闻,抒发独得之感。)

(3)品赏景象:

生:读泰山晚日部分句子。

师引领分析:作者写到了那些景物?怎么变换观察角度?

图片展示——泰山之云“半山居雾若带然”,说明“若带”。

师读泰山日出部分,要求听读时把握写景的顺序。

师生明确,以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时间为序。(展示三幅图片)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解说日出的过程,明确光亮和颜色的变化。

(4)拓展联想,审美想象

师:泰山上赏日出,令人神往,但能看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呀。同学们,你去过泰山,看过日出吗?有谁看过,请说一说?

请几个学生自由地谈。师也谈一谈自己的心愿。

(5)品评作者的观感:

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登山是有备而来):

泰山上赏日出也不是随意都能看到,大家想一想哪个季节最适合看日出?……如果从云雾少,易看到的方面考虑呢?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冬天登山的,也许是有选择的。)

师:要筛选出文中描写作者游览的情形的句子,要自己的话描述。

(生找出后,屏幕展示)

来泰山:乘风雪

登泰山:道中,磴几不可登赏泰山:看日出时

看山石时

师引导学生重点联想分析顶风冒雪、“迷雾冰滑”“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击”字和“雪与人膝齐”等处描写。

明确:作者在冬雪凛凛之时,不怕山高路险,包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

五、引导学生联想生活经历,品味作者崇高的精神追求。

屏幕展示:泰山远景图,问题——

泰山巍巍,天寒路险,作者却顶风冒雪,毅然登临,领略到了独得之乐。

你有过类似经历吗?

你有何感悟?你还能由此联想到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组织语言。

师:提示学生联系相关经历,由近到远发表感想。尽可能多提问,引导深入联想,对能深入到人生哲理的给予赞扬。

六、生化情感,收束教学

师引领回忆,然后师生齐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励志语句。

屏幕展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言——世之奇伟、险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教师用激情话语引领学生课余进一步深入品赏本文,品悟人生。

(备用——屏幕:国画《苍茫泰山》

本人自撰的评论姚鼐情怀的对联一副——

顶风冒雪,登临绝顶,显满怀豪情。

俯仰天地,踏雪赏日,成旷世奇缘。)

(完)

《登泰山记》 21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作者介绍;诵读第一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董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示”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交代泰山地理位置。

先从大处写泰山的全貌,再分写泰山南北有汶、济二水及其流向,引出古长城高踞泰山的南北分界之处,最后点出最高处日观峰的位置。重在写是日观峰高出群山之上,可使读者油然而生登高望远之意,并凭借想象置身于泰山四周广阔的天地之中,而襟怀顿开。

第二段,写作者与友人登泰山的路程和沿途所见的景物。

这一层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至于泰安”。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这是登山前奏,“自京师乘风雪”,兴致勃勃来到泰山脚下的时间、路程。兼为下文“道中迷雾冰滑”“苍山负雪”等语设伏。这一段写得极为简洁,虽然行程非止一日,但作者是兼程到达,因此用“自、历、穿、越、至于”几个词,写出兼程赶路,略无耽搁的浓厚兴致。同时为下文的写景规定了突出时令特点的要求。

第二层,从“是月丁未”至“磴儿不可登”。写从泰山南麓上山颠的路线。先交代登山的时间、游伴、路程。接着总说登上的全程“四十五里”(里数),石级“七千有余”(高度),具体写路。据此,则攀登之难尽在不言中矣。如此之法何等简练!然后写登山有两条路线,以作者登山路线为主,穿插介绍另一条路线。文章先用“泰山正南有三谷”这句提挈下文。这决非闲笔,因为作者的登山路线是由中谷入,越中岭后,复循西谷登上顶峰。末了,再补充交代东谷乃古时登山之路。这正是“用虚实相济”之法写登山,内容很全面。

最后回顾登山途中艰难情景。按:作者循中谷而入,当经一天门、二天门;至中岭,经中天门;再循西谷,经云步桥、升仙坊至南天门。文中仅以“崖限当道才,世皆谓之天门云”一句带过,也是省笔之法。“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与前面的“道皆砌石为磴”相照应,山高路险,突出游兴。

第三层,从“及既上”至全段结尾。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条腰带似的。这层是写雪景。“苍山负雪”,把苍山拟人化,写活了,表明雪很厚,仿佛很沉重似的;“明烛天南”,形容雪光亮如烛光,把“烛”这个名词用作动词。这两句是写高处之景。而“汶水、徂徕如画”这个比喻,写出山川景色的美丽,这句是写低处之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个比喻,写出半山凝聚的云雾的形态,十分确切。“居”字又写出了云雾的动中有静的情态。这是写山腰之景。这三者都是俯视所见。这是泰山雪后晚晴所独有的奇丽动人景象。这一层写得非常的好,以动写静,有形有色,有光有神,写出莽莽苍山奇丽雄伟的山区特点和冰封雪盖,漫天皆白的时令特点。城郭、汶水与开头一段照应,半山云带与“道中迷雾”照应,不虚此行之意溢于笔端。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诵读第三、四、五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步骤

第三段,写日观峰日出的壮观。这是全文的重点。

先具体交代观日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雪中待日出的情景。“大风“二句渲染待日出时的氛围。哪怕风雪迎面扑来,脚下大雾弥漫,也要坐看日出,可见冒雪观日出的兴致极高。接着,按时间顺序写日出的奇观。“稍见”一句写曙光初现,是隐约看见云海之中的白色的雪山顶。日观峰下负雪的群峰,好象“白    ”,这个比喻十分新颖,“白”字还是在写雪。“极天”二句写亮度增大,这是日将出之时,先是天边一线异色的云,很快变成五彩颜色,“日上”四句写日初出之时,接着就看到红得像朱砂的太阳升起来了。下边还有红光托着。虽然只有简洁的几笔,却写得有色彩,有动态,使读者看到了瞬息万变的鲜艳色彩和日出的动态。“回视”以下四句写日既出之时,由于山的高低不等,有的山峰被阳光照射得成都市绛紫色,有的山峰没被阳光照射到,仍然一片雪白。“皆若偻”,写出日观峰以西山峰的矮小,反衬出日观峰是“最高”的。这段描写,重墨浓彩,尽为渲染,却又要言不每繁,恰到好处。这一幅幅画面都异常逼真、生动,而作者仅用了67字。

第四段,写日观亭周围的名胜古迹。

泰山的祠宫、石刻不少,写泰山不能不提到这些古迹,但作者这次登泰山主要的目的是观日出,因而所见的古迹也多在日观亭附近。“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作者择其要者,简要地介绍了岱祠、碧霞元君祠和皇帝行宫,石刻也写了一、二句。这几处名胜也正是泰山著名的古迹,很能代表泰山。这这些古建筑和道中石刻用于显示泰山的古老面面貌,不作细致描写,亦省笔之法。

第五段,综述泰山景物的特征。写出地质特征和动植物。

这是作者游山后对泰山的总印象。字了日观峰的土、石、松、雪的特点。冬季泰山的特征有三多:山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山)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日观峰)无树。这就把泰山不同于其他山的特点简要地表现出来了。最后写“雪与人膝齐”,不仅写出了泰山积雪之厚,而且用它结束全文,与前面“乘风雪”相呼应。然后是作者的署名,为当时体式。

泰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自十以来,多少名家曾经饱览胜境,挥洒折墨,留下赞颂的篇章。再说泰山的名胜比比皆是,很难一一言尽。本文作者抓住了泰山气势雄伟,瑰丽壮观的特点,以游踪为线索,以游兴为统帅,有重点地描写了极顶览胜和日出壮观,配以宫祠古刻,怪石奇松的描述,加上语言简洁,描写生动,繁简得体,仅用四百余字,便将泰山苍劲雄姿,磅礴气势跃然纸上。此

此外,本文注意抓住时令的待征,写出深冬季节泰山的景象,冰雪封山,劲风击面,,山路艰险。“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雪与人世间膝齐”等等。这些,使本文成为泰山游记散文中别具一格的优秀篇章。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1]

《登泰山记》 2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 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 / 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7.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

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

提示: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当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这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审美氛围之中时,我们又禁不住问姚鼐,你说是画,又像哪一幅?作者没有回答,因为这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辉构成的场景只存在于每一个人想象的画面上。而这一明朗而开阔的画面,又正是自然景物使作者心花怒放的形象概括

8.�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天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这几个词写出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表态。

9.这几句写出雪天开阔的气象和明丽的色彩,虽寥寥几句,却将白雪、晚照、天际、城郭、山、水、云、雾写得历历在目,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身居于云雾之上,紧接着上文读下来,不觉顿生遗世独立,***之感。然而这不过是陪衬之笔,泰山夕照固然美,而最动人的景色却是“日观亭观日出”。

10.诵读第一、二层

(用说明的语气读,重音在 “乘”“历”“穿”“越”“道”“越”“循”“至”上。第三层为描写语,诵读带点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体会作者的心旷神怡。)

四、第三段导读

1.诵读中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拟出小标题。

泰山观日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泰山日出图。如果说前一幅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充满阴柔之美,那么这幅日出图则色泽炽烈,气势雄阔,充满勃勃生机,而且由于先写了日出前的白茫茫一片,在对比映衬之下,显得格外强烈,足见其阳刚之美。

2.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观?重点写了什么?

作者用浓墨重彩,层次清晰地描绘了日出的壮丽奇观,写了大风、积雪、云雾、雪峰、朝霞、太阳、大海、远山,重点写日出时“极天”的变化。

3.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

以日观亭为观察点,先写日观峰待日出的情景。时间是除夕日“五鼓”,气候环境是“大风扬雪击面”,作者调动视觉和触觉,突出风力的强劲,高处不胜寒,“足下皆云漫”,日观亭高耸于云雾弥漫的云天之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坐在日观亭这个至高点上面东而待,表现了等待日出的急切心情和豪情逸兴。接着写日出,按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时间先后为序逐层添色加彩,由暗到明,由近到远,由东到西进行观察。日将出之时,“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那些负雪的山峰披着一件比云更白的衣裳,微露于云海之中,星星点点,像几十颗白色的骰子似的。透过云层,依稀可见山峦。这是雪后初霁的泰山晨曦,是日出的前奏曲。日正出之时,先是云霞变化,从“一线异色”到“成五彩”,当天的尽处呈现出一线奇异的色彩,白茫茫的云雾瞬息变幻成斑斓缤纷的云霞。天空中升起一轮红彤彤的旭日,接着作者用“正赤如丹”正面描摹,把日的容颜,半姿和态势摹写入神。再以“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出太阳冉冉上升,天空红光灿烂的独特景观。所有这一切无不在作者笔下跳跃、变化,从这一话的形象的塑造中,我们也分明感到,此时的姚鼐内心有多么激动,多么感奋!那“红光”何以动摇?“或曰:此东海也。”原来太阳是从天边波涛翻滚的东海上升起来的。好一幅海日映照的奇丽画面。至此,气势磅薄的日出奇观,只寥寥数语,就被描绘得宛然在目。最后写日已出,侧面落笔,转写山色和山态。回头西望,欣然望到日观以西诸峰,因“或得日或否”,所以呈现出“绛皓驳色”的万千景象。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是白色,红白二色,陆离斑驳。而群山“皆若倭”,变腰曲背,晨光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烘托出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形象地说明泰山的雄伟高峻。至此,作者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出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使人想起诗仙李白在此观日出的诗句:“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观察顺序       景观变化

由暗到明       稍见云中……→正赤如丹……

同近到远       白 足 下……→极天云一线异色

由东到西       亭    东……→视日观以西峰

描写顺序       景观变化

日出之前       大风、积雪、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日出之时       一线异色、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之后       或得曰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倭。

4.诵读。要求吐字清晰,节奏适可,读出层次,且心中要有“视象”,恍若亲见,“云漫”“白若摴蒱”“一线异色”“正赤如丹”“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若偻”诸语,可稍加重语气,呈现出日出过程。

5.自由诵读,品味作者描写日出抓住哪些景物特征来写的。示例:

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摴蒱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摴蒱。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它的直觉(象何物),再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静态图。

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凡”“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怨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活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它是那样的绚丽,热烈、浑圆。读这一句,使人觉得那红光便是海波的跃动,辽阔的天际,万里的海疆,多么壮美的景色!但其实那并不是东海。我们禁不住要为作者的生华妙笔啧啧称赞,鼓掌喝采。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好一座雄峻的日观峰!

五 第四、五段导读

1.在诵读中思考: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

2.在诵读中思考: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拟出小标题。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用简明的文字,扣住时令,概括出泰山石多松多的高山特色,同时也以此写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观: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鸟兽飞绝。这种静美,给我们以和谐的色调感。游览结束之时,作者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的印象图,这幅图画,犹如风光影片的结尾,最后再给你一瞥全貌,虽无细部刻划,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总体印象。

3.诵读。语速宜缓,用说明口气。

六、继续诵读全文,体会线索

伴随整个游程,贯串全文主要景物的是雪,起笔于“风雪”,结笔于“冰雪”,“雪”构成连贯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映衬全文的主要色彩,起着重要的对比和渲染作用。“自京师乘风雪”,为这次登临泰山之行抹上了一层浑茫苍莽的色彩,衬示出此行的非同寻常。登上山顶之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苍的山岭蒙上一层厚雪,发出晶莹的白光,照亮了南天,照出了作才高阔的视野。与高山雪光对照的则是“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展现出一幅高山雪霁,斜阳染丹,城郭山水历历可见的壮丽景象,一切都笼罩在明确亮的雪光之中。而“大风扬积雪击面”,风能扬积雪,说明风力之大,积雪能够击面,进一步强化风力劲急,积雪之多。日出前的气侯之寒。而日出之后的山峰所呈现出的“绛皓驳色”,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文章末尾的“积雪与人膝齐”,再一次突出日观峰的高耸凛寒,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一片晶莹的色彩融染始终,营造出一种高迥洁净的境界,而白雪的冰清玉洁,更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明净,不同凡谷的崇高襟怀和磊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