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考研统考暑期复习全计划【优秀5篇】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暑期档统考复习全计划-教育学 1
关于暑期档统考复习全计划-教育学
让教材“先薄后厚再变薄”
7~8月份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月里,教育学统考复习的最主要任务是开始着手全面记忆,要在前段时间通读书本的基础之上,根据所做的笔记,开始有计划、有规律地复习。教育学统考的内容是比较繁杂了的,那么暑期大家如何系统地做好教育学的复习准备?
首先,要注意基本概念的识记
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统考以后已经没有单纯的名词解释了,但是基本概念依然是各章知识的基础,是理解全书的关键点。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都是复习教育学必须要理解的概念。此外,全面记忆也包括要识记书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以及书中增加的扩展知识面的内容,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抓住重点,串联记忆
教育学属于文科类专业,学习文科知识,最有效和最有力的办法是抓重点学习。在这一阶段,学会在全面记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学的统考大纲,区分和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难点和非难点。这是因为考研的参考书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也比较多,考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不可能做到所有知识点都平均用力。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认真总结和记录书本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复杂程度,同时在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几轮复习过后,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不会再觉得内容繁杂了。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教育学的重点和难点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分析各院校的历年真题,从中找出重点和考点。另外,考生还应尤其关注最近几年的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如终身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等带来的一系列的转变。
再次,把教材先薄后厚再变薄
教育学的教材比较多,为此,建议大家用“先薄后厚再薄”的学习方法。
考生应该先看一遍书记住整体框架,通读各章节是怎样安排的,对课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就是“把书读薄”。当然,这个任务在之前的复习阶段已经完成了,所以,现在就需要一边看笔记一边仔细地看书,遇到不懂的概念再到其他的地方查,总之要弄明白细节问题,这个时候,就是将书“读厚”;最后,将所有的知识点联系归纳,根据笔记专题记忆,再将书“读薄”。例如,将每个知识点用几个字或一句话进行概括,再将几个知识点连在一起,记住大体骨架,这样就可以减轻看书的负担,书自然就薄了。这种学习思路,会让考生在今后的复习阶段既有效果又节省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一方面,采用结构记忆法。就是把各章节的标题和结构弄清楚,这样不仅非常有利于记忆,而且当考试中,一旦出现综合性试题,也可以一下定位到某章某节某个要点中去。这样,答题时既有一定的逻辑性,又有一定的广度;
另一方面,采用关键记忆法。教育学繁杂的考试内容,想把一本书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不抓重点,就很容易犯“样样通样样松”的'毛病。所以在暑期第一遍复习把书读薄之后,就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这个时候,记住关键词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原因之一,关键词方便记忆,大家不必记住那些冗长的句子,记住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整个句子的意思;原因之二,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在考试时用起来是不够灵活的,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记笔记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课本的内容,而是需要归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笔记来强化记忆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脑子里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构架,而不会是一锅粥。
暑期档统考复习全计划 2
考研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准备考研的过程都是在磨砺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掌握一门学科的要领是大同小异的。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专业难关,辅导班的意义只是帮我们节约时间和精力,所有的知识还都需要自己内化。
心理学:复习应“先难后易”
7~8 月份是考生最珍贵的复习时光,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参加政治、英语辅导班,却没有多余的精力复习专业课;于是给自己制定计划, 9 月份再系统地复习专业课。
然而,如果你是跨专业考心理学,对心理学了解尚浅,那么跨考的 潘老师 建议你 7~8 月份的核心任务应该包括复习专业课。暑期的心理学复习,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进行:
系统地整理朱滢老师编著的《实验心理学》,根据“理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这样的思路,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实验心理学;
结合张厚粲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细致地看一遍经典的《 Behavior Statistic 》。这本英语书深入浅出,非常明了地阐述了心理统计的原理和适用材料,而这两点,正是心理统计的重中之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 统考试卷的综合题中,都会有实验设计,但凡没有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的考生对实验设计都有畏难情绪,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领悟了实验设计的要领。这本书能够恰到好处地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书中的“从问题到实验”部分,涉及了十几个实验心理学的设计思路,可以帮助你更加吃透实验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是我们成长或学习过程中都遇到过或即将面对的问题,难度系数较低,而所要考察的内容却是最细微的。因此,宏观地浏览大概内容后,就要回归到每一个章节和理论上来。这门课的脉� 这种学习策略,可以把庞杂的书本知识以一条清晰的思路整合到自己的头脑里,然后将细节知识填充在内,随时日的积累而渐趋完备。
经过之前的复习,估计大家对普通心理学比较熟悉了,此时应该着手更深的理解:一方面,在看实验心理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普通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要搜集各大名校的历年心理学真题,用简答题和论述题来训练自己的专业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真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向考生提示了心理学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发现,也可以教会大家从哪些角度思考问题。
心理学统考,需要考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含量没有变化,除了要掌握 5 门专业课外,还要更精细地理解专业知识,而不能凭着兴趣,囫囵吞枣地啃书本。潘老师拥有多年的心理学研究经验,她建议大家复习心理学需要“先难后易”,考生应对最难的实验和统计有了七八成把握后,就开始着手于心理测量的学习。心理测量中需要掌握的是常见的“信度”、“效度”和“常模”,仔细推敲这 3 大部分包含的内容,考试中所涉及的测量知识就不存在问题了。
不要被上述的复习强度吓倒。这两个月中,如果安排得当,是可以克服考研过程中大部分潜在障碍的。不要抱着“复习时间多得是”的心态,因为越是临近考试,各种考前情绪就会越发明显。
历史学:全面复习,调整备战状态
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 7~8 月份还是属于 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对上个月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 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 ~2 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 “放录像”。自测时不要求一字不差(千万不能如此要求自己,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对于 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 ~8 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 7 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8 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 6 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 7 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 8 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跨考崔老师建议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框架:
1. 16世纪的欧洲
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 8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辽—元—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掌握的要领都是不变的。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这样有了总体的概念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不容易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另外, 许多学校从 8 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这时最好不要再犹豫了,应尽早选定一个方向。同时,一定要注意你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年是否有所调整。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其次,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及时搜集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消息闭塞实际上是考研的一大弊病。有的时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也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到一些确切、有效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还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考研不仅要求用功努力,还要讲究效率,讲究针对性——历史统考的命题趋势、重点、历年真题、命题老师是否更换(一般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换,试题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等等,这些信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结果。
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条件允许的话,可去听老师的课;向该专业的学长请教考研经验,吸取教训;复习之余,也要经常与身边的研友进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这样可以共享一些信息;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一些实用的信息,每天适时关注一下新的信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总体来说, 7 ~8 月份虽然是备考的黄金时期, 重要的是要逐步进入角色,尽快地把备战的状态调起来。
教育学:让教材“先薄后厚再变薄”
7~8 月份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月里,教育学统考复习的最主要任务是开始着手全面记忆,要在前段时间通读书本的基础之上,根据所做的笔记,开始有计划、有规律地复习。教育学统考的内容是比较繁杂了的`,那么暑期大家如何系统地做好教育学的复习准备?跨考教育学研究室的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基本概念的识记
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统考以后已经没有单纯的名词解释了,但是基本概念依然是各章知识的基础,是理解全书的关键点。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都是复习教育学必须要理解的概念。此外,全面记忆也包括要识记书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以及书中增加的扩展知识面的内容,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抓住重点,串联记忆
教育学属于文科类专业,学习文科知识,最有效和最有力的办法是抓重点学习。在这一阶段,学会在全面记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学的统考大纲,区分和标明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难点和非难点。这是因为考研的参考书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也比较多,考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不可能做到所有知识点都平均用力。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认真总结和记录书本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复杂程度,同时在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几轮复习过后,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不会再觉得内容繁杂了。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教育学的重点和难点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分析各院校的历年真题,从中找出重点和考点。另外,考生还应尤其关注最近几年的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如终身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等带来的一系列的转变。
再次,把教材先薄后厚再变薄
教育学的教材比较多,为此,建议大家用“先薄后厚再薄”的学习方法。
考生应该先看一遍书记住整体框架,通读各章节是怎样安排的,对课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就是“把书读薄”。当然,这个任务在之前的复习阶段已经完成了,所以,现在就需要一边看笔记一边仔细地看书,遇到不懂的概念再到其他的地方查,总之要弄明白细节问题,这个时候,就是将书“读厚”;最后,将所有的知识点联系归纳,根据笔记专题记忆,再将书“读薄”。例如,将每个知识点用几个字或一句话进行概括,再将几个知识点连在一起,记住大体骨架,这样就可以减轻看书的负担,书自然就薄了。这种学习思路,会让考生在今后的复习阶段既有效果又节省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一方面,采用结构记忆法。就是把各章节的标题和结构弄清楚,这样不仅非常有利于记忆,而且当考试中,一旦出现综合性试题,也可以一下定位到某章某节某个要点中去。这样,答题时既有一定的逻辑性,又有一定的广度;
另一方面,采用关键记忆法。教育学繁杂的考试内容,想把一本书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不抓重点,就很容易犯“样样通样样松”的毛病。所以在暑期第一遍复习把书读薄之后,就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这个时候,记住关键词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原因之一,关键词方便记忆,大家不必记住那些冗长的句子,记住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整个句子的意思;原因之二,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在考试时用起来是不够灵活的,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记笔记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课本的内容,而是需要归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笔记来强化记忆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脑子里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构架,而不会是一锅粥。
此外,郭老师还建议考生要多看各个院校的历年真题。虽然现在教育学是全国统考,但统考之前各个院校的历年真题还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做题,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状况,又可以巩固所记知识。期刊杂志对于复习也非常重要,考生不妨利用暑期多看《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期刊,以扩大知识面,增加答题的时代性和方向性。
历史学统考复习全计划 3
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7~8月份还是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
跨考小提示:历史学应全面复习,调整备战状态
首先,我们需要对上个月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2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 “放录像”。自测时不要求一字不差(千万不能如此要求自己,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建议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框架:
1. 16世纪的欧洲
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8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辽-元-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掌握的要领都是不变的。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这样有了总体的概念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不容易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另外,许多学校从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这时最好不要再犹豫了,应尽早选定一个方向。同时,一定要注意你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年是否有所调整。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其次,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及时搜集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消息闭塞实际上是考研的一大弊病。有的时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也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到一些确切、有效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还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考研不仅要求用功努力,还要讲究效率,讲究针对性--历史统考的命题趋势、重点、历年真题、命题老师是否更换(一般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换,试题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等等,这些信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结果。
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条件允许的话,可去听老师的课;向该专业的学长请教考研经验,吸取教训;复习之余,也要经常与身边的研友进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这样可以共享一些信息;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一些实用的信息,每天适时关注一下新的信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总体来说,7~8月份虽然是备考的黄金时期, 重要的是要逐步进入角色,尽快地把备战的状态调起来。
[历史学统考复习全计划]
教育学考研统考暑期复习全计划 4
教育学考研统考暑期复习全计划
悠长的假期,所有的复习时间都由自己掌控。不过,有些人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假期复习计划,在学业中享受宁静的夏天;而有些人却会在这充裕的自由中迷失了自我,辛苦地奔波于名目繁多的辅导班,依旧精疲力竭,浮躁不安。
对于参加统考的同学来说,7~8月的复习任务已经摆在眼前。
暑期档统考复习全计划
考研是一个自学的过程,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准备考研的过程都是在磨砺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掌握一门学科的要领是大同小异的。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专业难关,辅导班的意义只是帮我们节约时间和精力,所有的知识还都需要自己内化。
心理学:复习应“先难后易”
7~8月份是考生最珍贵的复习时光,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参加政治、英语辅导班,却没有多余的精力复习专业课;于是给自己制定计划,9月份再系统地复习专业课。
然而,如果你是跨专业考心理学,对心理学了解尚浅,那么,潘老师建议你7~8月份的核心任务应该包括复习专业课。暑期的心理学复习,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进行:
系统地整理朱滢老师编著的《实验心理学》,根据“理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这样的思路,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实验心理学;
结合张厚粲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细致地看一遍经典的《Behavior Statistic》。这本英语书深入浅出,非常明了地阐述了心理统计的原理和适用材料,而这两点,正是心理统计的重中之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 统考试卷的`综合题中,都会有实验设计,但凡没有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的考生对实验设计都有畏难情绪,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领悟了实验设计的要领。这本书能够恰到好处地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书中的“从问题到实验”部分,涉及了十几个实验心理学的设计思路,可以帮助你更加吃透实验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是我们成长或学习过程中都遇到过或即将面对的问题,难度系数较低,而所要考察的内容却是最细微的。因此,宏观地浏览大概内容后,就要回归到每一个章节和理论上来。这门课的脉� 这种学习策略,可以把庞杂的书本知识以一条清晰的思路整合到自己的头脑里,然后将细节知识填充在内,随时日的积累而渐趋完备。
经过之前的复习,估计大家对普通心理学比较熟悉了,此时应该着手更深的理解:一方面,在看实验心理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普通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要搜集各大名校的历年心理学真题,用简答题和论述题来训练自己的专业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真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向考生提示了心理学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发现,也可以教会大家从哪些角度思考问题。
心理学统考,需要考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含量没有变化,除了要掌握5门专业课外,还要更精细地理解专业知识,而不能凭着兴趣,囫囵吞枣地啃书本。潘老师拥有多年的心理学研究经验,她建议大家复习心理学需要“先难后易”,考生应对最难的实验和统计有了七八成把握后,就开始着手于心理测量的学习。心理测量中需要掌握的是常见的“信度”、“效度”和“常模”,仔细推敲这3大部分包含的内容,考试中所涉及的测量知识就不存在问题了。
不要被上述的复习强度吓倒。这两个月中,如果安排得当,是可以克服考研过程中大部分潜在障碍的。不要抱着“复习时间多得是”的心态,因为越是临近考试,各种考前情绪就会越发明显。
历史学:全面复习,调整备战状态
对于历史学复习而言,7~8月份还是属于专业课复习的第一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对上个月的复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经过6月份的复习,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是否都牢固记忆了?这个自测最好在7月份复习阶段起步之前进行,也就是说,7月份应当拿出1~2天的时间进行自测。自我检测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心理上增加成就感,培养信心。自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将自己在上个阶段梳理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列表,依次在大脑中 “放录像”。自测时不要求一字不差(千万不能如此要求自己,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历史需要记忆,却决不是死记硬背),但必须明白大概意思,答题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或者有东西可答。将自己忘记的、或记不准的知识点打上记号,以便二次复习时能够有所侧重。自测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
对于6月份首先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7~8月份的复习任务应该是结束中国通史,并进入世界史的复习。具体而言,7月份复习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月份开始复习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与此相反,6月份首先开始世界史复习的同学,这个阶段的任务则是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具体来说,7月份解决世界近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并在8月份完成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复习。
相对于世界上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会让人感觉有些乱,无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按照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识框架的难度。因此,崔老师建议大家最好根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大概框架:
1. 16世纪的欧洲
2.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首先是熟悉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套具体的知识点,结合参考书来进行复习。8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金辽―元―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掌握的要领都是不变的。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这样有了总体的概念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不容易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另外,许多学校从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这时最好不要再犹豫了,应尽早选定一个方向。同时,一定要注意你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年是否有所调整。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其次,抽出一定的时间上网,及时搜集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消息闭塞实际上是考研的一大弊病。有的时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也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到一些确切、有效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往往还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考研不仅要求用功努力,还要讲究效率,讲究针对性――历史统考的命题趋势、重点、历年真题、命题老师是否更换(一般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换,试题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等等,这些信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结果。
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条件允许的话,可去听老师的课;向该专业的学长请教考研经验,吸取教训;复习之余,也要经常与身边的研友进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参加辅导班的同学,这样可以共享一些信息;分析历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和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一些实用的信息,每天适时关注一下新的信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总体来说,7~8月份虽然是备考的黄金时期, 重要的是要逐步进入角色,尽快地把备战的状态调起来。
教育学:让教材“先薄后厚再变薄”
7~8月份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月里,教育学统考复习的最主要任务是开始着手全面记忆,要在前段时间通读书本的基础之上,根据所做的笔记,开始有计划、有规律地复习。教育学统考的内容是比较繁杂了的,那么暑期大家如何系统地做好教育学的复习准备?研究室的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基本概念的识记
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统考以后已经没有单纯的名词解释了,但是基本概念依然是各章知识的基础,是理解全书的关键点。如教育、教育目
考研心理学统考暑期强化复习建议参考 5
一、强化阶段复习预期效果
强化阶段一般设置为7月―11月。通过强化阶段的学习,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完全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能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也许某些考生认为这个目标太大了,但我个 在接下来的10月份、11月份就是系统记忆的过程了。
三、时间规划及任务安排(细化到月)
7月初――7月末:七月是考试月,为了不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遗憾,在这里将7月份单独拿出来大家时间准备期末考试。另外,4月、5月和6月我们已经对统考的五门课程有了基本的理解,建议大家在7月份参加一辅导班,由专家教师带领大家对心理学各科做更深入的理解。
8月――9月:专业课理解式记忆的第一阶段
这两个月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课科目,但是选取标准应该着重考虑理解难度和分值。这就是第三遍复习的过程,很关键的。普心、教育、发展都要求记住重要知识点了,实验心理学、统计已经开始尝试自己做题了,并且能够找到思路。
10月――11月:专业课理解式记忆的第二阶段
为达到过度学习的效果,开始第四轮记忆,减缓遗忘。这个过程可以结合专业课辅导班授课教师给总结的复习重点以及各出版单位的大纲解析。11月份,结合自己记忆的课程,每周做两套选择题;12月,每周三套。本阶段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
[考研心理学统考暑期强化复习建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