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教学设计(优秀2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张衡》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教学反思

焦作十二中程轶

我本次讲课所抽题目为《张衡传》,抽到这课时心头便是一紧。这篇课文是传记性的文言文,而且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到底是要侧重“文”,还是要侧重“言”,这的确是个问题。说实话,这令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后来感觉课文文言难度不大,字词较好理解,加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觉,如果不深入探讨文本的话,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对张衡这个人,自然并不陌生,但绝对不熟悉,除了知道那个基本上就是个词语概念的“地动仪”外,其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去了解并学习他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了。所以我就决定将字词含义及文意疏通等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对大部分字词的理解和梳理。然后在课堂之初将文章涉及的几个最为重要的字词句,以检测的方式做一简单回顾,课堂的重点放到研讨张衡的成就和性格。

然而,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在经历四易讲稿,五次试讲之后,5月19日在公开课上还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

如果文言文想要将思想意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就一定得确保学生们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布置预习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详尽、具体。不能只笼统地告知学生要预习,要会翻译,一定要具体到字词句上。这次公开课上学生在梳理字词时表现出的生疏、迷茫,应该说,和我对他们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有很大关系。

二、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就如党老师评课时所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华丽,过于延伸,架空教材。教师飘飘然,津津乐道,学生却是昏昏然,一无所获。

语文课,老师要踏踏实实地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

借助翻译书学习文言文已成了每位初高中生的通例,只要学习文言文,就几乎人手一本翻译书。乍看似乎卓有成效,提问起来,字字会译,句句精通,然而,从这句中抽出任何一字来问他们,却基本是一无所知。我感觉,这实在是翻译书惹的祸,试想,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若是每日都依靠拐杖生活,到最后,那一定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拐了。同样,总是依赖翻译书,又怎能具备亲自查字典才能获知的经验呢?若没有这种经验的积累,又怎能将之迁移运用到更多的文章中去呢?

总之,这次参加优质课比赛,从其他选手的,以及自己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学中自己忽略的诸多问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

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 2

三维目标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对张衡有深入的认识。

3、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知识积累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①)

2、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⑴三辅、太学、五经、六艺。

⑵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下车、乞骸骨等。

三、检查预习

1、通假字:①员径八尺(员通“圆”)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古今异义词①举孝廉不行。(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能。)

②衡下车(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指从车上下来。)

3、活用词: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多义词:

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证据)

③兵未战先见拜征(失败)④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举:①举欣欣然而告之(全,都。)②举孝廉不行(被举荐)

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介词,拿,用)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

⑤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举(成功)

观:①因入京师,观太学(游学)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③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建筑物的一种)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看见)

⑤无尝疑乎是,仅以蒋氏观之,犹信(看)

施: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②靡计不施,迄无济(施用施行)

致:①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③闲情逸致(情致,情趣)

5、知句式:⑴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⑵被动句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⑶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⑷状语后置句验之以事犹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⑸省略句(张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讽议(于)左右果地震(于)陇西

6、口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四、整体感知

1、接龙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2、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思考:张衡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

点拨: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原因之一)

张衡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

“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学生疏通难点:“从容┑静”)有哪些句子为“从容淡静”作了注解?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谦逊持重,鄙视名利。(原因之二)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执著专一,治学严谨。(原因之三)

4、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本小节不到二百字,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请概括要点。

明确: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①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1句);②材料、尺寸、形状、装饰(2句);③机件、内外构造(3、4、5句);④功能和作用(6、7、8句);⑤精确程度及效果(9、10句);⑥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11、12句);⑦交代仪器正式使用(13句)。

5、在第5、6段中,为了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作者写了哪两件事?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赋》的由来,突出了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另一件是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1)引导“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说明什么?(说明张衡很聪明,很有政治才干。)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张衡政绩显著,也反映了他为民除害,深得人心。)

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五、深入探究

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请以“我看张衡”为题,各写一篇读后感

六、课堂小结

学习文言文必须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识记文言字词。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张衡传》教案 3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

两课时: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说起。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

准确句读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我们不妨用一副对联对其品格和才能: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九、学科组长点评:

这节课注意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落实,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渗透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

朗读方式新颖,让学生在理解中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泛读。这种形式,避开了教师感染影响,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计划,教师的泛读只起到订正作用。

多元解读的环节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头脑,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长期坚持利于课堂的操作,利于思维的培养,利于成绩的提高。

九、区县教研员点评

十、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共安排了两课时,按一般的教学设计,课时疏通文句,整体感知。第二节课进行内容分析。我考虑到那样设计会割裂文句与内容的结合,所以做了一下调整,本节课没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疏通并分析理解段,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开始担心时间紧张,教学目标完不成,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和整体阅读又较为容易,所以一节课下来,时间够用。

本节课我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讨论探究,多元解读,完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学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时刻注意教师引导的方式,有预设的问题,也有应变的问题,这一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指导的语言有待锤炼,技巧有待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为阉竖恐�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作业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

2、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

六、板书设计

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

/

张衡

/

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面发展)

七、学科组长点评:

听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就是“实在”,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关于这节课的设计理念,一是三个维度目标的落实,一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本节课既重视了文言词句的积累,又兼顾了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师生合作融洽,学生动脑思,动口说,活动充分,从中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堂上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通过作品人物的价值感化学生。这一切目标都是师生通过共同解读文本,研究讨论完成的,实实在在,没有“花招儿”。

另外,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课堂很是活跃,这与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这节课对文言文如何教的问题做了一下探讨,那就是语言与内容结合的问题,如何结合紧密的问题,这也正是语文教师所关注的事,应该说这节课对文言文的教法起了提示作用,但有许多需要商讨的地方,如课文内容分两节课理解是否可行。

八、区县教研员点评

九、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教完这一课,感觉学生确实是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个性阅读、拓展阅读的开展。

十、精彩片断

集体的智慧,才是长河流水

——《张衡传》的精彩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而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他的科学成就,那么张衡在科学上有那些成就?

生:(齐)作浑天仪,铸造地动仪。

师:大家说得很准确,请再列举一些例证。

生1:善机巧,善术学。

生2:我认为他说得是特长,不是成就。

师:很好,刚才那位同学谈的的确是张衡的特长,特长与成就不是同一概念,那么你能说一下他还有什么成就吗?

生:著《灵宪》《算罔论》。

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张衡除了制作浑天仪,铸造地动仪这两种仪器外,其科学成就还有《灵宪》《算罔论》这两部科学理论著作。制作指南车,飞行数里的木鸟,测定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观测统计出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2500颗,共著有科学、哲学、文学著作32篇。下面我们共同来疏通文意,看看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式有何不同?

(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了,大家也都读完了。现在是我们共同质疑解疑的时间,哪位同学在词语、句式方面有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生互动,质疑解疑,归纳重点词句)

生(6人):实词: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生(1人):虚词:以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生(4人):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师:(点拨)我们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多多积累文言词语、句式,下面请同学回答在读课文的时候是否发现两段写作方式的不同?

生:详略不同。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作者介绍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罔论》,用的笔墨较少,写得较为简略,而介绍候风地动仪较为详细。

师:好,这位同学从剪裁的角度分析了两段文字的不同之处,我认为写作方式的差别不仅这一点,谁还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不同?

生1:表达方式。

生2:第二段记叙,第四段说明。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精炼得当,不过我觉得还不够完美,� )

师:第四段仅用了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吗?

生:还辅以记叙。

师:好,介绍张衡铸造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下面我们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较为详尽说明的?

生: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

师:请大家结合文句概括。

(生读相应语句)

师:作者为什么做这样详略的安排?

生1:因为候风地动仪是张衡在科学上辉煌的成就。

生2: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师:张衡凭借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而他的刻苦专研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张衡一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学不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几十年如同一日,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张衡传(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5

张衡传(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  于三辅(3),因入京

县             写       游学          因此

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  五经(6),贯  六义(7)。虽才高于世,  而无骄

学习             通晓         熟悉               比世人  但  骄

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    之情(8)。常  从容    淡  静,不好交接俗  人。永元(9)中,举

傲自大  神情   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        庸俗               被推举为

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  行(10),连  辟    公府(11)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          就职        太平

不逾  侈(12)。衡乃拟  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      以讽

过度奢侈      就模仿                              就用(这篇文章)  讽

谏。       精  思  傅  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 精心构思细致安排                                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  (之)不应。

聘请(他)  应召

衡善机巧(1),       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    致力钻研                   常听说     术数方

学,  公车特      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  核(7)阴阳,

面的学问      特地指名征召授给          升          就  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                               阴阳:指日月运行。

妙        尽  璇机  之正(8),作    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  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   制造出           写了

《算罔论》(10),言        甚  详  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  转  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  当    世(12),所居  之官

再次调转                    趋附当时的权贵      担任  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  积年不徙。  自  去  史      职,  五载  复还。

往往多年  升迁  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    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        员径    八尺,

(仪器的')  直径长

合      盖      隆起(3),形似酒尊,饰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           杯  作装饰用              图形    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                       都:大。

柱(4),傍行    八道(5),施  关        发  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

挨着放置  根杆   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

有蟾蜍,张口承之。其  牙          机    巧  制(7),皆隐在  尊中,覆盖周

接它  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         铜          严

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          则振龙,机  发  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

空隙             (里的机械)          关  动                      清

扬,  伺者            因此觉  知。  虽  一龙发机,而七首  不动,寻其

脆响亮  在旁守候机械的人    觉察知道  虽然              龙首      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8),      合契  若神(9)。

(振动龙头的)              发生的方位  用事情来检验 (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自        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10)。尝  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

从(已有的)    记录的内容(来看)   这样的事    曾经

师学者      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  驿(12)            至, 果地震(于)陇

有学问的人都  它没有验证  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  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  巧妙                        从哪方位发生

永和初,出        为河间  相(15)。时国王骄  奢,不遵典  宪(16);又

离开(京城)做    王                逸  华    典章制度

多  豪右(1),共  为  不轨。衡下车(2),治  威严(3),整  法  度,阴  知(4)

很多豪门大族 彼此勾结干坏事  一到任   树立威信     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奸党名姓,一时        收禽(之),上下    肃然,    称  为政  理(5)。视

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  举国上下严谨守法  称赞是政治清明   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       征  拜    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           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     享年               去世

第 二 课 时

小结: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 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张衡传》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2、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3、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

5、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明确: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阳嘉元年永和初元丰七年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熟记相关常识;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张衡传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全才

政治才干

《张衡传》教案 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鼓励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地震电影片断,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刚才播放的就是地震,这是一种令人十分恐惧的自然现象,它对自然界的破坏相当厉害。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东汉时期,人们还不能正确的认识它,(出示地动仪图片)张衡经过研究,发明了一种用于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张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前你收集了哪些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让学生观看地震的现象,对地震有一个认识,对体会古人类对地震的看法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他们。

出示生词、生字,检查交流。交流识字方法。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说一下,本课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这个环节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细品课文,读中感悟。

本课写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那么哪段话主要写了地动仪。我们就先来学习地动仪。

1、学习地动仪样子和作用。

自由读第四段,想一想这部分写了什么?指名读这一部分,其它同学体会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

自由读这一部分后,汇报交流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得这么好的?他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体会写作顺序。再读这一段。

[设计思路] 对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进行透彻的学习和探究,通过正确理解课文,朗读体会,准确把握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爱科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后面仿写这一段起到了铺垫作用。

2、体会发明的过程。

这么精制的地动仪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读第2、3段。

当发生地震时,当地的人们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做?

但是,张衡却没有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研究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设计思路] 通过让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设想当时人们对张衡的看法,体会研究时遇到的困难和他的做法,正确认识张衡,体会他对科学的态度。

3、学习地动仪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出来的地动仪管用吗?人们对这个地动仪有什么看法?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读读第7自然段。这个时候大家会怎么说?

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人?请你对张衡说一两句话。

[设计思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思想内容,能结合体验,结合自身的思想,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这是阅读所追求的境界。由文章中的作者到自己,将张衡的爱科学的思想转化动力,使学生真正受到爱科学的教育。

四、从读到写,提高能力。

1、回顾第四段的写作方法。

2、仿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完后交流。

[设计思路]第四自然段是一个写物的好例子,文章按照先介绍样子,再介绍作用的方法来介绍,在介绍样子时按照先总体后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非常值得我们来学习。因此把这个训练放在这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文言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文言的倒装句式

2、能将含有倒装句式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倒装句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课前练习。

1、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有人于此,指其过而告之则喜,何如?

3、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4、命召公主入营,立之阶下,不之视。

二、翻译文本内的倒装句并总结归纳其特点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其倒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分析正常的句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2)冤哉,亨也!

2、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的后面,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何不试之以足?

分析"以足"介宾短语做"试"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构成的定语后置。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构成的。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1)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对于这类句子,有两种形式需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例:沛公安在?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分析"句读"为"不知"的前置宾语,"句读之不知"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三、翻译课内语句。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张衡传》教案 9

知识与能力

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⒉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神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来了解和认识一位被郭沫若学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的古代科学家张衡。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史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史。本文也是开头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传主逝世的年代。所以本文史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记虽史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否意味着要将传主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进文章里呢?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地都写进文章中,而只能史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3、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并且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文章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张衡的潜心科研

②张衡的不慕名利

③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1、文学才能

①善属文(写文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副词,于是),观太学(省略句),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③《思玄赋》

2、科学成就

第二段: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五段:候风地动仪的制造。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且形象生动,跌宕生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篇说明文。

3、政治才干

第五段:《思玄赋》的由来(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六段: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

传记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范晔通过写张衡的卓越文学才能、辉煌的科学成就、杰出的政治才干突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用文章中的语言来概括)

1、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一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这些反应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他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2、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四、总结

东汉书法家崔瑗评价张衡:“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惟有不为名利困扰之心,才可投入于钻研中。张衡述志《应闲》中也提到:“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要求自己探求知识和技能面的广博,要有攻坚精神)。这是他的钻研精神,这是他的品格——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帮助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收获!

原来也教过张衡传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次却很不一样,我很钦佩他并对他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我钦佩的是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竟然做出了那么多的伟大成就,在地震学、天文学、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艺术都有不俗的建树,我由此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真实的人生呢?他又是怎样面对那样的社会现实呢?

文章记载得很简单,但从文本中又不难发现成就他如此功勋的主要因素,我以为莫过于他的性情与生活态度了。“虽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与俗人交接。”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衡,正因为无骄傲傲慢之心才能从容豁达应对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内心真诚与执著,也才能有如此多的发明与发现,这让我想到了梁衡曾写过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备了女人引以为骄傲的容颜与美丽,完全可让一个女子受用一辈子,但是居里最珍贵的就是没有将一般女子引以为骄傲的作为自己生存的标准,而是选择了执著于科学研究的一条别样的路,这期间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看到的是她头顶上的光环,却无意中忽略了她背后的艰辛与艰难,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后的笔记本里,依然有放射线在放射,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与不凡呢,而我们今天也同样是这样看着张衡,背后的张衡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品评的,这也让我再一次坚信:态度决定人生。没有豁达淡泊的心何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呢?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真的是需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心灵的快乐的!

因此,这一次的教学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更是将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 从而,我还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处理材料。相对去年的教学,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我收获了进步,也收获了感动。

评课:

这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常规课,能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表现比较老道;讲解到位,有益于学生文言文字词把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会比较扎实。

《张衡传》教案 10

知识与能力

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⒉、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神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来了解和认识一位被郭沫若学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的古代科学家张衡。

1、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史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史。本文也是开头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传主逝世的年代。所以本文史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2、记虽史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是否意味着要将传主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写进文章里呢?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地都写进文章中,而只能史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3、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并且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文章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张衡的潜心科研

②张衡的不慕名利

③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二、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的全貌认识。

1、文学才能

①善属文(写文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副词,于是),观太学(省略句),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③《思玄赋》

2、科学成就

第二段: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五段:候风地动仪的制造。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且形象生动,跌宕生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篇说明文。

3、政治才干

第五段:《思玄赋》的由来(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实词,归纳语法知识)

第六段: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斗争的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

传记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范晔通过写张衡的卓越文学才能、辉煌的科学成就、杰出的政治才干突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用文章中的语言来概括)

1、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一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这些反应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史书载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北方共发生大地震26次,张衡研制地动仪,测报地震,正说明了他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的品格)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2、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四、总结

东汉书法家崔瑗评价张衡:“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惟有不为名利困扰之心,才可投入于钻研中。张衡述志《应闲》中也提到:“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要求自己探求知识和技能面的广博,要有攻坚精神)。这是他的钻研精神,这是他的品格——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帮助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收获!

原来也教过张衡传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次却很不一样,我很钦佩他并对他生发了浓厚的兴趣。我钦佩的是他六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竟然做出了那么多的伟大成就,在地震学、天文学、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艺术都有不俗的建树,我由此在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真实的人生呢?他又是怎样面对那样的社会现实呢?

文章记载得很简单,但从文本中又不难发现成就他如此功勋的主要因素,我以为莫过于他的性情与生活态度了。“虽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与俗人交接、”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衡,正因为无骄傲傲慢之心才能从容豁达应对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内心真诚与执著,也才能有如此多的发明与发现,这让我想到了梁衡曾写过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备了女人引以为骄傲的容颜与美丽,完全可让一个女子受用一辈子,但是居里最珍贵的就是没有将一般女子引以为骄傲的作为自己生存的标准,而是选择了执著于科学研究的一条别样的路,这期间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看到的是她头顶上的光环,却无意中忽略了她背后的艰辛与艰难,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后的笔记本里,依然有放射线在放射,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与不凡呢,而我们今天也同样是这样看着张衡,背后的张衡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品评的,这也让我再一次坚信:态度决定人生。没有豁达淡泊的心何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呢?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真的是需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心灵的快乐的!

因此,这一次的教学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更是将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 从而,我还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和处理材料。相对去年的教学,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我收获了进步,也收获了感动。

评课:

这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常规课,能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正音知道;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上表现比较老道;讲解到位,有益于学生文言文字词把握,长此以往,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会比较扎。

张衡传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地震预测与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2.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3.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

5.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明确: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熟记相关常识;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张衡传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       全才

政治才干

文言文教案 12

目标定位

知识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能力

1、进一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

学会勇敢机智的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辅助工具

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 方法流程

1、朗读课文。(去掉标点。)

2、知名示范朗读

3、点评。

4、自由朗读。

5、划分句中节奏

6、理清结构。

7、为每一段加小标题。

8、找出主旨句

三、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1、小组交流预习翻译课文情况,重点解决疑难,串译课文。

2、课堂交流,质疑答疑。

3、课堂练习,翻译句子。

4、完成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5、学生自批。

6、自批反馈。

7、巩固记忆。

四、深入研读课文

1、本文异在哪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2、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狼三则》之三。

2、说说本文异在哪里。

3、完成练习。

六、总结

1、用蒲松龄《狼三则》最后的一句话作结。

2、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小结。

七、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成语。

2、好书推荐:姜戎的《小狼小狼》《狼图腾》。

学生记忆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完成后交流

学生翻译理解

指名回答 意在分清文章节奏,为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明确文章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成翻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知识卡片的建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网,形成体系。

通过深入研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拓展延伸,使所学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别切通过想换内容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解。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

拓展延伸,使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案例评价:

本文是一篇情节比较简单故事有趣的课文;串译课文比较简单,但常用实词、虚词较多,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尤其是对文章节奏的训练、课文结构、主要内容的理解等环节设计,为突破本文教学重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文言文积累卡片的建立,又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建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将来运用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狼三则》之三的阅读,又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运用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授课效果良好。

《张衡传》教案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用图片导入:先用多媒体显示下面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仪器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发明这个仪器的是哪朝科学家叫什么?(待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继续)

地动仪 张衡

对,这个仪器叫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

该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巩固上述文言知识,并认真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课文特点探究:

1、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可先让学生思考品味,然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2、写作特点: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自己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 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具体表现为: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学生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又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5、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三、课堂链接:现代传记文的阅读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该文概括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地震学方面

艺术方面

文学方面

地理学方面

数学方面

气象学方面

机械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2、“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和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怎样理解?和上文是什么关系?

科学和文学是对上述多种方面的再概括,“如此全面”又是总概括。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上文属于分——总关系。

《张衡传》教案 1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讲读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课文串讲: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1)人也。衡少善属文(2),游于三辅(3),因入京

县写游学因此

属:连缀。

师(4),观(于)太学(5),遂通五经(6),贯六义(7)。虽才高于世,而无骄

学习通晓熟悉比世人但骄

通、贯:同义,精通,贯通。

尚之情(8)。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9)中,举

傲自大神情平时举止行动淡泊娴静庸俗被推举为

从容:举止行动,作名词。

孝廉不行(10),连辟公府(11)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征召就职太平

不逾侈(12)。衡乃拟班固《两都》(13)作《二京赋》,因以(之)以讽

过度奢侈就模仿就用(这篇文章)讽

谏。精思傅会(14),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15)奇其才

喻和劝说(他们)精心构思细致安排出众超群

奇:以其才为奇,形作意动。

累召(之)不应。

聘请(他)应召

衡善机巧(1),尤致思(2)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3)衡善术

制造巧妙的机械致力钻研常听说术数方

学,公车特征(5)拜(6)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7)阴阳,

面的学问特地指名征召授给升就研究核实

公车:官署名阴阳:指日月运行。

妙尽璇机之正(8),作浑天仪(9),著《灵宪》、

的变化规律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的道理制造出写了

《算罔论》(10),言甚详明。

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11)。衡不慕当世(12),所居之官

再次调转趋附当时的权贵担任官职

慕:羡慕,趋附。

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往往多年升迁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年后重回来(任原职)

阳嘉元年(1),复造候风地动仪(2),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仪器的)直径长

合盖隆起(3),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盖住中间隆起杯作装饰用图形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都:大。

柱(4),傍行八道(5),施关发机(6)。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

挨着放置根杆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关

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7),皆隐在尊中,覆盖周

接它那些枢纽和(各种)机件的巧妙构造铜严

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

空隙(里的机械)关动清

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

脆响亮在旁守候机械的人觉察知道虽然龙首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8),合契若神(9)。

(振动龙头的)发生的方位用事情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0)。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

从(已有的)记录的内容(来看)这样的事曾经

师学者咸怪其无征(11)。后数日驿(12)至,果地震(于)陇

有学问的人都它没有验证过了几天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14)。

信服巧妙从哪方位发生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1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16);又

离开(京城)做王逸华典章制度

多豪右(1),共为不轨。衡下车(2),治威严(3),整法度,阴知(4)

很多豪门大族彼此勾结干坏事一到任树立威信整顿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之),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视

一下子把他们逮捕起来举国上下严谨守法称赞是政治清明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书乞骸骨(7),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请求辞职还乡(朝庭)征召封他为享年去世

三、小结课堂

学生复述课文大意、教者指导,体会张衡的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练习2、3

第三课时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

2、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3、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 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作业布置: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张衡传》教案 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

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D、陕西地震那天,地动仪朝西面的龙嘴里的铜球落下来了,所以张衡知道京都西面发生了地震。

3、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1)先看图,想想图上所画的内容。

(2)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看看与图上内容是否相符。

(3)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4、激情朗读。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老师引导,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你想不想介绍给别人呢?

三、讲解地动仪。

1、自由写、说(围绕课文8、9自然段)

2、上台讲解。

3、评比、指导,(注意条理性、语言通顺,内容充实)

四、延伸小结。

张衡通过多年的摸索,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的仪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17

张衡和他的地震仪

伟大的科学家

精通天文历法

地动仪:测定地震、精巧、灵敏、准确、造型美观

《张衡传》教案 16

教学目标:

一、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梳理文言否定词。

三、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

一、本文的写法,传记的一般写法。

二、张衡的可贵品质。

三、第四段的说明性文字。

教学难点:

一、难词难句解释

二、材料的取舍及提纲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安徽卷的文言文考试选材,最近几年是这样的:

20xx 《齐民要术》序 序

20xx 古蚬说 说

20xx 韩体传 史传

20xx 游东山记 记

20xx 贺兰祥传 史传

可见,史传文是个重点。本单元是集中学习史传类文的一个单元。共三篇,《苏轼传》、《廉颇相如列传》以及今天我们所学的《张衡传》。

二、看注释①并补充讲解有关知识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的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三、范读

四、将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杠下来,写了什么?

姓名(字)、籍贯、卒年

五、本文写了张衡在哪几个方面的突出贡献?(请用原文词句回答)

善属文(文学)善机巧(科学) 善理政(称为政理)(政治)

六、取得如此多的杰出成就肯定与其为人有关,张衡为人如何?(杠出句子)

从容淡定

其一 其二 :无骄尚之情

不慕当世

七、作者选取了哪些实例来表现其为人与成就?

“不行”、“不就”、“不应”、“不徒”

“不好多接俗人”

“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之风,一《二京赋》讽谏

“治威严,整法度”“一时收禽”

善属文 浑天仪

才高于世 通五经 《灵宪》 利用条件:两次担任太史令

(主观) 成就 (客观)

赏六艺 《算罔论》

侯风地动仪

回看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见后)

八、关于事例

1、以时间为经,

十、文言知识解疑释难(课前布置预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伺者因此觉知(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④a、精思傅令,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2、做“思考和练习”二(师示范翻译一、二)

3、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十一、文化常识提示并请学生课后归纳理解

1、官职及官职升迁:举、辟、召、征、拜、迁/郎中、孝廉(非官职)

2、地名:三辅

3、学校:太学

4、典籍:五经

5、天文:天璇星 天玑星

6、年号:永和 等

十二、小结:

这篇课文我们从文体特点、文学知识、文化常识三方面进行了把握,尤其应注意传记文的文体特点,以备其他传记文的阅读。

张衡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以及我们今天的人才观都是很有启示的。

十三、作业

1、做《同步训练》

2、布置预习《苏轼传》

十四、板书设计:

姓名(字) 籍贯

善属文(文学)传

贡献 善机巧(科学)记

善理政(政治)的体

从容淡定 不慕当世

例 为人

无骄尚之情

“不行“、”不就“、”不应、不徒

事例 “不好多接俗人” “不满逾侈”,作《凉赋》

“治威严,整法度”“一时收禽”

浑天仪

主观:才高于世

成就 《灵宪》

《算罔论》

客观:两任太史令

候风地动仪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张衡传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文言文教案 17

【教学目标】

1、以�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①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3“蚓无爪牙之利”为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式为“蚓无利之爪牙”,“利”是修饰“爪牙”这个词的。

张衡传教案 18

《张衡传》是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张衡传》这篇文章短小精炼,更能突显传记文章的写作特点,所以这节课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二、情感目标:

从张衡成功的原因上认识其人,并体会“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内涵。

教学重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传记的一般写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和重点突破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由张衡和地动仪的录像片段导入新课,再展示一张浑天仪图片。

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张衡不但在地震方面、天文学方面有如此杰出的贡献,在文学方面,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地理学、数学等方面广有建树。郭沫若曾为他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今天我们就学习后汉书中的《张衡传》,全面了解张衡其人。

2.作者范晔:

提起后汉书,不得不了解它的作者范晔。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

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这就是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成书背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十四史前四史年代和作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

东汉班固《汉书》

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

3.分析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①用幻灯片显示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善、属、游、因、观、通、贯

举、辟、奇、召、乃

古今异义词:从容

翻译句子: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问题一:第一段主要写了张衡哪方面的成就或特点呢?(让同学总结)

生:这一段写了张衡的文学方面的成,和他的性格。

问题二:用文章中的话怎么说?

生:善属文、做二京赋,性格特点是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

明确:这一段写了张衡文学成就和他的一些性格特点。

2)第二自然段

①用幻灯片显示第二自然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机巧、致思、雅、特征、拜、公车、迁、阴阳、正

由学生翻译以下句子: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并指出其中的特殊句式。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②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张衡哪方面的成就呢?找一位同学概述一下:

学生:作浑天仪,写《灵宪》、《算罔论》。

明确:第二段主要写了张衡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3)第三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显示第三自然段的重点文言知识

转、辄、徙

找位同学翻译这一段话。

第三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下面看第四自然段。

4) 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详细介绍了地动仪。

出示幻灯片,幻灯片上左边是地动仪的外形图片,右边是书中“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几句话。

问题一:“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兔鸟兽之形。”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地动仪是精铜铸成,直径有八尺,外形像酒樽。

明确:这几句话从材料、大小、外形,装饰几方面介绍了地动仪

出示幻灯片,左边是内部构造示意图,包括横部图和竖截面以及右边是文中几句话: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边讲解这几句话,边用幻灯片放映地动仪的内部结构图,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5) 第五、六自然段

①出示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是第五六自然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帷幄、目、下车、视事、乞骸骨。

因为第四五段中涉及到当时的背景,所以由师生共同翻译这两段。

②这两段主要写了张衡哪方面的成就呢?找同学回答。

生:有第六自然段中的“治威严,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理政”可以看出主要写张衡的政治才能。

明确:这两段主要讲了张衡在政治方面的才能。

4、人物传记的特点

我们已经学完了这篇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每段的内容我们也分析完了那下面我们回过头来从头看一看张衡的主要贡献。

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作《二京赋》文学成就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

善机巧,作浑天仪,作地动仪科学成就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治威严,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治才能

问题一:作者在写张衡成就时,有没有侧重点?

生:有,重点介绍了张衡的科学成就,在科学成就中又重点介绍了候风地动仪。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有所侧重,重点介绍了张衡科学方面的成就,特别是候风地动仪。

问题二:范晔在写张衡的这些成就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生:按时间顺序,文中有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

师: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传记的一般写法:

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5、情感价值态度

张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仅仅是他智力超常吗?

张衡曾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所以张衡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绩,他靠的是勤奋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挥勤学苦练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

6、课后作业:

翻译课后练习题句子。

《张衡传》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知道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

2、明白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带领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掌握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凝炼简洁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师说》里学过这样一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是有先后的,学问和技艺各有各专门研究,但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全才——张衡。他知识广博而精深。在文学艺术、政治哲学、天文历算、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研究。他的功劳业绩,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

二、简介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展示图片]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不过张衡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

三、作家作品与文化常识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纪传体东汉史。“前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对我国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自由朗读。

2、检查预习。

A、大屏幕展示字词。

B、本文的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永元中安帝顺帝

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

3、初步理解

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去,本文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文学成就)――善属文。

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科技成就)――善机巧、善术学。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成就。(治国才能)――善政事。

其中,又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才能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详略恰当。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段,疏通文意。

2、感知:这一段介绍张衡哪些方面?

先写姓名、字和籍贯,这是史书纪传体例的通例,判断句式。

再写他的才学非凡。年少时便“善属文”;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

后到他的品德:一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治学的基础),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二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可见他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3、体会:你从第一段悟出了什么?(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引导学生注意张衡的游)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注意课文中连用的词语)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六、课堂练习

见大屏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指朗读名第2段。

①检查字词、难句落实情况。

②前两句总述,两个“善”字,一个“尤”字,突出他科学研究方面的特长。

2、文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其突出成就表现在哪里,作者进行了怎样的分配?

学生讨论归纳

A、善技巧——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B、善术学——《灵宪》、《算罔》

3、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和名称——阳嘉元年、候风地动仪

材料外形——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内部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证——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投入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小结: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这段文字可看成小型说明文来学习。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但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这部分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形象具体地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从里到外,从上而下简要清楚地写出了构造特点,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研读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这都突显了张衡的政治才能。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

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四、归纳文言文知识

(一)通假字

1、一时收禽:“禽”通“擒”,擒拿。

2、员径八尺:“员”通“圆”。

3、傍行八道:“傍”通“旁”,周围。

4、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二)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作状,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作动,擅长,善于。)

3、妙尽璇机之正(尽:形作动,研究透了;正:形作名,正确的道理。)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

(三)古今异义词常从容淡静(古义: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激扬文字”中是激浊扬清的意思。)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①举孝廉不行②连辟公府不就

2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五)一词多义

1、观:观太学(游历,考察学习)

2、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大王见臣列观(宫廷里高大华丽的楼台)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3、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就)

4、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接着)

十年乃成(才)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用)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于是,就)

五、补充相关文化常识

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辟:征召,(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贬官。

9、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旧职任新职。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

2、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张衡传》教案 21

教学目的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作者简介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重点字词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淡静,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11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14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15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

1、游于三辅()2虽才高于世()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1、因入京师,观太学()

2、作《二京赋》,因以讽谏()3伺者因此觉知()。

公车特征拜郎中()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五、文言句式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介词结构后置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思考讨论

1、结合“语言、思维”题,说说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2 、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a“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b忧国忧民

——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

c才高于世

——“善属文”,作《二京赋》;“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3、张衡在文学上、科学上、政治上的成就是什么?

七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1时间顺序: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出

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

3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八、 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九、本文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

2课文语言质朴简练。

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 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 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2、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张衡传》教案 22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2、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张衡传》教案 23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张衡传》教案 24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文言文教案 2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整理并检测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通过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符合人物性格与处境的文言文诵读;

2、对烛之武说辞艺术性的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无论社会、命运对他有多么不公平,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文言知识 PPT2-3

三、回顾文本、梳理结构 (板书)

四、鉴赏说辞

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说退秦师”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请大家先自读第三小节说辞部分,思考:烛之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

明确:

善于利用矛盾(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善于分析利弊(为对方着想,诚恳可信);善于揣摩心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讲求语言艺术(敬辞、反问句、判断句)。

附板书:

烛 秦晋围郑

之 烛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仿佛置身郑国之外,处处为秦国着想,放低姿态、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深入,句句在理,声声入耳,直抵秦伯内心深处。

五、因声求气

如此一段精妙绝伦的说辞,希望大家自由朗读,深入其中,读出兴味。

2-3生读,互评。师相机指点。师范读,再齐读。

小结: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声”,才能把握其内在之“气”。因声求气,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学习,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由说辞——能言善辩;

由牢骚(不仅无损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临危受命——深明大义。(板书)

2、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PPT5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无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畅所欲言)

小结:其貌不扬、怀才不遇的烛之武却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能言善辩的人。散落在各种史书里的记载也丰满了人物形象,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认识真正的烛之武。

七、结束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鲜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们心头。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勉励自己吧!

八、作业布置:课本96页1-3中相关内容。

《张衡》教学设计 2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会认“录、铜”等生字,会写“杰、吉”等生字,掌握“杰出、贡献”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大胆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吗?那大家了解张衡吗?

2、简介张衡: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有许多重大的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

3、板书课题:9、张衡

【设计意图:从古代文明谈话导入,简介张衡,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小黑板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②想一想课文讲了张衡的什么事。

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设计意图:识字解词是学习课文和理解课文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可以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三、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2、小组讨论。

3、反馈。(相机疏理课文的内容)

4、你从课文中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课文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师指导书写生字、组词。

板书设计:

9、张衡

东汉 科学家

地动仪 测定地震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记( )状( )洒( )析( )征( )

纪( )壮( )酒( )折( )证( )

3、选词填空:

发生 发明 发现

①他认真记录产,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 )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②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 )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③这个故事( )在离现在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东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