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优秀11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少年闰土的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文章的生字词、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第十六段,领悟其中蕴含的含义及情感。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闰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听我的配乐介绍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课件演示,同学评价老师的课件做得好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看书。从书中寻找好坏的理由,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读书,缜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讲得出好坏,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的讲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

在教学“刺猹"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去给读书的同学评价,“他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好"或者“他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个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帮助别人理解了文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学“海边拾贝”时,(出示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我采用欣赏、谈感受来体会闰土的知识丰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教学“看跳鱼儿”让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四)争辩研读,开放创新

此环节,我以“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文中的‘我’”为话题,让学生分正反方来辩论。这样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同时争辩是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同时,学生在争辩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当时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六)说板书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文章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少年闰土教案 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3.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体会人物外貌描写方法,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5.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2.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

2.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3.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除了单元整体学词时的哪些字词,你还有哪些词是不太理解的?

聚焦文言词:其间、仿佛、素、如许、单

聚焦陌生词:家景、一件大祭祀、值年、忙月

(文言词放到品读语言时讲解;陌生词随即解决。)

二、整体感知闰土形象。

1.你觉得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见多识广、淳朴天真……)

三、走入文本,细谈闰土形象。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闰土的句段。

外貌、动作描写:

A.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B.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结合这两段文字,说说对闰土的认识。(参看自己的批注)

理解:其间、小毡帽、银项圈

指名朗读这两个片段。

思考:

1.我和闰土见第一面的情景是哪一个?(B句)

2.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那为什么作者把这个想象中的情景放在了文章的开头?这样安排,你读出了什么?(“我”对闰土农村生活的向往。)

3.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A.在我眼中,闰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预设:

多彩的——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

自由的——一望无际的

有趣的——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将身一扭、逃走

B.而同龄的我们,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文中有没有哪句话,隐约透露出了“我”的生活。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理解“他们”——和“我”一样的少爷们

我们在做什么?——读书、写字,被关在高高的院墙之内。

插入相应的文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再见),我的蟋蟀们!Ade(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不满的、羡慕的……)

批注:这段话,既写出了“我”对自己生活的极度不满,也表达了对闰土农村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读一读

4.关注语言描写。

A闰土的生活中,只有看瓜刺猹这件事让我羡慕吗?

课文还写了与闰土有关的哪几件事?(用四个字概括)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条鱼儿

B默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闰土的语言都是大段大段的,而我就只有那么几个字。(在闰土面前,我这个少爷显得那么的无知。)

C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出卖罢了。

理解:素、如许、单(闰土的见多识广和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我心中,对闰土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C角色朗读。你觉得当时两个人会怎样对话?

D再次出示:“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读一读

四。话别,想象三十年后的闰土。

1.三十年后,闰土和“我”再次相见,大家想一想,他们见面会说些什么?

2.出示相关的文字: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的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选自《故乡》

3.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4.是什么让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少年闰土》教案 3

《少年闰土》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

设计

1、导入

新课。

(1)教学过程

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

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

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

健康

C:颈——银项圈

活泼

D:怕见人

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少年闰土》教案 4

教学目标:

1、学习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讲述的有关闰土的四件事,从中看出少年闰土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特点。

4、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识闰土

1、同学们,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他?

出示闰土画像,师深情地朗诵:“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师: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机智、勇敢)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板题)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3、师: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我们以前学习了很多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出了闰土的哪些特点呢?咱们走进课文,去全面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易读错的生字词,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2)交流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相机归纳板书(回忆—相识—相处—分别)

三、深入相处,再识闰土

1、好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总是最令人难忘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6—16自然段,重点读读闰土和我的对话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

2、指名交流,相机归纳板书。(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鱼)

师:这些事都是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这样的事就是文中所说的新鲜事、稀奇事。

3、研读“雪地捕鸟”

(1)那咱们就先和闰土一起到雪地里去捕鸟吧。(出示文段)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这段话,想想大雪天里闰土是怎样捕鸟的,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读自悟

(3)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抓住“扫出”、“支起”、“撒下”、“一拉”、“罩”动作描写的词语感受闰土的聪明能干。)

(4)小结:大雪天里如此捕鸟也的确是够稀奇的,从作者对人物动作细致的刻画中我们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形象跃然纸上。(板书:动作聪明能干)

4、品读“看瓜刺猹”

(1)那么,从闰土“看瓜刺猹”这件事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请同学们默读“看瓜刺猹”这部分对话,边读边想边圈画重点语句,并在旁边作上批注。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你们的笔,开始读书吧。

(2)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4)读到这儿,我们脑海中不禁再一次浮现出闰土在月下刺猹的情景。(师引读第一自然段)

(5)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我的心呀,早已飞到了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咱们也和闰土一起去“看瓜刺猹”吧!(师生分角色朗读)

5、以读代讲,学习“海边拾贝”和“潮汛看鱼”

(1)令我难忘的何止是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还有海边拾贝、潮汛看鱼呢,那我们还等什么?

先去海边捡贝壳去吧!“我们日里去海边捡贝壳去”——(生接读捡贝壳部分)

我们再在潮汛来的时候,去看跳鱼儿:“我们沙地里”——(生接读看鱼部分)

(2)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板书:见多识广)

6、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四件事,向我们展现出一个聪明能干、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那么,这几件事作者详写了哪些事?(指生答,相机板书:详写略写)

7、小结、过渡:

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叙事时做到有详有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是咱们在习作中值得学习、借鉴的好方法。叙事时,若能加入自己的感受,文章会更生动。那么,在听闰土向我讲述这些稀奇事时,“我”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突破难点,提炼主旨

1、自由读读课文14和16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对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羡慕和佩服;有着自叹不如的惆怅。)

2、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的?(对比)

3、是呀,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而我——(生接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相机理解“素不知道”、“如许”)

闰土的心里有如“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鱼”等许多稀奇事,这些都是我往常的朋友——(生接读)“所不知道的”

4、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①闰土在(海边拾贝)时,他们和我一样,(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②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和我一样,(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③闰土在(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时,他们和我一样,(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大雪天可以这样捕鸟、海边有如此多的跳鱼儿。

5、你是怎样理解“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指名交流)

6、闰土是那样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相比之下,我和我的朋友是那样的——(生)见识狭窄、孤陋寡闻如井底之蛙。

7、正因如此,闰土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还挥之不去呀!

(音乐起)师领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生跟上一起读。

五、课堂总结、过渡:

我和闰土虽只相处了短短的近一个月,但彼此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正月过去,我们分别时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当初我们又是如何相识的?下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板书:

少年闰土

回忆

相识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动作

相处看瓜刺猹机智勇敢语言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

潮汛看鱼

分别

《少年闰土》教案 5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与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

2、师: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适时点评。)

3、师:我们对闰土有了初步的了解。一说大膨润土,作者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这样一幅画面。

引读:深蓝的天空中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干什么呢?谁能继续描述这幅画?

全班一起描述。

从内容和画面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景和人)五分钟

二、学习“看瓜刺猹”部分过渡:

文中的“我”和闰土仅仅相处了一个月,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三十年过去了,回忆起闰土便想起这幅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文字具体描述了这幅画?用“-----”画出来,并圈点词句谈感受。

学生汇报:

1、出示句子:(月亮地下,你挺,拉拉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一柄胡叉,轻轻地走去)

抓住“轻轻地”,体会到闰土的机智,动作轻巧有经验。

闰土把我们带到了西瓜地里,那我们读一读,可把猹吓跑了。(生读)

2、还有哪些句?出示句子:“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范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走……看见……你便刺(勇敢)

指导读你便刺-----快而重(读出他的机智勇敢)

这畜生很伶俐,反从胯下窜了:用猹的狡猾伶俐反衬出闰土的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看瓜刺猹”的经历是那样的惊险刺激,作者心中不由得慨叹:啊!闰土的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三、过渡:

文章还写了哪些希奇的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请画出描写闰土的语句,读读从中感受到闰土什么特点?把自己的感受和小组的同伴进行交流。

师:学生汇报。

雪地捕鸟

句子:“我们沙地上……蓝贝。”感受到闰土的聪明能干。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他聪明能干?(动词)幻灯出示标明。

小结:闰土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而且这段话抓住动词把不鸟过程说清楚,更能体现他聪明能干。我们要读出什么感情?(佩服)作者的心中不由得慨叹:啊!闰土的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疑问)

用动词描写一件事的方法真好,我们也能用上一连串的动词写一件事。“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xxx,放学了同学们xxx。

小结: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写一件事的方法真好。

现在我们再来读雪地捕鸟的句子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导语:此时此刻作者的心中不由得慨叹:啊!闰土的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海边拾贝、出示句子:“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拾贝壳去……观音手也有。”

闰土见多识广。

生活怎样?(快乐、丰富多彩)作者的生活呢?(乏味、单一)作者多么(羡慕)闰土呀!读句子后回读:“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拾贝壳去……观音手也有。”

作者心中不由得慨叹:啊!闰土的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看跳鱼儿

句子: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闰土见多识广

作者没有看过,可闰土却知道“我们沙地里”生接读可见他是见多识广。

让作者心中不由得慨叹:啊!闰土的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四、观察两个人的表情、动作闰土讲得怎样?我又听得如何?

①闰土讲得眉飞色舞……

②“我”紧咬嘴唇听得津津有味……

设想:你就是作者,此时心里会想:(感受)

2、句子:啊!闰土的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①读,“他们”指(作者的朋友)。“他们”都是写什么人?(富家子弟,少爷之类的人。)

②那他们不知道哪些事?

“四角的天空”指(狭小的空间)

作者对闰土的生活十分向往,十分羡慕。(情感)

⑤过渡:“我”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对闰土的生活如此向往呢?

课件:(引读,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里捕鸟)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可以捕鸟,而且捕到很多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五、小结:

正因为这样,“我”把少年闰土当成是难得的朋友,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情谊,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就要走了。

①读17自然段。

②看插图,用一个词概括此时两人的情况(难舍难分)(课件图片)

小结: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六、作业

运用外貌、语言来反映一个人的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

17少年闰土

闰土“我”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6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和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和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 课 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闰土的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鲁迅先生的图片、相关资料,描写闰土外貌句子的投影片。

三、教学环节

(一)了解鲁迅

1、(出示鲁迅的图片)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浓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2、同学们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相互交流交流。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篇节选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随机纠正。

2、默读课文,给文中的生字注上音序、部首、结构、笔画。

3、反馈学习情况。

课文中有些词语,可能读起来会感到陌生。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1)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其间、无端、素、如许、单知道”等词语。

(2)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祭祀、值年、五行、竹匾、秕谷、潮汛、跳鱼儿”等词语。

4、“闰土”和“我”是什么关系?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闰土和“我”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

(三)初识闰土,学习外貌描写。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

[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随机出示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闰土的外貌。

(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图片。)

3、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知道了什么?

(集体自主交流,照顾好“学困生”,激发情趣。)

4、第一自然段也描写了闰土的外貌,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少年?

(天真、活泼,很受大人疼爱的健康的海边少年。)

(四)练笔,进行仿写。

1、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述同学外貌,请大家猜猜说的是谁?

四、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年少、健康、活泼

第二课时

一、课文简说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环节

(一)读课文,感悟人物的特点。

1、从课前或上节课,边读边勾画的内容,细细体会所勾画的内容。

(二)共同交流。

1、出示文中句子:(用毛笔书写在纸幕中)(课件)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2、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什么?(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件)

很受大人疼爱

健康的

朴实天真

板书:

闰土是个                   海边少年。

(框着的内容书写在纸条上,在课中粘贴。)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海边农村少年,文中的“我”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

3、读课文找原因。

生: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问:“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呀?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四、深刻感悟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课文中讲了几件事?

1、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在文中勾画出来。

2、学生概述。

板书:

雪地捕鸟──聪明

海边拾贝──能干

闰土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看跳鱼儿──见多识广

3、体会印象深的事。

师:在这几件事中,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生:看瓜刺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件事最惊险,最刺激,作者写的也最详细。

师:讲的真好。请同学们阅读提示走进这四件稀奇事,你会对朴实天真的海边少年闰土有更多的了解。

4、出示阅读提示。(课件)

5、根据阅读提问学生自学。

五、集体交流

1、师: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看瓜刺猹这件事表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在板书第三件事

后板书:──机智勇敢。)

师:说说理由。

生:“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从这句,看出闰土很勇敢。

师:月亮地下,猹来了……,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2、学生读课文。

师:还有没有?

生:有胡*呢。“走到了,看见猹了……油一般的滑……”

3、师:谁还体会到其他三件事分别体现闰土的特点?

4、学生概括。(结合内容相应板书,见上)。

六、概括总结

师:从这表明闰土的生活怎么样?

生: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相应板书)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七、联系谈话

师:请大家把课前谈讨闰土是怎样一位少年,与闰土的生活联系起来,感悟性谈讨。

生:我们组把前后联系起来,感悟到闰土的少年时代是天真烂漫的,快乐、幸福的令人向往。

生:我还体会到闰土的家庭状况,虽然没有“少爷”的好,但也还算不错。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颈戴银项圈。

八、总述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有差异。

九、拓展阅读

1、发放打印资料,阅读《故乡》(节选)──鲁迅

2、课后大家还应多读鲁迅的作品,多了解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作品,你一定受益匪浅。

少年闰土的教案设计 7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少年闰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针对课文进行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学会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前面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学会从内容中体会中心思想,对体会思想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掌握并能运用这一方法,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为真正读懂一篇文章扫清障碍。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2、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条理。

③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活泼、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④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注意课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写的方法,我们可以从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来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和内心活动,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学习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并从中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真正了解闰土是个有丰富知识、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

5、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幻灯片。

6、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自学生字新词,通过反复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学习相识这一部分。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已有一定阅读能力,但分析和理解能力不强。对“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有关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的读思、研讨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攻破难点。

(二)说教法

在教法上,采用“主扶式”课堂教学结构,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来实现。同时通过朗读、默读,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来完成。

教学时,主要抓住语言文字,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理解内容,发掘主体。抓住重点句,深入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重点突出。

(三)说学法

教学时,采用“看、读、想、划、议”等步骤,教师适时点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议”活跃课堂气氛,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况,使学生真正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教学过程中,设计自读,分角色读,表演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再现课文中“我”与闰土分别时的情景,同时进行了一次扎实的语言表达训练。

三、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了解了“我”与闰土是怎样的人?说说。(学生自由说)

2、读课文“相处”一部分,完成填空:()的少年闰土,(幻灯片出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介绍了那几件事,这些事让“我“感到怎样?

3、请同学们思考“我”对哪几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并说出原因。

(三)研读重点,随机点拨。

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为进一步讨论交流做准备。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于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提出发现问题。

重点理解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①请学生自由地充分地读。

②引导学生理解“无穷无尽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用闰土的知识丰富来反衬“我”和城里的小伙伴见识少,生活能力较差,每天关在家里,只能看到有限的天空,而广阔的世界有许多精彩的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表达了“我”对拥有丰富知识的闰土的钦佩,对外面广阔世界的无限向往。)

③练读这句话,体会“我”当时的感情。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适时、适度地点拨,解放学生思路,使教学向纵深发展。)

(四)争辩研读,开放课堂。

1、请学生思考:在当时的社会,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并试着找出充分的理由作为论据。

(这一引导争辩的设计,将活动引进课堂,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心灵自由,凸现个性。)

2、请双方陈述理由,自由辩论。

3、教师不予评定学生的选择,但建议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以充分的了解文中的两人及当时的社会。(辩论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争辩过程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地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五)学习“相别”一部分。

1、快速默读这一部分,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2、看第二幅插图(教师出示)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道别的,试着说一说,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于引导学生在读文、想象中深化文章的中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演说能力。)

3、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课文。

课文《少年闰土》写了“我”与他的相见、相识、相别的经过,塑造了一个纯朴、机智的少年形象,表现了“我”与他之间纯真的友情,表达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简缩,既体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总结全文。

《少年闰土》教案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11册第17课

设计理念:全国著名小语专家李振村老师明确提出了“聊课”一说,并归纳出

了它的四大特征:一是轻松的、随和的;二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的;三是紧扣语言文字的;四是以学生当聊天主角的。本课将以此理念贯穿始终,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尊重关注学生,真正实现人课合一、师生和谐的“以生为本”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出聊课新理念: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聊课”。要想把课聊好,有一个要求:同学们要敞开心扉,轻松自在地聊啊!能做到吗?(能)

二、聊鲁迅先生,聊出兴趣

1、出示鲁迅的图片,同学们对他有什么了解?

学生汇报。

2、教师简单小结。

三、聊少年闰土,聊出情趣

1、出示课文少年闰土的图片,师深情朗诵。

2、初次跟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样的印象?

3、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板书课题),一起来和他打打招呼吧!

四、聊希奇之事,聊出乐趣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闰土和我的相处中,讲了哪些希奇事?在文中找出这些事来,自由读一读。

学生汇报

2、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去干,你最想干哪件事?请同学们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自由学习。

学生汇报。

3、学习“雪地捕鸟”,划出有关的动词,感受一下雪地捕鸟的乐趣吧!

4、出示看瓜刺猹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看瓜刺猹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5、出示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指导朗读第一段。

6、学习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

7、聊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

8、理解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的。”

指导朗读。

五、聊四角的`天空,聊出感悟

1、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四角的天空吗?请看(出示四角的天空图片)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呢?

六、聊朋友分别,聊出真情

1、因为心中充满向往,所以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的是,一个月后,闰土要走了,朋友分别,我的心情怎么样?(不舍、难过、可惜)

齐读17自然段。

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要跟闰土分别了,千方万语凝成几句深情的话,请写下来。

七、以读引读,延伸课外

阅读有关鲁迅的作品《故乡》等。

少年闰土教案 9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研究 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咱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绍兴农村孩子,这节课将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特点。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6-8节,完成填空:()的少年闰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自己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更欢迎填几点。(此时,学生有的大声朗读、有的轻声速读、有的默读……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

[点评]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大大丰富了读的内涵和方式,提高了读的质量。

师:不忙回答,先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有必要可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

生:我填“能干的少年闰土”。从闰土雪地捕鸟这件事中看出来。

生:我觉得应该填“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因为他不仅知道海边的各种贝壳,还知道许多“我”和“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事。

生:我想填“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因为当时海边沙地上,他一个人看瓜,猹来了,他也不害怕,还捏了胡叉去刺猹,要是我早就吓跑了。

生:我说是“心中有无穷无尽稀奇事的少年闰土”。因为他知道下雪天怎么捕鸟,懂得稀奇古怪的贝壳、凶猛的猹和有趣的跳鱼儿等等。

师:请几个同学根据刚才的交流,将课文中介绍的几件事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看谁写得正确,而且字又漂亮。

(雪地 捕鸟 捡贝壳 看瓜 刺猹 看跳鱼儿。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在用词上做适当的指导。)

[点评]板块研读,弹性填空,学生多元解读。既感知了课文整体,又丰富了闰土形象。

师:那么,“我”对哪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呢?为什么?

生:雪地捕鸟。因为闰土一到,我便要他捕鸟,可见“我”对闰土捕鸟的本领很佩服,印象特别深。

生:我认为是“看瓜刺猹”。因为上一堂课我们学过,“我”与闰土分别了三十年,一看到闰土,就想起他少年时看瓜刺猹的画面,可见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师:是呀!所以课文中这两件事也就较详细地写了。

二、研读重点 随机点拨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一会儿交流时,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提出问题请大家帮助。(学生默读课文,不时地圈点、评注、查资料;教师巡回,但不作任何指点。)

[点评]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师:好!下面咱们来交流你的研究成果或发现的问题。

生:我发现闰土捕鸟很有经验。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批谷、一拉”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尤其是支起竹匾用短棒,更能看出他是捕鸟高手,因为一拉短棒,匾很快落地,鸟想飞走已来不及了。

生:我认为闰土不但捕鸟很有本事,还很勇敢。你听,猹咬得西瓜啦啦地响,当时又没个伴,他不仅不害怕,还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生:我给他补充一点,猹是很凶猛的,你向它走去,它不会跑掉,反倒向你奔来,多可怕呀!但闰土刺猹好似家常便饭,什么都不在乎,可见他的机灵、勇敢。

生:我认为省略号是表示语意未尽,破折号都是表示解释说明。

生:我不同意,课文中的省略号有一处是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例:蓝背……。不过,我发现有一处标点用错了。稻谷,角鸡,鹁鸪,蓝背……中间应用顿号而不是逗号。

[点评]敢于向教材挑战,这是真正的超文本学习,是研究性阅读中创新的体现。

师:你真了不起,但据我考证,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顿号,所以只能用逗号代替了。

生:“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从“素不知道”这个词中可以看出“我”对闰土说的这些事从来也没听过,感到十分新奇。从中也能看出“我”了解得很少,知识贫乏。连水果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师:“素”字你怎么理解呢?

生:“素”是向来的`意思。

生:课文中有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好像有点知道,但又不是十分明白。我觉得这个“啊”字加一个“!”是表示“我”对闰土的赞美,羡慕他心中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点评]这是第二板块研读中最难解的一句话,学生似懂非懂,处于一种“愤悱”状态,需借点拨、引导之力,使其理解。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这句话确实值得研究。(点击课件)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点拨:(1)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读。

(2)师:“无穷无尽稀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的是刚才讲到的雪地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等事。“他们”指“我”的一些朋友、少爷们。“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天空很小。

生:我认为没那么简单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指天空小,实际上借此来说明“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的空间小,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生:我有补充,与前面的感叹词“啊!”连起来一读,我发现“我”在对闰土敬佩、羡慕的同时,还表示“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渴望有像闰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也明白了这一点,课文中说“四角的天空”是“院子里高墙上的”,这正是这些少爷们生活的地方,与闰土的生活环境一比,他们觉得自己太封闭了,也想到外面去看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师:请同学们将“啊!”和“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连起来想一想,再读一读,体会“我”当时的这种感情。(指读——点拨——再指读——齐读)

[点评]适时、适度的点拨,解放了学生的思路,使其茅塞顿开。教学也就此推向纵深。

三、争辩研读 开放课堂

师:那么,在当时社会,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想做闰土的坐在左边(称正方);做“我”的坐右边(称反方);咱们来争论一番,但老师有几个要求:

(1)先在组内讨论,准备充分的理由。

(2)在争辩过程中,当你觉得被对方说服,可改变你的选择,并变动座位。(学生坐两旁,人数相差无几,想做闰土的相对多一些。)

[点评]设计专题,引导争辩,将活动引进课堂,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心灵自由,凸现个性。

师:好!时间到,下面由双方陈述自己的理由,人家在讲时你一定要专心听,并想反驳对策。

正方:我喜欢做闰土。因为老师刚才说的那个社会,正是闰土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小时候自由自在的闰土,可以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多有趣!

反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能受教育,是个野孩子,太无聊了,这样能行吗?哪像“我”,尽管不是很自由,但能受良好的教育,很有教养。

正方:谁说闰土没受过教育?在广阔天地间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知识,不是在受教育吗?

反方:这仅仅是闰土农村的一些事,对一个城里人来说难免会有一些好奇。反过来,少爷“我”在城市里的许多事课文中没有说,如果写出来,闰土不知道的也许要多得多,肯定也会羡慕不已的。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想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呢?

反方:什么?笼中之鸟?文中的“我”是“笼中之鸟”吗?请问“笼中之鸟”能展翅高飞吗?少爷后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闰土有什么呢?

师:大家争论激烈,谁也不肯让谁,老师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投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少年闰土》教案 10

【教材依据】

《少年闰土》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属于本册书中的重点课文。

【设计思想】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学生对这篇文章中闰土讲的事情很感兴趣,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再配以感情朗读,理解感悟,是衡量学生是否突破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本着这一思想,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及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理解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写景优美,写场面生动,可引导学谈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想象感兴趣的场景。

【教学重点】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

三、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板书:

健康可爱

四、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少年闰土》教案 11

【基础知识积累】

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情感与思想】

感受鲁迅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拓展与延伸】

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重、难点突破】

教学本课的重点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二、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设疑,从中选择本文学习的重点所在。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是这些:

1、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长得什么样?性格特点怎样?)

2、课文写了少年闰土的哪些事?

3、我们是如何相识、相交的?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三、课文学习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1、闰土长得什么样?你能从中体会到些什么?

学生读课文相关段落,并回答。

教学提示: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并勾画出着想的词语,然后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参考:

“紫色的圆脸”说明闰土是农村的孩子,孩子很健康(说明是海边的,经风吹日晒才形成这种脸色的)。

“头戴一顶小毡帽”这是浙江绍兴一带农村孩子戴的帽子。从中可以知道他是哪里人。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说明他的父母非常疼爱他,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把他套住了。

“见人怕羞”这也是农村孩子的一个特点。

2、课文写了闰土著人的哪些事?你从中能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教学提示:对于第一个问题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可由学生自由朗读并概括出来。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还要通过“我”与闰土的比较来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参考: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朗读指导:

“看瓜刺猹”,这一部分在朗读时要注意舒缓、兴奋,体现出闰土的机智。

倒数第二段:第一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丰富,要读得舒展一些;第二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点,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

3、你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吗?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提示:由于写作时代的不同,文中的一些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因此需要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疑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或讲解。

教学参考:

附课文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①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

“捕鸟、捡贝壳、看跳鱼”朗读这些段落时要能体现出闰土的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问:这些事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这些都是听闰土讲的。“我”眼界狭小,只知道读书,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继续问:作者意识到了吗?

提示: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重点句子理解:

②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③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四、“我”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而闰土却只是“我”家一个长工的孩子,“我们”的身份相关这么大,又是怎样相识、相�

教学提示:注意作者对闰土的期盼与得知闰土到来时的表现(特别注意一个“飞”字),体会孩子间纯真的心灵与情感。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理清课文顺序,分段概括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