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教学设计【最新3篇】

发布时间:

教学目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除法》教学设计【最新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法计算 篇1

复习内容:

分数乘、除法计算及简单分数实际问题(教科书第114页第1-2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在运用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习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口算下列各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4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

2.计算练习。

(1)出示课本第114页第2题上面8题,学生每人计算四题。

(2)结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注意分析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及如何改正。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计算分数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名数改写。

出示题目:2/5时=( )分 4/25千克=( )克

3/5米=( )厘米 5/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20公顷=( )平方米 340立方分米=( )立方米

54分=( )时 255毫升=( )升

(1)先请学生说说名数改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左边四题或右边四题,完成后指名口答,说说怎样改写的。

4.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5。 (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1/8。

(3)柳树棵数的2/3和杨树棵数相等。 (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3/7。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下列题目: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1/4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耕地12公顷需要多少小时?

(2)一台节能冰箱每天耗电3/4千瓦时,学校食堂有3台这样的冰箱,一个月(按30天计算)一共耗电大约多少千瓦时?

(3)六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六(1)班捐了150元,六(2)班比六(1)班多捐了1/5,六(1)班捐的钱是六(3)班的3/4,六(2)班和六(3)班各捐款多少元?

(4)甲、乙两站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已行了全程的3/5。这辆汽车离甲地有多少千米?离乙地呢?它离甲乙两站全程的中点有多少千米?

(5)某天下雪,双联公司有1/9的职工迟到,第二天仍然下雪,迟到的人数是第一天的3/4。第二天准时上班的职工是全公司职工的几分之几?

(6)吴叔叔在家铺地砖,5/2小时铺了3/4平方米,平均1分钟能铺多少平方米?铺1平方米要多少小时?

(7)一套服装,上衣120元,是这套服装价钱的3/5,裤子多少元?

(8)一瓶油,连瓶共重11千克,用掉3/5的油后连瓶共重4.7千克,瓶中原有油多少千克?

学生逐一完成以上问题,交流时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多给予学习困难生发言交流的机会。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吗?

五、布置课内作业:补充相应的习题。

除法计算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

例2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7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谈话:春天是美丽的,春天也是植树的季节,大家看植树的小朋友们来。(出示例4 图)

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合作探究

1.呈现例2放大图,讲述植树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每行栽4棵,6行栽多少棵?

请学生列出乘法算式:4×6=24(棵)。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2.探讨方法。

(1)引导: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的把加法变成减法的做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3.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除法算式。

(1)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2)请学生说一说使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因数。

三、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

(1)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算式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

3.练习五的第8题。

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跳绳活动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

.4×6=24(棵)

24÷4=6(行) 24÷6=4(棵)

《除法》教学设计 篇3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和“游乐场”三节。本单元的标题是“除法”,除法与乘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除法关联着“倍”的意义,除法又以乘法口诀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这个单元综合了除法的这些特征与联系,所以,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在“数与计算”领域的一次复习与提高。 “长颈鹿和小鸟”复习除法的意义,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小兔安家”复习除法的两类问题;“运动场”强调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打好基础。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小兔安家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兔安家”的情境图中没有提出数学问题。从图中发现并利用有关的数学信息(小兔只数,房子间数)提出数学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是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针对具体情境,教材中提出两个问题,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一类是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另一类 www.jingyou.net 是求“需要几间房子”。会根据具体情境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为前提的。因此,提出数学问题这个教学环节本身也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时,教师应以“小兔安家”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简单地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问题及其算式的区别与联系。

事实上,上述两类除法问题包含了相同的数量关系,即小兔的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兔的只数×房子的间数。体会到这一层联系,有助于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以及除法的意义。

游乐场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游乐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数学信息。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乘4人;碰碰车有4辆,每辆可乘2人;每张小火车票3 元,每张碰碰车票5元等,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实际上是要他们去发现能够联系其中有关信息的数量关系。例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能乘4人,这列小火车一共能乘多少人?”如果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一定意识到:小火车满载的人数=每节车厢可乘的人数×车厢的数量。能够提出“每张小火车票3元,买7张应付多少元”也意味着他懂得:应付的钱=每张小火车票的价格×车票的张数。教材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对问答双方,都提出了理解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要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量关系。

教学时,教师要发现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让大家借鉴,开阔数学的视野,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高问题的综合性。如果学生还提不出好问题,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如:“能坐满一节小火车车厢的乘客,去玩碰碰车时,需要几辆碰碰车?”这个数学问题就用上了情境中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信息。又如:“买6张小火车车票的钱,能买几张碰碰车的车票”这个问题涉及两步运算。对学生提出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不要求他们列式,但可以让他们交流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