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9篇

发布时间:

通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成功需要鼓励和教导,两者缺一不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三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⑴ 自读,思考: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⑶ 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⑷ 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2、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⑴ 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⑵ 质疑、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 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⑶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

(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

(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六、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⑴ 谈感受。

⑵ 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并背诵下来。

3、读懂课文,感悟作者对父母不同评价的理解。

【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主要采用四法:自读自悟法;自主探究法;文本对话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怎样逐步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自制无字的小书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你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我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理想成真,但是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并且它对你早日实现理想很有帮助。(板书课题)

二、破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词。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3、通读课文(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加上批注。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哪几部分来写的?

5、通过初读课文,你解决了质疑中的哪些问题?

⑴ “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话,“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话。

⑵ 是针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

……

6、熟读课文,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作上标记。

第二课时

一、转换角色,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是谁呀?(毛老师)不错,可是现在我想以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天,你们愿意吗?现在开始大家可以叫我巴德先生。我比你们还小的时候,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当一名大作家。在七八岁时我就写了第一首诗。现在我的理想实现了,我写下了许多作品,发表了不少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对于我的成功,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采访:成功的秘决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给你们的一篇文章中。请看题目。

(板书课题。)

二、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上节课,你们已经从题目入手初读了课文,感知了大意,知道了我的这篇文章写了两部分,你认为哪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呢?这一部分中你有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请提出来。

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并板书:

1、为什么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2、为什么说仅有母亲的力量是不全面的?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过渡:

不过,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还请大家先跟随我回到我的童年时代,了解我的童年故事。

1、出示要求,自主交流: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⑴ 请同学们把我的童年故事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⑵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各是怎样评价的?他们的评价你赞成吗?为什么?

(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交流汇报:

⑴ 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吗?为什么?

① 自由汇报。

② 指导朗读重点句。

③ 追问:

我写的第一首是真的是好到了极点了吗?难道是母亲不会欣赏吗?原因是什么?

④ 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⑤ 你认为“精彩极了”是一种爱吗?是一种怎样的爱?

总结:慈祥的母亲一句鼓励的话“精彩极了”,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有了写作的兴趣,写作的信心,写作的灵感。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呀!

⑵ 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吗?为什么?

① 指名自由汇报。

② 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③ 追问:

你有过和我相似的经历吗?

④ 我们来假想:如果当时父亲也和母亲一样对我的诗大加赞赏说“精彩极了”,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⑤ 你认为“糟糕透了”是一种爱吗?是一种怎样的。爱?

总结:严厉的父亲一句警告的话“糟糕透了”,又饱含着多少爱呀!正是这种爱,使我时时看到不足,使我戒骄戒躁,使我永远向新的高度奋进,这是一股多么重的力量呀!

⑶ 孩子们,请把我的童年故事中母亲说的话和父亲说的话再细心地读一读,品味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爱!

⑷ 现在,“为什么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这个问题你理解吗?谁来谈一谈?(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重点句: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孩子们,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我的这句话,再仔细品味品味。

⑸ 孩子们,你们已经读了我的童年故事,那么,你找到我成功的秘诀了吗?

(指名自由谈。)

过渡:现在,我已经成了美国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顾我的成长道路,我感触很深,也总结出了我成功的秘诀,就在我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请默读第二部分,看谁最先找得到?

① 指名汇报。

② 课件出示:

一个作家……“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③ 教师范读。

④ 学生自由读。

⑤ 现在“为什么说仅有母爱的力量是不全面的”这个问题大家明白了吗?

(指名回答。)

追问:如果仅有父爱的力量全面吗?

⑥ 今天,我想把它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大家愿意接受吗?那就请大家试着背诵下来。

⑦ 根据课件提示学生试着背诵。

总结: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声音一直回荡在我的耳旁,给我鼓励,给我警告,使我谨慎地驾驶着生活小船在不平静的道路上平稳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教师完善板书。)

四、书写感想,全班共赏

同学们,请拿出昨天你自己制作的小书签,让我们用最简练的语言把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写下来。

1、播放音乐,学生书写感想。

2、师生交流,相互学习:

屏幕显示教师感言

每一个孩子都犹如一棵小树,在它成材的过程中,既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也少不了修枝剪叶的阵痛。

五、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是简单的两种评价吗?不,它们是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两股风,两种考验,两种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每个人都驾驶着自己生活的小船,高扬自己努力的风帆,借助风的力量,驶向成功的彼岸。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的爱

成功

严厉的爱

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篇3

人世间所谓的“精彩”和“糟糕”都是相对而言的,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小学语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阐述了作者童年时,父母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然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我已讲过两遍,然而在这两次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所蕴含的深刻含意。

记得第一次执教是在2004年,由于初教五年级担心把握不好教材,因此把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全部搬入课堂,一节课下来我和学生忙忙碌碌,教学目标虽然完成了,但收获却不是很多。

第二次执教是在2006年,本人根据原有的教学经验开始重新备课,尤其是在创设情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之后,我紧接着开始进行下一个环节──请君入瓮,初步感知课文。这时我就像舞台上的导演,学生就好像是一个个听话的演员,在我的精心指导下他们一步一步走入我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圈子,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也在为自已精心所创感到沾沾自喜……

然而,今年暑期我自费来北京学习,接触了众多的名师学者,尤其是在前些日子有幸见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研室的编辑王林,经他点拔,我对小语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才发现自己当初的课堂是多么幼雅无知,相形见拙之下我顿悟了,难到新一轮的课改就是这么让老师来教孩子吗?我在深深地思索,往日的课堂好像一把枷锁紧紧地束缚了孩子们的思想,同时也关住了他们稚嫩的心灵,他们渴望自由,打开窗子让孩子们放飞吧!

这次来京学习有幸遇到了来自云南的黄保兵老先生,在聆听他老人家对这课的看法之后,我又开始了第三次备课。

一、打破“预习”这一常规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常规中,老师都习惯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自行解决文中的字、词,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次教学中我要打破“预习”这一常规教学,目的有二:一、让课文保鲜;二、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二、整体认读,感知文本

1.让学生自读课文两遍,朗读方式自由选择。

2.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试着找出作者在生活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平衡点”。

五年级的学生大都喜欢默读,由于课文题目把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容易激发阅读欲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是矛盾对利的两个不同的观点,因此在找到它们的“平衡点”时,学生会感觉有点难,但反复读课文应该能找到----文章的结尾处。

三、深入理解,感知文章中心

1.教师范读。

2.学生再读。

(精读“童年部分”和“后来的认识”十五六自然段。)

3.理解重点句子,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中心。

(1)父亲的批评,是完全对我而言的吗?

(2)“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3)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我”和妈妈、爸爸之间的事情,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教师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描写的,体会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学生再朗读时,就会注意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来。例如:妈妈要读出慈祥,和蔼,亲切的语调;爸爸的语言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内容活泼及叙述的语句要读出平缓的语调。无论是妈妈的话,还是爸爸的话都要读出“爱”的感情。因为课文的主题就是在两个极端的断言中都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只有在这种“爱”的鼓舞下,“我”才会更加努力地向前驶去。引导学生精读。

学生读后,教师再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父亲的批评,是完全对“我”而言吗?如果单单从字面理解,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如果对比母亲所说的,可能就不会是这么简单了。

“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这句评价是感情化了的。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比较重视感情,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色彩强烈却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的话。“精彩极了”就是这样: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而是借此机会,赞赏“我”。

“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这是因为,父亲,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父亲,一般比较理性,所以他对“我”的评价过分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情感,没有考虑到“我”的承受力。不过,在这里,这位父亲说的“糟糕透了”,似乎是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而言的。可能这位父亲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也之所以有了父亲的“糟糕透了”才会有几年后的一篇新小说诞生,直到成年以后,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如果没有当初父亲那句严厉的批评,可能也不会这么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可见“糟糕透了”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含义。

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和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时,还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句子真正的含义。

这种带着问题反复读,比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要好的多。

四、教师总结,升华文章中心

在 “我”童年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评价,尤其是父亲的话并不能完全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课外练笔;

根据生活中的例子,写一写自己遇到类似这样事的想法。

一篇有创意的教学设想也许会给你的课堂带来很多精彩,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不仅仅是创设一节课带给你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学生,塑造千千万万喜欢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孩子们,让这些孩子们每天都在汉字王国里快乐地遨游。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篇4

一、设计意图:

本课主在体现“先学后教”模式,根据课前“导学单”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情况开展选择性教学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增加练习巩固的时效。本课重点以课堂作业本深入阅读分析题为介入点,检查学生对文中巴迪父母的这两种不同的爱的理解程度,渗透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重点词句的研读分析,理解巴迪父母不同评价的原因,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

3.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中不同描写方法在突出人物特点中的好处。

三、教学过程:

(一)交代本节课学习内容,交流课题

1.今天让我们来共同交流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希望大家在交流自学成果中能产生更多的智慧碰撞,获得新的认识和收获。

2.交流课题,了解此处引号的作用。

(二)自学检测:

1.生字词:(小组负责组织)

(1)小组确定检测方式及内容

(2)组织开展

(3)评价反馈

(4)教师点评

2.练习反馈(小组交流)《课堂作业》1、2

(1)各小组根据课前交流情况,由一人反馈基础练习完成情况。

(2)教师根据反馈选择指导或点评

【以上为《导学单》☆1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以上为《导学单》☆☆2内容】

(三)重点精读

根据《导学单》☆☆☆3展开本课1-14自然段的精读。

(四)练习自纠,教师巡视指导【分层指导】

《课堂作业》第3题自主修订。

附导学单: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单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母对作者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3、感受作者文章在人物描写中的所采用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4、积累语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三、预习导学题

☆1、初读课文,利用课后生字表和词语手册,识记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基础练习自我检测:完成课堂作业本1---2题,配套练习“词语广角”与“句子长廊”一、二题。

☆☆2、读通课文,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深入阅读1-14自然段: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的反应是怎么的?“我”的心情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想一想:父亲和母亲为什么对巴迪的诗会有不同的看法。结合完成作业本第3题(2)、(3)、(4)。

☆☆☆4、自读感悟16、17自然段:成年以后,巴迪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找出句子读一读,谈谈作者的体会。

☆☆☆5、读读文章的结尾,说说“两股风”指什么风?“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股风刮倒”这句话你是怎么体会的?完成配套练习“句子长廊”第三题。

☆☆6、背诵并默写课文最后一段。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

◎8、拓展延伸:阅读并体会课文后,联系生活请说说你的父母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爱的?你是如何看待父母对你的爱?学了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9、拓展阅读:阅读配套练习“阅读平台”《拐弯处的回头》,完成练习,体会父爱的与众不同。

?10、提出不懂的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的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时间】

3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1、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不同语气。

2、说说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

二、结合预习,自读自悟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

3、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帮助学生把难读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好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提出小组成员都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留待进一步读书讨论。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卷进行对比)、谨(右半部分要写紧凑)。

2、抄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

1、喜欢讨论同一问题的同学自由结组,读书讨论:

⑴ 作者为什么用《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为题?

⑵ 同一首诗,妈妈为什么说精彩极了,爸爸却说糟糕透了?

⑶ 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

2、分组会报讨论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练习朗读、背诵

1、朗读指导要点:

⑴ 写诗后,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

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近乎冷酷和严肃;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一系列孩子的体验,都应读出了。

⑵ 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区别于前面的朗读。

2、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练习背诵:

⑴ 自主背诵。

⑵ 选择相同内容的同学齐背。

四、交流读后感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认识到:(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认识到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鼓励似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教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喜欢听糟糕透了。读了这篇文章,认识到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含义深刻的语句。

2、有兴趣的,可完成课后选作题。

第三课时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誊( ) 歧( ) 谨( ) 版( ) 即( )

誉( ) 枝( ) 勤( ) 叛( ) 既( )

二、从课文中找出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所以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 )你。

2、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 ),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3、这两个极端的断言( )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三、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慈祥的 力量 谨慎地 把握

敬告的 诗篇 努力地 向前

漂亮的 母亲 兴奋地 嚷道

精彩的 字体 不住地 赞扬

四、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啊!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______________

2、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_______________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学一学

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词语积累

1.歧途:错误的道路。如:不接受老师的正确教导,必然会误入歧途。

2.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如:张大爷是个言行谨慎的人。

3.得意洋洋: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如:瞧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就知道他准是有什么喜事。

4.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如:小强虽然顶撞过刘老师,但刘老师对他的关心一如既往。

5.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如:灵感是不肯拜访懒人的客人。

6.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如: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幸运-走运 敬仰-敬重 精彩-精美 慈祥-慈善

反义词:精彩-糟糕 幸运-倒霉

三、难句讲析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幸运”,是称心如意、运气好的意思。巴迪的幸运表现在他有个慈祥的母亲,还有个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使他在写作上有了力量和自信。严厉的父亲的批评是一种防止他误入歧途的平衡力量,是一种警策和激励。在父母双方的共同影响下,巴迪终于写出了很多作品,取得了成功。

四、难段讲析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作者成年后取得的成就和他的深切感受。取得的成就,只是一语带过,大部分篇幅讲的是自己的体会。他成功了,一方面是因为他有个慈祥的、一直在鼓励他的母亲,母爱的力量成了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他严厉的父亲的批评是一种“警告的力量”,时刻在提醒他不要误入歧途。他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出发点都是对他的爱护,他是在这“两种声音”的交替作用下,在不断的鼓舞和警策下不断地前进并取得成就的。

五、篇章学习

课文按时间先后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却从父母双方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第二部分(从“几年后”到“那时我还不满12岁”),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

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一部分里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

六、疑难点拨

思考·练习2

这道题是让你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让大家讨论。题中举出两句话做例子,意在引导大家找出类似的有趣而又不好懂的句子,然后通过讨论加以明确。

第一个句子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对同一作品做出的截然相反的“极端的断言”。但“精彩极了”的夸奖,是慈祥的母亲期望儿子成功的热情鼓励;“糟糕透了”的批评,是严厉的父亲防止儿子骄傲自满甚至“误入歧途”的警告、提醒和鞭策,是严格要求。“两种声音”虽然截然相反,出发点却都是希望儿子努力上进、不断进取,都是爱的表现形式。

(第二个句子参见“难句讲析”)

练一练

一、将下列的词分为两类。

狡猾 果断 机灵 武断 夸奖 鼓励 勾结 夸耀 得意洋洋

二、在正确的读音后画“√”。

三、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由( )(     )( )(     ) 反( )(     )( )(     )

堇( )(     )( )(     ) 采( )(     )(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写把字句。)

2.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我的诗写得很糟糕,( )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 )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 )我一直在写作。

3.我们( )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 )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4.( )父母对我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同,( )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

答案:

一、(1)狡猾 武断 得意洋洋 勾结 夸耀 (2)机灵 果断 夸奖 鼓励

二、

三、邮、邮电;油、油田;返、返回;饭、饭桌;谨、谨慎;勤、勤劳;彩、彩色;菜、蔬菜

四、1、我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2、爸爸对我说他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3、世界上糟糕的诗太多了。

五、1、虽然……但是…… 2、因为……所以…… 3、不但……而且…… 4、虽然……但是……

读一读

一身是胆取"天电"

1752年7月一个闷热的黄昏,美国费城郊外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就在大雷雨将至时,一个中年男子领着儿子向旷野急速走去。父亲举着一只丝绸风筝,儿子手里紧握一卷放飞风筝的麻线。他们选择迎风的方向,奔跑着放飞起了风筝。

父亲名叫本杰明·富兰克林,原是印刷厂的一名徒工,十分爱科学爱学习,40岁以后开始研究电学。为了证明天空中的闪电和莱顿瓶里的放电是同一现象,他邀20岁的儿子威廉一起放飞风筝,进行这次冒险的向天空取“天电”的科学实验。特制的风筝顶部插有一根尖金属杆,麻线的末端缚着一把铜钥匙,铜钥匙上系了一条绸带。

借助风力,风筝摇晃着越升越高,钻进了云层中。突然,大雨随着一阵电闪雷鸣倾盆而下。富兰克林和儿子跑进小木棚里避雨,不让干燥的绸带淋湿。在他们注视着天空时,威廉像发现了什么似地叫父亲快看,原来是淋湿的麻线突然竖起了毛茸茸的纤维。这时,富兰克林马上将一只手捏成拳头,用手背慢慢地靠近那把铜钥匙。随着“噼啪”的响声,一串蓝色的电火花蹦跳出来,手感到一阵发麻。威廉把带来的莱顿瓶接到铜钥匙上,“天电”被装入瓶中。结果瓶里面储存的电也有电火花,能点燃酒精灯和做各种电学实验。

这就是著名的费城实验,它的成功给富兰克林以莫大的启发。他想,既然风筝上的尖金属杆能够引下云层里的电,那么在建筑物的屋顶安装金属杆,然后再用直通到地下的导线与其连接起来,岂不是也可以将云层上带的电引到地下而保护建筑物避免雷电的破坏吗?

富兰克林是一位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称得上是大无畏的发明家。他一旦下定决心,便义无反顾,将生死置之度外。正因为有了充满危险的费城引雷实验和其他一些实验,才诞生了最早的避雷针。

——摘自《聪明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篇7

教学目标 :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 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 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教学重点: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第二课时

一、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二、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三、课外引伸

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 (沉重)批评

(慈爱)母亲 我 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篇8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巴迪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在鼓励中,在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也让巴迪明白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蕴含着共同点,那就是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这篇课文,是前四个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复习和巩固。这篇课文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中一些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学本文,要重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二、根据文章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定下了教学目标:

1、研读15—17自然段,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深藏着对“我”的爱。

2、联系实际,父母对我们的评价使我们在成长中起到怎么样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深藏着对“我”的爱。

三、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导—读—悟—练—拓”的教学模式。学生用“明确目标要求—重点部分精读细品多思—辩论之中悟情明理—综合实践锻炼能力”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1页,快速浏览课文

回想课文主要内容。

2、小时候的巴迪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吗?长大之后,巴迪理解了吗?当巴迪长大之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呢?请同学们默读15—17自然段。

【这一环节设计从整体出发,让学生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俯视全文,把整篇文章主要内容装在心中。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并直奔本节教学重难点】

(二)精读15—17自然段,以读悟情

1、出示自学提示

(1)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划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2)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认真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自我发现、自我感悟,处处与文体进行对话,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

(1)感悟以下重点句:

A、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B、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C、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D、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尊重学生个性选择,教师给予引导学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联词语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让学生领悟到“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警告式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样学生就在读、悟、议、联系生活的过程中解决重难点。最后,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

3、小结(出示巴迪资料)

【通过出示巴迪成就资料,加深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巴迪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让学生受到熏陶,情感受到升华。】

(三)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在生活中,除了父母给我们鼓励和警告之外,还有谁也会给我们鼓励和警告?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会遇到过类似的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然后再说一说。(出示小练笔)

【课标要求,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因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在教学本环节时,我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从教材延伸到生活中,进一步增进体验。】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文章推荐:《父爱,就在拐弯处》

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

【向学生推荐美文,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达到互相启发、活跃思维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在板书的过程中,我通过用线段把关键词相连,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也让人一目了然,从而有利于激起学生乐学情绪,强化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附板书: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

慈祥 严厉

(鼓励) (警告、提醒)

↘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篇9

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对作者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2、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3、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积累语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我感悟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板书:“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2、质疑:为什么父母对巴迪的诗会有不同的看法呢?他们这样评价的意图是什么?(指名回答)

二、深入探究,加深体验

(一)学习第15自然段

1、导入:小时候,巴迪不理解父亲的批评,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几年后,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自由读课文第15自然段。

2、学生回答。品读句子。理解几年后作者对父母评价的认识。

3、咱们齐读这段。

(二)学习第16、17自然段

1、导入:那时我未满十二岁,已经有了一些进步。长大后,我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呢?

2、【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呢?先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到各组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4、小组汇报。

①师: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

②师:你有哪些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对下列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1)【出示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a、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b、学生回答。

【出示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随机板书:慈祥  严厉)

c、男女合作读。

d、师引导:慈祥的母亲所说的话对巴迪的成长有些什么帮助呢?(生答)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读句子:“一个作家……源泉”。)

你认为母亲的这种爱是怎样的呢?(慈祥、鼓励)(板书:鼓励)

e、仅有母亲这种慈祥、鼓励的爱够吗?为什么?(品读句子:“但是仅有这个……歧途。”理解重点词:引入歧途)

f、师引导:所以他还需要什么呢?(读句子:所以还需要……提高。”)

小结:对,还需要父亲时常的提醒、警告,这又是父亲的严厉要求。(板书:警告)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导朗读)

g、小结:正因为有了母亲的慈祥、鼓励和父亲的严厉、警告,才使我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h、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这一段。

(2)【出示句子】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a、读句子。

b、两股风指的是什么呢?(生答:“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c、“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在巴迪的心底里,他有了怎样的认识?

【出示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那就是爱。(板书:   )

问:假如只有母亲慈祥、鼓励的爱,他会怎样?假如只有父亲严厉、警告的爱,他又会怎样?(生答)

d、正因为他明白了父母的爱,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所以才(生读句子:谨慎地……刮倒。)

e、小结: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板书:努力向前)

f、齐读这段。

三、反思文本,表达感受

1、过渡:(看板书)同学们,在作者看来,母亲的慈祥、鼓励是一种爱,父亲的严厉、警告也是一种爱。这两种表现方式,给他的感受很深。在生活中,你有感受过父母的爱吗?(同桌说)

2、全班交流,表达感受。

3、感情升华:播放《爱的奉献》音乐和有关亲情的图片,师作旁白(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是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悉心的呵护;父母的爱,是耐心的帮助。让我们在爱的鼓舞下,努力地前进吧!)

(学生边听音乐、看图片,边静静地回忆、感受)

备注:如果有时间的话,增加这个环节:叫学生把欣赏完图片后的感受写下来。

四、内化情感,拓展延伸

1、小练笔:把你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结合实际自己对爱的新认识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并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拓展阅读:搜集更多有关颂扬亲情的文章进行阅读,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五、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  慈祥  鼓励

努力向前

“糟糕透了”  严厉  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