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案(优秀12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 1

准备

搭建好的6幢房子(简单的:3幢一样的房子;较难的:3幢不一样的房子)

幼儿每人三张统计表(分别表示1、2、3号房子)、笔、大的黑板架、磁铁。

目标

正确点数15块以内重叠摆放的积木,积累数数的多种策略。

尝试记录数数的结果。

过程

一、数一数,了解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

1、桌上有什么?(3幢一样的房子。)

2、数一数每幢房子一共有几块积木,试试有几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结:原来数重叠摆放的积木有不同的方法:一块块数、一层层数、一列列数、一排排数。

二、尝试记录,体验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

1、小房子变成3幢不一样的房子了,请你用记录表来统计每幢房子用了几块积木。

2、(出示记录表)提问:记录表上的数字和文字表示什么意思?(1号、2号、3号房子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记录,表格上的数字表示记录的步骤。“数量”表示每一次数积木的块数,“合计”表示这幢房子一共用了几块积木。)

3、要求幼儿尝试用不一样的方法分别数出3幢房子(1号、2号、3号房子的积木数量、难度递增)各用了几块积木,教师关注幼儿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按块数、按层数、按列数、按排数等)。

4、尝试使用记录表记录操作结果。

三、交流验证,积累数重叠物的不同方法

1、提问:x号房子用了几块积木?你是怎样数的?(鼓励幼儿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共同讨论、纠错。)

2、小结:数重叠摆放的积木时可以按层数,也可以按列数,还可以先数看得见的,再数隐藏的。统计时仔细一点,就能知道每幢房子用了多少块积木了。

四、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去尝试数数那些重叠、遮挡得更多的房子。

小学数学一年级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1套、录音带1盒、小黑板1块、附属实物卡片1套。

教学设计

创设精境,引新设疑

1.激情引新

师:请听!(播放录音:森林里的早晨)

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生:大森林。

师:你听见、看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生1:有好多动物。

生2:有好多树木。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赶快出发,一同走向快乐的大森林吧!

(揭示课题:快乐的大森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教师采用听音乐、看动画的形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人类的好朋友,一起走进快乐的大森林,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心理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激情设疑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快看,这就是快乐的大森林。瞧!这里都有些什么?

生:小鹿、小猴、小河

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大森林里可真美。

生3:我们要保护大森林,热爱小动物。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动态的蘑菇园)。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边有6个蘑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看出来的。

生2:左边蘑菇上面写着6个,所以根本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了。

师:你的这种方法可真好!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右边有2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共有几个蘑菇?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6+2=8一共有8个蘑菇。

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2:老师,2+6=8也对吧?

师:谁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

生:对!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只要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合起来就可以了。

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可爱,小蘑菇为感谢你们对它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一起去看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a.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电脑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教师单击鼠标,通过声音、色彩、动画,使9只和右边跳舞的3只小鹿引起学生注意)。

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生1:有3只小鹿在跳舞。

生2:一共有9只小鹿。

生3:左边的小鹿在看那3只小鹿跳舞。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学习需要合作,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合作需要具体指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逐步培养。这里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时应如何倾听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的好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b.汇报结果,尝试小结。

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要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组1: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组2:有9只小鹿,6只小鹿在休息,请问几只小鹿在跳舞?

师:我们先来看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解决?

生1:9-3=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跳舞的3只小鹿,就得到不跳舞的小鹿,是6只。

师:跳舞的小鹿有几只又该怎样解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总共有9只小鹿,从总共的9只里去掉休息的6只小鹿,就得到跳舞的小鹿有3只,所以用9-6=3。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尽管学生的叙述达不到数学上的逻辑简捷程度,但这是学生们从生活情境得来的实例,也是学生盼以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验与理解。]

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3.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为表示祝贺,爸爸特意买了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请你根据他们各自买来桃子的个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随着谈话,用小黑板出示爸爸、妈妈买来的桃子)

学生思考,和同桌小声商量。

师:谁先来说?

生1:爸爸买来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他们一共买来几个桃子?

4+5=9

生2: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爸爸买了4个桃子,请问妈妈买了几个桃子?

9-4=5

生3: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妈妈买了5个桃子,请问爸爸买了几个桃子?

9-5=4

(学生回答完毕,要用卡片和?卡片把提出的问题在小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

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生:略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

师:知道吗?你们的聪明好学把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吸引来啦。它们要和我们比一比,赛一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赶快打开书第58页下边,看看是谁在考查我们。

生1:是小猴子。

生2:还有小鸭子(欢喜、愉悦地)。

师:请先把小鸭图和小猴图的图意给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互说图意,气氛热烈。教师行间巡视,着重辅导学困生。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1.第63页的第13、14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此刻,教师要行间巡视,辅导学困生。然后,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集体订正。

提问:第14题是两幅企鹅图,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加法计算呢?

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1.9-6=3这一算式的得来实质上是进行逆向思维的过程,那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境和条件,创造性地驾驭、使用教材这一知识的载体,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楚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行学习,掌握知识。课堂上,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独立思考,为后面的交流、讨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再加上明确而具体的讨论要求,使得讨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变得切实可行而且言之有物。与此同时,也不失时机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即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如虎添翼。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应植根于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对于学困生,教师应以百倍的爱心和信心去帮助他们,尤其是在课堂内的点滴指导与呵护。教师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更加无限。

专家评析

快乐的大森林是教材第六单元中的内容。从本单元开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这种用数学的内容,如教材第47页金色的秋天、第51页美丽的小湖。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所不同的是,教材第58页快乐的大森林其内容是:

1.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以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例题与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的要求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3.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去得出,而且直接告诉已知量,以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以美丽的森林画面,使得孩子仿佛身临其境。此外,教师还能够结合孩子的回答,适时引导,使他们感受到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蘑菇图与小鹿图后,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幅符合孩子们实际的生活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教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同时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数学魅力

1.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初步的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无一不在使学生身不由己地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之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自己喜欢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进而使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数一数》教案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有4个数数的问题,“数熊猫”和“数圆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数方格”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前面 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的机会,“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冗长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 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和必要性。

难点: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圆片、垫板、可移动的图形卡片2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小朋友,这是哪儿呀?(课件演示熊猫小学)

生:熊猫小学。

师:你们想去参观吗?

生:想!

师:我们坐上小火车(课件演示火车出发),就要出发了!小火车呀开呀开?

生:请你开到这里来!

师:请第四列小火车。

开火车口算 1+1 4+4 3+3+3 6+6 10+10

生:小司机,呱呱叫,你们的火车准点到!

师:小火车呀开呀开。

生:请你开到这里来!

师:有请第七列小火车。

2+2 5+5+5 7+7 9+9 2+2+2

生:小司机,要加油,你们的火车误点啦!

师:没关系!下次再加油哦!

你能像老师这样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吗?

生1:10+10+10=

生2:8+8+8+8=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活动一:数熊猫

师:我们来到了熊猫小学(课件演示图),今天小熊猫们正在军训呢!咱们去看看好不好?

生:好!

师:看,这是二(1)班的小熊猫,他们的队伍站得可整齐了,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个小熊猫?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2:15个。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2:我是数的。

师:哦,那我们也来数一数吧!

板书课题:数一数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2:我是横着数的,一排有5个。

师:哦,一排5个,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一排5个。

(老师一边演示课件)

生2:两排就是10个,三排就是15个。

师:哦,你是5个5个数的。好,我们也这样来数一数。

生:(师一边带着数)1个5,2个5,3个5,一共是15个。

师:怎样列加法算式算出小熊猫的个数呀?

生3:5+5+5=15(个)

板书算式 5+5+5=15(个)

师:真棒!小朋友们想想,还能怎么数呀?

生4:还可以竖着数的,一列有3个。

师:哦,一列3个,小朋友来说一遍。

生:一列3个。

(老师一边演示课件)

生4: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一共是15个。

师:怎样列加法算式?

生5:3+3+3+3+3=15(个)

板书算式 3+3+3+3+3=15(个)

2、小结

师:为什么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来表示呀?

生6:因为横着数可以列出一个,也可以竖着数再列出一个。

三、合作操作,交流学习。

(一)活动二:数圆片

1、师:好,二(1)班的队伍站好了,我们到二(2)班看看!(课件演示二(2)班的熊猫图)

师:二(2)班的小熊猫也要站队了。小朋友们猜猜,他们会怎样排队呢?

生1:(用手比划着)我可以这样竖着给它们排……

师:哦,看来不太好说清楚。这样吧,四人小组用小圆片代替小熊猫摆一摆。

2、四人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3、学生上展台汇报。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摆的?

生2:我们每排摆6个,有4排。竖着看,每列4个,摆了6列。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可以怎样列式算出一共是24只小熊猫?

生3:6+6+6+6=24(个)

板书算式 6+6+6+6=24(个)

生4:还有,4+4+4+4+4+4=24(个)

板书算式 4+4+4+4+4+4=24(个)

师:还有别的摆法吗?

生5:我们小组是这样摆的,每排摆8个,摆3排。也可以竖着看,每列3个,摆了8列。

师:呱呱叫!怎样列这样的连加算式?

生6:8+8+8=24(个)

板书算式 8+8+8=24(个)

生7:老师,我可以竖着看,算式是3+3+3+3+3+3+3+3=24(个)

师:哦,都不知道说了几个了,你能不能简单地告诉我要写几个3相加?

生7:写8个3相加。

师:好,我们写8个3连加。

板书算式 3+3+3+3+3+3+3+3=24(个)

师: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的摆法呀?

生8:我们小组是这样摆的,摆2排,每排摆12个。竖着看就是每列2个,摆了12列。

师:这样排队行吗?

生9:行!我们也常排两条队呢!

生10:老师,我知道列连加算式,12+12=24(个),还有2+2+2+2+2+2+2+2+2+2+2+2=24(个)

板书算式 12+12=24(个)

2+2+2+2+2+2+2+2+2+2+2+2=24(个)

师:(写了一些)哎呀,我的手都酸了,你说说得写几个2相加呀?

生10:得写12个2相加。

师:好的,同学们想出了三种排法,我们来看看它们站成了什么队形呢?

(课件演示排好队的)

师:哦,原来它们是这样排队的,不过小朋友们想的办法也是可以的哦!

4、引导观察

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前两个的得数是15,后面的全都是24。

师:哦,其它小朋友发现了吗?

生2:我发现了,在每一个算式里,相加的数全都是一样的。

师:噢!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呀!这是3个5相加,这个算式是8个3相加,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你发现哪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吗?

生3:第二个是5个3相加。

生4:右边这个是2个12相加,还有12个2相加的。

生5:……

(二)小练习

活动三:数方格

1、师: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发现可真不少哇!(课件演示寝室图)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它们的寝室吧?

生:好。

师:你看,这是小熊猫午休的地方,请同学们先数一数,然后在书上第3页列出算式,看看有多少个床位。

生边数边在书上写着。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我可以列出两个算式,一个是10+10+10=30(个),一个是3+3+3+3+3+3+3+3+3+3=30(个)。

用课件出示算式。

2、小结:小朋友,刚才的每一幅图,我们都可以写出两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谁来说说是为什么呀?

生2:因为每一幅图都可以横着看列一个,也可以竖着看再列一个。

(三)摆一摆,移一移,说一说。

(1)展台出示 图片

* * * * *

* * *

* * * *

师:这幅图与我们前面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每一排的个数一样吗?每一列呢?现在能列出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吗?

生:不能。

师:想想办法,怎样移动一个就能让我们写出两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呢?

生1上台操作。

师:现在可以怎样列式了?

生2:4+4+4=12(个)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3:3+3+3+3=12(个)

(2)展台出示 图片

* * * * *

* * * * * * * * *

* * * *

师:想一想,这儿至少要移动几个,才能写出两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生4上台操作。

师:你能说两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吗?

生5:6+6+6=18(个)

3+3+3+3+3+3=18(个)

(3)(课件出示梨)

*

师:怎样移动,四个盘子里的梨才会同样多?

生6说说移法。(课件演示)

师:谁能说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生7:2+2+2+2=8(个)

(四)师:原来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能用这样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来表示。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1:我们这栋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3个教室,3+3+3+3=12,我算出一共有12个教室。

师:哎呀,说了我们身边的例子,真棒呀!

生2:我来说,你看我们教室里面,一排坐了8人,有5排,8+8+8+8+8=40人。

师:真是个观察小能手!还有谁能举例的?

生3:我们学校的升旗台有4边,每边都摆了5盆花,5+5+5+5=20盆。一共有20盆菊花。

师:说得如此生动,你真不简单!

四、联系生活,领悟运用。

1、活动四:数苹果

师:参观了半天,累了吧?

小熊猫拿出了红红的苹果招待我们这些小客人。(课件出示图)

师:准备了多少呀?

生1:有5盘。

生2:每盘一样都是3个。

师:怎样算一共是多少呢?

生:算式3+3+3+3+3=15(个)

板书算式 3+3+3+3+3=15(个)

2、师:(课件演示加苹果)如果现在有同样的6盘怎样算呢?

指名学生说算式。

板书算式 3+3+3+3+3+3=18(个)

有这样的10盘呢?

指名学生说算式。

板书算式 3+3+3+3+3+3+3+3+3+3=30(个)

有这样的15盘呢?

指名学生说算式。

板书算式 3+3+3+3+3+3+3+3+3+3+3+3+3+3+3=45(个)

有这样的100盘呢?

师:现在请你把它写下来。

(一些学生开始动手写,还有一些不写的。)

生1:啊?不会吧?这么多!

生2:不会累死啊?

生3:要写太多了,太麻烦了!

师:你有想法吗?

生4:是啊!书上都写不下了。

生5:老师,我能不能用乘法哦?

师:哦?你会用乘法?你怎么知道的?

生5:以前妈妈教的。

师:哦!你和智慧老人的办法是一样的哦。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3页,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用乘法就方便了!

3、总结。

师:来,小朋友看,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也可以用什么来计算呀?

生:乘法!

师:对,用乘法就方便了。我们下节课开始学习乘法。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觉得今天学习得很快乐!(学生们大笑)

生2:我会用相同加数连加来计算。

生3:我觉得加法很重要。

生4:加法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要写那么一大串,我还是觉得乘法好,更方便。

师:听你们的回答真是我的享受!小朋友们还想知道什么呀?

生5:我想知道乘法到底是什么?

生6:我想看看乘法是怎样算的?

板书设计

数一数

5+5+5=15(个)  12+12=24(个)

3+3+3+3+3=15(个)2+2+2+2+2+2+2+2+2+2+2+2=24(个)

6+6+6+6=24(个)   3+3+3+3+3=15(个)

4+4+4+4+4+4=24(个)   3+3+3+3+3+3=18(个)

8+8+8=24(个)   3+3+3+3+3+3+3+3+3+3=30(个)

3+3+3+3+3+3+3+3=24(个) 3+3+3+3+3+3+3+3+3+3+3+3+3+3+3=45(个)

《数一数》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数一数》,理解儿歌内容。

2.掌握儿歌中方位词名称,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3.体验儿歌中诙谐的情感、情绪,愉快、积极地参与活动。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难点:

掌握儿歌中方位词名称,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活动准备:

1.虎、鹿、猪、兔、鼠图片各一

2.自制相应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小动物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很多动物朋友呢,来一起看看都有谁?(出示动物图片)

(强调一下每种动物的准确发音。)

二、感知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

1.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它们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躲猫猫”游戏呢,顽皮的小老虎先躲起来了,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它吗?那就快闭上小眼睛吧。(教师准备山的背景图)张开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小老虎躲在哪儿呢?

幼儿回答后,教师随机用儿歌里的话小结,如幼儿说老虎藏在山里,可引导幼儿说:山上一只虎,并带领幼儿一起说一说。

2.师:还有一些小动物也藏起来了,看看小鹿藏在哪里了?(树里面,告诉幼儿是树林)并归纳为林中一只鹿,请幼儿学说。PPT第二画面也是如此。PPT第三画面,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哪里一只X”,可以先与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说。最后再个别回答,播放课件,集体学说。

3.引出儿歌最后两句。师:一共有几位朋友来和我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数数看。(1、2、3、4、5)它们是谁呀?这一次,请小朋友用一个字来说说看。

在幼儿回答后集体练习说:数一数,1、2、3、4、5,虎,鹿,猪,兔,鼠。

三、完整学习儿歌

1.完整欣赏儿歌。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图画里面其实还隐藏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师:现在我们也来说一说这首儿歌吧。幼儿学说儿歌一遍。

3.接龙游戏。老师说:山上——幼儿接:一只虎……游戏两次,第二次相反。

4.再次完整朗读。

四、游戏“捉迷藏”。

1.师:刚才动物朋友跟我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他们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把自己藏起来?

2.幼儿自由藏在活动室里的某一个地方。

3.交流:刚才你藏在哪里?(桌子下面……)

附:

数一数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头猪,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

数一数,1,2,3,4,5——虎、鹿、猪、兔、鼠。

数一数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的韵脚发音“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感受儿歌的诙谐。

2.通过手指游戏和动作匹配,感知、理解儿歌。

3.培养准确发音的意识,提高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图片:虎、鹿、猪、兔、鼠及背景图片。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图片引出活动。

1.依次出示虎、鹿、猪、兔、鼠让幼儿一一认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发音。

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虎)小朋友看,谁来啦?(帮助幼儿正确发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虎”。

(依次出示鹿、猪、兔、鼠。)

2.教师变换指图的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表达、正音活动,感受儿歌的诙谐。

教师:小动物都到齐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谁?(教师指图,幼儿练习发音。)

教师:现在啊,我要加快速度了,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灵,一看就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了。

(二)引导幼儿感知韵脚发音“U”,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借助PPT课件,诙谐地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老师给还这些小动物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出示PPT边诙谐地朗诵儿歌。)

2.借助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儿歌。

教师:在这首儿歌里,老虎在哪里的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山的图片并学习儿歌第一句。)依次提问鹿、猪、兔、鼠在哪里,学习儿歌二、三、四、五句。

教师:数一数(出示数一数及数字的图片)1、2、3、4、5----都有谁呀?(出示虎、鹿、猪、兔、鼠图片)

3.师幼完整朗诵儿歌1-2遍。

教师:这首儿歌真有趣,让我们看着图片完整地读一读。

4.用抽取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教师:小动物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一个游戏,看谁躲起来了,你能不能记住它?

(三)师幼共同创造性的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运用“重复儿歌句尾词”的方法朗诵儿歌,并用眼神、手势引导幼儿参与朗诵。

教师:老师朗诵:“山上一只虎——”宝宝们朗诵:“虎虎,虎虎虎……”教师朗诵:“林中一只鹿——”宝宝们朗诵:“鹿鹿,鹿鹿鹿……”

(四)启发幼儿展开想象,按照儿歌的句式和韵脚,继续寻找其他动物仿编儿歌。

教师:还有一些小动物,它们也想要编进这首好听的儿歌里呢!我们等一会儿再来编一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片进行有规律的裁剪,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拼图游戏。

《数一数》教案 6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小朋友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秘密吗?

师:是啊,我们都有10根手指。请小朋友们互相数一数。

2、我们都能从1数到10,那么你能从10数到1吗?互相数一数。

3、介绍数的起源。

二、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师: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你能从这幅图中发现这10个数宝宝吗?找到后请小朋友说给同桌听。

2.反馈:那些东西可以用数字宝贝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表示?请你指出来,说完整。

3、数到9个小女孩和10个小男孩时,引导学生用做记号的方法数数。

三。讨论。

1、师:1可以表示一面红旗一位老师,还可以表示生活的什么?其它数字呢?

2、师:如果我用一个圆圈表示图中的1朵花,那么6朵花就应该用几个圆圈表示?如果有8朵花呢?

三。练习。

四。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后反思:

导入部分师生互动比较新颖,能够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介绍数的起源使学生了解数的演化过程,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

在观察主题图时,学生能够很快收集到信息,只是不够全面,很多学生往往只是找到一个信息就急于表现,我就引导他们:你能找到更多的数字宝贝吗?从1找10。然后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反馈的时候,我就发现如果一个个反馈花费的时间太多,但是不这样又可能让学生信息的收集不全面。

后来我就安排了让学生回答:这些数字宝贝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物体?刚开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还是从书上找,于是我就引导学生:1还可以表示1根手指,还有呢?然后学生的思维就拓宽了。

最后是用图形表示物体,这样就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慢慢转化。

在课堂常规方面,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因为我好几次发现有几个学生答非所问,或者当老师同学在说话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

《数一数》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2、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教学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小学数学一年级优秀教案 8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3.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导入

1.同学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吗?

2.乘车时要按顺序排队,要先下后上,要遵守乘车秩序.乘车时也有关于数学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乘车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车

二、活动二:乘车

(一)教学主题图1

1.出示图片:乘车图1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驶来了,驶向白石桥站.

2.教师提问.

(1)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讨论.

4.集体反馈.

2+1+4=7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教学主题图2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上现在有7人.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教师说明:车继续向前开,到百万庄站.后门下去3人,前门上去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主题图3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教师说明:114路公共电车继续向前开,到总站白云路站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活动三:动手摆

(一)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二)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四、活动四:日常生活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课堂的导入,直入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会,新课的教学整个贯穿在此条线索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线条流畅,学生在每个环节的情境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每个孩子发挥、展示自己的空间。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数一数》教案 9

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数量词。

2、丰富幼儿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学习语言的乐趣。

准备:

1、布置好的`动物超市,

2、手偶小猴子。

3、实物:一支笔、两本书、一盒蜡笔

4、各种图片

过程:

(一)小小猴子送礼物。游戏“大门大门开开”,引出课题。

(1)游戏“开门”引出小猴子送礼物:“我从超市买来一些东西,请小朋友看一看。”①“这是什么?”笔,多少?一支笔

②“这是什么?”书,多少?两本书

③“这是什么?”彩笔,多少?一盒彩笔

指明像“一支”、“两本”、“一盒”这样的词叫做数量词,数量词不能乱用,一定要用正确。如:这是“一条笔、两本书、一块彩笔”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别扭,还会弄出很多笑话,所以数量词一定要用恰当。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正确的数量词。

(1)如:三条鱼、一顶帽子、一双袜子、一捆青菜、三根黄瓜、一串葡萄、两个苹果、两棵大树、一把香蕉、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2)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数量词。

“我有一个鼻子、一双眼晴、两条眉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双手、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等等——”

(三)小朋友到动物超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礼物送给小猴子。

(1)分角色:八个幼儿伴演收银员,两个一组。四个幼儿伴演小猴子,其余幼儿是小顾客。

(2)要求:幼儿要用正确的数量词表示自己所买的东西,如:“我买了一架飞机”“我送你一瓶可乐”等

(3)小结:今天咱们不仅送给小猴子这么多的礼物,还学会了好多的数量词,你们真棒。

(四)延伸活动:小猴子要和大家比赛到幼儿园、家里和回家的路上找不同的数量词,看谁找得多。

小学数学一年级优秀教案 10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教师:分数连加、连减为什么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二、学习新课

尝试计算例1。

通过订正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师:

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吗?

②例1与准备题比较哪相同?哪不同?(讨论)

③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板书: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说明:虚线框的部分,我们在计算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想,但在做题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不写,而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教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

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分两步计算,是一次通分好,还是分步通分好呢?学生尝试计算并订正。

教师:

①怎样计算简便?

②为什么分步通分简便一些?

说明:虚线框的通分过程,以后计算熟练了可以不写,或写在草稿纸上,也可以直接写出结果,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师:结果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3、按照下图的计算步聚列出综合算式,并算出得数。

4、思考题:华和王英比,谁高一些?高多少米?

《数一数》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3、学会观察、发现实物的特征,并能根据实物的一个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4、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分类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积木若干、水果若干、蔬菜若干。

2、三个贴有积木标识,水果标识,蔬菜标识的篓子。

3、课前对幼儿进行分类知识的基本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1)积木分一分,教师出示一筐积木,我们来玩积木了,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2)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绍活动。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2)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没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点卡表示。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老师抛出去的问题能很快的回应,第一次集体回答的时候都能及时并正确回答,第二次活动时实物排列的难度加大,幼儿数数的要求自然提高,按照计划得开始让幼儿出现些错误,提醒幼儿细心,耐心,并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操作活动时,也发现了不少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差异性较大,需继续这方面的连续,缩小幼儿间的差异。

数一数教案 12

活动目标:

1、 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

2、 对数数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猫、小狗、小鸡、小兔子。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 学习从左往右按序和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

(1)在磁性板上出示小鸡教具(1只)学习点数的方法。

老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看哪个小动物也来了呢?(小鸡)小鸡怎样叫?那来了几只小鸡呢?让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来数一数。

(2)出示2只小猫。

“喵喵喵”谁来了?来了几只?(老师做镜面示范,)

一只2只,(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点数)一共有2只小猫。

(3)出示2只小狗。

我们看看还有谁来了呢?(小狗)小狗怎样叫的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来了几只小狗?

(4)出示小兔子教具(3只)

有一种小动物可生气了,它一跳一跳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是谁啊?(小兔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跳跳。我们来数数来了几只兔子?(1、2、3)

二、 游戏“数一数”。

请幼儿每人从筐里拿出3片塑料片,在桌上摆成一排,

然后按序从左右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现在看老师拿出一片雪花片,放好,再拿出第2片,放整齐,还要拿第3片,现在桌子上了几片?(3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数数。

(2)现在请你数给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听。

三、 做练习。(活动中请阿姨将书发放给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