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页例5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通过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师:看来春天真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季节!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足球场踢足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及游戏,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可能的答案

(1)6个同学在踢球,3个同学在加油

(2)有1个女同学,有8个男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引导每个组的学生,从这个活动的情景中收集、处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1)这一题中,已知条件(数学信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根据生的回答小结:知道总数一共是16人,其中一部分已经来了9人,要求另一部分还有几人没来,用减法。

(3)师: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与人数无关,所以是多余信息)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16-9=7(人)

(4)师:16-9怎样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信息窗2”,“你说我讲”第一个红点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海豹?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4、提出问题

5、过望远镜我们观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贼鸥、冰上三十二只贼鸥、冰上还有三十二只企鹅、二十二只海豹。

6、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二、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3、“自主练习”第二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 篇3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

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说一说

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

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

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

2、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观察、讨论

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

(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

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教具:

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

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2、通过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

3、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

4、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信息窗1——我们的鞋码

[教学内容]

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以前表演过节目吗?

前不久,歌舞团举行了一次艺术体操表演。大家看屏幕,这是同学们在比赛前做准备的两个镜头。你们看,他们穿的靴子漂亮吗?

这可是他们自己经过调查、整理,然后,老师根据他们所调查的结果,才买到了这么合适的靴子。

二、新授

假设咱们班也举行这样的活动,你能像他们一样通过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吗?

1、那我们应该先知道些什么呢?

到底每种鞋号各有多少人呢?能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知道吗?

2、那怎么来记录呢?小组同学赶紧商量商量,选一种你们组认为又快又准的方法。

现在咱们就找一位同学来念鞋号,其余同学仔细听,用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记录。

3、老师也有一种好方法,你们想知道吗?老师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的,你看,“正”字正好是5笔,画完一个“正”字就代表5个人。大家比较一下,老师的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老师这种方法不但记录简单,最后数的时候还可以5个5个地数,你瞧,(手指着“正”字开始数),5个、10个、15个,是不是比1个个地数要快呢?

那以后你们在统计的时候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4、为了更清楚地看出每种鞋号的人数,我们可以把调查结果整理一下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大家看,这就是统计图。你知道用统计图是怎么来统计吗?

用涂小格的方法来统计。现在咱们就根据刚才的记录把统计图和统计表舔好。

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统计图,咱们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这就是统计图的最大优点。

三总结

第二课时

1、自主练习

(1)学生自己讲讲题目的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自主练习2

(1)利用学具盒里的小方块,试一试你能摞多少块?摞5次把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2)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与描绘自己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

2、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巩固环节中,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情感与价值观:

利用游戏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区分躯干上的左与右。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参照物,描述出不同物体各自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猜字谜,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课件出示)

谜面一:一横一撇长,工字在右下。(左)?

谜面二:一横一撇长,口字在右下。(右)

师:是呀,小朋友都能又快又准确的猜出这两个字,但是你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区分左和右呢?(板书:左与右)

二、游戏

1、听口令做动作。(课件)

师:请小朋友根据老师的命令,如:伸出右手,抬起左脚、摸摸右耳……谁又快又准确,谁就是冠军了,为了比赛更激烈,我们先一起来热热身。

(游戏)

2、排排座师:请小朋友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请一部分小朋友上来排一排,各自说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都是谁?再请这些小朋友围成圈,说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是谁?

三、分析辨别

1、出示图片1,师:你知道这是左手还是右手吗?为什么?师:所以我们可以在照片下的空格里写上“左”,表示左手。

2、相对的位置关系师:出示一只手(左)这是我的左手,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和老师拍拍手,说说那是你的什么手?这是我的右手,请小朋友和老师拍拍手说说是自己的哪只手?为什么老师是左手而小朋友是右手呢?请小朋友小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老师和小朋友是面对面的。

师:面对面称为相对。当两个人在相对位置的时候,左与右是相反的。

再举例,进一步巩固。

师:与同学们面对面,这是我的右脚。

生:这是我的左脚。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游戏:同桌两两相对,拍拍说,伸伸脚,摸摸小耳朵,并相互用左与右说说。

3、出示课件(图片3)

师:这是左还是右?说说为什么?生:图片中的手和我们是相对的。

4、出示课件(图片4)

这个小女生的耳朵是左还是右?学生可以模仿照片中的动作判断出左和右。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28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4-8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有大人和孩子、有男有女)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讨论。

[说出自己是按什么分类的,又是怎样记录分类结果的?]

汇报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8人,小孩 4人。

按性别男和女分:男 6人,女 6人。

[可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突出统计表的简洁性。]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完成做一做: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请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2.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先逐步整理完成第(1)小题,然后填在(2)题的表格中。]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3.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学生自选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①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飞行的和爬行的;②按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等)]

4.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5.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统计表中数据所表达的意思:①说说图中呈现的是什么统计结果。②问学生:小乌龟这一项上涂了3个圆圈,表示什么?是学生真正理解象形统计图的含义。]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认识和理解了简单的统计表,并学会了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最终学生感受到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到了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平面图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

2. 认识平面的路径,并能通过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3. 尝试设计路径,知道从同一出发点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径,并能通过比较,从各种不同路径中选择较合理的路径。

4.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并获得平面图和客观空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表达等能力。

5. 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根据路径寻找目的地。

教学难点:

正确的描绘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1. 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公园里去玩,进了公园后你们想到哪里去玩?这里有一张公园导游图,(出示导游图)你们看得懂吗?

2. 认识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师:①从图上看,公园里有什么?引导得出:“某某在左面,某某在右面,某某在前面,某某在后面。” ②我想去亭子,应该怎么走?我想去某某,应该怎么走?

3. 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师:①用双色片代替自己在平面图上走一走(一生演示,其余自练) ②把双色片放在大门位置,听口令:

(1)向左X格、向右X格、向前X格、向后X格;

(2)先向左X格,再向前X格;先向前X格,再向右X格。

③在这张图上,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前?哪里是后?

4. 学看平面图

师:(出示图) ①在这张图上,这里是什么位置?

(在图上标出前、后、左、右。)

②图上有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上出示花圃、游船码头、儿童乐园、养马场的标记)

二、认识、描述路径。

师:小巧、小亚、小胖也在这儿玩,这些点代表他们所在的位置。

1. 根据路径,语言描述。

(1)出示图题1。

①小亚录音:我想去花圃,我是这样走的:你们能不能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几格,说说我是怎样走的?

②小亚请你们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几格来说说她走的路线,(板书:前后,左右)可以数一数、说一说;也可以用双色片走一走,再说一说。

(2)生操练,师巡视。

(3)反馈交流:根据反馈情况,引出“起点格不要数。”

2. 根据描述,画路径,找目标。

(1)出示题3/1。

①小亚录音:现在我把走的路线告诉你们,向右2格、向前4格、向右1格、向前2格。猜猜看,我去了花圃?游船码头?还是儿童乐园呢? ②学生讨论、猜测。 ③验证:画一画、走一走,圈出目的地。

(2)根据小胖、小巧说的路线,找找他们去了哪里?

①出示题、学生练习题3/2、3。

②生操练,师巡视。

③反馈交流。

三、设计、选择路径。

1. 设计路径: ①小巧录音:我想去游船码头,可是我迷路了。小朋友们,能帮帮我吗? 把剩下的路线画出来,并记录下来。

②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③反馈交流。(对不同的路线加以肯定)

④如果你是小巧,你认为还可以怎么走?

⑤学生练习,完成练习纸第4题。(要求:画出路线并做好记录)

⑥反馈交流:还有其它设计吗?

⑦师小结: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各种各样设计都可以。

2. 选择路径。

①师:老师从小朋友的设计中选了几种,画在一张图上,(出示)你想走哪一条?为什么?(同桌讨论)

②交流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最近的路线走。

3. 巩固提高。

①小胖也想请你们帮他设计,他想到儿童乐园去。

②请你先设计一种路线,并记录下来。如果你还有其它路线就在下面的图中画出。

③生练习,师巡视。

④反馈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从这里出发到儿童乐园还有好多路可以走,课后大家还可以设计。

四、总结归纳,完整课题

师:今天玩的开心吗?在玩的时候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路)

五、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 出示学校平面图。(师介绍)

2. 某某在校门口,某某在教室前,某某在操场边。他们都想到歌唱室,该怎么走呢?大家来设计一些路线。 学生练习后展示、交流。

3. 回家后自己出题,自己设计。 如:从校门→→→食堂、从操场→→→教室,可以怎么走?怎样走最近?明天我们来评一评,谁是设计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

2.理解左与右的相对性,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左右的认识与区分

2.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3.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

教学难点: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左与右

a.师: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常用它们来做什么事?(吃饭,刷牙,写字)

b.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写字是用哪只手吗?(右手)举给老师看看,我们边举边念:右手右手。(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念下:左手左手。

c.师:我们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象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对的好朋友呢?(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

d.师: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发现了我们身上的左与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左与右(板书课题:左与右)左与右两个汉字特别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辨别这两个汉字呢?(左“工”,右“口”)

e.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好多对好朋友呢,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朋友,来玩个游戏,叫“听口令,做动作”(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如伸左手) 伸右手,伸左手。拍左肩,拍右肩。拍左腿,拍右腿。摸左耳,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伸右手。

师:老师举的也是右手,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面对面,站的方向不一样)师:那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样呢?(转过来)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大家都好棒!)

二、深化认识

1.看看讲讲 (出示书上图片,全班一起做)

问:你是怎么想的? 讲一讲

师:身上的左右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身边的左与右你们知道吗? 下面啊,小朋友就来介绍下你左右边的小朋友。

用:我的左边是 ,我右边是 ---

师:小朋友都掌握的非常好,现在就和你的同桌说说看!

三、练习

(一)判断

1.我看到羽毛球的左边是篮球 ---( )

2.教室的门在我们的左边 -( )

3.我们敬礼用右手 --( )

(二)在街上(PPT)

先指导两个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再让小朋友自己完成小丁丁左右看到什么。

(三)摆一摆,谁最快

按题目要求摆放,看谁最快。

(四)画一画

A.在笑脸的左边画3个三角星,在笑脸的下面画2个爱心; 在爱心的右边画1个长方形,在爱心的上面画2个菱形; 在菱形的左边画4个五角星。

(五)找一找

1.从右起,第4个是香蕉。第2个是梨

2.从左起,第1个是草莓,第6个是菠萝

3.香蕉的左边苹果。右边是桃子

师:你能把这些水果都找出来吗?

四、联系实际

A.上下楼梯

1.师:是上楼梯的小朋友走得对还是下楼梯的小朋友走的对?(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

2.师: 如果上楼梯不靠右走,会怎么样呢?(会和对面的小朋友相撞,不仅是上下楼梯,平时走路,都要这样靠右行。)

B.在街上

师:刚才我们在街上看见小丁丁和小巧。那我们再来看下胖和小丁丁。

师:我们先看下四位小朋友站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丁丁和我们同向,小胖和我们反向)

那你知道小汽车

五、总结评价

今天大家学习了什么?(左与右)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 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 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 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 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三、深入

1. 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 用教学软件“百数图” 依次演示。

3. 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 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 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部分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