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通用3篇
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通用3篇)
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篇1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1.行业状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机电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其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我国成为全球“机械制造”大国的形势下,各个工业领域迫切需要大量的机电工程技术方面人才,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迎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目前整个工业行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阶段,在推广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车、铣和加工中心等机床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业过程中,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机电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意义。
2.就业岗位分析
毕业的就业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企业;
(2)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应用企业;
(3)机电产品及设备的维修企业;
(4)机电产品及设备的营销、安装、调试企业;
(5)CAD/CAM技术的应用企业;
(6)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与部门。
对应的岗位群有:机电产品及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营销、机械CAD/CAM技术、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一体化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要求:思想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适应现代机电产品制造、修理的需要,具有机电结合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能掌握机电设备、数控装置、机电产品的技术管理、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及实验、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3)掌握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包括电工、电子理论,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4)掌握现代化机电设备的操作技能。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能力分析与分解
1.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辨证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本专业文化知识基础理论,具有应用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绘制
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健全的体魄、崇高的职业道德,取得英语、机电专业相关的等级证书,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使用和对外技术交流的能力。
2.专业知识要求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电子与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典型零件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计算能力,熟悉机械构件的受力性能、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工程力学中的运动分析、强度计算;机械制造基础的选择材料及确定加工工艺;互换性及技术测量形位公差及粗糙度选择与测量;机械设计基础的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设计能力;液压气动技术基础中的液压元件、回路选择、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单片机与接口电路的使用、扩展;PLC工作原理、指令及调试程序;工程检测技术的动态测试中构成信号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组态控制技术。
3.专业能力(技能)要求
(1)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管理能力
机床电器与PLC的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电气控制的工作原理、结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电系统(产品)的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的数控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护,编程指令,典型零件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CAXA制造工程师的CAD/CAM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的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电机控制技术。
(2)尽快适应本专业岗位特点及要求,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机械制造课程实训,了解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及普通机床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培养并提高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设计的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结合生产实际了解掌握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合理选择设备、工装及切削用量;
通过电工技术实训,掌握电路安装检测和调试;
通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掌握一般基本电子电路设计;
通过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熟悉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了解FANUC系统数控车床、HNC世纪星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
通过CAXA制造工程师实训和MasterCAM软件操作实训,了解常用CAD/CAM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篇2
一、社会需求
德国装备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装备制造业排名世界第二。我国发展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已迫在眉睫。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目前实操性人才缺乏,各企业都在高薪聘请机电一体化高级专业人才。例如,上海大众、长安汽车、北京现代、美的空调、TCL王牌、理文造纸等大型企业都有大量高薪职位虚位以待,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该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装备制造业、笔记本电脑行业,培养掌握机电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维修、营销策划、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机械CAD/CAM、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变频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机器人控制技术(社会需求变化,课程作相应调整)。
四、培养模式
1.理实一体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2.任务驱动
将职业能力转化为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
3.工程仿真
24小时开放网络虚拟实验室,扩展学生学习空间和时间。
4.课证融合
教学中融入行业职业标准,嵌入工程师(技师)课程,帮助学生考取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机电一体化工程师、单片机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酬。
5.以赛促学
组织学生参加有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本科院校学生同台竞技的国家级、省市级竞赛,以赛促学,屡获佳绩。
6.校企共培
与世界500强企业德昌机电、理文造纸等10余家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师资互派,师带徒实习。
五、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
我校有40余个专业。本专业教学团队有专兼职教师45名,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48%。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30%;中级职称教师占40%,75%的教师具有企业经验。
2.电化教室所有教室均配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中央空调。
3.实习实训
本专业有柔性制造实训室、电机拖动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等40余间实验实训室。在校外建有10余个实训基地。
4.图书资源
学校图书馆藏书近45万册,电子图书35万余册,期刊700余种。本专业现有藏书近2万余册,电子图书1万余册,各种学术期刊、杂志50余种,并开通有“超星”、“万方”和“维普”等网络数据资源,内容丰富,可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专业阅读和知识扩展需要。
图书室
六、就业前景
1.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汽车、摩托车、家电制造以及自动化生产等机电行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工作。
2.就业状况
提前抢聘,供不应求,升职迅速,薪高一筹。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抢定”一空。就业于重庆嘉陵本田、重庆理文造纸集团、德昌机电等知名企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厚,并迅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3.职业前景
(薪酬高低与职位升迁,取决于个人能力、业绩与做人)
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篇3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比较宽口径的专业,主要是适应范围广泛,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是把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的体现了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在学生毕业后主要是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九州一学网
对模型进行分析。另外,还可以生成一个物理、拓扑系统模型,包括机械、液压和控制导向组件。就有必要有一个模型工具,这个工具支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物理模型,就是当有实物和节点时,这些模型能够以1:1来测试,并且原型设计研究阶段可以在严酷的实时条件下进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xx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院的领导下,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科研积极性,以科研带动教学,推动专业建设。
专业结合科研加强与企业联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参与科研工作的开展。
一、本学年科研工作情况
本学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xx年度本专业课题结题及完成2项,20xx年校级科研课题在建4项,省级课题项目1项,20xx年新立项校级课题项目2项。
(一)20xx年度校级科研课题结题及完成情况:
1.《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已结题
2.《机电一体化技术校级(一体化试点)》已完成
(二)20xx年度度校级科研课题在建项目情况: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级教学团队》在建
2.《机电一体化技术校级特色专业》在建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体化改革课程标准校级教改研究》在建
4.《以订单培养为契机探索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在建
(三)20xx年度省级科研课题在建项目情况:
《机电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创新实验区》在建(孙波)
(三)20xx校科研课题立项情况:
1.《电机与电气控制校级精品课程》
2.《传感器应用及技术校级精品课程》
二、以研促建积极推动专业建设
本学年为了切实做好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性,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到优秀职业院校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院校之间产学研方面的合作。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学院科研处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依托合作企业,做好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及专业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与合作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加强工学结合,要在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并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按照“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按照专业能力的培养规律,通过工学结合进行,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专业教育,感受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针对20xx年度本专业开展科研工作情况,特制定下半年的工作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广泛调查研讨,积极做好专业科研工作量考核方案。
2.做好在建课题的检查、汇总工作。
3.做好与企业联合,加大与合作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