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培训计划表下载合集三篇
个人培训计划表下载(精选3篇)
个人培训计划表下载 篇1
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及主管培训工作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及使用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6、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1)新设备投产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9、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
10、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或人事部负责保存。每年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
11、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公司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个人培训计划表下载 篇2
一、状况分析:
1、年龄结构:在25岁左右
2、学历结构:大专100%(其中一位教师正在进修本科)
3、专业结构:90%
优势分析:
1、年轻教师学历层次较高,而且都好学,能利用休息时光自我在提高学习。
2、年轻教师创新意识、现代化教学技能比较强,善于理解新信息、新事物,有十分大的挖掘潜力。
3、新教师有爱心、有活力、有冲劲,对工作的用心性十分高。她们能相互学习,用心的团队工作氛围正在构成。
4、能根据自我的需要拜师,提高自我的专业化水平,珍惜外出学习何园内的各种学习机会。
5、教师资源比较丰富。
弱势分析:
1、非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0-2年新教师较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2、对幼儿园一日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缺乏相应的措施,对如何抓好班级常规比较困惑。
3、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和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处理家长工作存在困难。
4、实践经验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5、由于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教师在群众活动设计中缺乏对活动价值的挖掘,不能很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同时活动资料缺乏新意,活动环节缺少联系性。
二、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准绳,依据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训规划,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重心,聚焦课堂,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的水平,促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目标
1、加强新教师师德修养,透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师徒带教等培训方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操作的潜力。
2、聚焦群众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为研讨重点,提高教师群众教学活动的潜力。
3、采取有效培养措施,使我园新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在专业理论、教育技能、班级管理等诸方面,做到熟悉本年龄段课程。
4、初步运用有效教育手段实施教学,班级管理基本到位,最终做到教学常规入门、课堂教学过关、教学潜力基本达标。
四、具体措施:
(一)0年新教师
培训目标:
1、加强新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实际操作的潜力。
2、透过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使新教师尽快发展成成熟型教师。
具体措施:
1、根据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自培计划,成立0年新教师成长档案。
2、透过参加县级新教师培训及幼儿园的自培活动,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透过一对一跟班观摩、老教师经验谈、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及自身的实践等,提高新教师的一日环节操作的潜力。
4、透过每月的考核课及课后的交流和反思,提高新教师设计与组织实施的潜力,同时使新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5、加强周、日计划中各个环节的教学反思,提高新教师的反思潜力和调整潜力。
6、用心观摩其他教师的活动,并能大胆地反思和评课,鼓励新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调整。
7、成立“老带新、新促老”组,运用网络等平台不定时地开展各项活动,分享经验,使新教师向成熟型发展。
8、鼓励新教师承担教研课、公开课等,在实践中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潜力。
9、除了幼儿园群众的理论学习外,要求新教师自学各类专业书籍,结合实践作好学习笔记,每月两篇。
10、每月不定期地组织管理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对新教师进行听课指导。
11、创设机会,组织新教师阶段汇报展示活动。
(二)1-2年成熟型教师
培训目标:
1、提高2-3年新教师驾驭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的潜力和各学科领域的组织与设计的潜力,使自我更趋于成熟。
2、创设能者为师的相互学习氛围,开展技能技巧的自培和他培的活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具体措施:
1、透过培训活动,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为研讨的重点,提高教师开展群众教学活动的水平。
2、运用“优秀课例”等资源,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环节设计潜力。
3、以“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实践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群众教学的组织实施的水平。
4、以多种方式鼓励教师大胆的反思与评课,鼓励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调整。
个人培训计划表下载 篇3
【进修目的】
通过内科临床进修,把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加深对内科常见病的认识。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技能和预防措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修内容与要求】
(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了解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预防原则。掌握各系统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具体内容和要求为:
1、 掌握各系统常见病诊治:
(1)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各类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病、气胸和呼吸衰竭等。
(2) 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结核、炎症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性昏迷、急性胰腺炎等。
(4) 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
(5) 造血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6)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糖尿病、低血糖症、痛风等。
(7)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8) 中毒:有机磷中毒、催眠药和安定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2、 初步掌握下列危重急症的处理:
(1) 心脏暂停的复苏抢救;
(2) 心功能不全和常见心律紊乱的紧急处理;
(3) 呼吸衰竭的紧急处理;
(4) 各类休克的治疗原则;
(5)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
(6)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原则;
(7)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处理原则;
(8)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
(二) 内科常见的实验室检查
要求进修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根据不同疾病的实际情况,正确开出常用临床检验及特殊检查的申请单,了解各项检查的基本原理,熟悉各项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三) 心电图检查
要求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正常心电图图形、常见心律失常典型图形、心室肥大和典型心肌梗塞、高血钾和低血钾的心电图表现。
(四) X线检查
要求了解各系统内科常见疾病X线检查适应症,辨认下列脏器正常X线表现和常见异常X线征:
1、 肺部X线征:胸平片阅读方法、步骤和正常表现、基本病变(渗出、增殖、纤维化、钙化、空洞、肿块等)的X线表现。
2、 心脏和大血管X线片:正常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表现、心胸比例测定方法、心脏各房室增大及主动脉弓变化的X线征象。
3、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征。
(五) 其他检查
了解超声波、超声心动图、同位素、脑电图与脑血流图、纤维胃镜及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结果分析。
(六) 基本技能方面
1、 熟悉接诊患者、采集病史、系统全面进行体检、书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及病程记录等医疗文件,开医嘱、填写各种检查申请单等。
2、 熟悉病房工作制度、各种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饮食要求等。
3、 掌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术。
4、 熟悉下列一般操作技术:测体温、正确测量血压、物理降温、各种注射和皮内试验、静脉抽血、输液、输血、吸氧、吸痰、导尿、插胃管洗胃、胃肠减压、鼻饲、灌肠等。
5、 熟悉各种穿刺诊疗技术: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和骨髓穿刺等。
6、 了解三腔二囊管、胸腔闭式引流和人工通气的应用。
7、 逐步熟悉内科疾病常用药物及剂量,了解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8、 熟悉病例讨论程序和记录方法,学会独立准确汇报病史,介绍病情的技能。
【教学方法】
(一) 参加病房工作
1、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6~10张病床的诊治工作。每天上午提前半小时上班,到病房了解病情,与带教老师一起查房、检查和处理患者。
2、 进修生应主动接诊新入院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查体。书写病历等工作。每到一个病区,至少完成2~3份完整病历(病历书写格式和要求参照第五章以及当地医院的要求)。经带教老师批改认为合格后方可书写住院病历。
3、 在做好所分管病房工作的情况下,经上级医师同意可全面了解病房其他病种,但应与其他进修生搞好关系。
4、 严格履行进修医生职责。参加值班和危重病例的抢救。
(二) 参加门诊和急诊工作
1、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学习接诊门诊患者,学会简要询问病史、体检、提出初步诊断和处理意见。
2、 学会正确开处方、填写各项临床检查申请单,掌握门诊病历记录要求。
3、 与上级医师一起接诊急诊患者,初步掌握内科常见病急救处理原则和常用急救方法。
(三) 进修与带教方法
1、 进修生兼有医生和医学生两种身份,但实际上是医学生。无论在病房、门诊或急诊从事诊疗工作,都应在上级医师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2、 首次接诊患者或首次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都应由带教老师示范,进修生应汇报自己对该项操作技术掌握的程度。此后,可在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操作。
3、 进修生书写的一切医疗文件,上级医师要认真审改、签名,以示负责。
4、 结合病房病例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每周由科室安排一次小讲课或病例讨论,以加深医学生对内科常见病的认识,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5、 对学有余力的进修生,上级医师可指导其参加临床科研工作,撰写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