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警惕目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发布时间:

  新一轮课改推行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显著的变化,大家都感到现在的基础教育的确问题很大,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必须改革。小编在此整理了语文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温儒敏:警惕目前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是教材的问题。现在新编的小学和中学教材,都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靠,应当说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这要肯定,但普遍不太讲究梯度。这和编写体例有关。过去的教材一般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课文、知识点和练习的安排,都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线索。而现有的多种新编语文教材体例都变了,就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框架结构,以主题来牵动整个课程计划。比如有的初中教材三年6册,费尽心思分列出诸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悟”“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科学之光”等二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都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安排的,选文自然也主要从主题需要考虑,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于照顾了。再说“练习探究”题,每课三四题,也都偏重主题内容方面,从语词表达等方面设计的练习题较少,也很难体现教学的梯度。有的教材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特意穿插补充某些语文知识的小板块,比较零碎,还是看不出梯度。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教材也大都采用主题单元框架,有的甚至把初中已经有过的部分“主题”重复一遍,加上必修课时间缩短到一个多学年,更谈不上梯度了。

  这种主题单元结构的编法有无好处?有。就是课文内容相对集中,分阶段围绕某一方面主题来实施教学,凸显所谓人文性。问题在于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教材编写的这种新的偏向,是片面理解“人文性”所造成的。当初教材编者可能为了通过审查,刻意凸显选文与内容的创新,在主题编排上花费很多功夫,相对就忽视了梯度以及教学适用度的要求。

  现在教材编写基本上都是出版社组织班子,以项目的形式分头进行,编高中教材的不太考虑初中,编初中的又不太顾及小学,彼此的衔接以及梯度更成问题。这已经给一线教学带来一些麻烦,造成教学梯度的丧失。我建议今后教材修订要认真考虑梯度问题,要讲规律。最好放弃这种主题单元的体例,回到语文习得的主线上来。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段语文教学要达到怎样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分解为哪些主要的方面,又如何在选文、练习与教学活动等方面体现,都要有通盘的考虑。

  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很快就会公布,其中对每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标准都有规定,可以供教材编写者参考。当然,教师们不能等到新教材修订出版后才上课,那可能要等上几年。现有的教材继续用,注意在梯度问题上有所调整就是了。不必死板地按照现有教材的体例和顺序进行教学,教师们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做必要的调整。这要认真参考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课文的单元组合服从这种新的安排。比如这两周的课重点是讲解和练习“浏览”,下两周重点是“群读”(瞬间能看一组词);这一单元侧重学习描写,下一单元重点学习议论,等等,是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的。如果感到这样改变的“工程”太大,难于操作,也可以仍然按照教材的单元顺序以及课文组合,但最好在讲解和练习等方面往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方面靠一靠,就是说,尽量回到语文学习与训练的框架上来安排课程,讲一点梯度,而不是“主题先行”,把教学计划弄得很零乱。

  为何现在语文教学不太讲梯度呢?除了教材和教学体例的混乱,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急躁症”。

  一切还是瞄准考试,便都很功利,很焦躁,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过去高考的紧张从高二之后才出现,现在高一就进入紧张备考了。连初中生也总被提醒如何准备考大学,某些高中的课就搬到初中来学了。这种紧张还波及小学,甚至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搞课程学习的“提前量”。有的学前班就要求孩子认识3000汉字,上小学一年级必须先会拼音,二年级就开始写作文,等等,一级一级都是超负荷的提前量,太不正常了!课改后高中分为必修与选修,本是个创举,可是有的学校1.25学年必修学完后,马上转入高考备战了。还有的刚上高一,就大量练习“高考瞭望”“高考攻关”之类习题。真是适得其反。课改本来是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可是搞了多年,并没有把负担减下来,有的还加重了。这里当然有社会原因,竞争加剧,转移到教育了。但从课程教学本身检查,一切面对中考高考,不断搞提前量,层层加码,必然是不讲梯度,违背规律,搞乱脑子。

  这次课标修订,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比如,小学低年段识字量就降了一些,提倡“多认少写”,并不要求都“四会”。拿阅读教学来讲,课标强调不同学段都要有梯度。小学一二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还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多多少少做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天性,培养“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习默读和略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到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阅读才有速度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浏览,能初步阅读叙事性作品。作文教学呢,也有梯度要求。小学低年级不安排作文,只有“写话”,能用几句话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物,就可以了。到小学高年级,也还不是完整的作文,所以叫“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还没有必要把各种文体分得那样清楚。到了初中,才开始有作文,要求能写简单记叙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高中呢,作文开始有文体练习的要求,一是理论类,如评论、随感、杂文等;二是实用类,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研究报告等;此外,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的写作。注意,高中作文是把理论类和实用类写作放在前面,这是基本的,然后才是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一个学生初中毕业,一般而言应当具备怎样的写作能力水平?现在被弄得模糊了。其实课标是有要求的。初中毕业也就要求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大致熟悉并能掌握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或应用文,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因为面向中考和高考,标准普遍拉高,而且方向也在偏离,如要求“创新”“个性化”“思想深刻”“文笔优美”等等,都是高出于课标要求的。不讲梯度,都在搞“提前量”,有的小学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了。字都认不全,怎么作文?那只能是家长替写。有些教师要求小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凡是过节或者逛公园,都要布置作文。那也太过苛严了,结果就是让孩子害怕读书,反感过节逛公园,这是扼杀天性。现在初中作文就开始和考试挂钩,高中作文更是全都对付高考,很多学生因此讨厌作文课。这些反常现象都值得我们反思。

  所以我这里讲梯度,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全局性问题。我们还是要强调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不能顺便搞“提前量”,给学生层层加码。

  第二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

  现在很多教师备课很程式化,课堂上留给学生读的机会不多,还是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变成了苦差事。考试当然要面对,但总不能只顾考试把学生的兴趣扼杀了。再说,阅读课读得少,默读少,如何能提升语文能力?新课标强调语文能力的综合培育,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在大量阅读中去逐步习得。这就是“涵泳”,浸润式习得,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语文课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尤其是诗词课,还有文言文的课,更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没有反复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集体朗诵也有必要,但不能取替个人的默读,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就可能破坏“涵泳”的感觉。现在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增加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与细读中咀英嚼华、涵泳浸润。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学段,可以多一些集体朗读,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就要更注重默读、浏览与快读,让学生有机会静下来自己去读,进入作品世界,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升审美能力。

  课改之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讨论多了,教师备课也刻意安排许多讨论“对话”。讨论和对话是需要的,可以活跃气氛,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自己先读,先有阅读的印象与感觉。不管什么类型的课,一上来就安排集体朗读,然后字词解释,段落大意,最后就是对话讨论,这样一味追求热闹,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静下心来读。有的教师追求课堂效果,并不重视学生自己的“读”,而是安排很多讨论和对话。师生之间有问有答,但很多“问答”无关紧要,是脱离课文的无“语文性”的“问答”,我把它称为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问答”,真有点浪费时间。学生还没有怎么读,教师就要求放开思路“对话”,结果只能是天马行空。这样的课很活跃,可是上完了,并没有什么把握得住的“干货”。语文教学的“对话”很重要,这也是课改之后的新气象,但“对话”要有质量。其实“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师生或者同学之间的对话,还有一种是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不能只顾前一种,而忽视后一种“对话”。学生与课文作品之间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学生自己经过细读、默读,先和作品形成过“对话”,然后再和老师或同学“对话”,才有质量和意义。课堂教学中应当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默读、细读,尽量达到涵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点印象、感受等。这样,文字可以将思维细化和条理化,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可以说,没有默读和细读,没有涵泳,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

  现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少涵泳,效果不太理想,除了受制于高考和中考,还跟照搬大学中文系专业教学的框架方式有很大关系。比如文言文教学,像大学中文系的古汉语研究似的,把语法讲得那样细,一个字一个字翻来覆去掰碎了,学生哪还有时间读书?往往一首诗、一篇文章学生自己还来不及读几遍,就开始总结思想、分析形象,甚至过度阐释,语文的感觉、体验始终没有出来。还是要注意给学生一些空间,营造一点涵泳氛围,培养语感和审美力。每个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有心,想着让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发展,让学生既能考好,又确实培养起阅读兴趣,那才有真功夫,也才符合课改精神。

  现在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很多,对教学实施是有帮助的,但我觉得不能只从技术层面看待这个问题,还是要更新观念,有了正确的观念,才可以找到好的办法。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次课标修订是如何强化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的。课标认为阅读除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就包括前面说的“涵泳”。新课标还特别提出要打破以往教师讲得太多,而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偏向,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这些提醒,对于教学都是有针对性的。课改是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探讨去逐步加以解决,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会很自然地得到提高。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美,那样的课也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感觉。看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注意改变“两多两少”现象。

  第三种偏向,不让学生读“闲书”。

  新课改在阅读教学方面有明确的指示,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这里要特别讲讲学生读“闲书”的问题。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一般都不太赞成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不让读“闲书”。这种偏向是不对的。“闲书”指的是学生选择的课外书,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

  2009年我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第一,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第二,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转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都比较难,视野窄,思路不太开展。第二类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他们往往是高分低能。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前面讲到现在某些新编教材存在不讲梯度等缺失,但也有长处,就是普遍都有阅读探究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教师和家长应当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来看问题,看到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和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应当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这是可悲的。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应建立这样一种观念: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这次课标修订也强化了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这三句话很值得琢磨。在课内要注意引起阅读的兴味,学生课外就会主动找书来看,慢慢形成习惯。

  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这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语文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课改指导下的阅读教学,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去理解,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

  第四种偏向,“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我曾经写过专门的文章,认为“文笔”并非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①。目前,过分看重“文笔的偏向很突出,应引起高度警惕。

  语文课历来注重文学性,注重修辞、文采,文学类课文在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文学作品在情感教育和学习表达方面有特殊的功能,语文课多选一些文学类课文,是必要的,特别是小学与初中。而到高中,则应当适当增加非文学类的课文的比重,包括理论性、应用性的文章。总的来说,无论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课还是格外注重文学的,这容易给人印象,好像“文笔”好就是语文好,其实不见得,两者不能画等号。中小学生学习文学,是为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了学习语言表达,但不是为了学会创作,更不是为了培养文人。我看有些初中语文教材的思考练习题设计,太过偏重文学技巧的训练,而不在引导审美与表达方面下工夫,这是舍本逐末,偏离语文教育的宗旨了。我们许多教师都是中文系毕业的,对文学创作比较有兴趣,在文学技巧手法方面也好像比较好发挥,“有讲头”,教学中很自然就往文学的方面偏,偏重于“文笔”了。我觉得对这种偏向应当有所反思,回到语文教育的宗旨上来考虑问题。目前语文教学偏重“文笔”,不见得就是钟爱文学,也不一定是重视审美与情感教育,而是另有功利化的考虑。为了准备中考和高考作文,往往就教学生如何把文字写得漂亮,去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这做法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作文课都往抒情、修辞、文学的方面走。于是那种缺少思想与智性分析,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

  某语文刊物组编了2010年高考作文的专刊,收录有各省市高考高分和满分的考场作文四十多篇,每篇都有讲评。我粗略看过,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有“文艺腔”。所谓“文艺腔”有这么几个共同点:多用排比、比喻;喜欢洋洋洒洒列数古今人物典故名言,显示有“文化底蕴”;堆砌词藻,走华丽的路子,大话空话多,炫耀文笔,很少是朴实、清晰、亲切的一路;预设开头结尾,彼此雷同。我试图说服自己:这毕竟是青春文章,难免华丽、幼稚。问题是这些都是高分作文,而且是阅卷教师也都比较赞赏的。可见前面说的作文教学太过注重“文笔”,以至“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这一判断,大致是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的。

  为什么会太过注重“文笔”?首先是传统的延续与影响。从历史上看,偏重“文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自然有其理由,可是这种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在意“文笔”,思考力、分析力与创新能力却不见得好。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②。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文人教育”,其得失是可以专门去研究的,但影响不能否认。现在的基础教育应当是公民的普通教育,而不是“文人教育”,即使语文课要有文学审美的教育,也只是培养“全人”的需要,而并非要培养文人。

  过分重视“文笔”,还和中考与高考的负面影响有关,这是更主要的原因。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而且重视“文笔”的考查,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拿高考作文评级来说,有意无意在鼓励偏重“文笔”,这是个问题。现有的高考作文判定分数设定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前者是较差和一般的,而发展等级则含有四个要素的评判,即深刻(其实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难,还不如立论有新意),丰富(材料,形象,意境),文采(也就是文笔,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修辞),创见(独到见解,这也很难)。其实“深刻”、“丰富”和“创见”都较难,也不太容易评判,唯独“文采”比起其他三点容易达到,也较好把握,改卷“操作性”较强,这就让人感到“文采”或者“文笔”是比较看得见,也是容易“拿分”的,大家都乐意在这方面投入。许多教师训练学生,就把“文笔”作为最重要的应试手段,甚至等而下之,当做一种“眼球”战术。“文艺腔”所以成为风气,跟这种考试的指向有关。看来高考评分等级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其次才是文采、抒情、审美等等。中考和高考作文主要考什么?主要还是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思维能力,至于文笔、文采,虽然也应纳入评分,但不应是主要的,考试也不应当侧重考这些。

  我很欣赏2010年有些地区语文高考的两个变化。一是除了专门的作文题,还把某些“作文因素”分散到其他试题中,让其他试题也担负一部分作文水平测试的功能。比如增加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这类题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偏于理性表达,一味追求“文笔”是不管用的。这体现高考作文改革的一个方向。第二个变化,是作文命题由感性抒情转向理性分析。材料作文或“截搭式”作文的题目多了,共同点是开放,又有一点限定,可以抒情、想象,但更需要理性思维。这种变化符合课改的意图,是可喜的,也是可行的。

  第五种偏向,“宿构作文”成风。

  现在很多中学的作文教学都是瞄准中考高考,主要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但“套路”容易沦为“宿构”,结果“宿构作文”成风。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以“仿写”作为一种初级写作教学的办法,通过系统上课和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和练习写作的基本技能,会有所收获。但“仿写”不是目的,满足于“仿写”,沦为应试的“套路”和技巧,就走向反面,肯定束缚个性,形成空话、大话、假话连篇的“八股”。前面讲的过分追求“文笔”,往往也和“套路”连成一气,结果带有“文艺腔”的“宿构作文”就遍地都是了。

  现在市面上常见很多作文选析、作文辞典之类的书,对考试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如果满足于读这样一些书,停留在作文技法的模仿阶段,水平终究是很难上去的。况且这类为应付考试的的书读多了,匠气就来了,最严重的后果,是语文学习的“胃口”给败坏了,兴趣没了,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这可是伤筋动骨的残害。2009年我在北大本科生中的调查也表明,学生最反感的是传授这种“敲门砖”式的“宿构作文”,认为这无形中鼓吹了虚假浮泛的学风,对他们的人生观都有恶劣的影响。③

  写作教学的问题很大,要改革很难,我看可以从这里入手,就是要摆脱那种“宿构作文”的教学思路。也要改改“急躁症”,不能太功利,不能只面对考试,还是要着眼长远,着眼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作文教学很难“教”,好像投入和产出往往不成比例。的确,作文教学不好把握,没有适合所有学校与学生的万全之策。写作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要靠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靠积累,而语文素养,包括才情、个性、潜能,不全是“教”出来的,有很多东西“教”不出来,能“教”的只是一部分。比如写作的技能、知识、套路,也就是一些“规矩”,是可以“教”的,但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又不能只靠这些。我们可以教学生如何“做文章”,教一般的路数和技巧,但很难教“做好文章”。不可教不是不要教,不是放弃,而是需要整个语文教学来配合,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不能立竿见影。

  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如果把作文课上成应试技巧课,完全纳入高考或中考准备,那是很难引起兴趣的。如果教师自己都很功利,对写作没兴趣也没感觉,那也不能指望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应当让学生感到学习写作既是升学的需要,更是终生需要的一种能力和修养,是有趣的、值得投入的事情。

  有些太功利的事情是不能去做的,比如押题。即使教师心里有猜想考试题目的愿望,也不能让学生往这方面准备。何况现在高考和中考作文命题的类型在改变,押题越来越难,即使押对了(这种几率太小),也无济于事。

  如果说有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写作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写作课,平时的阅读课和选修课等,也应适当安排写作练习。写作可以呈现阅读状态,还可以促进、深化阅读效果,提升阅读能力。阅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及时把阅读的印象、体验与感悟写下来。一边读,一边写,其中有思路的整理,有分析概括,是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的好办法。这样还可以把写作训练分散到阅读课中,真正做到读写结合。除了阅读课上练笔,平时也应当鼓励学生把阅读与写作结合。

  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是扩大阅读面,加上适当的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多读比多写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写作主要属于信息输出行为,在一次次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于已有的素材进行筛选、剪裁、组合等,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会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信息量、信息结构和精神能量影响不大。而多读就不同了,多读能不断增加信息量,改变知识结构,拓展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下笔时思维就更加活跃;而且阅读可以获取大量写作素材,词汇量大增,语感形成,这些都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总之,阅读量增加,与写作水平提高是成正比的。所以还是要特别重视阅读,鼓励阅读,尽量扩大阅读面、知识面。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当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这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老师们常常抱怨没有一种可行的作文教学系统,难于安排教学计划。现在的语文教材都设计有作文教学的板块,各个版本不太一样,有的依若干话题带出种.种写法,有的则按照文体和技法安排,各有各的特色,也可能有短处。教学中不一定照搬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最好能依托自己的经验,并面对你们的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某一种体系作为基本框架,加于调整,形成自己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实践性很强,不必讲许多理论,主要靠大量阅读、适当模仿和不断的练习。基本的写作技能训练还是要讲的,要有层级递进,每个层级或环节突出某一重点,但不必分得太细、太琐碎,也不要太技巧化。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改作文,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写作教学的确很多困难,但这毕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不是无所作为的,只要加大投入,细水长流,就一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