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故事精选5篇

发布时间:

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科学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科学故事1

飞行器的始祖:气球

在发动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就在寻找能够飞上蓝天的航空器。

但是什么东西才能够摆脱地球的引力而上天呢?气球就是人类利用空气的浮力创造出来的一种轻于空气、能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航空器。

热气球1350年左右,有人曾讲述过装有火或乙醇的容器能像船在水上漂浮那样在空中悬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达?芬奇设计过振翅机、直升机、降落伞等。到了1709年,巴西盖斯摩神父制成了一只热空气气球,同年8月8日,在葡萄牙进行室内试飞,但这毕竟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气球。

世界上最早的飞行气球是由法国的约瑟夫?蒙高尔菲和文登?蒙高尔菲兄弟制造出来的,他们第一次把人送上了天空。

蒙高尔菲兄弟出生在法国里昂附近的一个造纸业家庭,但从小就立志飞向蓝天。

多年来蒙高尔菲兄弟一直在寻找一种比较容易取得的比空气轻的气体,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人们常见的热空气。经过多次试验,1782年11月25日,他们用麻布和纸等材料制成了一只气球,然后把烧羊毛和干草产生的热气收集在气球里,这只体积约20立方米的气球升到了200米的高度。

试验的成功给了兄弟俩巨大的鼓舞,使他们感到几千年来人类升空的幻想将有实现的可能了。第二年6月5日,他们在巴黎阿诺尼广场进行公开试飞,把一只直径约 11米,体积约 800立方米的气球升空到300米的高度。后来为了纪念这一创举,于1883年在那里树立了一块纪念碑。

气球飞上天的事传到了法国国王的耳朵里,他让蒙高尔菲兄弟到凡尔赛广场去表演。蒙高尔菲兄弟在试飞成功的基础上,对气球又做了一些改进,1783年9月19日,他们在气球下吊上一只大篮子,里边装了羊、鸡、鸭,这次飞行航行了8分钟,历程2.4公里。气球回到地面后,第一批上天的旅客??羊、鸡、鸭居然安然无恙。三万好奇的观众欣赏了这次空中飞行。

事后,蒙高尔菲兄弟又计划把人送往空中,他们制造了一只能载人的大气球。为了让这只大气球飞得更好,他们在大气球下吊了一个大篮子,篮子里安置一个火炉,以便随时产生足够的热空气。法国国王感到很有趣,由于属试验性质,国王打算让两个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坐上这个气球去作第一次载人飞行。国王许诺如果他们能安然回到地面,就赦免其罪。可是为了获得人类第一个升入空中的荣誉,药房经营者皮拉杜尔?德?罗杰和戴尔兰德侯爵请求参加试飞,这两个年轻的航空爱好者耐心地对国王说:载人气球试验成功会在科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这是法国的荣誉,它不应该载上囚犯,而应该让热爱这一研究的人随着气球上天。后来,国王同意了。

1783年11月ZI日,两名志愿者罗杰和戴尔兰德在人群的欢呼声中爬进了蒙高尔菲的气球的大篮子里。这只气球高22米,直径达15米。点火后,气球逐渐上升。惊险的是,不知怎么回事,刚刚起飞不久火炉旁边的布就被烧着了,两名飞行员急忙用蘸上水的海绵扑灭了这些火焰。在这两名勇敢的飞行员的驾驶下,后来气球竞升高到900米,飞行了25分钟,航行了8 8公里,气球越过巴黎上空,安全降落,当气球徐徐降落在地上的时候,激动的围观群众立即跑来向飞行员们表示祝贺,两名勇敢的飞行员和蒙高尔菲兄弟兴奋地跟着欢呼。

这是人类历史上载人气球的第一次成功飞行,这种比空气轻的气球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飞行器,气球的发明者蒙高尔菲兄弟后来也成了法国科学院院土。从此以后,乘气球飞行成为了一个热潮。

氢气球热气球盛行一时之后,人们很快发现制造热气不仅太麻烦,而且热气在空中也容易冷却,能否用别的气体去代替热气呢?

实际上早在1670年,一位名叫杰休脱的意大利人就设计了一种航空器??“空气船”。他的设想是:该空气船由四个用薄铜皮制成直径6米的球体组成的,抽掉球体里的空气,以使球体的比重比空气的比重轻。然后在空气船上支撑上风帆,使船可以在空中航行。这张设计图并没有实施,如果真的抽掉球体里的空气,它一定会因大气的压力而被压瘪。

1766年,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发现了最轻的气体??氢气,他将氢气灌到一个气囊中,结果它的重量要比装空气的囊轻。但卡文迪许并没有想到航天器的事。

就在这一年之后,爱丁堡大学的约瑟夫?布拉克博士让他的学生们做一个试验:把氢气灌进一个薄而轻的囊中。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小气囊漂浮起来,升到了天花板。后来,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利专门收集了许多种气体的有趣实验,写成了一本书,名为《各种不同气体的实验与观察》。

数年后终于出现了可以载人的氢气球,它的发明者是法国人查理教授。

在这一系列努力的基础上,查理教授经过认真研究,用绸子制做了一个直径3.7米的气球,外面敷了一层橡皮,以防漏气。1783年8月17日,在查理教授主持下,助手们开始为气球灌氢气,他们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才勉强令气球充满氢气。

试飞那天,氢气球在空中飞行了24公里,最后落在巴黎的近郊。这个“天外来客”使巴黎居民大为震惊,有人认为这是“恶魔”降临,他们拿起棍棒对气球群起而攻之,有的掷石块,有的打土枪,直到氢气全部跑完,才战战兢兢地靠近这个怪物。由于氢气球泄气时发出一种臭气,人群中就有人高叫:“这是怪物放屈!”大家一气之下七手八脚把气球的残骸撕了个粉碎。最后,为了对它进行报复,还把气球的碎片绑在马尾巴后面拖来抢去。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腾空的氢气球所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虽然第一个氢气球已经粉身碎骨了,但不到半个月,巴黎市民又看到了另一只腾空的氢气球。这只气球仍然是查理教授制造的,而且比第一只氢气球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为了防止因为高空气压过低,或因太阳暴晒而使气球膨胀爆炸,在气球的下部专门设有排气管;为了使气球能灵活地调整升力,球的顶端装有放气活塞,并有绳索牵动;为了防止气球的破裂,还装上了安全网,并在气球的下面装上了吊篮,所有乘坐气球的人员都可以安全地坐在吊篮内。

经过上述改进以后,1785年12月1日,查理教授和他的助手罗伯特勇敢地乘球腾空了。气球直升到650米,在45分钟内飘飞了40公里。不仅如此,在后来的一次查理教授单人腾空试验时,气球竟然升高到了2000米的高空。这以后,人们再也不需要望天兴叹了。人们被限制在地球上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科学故事2

X射线断层扫描仪

X射线断层扫描仪一般称为“CT”,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的简称。

60年代中期,任美国图夫茨大学教授的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各种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透过率不同,并得出了一些计算公式,这为X射线断层扫描仪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英国EMI公司任中央研究实验室医学研究部主任的电器工程师豪斯菲尔德,曾领导过英国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工作。他根据科马克的理论和计算公式,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X射线扫描技术结合起来,于 1973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

X射线断层扫描仪能够察看人体内部组织,使之一览无遗,体内的肿瘤、大脑和体内器官的微小病变,以及骨骼密度的异常,都可以被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在荧光屏上,还可以拍成照片。

X射线断层扫描照相技术比传统X射线照相更为精确。传统的X射线术,不同组织之间X射线吸收率的差异小平5%就无法分辨,而X射线断层扫描仪由于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扫描,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重叠现象,因此差异小于1%也能检测出来。

由于发明X射线断层扫描仪的杰出成就,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一同获得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目前X射线断层扫描仪主要用于癌症、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的诊断,神经科的医师们也用其找出导致精神异常的脑部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考古界还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仪对古代木乃伊进行研究。

  科学故事3

使发明家入狱的望远镜

望远镜的发明在科学发展史上同样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揭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到了16世纪,由于哥白尼等惹?拇葱戮?瘢?囟?档日感碌慕??蒲У??恕5囟?凳沟萌死喙?ニ?械拇丛焖嘉?⒓壑倒勰钜约翱蒲Х椒ǖ榷嘉??恍隆?br> 然而,要证明地动说,就必须仔细地观测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情况。望远镜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望远镜的发明也是从仍然的机会中获得的。据说17世纪初荷兰米德尔堡市有一个人常常把两个透镜放在一起眺望远方,这能使很远的东西看起来很近。可是他并不是科学家,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其中有什么道理。但他的行为却促使伽利略为望远镜的发明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1608年,伽利略对于地动说还只有一点模糊的认识,因此他决心更多地了解天体的情况。当枷利略从朋友的来信中得知了荷兰人的故事后,立刻集中精力研究起光学透镜来。他找来两根直径不同的空管子,将它们套在一起,然后在套管的一头嵌进一个凸透镜,另一头嵌进一个凹透镜。就这样,一个简易望远镜制成了,它最初只能放大3倍。经过了几个月的改进,第二年,伽利略制成了可放大32倍的望远镜。这就是所谓伽利略式望远镜,是一台折射望远镜。

伽利略马上用这个望远镜去观测天体。他用这个划时代的天文仪器观测到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夺目的太阳上竟然有黑子;月亮上有的地方平原千里,有的地方却高山耸峙;木星有四个小卫星围绕它旋转,而且它们的位置是经常变化的,就像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一样。后来,伽利略还发现了金星的相,从而证明金星是绕太阳运行的,银河系是由许多的恒星组成的。于是伽利略坚定了对地动说的信念。这一系列发现轰动了欧洲。人们的评价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伽利略的发现沉重地打击了经院哲学教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上天是完美无缺的,可是现在不但月亮有了斑点,连太阳也有了缺陷。伽利略一再邀请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他们不但拒绝观测,反而诬蔑伽利略是骗子,望远镜是“魔鬼的发明”,并说是伽利略用符咒把新星星从天空中咒出来的。为了这件事,伽利略在给开普勒的信中气愤地说“对于这些人来讲,真理用不着到自然界中去寻找,只要从古人著作中就可以得到。”

望远镜把伽利略从力学实验室中吸引出来,天文观测使他成为了哥白尼的忠实信徒,他用从望远镜观测中得到的新发现和新知识热情地宣传和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即太阳是中心,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教会宣传的太阳围着地球转。因此跟教会发生了冲突。1633年,教会把年迈的伽利略召到罗马进行审判。枷利略被判有罪,关进了监狱。300多年之后,1979年11月,罗马教皇才在公开集舍上正式承认对伽利略的审判是不公正的,后来又提出要重新审理这个冤案。

伽利略的望远镜问世不久后的1611年,德国的天文学家约翰?开普勒便从光学原理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应该在焦平面后加上一对凸透镜,这样得到放大的便会是倒像。开普勒只是在理论上做了探讨,自己没有亲自制做望远镜。

1640年,英国人根据开普勒的理论制做出了一台更加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加斯科因还把十字线放入望远镜中,所以后来的望远镜都采用了十字线。17世纪末,郝金斯、爱木斯顿也先后创制出了不同类型的组合目镜,这样才基本上完善了开普勒式望远镜的结构。

可是,人们常常发现:同样一台望远镜,观察同一个天体,观察的结果常常会有差异。英国的皇家天文学家内维尔?马斯基林有一个助手,他视察的结果和马斯基林总有一点细微的差异,马斯基林觉得这个助手不得力,就辞退了他。

马斯基林哪里知道,助手并非有错,而是他的天文望远镜本身有误差。后来,科学家称这种误差为象差和色差。象差就是从望远镜里看到的东西,中心部分是清晰的,但边缘部分就模糊。色差就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进人望远镜后不能聚集于一点而造成的误差。

为了克服这些误差,科学家花了不少心血。17世纪中叶,有人制成了一台焦点达18米的望远镜,但是,也没有能完全克眼这些缺点。要看得远就要扩大口径,这就产生了色差。要减少色差,焦点距离就要相当长,裴力斯的望远镜达到了几十米。霍尔和多伦特把透镜重叠起来防止色差,发明了消色差透镜。1668年,牛顿发明了不使用透镜的反射式望远镜,完全解决了象差和色差的两大缺点,后来人们便把这种望远镜称为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此后,天文望远镜连同天文学一起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各种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相继出现。

1770年,天文学家威廉?赫舍尔成功地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台望远镜:一台是焦巨6米、口径46厘米的天文望远镜;另一台更厉害,焦距12米,口径1.2米。这两台天文望远镜能观察极远的天体星球,甚至能透过雾观察天体。赫舍尔运用这两台天文望远镜系统地研究了恒星在空间的运动和分布,这是当时天文学的新领域。在研究过程中,他于1781年在上星之外发现了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天王星。

1845年,爱尔兰贵族罗斯制造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它的口径达1.8米,这个望远镜筒就像一个大烟筒,整个观察室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物。由于它过分庞大,它的用途反而受到了限制。

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200年间,人们在使用望远镜时,利用改变物镜和吕钦间的距离来达到调焦的目的,所以那时的望远镜又被叫做外调焦式望远镜。

20世纪初,瑞士的测量仪器家威尔德又创制了内调焦式望远镜。他借助双凹透镜的前后移动达到调焦的目的。

40年代,原苏联的马克苏托夫又发明了折反射式望远镜,它具有镜身短、亮度大等优点。

目前世界上最大望远镜的物镜的有效孔径为6米,进光量比人眼高100万倍。

近几年来,光学望远镜已和电子技术结合为一体,出现了新生的光电倍增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

1977年,美国用物镜有效孔径为5米的望远镜拍下了天王星光环的照片。同年我国天文工作者用60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天王星有一个主光环和四个小光环。

今天,望远镜的确成了天文学家探索宇宙奥妙的“千里眼”了。

现在的望远镜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使用消色差透镜的折射望远镜;第二类是反射式望远镜。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色差透镜折射望远镜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威廉斯湾的口径为102厘米的望远镜,它收集的光为人肉眼的40000倍,放大率达3000倍。从这台望远镜里观察38万公里远的月亮,就好像在128公里的近处看它一样。至于反射式望远镜则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马山的口径为508厘米的反射式透镜最为有名。

  科学故事4

测谎器

测谎器是用来记录被询问者某些体内状况,如呼吸、血压、脉搏、发汗改变的仪器。选择这些项目进行测试,是因为它们能表现出受试者无意识下的生理反应。测谎器的理论根据是:一个人说谎时?嵋?鹉持智樾魃系慕粽牛?蚨?斐珊粑?贝俸头⒑沟认窒蟆>荽耍??馐越峁?右苑治觯?憧膳卸鲜懿馐哉叩某鲜涤敕瘛?br> 第一台现代测谎器是1921年由加里福尼亚外1立大学医科研究生约翰?赖森发明的,因为它能把三种以上的反应记录在纸上,因此又称为多项记录仪。

现代测谎器,大的需在实验室内使用,小的如同小型发投机一样可装入公文包内。测谎时将一条测量管困在受测者的胸部,以测量发汗情况2血压计缠绕在手臂上用以测量血压和脉搏;手指头接上电极用以测量通电后的皮肤反应。测量结果通过传感器传到自动记录仪上,被同时记录下来。

测谎时询问人先提出控制或试探性的问题,记录测试数据Z然后提出敏感问题,比较两次记录之差异,就可以看出受询问者是否紧张或在说谎。

测谎器虽然在一些国家被广泛应用,但是它的合法性一直受到怀疑。一些刑事调查人员认为它是很有效的审讯工具;一些心理学家则坚持说,焦虑或愤怒引起的生理反应和说谎很相似,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很难保证。尽管如此,近几十年来测谎器的运用范国在国外一直在扩大。美国的银行、商店、大企业,甚至国务院在任用雇员时,偶尔也会要求应征者接受测谎器试验,当作任用条件。

  科学故事5

不断改进的温度计

今天,我们已习惯了将冷热的变化用多少度这一量化概念来表示,因而无论谁对温度计都不陌生。然而,温度计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那些温度又是怎样确定的呢?

18世纪以前,人们是无法准确表示气温的微小变化的。为了测定出如今普通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发明家大约花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最初,冷热是凭人们的感觉主观臆测的,因为那时没有温度计,大多数人说冷了,那就是冷了。

公元2世纪,一位叫加莱的希腊医生提出建议:为了看病的需要,最好分四个等级来表示人体的冷、热变化。加莱的建议??冷热的四个等级就成为没有温度计之前的温度标示了,这个不足为奇的温度准衡,在17世纪之前,一直被医学界采用。

当人们生活得还不十分精致的时候,粗略的说明勉强可以应付人们了解温度变化的需要,但是对于科学研究说却不同了,它需要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应该有一个计量冷热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要发明温度计的原因。

1575年,意大利学者希罗的一本科学著作出版了。在这本书里,他描述了许多离奇的设备。后来,一些细心的学者研究了这本著作,他们指出,这些离奇的设备中有一台仪器能够证明物体受热会膨胀。

对物体热胀冷缩特性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温度计的出现。

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的。他在一根一端附有玻璃球的管子里面装入带色的液体,然后把这根管子倒放在水里制成了最原始的温度计。这时如果在球外面用不同温度的物体与球靠近或接触,由于管内空气热胀冷缩,水面就会发生升降,这样从水柱的高低就能分辨出温度的变化。这种温度计叫空气温度计,它是现代温度计的鼻祖。空气温度计虽然很灵敏,但很不完善,容易受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从而使所测的温度不够准确。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继续研究,把管子制成密封的,并用酒精来代替空气。如此一来,测出的温度就准确多了。但是,因为酒精到摄氏78度就开始沸腾,所以它不能用来测量一般的高温。

171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名叫华仑海特的仪表商用水银代替了酒精,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因为水银在摄氏350度才开始沸腾气化,在摄氏零下39度才开始凝固。所以水银温度计能测出较高或较低的温度。

不过,那时各种温度计所取刻度的含义很不统一,都是各取所需。比如,英国皇家学会实验部主任罗伯特?胡克把水的结冰温度作为一个起点;有的医生以正常血温为起点;而牛奶场的商人则以牛奶溶点为起点;还有的天文学家以巴黎天文台地下室的温度为温度计的起点,等等。有人统计了一下,这一阶段约有27种不同刻度的温度计,它们的确方便了确定温度起点的个人,却给更多的人带来了麻烦。为此,1740年,大家经协商后一致同意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温度计标准刻度的依据。但应给这两个温度作怎样的标记呢?学者们又各抒己见了。

最初,发明水银温度计的华仑海特提出,把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冰点定为32度,沸点定为212度,中间划为180格,每一格定为一度,这就是华氏温度。用华氏温度计量出的温度度数,常用“F”来表示,例如华氏82度就记作“82摄氏度F”。

对普通人来说,华氏温度计使用不便。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西斯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水的冰点定为零度,沸点定为100度,中间划分100格,每格定为一度,这就是我们今天最熟悉的摄氏温度。气象台预报气温变化时就是采用他制定的标准。用摄氏温度计量出的温度,常用“C”来表示,例如25摄氏度,记作“25℃”。

此后,国际上对温度标准还曾进行过多次修改,现在科研活动中多已采用1968年制定的国际实用温度。国际实用温度还用绝对温度来表示摄氏温度。绝对温度是英国物理学家开耳芬在1848年提出的,所以也叫开耳芬温度,简称开氏温度。它用“T”来表示,度数后面用符号“K”来表示。例如摄氏零度是水的冰点,用绝对温度来表示则是:T=273K。绝对温度可使热力学中很多定律的公式变换起来更简单,计算起来更方便。

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温度计大多采用摄氏温度,它仍是利用液体的膨胀或收缩来测量温度变化的,液体被密封在一个玻璃泡里,玻璃泡又与一根细玻璃管相连。温度较高时,液体膨胀并在管内上升;温度较低时,液体收缩并在管内下降。液面最高处的管子上的刻度可以准确地显示当时温度是多少。

体温计是温度计中的一种,现在这种在小玻璃管上刻刻度,玻璃管下端装储存水银的小玻璃泡的现代体温计是由英国医生奥尔布特于1867年创制的。


科学故事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