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7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篇1

这篇文章我读了三次,这是第一次以积极分子的身份去品读这篇文章,这次我读出了“羞耻”。

我现在就是青年,我的愿望,五花八门:我要当世界首富,我要当领导人,我要住豪宅开好车……我的愿望很大,可我一个也实现不了。

马克思17岁的愿望: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时候的他比我还小三岁。马克思的愿望也很大,只是不同的是后来他做到了,他成为世界共产主义者的领袖,他为人类描绘了崭新的时代愿景。

众所周知,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看到马克思,我就会想起中国伟人毛泽东,作为开国元勋的他,在青年时曾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果然,他也做到了,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灾难中解救出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

暗自与之比较,我常在想“伟人为什么会是伟人?”“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伟人?”

第一,我缺少眼界。

我呆在狭隘的个人圈子里,能思考的全部都是切身的利益。这样的人,难免落得庸俗。这种人,带着市井小民身上的市侩气质,眼界也只有井底之蛙头顶上的几寸天空。

而马克思不一样,小小年纪就思考整个社会青年选择职业时的现状,去考察其本质,得出自己的结论。他考察了人自身的原因——虚荣心作祟,做一个在别人眼里“伟大”的人;胜任与否,选择职业究竟该量力而行还是逆天改命,这时候需要的不过是“合适”二字罢了;有无尊严,人因为有尊严才会被人敬畏,如果人因为职业而丧失尊严,自己的职业再辉煌也比不上在穴洞里苟且的蝼蚁。

第二,我缺少行动。

说,是一个人天生有的能力(没有看不起残疾人)。说,谁不会呀。我也可以把一切说得天花乱坠。我可以在前期把一切都构思成神圣的模样,然后一句带过“通过努力,最终完成”。怎么做,不谈;什么时候做,也不谈。说说而已,何必当真。

而马克思又不一样,他的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忙碌,他把儿时的理想当成了一生所需付诸行动的事业,他受过政府的驱逐、贫穷的洗礼、家庭的分离等一系列生活的灾难,他却在灾难中完成一部又一部的巨著,在思想方面为人类树立了一座丰碑。他的事业“是沉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他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最近学习党员相关知识,要做到“四讲四有”:讲政治,有理想;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最后一条,我心里有愧。马克思选择“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而献出一生;而当我有献血的念头时候,我却想会不会要了我的命,但其实你的背后可能会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等着我去拯救。我无地自容。

我如何选择职业?

一份合适的工作,吃穿不愁。

赤裸裸的小人,难以存有大爱。

马克思永垂不朽,我朽木不可雕。

我感悟在此、反思在此,而后,生活又继续,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所以我不是伟人,马克思才是。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篇2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卡尔·马克思,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1835年,马克思和他的同学就要中学毕业,面临者升学和就业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马克思的同学都从利己主义出发,以个人幸福作为选择职业的标准。但马克思和其他同学想法不同,在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中表达了自己对选择职业的见解。这篇文章被阅卷老师批阅后,评论道:“思想丰富,精彩有力,值得赞许”,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提到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神赋予了人不同于动物更高的灵魂和技能,人可以在这个社会上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更能使自己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但在这选择的过程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每一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也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认为热情的东西可能倏忽而生,同样可能倏忽而逝。因为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便感到自己的整个存在都遭到了毁灭。

马克思告诉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应我们要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同意选择这份职业,我们的热情是不是有误,我们认为神的召唤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当我们真正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认清这一切。我们如果找一个和自己体制不适合的工作,我们就不能愉快持久的完成这份工作,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就会感到自己使无用的人。如果我们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当我们的生活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时,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工作。有失尊严的工作会贬低我们,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时错误的是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城中负担。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自己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马克思还讲到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所以我们的事业会永垂不朽。

通过以上对这篇文章的描述,我明白了许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我们应该有方向地选择自己喜爱的、能够胜任的职业,不能盲从。我们不能只为了追逐名利而选择有利可图的工作,我们也不能选择不能胜任的职业,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会害了我们自己。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我们在未来择业时,我们才能有更多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一份有尊严有价值的职业。其次,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不要随波逐流,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

此外,职业的薪酬可以成为我们择业考虑的因素,但不应成为第一因素,我们应长远考虑,那些能给自己能力带来提升和进步的职业应被优先考虑。最后,在选择一份职业时,我们也应考虑自己的能力能否惠利于社会,能否为人类带来幸福。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更准确的择业观,我会根据自己从书中得到的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开创一片天地!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 篇3

转眼间我已经大二了,再过两年我也要迈入职场了,那是我的命运交叉点,也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岔路口,每一个选择都与自己的未来挂钩,容不得一点差错,今天我读了马克思于1853年8月12日写的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发现在这个选择的岔路口,职业的选择也是要考虑各个方面,并且这种选择是很神圣的,正如文章中写的:”这种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优越的地方”。我觉得我们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只有当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我们也许才能寻找到让自己终生满意的职业。

首先我们要分清自己的内心与虚荣心。内心往往更能反应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能够真是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把现实和内心一起对比考虑,然后折中取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区分我们的虚荣心,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鼓舞我们,但在鼓舞中我们也去会失去自己的本心,我们可能会追逐名利而失去理性,那时候的选择就不在是理想的,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文章中仔细的。分清了两者的区别,我觉得里面的建议很好,在我们真的拿不定主意时,也许父母的经验会是我们选择路上的一天捷径。

其次我们清楚自己的能力、体质以及心理状况。人的面前都有很多选择,对于我来说,我以后的职业可以是飞行员、航海员、科学家、工程师、老师等等,但我们要清楚自己能力,每一项职业都有不同的要求,今天我们得到了自己想做的职业,可是我们体质不适合这个职业,我们是不可能持久的工作,久而久之也会丧失自己的兴趣,当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看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然后结合起来选择我们从事的职业。

最后是尊严问题。文章里说,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是他的活动和他的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我认为职业不一定是要高大上的。而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也许清洁工许多人觉得没有尊严,但是另一个来说这个职业是必要而高尚的,所以对于自己选择的职业,我们不能总考虑其他人的看法,反而是重视我们职业的基础思想,那一样是使我们高尚起来的地方,也是能够一直让我们做下去的动力。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 篇4

1835年秋天,年仅17岁的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2022年秋天,桃李年华的我读完了这篇文章,时隔一个多世纪,跨越百年的文字交流,我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洗礼。不得不赞叹这一千古人物如此透彻的见解,给人震聋发聩之力量,醍醐灌顶之觉悟。

作家毕淑敏曾写到:“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由此可见,选择的重要举足轻重,而职业选择则是我们一生中将要面临的重大选择之一,是我们人生事业的中流砥柱,所带来影响非同小可,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呢?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己喜爱的、能胜任的职业。这是我从马克思文中所受到的启发,我把它提炼为"热情"与"自卑"这两种说法。"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的情感或态度。热情是工作的灵魂,是一种负责的精神,其内涵一股巨大的力量,让人奋发蹈厉,一个人的事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才能,更取决于那个人对自身事业的热忱,如果你不够喜爱这份职业,没有高涨的热情,自然也不会得到满足。关于"自卑",

马克思在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绝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就会感到自己是无用的。人,由此产生的最自然的结果就是自卑。"

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无能带来的自责与自卑会侵蚀我们的信心,这带来的痛苦比外界的指贲更可怕。

第二,在选择职业时要树立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马克思也在文中提到"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御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

社会上不需要安逸的人,想成为幸福的人,首先要先学会吃得起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人生就像段长跑,不全靠我们起跑时的爆发,却依赖我们跑下去的毅,因为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踏实。

第三,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是少年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也是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主要思想。他认为青年要选择有尊严的职业,要为同时代人的幸福而工作,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样的职业,才是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用当代的眼光来看,我想可能多数没有马克思那么高的思想觉悟,马克思先生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其思想高度自是吾辈望尘莫及的,但我们少应该做到"有尊严"这标准。因此,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并不要求它是最高的职业,但往往要是可取的职业,这也是我们获得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类福利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地存在下去,对我们的灰,尚的们将洒下热泪。"

是的,面对这样的您们,我中更是由然升起尽的敬佩之意。

青年,任重道远,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择业,慎思笃行,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篇5

人,生来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目标,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下这么多的跳跳框框的定义,只是为了区别与动物不同么,还是为了划分等级的高贵低贱,这本身就是一种歧视,一种不和谐,一种自私,所以所谓的什么高尚,伟大等等一切的定义都是扯淡,都只是为了告诉我们看看那谁是多么的伟大,我们应该怎样怎样,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怎么样呢,一定要有所谓的榜样呢,谁规定说这样或那样做就不好呢,衡量的标尺是谁定的,是哪一位超脱了人体,归为与神的“人”所规定的呢,为什么一定要说谁谁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呢,所谓的优秀是真的优秀么,人啊,总是喜欢给自己下一些定义,或是给别人下什么定义,就是喜欢自己跟自己玩游戏,还玩的不亦乐乎。

我们这一代都是被奴化的人类,被从小规定告诫的说,谁谁不好,这么做不好,你要怎么怎么样,你的以后什么什么……我们从小被逼迫着学习我们不喜欢的东西,而喜欢的东西确不被重视,好像有个莫名的指使者告诉我们必须要怎样,否则我们就学不到东西,不能出人头地,结果呢,我们被教育的如同罐头一样,毫无个性所言,所谓的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见过有才华的人都是样样在行么,所有的一切都喜欢么,这对我们是残酷的,我们生来就在一个看不见的大手下,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奴役着我们的思想,我们自由、高傲、飞翔的灵魂,最终垂头折翅,屈服在这看不见得制度下,成为社会的工具,我并不看好什么文明的社会,发达的社会,任何一件事物走向顶峰,就是走向灭亡,历史上的事实都已经证实了,物极必反,就是这样,所谓的完美就是不伦不类,所以我们最终都是不伦不类。

“人生应该是一场散步,而不是一次长跑,更不是什么百米冲刺。”这是我在一本散文上看到的,让我一瞬间有了共鸣感,我们拼了命的为了到达别人都说好的目的地,在别人的掌声和喝彩中骄傲着,但是静静地想想,这是你所喜欢的么?也许此时你会觉得更落寞与孤单吧,没有人会体会你的心情,去分享它。你完成了在别人眼中的目标,满足了你此时的虚荣心,但接下来要做什么,你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想法中吧,这种生活是多么的无趣,就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事实就是如此,但是所谓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或许这会是快乐的,但在现在这个畸形的社会,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类会洒下热泪么。真的很值得思考,谁将会这么伟大?我们生活在竞争的社会,黑暗,欺骗看多了,宁愿选择平庸,不愿与肮脏同流合污。平庸一样可以活的很精彩,不一定要有多么的星光闪耀,活着就是为了自己而活,让自己快乐,有的时候我更宁愿自己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善良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单纯而干净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的选择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权利,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权力去说怎样是自私的,人性本来就有弱点,完美本来就是不可能,但是我认为,自己的选择尽量让自己快乐,为什么一定要争名夺利呢。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做到,倾尽所有,不在有任何负担,想法,安静的生活。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900字 篇6

这是一篇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如果在不知道是谁以及是什么时候写的情况下,你绝对想不到是一名中学生的杰作。当时的青年马克思思想绝对成熟,不夸张点说比同龄人的思想成熟至少20年甚至更多,伴随着思想的成熟意识形态也超前,这或许就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就有成为伟人的信念。文章写得很精彩很富有哲理性,能引起人们在人生的岔道口做一下深刻而冷静的思考,在这点上他做的很出色。

在选择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的职业,小小中学生能在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下想到要让社会进步,这本身就是伟大的源泉,不仅仅是教育的成功,也是人心中的潜质,目标所在,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在目标的认识上他做了深度的分析,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目标的,他提到这一目标应该是人“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一目标是伟大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信念人往往会被毁掉的。目标可能谁都会有,可能是灵感激起的火花,也会随之消失,这就需要一种信念,是不是来源于自身,能不能给自己以鼓励,认清了这些你就会坚定自己的信念,然而坚持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情和激情,在这就不是理智所能决定的问题了,父母才是我们最大的精神支柱,想想他们为了我们辛勤的劳作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要静下心来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不再受感情因素所左右,不会“仓促从事”了。

在这场职业生涯中体质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不是简单的事,在此马克思说到“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的果实的土壤。”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能力,不可妄自菲薄,否则你会逐渐的消磨自己的斗志,最终使你绝望。马克思所提到是要有一种最能给自己尊严的职业,而且建立在自己的思想之上,能够为人类的活动提供广阔的场所,可见他的思想已不是常人所能匹敌的,也能窥探出他卓绝的一面。他所做的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人类的幸福,足见他的伟大之处。他所做的既完美了自己,也造福了全人类,看似不可思议,然而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信念决心,他的职业是以人类的最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奉献。

在作出这样的决定时他显得很理智,有着超前的意识,冷静的思考,执着的信念,不可战胜的决心,睿智的头脑,不仅仅是个人的,将会惠及全人类,世间罕见的人物在人生的决策点上做出了惊人之举,为后人所折服,“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有感 篇7

早在高中语文课本里读到这篇文章时,内心就有震动之感,除了敬佩马克思在16,7岁年龄的时候就已显出的对严肃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感之外,还为自己内心竟然有某种东西与他的文意共鸣而惊奇。之后每次读到,都逐字逐句重新看过想过,也随着年龄和心智的增长有了不同的理解。

首先马克思提到一个我认为非常关键的概念:人之优越于其他创造物的地方就是人类“使自己趋于高尚”的目标,但同时,这个近乎于本能的趋向也可能人类使自己陷入不幸。我相当赞同这个概括,几乎我们的一生中都充满了“行动源自本能而追逐思想”。就像天性善良并不能称作道德,选择善良才能。

而陷入不幸则是在“趋于高尚”的过程中常常发生的,就职业选择方面,马克思总结了这么几点原因。

1、对自认为(无贬义)高尚的职业的追求是否是持久的,不为外界评论左右的信念。

2、对目标职业的追求是否是在自己身体状况和能力范围之内的。可是说,一方面是主观原则,另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两者一起决定了我们能否以高尚的行动去贴近高尚的企图。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马克思稍带提出了这么一句方法:“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和“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很遗憾,我们只能总结出寥寥四字“考虑,实践”——以一定久的时间为代价——显然不能让人非常满意。但这篇文章毕竟讲的不是方法论,讲的是选择职业时的正确考虑,而非如何正确地考虑。何况在较前的段落,马克思已经有些留有余地(且含糊地)地表示:“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如果翻译准确的话,我认为,“首要责任”这个词挺有意味。“认真地权衡”并不等同与一个好的,利于个人和社会的,权衡结果。因此履行了“认真权衡”这个首要责任的青年仍然有可能陷于不幸。那么,究竟还有哪些难以名状的因素在影响并决定职业考虑——主观信念的考验,客观条件的适应——高尚地趋于高尚的职业这一条线的走向呢?当时16,7岁的马克思还没能分析出来,也许在他日后的著作里有提到,但恕我浅薄基本没看过。

最后一点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赋予“趋于高尚”这个抽象过程一个也蛮抽象的指标:尊严,且将其与“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共同作为选择职业时应遵守的方针。他说“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我并不苟同这些看法。首先,我认为只要身在交互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人类社会中,人是无法只为自己劳动的,即使主观上想这么做客观上也无法到达,比如一些伟大哲人,卓越诗人,孤僻而神奇的画家,他们也许只思虑自己的感受,只渴求建立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而他们的作品却在历史中不受作者控制地与别人的思想情感相呼应。一个人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只为自己劳动——他的身体构造,精神脉络,构成他的所有要素与这个时空里所有可能出现的人的都不一样——那么他的劳动才无法对任何人产生影响。另外,当我们比肩了某一类人时我们拥有了相应的尊严,我们应该以这尊严为出发点去使行为符合更高尚的一类人,而非为追求更高尚的那类人拥有的更高的尊严而去提升行为,然而马克思相当重视尊严的获得。这就像“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两种利益虽不冲突,但马克思似乎强调了“为人类的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潜意识里仍将“自己的完美”优于“人类的幸福”。

事实上,通篇里马克思屡屡提到选择了高尚的,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后,世界所将给予的反应。在那琅琅上口的最后一段中,我愈发感觉到马克思的情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允许我私下妄加揣测一下,马克思毕生对工人阶级的贡献,对社会问题深刻的理论分析,以及各样被颂扬的贡献,是否在曲折蜿蜒之后最终致力于他“自己的完美”。再冒犯一句(其实我不认为这是冒犯),若说马克思提到的那类“只为自己劳动”的人是通过自己联系世界的纽带而联系了人类,那么马克思便是通过人类联系世界的纽带而联系了自己。我以为两者都可以是伟大的人,但都并非完美的人。马克思在文章中多处提到“神”,那么他应当是认同人生来有罪的,从这个角度说人也不会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