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巨流河》有感优秀8篇

发布时间: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

读《巨流河》有感 1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后来,齐邦媛上中学了,更是辛苦。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伤亡之人不计其数。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学习,比起今天成为娇嫩小花的我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太困难了?而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地学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过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书中,齐邦媛从小开始便经历种种挫折,但书中,她的语气平稳缓和,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希冀。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读《巨流河》有感 2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最后却不得志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摘自《巨流河》书评

寒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齐邦媛先生写的这本《巨流河》,1924年出生的齐先生,在85岁高龄时写下了这本25万字的传记,在台湾叫好又叫座,引进到大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齐邦媛教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一位前辈,弟子门生多恭称为“齐先生”。随着对此书的阅读,对于这位几乎与我祖母同龄的女子,竟觉得只有“先生”两字才够得上对其的敬重。在书里,齐先生回顾她波折重重的历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以及在台湾的成家立业,到美国的求学,等等,书的基调可谓“欢乐苦短,忧愁实多”,然而,这样的书却使人越读越有味道,在感动之余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这,就是好书的力量。对于这样厚重的书籍,是不敢谓言写书评的。或许是职业的关系,对其中与教育相关的文字多了几分关注。

由于战乱,作者的小学阶段转了多次学,书中所用笔墨并不多。但从中学开始,故事情节就丰满起来了。是的,南开中学、武汉大学,这些在中国教育中都叫起响当当的名字的,作为国民党重要官员的女儿,作者享有了很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南开中学,作者对其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关于体育的一些细节。“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无处逃避。”“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入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读着这样的话语,眼前仿佛浮现那个可爱的、身轻如燕的女孩飞跃的身影。

作者所就读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出生于天津,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他是著名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周恩来是他的学生,张学良是他的朋友。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他为南开中学发展献言献策,积极推进南开大学成立,还成为了清华大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

张伯苓的人才教育信条是兼顾德、智、体三个方面,且德育、智育、体育观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他一向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他是大胆的革新者,早在1904年教家馆时,就敢于冲破封建教育束缚。他不宣传封建教义的四书五经,而致力于提倡科学,宣传西方文化,开设“算术”。“自然科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他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多次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她的道德,改造她的知识,改造她的体魄。”可以说,“体育为先”是张伯苓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直认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教育精神应以“体育”为骨干。他说,“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的校长”。张校长说出这样的话语,或许有人会觉得偏激。但当曾经“骨瘦如柴”的作者在这样的学校里体验到了锻炼的乐趣,以及为之带来的身体发育的促进。于是,在作者讲述的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理念以及做出的努力。

“德育为首”,至今仍是许多学校管理者的口号。南开中学所推行的“童子军日行一善”的做法,是一项把德育落到实处的措施。日行一善,善无大小,当一个人每天都想着做好事、帮助他人,直致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可谓是德育的实效了。就像张伯苓校长说的: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而就是这样的精神与意志的磨砺,尽管“烽火烧得炽热,***声伴着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当几十年后,作者风轻云淡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那段苦难岁月也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了。“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发的有识之士。”“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定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这是作者对自己中学生涯的概括。作者以亲历者讲述的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一座丰碑。

年内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是全市体育工作会,要求各区教育局长和直属校的校长及分管人员都要参加,市教育局长亲自做强调,并且推出了很多措施。可以说,在重视体育方面,厦门已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体育分数进中考,这虽很无奈,但保证了学校体育课和体锻课的落实。局长讲了一个事情,体育考试结束后到学校,发现体锻课取消了,校长竟然说“体育不是考试结束了吗?”下有对策,上面只能再有政策了,于是中考体育时间继续往后延。当前的教育,似乎走入了怪圈。主管部门抓减负,提体育,基层学校却有很多打折扣。问题,到底出在哪?可能,就是张伯苓校长这样的人在当前中国教育中太少了,还不足以形成更大的力量来影响和推动教育。又可能,当今的社会环境,张伯苓之类的大师已不易出现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播出了北京十一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让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虽然这样的例子全国仅有一家,很多软硬件条件有其不可比拟的方面,但毕竟传递了一种信息。教育,需要回归教育,回归学生的发展。

读《巨流河》有感 3

这些年在多个网络平台看到对齐邦媛《巨流河》的推荐,有人甚至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好的三本书之一。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看完了这本书,结论是:不推荐。

在此之前,我刚刚读完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之《关山夺路》,这一部讲的是他(一位山东乡绅的儿子),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经历:离开正在就读的流亡中学,当宪兵,看到东北的变局,内战爆发后目睹我军的胜利,知道这个政权容不下“中上层人士”,所以毅然奔往台湾。

而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从她的出生地东北铁岭开始(家里有4000亩地),到九一八事变后,到南京投奔父亲,并在全面抗战后,随父母和流亡学校一路西迁,抗战结束返回南京北京,后来去台湾。在日本侵华,举家迁徙的过程中,在重庆大轰炸的灾难中,他们家当然也有过艰难,然而这种艰难与整个时局、与很多人几乎不能生存相比,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儿,她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是的,她并不知道民间疾苦,对学校的左派活动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政治令人厌烦。在她的少年青年时代,在中国“安放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她可以躲在书本里欣赏着英文诗的美。这种自认为的“不问世事的文学青年”是有家庭的背景加持的。

在《关山夺路》里,王鼎钧写道,抗战胜利后,流亡重庆的学生为了回到家乡,复员之路是多么艰难,因为军队、逃离沦陷区的民众、和流亡的贫困学生,都在返回的路上,这是当时有限的运力无法承担的。而在《巨流河》里,在政府还没开始运送学生时,齐邦媛已经坐美国的军机到了上海,又坐国民党的军机回到北京。

四十年代举国困难的时期,照片上的她衣着优雅,目光自信。她的家里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父亲的朋友,她自己的好友也都是富贵之家,或者某一行业的头号人物。她的文中倒也没有自得自傲。她从小就是在富足的高门大户中长大,将这一切生活的赐予都视为理所当然。她真的没有自傲,所谓的享受“特权”只是你们这些普通人的自以为。像她这种喊陈立夫伯伯的人,并不认为那些举手之劳是什么特权。

我并不是要批判她什么,这个社会从来不是生而平等的。我只是不知道这本书被网上盛赞和力荐的理由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对她的生活经历实在没有共情能力。

在《巨流河》中,我对她少女时期的感情比较感兴趣,对她在武大受教于朱光潜非常感兴趣,对她讲述夫君对台湾铁路建设的贡献不感兴趣,对她自己在台湾的工作成绩不感兴趣——

本书后半部分就是一份详细的工作总结,教书交流翻译,在国外做访问学者,在中兴大学做系主任,在编译馆做中文英译,改革教材,编纂图书,后来回台大外文系从事教学工作,总之,始终都是怎样的优秀,怎样颇有建树。(“在编译馆的`五年里,夙夜从公,我认真而勇敢地做了很多改革……”“教书三十多年,我没有发黄的讲义,勤于备课如备战。”)我并没有怀疑,否定和批判,真的,我相信她真的很努力也很优秀,我只是想,这是纯粹个人的经历,也无代表性,并不能反映台湾几十年的社会建设,可是为什么这本书被如此追捧?

我相信她本人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是很优秀的,但是整部自传中没有对自己的任何批评,不仅对她自己,包括对她父亲,他是一生“坚持人性尊严,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秉持理想,坚守原则,笃信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我想如果我老了写一本自传,大概会坦白承认自己人性中的不足,行为中的缺漏,应该和她这种完美的自我认同有很大的区别。

PS:

1、本书也许是因为自诩的“不问世事”,也许我买的是大陆删减版,总之并没有对共党的太多议论。

2、看到她书中写到,跟钱穆的交往,与胡适的见面,我心里暗自感叹,钱穆这些人,当年离开大陆确实是正确的。

读《巨流河》有感 4

读完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那流畅稳重、平静超然笔法下的故事,一幕幕浮现于眼前,使我的胸中激荡起缕缕复杂难言的情愫。

齐邦媛先生出生于1924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时她正是一位天真烂漫的豆蔻少女。自上中学起,她的青春便充斥着腥风血雨的侵袭、敌机连番轰炸的惊恐、跟着大人们逃警报的无措、国破家亡哀鸿遍野的耻辱、千万师生在废墟上齐声高呼“中国不亡,有我!”的凌云壮志……

在异常恶劣,物质极度匮乏,战火烧至全国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上学,坚持考试,其艰难和执著可想而知。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夏季热得令人发狂,邦媛先生与她的同学们每天饥肠辘辘地坐在蒸笼般的教室里,汗如雨下仍旧屏神复习备考。即使随时要逃警报,也“弦歌不辍”——每天八小时的几何、算术、国文、外语一刻不停地按进度授课,晚间在寝室一边斗虱子一边挑灯夜读,入睡还不能太深以防遭到空袭时失去逃生时机。

艰苦卓绝的逆境并未磨灭掉他们的希望和斗志,他们的青春依旧丰富多彩,熠熠生辉。邦媛先生说:“我们经常抄录和背诵大段大段的古文和诗词,在文学诗海里尽情徜徉。就算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精神世界终究是充实而愉快的。”也正是在黑暗贫瘠的八年抗战中,她由一个胆怯懦弱的`儿童成长为一位满腹诗书、无畏坚韧的少女:她会在眉山明月夜下凝神静听那哀婉的钢琴曲,迷惘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她会在“雷马屏峨”危机四伏的逃难途中,坚持自修欧美文学,寻求精神寄托;她会以一个少女的柔情,深切期待着那每周一从滇缅战场寄来的浅蓝色航空信,彻悟了“生命是死亡唇边的笑”。

书中,邦媛先生如实记述了少年时她与空军张大飞的青春故事。张大飞比她年长六岁,父亲因接济地下抗日同志被日本关东军活活烧死。齐妈妈同情他的悲苦身世,悉心照顾,视如己出。卢沟桥事变后,张大飞被选入“飞虎队”,保家卫国,出生入死。

张大飞与齐家情谊深厚,写信如同写家书。而邦媛恰又是齐家最爱写信的人,信里,他们谈诗词,谈灵魂,谈命运,谈战争,也曾隐晦地互诉衷情却不从明示。张大飞曾在给邦媛兄长齐振一的诀别信中,不无感伤地说:“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说出‘我爱你’呢?请你委婉地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一百多封浅蓝色航空信,他们整整写了六年,直到张大飞战死。

曾有鲁莽的读者对这段浪漫而又忧伤的故事,草率归纳为齐邦媛先生的“青春情史”,但诚如先生本人所言:“我心中对张大飞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难言。他不是我的兄长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钟情却从未倾诉。谈到他的任何轻佻语言都是一种亵渎。”

回首我们的青春,总是痴迷于那缠绵的校园恋情,自恃成熟,自视清高,总是神往一场轰轰烈烈的“罗曼史”。辛夷坞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有几年前风靡全国的明晓溪系列《泡沫之夏》,都是迎合了我们浮躁迷茫的青春心态,演出的一幕幕“文化闹剧”。在这个“不知爱为何物,却为爱盲目而狂”的荒谬时代,我们的抗战想象早已被《色?戒》这类故事所垄断。当文人学者唾沫横飞地不断分析张爱玲式的情感纠葛时,张大飞这样的生,这样的死,他们之间这种洁净的情操,至诚的信托,反而令我们无言以对,无地自容。

纵观齐邦媛先生一代人的青春,虽在战火的洗礼下历经苦难,却是一段真正的铭心刻骨的峥嵘岁月。如同一条清澈的河流,邦媛先生的青春从她东北故乡的巨流河,在历史的冲刷下汇入了台湾的哑口海。幽幽的青春岁月,那夹杂着惊恐、勇敢、渴求知识而又柔情满怀的时光,在五十多年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去无返矣。但先生的青春之河毕竟是丰盈的,无悔的。

那么,半个世纪后,作为幸福的一代,我们的青春年华又是如何?有人用《致青春》中的自白来作答:“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初读时觉得颇具哲思,现在细品,我却对这典型的“暖伤”格调充满了蔑视和不屑。

是啊,在这个表面浮华繁荣,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实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暗潮汹涌的现代社会,我们着实应当安静下来,好好地去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了——我们的青春之河又该流向何方?

读《巨流河》有感 5

看这本书是因为《天天向上》这个节目,有一天做了一个读书推荐会。后来,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齐邦媛和龙应台有着相当多的相似。同样都是台湾作家,同样都是女作家。正是挂钩了龙应台,对这位作家就更感兴趣了。别人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我说,比较是勾引人开始许多事情的诱因。再后来,我发现,她比龙应台更值得读。她就是——齐邦媛。今天与大家一起交流她的《巨流河》。

简单的说,这是一本自传。从1924年出生到1947年迁居台湾,直至2009年的人生经历。这部写作历时4年,跨越百年空间的书。

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目录。从时间和内容来划分,《巨流河》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有两条人物主线。1.齐邦媛自己的成长历程。2.父亲齐世英在政界打拼,救亡图存的奋斗之路。后半部则写了1.作者和家人到台湾之后的生活。2.作者在多所大学任教3.见证台湾文学的兴起发展。分别交流几个章节中的小故事来浅浅谈谈这本书给我的启示。看一个处变大惊的女娃蜕变成处事不惊的女学者。

齐邦媛一生传奇,10岁那年害肺病,曾独自一年待在重病区养病。而正是在养病的无可奈何中,把读书当作唯一的消遣,渐渐成为终身兴趣。她对阅读观如是说:阅读兴趣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但是可以培养。后来考入南开大学。遇到了许多恩师。《巨流河》第三章第三小节的“忆恩师”,清清楚楚地写出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优质教师。

(1)化学老师郑老憨——这个老师不教女中部,但每次女生听男生学他用山东腔背化学公式,听男生说化学老师在宿舍里喝了点酒给男生讲三国都羡慕得要死。在现在来讲,我们也喜欢这么有个性、又博学、又会讲故事的男老师吧。

(2)地理老师吴振芝——“未婚夫落水身亡”吴老师的未婚夫在落水身亡了,她和同学往吴老师门缝中塞纸条说,“老师,我们和您一同哭”。吴老师在高中的时候,给他们讲世界人文地理,一个尽责尽职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怎样的一种地位。

(3)不得不提的是有位魏老师是物理老师——有次他评阅到一张“白卷”,在物理试卷上写满自己的诗词,魏老师如是评卷:“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60。”

听着这些故事,没有过多地渲染那个年代的苦难与仇恨,而是云淡风轻地描写***下的烂漫,让我们读来思考很多。当然,也提一些我们很熟悉的人物,他们也静静地出现在齐邦媛的世界里。胡适先生、朱光潜先生、写《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博士等等,都在这本书中潜藏着一些为我们所不知的细节。

后来的� 对齐邦媛先生而言,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我讲所读、所思、所想与听我说话的`人分享。正是随着这些往事的追忆,齐邦媛先生在她的书中一页一页成长。

她曾在一篇采访中这么说,我有幸出生在革命者的家庭,所见所闻影响我一生思路的选择,八年抗战中,我由少年长大成人,曾深切投入英雄崇拜的感情。文学教育帮助我更客观、深层认识人间悲苦与活着的意义。她,用客观的写作态度,平实地记录她跟随父亲所看到的一切。本书第二章讲到《血泪流离》——八年抗战。与我们教科书上所了解到的胜利者的历史,所出发的角度完全不同。

就我们熟知的“西安事变”,历史意义对两岸是完全不同的。摘录书本p342页:张学良二十岁继承奉君地盘,毫无思考判断准备,只知权利,冲动任性地造成贻害大局的西安事变,使东北军数十万人流落关内,失去了在东北命运上说话的力量。话题敏感,涉及政治问题,大陆版《巨流河》较之台湾版被删去1万多字。有兴趣地可以到网上搜寻删减版。这部分内容,对历史感兴趣的我颇具吸引力,李敖这么评价她:(齐邦媛)谈到现代史的部分处处是错,但是她没有捏造呀,凭经验来写的!她是亲历者。”

齐邦媛自己说:“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渲染,不要抒怀,尽量让历史和事实说话。”这是一部用简单句、肯定句完成的作品。从容淡定地走过岁月,面对动荡时局,作为一届文人,他没有选择闻一多先生的激愤,而是坚守着文学。文学中自然而然包含着态度和品位。其实文学有多少人在写,多少人在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它的人真正懂得。哪怕,只有少数人真正喜欢。文学能给人以温暖,让人理解并同情他人的痛苦,叫人学会容忍。文学,齐邦媛一生的坚持。

最后,回归开头,齐邦媛与龙应台。他们是两代人,对于历史齐邦媛是亲历者,龙应台是旁观者,她们又会有怎么样的比较呢?感兴趣的可将《巨流河》与《1949:大江大河》(龙应台)对比着读。会对那个年代有更完整的认识。历史,是一个任打扮的小女孩。多读不同类型的书,你也许会拨开纷纷扰扰的迷雾,对亦真亦幻的历史看得稍微真切一点。

读《巨流河》有感 6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 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读《巨流河》有感 7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想我不会翻开《巨流河》这本书的。这是去年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也是在2021年看完的,但看完之后一直没来得及写读书笔记。今年下定决心,要多写,不管想的深还是浅,都要有多少写下来多少,否则我这健忘的脑子,过几个月全忘干净了,只剩下个熟悉的书名。

其实我是有些后悔现在才读到这本书的,若是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少读些辛夷坞,郭敬明,唐七公子,而是在那时候就接触到类似齐邦媛大师的《巨流河》这样的大作,立志和格局是不是应该又是另一番样子。

这本书算是齐邦媛大师的个人自传。“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是一个地名。作者以八十多的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以缜密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的垭口海结束。从儿时的故乡写起,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将军倒戈反张作霖兵败巨流河,开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九一八事变发生,又从北平辗转到南京,到汉口,后到重庆,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南开中学,后考入国立武汉大学,之后又到台湾教书。个人成长与家国丧乱如影随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读来,只能跟着当时的世界变化或悲或喜,同时庆幸我们是生在这和平时期。

齐邦媛的个人传记应该是代表不了当时的大多数女性的。他出生于大家,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雄,留过学,当过高级官员,办过学,办过杂志,所以她才能在那个战火纷飞,多数人颠沛流离,吃饭都困难的时代逃离东北,在重庆,武汉读书,接受到高等教育并思考国际关系和个人理想的问题。其温和洁净的性格,也可能与其父亲的耳濡目染有关。

看这书的时候,我隐约是有些羡慕作者的,可以接触到那么多大家,比如胡适、钱穆、张伯苓、孟志荪、朱光潜、吴宓、袁昌英等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苦难都有了味道。看这本书能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文学带来的格局,情趣与深度。上学时,与舍友一起读的诗既浪漫又梦幻,原来我们中学学习到的那些抚慰人心的诗诞生于那个动荡而艰难的年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站在楼上看你”。文学是人心灵的。养料。“中国不亡有我!”知识分子的呐喊,文学的传播也让年轻人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的后半部分写作者在台湾定居的工作生活,她相夫教子的同时,从生活琐碎中挤时间学知识以及中年去美国进修,回台后推动台湾代表性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交流,做文学传播者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参与小学生语文课本文章摘选的事迹也让我深受感动。虽说历史为政治服务,但能坚定从孩子成长角度出发而不是政治角度出发,在那个时代还是很难的。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小学启蒙课文,特别是语文书上“默读全文并背诵”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好的文章,以至于我们成年后还会受其影响。作者在书中尽情抒发对文学的相知相惜,对走过战乱回首望去的感怀,对已逝亲友如张大飞等人的怀恋,所以说这是本厚重的自传书。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从齐邦媛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教养,是尽管皮囊历经风霜但思想及其丰富的教养;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成长为温和而又坚韧的女性的过程。我们的成长史中,学习了很多伟人的事迹,从古至今,也学习了很多历史故事,它教我们如 男与女的差异在这时候是被弱化的。所以我们也一直觉得人是无差别的“男女”。然而在大学时一时兴起的青春疼痛文学,如前文提到的“辛夷坞”“顾漫”“唐七公子”“九把刀”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是青春时期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我认为这些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年轻人,给我们一个错误的“男生”“女生”差异的认识。人到三十,才慢慢意识到其实性别差异是存在的且各具优势的,我认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女性应该少读些“言情小说”而多看看类似于齐邦媛,杨绛等的作品,从他们身上汲取“女性”的力量,学习坚韧坚定温和而又内心丰富所带来丰富生活的能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且潜移默化的。

唉,太久不写东西手太生了,慢慢成长和记录吧。今年的主要词语应该就是“沉淀”了,别无他求。

读《巨流河》有感 8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读完,是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须要用笔记的形式留下来。面对已近90高龄的齐邦媛老师温和有力又朴实无华的讲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读后感,没有更好的文字来评论该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垭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垭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台湾文学家,该书是作者在80多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她作 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她的笔下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启民智的书匠,也有怀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战火连天,大学校园依然可以安放书桌;英雄壮烈赴死,校园依然可以云雀夜莺。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莘莘学子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样的描写,内心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论功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00年。

齐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个纷乱的年代;又何其有幸,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当我读到她在英诗课上看到恩师朱光潜噙不住的那一颗伤怀之泪;读到她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诵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都会充满羡嫉和崇拜。

女主人公齐邦媛和飞虎队上尉张大飞的爱情荡气回肠,眼前总出现一幕,是那个四月天的下午,在南开操场的一隅,他穿着宽大的军用雨衣从远处大步向她走来,脸上是她熟悉的温熙的笑。他说:“你怎么一年就长大了,这么好看了呢。”遂将她揽进大雨衣里,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亲密举动。她听得见他年轻的心,激跳如鼓。而那一面,竟成诀别。半个世纪后她得以重返故土,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园内找到张大飞的墓碑,在暮色里良久追忆他“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的灵魂……

齐邦媛在台数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 由此看来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到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邦媛之父齐世英先生为人宽厚仁和,是真正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从无营营名利之心,因而也从未到达权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当年《巨流河》败北,自己的家乡东北惨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一眼那滚滚东逝的《巨流河》。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的台湾。温和洁净的齐先生一生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老台湾。渡不过的《巨流河》永远是齐先生心中的惆怅与症结,也是中国台湾与大陆遥海相望不能回归的苦楚与事实。

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齐家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台湾哑口海的个体经历的记述,如齐先生自言,这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钱穆先生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