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的读后感(精彩13篇)

发布时间: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

《经典常谈》读后感 1

先来说说我很不喜欢的散文家一个吧。想起来我有一天和美食家贪吃朱聊天聊到他,朱评价说:明明没那么有才华,还要矫情。我一边往嘴里塞寿司,一边连忙点头,说是是,就是这样,这么恶心巴拉的东西还要背,恨死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作者清华和西南联大中文系的系主任,只不过在那时代偶尔写了几篇白话散文就变成了超级畅销作家+时代跨不过去的白话美文典范,你也不能怪他不是。哦,对了,这个人是:朱自清。

作为一个老师,朱老师突然比散文家朱自清有爱多了。他教语文,就不勉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而是:“第一,教育者先须有“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一代的心!”(养心!而且是对自己的要求啊,不跟孩子们过不去的语文老师都该获得五星好评!)

他的学生汪曾祺虽然和我们一样不喜欢阅(背)读(诵)朱老师的散文,但是对其学术知识水平还是十二万分的认同!

汪曾祺谈起自己的老师如是说:

“一是通,二是常。”

“朱先生把好几百年的。纷纭混杂的文学现象绺出了一个头绪,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通百通。朱先生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了。”

“把一部文学史真正读通”,谈何容易!而且千百余年的文学脉络仅用家常话表达出来,更是谈何容易!

《经典常谈》这本薄书就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了了八万字,就能让读者把中国人该读的经典都梳理通透,四书五经、诗词文赋、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哲学都说得清清楚楚。

汪曾祺不止一次在文章说这本书“对爱好国学的读者来说,也应该排在“经典”之列。”

在《经典常谈》面前,当下的很多“国学大师”,恐怕只能充当小学生了吧。

汪曾祺评价朱自清先生“中年以后”的作品,“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

这段话的分量,重到难以撼动的程度。

我敬重“中年以后”的朱自清,也基于汪曾祺提到的两点,一是文风,二是学识。

他在我心里正应了苏东坡的一段话:“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如果《荷塘月色》是“五色绚烂”;那《经典常谈》就可以算作“乃造平淡”了。

读了朱老师在治学上的文章,陡然扭转了他曾根植我心的固有形象。确实,看人只看到一面不足以妄下评判,世人尊其为“大师”,其中必有一些道理。

要怪,只能怪教科书只给孩子们看他的“柔情”,却不给孩子们看他的才华啊!一个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的人,你却偏偏让他和我们“谈!感!情!”

所以,即便是语文老师,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 2

《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剖析古代经典的书。

它的作者为朱自清,朱自清先生著这本经典常谈,也许真正认识到了他那个时代及我们过去的教育在某一个方面有所缺失一一或太超前或太落后。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使用而在文化。这句话放在哪一个年代都是受用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学者,平民还是教师。在求知的路上,人们总有一些错过,一些迷失,而这本《经典常谈》是引导那迷途之人,迷茫之人,确实是一盏经典的指明灯。

这本书也被分为了13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他按照传统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精简明了的文字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叶圣陶先生在为198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本书写的`序里说,全书文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精神。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来说,当代该书无疑仍有很好的作用。

该书有很多好句好段值得欣赏识记,例如:

鱼知道水深浅,人晓得路险易。

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没有希望。

人生如梦,岁月如流,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勇士搏出惊涛骇浪,弱者随波逆流。

天才是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

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收获最真实的收获。

时间是人生的刻度,只有用它来衡量,生命的意义才得以彰显。

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命运。

人生的旅程就像一场大雨,即使冷清,也会有泥土的芬芳。

人生如画,色彩斑斓,只有勇敢面对才能绘制出美丽的画卷。

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进行品读精典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此之著作,尽管历经岁月洗磨,但黄沙漫绝之下,其承载的历史众多,未来仍会熠熠生辉。我国古代经典反映的是 即使时代相隔胜远,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或许这就是经典带来的魅力。

《经典常谈》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经典的语句是一扇窗户,可以通过它来观察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他让我明白经典的语句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形式,而是一种智慧,能让人们得到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思维的启发。

透过书本,我仿佛看到一位学者弯曲着身体伏在案前用手中之笔一笔一笔地写下古人的漫长寄托。

经典常谈读后感 3

朱先生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务。”中国传统博大精深,蕴含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古代典籍如海洋般浩瀚无垠,若没有指引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而《经典常谈》就是指引我们的向导。

《经典常谈》是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学者朱自清所著的传统经典普及读物,共十三篇,从《说文解字》讲起,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读者了解经典,从理解字义开始的苦心。继而介绍经、史部代表性著作,最后写诸子百家和集部的辞赋、诗、文。这些经典任何一部都可能是常人毕生难以研读透彻的。我能看完这部《经典常谈》是因为它不晦涩难懂且语言幽默风趣,既体现学者的严谨,也洋溢着文学家的才情和风趣。在《战国策第八》中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用心读书,“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成功,“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趴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将“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屈原“是个富于情感的人”“那一腔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痛苦或疲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自然是顾不得什么组织的。”也是几俏皮易懂的话语,就将《离骚》的韵律特点,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的展示出来。

朱先生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将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作 文 吧,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这些经典,引导更多读者向往经典,读后感于研究经典。

读完《诗经第四》,我明白诗的源头是歌谣,作者浅白幽默的语言,描写人们抒发情绪,咏唱歌谣的情景。我不禁翻开《诗经》,因为朱先生告诉我,它有美好的起源。

《经典常淡》是一部有趣、丰满的书,它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是“常淡”而非“长谈”,不啰嗦不说教,只是告诉我们,里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着很多东西,欢迎你去看。

《经典常谈》读后感 4

《经典常谈》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说到朱自清先生,往往都会说到《荷塘月色》和《背影》。可我认为《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价值不低于《荷塘月色》《背影》。

朱自清先生在序里说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在那个时代是很受用的。所有人都在求知的路上,而这本书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本书与其说是谈经典,不如说是经典导读。朱自清先生用浅明的语言在13篇文章中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所以一直流传至今。而介绍的顺序也是由浅入深,所以把《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先理解字义,再去读晦涩难懂的文章。

在第一篇中,详细的介绍了字的由来,字创作发展的过程以及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每个条例都举了相关的例子,读起来更加轻松。

第二篇介绍《周易》。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介绍《周易》的背景及创作,而是从“八卦”入手再引出《周易》。通过传说故事介绍了八卦图的由来。同时也补充第一篇介绍了甲骨文的创作及内容【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用刀刻在甲骨上】。之后开始正式介绍《周易》。讲了《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过程,《周易》的地位等。

第三篇开篇就介绍了《尚书》的地位【是中国最古的记言书】。后面介绍了《尚书》的内容以及“尚”和“书”单独的解释。讲到了《尚书》的经历,以及为什么是“五经”中残缺最严重的。介绍这些同样用的是故事,生动有趣。最后讲到《尚书》的两个版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以上就是我最近阅读《经典常谈》的随笔,虽然我才阅读了三章,但我已经充分感知到了《经典常谈》的重要性及趣味性。

《经典常谈》读后感 5

翻开一本书,往往是一件乐事;翻开一部经典,则更为一件喜事。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便是这样一本书。他以“经、史、子、集”的顺序展开,为我们展现了经典的宏图,为我们的经典阅读树立了指路牌。

令我感叹、震撼的一篇,是《诗经第四》。《诗经》作为最早的诗篇,儒家的五经之首,自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经典。

诗经又有“诗三百”之称,它是凝聚了我国古时各个地区、各个阶级的智慧而成的结晶。“风雅颂”是诗经的种类,其中“风”占最多,是描写各个地区人民的生活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秦风中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式微式微,胡不归”是邶风中对统治者的不满与无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秦风中军民相统一的团结和希望。若是说,经典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那我认为《诗经》是一种穿越千年的浪漫。正如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赋比兴”则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赋是平铺直叙,比是比喻,兴是起兴。“关关雉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我们熟知的句子,便是用了比兴的手法。

自孔子以来,诗就赋予了政治和教化的意思。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被孔子用断章取义的手法用于教育他的学生。

朱自清先生的描写,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将我领进了诗的海洋。那遥远的不再遥远,那迷茫的不再迷茫。它就像是一艘船,带领着我们航游在名为经典的汪洋大海中。

合上书,幻想,眼前依稀地还是那片桃花,那支追寻着而又不可求的小舟,那鸡鸣谐谐,细雨霏霏,那参差的荇菜……抬手就能够得到,摸得着,而抬手又是一片浮云。

读完《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后,再去读《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那些文字,熟悉又陌生。再看已不是当初的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领略到了这种美。《经典常谈》是这样的一扇门,打开了,那种美,便穿越千年,来到了我的身边。我想,这便是朱自清先生写这本书的本心所在吧!

所以感慨万千,所以留念不舍,是读过这本书之后的豁然开朗,像是拨开云雾见青天。我由衷地感谢这本书,带领着我欣赏这历史、智慧交织而成的画卷。

翻开这本《经典常谈》,就如同翻开一部经典,于情于理,对我都是一件喜事。

《经典常谈》读后感 6

读完朱自清老先生的《经典常谈》,我内心激起层层涟漪——感叹中华经典之深奥,惋惜华夏文明之落寞,赞叹中不禁带着一丝遗憾和愧疚。

一部学术散文集,涵盖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共13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文字简练明晓,深入浅出。

“一个文字体系,抬出了一个造字的圣人。”小时候,总听别人说就是那个谁造出了整个汉字体系,可天真和幼稚盖住了事实。直到读了《说文解字第一》才知道,凭一己之力是无法造出整个汉字体系的,东边一点建议,西边一点建议,拼拼凑凑,一个体系就成了,而仓颉只是一个代表罢了。我才发现原来传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寻找真理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实践也才是真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浅浅的表达了对美好女子的向往与不懈追求;“式微式微,胡不归?”表达农民辛勤的劳作和被君主压迫的痛苦;“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表现出封建社会之下,女子对美好爱情的苦苦追求……一部《诗经》打开了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探索之窗。

回到现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已与我们融为一体,在匆忙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谁会捧起这些经典再去品味一下华夏韵味呢?中华的经典文化在走下坡路,传承经典文化的继承人也越来越少。经典文化,无人问津,更无人为之而叹息,只留经典在幽敝的小道上独处。

“经典常谈”是为了“传承经典”,为了经典的永存,动起来吧!翻开手头的“经典”,阅读起来吧!别再让经典流浪!

《经典常谈》读后感 7

这本书是由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撰写的,全书共13篇。初闻书名,我心中倍感无趣————定是些介绍无聊古书的文章,但受好奇心的驱使,我翻开这本书,当然,若没有这次的“好奇心”,我也不会开启阅读中国传统经典名著的大门。

书中介绍的古籍所运用的语言虽枯燥,但先生却结合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在第一章《说文解字》中,先生介绍了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及使用,在叙述创造文字时,先生这样说:“人有了文字,会变记录了,会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在夜里嚎哭;文字原有巫术的作用。”

短短几句话,先生用诙谐的故事,揭露了人性深处的黑暗。但,在幽默的。故事和笔法中,先生又让文章不失文学性、学术性、严谨性。在写到《周易》时,先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古籍,在文章中提到的巫法、八卦等冷门知识都解释得十分到位。

不过,当沉浸在先生的介绍以及古籍有趣的内容时,我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为何会有这本书?答案早已经心知肚明。《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曾言:“在中上等教育中,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在21世纪,大量的新鲜事物如同潮水涌入了我们的生活,不只是青少年,就连许多成年人也会深陷其中。现代科技所提供的高速快捷生活,又有多少人会沉下心来翻阅中国古代经典古籍呢?国学从生活中淡化。国学古籍里,有中华民族的根;国学古籍里,蕴含着华夏大地悠悠千年的历史,该被遗忘吗?不该。

合上书籍,心中暗暗发誓:要为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传承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经典常谈》读后感 8

在傍晚缥缈的余晖下,或是在夜晚昏黄的灯光下,清瘦挺拔的身影在书桌前,先生手边垒着书,或是摊着纸,笔声娑娑,凝聚成这一本《经典常谈》。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顾名思义,便是对“经典”解说及议论。纵观中华文明数千年,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深厚且丰富的,经典层出不穷。我也曾试图阅读经典,但古文的晦涩难懂、诗赋的深奥含义让我一度不知该从何下手。

朱先生在本书的序中说到:“阅读经典的作用不在其用途,而在文化。”这本书确实让我好生见识了一番经典文化。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说文解字第一》。朱先生先是从甲骨文说起,待到我们对中国汉字的演变有一定了解后,再引出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从中我学到了象形、会意、假借等六种造字法,知道了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字体,仓颉造字的传说,又从何而来……在此些基础上,再去翻阅《说文解字》,只要能翻译到位,略浅一些的皮毛便也不是那么难懂了。

经典并非一朝一夕间便能研读通透的,还需要我们反复品味,耐下性子来感受其中不同层次的韵味。

然而有些可悲的是,朱先生写此书的本意是引导学生走上经典的道路,但当代中学生太多并不珍惜从繁忙学业中挤出来的,可以让自己拓展知识、阅读经典的时间,反而将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看价值意义不大的小说上,甚至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学习中劳逸结合是应当的,但我们不能放纵自己,应该要把握住自清先生为我们开辟的这条走向中国经典的"捷径",慢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做一位"腹有诗书气其华”的人。

“流行是一时的经典,经典是永远的流行”,愿我们耐得住性子读经典。

《经典常谈》读后感 9

为什么读经典?这恐怕是当今人人心中的问题。似乎在现代,“经典”二字已然成为艰涩难懂书籍的代名词。可是朱自清先生的这部书,让经典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真正地带我们走进了经典的殿堂。

《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作者朱自清由“小学”到“大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概括。尽管这本书介绍的是难懂的书籍,但他的文字却是生动灵活、简明易懂的。比如写战国时期的策士:“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读着这一篇篇对经典的介绍,我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古籍中的知识,还有背后作者闪耀的人格之辉。司马迁忍受宫刑,在狱中写下《史记》,《史记》是对历史的记叙与概括,而他的《报任安书》却凝集了他内心对一切的真情实感,他的不满、痛苦与绝望。

在当前全球疫情的背景下,那一箱箱援助他国的物资上,都刻着一句句的经典。“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中国政府不计前嫌,援助日本的坚定与祝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中国政府对曾经援助我们的法国报之的“琼瑶”。

为什么读经典?经典是我们文化的深厚底蕴,根植于每个人心中。鲁迅先生曾写过《中国人失掉文化自信力了吗?》,现在,我们深读经典,就可以坚定地对他说:“没有!”

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所说的:“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本书开启了我们通往经典的路,引我们进入了经典的海。

让我们对消失在新文化中的经典说一声:“魂兮归来!”

【《经典常谈》读后感】相关推荐文章:

经典常谈读后感300字 经典常谈读后感800字(四篇)

经典常谈读后感50字(4篇)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九篇)

最新经典常谈心得100字 经典常谈心得体会(五篇)

最新《经典常谈》摘抄(9篇)

《经典常谈》读后感 10

常常迷离于世间苍白之中,深感学习之苦。闲暇之时,不如抿一口茶,袭一身素衣,慢下脚步,去阅读《经典常谈》。

著书人名日朱自清,乃中国近代文坛之大师,渊博之学者。他常感中华文化之凋敞,常为中国境遇而担忧,“希望给愿意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当个向导,让他们在面对诸多经典时不至于茫然无措”。

《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收录了中国古代的各类经典文献,并加以编集,是初学经典者的必备读物。

书中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书,但在我,最愿看《辞赋第十一》。

辞赋,即楚辞和汉赋。楚辞的代表便是屈原的《离骚》,是他因担忧楚怀王而作。“骚”就是忧思的意思,屈原将他的忧刻进了骨子里;便多用美人花草来借喻楚怀王,以表自己的忠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他的辞中也展现了他勇于求索的伟大人格。

屈原的《离骚》《九章》乃千古之绝唱;到了汉代,人们开始模仿他,出现了各种“骚体”,而模仿得最成功的人便是宋玉。

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辞开始向赋演变,逐渐散文化。“赋”在古语中就是铺陈排叙的意思,“赋”就是古代的散文。

到了汉代,赋开始发展起来,如《一都赋》、《二京赋》和《三都赋》就是其中著名的几篇。

宋代的赋到了鼎盛时期,我最喜爱的便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饮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几句开头,平实却有深意,仿佛拉近了我们与大家的距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虽绝写景,却意境深远。

此外,赋还有欧阳修的《秋声赋》,他感叹于秋天的凉意,却愿意在秋声中起舞,不惧人生之秋。

“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朱自清在书中如是说。经典常谈,我们能看到屈原掩泪以投江;看到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看到政阳修的秋声中凌然……

看遍《经典常谈》,感人生之百态。学文人之气魄,渺沧海之一粟。航着一艘船,我愿在朱自清的领导下,咀英嚼华,漫步,在那经典的长河边。

《经典常谈》读后感 11

这里有本薄薄的绿皮小书,我的指腹轻轻抚过书的每一页。不过短短十三章的内容,却是把那些埋葬于岁月长河中的古典舒展在我的眼前,映入我的心间。

朱自清先生写这部书的本心,是为了给想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让他们在浩瀚如烟的古代典籍中不至于失了方向。若说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叶小舟,那么它定是一叶能将我引渡到宽广无垠的经典之海的舟。

《经典常谈》无疑是一部闪光的著作,它引领着我,去探寻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经典古籍。书中没有多少朱自清先生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而是引经据典,非常客观的撰写我国古代的经典。它们的创作者、创作背景,乃至更详细的内容分析。况且,能像朱先生这般,在学术书中极少增添自己感触与理解的作者,格外难能可贵。

在朱先生的《经典常谈》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有关《诗经》的那一章。我兴致勃勃地将书页展开,翻到《诗经》,细细研磨书中的遣词造句,求知的眼神似乎立即能在轻薄的书页上灼出一个洞来。

一提到《诗经》,我脑海中悠扬回荡、经久不散的是那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描绘的大概是一位女子在城楼上独自徘徊,焦急等待恋人,责怪恋人没有如期而至的画面。虽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但我注意到的却不是女子苦待恋人的急切无奈,而是这女子独立自由的人格与男女平等的社会风貌。

女子在古代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没有了做自己的机会,失去太多。而《青青子衿》中这女子却是能责怪恋人的不守信,没有如期到来, 可见是个男女平等,既无封建礼教的太多束缚,也无被封建所荼毒的人的社会。女子有了地位,拥有自主人格。这样的美好社会在那个战火四起,有着剥削压迫的古代,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诗经·郑风》也许只是诗经的一小部分,也许并不能将诗经那绝代风采完全展现出来,但这已经足够了。《经典常谈》是一部“真”著作,它让我在浩瀚的经典之海感受到了经典的博大。它是一叶伟大的舟,一叶引渡之舟。

我摩挲着书的封皮,再次缓缓打开这本绿皮小书,又浸入了叶引渡之舟。

《经典常谈》读后感 12

时光追溯到八十年前,西南联大的一间宿舍里,一位衣着黑色长袄的学者,伏在木质深棕长桌前,手执一支有些锈迹的钢笔,在微微泛黄的稿纸上书写着。引着灯光,我依稀看见首页上的那四个大字——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是介绍我国经典的著作。包括对于经典书目的内容提要,及诸子百家、历代诗文的情况。书中对于经史子集四大门类的具体分析,使我震撼陶醉。

回顾整本书,《史记汉书第九》是我最喜欢的一章,尤其是对史记的记叙。阅读这章时,“历史事实”“个人情感”等词语一一在我脑中蹦现。司马迁的阅历和他那宽广的胸襟使我称赞;朝庭中奸臣的陷害与他人人云亦云的态度使我愤恨;司马迁那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最后《史记》的完成与流传使我长舒了一口气……《史记》一书中传神的语言,高度的概括,情节的跌宕无疑是对司马迁实力的证明。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一个落脚点,使中华传统的血液淌向远方。

一本本经典书籍,一篇篇深入解读,一句句娓娓到来的话语……字里行间透露着朱自清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不禁令我想到了当代社会很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他们中,有的是年过八旬的老者,将岁月的流逝抛向脑后,仍起早贪黑,积极指导着后一辈的传承人;有的是青年知识分子,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转而投入文化的整理与宣扬事业中;还有的是自媒体自发将这些代有民族特色的事物拍成短片,发布到国际网站上,让经典文化走出国界,他们在用实际行动保护着中华民族的命脉。“伟人”这个称号,他们值得!

听过一句话“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人们的心,徐徐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变了,更紧密了,书的价值也便凸显出来了。”读完本书,我对经典书目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书中所流露出的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一股强烈自豪感与荣誉感涌上我的心头。它好像一股强烈的劲在推着我前进,没有人能够阻挡。

身在新时代的我们,要亲近典籍,进而含英咀华,汲取生命中的养分。

抬眼望去,在那灯光下的《经典常谈》,此刻,光芒万丈!

《经典常谈》读后感 13

朱自清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 在朱自清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自清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自清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自清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六十余年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