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

发布时间: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旨在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下面是关于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

2024年9月10日是中国第40个教师节,节日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推出六集纪录片《教育家精神》,每集30分钟,将于9月4日起在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晚8点《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央视网、央视频同步上线。

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传统师道文化,历经时代洗礼和一代代教育者的持续践行,凝练升华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并对其内涵作出深刻阐释,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顾教授讲到:“全面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强国必须强师。有了高质量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和更高的追求,不能只把教书育人当成一项工作,要提高站位,把它当做一项事业去做,要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要积极投入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中,让“教育家精神”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2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中国近现代和当代各个历史时期内教育界的重大事件为时代背景,紧紧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师道精神,讲述和呈现了著名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胸怀天下、兴教强国、治学弘道、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和师德风范。民族危亡之际,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徐特立等著名教育家以至诚报国之心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华北联大如同利剑"插向敌人的心脏"、西南联大学子投笔从戎为国赴死、一声令下上海交大西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科技自强以身许国,无不体现出中国教育家爱国主义精神的绵延不绝和发扬光大。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师马景武自创歌谣和教具,让扫盲识字变成了农民喜闻乐见的"听歌子""看把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大家编小书",尽心竭力,只为中小学通用教材"无篇不精";"一辈子只做好事"的吴玉章和倡导"又红又专"办学方针的蒋南翔,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奠基铺路;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代表斯霞、霍懋征和人民教育家于漪用爱的艺术春风化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朱九思、潘懋元、任继周、高铭暄、卫兴华、王振义、叶澜、李吉林等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在高校转型、学科建设、理论探索和教法创新等诸多方面锐意进取,走在时代的前列;中国法制史学家张晋藩、优秀班主任李庾南、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龙梅、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禹诚,在"大中小幼职特"各条教育战线上,因材施教,启智润心,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关爱和成长;在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改变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状况的攻坚战中,把一切献给失学女娃的张桂梅、坚守深山小学四十年的支月英、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李保国、长期在高原和大山里支教的陈立群、钟扬、朱敏才、孙丽娜,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托起了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在全球化时代,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顾明远打开了中国教育的国际视野,传承中华文化、沟通中西交流的叶嘉莹把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一站到底院士"杨士莪将终生奉献给祖国的万顷碧波,蜚声国际的数学大师丘成桐坚持着以教育强国实现科技强国的初心梦想……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新的学期,让我们一起涵养师德,一起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用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担负起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的使命,与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同仁们齐心协力,实干创新,一起践行教育家精神,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勇担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3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共分六集,分别为《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启智润心 因材施教》《勤学笃行 求是创新》《乐教爱生 甘于奉献》《胸怀天下 以文化人》,于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晚8点档《国家记忆》栏目首播,每天播出一集。9月4日至6日播出第一至第三集,9月9日至11日播出第四至第六集,同步在央视网、央视频等网络媒体上线。

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成为我们努力耕耘的方向。

践行教育家精神,从个人实际出发就是扎根与破土两个维度。“扎根”一所学校,以勤奋学习的态度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教育模式以及学情,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扎根的同时,也要有破土的勇气和创新意识。拓展思维,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领域、新模式和新方法,寻找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并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扎根,勇于破土,用自觉的行动去践行教育家精神。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4

近日,我观看了一系列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好老师的视频,深受启发。这些视频不仅让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新时代好老师的决心。

在视频中,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学生们点亮了前行的路。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让我深受感动。

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我认识到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精神,是一种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精神。在新时代,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积极弘扬这种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好老师的不易。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他们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我们还需要与家长、社会等各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视频中,我还看到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实践案例。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和美好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5

最近应学校之邀,让我来写一篇关于教育家精神的观后心得。其实关于教育家精神我之前并未进行深刻的研究,更多地知道“它”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提出的,“它”和之前提出的“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一样,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行业的精神的高度概括。

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当你选择教师成为你的职业时,你也就选择了将责任时刻扛在你的肩头。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学识外,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师德。一位拥有良好师德的老师,才能带领着孩子朝正确的方向走去,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从六个方面精辟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立意深远、内容丰富,为我们今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动力。

在中国的教育大地上,出现了很多位具有这种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先生;有“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于漪先生;有“培养一个女孩就是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张桂梅老师……他们心有大爱,胸怀天下,他们用一生践行着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6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教育家们对于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值得我们学习,需要一代一代的教育人去传承与发展。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和细心,要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秉持大教育家精神,融合学校的静文化办学思想,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脚踏实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我的主阵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在化学的世界里善于发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他们通过实践感知化学是一门值得终生学习和探索的学科,唤醒学生对于物质世界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会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将思政素材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日新月异、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身作则、勤于学习,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7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教育是一场爱的接力,更是光的传递。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并阐释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的我,也对师者的这束“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这束光以爱为前提。在选择做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就知道师爱如山,教育为本。守着这样的初心,我在学生心中撒下希望的种子,静静呵护每个学生心中的芽。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去年5月份,我利用每周五的大课间持续开展了心理健康创意活动。以“趣味投圈”“蜈蚣翻身”等简单易行的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于运动中释放压力、增长智慧。小小的创意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满满的新鲜感和无限期待。

这束光以呵护为保证。根据平时的观察与发现,孩子们心里总有些不敢当面告诉老师,说给同学的话,为此,我特别在教学楼一楼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通过写信的方式,排解忧愁,诉说苦楚。其中有这样一封信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没有人和我玩怎么办?看到这封信我突然一愣,一看那工整的字体,我们班那个不爱说话、内向腼腆的女孩一下子出现在我脑海。步入校园,人际关系对孩子来说越来越重要,同学们之间的相处将伴随孩子整个学校生活,没有朋友的孤独可能会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心理、性格等产生各种不良影响。想到这,我很庆幸开设了这么个“悄悄话”信箱。随后我认真地给她进行了回信,在信里我帮她找出自身的闪光点,耐心进行心理开导,鼓励她大胆地与同学交流。然后趁课间悄悄把信放进她的抽屉。作为班级的“大家长”,我特别召开了一次班会,引导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互帮互助。孩子们天性都是善良的,当他们发现有人需要帮助时,会争先恐后给予帮助之手。不久后,我又从信箱里收到了她的回信:谢谢你,老师,我真喜欢你给我的回信。看到她身边有了朋友,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这束光还以实践为动力。上学期临近期末,针对班级学习自顾自、两级分化严重的现状,我在班里实行了“一帮一对红”“捆绑运营”的模式,每个同学都找到了“比学赶帮超”的对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期末,我们班在整个学区获得了语文数学双料第一的好成绩,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我的心里也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我愿成为孩子世界里的一道“光”,坚定地站在他们的身后。未来的日子,我会用至诚的爱、仁爱的心、勤学的态度、笃行的实干,在教育家精神的指引下,做“四有”好老师,做“育人”大先生,初心不改揽星光,潜心筑梦向前行!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8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以主动对接和积极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战略为牵引,突出“以体育人”价值理念,坚持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育核心目标,把教育家精神落实到课堂中,改变“不出汗”体育课,倡导有运动量、有战术、有比赛的“三有”体育课,把体育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展现学生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养成自主运动的好习惯,通过“以德育人”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向上、有志有为的新时代接班人。学生在成长的同时,我们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学习,创新课堂,努力成为陪伴学生成长、影响学生发展的“四有”好老师。

9月4日,学校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了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教育家精神2024巡回宣讲活动视频,我们内心被触动,灵魂深处的教育初心被唤醒,对教育家有了新的认知。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分享的《当好乡村孩子的引路人》。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9

自从我踏入幼教行业以来,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不易。

记得我第一次带孩子们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像一群小猴子一样活蹦乱跳,自顾自地玩耍,对老师的话语毫无反应,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引导他们,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无力。然而,我并没有放弃,我通过阅读各种教育书籍,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渐渐地,我学会了如何引导孩子们,如何与他们互动,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我具备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而奋斗。

我具备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始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们,做好榜样带头作用,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在育人的智慧方面,我学会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因此,我尝试着去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孩子们的潜能渐渐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向上。

在教育教学的态度方面,我具备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精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因此,我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我也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方面,我始终保持一颗仁爱之心。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需要关爱和呵护。因此,我始终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我会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最后,在以文化人的追求方面,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孩子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会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体验,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文化的养分。

从教两年多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相信,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勇于创新、关爱学生、传承文化,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家,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0

谈到“中国教育家”,我们立刻会想到一串闪光的名字:孔子、王阳明、蔡元培、陶行知、于漪、魏书生……他们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又如何培养教育家精神?

心有大我。先秦《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北宋张载流传千古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我国教育史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者宛如明星璀璨,指引我们一路向前。孔子“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仍坚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师的自我成就,就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通过教育实践,帮助他人发展能力,完成人格塑造,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助力实现理想社会,增进人民福祉。教师之所以被称为“神圣的、高尚的职业”,也正因为教师不仅是在自身勤学笃行的学问、道德中实现自我,更是在成就他人与世界的过程中成就自我。

好老师总是集“仁爱”与“智慧”于一身,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说,“我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们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我当教师,要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来教育。”从教七十年,她始终深深怀有对学生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育人“奇迹”。她坚持“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先后培养了数代教学专家和能手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魏书生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他也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通过沟通交流和关注情感变化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张在教学中融入快乐和成就感,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作为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自觉领悟教师的崇高使命,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从理想、德行、态度、智识、情感、境界六个维度修炼己身,切实把教育家精神“活出来”,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1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教育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保持着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课间随时进教室巡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将发现的一些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我时常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关心和指导。我坚信,只有将自己完全奉献给教育事业,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今天观看了3位党员教师坚守在班主任岗位20多年,深受触动。党员教师们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教师的崇高风范。在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以高尚师德和精湛教学技艺,潜心育人,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梦想之光。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坚守教育的初心,传授知识,以爱育爱、以心育心,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求学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 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2

所谓教育家精神,其基本内涵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教育家精神这个主题时,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热爱教育、创新教育、服务教育。每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都怀揣着对教育的深深热爱,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一切。比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就体现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我认为,要发扬教育家精神,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培养下一代有为青年的重要责任,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自身教育工作的理想和追求。未来,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3

教育家精神还需要教师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高尚的师德修养。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充实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学习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传递给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尽力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要求学生字写得好,首先自己要书写规范,这样才能给学生做榜样,教师要求学生不迟到,首先自己就要早早进教室。

观看了本期三位教师的教育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师不仅要用知识去教育学生,更要用爱心去感染他们,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秉持着教育家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4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学习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的讲座。顾教授从“新时代教师要有教育家精神”、“认清使命,把教育家精神落到实处”和“教师的成长需要经过五项修炼”三个方面做了阐述,通过学习,使我收获颇多,思想得到升华,思维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使命,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今后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教师节时候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来信中提出的,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的贡献,同时提到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示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通过学习,我有如下感悟。

纪录片《教育家精神》观后感精选篇15

在观看“教育家精神”宣讲视频时,我从头到尾都被感动着,也让我受益匪浅。在面对教育时,要充满热爱,怀揣希望,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一名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老师,要用搜寻的眼光加放大镜去搜索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中有所反复,最终发现自身的价值。杨瑞清校长和张龙老师都做到了这一点,面对因为成绩不好或身体原因而自卑的孩子,两位老师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燃起他们的希望之光,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赏识教育”的理念再一次被证实。杨瑞清校长在面对要留级的学生时,和家长主动交谈。“画画有灵气,学习没问题,交给我们吧。”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身上一个优点被老师发现并放大后便拥有了无限可能,一直鼓舞着这个学生努力奋进。

老师们的事迹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感触,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每一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面对班级里特殊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责骂,要努力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缺少家人的陪伴与关爱,他们想在班级里以及老师这里找到存在感,我们如果能在这个时候,给他们关爱,相信一定能够感化到学生们。例如班级里有一位小王同学,虽然课上他一直调皮捣蛋,每时每刻都闲不住,但是我有一次发现他在午休的时候却能抱着一本天文书看得津津有味,后来我便抓住这一点表扬他,感觉他的内心泛起了一丝涟漪。我想,教育这件事儿,大概就是一颗心去触碰另一颗心的过程。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我要亲近她们,要用"爱"去感化每个孩子的心灵。不管学生在哪方面遇到困难,都要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让学生感受着爱的真诚!